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55700000011

第11章 唯物史观与李达中国经济问题研究(3)

2.农民问题

李达指出,“农民问题的发生是农村经济破产的结果”【83】。李达认为,中国农村经济破产的原因很多,而其主要的原因,归结起来可分为三项:第一,帝国主义的侵略;第二,封建政治的剥削;第三,土豪地主的剥削。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造成农村生产力进一步低落和农村经济危机的发生,农村的基本生产关系就是封建的剥削关系。这种剥削关系,就是建立在土地占有与租赁关系上的土地关系,土地关系的不平等带来土地问题。农业社会农民最基本的愿望是“耕者有其田”,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化的过程中,农民有田的愿望越来越难以实现。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后,为维持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不让中国自主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与地主军阀和买办集团相勾结,使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封建的生产关系及其基础上的军阀割据和豪绅地主阶级的统治成为帝国主义实现其殖民统治的基础和依靠力量。因此在阻碍中国经济发展上,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有着共同的利益,从帝国主义来看,它希望维持封建关系;从封建势力来看,它希望依靠帝国主义。正是由于帝国主义经济和封建经济的双重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只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所容忍的范围内勉强生存和发展。相应地,在这种境况下,中国的土地问题难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资本主义化过程”中解决。土地问题是根本问题,土地问题一日不解决,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农民的解放就无从谈起。所以土地革命,是中国数亿农民的切身要求,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和关键。“农民问题的中心,是土地问题,土地问题不解决,农村经济没有复兴的可能,新式产业也没有发展的可能,占人口过半数农民的生活问题,便不能解决。”【84】这也是中国社会的症结所在。因此,土地问题是推动新式产业的关键和基础问题。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土地问题,在历次革命时期,都把土地改革作为重中之重;在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也强调要解决好“三农”问题。从这里可以看到,李达所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至今仍未过时。

李达还分析了中国革命主体的特点。通过对农业及其崩溃过程的分析,根据近来农民运动的形势,李达指出中国农民运动的特点是力量大但功利性较明显。“就近年来全国农民运动的形势来说,有组织的农民曾发展到数千万之多,尤其是粤湘鄂赣等省的农民,已经表现出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大力量,表现出为革命奋斗的功绩,而其运动的目的,是在于为自己求出路。”【85】但由于功利心大,中国农民的革命意识不彻底,而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只能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3.手工工人问题

手工工人本是由封建社会到近代社会的过渡阶级,但在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的影响下,手工工人的问题含有资本主义侵略的成分,也成为中国社会中的重大问题。因为中国是因外力压迫而进入初期资本主义时期以及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中国的手工工人问题和欧美的产业劳动者问题不同,商业店伙问题和欧美各国的商业劳动者问题不同,失业者问题也和欧美各国的失业者问题不同,所以解决中国问题的方式也与欧美不同,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是殖民地性质的经济。由于近代产业的发展趋势,大量的手工业终究要被大工业所替代和淘汰,手工工人问题还会更加严重,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由国家的力量发展国家资本,把手工工人改编到国家产业的部门内去工作”【86】。

4.商业店伙问题

近代中国的商业资本畸形发展,也遭受了帝国主义的压迫,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李达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仍然是“只有迅速发展国家资本,打破目前畸形的商业资本的发展”【87】。

5.失业者问题

失业者问题的产生,是中国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综合结果,农业的崩溃、手工业的没落、新式产业的停顿,造成了庞大的流离失所的失业者和产业后备军。

因此,“怎样发展中国产业的问题,实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简单的结论是:要发展中国产业,必须打倒帝国主义的侵略,廓清封建势力和封建制度,树立民众的政权,发展国家资本,解决土地问题”【88】。在以上五种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中,除了“农民问题”外,李达提出的与产业革命有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是列宁在1921年逐渐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列宁把“国家资本主义”当作走向社会主义的桥梁。李达受列宁“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学》(1926年)中,将世界各民族的现代化历程理解为“私人资本主义”与“国家资本主义”两条泾渭分明的途径,认为“私人资本主义乃帝国主义之前身”,在各资本主义先进国所盛行;国家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之过渡,为苏俄所采行。李达认为两者的性质不同,但它们对促进产业发达的功能是一致的。由于中国民主革命的资本主义性质,使得这场革命具有两种可能性,“故民族革命成功时,小资产阶级得势,则必采用私人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得势,则必采用国家资本主义。若采用国家资本主义,则将来可以和平达于社会主义,若采用私人资本主义,则在进化过程中,必更经历一度激烈的阶级斗争也。中国今日一般人对于产业政策之见解,多主张采用劳资协调主义,期以社会政策制资本。然社会政策苟能实行,则国家资本主义亦可实行,与其采用私人资本主义以引起将来之阶级斗争,不如径行采用国家资本主义也之为愈也。且无产阶级既能成为民族革命之中坚,而在成功之后,对于经济上之建设,必不赞成私人资本主义而采用国家资本主义可知。国家资本主义乃社会主义之过渡,非即社会主义,列宁已先言之矣(指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引者注)。故民族革命而苟能成功,必归于国家资本主义也”【89】。不过,在这里李达对于国家资本主义的认识是跟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联系在一起,还没有从社会主义仍然需要发展商品经济的关系角度来了解“国家资本主义”,【90】这个工作是在《社会学大纲》中进行的。

