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65100000016

第16章 下编(4)

三、关注世界和哲学精神

当今中国诗歌向何处去?这是每个诗人都在思考和实践的命题。沈天鸿是一位坚韧的实践者,其诗和诗论在诗坛上都很有影响。这里只就几首诗探讨沈天鸿诗歌的美学品格和艺术特色。这些诗是《1991年安徽水灾》,载《诗刊》1991年第10期;《远离水源的地方》(组诗),载《长江文艺》1991年第11期,包括《拾棉花》、《秋天》和《面对秋野》三首;《塔影》(外二首),载《诗潮》1991年11、12月号,包括《塔影》、《看草》和《深处》三首。

诗歌是诗人对世界独特的说话方式。对世界的关注可以说是沈天鸿诗歌的一大特色。“你是离我最近的一个秋天/晚稻和玉米/几乎让我厕身其间”(《秋天》)。这里,“秋天”取得人格的独立,与诗人处于平等而亲近的对话位置。沈天鸿对世界的关注极少是远距离的观照,即使是采取宏观俯视的角度,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距离也是拉近了的。如《1991年安徽水灾》,对安徽地区发生水灾这件大事的抒写是俯视角度的,但这样一些诗行:“泥土加入的水,如此金黄!/夜色加深它/令我仇恨的光”,可以说是近距离的叙说。这首诗其他诗行同样表达了对人民生存的深厚关切。

沈天鸿诗歌善于通过轻松而有点平淡的语气传递对世界的关注。“我打小时就开始看草/草比泥土稍高一些”(《看草》)。纯似叙述往事一般,但诗意不在字面,而是这种叙述方式所传递出来的那种亲近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关心与怀念。“在这些远离水源的旱地中/妹妹你拾棉花”(《拾棉花》),以及“早晨没有人走回家去/秋天/请你教我以生活”(《面对秋野》),这两处造成的艺术效果和上例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世界的关注,在沈天鸿诗歌中被处理为一种智性的也是一种哲理的关注。智性,在沈天鸿诗歌中表现为意象和诗行深处的隐藏,同时又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暗示出来。例如,“此时秋天俯下身去/变清的浅水里能否看见石头/原野正和秋霜直接接触/……有人在这黎明踏霜耕种/犁铧白光一闪/触及我遥遥的模糊痛楚”。这里每种意象都在原来的词义基础上升华,都带着智性的色彩,耕种已经开始,是对生存和劳作的深沉赞颂,也透露出诗人对发达文明的隐隐渴望。

沈天鸿诗歌在表达智慧性感思的同时,常有鲜亮的意象出现,这种意象反差使诗显得灵动,获得一种美质。如“吆喝声在又一代人头顶断续响起/如一支不断落叶的/无词的古歌/有多少次播种就有多少次砍伐”之后,出现这样亮丽的意象(群):“太阳开始静静照耀/身边金黄的草垛。”

与智性紧密相连,沈天鸿的诗歌表达了一种哲学精神。这种哲学精神融汇到整首诗的内部,是意象内部对世界的哲学把握,也是艺术把握。哲学精神使沈天鸿诗歌显得凝重,具有丰厚的意蕴。“塔影里铃声冷如一株寒菊”,在塔影这个具有浓重文化意味的背景下,历史在不断地演变,悄悄地深入,而怡人的“静”和寒菊的“开放”与“凋落”形成鲜明对照(《塔影》)。这里诗人平实地说出对人类历史的感受。

沈天鸿诗歌的哲学精神还表现在通过平常的话说出来,乍看没有什么,但仔细体味你会发现诗人确实在暗示着什么,“看见草我总要回一回头/已经消失的草/正在生长的草/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对一叶草刻骨铭心”。“棉花从没有看到过自己/妹妹你也从没看见过/自己拾棉花的形象。”这样,诗人通过平静的叙述,将人们对人生的默默而执著的精神表达了出来。

沈天鸿的诗歌风格凝重而渊深,沉静中又带有热情。这种美学风格的形成,还与意象和语气的选择有关:凝重的意象与轻巧的意象对立而统一,干脆的语气与舒缓的语气协调,富有生气。这都使我想到:一首诗就是一个生命,诗歌在整体和谐时便射出绚丽的光芒。

中间代:命名的有效性及其持续发展

“中间代”在2001年命名之后,现已出版《诗歌与人:中国大陆中间代诗人诗选》(2001)、《第三说:中间代诗论》(2002)、《中间代诗全集》(2004)、《诗歌月刊·下半月·中间代特大号》(2006)等有影响的书刊,它们既是中间代诗歌作品的大汇展,也是中间代诗论文章的大集合。对于诗歌理论和批评的高度重视,是中间代命名以来的一大特色,也是其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并确立文学地位的重要手段。以上书刊的理论批评文章就有六十多篇,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对中间代进行了讨论,不少文章的观点和论述很有见地,同时表现出很大的意见分歧。当然,意见分歧是正常的,但若要继续“上升”、“前行”,意见整合也是必需的,这是中间代命名十年后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65】

一、中间代命名的有效性

关于中间代的命名,这里不谈合法性和正当性,也不谈合理性,不是这些问题不重要,而是人们常常把它们过于复杂化了,反而纠缠不清,以至于耽误了更为重要的问题讨论。我把它们暂且悬置,只想究问:中间代这个命名对于当代诗歌的言说是否有效?是否适用?如果达到了这样的基本要求,中间代命名就是可以接受的。再说,对于命名,我们应当抱着宽容的建设性的态度,不能苛求面面俱到,就像为孩子取名,不可能把所有的含义和愿望都考虑进去,否则将无法命名。

