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40800000020

第20章 中编:滇缅抗战(5)

当他们长途跋涉去寻找自己的师部时,他们表现了中国军队最优良的品质,那就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正如先前他们表现了中国军人恶劣的品质(指抢劫老百姓)一样。

云端之战

亲历者

尹龙举——时为中国远征军第一九八师上校参谋主任番发安——时为中国远征军第一九八师战士

张体留——时为中国远征军预备第二师战士

卢彩文——时为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李华生——时为中国远征军预备第二师战士

杜开跃——时为中国远征军预备第二师战士

寸时忠——时为中国远征军预备第二师战士

李会映——时为中国远征军预备第二师战士

谢大蕃——时为中国远征军预备第二师战士

何绍从——时为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五十三军运输团战士陈宝文——时为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司令部作战参谋杨鸿恩——时为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后勤总监部运输处第一分处少校主任陆朝茂——时为中国远征军预备第二师战士

熊世超——时为中国远征军新编第三十九师搜索连信号兵吉野孝公——时为日本陆军第五十六师团一四八联队卫生兵如果没有这段编导手记,可能永远不会有人知道,这是一集差点被舍弃的故事。舍弃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具体的人物故事。几位老兵的回忆,都破碎得近乎混乱,没有一人能完整讲述自己在高黎贡山上的经历。此外,这场被称为“二战期间海拔最高的陆上作战”,所遗留下来的资料与信息,也如同高黎贡山上的云雾一般,飘渺无形。

最终,这一集还是没有被舍弃。因为当我真正穿越云雾走近这场云端之战后,所发现的细节与故事,使我坚信这段历史,不应被任何人舍弃。

所有的一切,是从一个看似绝妙的军事计划开始的。传说中诸葛亮七擒孟获时走的小路,成了中国远征军1944年滇西反攻的起点。卧龙先生“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时走的捷径,成为千年之后远征军开启胜利之门的锁钥——多么美妙的计划,美妙得简直近乎传奇。遗憾的是,这个传奇最终并没有实现。传说中的胜利之路,成了日军机枪火力下的屠杀场。

在编辑这集片子时,有两个问题我始终百思不解:为什么面对海拔近4000米的高黎贡山,远征军领导层竟然没有为自己的部队配备冬衣?甚至连一双像样的鞋子都没有准备。难道身处平原的他们,真的没想到高黎贡山上在下雪吗?为什么一架载有远征军重要参谋与绝密文件的飞机在战前失踪,而上至重庆国民政府,下至远征军前线指挥部,竟然没有任何人注意到此事,甚至连半点相关记载都没有?

直至片子完成,我仍然没能找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也许这些问题原本就没有答案,即使有,也早已无关大局了。我们所能知道并且确定的是:正是因为缺乏御寒衣物,成百上千的远征军战士在寒冷的高黎贡山被活活冻死;正是因为那架在战前失事的飞机,原本精妙的奇袭战斗,变成了血腥残忍的消耗战,近万名中国将士血洒高黎贡山。还有什么结局,能比这样的后果更为惨烈的吗?

在片子的结尾处,尹龙举老人的回忆向我们披露了一个恐怖的事件:困守高黎贡山的日军,在吃光了所有干粮后,开始以阵地前的尸体为食。其实,真正让我心情复杂的,是在这之后发生的一件事——在掌握日军食人的确切证据后,美军顾问马上提议将此事公之于众,以此显示日军的残忍与野蛮。但出于某种考虑,国民政府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下令对整起事件严加保密。按照美军顾问的猜测,国民政府可能是担心一旦公布此事,自己的士兵也会效仿行之。因为在当时的中国军队中,军粮的供应始终是一个大问题,中国士兵饿着肚子打仗几乎是一个常态!

