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38300000011

第11章 李时珍(5)

小孩摇摇头,没有说话。他把手伸进衣兜里,忽然,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啊,我想起来了。”一面说,一面从衣兜里摸出几个小红果子来:“前几天,我到山上玩,看见小树上结着这种红果子,摘下一尝,酸甜酸甜的。这几天我天天都上山摘它来吃。不信,你尝尝。”孩子把果子递给李时珍。

李时珍接过果子一看,认出这是十分普通的野果——山楂。

小孩的父亲见李时珍端详山楂,便说道:“这几天,见他衣兜里常装着这种果子,我没在意。我也纳闷,小孩的胃口怎么好了,面色也好多了,敢情是吃了这种果子吧。”

于是,李时珍在笔记里,把孩子的病状及吃了山楂的变化详细地记了下来。山楂能开胃健脾,从此便被推广开了。

明代穆宗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李时珍这时已年过半百,仍带着徒弟和儿子继续出外采药。这一次,他注意搜集药用植物标本,特别重视发现历代《本草》中未曾记载过的药物。凡是民间流传采用的药物,他都尽量搜集记载下来。比如朱砂,今天已是消热解毒的重要药物,就是当年李时珍第一个在民间发现,并记载入《本草》的;其他如月季花、凤仙、玉簪、谈竹叶等二百余种新药,都是李时珍从流散在民间、疗效明显的药方中发现,作为药材首次载入《本草》的。还有“三七”,李时珍是这么介绍的:“此药近时始出,南人军中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并说:“凡是杖外伤损,淤血淋漓者,随即嚼烂,咽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这说明当时军队中已用三七治疗杖扑损伤的出血症。同时,对血崩、无名肿毒、虎蛇咬伤等症,疗效也很显著。三七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自李时珍发现载入《本草》以来,至今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门药材。

李时珍记录这些药物的疗效,不仅听人说,还效法神农尝百草那样,亲自试用。

古书上说,绿豆能解毒,他为了作试验,先给小狗吃了毒物,再吃绿豆解毒,结果并没有救活。后来他经过反复试验,自己亲自尝试,才发现绿豆要加上甘草,熬成汤才有解毒效力。

李时珍为了弄清传说中有毒的药草,他亲自品尝了复盆子、莓、蛇莓、悬钩子等数种类似的药草。传说蛇莓有毒,经过品尝,他在《本草纲目》中作了记录:“俗传食之能杀人,亦不然,止发冷诞耳。”

李时珍还尝过鹅肠草和鸡肠草,以区别这两种相似的药物。他在《本草纲目》中说:“繁缕即鹅肠草,非鸡肠也。二物盖相似,但鹅肠味甘,茎空有缕,花白色;鸡肠草味微苦,咀之涎滑,茎中无缕,色微紫,花亦紫色。以此为别。”

“麻沸散”是华佗为病人做手术发明的麻醉剂,可惜配方失传。李时珍少年时曾听父亲说曼陀罗花是麻沸散的主药,但未曾亲自见到,不敢妄下断语。因此,他一直记在心里要寻找曼陀罗这种药物,试验它的药效是否属实。可惜几十年来,他走遍一座座村镇,翻过了一道道山岭,渡过了无数条小溪大河,都未找到曼陀罗花的下落。

这一年秋末,李时珍采药归来,顺道去河南光山县看大儿子建中。建中依照祖训,实现了李家改换门庭的愿望,乡试中了举人,当上了光山县的教谕。教谕是一种学官,负责文庙的祭祀,教育所属生员。建中的官虽不大,但住在纪念孔夫子的文庙内,环境十分幽雅。他由于自小受到父亲的熏陶,虽然做了官,仍然喜欢种植药草。李时珍在文庙的后花园中发现了一种开白花,状如牵牛,叶如茄子的植物,便问建中是什么花。

建中告诉父亲,这里的人把它叫做山茄子,或者风茄儿。

李时珍点点头,顺手摘了一枝花,仔细地观察起来。这种叫山茄子的植物,绿茎碧叶,独茎直上,高1米多,花有6瓣。这使李时珍突然想起在茅山道观中见到的陀罗星使者塑像来,陀罗星使者手中持的花同这花的形态十分相似,难道这就是曼陀罗花?他兴奋地叫来庞宪、建元,说:“你们看,走遍天涯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不就是曼陀罗花吗?”

庞宪大惑不解,问道:“师傅,你根据什么认定这就是曼陀罗花?”

