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58600000015

第15章 近五年来宋代诗学整理、研究与普及著作的新收获(至2008年)

新世纪以来,宋代诗学的研究与其他历史时期诗学研究一起,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维面不断丰富,研究内容不断充实,研究层度不断深化,有效地推进了诗学研究的整个历史进程。本章对近五年来宋代诗学整理、研究与普及工作所取得的著作成就予以略述。

一、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

这一领域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宋代诗学文献的整理,二是对宋代诗学文献的介绍与研究。其中,以前一方面所出版著作为多,其主要有:刘尚荣《黄庭坚诗集注》(中华书局,2003年),黄宝华《黄庭坚诗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王瑞明点校《李纲全集》(上、中、下)(岳麓书社,2004年),四川大学古籍所编《司马光集》(四川辞书出版社,2004年),彭国忠校点《张孝祥诗文集》(黄山书社,2005年),洪永铿校点《朱敦儒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李之亮《王荆公文集笺注》(巴蜀书社,2005年),宛新彬编《张孝祥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6年),(宋)王阮著,朱瑞熙、孙家骅校注《义丰文集校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辛更儒《杨万里集笺校》(全十册)(中华书局,2007年),徐汉明《新校编辛弃疾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宋)欧阳修著,李之亮笺注《欧阳修集编年笺注》(全八册)(巴蜀书社,2008年),(宋)欧阳修著,洪本健校笺《欧阳修诗文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等等。在后一方面,其主要著作有:王岚《宋人文集编刻流传丛考》(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中华书局,1999年)、《宋人总集叙录》(中华书局,2004年),王承略《李焘学行诗文辑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郝桂敏《宋代〈诗经〉文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张富祥《宋代文献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汤华泉《唐宋文学文献研究丛稿》(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等等。

二、一般通论性研究

这一领域著作内容主要有:对宋代诗歌历史发展的总体叙说,对其某一时段或特定历史时期诗歌创作的研究,对其某一类型诗歌的考察,对其诗歌艺术特征的论说,还有对其作为诗歌范型的内在承传、变异、创新与建构的探讨,等等。其主要著作有:王小舒《中国文学精神·宋元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郭鹏《诗心与文道:北宋诗学的以文为诗问题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刘扬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宋代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舒红霞《审美文化:宋代女性文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傅蓉蓉《西昆体与宋型诗建构》(文汇出版社,2004年),罗立刚《史统、道统、文统——论唐宋时期文学观念的转变》(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许总《唐宋诗宏观结构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曾祥波《从唐音到宋调:以北宋前期诗歌为中心》(昆仑出版社,2006年),张海鸥《北宋诗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杨晓霭《宋代声诗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张明华《徽宗朝诗歌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熊海英《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中华书局,2008年),赵敏《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等等。

三、诗人诗作个案研究

这一领域著作数量较多,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对宋代诗人诗作的立体性或专题性研究,二是对宋代诗人的传论。在前一方面,其主要著作有:陈颖《苏轼作品量词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杜海军《吕祖谦文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03年),刘乃昌《苏轼文学论集》(齐鲁书社,2004年),张亚新《文人的理想品格:从陶渊明到苏轼》(济南出版社,2004年),湛芬《张耒学术文化思想与创作》(巴蜀书社,2004年),孔凡礼《三苏年谱》(全四册)(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张剑《晁说之研究》(学苑出版社,2005年),王冠辑《唐宋八大家年谱》(全五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陈自力《释惠洪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黄启方《黄庭坚研究论集》(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刘德清《欧阳修纪年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高克勤《王安石与北宋文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凌郁之《洪迈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萧东海《杨万里年谱》(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杜海军《吕祖谦年谱》(中华书局,2007年),朱刚、刘宁《欧阳修与宋代士大夫》(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王宇《刘克庄与南宋学术》(中华书局,2007年),潘殊闲《叶梦得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袁向彤《姜夔与宋韵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欧明俊《陆游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王述尧《刘克庄与南宋后期文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方笑一《北宋新学与文学——以王安石为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邹志方《陆游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辛更儒《辛弃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张文利《魏了翁文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等等。这一方面论文集主要有: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中国苏轼研究》(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中国陆游研究会《陆游与越中山水》(人民出版社,2006年),刘德清、欧阳明亮编《欧阳修研究》(纪念欧阳修诞辰10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林出版社,2008年),等等。在后一方面,其主要著作有:王水照、朱刚《苏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卢敦基《陈亮传》(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诸葛忆兵《李清照与赵明诚》(中华书局,2004年),李景新《天涯孤鸿——苏东坡》(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王水照、崔铭《欧阳修传:达者在纷争中的坚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胡永杰《范仲淹:楼上一叹动千年》(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莫砺锋《漫话东坡》(凤凰出版社,2008年),康震《康震评说苏东坡》(中华书局,2008年),李国文《走近苏东坡》(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阮忠《天涯守望——苏东坡晚年的海南岁月》(海南出版社,2008年),等等。此外,对宋代诗文选集个案研究的著作有凌朝栋《〈文苑英华〉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等。