反复思量之后,我还是没有将此事编进片子。因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实在不愿意相信美军顾问的猜测。但我也确实无法找出比这更为合理的解释,只能将此事转述于此,孰对孰错,还是留给每一位国人自己思考吧。

编导刘元

1944年5月11日傍晚,云南泸水县栗柴坝渡口,中国远征军第一九八师的官兵们,正紧张等待着渡江命令。几尺之外,正值汛期的怒江在迷茫的水雾中发出震耳的咆哮声。

“过江有木船,有橡皮舟。那些船平时藏起来,渡江的时候才拿出来。”尹龙举回忆道。

尹龙举是云南大理人,黄埔军校第十二期学生,1944年作为中国远征军第一九八师上校参谋主任参加滇西缅北反攻战役。那一年,他28岁。

“当时蒋介石直接给我们师打电话,没有通过集团军,电话是我接的。他说,开始过江以后,如果一官一兵退过江来,就军法从事。”尹龙举说,当时他把宪兵队全部安排在江岸,如果有谁撤回来就要被枪毙。“部队当时下了一个决心: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正如胡适1938年就任中国驻美大使时所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这是真正的背水一战。

官兵们要渡过的怒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全长3240公里,其中云南境内河段约650公里,流入缅甸后被称为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1942年8月,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后,这条因水流湍急咆哮而得名的河流,从此成为中日两军东西对峙的界河。

1943年12月,在中国驻印军已经展开缅北攻势时,国民政府军令部拟订了中国远征军反攻缅甸的作战计划。

1944年3月,盟军强烈要求中国远征军策应驻印军的缅北攻势,展开滇西反攻作战。中国当局决定配合驻印军,开始既定的滇西缅北战役。

4月17日,中国远征军开始实施渡河攻击计划。该计划确定远征军的作战方针是:(1)以第二十集团军为攻击军,渡江攻击腾冲;该集团军以第一线兵团、第二线兵团,先后跟进攻击。(2)以第十一集团军为防守军,担负怒江左(东)岸的防守;另以该集团军派出4个加强团,渡江攻击,策应第二十集团军。[杨天石、臧运祜编:《战略与历次战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49~350页。]同日,作为同盟国的美国和中国签订了《中美怒江战役协议书》。[余戈:《1944:松山战役笔记》,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8页。]

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为卫立煌,辖第十一集团军和第二十集团军及直属部队共16个师,由于各部队编制定员均严重不足,开始反攻时实际总兵力只有7.2万人左右。[余戈:《1944:松山战役笔记》,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1~53页。]

4月20日,军令部下达作战指导方案,确定作战方针“以策应驻印军攻击密支那、打通中印公路为目的”。

4月25日,蒋介石以四份“手令”,分别致电司令长官卫立煌、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中将)、副总司令方天(中将)、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一致强调此次渡江攻击的意义“不仅关乎我国军之荣辱,且为我国抗战全局成败之所系”,要求其初战必胜。[杨天石、臧运祜编:《战略与历次战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50页。]

5月9日,远征军下令,命攻击军及防守军各加强团于5月11日渡河攻击,开始时间或拂晓,或白昼,或夜晚,由各单位依当面情况自行决定。[郭汝瑰、黄玉章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4页。]

怒江东岸,厉兵秣马,中国军人们立誓:过河去,杀鬼子。

预想中的血腥抢滩战并未发生

防守滇西的日军第五十六师团自1942年5月进至怒江西岸后,经营该地区的防御设施又达两年之久,在高黎贡山和腾冲、龙陵等地的据点内都筑有抗力强、隐蔽好、射界广的坑道式火力点。[郭汝瑰、黄玉章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4页。]

5月中旬,正值雨季到来之前。

一进雨季,怒江随即展宽,喜马拉雅山的洪水汇成怒涛,浊水注满大峡谷,卷动着旋涡直泻而下。因而此时开始大战役,的确困难重重,怒江即是一大障碍。怒江流经平均海拔3000米的高原,穿开一条深谷,江面虽不甚宽(旱季约80米,雨季约300~400米),但水流深急,水温极低。