四、构建产业革命理论的哲学方法论

在构建中国产业革命的理论过程中,李达已经能比较娴熟和准确地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中国产业革命和中国社会问题。实践的观点、历史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成为李达论证中国社会性质特殊性和解决方式特殊性的理论工具。

如第二章所述,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得到了极大的传播,李达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李达传播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的统一性,“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整体加以阐述”【91】。因此,李达在分析中国产业革命问题时,十分注意运用历史的唯物辩证法来阐述相关的论点。

李达运用中国“现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来阐明中国农村经济破产和产业迟迟不能发展的主要原因。李达指出:“中国产业迟迟不能发展的原因,可分为附带的和主要的两大类。所谓附带的原因,如资本之缺乏、企业者智识能力之缺乏等;所谓主要的原因,如国际帝国主义之侵略、封建势力和封建制度之存在。”由此得出结论:一是处在国际经济侵略之下的中国,幼稚的新式产业绝没有顺利发展的余地,即使稍有发展的机会,也只限于国际经济所不能及的时间或空间而已,然而发展的可能性是很有限的。由此可知“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打破,中国的产业是没有发展的可能的”。二是“封建势力和封建制度的存在”,包括国内战争的影响、苛捐杂税的影响,使幼稚的中国产业举步维艰。“封建势力若不扫除,封建制度若不廓清,中国的产业就没有顺利发展的希望,这是任何人都能知道的。”【92】中国产业革命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化过程是中国社会内部各要素和力量相互作用与博弈的结果。两者相比较,显然帝国主义之侵略是阻碍中国新式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原因。

李达运用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从分析论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经济的特点入手,得出了与中国国情密切联系的适宜解决中国问题的两个最重要的结论。李达指出:“中国革命的目的是在于解决大多数人的生活问题,而解决大多数人民的生活问题的方法,就在于发展产业。”【93】所以,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是产业发展的两大障碍,又是中国革命的两大对象。这是中国社会问题的特殊性所在。第一,“打倒帝国主义侵略,廓清封建势力和封建制度,是中国革命的唯一对象,同时又是发展产业的唯一前提”。这说明由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中国革命的任务和发展产业革命的前提比许多国家要复杂一些,既要打倒帝国主义,又要清除封建势力和封建制度。中国革命的对象既是帝国主义者,又是封建势力。第二,“怎样发展中国产业的问题,实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而要发展中国产业,必须打倒帝国主义的侵略,廓清封建势力和封建制度,树立民众的政权,发展国家资本,解决土地问题”【94】。这说明发展中国的产业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落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根本途径。针对中国产业革命两种特殊的障碍,要采取两种最基本的特殊手段:一是采取革命手段,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在新国家内实行新的经济制度,发展国家资本;二是实行土地改革,改变封建的土地关系,解放劳动力。

李达运用实践唯物论的科学分析方法,指出产业革命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进作用。他指出,一方面帝国主义使中国被迫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链条之中,“现代中国的社会,已经踏入产业革命的过程,渐渐脱去封建的衣裳,穿上近代社会的外套了,一切政治和社会的变动,都是随着产业革命进行的”【95】,另一方面帝国主义阻碍了中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加重了中国经济与政治的混乱。他认为产业革命是促成现代社会发生和成长的东西,数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自从被帝国主义侵入以后,开始踏入产业革命的过程。然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掠夺,也造成中国新式工业的停滞、农业和手工业的破产,造成长期的经济与政治混乱。因此,中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求得新的出路,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后,再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中国产业。

注释:

【1】董之学:《中国现代化的基本问题》;杨幸之:《论中国现代化》,《申报月刊》第2卷、第7卷,1927年7月。转引自郭德宏、柳建辉主编:《五十年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青岛出版社2000年4月版,第162、163页。

【2】李达:《经济学大纲》,《李达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第24页。

【3】李达:《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746页。

【4】李达:《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47页。

【5】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388页。

【6】李达:《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394页。

【7】李达:《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394页。

【8】李达:《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495页。

【9】李达:《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495页。

【10】李达:《共产党》第四号短言,《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745页。

【11】李达:《共产党》第三号短言,《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743页。

【12】李达:《空想的社会主义与科学的社会主义》,《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380页。