李时珍说:“《法华经》上讲,佛说法时,天上曾经降下曼陀罗雨,后来,道家将北斗七星中一颗星叫做陀罗星,陀罗星使者手中常持曼陀罗花。我在茅山道观中看到的陀罗星塑像,手中拿的白花和这株花十分相似。不过,要确认这是曼陀罗花,还得亲自尝一尝。相传,在采曼陀罗花时,如果采花人在笑,用此花酿成的酒入饮后就会发笑,采摘的人如在舞,用此花酿酒饮后则会令人舞。我们不妨一试!”

建中忙劝阻说:“父亲不可造次,万一此花有毒,岂不糟糕?”

李时珍兴致很高,一面采花,一面哈哈大笑:“古时神农敢尝百草,我要重修《本草》,怎能畏首畏脚?”

为了避免中毒,李时珍叫建元准备了解毒药。李时珍将花放进酒杯,揉碎,然后将酒倒入杯中。李时珍举杯将曼陀罗酒饮了一大口。过不多时,李时珍觉得自己有了恍恍惚惚的感觉,周身舒畅,欢愉异常,竟哈哈大笑,并失态狂呼:“真是曼陀罗花!真是曼陀罗花!”

建元见真是曼陀罗花,高兴得手舞足蹈,也去采了一朵花来,放在酒杯中探碎,盛上酒,一饮而尽,果然也兴奋得跳起舞来。李时珍随即将曼陀罗花的性状详细记录下来,叙述了发现的经过,并叫建元仔细地绘制了曼陀罗花的的图样。李时珍经过反复试验,最后用曼陀罗花和火麻子花制成了类似华佗“麻沸散”的药剂,并在《本草纲目》中将这一段经历作了如下记述:“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予尝试之,饮至半酣,便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八月末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如醉,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

已经年过半百的李时珍,立志修改《本草》,皇帝不支持,朝廷不赞助,他自己花钱带着徒弟,访采四方,遍尝百草。他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服用有毒药物,为的是获得第一手资料。他说:“医者贵在格物,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这种求实、探求真理的敬业精神,身家性命置之度外的奉献品质,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明代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李时珍三人来到久已向往的太和山(即今武当山)。太和山位于湖广均州(现属湖北)西南,方圆400千米,山中有72峰、24涧,层峦叠峰,林木丛生,满山是珍禽异兽,遍地是奇花异草,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药库。

李时珍三人在太和山一晃就是数月,采得无数药物标本。一天黄昏,他们来到紫霄宫附近,在大树参天、荒草没顶的小径行走。忽然,建元发现一棵榔树上结着一种奇怪的果子。

李时珍驻足一看,见榔树上果实累累,果实形状既像桃,又似杏。他从低垂的树枝上摘下一个,咬了一口品尝,那果子极为香甜,略带酸味,有点像熟透的梅子。他突然明白了这是什么东西,脸色都变了:“糟了,我们吃了皇上下令百姓不准偷吃的禁果——榔梅!”

庞宪觉得奇怪:“榔梅有什么稀奇,百姓尝一下都不可以?”

李时珍叹了一口气,说:“其实,榔梅没有什么奇特,不过是将梅树枝嫁接到榔树上,从而结出的果实。只不过果实的形状奇特一些,味道也不错罢了。问题出自当今皇帝信奉道教。关于榔梅有一个传说:真武大帝当年在太和山修道时,折了一枝梅枝插在榔树上,对天祈祷说:‘吾道着成,开花结果!’后来,那株榔树果然开了花,结了果子。道士们每年秋天将果子摘下来,用蜜炮制,向皇帝和王爷进贡,说吃了能成仙得道,长生不老。以后,皇上便下令将榔梅定为禁果,只准进贡朝廷,百姓不得偷吃,偷吃便视为犯法!”

李时珍话还未说完,一群道士提着木棍走来。李时珍连忙迎上去,解释道:“我们是郎中,进山采药,误食禁果,万乞原谅!”

众道士中,走出一个德高望重的人,看来是道长。他询问李时珍:“你是什么地方来的,为何到此?”李时珍说:“我是蕲州郎中李时珍,为重修《本草》,来此查访药物……”道长得知李时珍是蕲州来的,便向他打听李言闻的情况。当他得知李时珍便是李言闻的儿子时,便异常高兴地告诉李时珍,他和言闻是刎颈之交。于是,干戈立即化为玉帛,道士视李时珍为侄辈,邀他到道观一叙。

同类推荐
  •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励志故事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励志故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

    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

    任何一项有社会价值的研究,都是应时代实践的要求而确立的。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的研究也是如此。随着国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国际教育改革浪潮的影响,一度被忽略的学校特色与学校建设特色研究再度受到重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办出各自的特色”,这就把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
  • 中外民间故事

