登陆注册
20338000000026

第26章 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名绛,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著名的诗人。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后,参加昆山、嘉定一带人民的抗清斗争。入清不仕。治经重考据,注意经世致用,开清代汉学风气。其诗沉郁苍凉,有强烈的爱国精神。有《亭林集》。

顾炎武的家庭是江苏有名的四大富户之一,又是世代相传的书香门第。从他的高祖到他父辈,祖孙五代都作过明朝的大官。顾炎武的养母王氏也出生在官宦人家,是一位有学识的妇女。

顾炎武小的时候患过天花,病好以后,左眼略微有点斜视,相貌有点儿怪。可是他学习非常勤奋。三岁的时候,王氏就亲自教他读《小学》(古代儿童教育课本,朱熹、刘子澄编),还给他讲古代英雄的故事。十岁的时候,他开始跟随祖父学孙子、吴子的兵法著作和《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书,十四岁就考中了秀才。

后来,他参加了明末有名的文学团体“复社”。从此,他的视野开阔了,开始关心国计民生的大事。明朝大政治家的文集和奏章文册,他都仔细阅读,切中要害的地方就立即摘录下来。明朝灭亡以后,顾炎武接受了福王的招聘,到南京担任兵部司务。可是,还不到一年。福王政权也灭亡了。顾炎武满怀亡国之恨,回到家乡组织义军抗清。不久,清兵攻占昆山,顾炎武率义军奋战了四个昼夜,因为力量悬殊终于失败了。王氏为国担忧,粒米不进,绝食而死。她临死前嘱咐顾炎武说:“我虽是个妇人,也要以身殉国;你千万不要当异族的臣子,不要忘记先祖的遗训。那样我死也瞑目了。”顾炎武牢记母训,决心抗清到底。他又去和唐王政权联系。这件事让人告发了,顾炎武被清朝政府关进监获。多亏他的好朋友设法把他搭救出来。顾炎武在家里没法呆了。只好背井离乡,开始了长期的旅居生涯。

顾炎武出游,为了考察方便,随身带了很多资料,行动极为不便。他的友人见后,深为感动,就赠送了二马二骡的车子,装驮书卷。一路上,他进行大量的金石考古工作。一年之中,半宿郊野,半宿旅店,行了万里路,读了万卷书。

以游为隐之后,顾炎武专心著述。对于清朝科举应试、清朝开办史局的征聘,甚至邀其南归,他都予以拒绝。因此,他著述甚丰,据说他写的书稿,堆积得有自己身体那么高了。今天可以见到的近50种400多卷。其中《日知录》32卷,他一生为学所得,大都荟萃其中,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有人说,这是顾炎武治世救民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更加深化,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更加集中,萃平生心力所精心结撰的作品,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他写此书的目的非常明确,这在他与友人的书札中,多次说明。

如在致友人的信中,顾炎武明确地谈到:“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某自五十以后,笃志经史。其于音学深有所得,今为《五书》,以续三百篇以来久绝之传。而另著《日知录》,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共三十余卷。有王者起,将以见诸行事,以跻斯世于治古之隆。”

可见,顾炎武撰写《日知录》,其动机在于“拨乱涤污”、“法古用夏”、“以跻斯世于治古之隆”。这也正是他治世救民思想的进一步体现。

在《日知录》中,最为可贵的是他所表现的有价值的民主思想,具体反映在:

首先,对君权的怀疑,顾炎武将神圣不可侵犯的君权,大胆地列入了自己的讨论研究范围。在《日知录》卷24《君》条中,他广泛征引历代载籍,以论证“君”并非封建帝王的专称,在古代君为“上下之通称”,不惟天子可称君,就是人臣、诸侯、卿大夫,乃至府主、家主、父、舅等皆可称君。这样的论证,简直近乎在嘲弄封建帝王了。

在论君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反对“独治”,实行“众治”的主张。他认为:人君对于天下,不能搞“独治”,如果搞“独治”,则“刑繁”;搞“众治”则“刑措”。

顾炎武为了进一步论证“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道理,还在《日知录》的《守令》条中写到“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这里的“各治”,也就是“众治”,只有“众治”,天子之权才能受到尊重。相反,“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这是“独治”,搞“独治”的结果是“贤智之臣亦无能效尺寸于法之外,相与兢兢奉法以求无过而已”。

这里,顾炎武虽然没有否定君主制,但他对君权的大胆怀疑,并进而提出“众治”、“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等主张,是难能可贵的。

除了民主思想外,在《日知录》中,反映了顾炎武社会政治思想另一个突出内容,即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也就是他在《日知录》中反复阐述的“华裔之防”。