中间代,按最初命名者安琪的说法,他们“大都出生于60年代,诗歌起步于80年代,诗写成熟于90年代”。到底应该用什么来指称这样一批诗人?其实前后已有多种说法,有人曾经用“60年代出生”、“60后”、“66后一代”、“89后一代”、“新世代”等名称,这些名称的有效性到底如何呢?首先要看它是否明确,会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混淆。“60年代出生”、“60后”,如果指称诗人,自然就要把不少第三代诗人包括在内。“66后一代”、“89后一代”自然会把70年代出生的诗人包括在内,由于70后已经抢滩注册,而且基本被认可了,没有必要再把他们拉进来。“新世代”则语焉不详,“新世代”之“新”注定是暂时的,就像一个孩子刚出生时都有“宝宝”、“毛毛”之类的乳名,上学了则必须有个学名才行。其次,名称的有效性,还要看命名的时机,命名会因为时间不同而不同。朦胧诗,如果一开始允许把《今天》这块阵地做大做强,而且不至于受到当时政治文化背景的干扰,也许现在通行叫它“今天派”了。我们可以设想,中间代这样一批诗人,如果在他们刚刚出场时就对自己命名,他们当然不会使用中间代这个名称。由于第三代诗人在当时诗坛拥有崇高的地位和强大的影响,由于90年代文学失去轰动效应之后,诗坛进入命名疲劳的时代,还由于60年代出生的诗人那时内心都自认为是第三代诗人的一部分,没有必要自矮一截为“第四代诗人”,于是他们消减了自打旗号的冲动,低调而沉潜地写作着。后来他们慢慢发现,他们这批诗人其实并没有包含在第三代诗人之内,相关的诗选不选他们,相关的文学研究、文学批评也不给予他们相应的文学史地位。60年代出生的优秀诗人,除了划归第三代的那些诗人之外,一时出现太多,现在剩下的他们决定自打旗号,寻找文学史定位也在情理之中。

中间代命名的依据是什么?主要依据当然是这群诗人或这种诗歌有足够的文学史地位和诗学价值。下面,我们着重谈的是命名的其他依据。综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我们了解到,由个体诗人组成的“诗歌群落”在命名时具有不同的依据。有些是依据社团和刊物,如“新月派”,依据的是新月社和《新月》刊物,“现代派”依据的是《现代》刊物,“中国诗歌会”依据的是同名社团;有些则是后来追加命名的,如20世纪40年代的“七月派”和“九叶派”,“七月派”因为有胡风主编的《七月》刊物,“九叶派”是由1981年出版的《九叶集》而得名,这个诗派也叫“中国新诗派”,因为他们当时集结的主要刊物就是《中国新诗》。1949年以后的一个时期,由于没有这种圈子性质的刊物和社团,只好按时代来命名了,如“十七年诗歌”、“‘文革'诗歌”,这种命名自然没有文学流派的性质,“90年代诗歌”的说法也是如此。我们再看,不同命名的针对性也是不同的。有些是首先针对诗歌,如“现代派”、“朦胧诗”;有些则首先针对诗人,如“第三代”。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诗歌命名基本上都是首先针对诗歌,然后旁及诗人,而自那以后,由于文学主体性的张扬,尤其是创作主体性的自觉,诗歌命名都是首先为诗人命名了,如“70后”、“80后”。在了解了以上文学史背景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中间代的命名是追认的,首先是针对诗人而命名的,而命名的依据就是先有第三代命名,而且70后也已登场并被命名,他们沉潜在两代人之间。

为中间代进行命名,有人觉得“困难”(树才)、“尴尬”(余娜)、“略显荒诞”(伊沙)、“多少有点显得滑稽和无奈”(非亚),是“集体无意识的彷徨”(瘦叟),是“一代人的身份焦虑”(马策);也有人认为是诗人的“权利”(张清华),是“应有的名分”(杨志学),“不致太离谱就得了”(陈仲义)。各种说法都有,仔细想来,这个命名倒是恰到好处的。也有人认为,中间代命名不是从诗本体角度进行的,因而是不恰当的。这种过于强调命名的诗本体依据,其实有些漠视诗歌史。中国新诗有几个命名是按照诗本体进行的?只有少数几个如“象征派”、“朦胧诗”,其他大多都不是,因为命名的依据是多方面的,只要从某一个突出特征进行命名就行了。何况,命名不代表诗歌研究的全部,在一个命名下完全可以从事很多工作。

中间代的外延是指第三代诗人之外的,60年代出生的诗人。他们“诗歌起步于80年代,诗写成熟于90年代,他们中的相当部分与第三代诗人几乎是并肩而行的”(安琪),这是中间代的基本所指。在中间代诗人中,其实有些人也卷入了第三代诗歌潮流,他们后来脱离,并愿意转入中间代的旗下,当然也算是中间代诗人。还有些60年代出生的诗人,在90年代长期中断诗歌写作,而在21世纪网络诗歌兴起之后又继续写作,并走向成熟,这样的诗人何尝不属于中间代呢?中间代与第三代确实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有人说,中间代是“第三代后院的诗歌哗变”(刘诚),未尝没有道理。不过,第三代诗人既包括一部分50年代出生的,也包括一部分60年代出生的,而不仅仅是60年代出生的。中间代的命名,“对当代诗歌的线性轨迹、代际谱系来说,并没有造成混乱,而且还是一种有益的丰富”(张清华),这种效果是中间代命名恰到好处的一种体现。