四、诗学流派、诗学群体与家族诗学、地域诗学研究

这一领域著作,在诗学流派与诗学群体研究方面主要有:伍晓曼《江西宗派研究》(巴蜀书社,2005年),韦海英《江西诗派诸家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马东瑶《苏门六君子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日)内山精也著,朱刚、益西拉姆等译《传媒与真相: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日)池泽滋子《吴越钱氏文人群体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赫广林《宋初诗派研究》(齐鲁书社,2008年),许总《唐宋诗体派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等等。在家族诗学与地域诗学研究方面,其主要著作有:刘焕阳《宋代晁氏家族及其文献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祝尚书《宋代巴蜀文学通论》(巴蜀书社,2005年),张剑《宋代家族与文学:以澶州晁氏为中心》(北京出版社,2006年),等等。

五、文化诗学研究

这一领域著作主要从文化、典章、制度及相关社会历史因素等角度对宋代诗学历史发展、内容构成及其各方面特征展开考察,其研究路径体现出文化建构诗学的特征。其主要著作有:张晶《禅与唐宋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陈忻《唐宋文化与诗词论稿》(重庆出版社,2004年),张永利《理禅融会与宋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蔡镇楚、龙宿莽《唐宋诗词文化解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刘乃昌《宋代文化与诗词发展论略》(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曾枣庄《宋代文学与宋代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祝尚书《宋代科举与文学研究》(大象出版社,2006年),朱迎平《宋代刻书产业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等等。

六、诗学理论批评研究

这一领域著作内容有对宋代诗学理论批评的总体叙说,有对其某一时段诗学的研究,有对格律诗具体创作理论的探讨,但更多的是对宋代诗论家理论批评个案的考察,在后一方面,所涉及的诗论家主要有苏轼、黄庭坚、苏辙、刘克庄、严羽等。其主要著作有:杨存昌《道家思想与苏轼美学》(济南出版社,2003年),冷成金《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学苑出版社,2003年),钱志熙《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王明见《刘克庄与中国诗学》(巴蜀书社,2004年),刘方《宋型文化与宋代美学精神》(巴蜀书社,2004年),李冬梅《苏辙〈诗集传〉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程小平《〈沧浪诗话〉的诗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06年),刘方《文化视阈中的宋代文论》(学林出版社,2006年),石明庆《理学文化与南宋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胡建次《宋代诗学观照》(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张本志《律诗规范及其辨析》(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王锡九《刘克庄诗学研究》(黄山书社,2007年),杨挺《宋代心性中和诗学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等等。

七、宋代诗学杂论

这一领域著作内容较为多样,大多是研究者将自己多年有关宋代诗学研究的论文汇集整理而成,因而研究的点、面较为零散。其论题多围绕宋代诗学发展史、或者唐宋诗学承传与转型,或者与宋代诗学展开与演变相关等内容而展开。其主要著作有:谢思炜《唐宋诗学论集》(商务印书馆,2003年),石云涛《建安唐宋文学考论》(学苑出版社,2003年),陶文鹏《唐宋诗美学与艺术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傅璇琮《唐宋文史论丛及其他》(大象出版社,2004年),浅见洋二《距离与想象: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高津孝《科举与诗艺:宋代文学与士人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王友胜《唐宋诗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孔凡礼《宋代文史论丛》(学苑出版社,2006年),莫砺锋《唐宋诗歌论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日)笕文生、笕久美子(著),卢盛江(译)《唐宋诗文的艺术世界》(中华书局,2007年),张学松、赵永建、彭洁莹、邓建等《唐宋文学探微》(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杨庆存《宋代文学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祝尚书《宋代文学探讨集》(大象出版社,2007年),等等。