【13】王炯华等:《李达评传》,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版,第192页。

【14】于1937年由北平大学法商学院刊印,作为北平大学法商学院的教材,共712页。1948年1月,香港生活书店将书的“绪论”和第一部分以“先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为书名出版发行。20世纪80年代编辑《李达文集》时,收入该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1985年9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单行本,共510页。

【15】郭化若:《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片段》,《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转引自宋镜明:《李达》“中共一大代表丛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181页。

【16】斯大林:《中国革命和共产国际的任务》,《斯大林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261页。

【17】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3卷,1983年2月版,第372页。

【18】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资料选辑)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54页。

【19】黄枬森、庄福龄、林利主编,宋一秀、孙克信、苏厚重本卷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6卷,北京出版社1989年11月版,第278、279页。

【20】李曙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是怎样提出的》,《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21】丁晓强、李立志:《李达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78页。

【22】君素:《一九二九年中国关于社会科学的翻译界》,《新思潮》1930年第2、3期合刊。

【23】《资本论在中国的传播》一书认为,十月革命以来至20世纪20年代,在传播马克思经济学说方面起过重要作用而且较突出的主要人物包括李达,因为李达在1926年翻译了《政治经济学批判》。30年代,传播《资本论》比较重要的学者包括李达。此外,李达在1930年与王静等合译了河上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1935年写作了《经济学大纲》。

【24】黄枬森、庄福龄、林利主编,宋一秀、孙克信、苏厚重本卷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6卷,北京出版社1989年11月版,第245~247页。

【25】黄枬森、庄福龄、林利主编,宋一秀、孙克信、苏厚重本卷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6卷,北京出版社1989年11月版,第248页。

【26】吴明修:《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书报评论》1931年第4期。

【27】叔明:《哲学研究大纲》,《书报评论》1931年第5期。

【28】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58页。

【29】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57页。

【30】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58页。

【31】丁晓强、李立志:《李达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70、71、78页。

【32】刘涤源:《私淑老师兼启蒙老师》,《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

【33】王炯华等:《李达评传》,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版,第254页。

【34】李达:《社会学大纲》,《李达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229页。

【35】李达:《经济学大纲》,《李达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第4页。

【36】李达:《货币学概论》,《李达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第516页。

【37】李达:《货币学概论》,《李达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第516页。

【38】唐正东:《马克思经济哲学导论》(博士论文),北京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

【39】唐正东:《马克思经济哲学导论》(博士论文),北京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

【40】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776、777页。

【41】叶险明:《马克思工业革命理论与现时代》,北京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1、4页。

【42】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390页。

【43】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388页。

【44】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390页。

【45】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490页。

【46】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283页。

【4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283页。

【48】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391、392页。

【49】李达:《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210页。

【50】马克思:《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49页。

【51】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392页。

【52】李达:《中国现代经济史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643页。

【53】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393、394页。

【54】李达:《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428、429页。

【55】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469页。

【56】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466页。

【57】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392页。

【58】李达:《中国社会发展迟滞的原因》,《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687~703页。

【59】李达:《中国现代经济史之序幕》,《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609页。

【60】李达中国社会发展迟滞的原因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699页。

【61】李达:《中国现代经济史之序幕》,《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608页。

【62】李达中国现代经济史之序幕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608页。

【63】李达:《中国现代经济史之序幕》,《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618页。

【64】李达:《中国现代经济史之序幕》,《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619页。

【65】李达:《中国现代经济史之序幕》,《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624页。

【66】李达:《经济学大纲》,《李达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第21页。

【67】李达:《经济学大纲》,《李达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第22页。

【68】李达:《经济学大纲》,《李达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第24页。

【69】李达:《经济学大纲》,《李达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第24页。

【70】李达:《经济学大纲》,《李达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第22页。

【71】李达:《中国现代经济史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652页。

【72】李达:《经济学大纲》,《李达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第23页。

【73】李达:《经济学大纲》,《李达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第24页。

【74】李达:《经济学大纲》,《李达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第23、24页。

【75】李达:《经济学大纲》,《李达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第24页。

【76】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495页。

【77】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390页。

【78】李达:《经济学大纲》,《李达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第24页。

【79】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492页。

【80】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492、493页。

【81】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492页。

【82】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489页。

【83】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493页。

【84】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493页。

【85】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493页。

【86】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494页。

【87】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494页。

【88】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495页。

【89】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360、361页。

【90】苏志宏:《李达思想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112页。

【91】庄福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版,第348页。

【92】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478、481、488页。

【93】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488页。

【94】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页。

【95】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388页。

同类推荐
  •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本文集收入的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的学术报告。讲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向听众娓娓道来,讲学结束后,讲演者与评论人、讲演者与听众、评论人与听众、评论人与讲演者、评论人与评论人之间,通过相互问答、彼此辩论、互为补充等形式,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可以说这是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思想交流平台。
  • 转型中的中国乡村建设