中间代的内涵和意义,按照安琪的说法是:“一、积淀在两代人中间;二、是当代中国诗坛最可倚重的中坚力量。它所暗含的第三个意义是:诗歌,作为呈现或披露或征服生活的一种样式,有赖于诗人们从中间团结起来,摒弃狭隘、腐朽、自杀性的围追堵截,实现诗人与诗人的天下大同。”安琪说法的第一层,说出了中间代的基本含义,第二层是对中间代诗人的当今诗坛地位的确认,第三层则是她的命名动机和愿望。她的另一个命名动机是“为沉潜在两代人阴影下的这一代人作证”。对于中间代,黄礼孩则预言它将“掀起新一轮的诗歌浪潮,重新确立诗歌的价值走向”,这种大胆预言建立在中间代的创作成就和社会影响的基础之上。对于中间代,参与讨论的理论家、批评家们赋予它以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大致有以下观点:第一,中间代的诗歌文本呈兼收并蓄之势,“构成了中间代的中间状态:暧昧”(马步升);第二,中间代是“具有‘活体'意义的一代诗人”(温远辉);第三,中间代是“沉默一代”,并“把‘中间代'既理解为诗歌状态,也理解为人格状态”(黄梵);第四,中间代是“准文化遗民”,具有“反‘革命情绪'的气质特征”(赵思运);第五,中间代是“交流平台”(林童);第六,是“成人仪式”(羊霞);第七,是“中间带”,“实质是对失踪的诗歌写作的某种寻找”(傅元峰)。以上探讨是多种角度、多种观点、多种结论的,丰富了中间代的内涵和意义。

我认为,中间代除了具有“积淀在两代人中间”的基本含义之外,还有一个基本含义就是:中间代实实在在是“历史的中间物”。他们的诗歌理论、诗歌美学是历史的中间物,中外一切古典的、现代的、后现代的诗学、美学都摆在他们面前,等着他们接受和融通;他们的诗歌命运是历史的中间物,他们夹在朦胧诗人、第三代诗人以及70后、80后诗人之间,在他们诗歌成长的最佳年龄却遇上一个文学边缘化的年代;他们本人的人生背景也是历史的中间物,他们童年经历文化大革命,青年经历思想启蒙的80年代,中年又经历市场经济的90年代。他们在人生最为重要的前半生,经历了三个反差太大的时代,注定是历史的中间物,注定承担历史更多的重负。

二、中间代的持续发展

中间代从命名到现在已走到第十个年头,这个说短不短的时间正对中间代形成巨大的精神压迫。朦胧诗从1978年民刊《今天》创刊到80年代中期第三代诗歌全线出击,前后不到十年时间;第三代诗歌从1986年的《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登场到90年代前期中间代开始成熟,也不到十年时间。当代两大诗派从兴起到式微的时间基本相同,中国现代文学的诗歌流派也几乎没有超越这个命数。也就是说,一种诗歌美学作为时代主流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它总要发生变革并被后来者所取代,尽管一些诗人还在继续写作,但是他们的时代,他们的诗学却已成为历史,谁也无法阻挡。中间代似乎有些特别,它的命名是在它成熟近十年之后追认的,随即又发生了热烈的论争,加上其他各种原因,中间代反而在时间的压迫中激发了坚韧的斗志。

中间代从80—90年代投身诗歌事业以来,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赢得了不小的名声,正是当下中国诗坛最可倚重的中坚力量。与其同时写作的,有少数朦胧诗人、第三代诗人,还有就是70后诗人、80后诗人。通常来说,一个诗人的成长在20岁到30岁之间,诗歌一般被视为“青春写作”,与演艺界类似,成名宜早不宜迟。从年龄上来说,现在中间代诗人最小的已有42岁,最大的则是51岁;70后诗人现在最小的是32岁,最大的则有41岁;80后诗人最小的是22岁,最大的则有31岁。21世纪第一个十年正是80后诗人迅速成长的时代,而中间代诗人和70后诗人都正在或已经跨入“中年写作”的行列。当代诗歌写作主要属于青春写作的类型,并且,先锋性一直被看作是诗歌写作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的主要依据,因而诗歌平素都是青年人施展文学抱负的重要场所。而在1989年以后,特别是1992年市场经济改革启动以来,文学不再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也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渐行渐远,这种文化境遇曾让一些人感到失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让诗歌写作成为一种沉潜的、低调的工作,让那些心浮气躁、只想追求轰动的人离开了这块领地,让真正爱诗的人留下来耐心探索。与朦胧诗人和第三代诗人相比,中间代诗人的文学史地位还有待继续确认,特别是他们的诗学还有待进一步总结和提升。因此我认为,与70后诗人、80后诗人同台竞技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中间代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哪里?写作优势在哪里?又如何丰富诗学特质和提高诗歌史地位?这是每个还在写作的中间代诗人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中间代,如果要持续发展,自然要告别青春写作,而转入中年写作。中年写作是以历史感为主要特质的一种写作,一个诗人如果在他30岁之后还想继续写作,没有历史感是难以想象的。中间代现在的写作与80后诗人的写作显然不同,与70后诗人的写作也有所不同。所谓不同,就是中间代的诗歌写作现在具有中年写作的基本特征,这正是中间代诗歌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所在。中国新诗自诞生以来,中年写作一直是比较缺乏的,要么是诗人们一到中年就停止了诗歌探索,要么是受到时代主题(如战争、政治)等因素的强力影响,无法突显中年写作的文学特质。第三代代表诗人欧阳江河曾提出中年写作的问题,这曾是第三代诗歌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所在,可惜的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很多第三代诗人的诗歌写作停止了,中年写作的诗歌作品也就没有在诗坛上流行开来,现在这个历史使命主要留给中间代诗人来继续担当。当然,我理解的中年写作应该是很多方向、方式、类型的中年写作,不能简单地把中年写作理解成表达中年心态就已经够了。中年人对世界、人生、诗学等一切的看法、体验和感悟,都是有别于青年人的。中间代的诗歌写作,应该站在中年的角度、立场、心态上,对人生、世界进行丰富的表达和言说。与其他代际诗人相比,中间代是历史的中间物,确实具有某种特定优势,这是他们能够承担中年写作的主要理据之一。马知遥、杨四平分别对中间代的“中年写作”、“而立之年”写作的特征作了探讨,这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中间代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从人员构成上看,中间代诗人数量比较多,他们在80年代开始进入20~30岁的诗人成长年龄段,而整个80年代都是文学受到高度追捧的年代,文学社团遍布全国大中专学校,社会上其他单位也有不少,成为诗人是当时大学生和青年人的梦想,他们中很多人都投入诗歌写作的行列。这些出生于60年代的诗人,诗歌创作起步于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很多写诗的人后来又受到了系统而严格的文学专业训练,随后在高校、科研、文化、新闻等相关机构从事文学编辑、教学和研究等工作,成为这些行业的中坚力量。这种人员构成是朦胧诗人、第三代诗人所无法比拟的,也是70后、80后暂时无法比拟的,由此可见,中间代在诗歌理论和诗歌批评上具有显在和潜在的巨大优势。