八、宋诗的鉴赏普及性工作

这一领域著作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一是宋诗选注类,二是宋代单个诗人诗作选注类,三是宋诗导读类,其中,以第二类所出版著作为多。在第一个方面,其主要著作有:刘乃昌《宋诗三百首评注》(齐鲁书社,2004年),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陈才智《唐宋诗词鉴赏》(语文出版社,2007年),等等。在第二个方面,其主要著作有:黄宝华《黄庭坚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王水照《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王秋生《欧阳修苏轼颍州诗词详注辑评》(黄山书社,2004年),黄进德《欧阳修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王国钦编著《云中谁寄锦书来:宋代合集》(河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陶文鹏编著《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卷》(河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高利华编著《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卷》(河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邓红梅编著《壮岁旌旗拥万夫:辛弃疾卷》(河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刘扬忠、吴惠娟《李清照诗词注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孔凡礼、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年),魏晓虹解评《王安石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王醒解评《秦观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王增斌、王丽解评《辛弃疾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刘扬忠编选《欧阳修集》(凤凰出版社,2006年),陶文鹏编选《苏轼集》(凤凰出版社,2006年),王兆鹏编选《王安石集》(凤凰出版社,2006年),刘乃昌编选《辛弃疾集》(凤凰出版社,2006年),蒋凡编选《陆游集》(凤凰出版社,2006年),刘扬忠《陆游诗词选评》(三秦出版社,2008年),等等。在第三个方面,其著作则有罗立刚《唐宋文学导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

总结近五年来宋代诗学整理、研究与普及工作所取得的著作成绩,可以看出:其在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一般通论性研究、诗人诗作个案研究、诗学流派、诗学群体与家族诗学、地域诗学研究、文化诗学研究、诗学理论批评研究、宋代诗学杂论及宋诗的鉴赏普及性工作等领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有力地标示出当下宋代诗学研究与普及的有效展开与兴旺繁荣的特征。

同类推荐
  • 森夫爱情诗选

    森夫爱情诗选

    《森夫爱情诗选》是一个男子的心灵独自,也是一个充满了梦幻与浪漫、惆怅与荒凉的情感世界他把你带到了风雨尘缘的路上,让你尝遍爱恨情仇多种滋味;他以优美的律韵,鲜明的节奏,凝练的语言,奇特的想象,来触动我们这颗善思的心。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音乐,一首诗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首诗就是一处流动的风景,让你在梦幻与现实的世界里遨游,在欢乐与忧伤的人生风景线上去不断思考相信诗人森夫所勾画的这一片神奇的诗的梦幻,会打动千万读者的心灵。
  • 外国文学名著选读

    外国文学名著选读

    本书精选40余部外国文学名著,以作家简介、作品节选和作品赏析相结合的方式加以介绍。在重温古典的基础上,更偏重20世纪的作品。注重名家精译及经典篇章,以助于学生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了解西方文化精神和东方文化神韵,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感情人生,净化心灵,提高综合素质,进而重塑一种强健的精神人格。作品赏析由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社科院外文所、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教师、学者、博士生和硕士生执笔。赏析的宗旨在于,在抓住作品精髓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理解作品、分析作品的思路,不求面面俱到,只要有所启示。
  • 盛笃周诗词选

    盛笃周诗词选

    本书为作者在教学之余,长期从事业余诗词创作的选集。作品内容主要涉及对祖国名山大川的吟咏,对人生体验的盛怀,诗友、同事、故人之间的赠答,对国家盛世气象欣喜歌颂。作品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同时通俗易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较好的融合。全书古体诗约200首。
  • 冷日子暖日子

    冷日子暖日子

    《冷日子暖日子》是裘山山的散文作品集。作品曾获得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冰心散文奖,四川省文学奖,巴蜀文艺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以及夏衍电影文学剧本奖等若干奖励,现为成都军区《西南军事文学》主编。《冷日子暖日子》收录了《数字化决定》、《滞后的人生》、《我的教师生涯》、《有儿自远方归来》、《大声咳嗽》等作品。
  • 诗里特别有禅

    诗里特别有禅

    本书让您于云淡风轻的古诗中,轻松了解禅文化,领悟人生智慧,享受心灵宁静。古典文学大师,复旦大学中文系骆玉明教授集三十余年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传统文化的探索于一身,对中国古代近百首诗词进行精辟品鉴和解析,使读者从中了解到中华禅文化的博大精深。本书意蕴深邃、悠远,文字优美洗练且平易近人,使读者从阅读中收获真正的宁静,升华自己的心灵。
热门推荐
  • 千年精灵

    千年精灵

    薰夜想过平静的生活,想考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毕业之后去弟弟学校附近找一个还可以的工作,然后再跟着弟弟去弟弟喜欢的城市,他本来是这么想的。但他这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他的生活将在18岁那年重新开始。于是薰夜忘记了过去,拔出自己的刀,背负起自己的身份,和一些同样的少年们决心对抗着被迫面对的变革。你能斩开这没有理由的暴力吗?我能你能斩开这谎言的不公吗?我能你能斩开这铭骨的情谊吗?我想去解析这一千年的精灵,看清这一千年的全部时光。
  • 逆天重生之绝世废材