    转型中的中国乡村建设

    李子迟,原名肖飞,生于湖湘之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专业毕业,曾系大学教师,现居北京,自由撰稿人。著书多种。主要有《中国超级大学》、《道可道》、《战地记者》、《问世间情何物》、《谁将被淘汰》、《就业的革命》等。
  •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本书全面考察了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创建和发展的历史,深入探讨了周恩来精心组建、调整和管理新中国第一至五届中央政府的过程。本书分为上下两部,上部重点研究从新中国创建之初到20世纪70年代中央政府筹组、运转和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调整的风雨历程,以及周恩来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下部深入研究了周恩来在长期领导政府工作中形成的先进管理理念、科学的行政方式、独特的行政风格,以及杰出的人才观和廉政建设思想。本书对我们全面了解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的初创与沿革,传承周恩来卓越的管理思想与优秀的工作作风,对我们搞好今日政治体制和行政机构改革有深刻的启迪。
  • 寒冰走苏东

    寒冰走苏东

    本书是作者在行走苏东各国时的随笔,记录了作者各地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包罗了作者行走之处的风土人情,地理自然景观描述等等。这些图文并茂的文章生动地反映着真实的东欧,为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地区提供了机会,同时对于吸引更多学者投入研究中也具有深远意义。
  • 与官员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与官员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战略问题,战术解决。战略是务虚,战术是务实。战略是踱方步,战术是踏实地。中国一首古诗中说:“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赋先擒王。”这里不但讲了战略思维,而且讲了战术要领。战略思维是关于战略全局的指导思想,是制定战略方针原则的理论依据。战略思维的质量反映概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所能达到的深度与广度,在向广度与深度延伸过程中需要娴熟的战术清扫前进中的障碍。
热门推荐
  • 魄域之巅

    魄域之巅

    一场阴谋过后,他一无所有,他将何去何从······飞升失败的他到了一个低等世界,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身为家族长子的他面对的是如何惨烈的争权夺利······这三个,毫无联系的人,将会谱写出怎样的历史?
  • 萌鬼当家

    萌鬼当家

    都市传说中的鬼宅,其实也不过是场爱情悲剧的发生地…
  • 逆魔路

    逆魔路

    动乱世间,泯灭人性,纵使为神,高居天帝,何足道哉,我自化魔,一并屠戮,杀!杀!杀!
  • 我的花,是你

    我的花,是你

    顾北淮回头看着抱着她的龙伊南缓缓地说:“你也曾在月下拥着我,许我凤冠霞帔,你说要我等你。我知道你有你的苦衷,我知道你把爱生埋于心。可是我从来不要什么凤冠霞帔,只要一个你陪我朝朝暮暮的你。”“我知道。”
  • 黑道之纵横都市

    黑道之纵横都市

    他出身草根,受训死亡山谷。混迹于都市的黑白两道之间。他轻生死,重情义。却因兄弟之情而擦肩初恋。他深爱社会,痛恨毒品。只为锻造全新的地下秩序他,就是小勇哥。
  • 女性常见病经络调理

    女性常见病经络调理

    本书针对30岁以上女性易患的41种常见病、慢性病,介绍实用的中医经络治疗方法,通过调理经络、气血的功能活动,进而调节脏腑机能,达到有效治疗并且快速康复的目的。
  • 养胃菜品

    养胃菜品

    本书包括素菜类、精品肉菜、禽蛋菜肴和新鲜瓜果4类。做法详尽,操作简单,易学上手,是家庭日常必备书籍。
  • 恶魔校草的倔丫头

    恶魔校草的倔丫头

    【宠文】一个甜心丫头夏汐月,开学第一天,扑倒慕容澈这个恶魔校草,后来与他签订女仆协议,开始了倒霉的学校生涯,但后来又遇到了其他三位校草,他们性格不一,但却情同手足。这个可怜的丫头呀……
  • 星海路

    星海路

    联盟,部落,天赋,冶金术,现实与远古的交融碰撞,激情如海浪,神秘如太空!传说中的星海线开启了,而勇士已在路上!
  • 福晋吉祥之狼爱上狼

    福晋吉祥之狼爱上狼

    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穿越女的故事。且看镶红旗库雅拉·兰宴如何在古代步步为营,最终成长为一代传奇人物。而她和阿尔巴齐·玺言的感情又将何去何从呢?薇之尽量保持一天一更哦,还有不定时更新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