同时,在《日知录》中,对宋明理学、王阳明的心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在《日知录》中的《夫子之言一性与天道》中,他指出:理学家们,言心言性,“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他认为这整日空谈,“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才使“神州荡覆,宗社丘墟”,引起了国家民族的危机,造成了明朝的灭亡,危害之大,后果之严重,是极为痛心的。

顾炎武从政治上批判了心学的危害之外,还从哲学上指出心学的错误。他否定心的全能,但不否定人们主观意识的能动作用。所以他在《日知录》的《艮其限》一条中,谈了他对“心”的看法。他说“心者,于身之主宰,所以治事而非治于事”;“人之有心,犹家之有主”。但具体说,有两种情形:一是“古人之所谓存心者,存此心于当用之地”;二是“后世之所谓存心者,摄此心于空寂之境”。然而,造化流行,无一息法运,人得之以为心,亦不容一息不运。心怎么能是空虚无用之物呢?

顾炎武否定了心学,提出了“经世致用”、“引古筹今”,学习要为现实服务,人们要从外界的具体事物中去探求真理,而不能“用心于内”,只从自己的头脑中寻求答案。否则,“近世禅学之说耳”。所以,他认为,应该把天道性命等抽象的论述,还原于日常的经验之中,不要清谈妙悟,而要把着眼点放到探讨与国计民生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上,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作为爱国志士、杰出的学者、进步思想家的顾炎武,他的道德学问、治学精神、思想方法,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清初学术界,顾炎武即是旧传统的破坏者,也是新风气的开创者。他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为开启清一代的朴实学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世学者,发扬其治学精神,继承他的治学方法,沿着他开辟的路径走下去,取得了清代学术文化多方面的成果。所以,清人阎若璩曾盛赞顾炎武是“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也是罕见难得的学人。从现在看,尽管他的思想不能与现代思想家相等同,但是他注意到了“匹夫之心,天下之心也”;注意到了人心所潜在力量对社会面貌的重大影响;注意到了端正人们精神面貌在变乱世为治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这一切都给后世以有益的启示。

顾炎武不但是杰出学者,而且也是著名诗人。为有明诗文殿后,清代朴学开山。他诗歌根底深厚,于古人兼学并蓄,尤得力于杜诗。诗的内容大都是眷怀君国,感慨沧桑。诗风沉郁悲壮,慷慨苍凉,绝无敷衍应酬之作。所作众体兼备,七律尤为杜甫以后有数的作者。其诗集有《亭林诗文集》。

仅举一例,可见其大概,诗题《又酬处士次韵》:

愁听关塞遍吹笳,不见中原有战车。三户已亡熊绎国,一成犹启少康家。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待得汉廷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

这首酬答诗,向好友抒发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志向,充满了乐观主义的精神。反映了诗人坚强的民族气节。

顾炎武还是一个唯物主义的思想家。他认为宇宙是物质构成的,强调要从具体的事物中探求真理,反对主观空想。他积极主张改革政治经济。除此以外,顾炎武在音韵学、考据学、训诂学(研究古代词义的学科)、历史学、文学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著述。

到了顾炎武晚年,年轻的康熙皇帝为了把汉族地主中的学者名流笼络起来,下令让各地荐举著名学者。那时候,顾炎武已经是学术界的领袖人物了,荐举他的人当然很多,可是都被他拒绝了。

不久之后,大学士熊赐履主修明史,又写信聘请顾炎武。顾炎武派他在北京的学生去对熊赐履说:“刀和绳都在这里,难道你非要逼死我不行吗?”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打顾炎武的主意了。

顾炎武四十五岁离家出走,在外面整整漂泊了二十五年。到了晚年,他定居在陕西华阴县,但仍然经常来往于河南、山西、陕西一带讲学。到了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顾炎武旅经山西曲沃时不幸患病,又吐又泻,不久就与世长辞了。那时他已经年逾七十。

同类推荐
  •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趣闻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趣闻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本套丛书集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及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套实用工具书。
  • 中医诊断学学习指导

    中医诊断学学习指导

    《中医诊断学学习指导》是以朱文锋主编的21世纪教材《中医诊断学》为蓝本,按最新教学大纲确定学习目标与任务,明确重点、解释难点,并按知识点设计题型的辅助教材,力求使整门课程繁多的知识体系系统化,以便学生熟练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做题方法,起到明确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
  • 政治经济学概论