第二,从人生经验、思想、心理等来看,中间代经历了政治挂帅的“文革”时代、思想启蒙的80年代、市场经济的90年代以及全球化的21世纪,这种丰富而多变的人生经历是70后和80后诗人所无法比拟的,现在人生中年到来,将使他们的诗歌写作更加深刻、内敛而蕴藉。

第三,互联网时代使诗歌写作、发表和交流变得异常容易和快捷,博客诗歌、论坛诗歌、网络民刊大量出现。印刷工艺的进步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也使得出版变得非常简易,出版物变得非常精美,印制上乘的纸质民刊也大量出现。有人估算,现在诗歌写作一年内达到200万首,是网络挽救了诗歌,诗歌不是面临灭亡,而是更加繁荣了。在互联网和新民刊上发表、交流作品,正是现在的中间代与过去的朦胧诗人和第三代相比所具有的特别优势,是中间代从事诗歌写作,或者在中断多年后再次写作的最大凭借。

中间代,如果要丰富诗学特质和提高诗歌史地位,除了前面所说的发展中年写作、发挥自身优势之外,还要在中间代这个词上做文章。中间代到底是什么?能够成为什么?从现在的认知来看,中间代主要是一个文学史概念,洪子诚、刘登翰撰写的《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就是这么使用的。它也是一个文学批评的概念,对中间代及其诗歌进行探讨的理论批评文章大多是这样使用的。中间代,作为一代诗人的命名,它可以成为具有更多内涵的概念。

第一,它可以是一场诗歌运动。我们不能对运动一词作过于狭义的理解,一个社会常常都在开展运动,运动不一定就是政治运动,不一定就是暴风骤雨式的运动,不一定就是你死我活的运动。运动可以是平稳开展的,它的特点是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中间代经由安琪等人的热情推动和广大诗人、理论批评家的积极参与,何尝不是在开展一场诗歌运动。有人认为,“中间代不是新一轮的诗歌运动”(叶匡政),“看不出这是一个与‘运动'相关的词”(黄梵);还有人认为,“互动可以使诗歌获得巨大的生命力”(黄礼孩),或者认为中间代命名是“世纪初一代诗人的联动”。互动也好,联动也好,偏不说是运动。克服运动恐惧症,现在的中间代何尝不是悄悄进行的,没有统一宣言的一场诗歌运动,如果成为诗歌运动,自然会有更多的创作能量和社会影响。

第二,中间代可以是一个诗歌流派。现在人们认可中间代是对一代人诗歌写作的集体命名,认为它是作为群体写作的“群”的概念(远村),是“不属于任何诗歌流派的代际概念”(梁小斌)。蓝棣之则把中间代作为一个诗歌流派来界定,并且认为这种界定是“‘中间代'所能寻找到的进入诗歌史或文学史的唯一方式”。这种说法虽然还不被人们广泛认可,却是预见性的,是中间代的方向和目标所在。中间代可以派中有派,林童把中间代看作是一个交流平台,具有多元共存的诗歌方式,并罗列了中间代写作、神性写作、民间写作、知识分子写作等九种方式。这倒是不错的尝试,也符合当代诗群、社团、流派的成长现状,虽然它们基本上还处在雏形阶段,也许会自生自灭,但是我们应当把它们朝流派方向推进。

第三,中间代可以发展成一种诗学理论和诗歌美学。有人认为中间代“是一种命名,而不是一种理论”(杨志学),不过也有不少人从文化背景、诗学主张、美学特征、诗歌风格等角度、层面对中间代进行总结。其中,潘友强对中间代创作思想、诗学观念的总结,树才对中间代诗学主张的提炼,罗振亚对中间代共同特质的概括,都是很有意义的工作。这种理论提升正是中间代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工作。

第四,中间代研究要不断加深。现在,群体研究、个体研究、作品研究、诗论建设都已起步,但还得加强和扩大。诗人要“代表化”,多人认为中间代以臧棣、伊沙为两极代表,也有人认为中间代以臧棣、伊沙、周瓒、安琪组成了“平行四边形核心结构”(向卫国)。《诗歌与人:中国大陆中间代诗人诗选》和《中间代诗全集》所选录的诗人,共有近百人之多。诗人阵容如此庞大,还有一些优秀诗人没有被收入,还有未来有特别发展的人也要考虑在内,中间代可谓人才济济,但谁能成为最后的代表诗人,尘埃还未落定,一切都在进行之中。与此同时,诗歌作品也要不断“经典化”。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中间代如何持续发展,到底能够成为什么,答案在未来十几年内必见分晓!