两年前,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受挫,撤退过怒江时,主动破坏了江上原有的两座桥(惠通桥和惠人桥),两年来怒江上再无桥梁。[余戈:《1944:松山战役笔记》,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7页。]

“那里是一个大峡谷,我们先下去到了怒江边。到了晚上的时候,我们就过江了。”尹龙举说。

5月11日晚6时整,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第二十集团军第五十四军第一九八师接到渡江命令,官兵们登上橡皮舟,向暮色笼罩下的怒江西岸进发。几乎就在同时,原属第十一集团军第六军、现配属第五十四军的预备第二师也开始渡江。

当时在预备第二师的张体留回忆:“我们那个时候没有船,只用竹筏,每次只渡10个人,多了不敢渡。后来干脆每只竹筏渡一个班。”

与那些划着橡皮舟过江的一线部队相比,预备第二师这支部队的来历有点特殊。

老兵卢彩文回忆:“1942年5月10日,日本人不费一枪一弹就打进了腾冲城。我是当年6月份参军,进入预备第二师,感觉这支部队有规模,有条理。”

1938年初,国民革命军预备第二师在贵阳组建,所属官兵大多来自贵州各地的保安团等非正规武装。腾冲沦陷后,预备第二师奉命进入怒江西岸开展游击战,成为唯一一支深入滇西敌占区的成建制部队。在此期间,该师在坚持游击作战的同时,就地吸收了大量滇西本地人员。1943年春,预备第二师被调回后方休整。由于该师对滇西敌占区地形的熟悉,这支杂牌军成为滇西反攻战役的先锋部队。

预备第二师老兵李华生回忆起渡江的情况:“乘竹筏悄悄地渡过去,渡过去了两三个连以后,就不怎么怕了。”

有点出乎远征军官兵意料的是,渡江顺利得出奇。尹龙举说:“我们当时以为日本人还有部队守在江边,但是没有。我们没有遇到任何阻击就过了江。”

5月11日深夜,距离部队开始渡江已经好几个小时了,抵达怒江西岸的中国军队越来越多,预想中血腥惨烈的抢滩战斗并未发生。作为先锋的各加强团“均未遭到日军有组织的抵抗,迅速击破其警戒分队”。[郭汝瑰、黄玉章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5页。]

据卢彩文回忆:“我们那天晚上没有遇到日本人,后来听说日本人也不是经常在那儿驻守,他们是流动性的。要是碰到他们就糟糕了。”

军事作家余戈分析说,日军没有在怒江西岸滩头设防,是因为兵力严重不足。日军把拦击阵地设在高黎贡山顶的各隘口,这对远征军来说无疑是幸事。“当他们抬起头来时,黑黢黢高不见顶的高黎贡山,猛然压迫在眼前。他们尚不知,日军第五十六师团的精锐部队正以邀击态势,扼守着各个山头和隘口。”[余戈:《1944:松山战役笔记》,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4页。]

5月12日拂晓,成功渡过怒江的远征军已超过两万人。根据情报,驻守高黎贡山的日军兵力不会超过两千人。

卫立煌之子卫道然提到远征军研究过的一条渡江后直达腾冲的捷径:“传说中诸葛亮走的那条路,地图上没有。听说走这条路,从保山到腾冲,一天可以到,但是查来查去,三代土著都没有走过。据说之前曾经请美军侦察飞机拍照。”他说,远征军第一三〇师于5月底踏上这条路,成为一支奇兵。

翻越高黎贡山到腾冲的马帮古道有三条,由北向南分别是北斋公房、南斋公房和红木树道。其中北斋公房山口海拔3230米,通向它的路是三条古道中海拔最高、最难走的一条。

5月12日上午,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主力,开始沿着三条古道抢攻高黎贡山。一场日后被称为“二战期间海拔最高的陆上战役”正式打响。