    中外民间故事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格林童话
  • 烹饪化学

    烹饪化学

    本书为高等职业教育烹饪专业教学用书,并作为21世纪旅游管理学精品教材序列之一。本书共分7章33小节,内容包括基础化学知识,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介绍,烹饪中色、香、味的相关理论,原料在烹饪过程中的主要变化及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全书从化学的角度阐述并诠释了在烹饪过程中发生的许多变化与现象,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化学与烹饪的必然联系以及化学对烹饪技艺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为更好地学习烹饪技艺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本书可作为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的烹饪专业教材,也可作为职业资格培训、岗位技术培训教材及自学用书。
热门推荐
  • 天寂谣

    天寂谣

    有血誓在,霊天寂,在我完成复仇之前,你要保我不死!“你真的以为本君会爱上你吗。”他把“你”字说的很重,就如同一只冰锤,直接砸到季摇头顶。国师不是不老不死的仙身吗?你以为他是用什么护你来到虚无广境的?他一血肉之躯抵挡岩浆与寒冰,早已元神具损,油尽灯枯了!待你取得至宝使天下人长生不老时,天下百姓必定拥你为王,坐拥天下才是你的目的,季摇,你好大的野心!你究竟想做什么?我要做一件事,赌上天下人的性命。你,不得好死!待我功成之时,不死不灭。我李唐皇室,定会千秋万代,永世繁华!
  • 让你有来无回,小鬼子

    让你有来无回,小鬼子

    在这部小说里,我可以向每位读者保证,每一件事,每一个故事,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果哪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觉故事情节和自己知道的基本雷同,那么本人感觉十分荣幸!
  • 小人物修真传

    小人物修真传

    如果时间可以重来,你最想改变什么?一位平凡少年偶然间得到一件穿梭时空的神秘之物,却不曾想这一切并未如预想的那般简单.....
  • 甜心宝贝的独家宠爱

    甜心宝贝的独家宠爱

    母亲应癌症去世,苏纯熙就住到了母亲儿时最好的朋友家里。却遇见了自己的竹马——林寒。“林寒!你你你怎么在我房间?”“怎么,我家我都不能随便走走了?”
  • 情变

    情变

    此书系吴沃尧之绝笔。描写一对旧时代的小儿女的爱情悲,剧揭示了人性与礼教的深刻冲突。
  • 大明名将一生戎马为谁忙

    大明名将一生戎马为谁忙

    千里驹难求,名将更难求!想要成为一代雄主,当然少不了名将的辅佐。真正的名将,不一定是王侯之后,生于草莽的豪杰也自有其英武不凡的地方。朱元璋以武力夺天下,手下猛士比比皆是,著名的有徐达,常遇春等。但当他建立起自己的政权后,却处处提防武将,并最终将他们铲除殆尽,到了明朝中后期,军备松弛,国防脆弱……
  • 次法大时代

    次法大时代

    炸裂吧,现实!中二的口号之中,两个不同宇宙的融合使得世界多出了新的法则,几乎人人都拥有了想要的异能,一个全民异能的时代降临了。但是,新的时代来临就意味着旧时代的结束,新旧时代的交替往往伴随着战火与厮杀,社会的重新洗牌。在一瞬间,整个世界陷入了混乱之中。闻人贤,一个满脑子和平、正义,发誓要构建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都幸福的新时代。凭借他所获得的五行异能,在新的时代,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史诗!(找了很久,发现没有和这本书差不多的类别。觉得在有些方面和末世流差不多,前期主角比较弱,但是后面会越来越爽快的。另外,本书其实是彻头彻尾的爱国文,各种爱国主义,各种兔子,各种机密。美分误入,局座勿喷。。。)
  • 美人猎情

    美人猎情

    以傲雪之名指剑朝野,用金戈之笔书写一片狼烟。金戈铁马间,只盼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宫闱囚笼里,只有锦衣玉食步步惊心。犹记歌里繁华梦里烟花,铁血的背后只剩满目疮痍。拂手间,云起云灭,覆手间,沧海桑田。荣登九五才知,浮云唾手可得,而如花美眷,终难相伴。
  • 神使校园之我的男票不是人

    神使校园之我的男票不是人

    景色华美的校园,却暗藏着杀意重重的危机。天使转世,精灵出世,苏醒的吸血鬼以及千年僵尸。而围绕在他们身边的,是一群普普通通的高中生。笑看一群女生如何与一群非人类的家伙谈恋爱!古韵青葱而略带沉闷的校园里,因为他们的存在,变得富有活力起来。顺便回忆一下当年的青涩校园
  • 护命放生轨仪法

    护命放生轨仪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