对话中间代【66】

杨四平:2001年下半年,由于安琪深感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诗人处于业已功成名就的“第三代”和正在声名鹊起的“70后诗群”之间而无名无分,因而果敢地提出了“中间代”的概念。2001年10月黄礼孩和安琪联合主编的《诗歌与人:中国大陆中间代诗人诗选》面世,前有安琪的序言“中间代,是时候了!”后有黄礼孩的《一场迟来的诗歌命名》。随后,引起了学术界的热情关注,发表了不少这方面的论文。2002年7月由安琪和康城主编的《中间代诗论》作为民刊《第三说》2002年总第2期印了出来,把“朦胧诗—第三代—中间代—70后”作为“新时期以来中国诗歌的发展流变与经典存证”进行了新诗史意义上的定位。2004年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中间代诗全集》上下两卷后,围绕“中间代”的问题就一直成为一个可以不断言说的话题。在2006年《诗歌月刊·下半月》第10—11期合刊中,“中间代”的问题又得到了集中的探讨。我也曾为此写了《而立之年:逃离与回忆,生活与生存——倾心于活着状态的“中间代”扫描》,阐述了我的观点。下面,我们就几个具体问题进一步梳理我们对“中间代”的某些看法。我想,话题相对集中,问题提得越具体,就会越切近问题的实质。

一、“中间代”是否具备流派意义

杨四平:“中间代”业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诗歌事实”。它们具备流派意义吗?

树才:确实,“中间代”这个名字已经喊响了!全中国,乃至国外,我相信都有人在谈论它,甚至研究它。当然,这是有一个过程的,同安琪坚持不懈的“传播”努力分不开。古人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如今是传媒时代,这句老话恐怕难以成立了。如今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广告时代,就是说一切产品(先不论质优质劣),都得广而告之。“中间代”这三个字,这个用来概括复杂的诗歌现象的命名,也类似于某种“产品”,也需要“广而告之”。它需要邀请并激励批评家来“知道”它,并“谈论”它,因为只有这样,这个命名的诗学空间才有可能被打开、被充实。安琪深谙此道,又富于热情,从来不怕左冲右突的艰难险阻,所以她咬住这个“命名”不放,坚持不懈地为之奔走呼号,几年努力下来,终于生成了你所说的“一种不可忽视的诗歌事实”。但话说回来,对诗歌而言,能成为“事实”的,永远只是诗歌本身,也就是被写成文本的那些优秀诗篇;“中间代”毕竟只是一个命名,一个诗歌的代际概念,一种笼而统之的概括,它的生命力还有赖于人们如何从批评的层面去“阐释”它、深化它。我们之间的这次对话其实也构成这样一种努力。

我个人不认为“中间代”具有流派意义。事实倒是,“中间代”里“共存着”好几个诗歌流派,比如第三条道路写作、民间写作、知识分子写作、荒诞派、新死亡派、丑石诗群等等。“中间代”的这种集合法,一方面突出了这些流派,另一方面又隐匿了它们。这里有一个悖论:面对几乎是“同一代人”的这么多流派,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流派是否仅仅只是一些临时组合的、缺乏内聚力的,因而也注定短命的松散写作结盟?说心里话,我认为“流派”时代早已结束!朦胧诗人“成功地”集体出场,也是最后一次有效地集体出场。它的崛起方式证明了诗人集体出场仍然有效,但同时又宣布了在它之后的“必然失效”:因为时代很快就转向了,“诗人集体出场”所需要的土壤和条件(某种对抗性)也随之流失。我个人更相信每一个诗人的写作本身,他(她)的诗歌本身。举个例子,即便是侯马、伊沙、徐江这样的“三驾马车”,依我的阅读判断,他们也完全是各有各的“马车”,各有各的“车速”,一句话,各有各的诗质。因为很明显,任何“流派”都无法给一个诗人的写作提供持久的内驱力。如果“第三条道路写作”也是一个流派的话,那它就是一个以“不结盟”为理念的流派,一个“反流派”的流派,从一开始到今天,它都在强调诗歌写作的相异性和个人性。别忘了,诗人永远是“这一个”,而不是“这一些”。诗歌写作的可能性只能基于每一个诗人的个性,因为只有在个性里面,才能凸显出每一个诗人的人性、悟性和灵性。

杨四平:受正统文学史观的影响,许多人不愿意承认,乃至反感于对90年代以来的文学进行群体的、风格意义上的命名;而对自封的“中间代”就更不以为然了。好像我们的文学史有了朦胧诗派、第三代、后朦胧诗派就足够了,不必硬扯出个“中间代”来以自表异!而“中间代”的出场正是不满意于此种文学史述的暴力对“60后”诗人的遮蔽。他们不得不站出来自言自语,尽管显得有些悲壮,但是对于文学史的重构,“重新洗牌”,呈现诗歌写作的丰富样态,深化人们对诗歌的认识,无疑有积极的建设性意义。“中间代”常自觉表现出身份与时间的双重焦虑。尽管每个人都可能要经历“而立之年”,尽管“而立之年”的人都有许多共同感受,尽管它真实地讲出了一代人的共性,但是,作为一种历史性的叙述,显然又缺乏自足。然而,在阅读了上下两大卷《中间代诗全集》后,我的确发现“60后”的诗歌和生活具有可通约性。没有哪一代人像“中间代”那样强烈地感受到时间的紧迫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困惑。这同欧阳江河当年所说的“中年写作”不同。“中年写作”是指摆脱了模仿的、青春的、感性的幼稚写作而进入成熟写作,是“作为一种写作的诗歌”。