    政治经济学概论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核心和主线,系统地介绍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现象、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本书在参照国内优秀同类教材基础上,力图实现创新,体现自己的特色。在方法上,力图实现理论与实践、逻辑与历史、规范与实证的结合;在内容安排上,注重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的介绍与分析,以体现理论对现实的关注和解释力。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经济学与管理学各专业,也适用子自学考试、函授等成人高等教育。
  •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异域风光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异域风光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丛书公共30册,是一套汉语与英语的双语丛书。丛书内容包括星宇迷尘、科普长廊、网络生活、网络前沿、电脑学堂、心灵密码、健康饮食、生命律动、体坛经纬、影视千秋等30个方面。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本套丛书把比较前沿的信息教育化,在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英语的阅读能力。
  • 中国行会制度史

    中国行会制度史

    本书介绍了行会的起源,萌芽时代,隋唐时代的行会,宋代的行会,元明时代的行会,会馆,近代手工业行会,近代商业行会等。
热门推荐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许诺星辰

    许诺星辰

    哎?你们都姓穆吗?没有,我是羡慕的慕;他是肃穆的穆哦。那你喜欢他!我……你管我!
  • 剑神梁月

    剑神梁月

    为了爷爷的名誉,为了家族的荣耀,他甘心背负废柴的名号,忍受屈辱,幻境中放大的木剑,未曾谋面的父亲,天选之人的身份,破解养剑大阵,丹田可以凝聚元气,御剑流赋予它门徒的能量,潜心修炼,步步突破,黑色的灵印,紫色的血液,又会给他带来怎样的奇遇?以剑破天,以剑救世,以剑平天下,他就是一代剑神!【辰风出品,必属精品】好作品看了当然要收藏起来,作者不容易,大家看了之后求留下你们的票票,或者道具之类的。要是没有的话,也留一句书评吧,这也算是大家对我的支持,谢谢了~。~剑神梁月交流群:180636235有意思的朋友欢迎进来。
  • 英雄联盟之无上皇座

    英雄联盟之无上皇座

    瓦罗兰的符文力量,给予现实中的一位玩家能力。他成为了召唤师。他的使命,是为了使英雄联盟的关系更加融洽。他只是个宅男,但是他热爱着英雄们。他想和英雄们做朋友。他只是一个被瓦罗兰垂青的17岁高中生,一个只要白银分段的弱娃。他的心不坏,给英雄一种放松的感觉。他能否得到英雄的青睐,能否成为瓦罗兰的第一位异世召唤师,登顶王者之上的位置。无上皇座,是否是他最后的位置?
  • 斯皮瓦克翻译思想背景研究

    斯皮瓦克翻译思想背景研究

    斯皮瓦克在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在翻译领域,她提出了非凡的翻译思想和策略。但在我国,因其作品理论晦涩难懂,把她作为翻译理论代表人物的研究更是如凤毛麟角。本研究将从她复杂的学术背景入手,研究她翻译理论的观点,希望推进翻译理论的纵深发展。
  • 仙凡风云录

    仙凡风云录

    以主人公唐至为父报仇为起点,走上修仙路,其中获得混沌精气(石宝),天地奇兽(貔貅)相助,并在自身不断努力下,得报杀父之仇,进而一心修仙,探洞寻宝,争斗厮杀,由一名海岛少年,一路成长,最终站在仙界巅峰,成为万仙敬仰的帝尊。辅线有与九尾雪狐苏紫的爱恨纠葛,其中有欢笑,有泪水,有生死离别,有破镜重圆。真情尽在仙凡风云录。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警匪之昂首的狼

    警匪之昂首的狼

    父亲对羊无心道:“人,应当如狼,群时可逐虎,孤时独啸月。”那时,羊无心还小,不明白父亲的话。后来,羊无心明白后,他成了一头昂首的苍狼,对一切仇敌张开锋利无比的獠牙。
  • 谛听传

    谛听传

    地藏尊者金乔觉坐下弟子谛听因一时贪玩被禁锢混沌之境千年的司命上仙之子云之所救,而在此时三界之主紫薇意外病重,西王母派新辈上仙翘楚卿灵和敖炽下界捉拿云之,为了弄清自己的身世谛听告别幽冥跟随云之踏上复仇之旅。
  • 暖婚之我的娇妻

    暖婚之我的娇妻

    网游世界的神仙眷侣变成现实世界的小情侣,当梦幻爱情撞上现实,他们能否打破世俗的坎坷,白头到老?爹娘不爱,奶奶不喜,她依然我行我素,都说事业和家庭不能并驾齐驱,而她终是为了事业失去了爱情,悔么?看着他与新人携手,她笑,但心底的苦,只有她知道!
  • 逆凤行

    逆凤行

    一句话不割,两世为人,如何一骑绝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