奇袭变强攻,尸积如山

5月12日,向北斋公房山口进发的第一九八师攀爬至冷水沟阵地时,隐藏在半山腰的日军暗堡突然开火。

第一九八师老兵番发安回忆:“那个时候,如果你要想弄清楚子弹从哪个方向来,怎么可能呢?敌人机枪一直响着,有的战友死了,眼睛还睁着,有的战友吃饭的碗掉到了地上,身体也倒在地上。”

尹龙举说:“牺牲很大。山沟里面的水都成红色了,尸体上蛆虫、蚂蚁在爬。冷水沟顶上的敌人死守不退。敌人当时还有一些营妓,也抬着枪和我们打。后来我们发现那些营妓尸体上都有枪眼,不知道是自杀还是被他们打死了。”

第一九八师五九二团团长陶达刚在回忆录中写道:“第二次再攻,当晚下令清点人数,可怜又伤亡250余人之多,其中有第三营营长姚立功阵亡,副营长郭砚田阵亡,副团长陈志杰负伤,第一营营长逢桥负伤一直未下火线,其余死伤的排长、班长及士兵200余人。”

5月15日深夜,第二十集团总司令霍揆彰收到了一份来自前线的战报:一九八师五九二团受阻北斋公房冷水沟阵地。四天之内,三个营长一个阵亡一个负伤,九名连长七人伤亡,团长陶达纲也不幸负伤。

时为远征军军医的何绍从回忆:“我们亲眼看到,一个团,重伤的没有抬走,轻伤的抬下去几十人。上千人就是这样的没办法了。那么多死人,哪个去埋?”

同类推荐
  • 顶级兵王

    顶级兵王

    别人怎么诱惑我,我都不会动心思,你不诱惑我,我都很难控制了,你诱惑我了,我还能把持住么?葛川说着,凑近了她的脸蛋,手也落到了她的腿上。美女,你不仅美丽,我能不想你么?
  • 大唐现代化

    大唐现代化

    被混混抢劫的李宽,得到了从混混身上掉落下来的一个龙纹玉佩。没想到玉佩不是玉佩一般的玉佩,而是带着能来回穿越和一定储存空间功能的玉佩。但是,你穿就穿吧,可你居然穿到了大唐贞观年间,穿到贞观年间也就算了,可居然悲催的代替了了已经被李二秘密弄死,宣布早甍,现在却还活着的楚王李宽,这让想借着穿越发财的李宽傻眼了,很害怕被李二发现后再次弄死,战战兢兢的过着低调逍遥的大唐生活,奈何作为猪脚,即使想低调也低调不起来,结果还是被李二发现了,于是...李宽:“李二,楚王李宽已经死了,真的已经死了,咱不是李宽,不,咱是李宽,只是不是楚王李宽,咱是来为大唐现代化做贡献的李宽”
  • 抢明

    抢明

    穿越大明便成神童,皇帝成干爹,公主为老婆,还被封了楚王!朱棣抢了侄子皇位可见皇位能者居之,安化王,宁王,楚王,三王如虎,谁可抢到皇位?可怜的朱厚照!
  • 当代地方史概论

    当代地方史概论

    本书对当代地方史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诸如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内容和范围、意义和作用,当代地方史的学科特性及其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
  • 草根王朝:刘邦与朱元璋时代

    草根王朝:刘邦与朱元璋时代

    本书分为七部分,内容包括:草根生涯:王侯将相宁有种?白手起家:打出一片锦绣江山黄金组合:一个好汉三个帮王者之风:得民心者得天下流氓本色:不当皇帝誓不休巩固政权:从造反者到统治者血染皇城:举起杀戮功臣的屠刀治理天下:休养生息与乱世重典。
热门推荐
  • 嗜血情深:独宠鬼医妻