树才其实在提醒我们要警惕文学史述的暴力倾向。我曾经在我的专书《二十世纪中国新诗主流》里开宗明义地说“写以诗歌英雄为主体的主流史”。质言之,“中间代”这一集合性的诗学概念的提出并不能遮蔽其内里的丰富性、复杂性,乃至冲突性。

陈祖君:“中间代”的命名以一种加括号和“重绘诗歌版图”的方式,取得了其在场的有效性,成为一种诗歌景观或事实,这已毋庸置疑。我认为,作为一种时间性的代际命名的“中间代”,对于将“被遮蔽的一群(代)”带进诗歌的展台并使其重新成为聚焦点和现场的“被看者”,具有不可低估的贡献。但它尚缺乏共同的“流派”意义上的诗学特征与理论肌理,所以并不具备流派意义。

然而问题恰恰出现在这里,我们为什么如此孜孜不倦于追加所谓的“流派性”?“中间代”概念的提出,恰恰就是反流派而为之的诗歌行动,具有逆主流文学史的重构或还原意味,我们是否有必要重新钻入文学史所设定的老套的“流派叙述”之中?另外,流派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共同”或“趋同”,我们在谈一个“流派”时,往往会注重其艺术的共性而忽略诗人个体活生生的创造。“中间代”是一个复归诗歌创作“此在”真实的命名,并不需要为迎合“流派”的趋同性而颠覆自身。我们想必都知道诸子百家被归纳在“十家九流”的框架之后给后世一个怎么样的知识版图,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学说在合称“孔孟”之后又遭受怎样的一种遮蔽?类似的还有“三曹”、“三苏”甚至“温李”、“苏辛”等等。“中间代”本来就没有共同的艺术主张和诗学特征,只是后来“追认”的一个命名,如前所说,它业已达到使被遮蔽的一群重新登台(虽然是与另外几“代”同时占据诗歌舞台)的功效。若要言及“流派意义”,恐怕还需在诗学建设方面进行一种具有一定向心力的努力。但这种“向心”是否必要?文学史惯性书写中的“流派”一词,往往表现为一种冒着牺牲“个体”之危险的“史记”情结的在场及变异。在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深处,一方面是对于文学史家往往以流派、集团来描述文学历史而忽略甚至否定个人独特创造的焦虑,另一方面其实也暗示着诗人个体对于历史承担的恐惧。

刘小平:中间代起初是对“一代诗人”的命名,如70后、80后一样,是个代际概念,但从诗歌发展规律来看,我相信中间代将会蜕化为一个“诗歌流派”的命名。在《中间代:命名的有效性及其持续发展》(刊于《诗歌月刊·下半月》2007年第1—2期)一文中,我曾提出“中间代可以是一个诗歌流派”的主张,现在我还是坚持这个主张。

从中国现代诗歌传播来看,能让大家现在更多提起的主要是诗歌流派和社团,如象征派、新月派、现代派、中国诗歌会、七月派、九叶派等,而每个流派和社团让人传颂的诗人诗作也并不多。显然,那个年代写诗的人,比后来诗歌史记载的要多得多,但诗歌史叙述就是如此优胜劣汰和不留情面,年代越是久远,人们记住的就越少,只有那些创造力特强的诗人能名垂青史。这里,我不是鼓励大家只为诗歌史写作,只是想从诗歌史角度厘清问题的未来变化。而作为诗人,既要为当下写作,也要为历史写作,这是必然的。所谓为历史写作,也就是为未来的读者写作,这是诗人应该有的权利和责任。

中间代从一个代际概念演变为一个流派概念,即具有诗歌流派的意义,这在当前可能还有不少争议,有人不认同这个预言。但我相信历史会朝这个方面发展,就像朦胧诗和第三代诗一样,起初都是一代诗人(即所谓的第二代诗人、第三代诗人)所共同拥有的,后来却发生了所指变迁。请问:在80年代写诗的,60年代出生的诗歌作者有谁会把自己排除在“第三代诗人”这个概念之外呢?然而“第三代诗”事实上后来就被那些参加“1986年现代诗群大展”的诗人据为己有了,从而在诗歌史上获得了流派的意义。中间代最终成为诗歌流派,还有一个不短不长的过程,因为中间代是派中有派,还在竞争,代表诗人和经典作品还在进一步阐释和确认中。我相信,只有作为一个流派来界定,中间代才会更好地进入诗歌史叙述中。

二、“中间代”的知识背景、图景与前景

杨四平:如何辨明“中间代”的知识背景、知识图景与知识前景?