    逆天重生之绝世废材

    【女强】本文无虐爽文,女主腹黑强大,升级流,欢迎跳坑!她,夜惊风,二十一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夜帝”!她,夜惊风,皓月大陆上人人皆知的“废材”!人称“废材九少爷”!当二十一世纪的一缕幽魂住进她的身体时,从此废材变天才!重生的她,女扮男装,身世成谜。在成为强者的道路上,她闯陵墓,建势力,收魔宠,一袭红衣纵横世间!◆◆◆◆◆◆他,妖娆魅世,沉淀了几千万年的心,为她触动。他说:“小风儿,本大帅哥想好了,我喜欢你。”某女一惊,手中正精心雕刻的玉如意瞬间化为粉末。“你、你没发烧?”香葱般白皙修长的手指轻轻拿下额上微凉的玉手,媚眼如丝,落下一吻。“我很认真的告诉你,本大帅哥喜欢小风儿。”某女落荒而逃。“小风儿,你逃不掉的。本大帅哥,要定你了……”◆◆◆◆◆◆他,冷心冷清,意外的相遇,种下一颗深情的种子。他说:“我想保护你。”她唇角一勾,冷笑。“我不需要任何人的保护!”多年后,她凤眼流光婉转,笑颜如花。“我已有爱人,且不止一人,你还想保护我吗?”他俊目坚定,万年寒气消散。“我爱你,已足够!”◆◆◆◆◆◆他,温润如玉,待人谦和,考场上是相遇,注定了他们一生的纠葛。他温和一笑:“我们又见面了。”她回以一笑:“是啊,无论走到哪,总能遇见你。”阴魂不散。“这说明,我们有缘分……”她淡笑不语,内心把某男按倒在地,踩了一万遍又一万遍又一万遍……﹌﹌﹌﹌﹌﹌﹌﹌﹌﹌﹌﹌﹌﹌﹌﹌﹌﹌﹌﹌﹌﹌﹌﹌﹌﹌﹌﹌﹌﹌﹌﹌他,他,他,他,还有他……★★★★★★夜惊风语录:少爷我最讨厌的是背叛,请记住了。我不是什么圣母,亦不是什么好人。说我阴险狡诈也好,卑鄙无耻也好,那也只是,为了守护我在意的人,以及在意我的人。胆敢伤害他们的人,那么,可以请你去死一死吗?
  • 谋事三要

    谋事三要

    天下事均成于一个“谋”字,大谋大胜,小谋小胜,无谋则不胜,这是最简单却谁也不能违背的行动准则。究竟如何“谋事”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按照《三十六计》讲述的道理,“谋事在于算,算事在于准”这是战略上的攻坚术。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它同样适合于非战略状态下的个人行动,因为,第一,带有谋事的行动,可以避开草率,增加成功率;第二,运用谋事的手段,可以发挥自己的强项,以最小的付出赢得最大的收获。
  • 九彩祥云

    九彩祥云

    仙界无仙,魔界无魔。妖再无忌惮,横行与人间。人界各自为政。乱世,一个少年自大荒中走出……
  • 台阳诗话

    台阳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兰心

    兰心

    兰心肩负家族使命,去凌霄山修炼,却被仇家打上门来,对战中受伤,从此,命运跌宕,令人惊叹。
  • 奴兽行

    奴兽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命兽,小至蜩鸟,大至鲲鹏,随着它游戏世间,快意恩仇或一统天下。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井里,一旦有一天离开了尺寸之地,面对广阔而未知的天地,是迷失还是坚强?
  • 异世凡人之混沌

    异世凡人之混沌

    人生是自己选择还是被别人选择,拥有无上的力量是或就可以走自己想走的路
  • 回到大祁打江山

    回到大祁打江山

    催眠失误穿越到古代!不料却穿到大祁第一奸臣之家,附身在聋哑十六年的白痴少年身上!究竟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管不了这么多,他只想娇妻美眷,儿孙绕膝,舒舒服服地做一个蒙混度日的富二代,却不曾想家道中落,稀里糊涂的做上了钦差大人……
  • 钻戒的秘密

    钻戒的秘密

    大富豪俞大坤举行酒会,山东省治安局长周而勇受邀出席,谁知俞太太的戒指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在二楼不翼而飞。侦缉大队上上下下均感面目无光。王森主动调查此事,却被暗杀者一枪放倒,紧急送往医院抢救。而省侦缉大队则决定以昏迷中的王森作为人饵,引杀手集团现身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