    嗜血情深:独宠鬼医妻

    (女强男强,一对一,宠文,大爱情深)她本该是天之骄女,上天的宠儿,却因家族突变,父母双双被困,亲人陷害,不得已被送入异世。重生归来,在她还未恢复记忆之前,她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女子。奈何总有人渣不让她好过,待她强势灭渣,却惊奇发现自己的身世......人不犯我,我不灭人。她发誓,待她归来之日,便是尔等灰飞烟灭之时。救父母,寻弟弟,是神是魔都挡不住这坚定的决心。只是何时起,当她暮然回首时,那人依旧不变在身后......
  • 独步九天:惊华二小姐

    独步九天:惊华二小姐

    她,堂堂将军府嫡女,却是举国皆知的旷世废材。一次阴谋暗害,灵魂易主,再睁开眼时,清冷的眸中散发出道道嗜血刀光。当昔日懦弱废材摇身一变,成为生杀予夺的修罗女神,众人皆惊爆一地眼球。他,神秘的暗夜之王,魔界之主,腹黑强大,挥手间撼动山河。当她遇上他,强强相对,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某日:“夫君,我饿了。”“哦,饿了啊,为夫马上就来。”天旋地转间,某女被打横抱起往卧室走去:“喂喂喂,你要做什么!”某男露出迷死人不偿命的笑:“娘子不是说饿了吗,为夫这就喂你。”“啊?”某女睁大眼睛,蓦然回神,连忙杀猪般尖叫:“啊喂!我不是那个意思啊!!!”某男淡淡挑眉:“晚了!”
  • 再见不期而遇的青春

    再见不期而遇的青春

    经历过无数次的选择后,我和他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和轨道。但是,在我记忆深处,永远都没有办法磨灭的记忆,始终定格在和他一起的校园周期。没有悲伤,却总是想起他给我淡淡体温的场景。没有遗憾,却总是怀恋他给予我在青葱校园的那份意犹未尽的震撼。谢谢你,你是青春烙印在我胸口,使我心痛到死的刺青。但是,离开你的这些年,我一直深爱着那鲜活的图案,因为,它使我想起你的脸,想起我们那匆匆不见的青春。
  • 霸转

    霸转

    自在逍遥,我命无常。武道乾坤,霸转成神。
  • 风起情缘

    风起情缘

    本部小说是根据作者本人自身生活感情发展的各个阶段杜撰而来,主人公的好多遭遇也是作者本身的遭遇。本人郑重承诺无论此书能否被广大读友入眼绝不太监。
  • 后宫殇

    后宫殇

    她是以特招身份入伍的在读研究生,一次和队友在沙漠勘探时遭遇风暴,醒来时才发现自己已经身处异世。她吃霸王餐被人打晕,他将她救走带回了自己的封地。“留下来跟本王一起保卫封地吧?”“不行!”“那你做本王的王妃如何?”“不做!”本王,你要不要这么烦,我只想做个安静的美少女。请不要纠缠我,谢谢!!!
  • 异侠仙

    异侠仙

    萧虎是一个过着三点一线的普通人,却穿越成为一个百年难遇、武功奇高的武林至尊。他是怎么寻求修仙契机的?萧虎会成为体修者,还是会法体双修呢?为什么他可以打败比他修为高很多的对手,面对千军万马、不计其数的敌人也能解决?请看一个异样修仙者是怎么在修仙界混得风生水起的。
  • 大神小弟

    大神小弟

    上万年前,玄界本是遍地玄脉的仙道乐土,却因一场破灭天劫发生异变,新兴武道与上古巫道趁势崛起,仙道日渐式微,如今连硕果仅存的苍玄派都只能屈居末位,行将消亡。而当一个本应修仙无望的孤儿,意外得到一位无所不能的大神小弟……狂妄不羁?这是真人禀性!混蛋无耻?那叫仙家风范!生来废材又怎样,天下谁人敢嚣张?顺我者有福同享,逆我者迟早遭殃!
  • 道德玄经原旨发挥

    道德玄经原旨发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英语PARTY——高地之邦·苏格兰

    英语PARTY——高地之邦·苏格兰

    本套书籍带你领略英语世界风景,感悟英语学习氛围,有助于英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