树才:“中间代”的内部必然是复杂的、纷争的,因为它是好些“板块”的组合,它是介于“第三代”和“70后”之间的一幅形态各异、地貌多变的诗歌版图。但不管怎么说,这些“中间代”诗人是“同一代”。既然是“同一代”,那么在时空、历史、教育等方面,他们就拥有相近的生存背景和共通的知识背景,也就是说他们有着相似的“知识结构”。他们大多数考取了大学,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他们的诗歌意识应该是萌动于20世纪80年代,并且是在阅读“朦胧诗”的过程中发育壮大起来的。所以我认为,“中间代”是靠吃“朦胧诗”的奶汁长大的。没有“朦胧诗”,就没有“第三代”,这是明摆着的。当然,说没有“朦胧诗”就没有“中间代”,也是成立的。但我们绝不会说,没有“第三代”就没有“中间代”,因为说到底,“第三代”与“中间代”是“同一代”,只是“出场”早晚不同而已。像莫非和车前子,他们被划入“第三代”,但他们是我写作上最心气相通的密友和诤友,我们似乎命中注定要在1999年的诗歌“混战”中一起提出“第三条道路写作”……总不能活生生地把我们三个人拆散,然后分别撂进“第三代”和“中间代”吧?!我们必须看到,每一个代际命名都有其局限性。而所谓“出场”,也无非是指“出道”。正是因为出场早晚不同,“第三代”和“中间代”的出场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简单地说,“第三代”的出场方式还是某种“集体出场”(至少他们有意识地这么做了),因为他们在“86大展”中各有“旗号”,因为他们紧随“朦胧诗”一代(“朦胧诗人”正是在受争议甚至遭批判的社会大背景下“集体出场”的!只不过,星星之火不仅未能扑灭,反成燎原之势),企图仿效老大哥的“成功经验”,所以选择(甚至不惜炮制)“集体出场”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本身就包含了与当时官方诗坛进行“对抗”的企图。要对抗,集体总是更有力量。这也可以理解为“时代决定出场方式”。我一直认为,“朦胧诗人”是“愤怒”的一代。愤怒成了他们毕生的事业。“第三代”呢,是“左冲右突”的一代,本质上仍属浪漫激烈的一代。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第三代”从整体上被卷入“狂怒”的先锋旋涡之中,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狂欢式”的先锋姿态,招摇了各种诗歌旗帜,也尝试了各种诗歌花样。也许是命中注定,“中间代”只能以“默默写作”的方式出场。这些诗人似乎更加务实,也更加低调,甚至比先行者更加深思熟虑和少年老成。我猜想,他们一定是窥见了某种未来,拐过弯去之后的未来。在“89事件”的悲剧中,他们一定是体验到理想破碎和内心撕裂的双重挤压,所以才不得不变得更加沉潜、有耐心,而在20世纪90年代,他们也肯定闻到了社会生活向“物质化”倾斜、生活方式向“消费化”转向的享乐气味!现在看来,恰恰是“中间代”诗人,顶住了社会生活转向的压力,顶住了跨世纪的精神断裂!精神和物质同时诱惑着他们,也撕扯着他们。他们是矛盾的一代,也是多元的一代。如果说,是“出国热”冲散了“朦胧诗人”,他们如今散落在世界各地,那么,肯定是“89事件”使“第三代”诗人入狱的入狱,经商的经商,做官的做官,他们变得入世、消沉、虚无;相比较而言,晚一步“出场”,反倒使“中间代”诗人对诗歌写作抱有更长远的打算,并且各自走上一条“立足个性、多元共生”的综合之路。

陈祖君:对于“中间代”的知识背景,我想是可以乐观的,他们历经中国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的转型,从封闭的农业文明时代一步步走进以都市文化为主体的全球化时代,四十岁上下,应该说是思想意识、社会阅历和生理年龄的黄金阶段。关于其可能的知识图景与知识前景,或与我们对所有时代的诗人和诗评家的“企望”一致,这种企望简而言之就是整个人类历史至今已有的知识版图(无论是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还是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等)及其将来的趋势。幸运的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信息时代给“中间代”提供了足够的知识资源优势,对此我充满信心。

刘小平: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还没有好好研究,不便发表意见。

杨四平:这就要注意60年代出生、七八十年代成长的总体语境了。

三、“中间代”里谁主沉浮

杨四平:“中间代”里谁主沉浮?

树才:“中间代”里,没有“谁”主沉浮!主沉浮的,是每一个诗人自己,因为沉浮都是自己。是自己在沉浮,而不是任何别的。我还想强调的是,在“中间代”里每一个诗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每一个诗人都探索“自己的”道路。当然每一代诗人的压力是不同的,对“朦胧诗人”而言,意识形态是他们的主要压力,所以他们抗争,为了争取“表达”权;到“第三代”诗人,已经开始改革开放了,意识形态能容忍一些“个性”了,于是压力也就变成了“怎么去张扬这些个性”。为此,他们一方面要pass北岛,另一方面则狂热地试验各种“先锋”文本,殊不知,最终这只是一场不知暴风雨即将来临的“青春期狂欢”……轮到该“中间代”诗人出场了,后起的一代竟已扯出“70后”这杆大旗!也许可以这么说,“中间代”诗人的出场,其实远远早于“中间代”这个代际概念,因为“第三代”诗人出场时,“中间代”诗人已经同时出场了,只不过表现为某种“隐出场”罢了!无论从写作的起始,还是写作的深入转折,“中间代”诗人和“第三代”诗人都有着某种同时性。早出场早退。这对“第三代”诗人几乎是一句谶言。翻一翻《后朦胧诗全集》,我们就会明白,仅仅十余年时间,好些当年显赫的诗人如今已不知身在何处。但晚出场就晚退吗?不见得。安琪选编《中间代诗全集》时,中间变故颇多,好事多磨,可以说这两大册书是硬“磨”出来的(磨难的磨)!我记得,有一次我跟她说,等你这套《中间代诗全集》真的做成时,又会有一批诗人将在里面“沉没”!所以说,出场早晚,对一个真正的诗人,从来就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诗要出场,诗要在场,并且始终在场。传媒时代,诗人喜欢跑到自己的诗歌前面去,出个头,露个面,热闹一场,其实只是满足一下虚荣心而已。应该永远让诗歌跑在诗人前面,而不是诗人那张脸!说到底,是诗篇证明诗人的存在,而不是倒过来。诗也不欠谁什么。你热爱诗,你就该全身心地投身于写诗。只有写出好诗来,才能证明诗的仍然存在。对“中间代”诗人来说,写出好诗来,就是他们的最大压力!这也必然是所有活着的诗人的最大压力。我说“中间代”里没有“谁”主沉浮,而是各主各的沉浮,这话的另一层意思是,面对“写出好诗来”这个命令式,每一个诗人的压力都是一样的,谁也不可能比谁更轻松。至于究竟怎样才能写出好诗来,我想,这只能求证于每一个诗人活泼的生命过程。在诗上不劳而获,那是天大的笑话!与相信天才相比,我更相信语言运用和个体生命之间的独特关系。

陈祖君:在一个艺术的多极时代,真理不仅仅掌握在某一个或某几个甚至某一代人手中。“谁主沉浮”这一“文革”时代的话语显然已经不适于今天的现实。虽然“中间代”里有不少诗人写出了较为杰出的作品(在这里我不打算列出一个长名单,详见《中间代诗全集》和《中间代诗人21家》),但就个人的欣赏趣味和创作旨趣而言,我比较赞同以下两种探索趋向(二者并不排斥或绝缘):一是“诗之为诗”的纯诗倾向,或可以臧棣为代表,其充满警觉的精确叙述将这个物化的世界敲打出繁复深邃的诗意;一是面对今天的时代状况作哲学拷问并带有终极关怀意味的“思之诗”倾向,在“中间代”暂时找不到典型的代表性诗人,但觉得已故的台湾“新世代”诗人林耀德(1962年出生)或可以担当,理由是他超越前人,对都市社会的后工业性及其符征化有极为深刻的思考与表现。

刘小平: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第一,在诗歌组织、活动上,是哪些人倾力推动中间代诗歌的发展?没有这些人的推动,中间代在中国诗坛上很难产生广泛的影响,进入诗歌史叙述也会延迟,诗坛地位也有些尴尬。正是有了“中间代”的命名和对它的大力推动,中间代诗人才有了集体亮相,并得到文学界、批评界的广泛认可。第二,在诗作、诗论成就上,哪些诗人对现代诗歌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哪些诗论家在诗歌理论批评上作出了特别的建树?第二方面更为重要,它是中间代进入诗歌史叙述的根本保证。正是上述两方面的人共同主宰了中间代“沉浮”,他们是中间代的主要代表人物。

在第一方面,我觉得老巢、安琪出力最多,是最活跃的。他们编辑出版的《诗歌月刊·下半月》是中间代诗人、理论家集结的重要阵地,是中间代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创刊两年多来,这个刊物有中间代特大号,有中间代研究专栏,并发表了中间代大量的诗作诗论。在其他诗歌刊物上,中间代诗人同样是活跃的,只是不以中间代的公开名义出场而已。还有如《诗歌与人:中国大陆中间代诗人诗选》、《第三说:中间代诗论》、《中间代诗全集》等编辑出版,也都倾注了安琪、远村等人的心血,当然有些是70后诗人(如黄礼孩、康城)的友情呼应,应该感谢他们。

至于第二方面,回答起来比较困难。上述几个诗集都收了不少诗人的作品,“中间代诗选”收了50家,“诗全集”收了82家,不计重复的共有90多家,诗人数量可谓多矣!那么,谁主沉浮呢?谁最能代表中间代?比较常提到的有臧棣、伊沙、安琪等十几人。前面我已说过,中间代现在是“一代诗人”的集体命名,但它将会被作为一个“诗歌流派”来对待。如果是一代诗人,优秀或比较优秀的诗人有90多人,甚至更多,也不为多。但是作为诗歌流派,可能就容纳不了这么多诗人了。在中间代诗歌流派中,我比较看好的是安琪等几人。到底哪些诗人能够作为这个流派的代表诗人,这还要看诗人以后的发展,以及批评界的研究和发掘。这方面的工作还没有完成。

四、“中间代”的“评价史”

杨四平:请从《诗歌月刊·下半月》及其他诗刊、诗歌选本、诗歌史述等方面来谈谈“中间代”的“评价史”。

树才:“中间代”的“评价史”,我认为,现在谈它,为时尚早。你上面谈到——“中间代”业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诗歌事实”——这已经是一句很有分量的话了!尤其是,它由你这个批评家说出口。这个话题还是留待批评家来谈为好。我只说一点:“评价史”总是取决于谁来评价,从哪个角度评价。评价总是回头看的事情,但诗人该做的事情是,向前看。我相信,诗歌在于“未来”,好诗在于“下一首”。

陈祖君:《诗歌月刊·下半月》、《诗歌与人》及诗歌选本(如《中间代诗全集》)对于“中间代”的出演可谓功不可没,但目前对于“中间代”的评论和研究才刚刚开始。虽然我们常可见到一些出色的对于个体诗人的评论,而对整个“中间代”的具有哲学深度的观照仍然匮乏,一些最基本的理论肌理尚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梳理。比如,“介于第三代与70后之间”的“中间代”在文化思想、诗学观念及艺术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怎样的异质性探索,这种探索在“承上启下”、“兼具两代人的诗写优势和实验意志”(安琪语)之外,到底具有怎样实质性的诗歌史贡献?“中间代”具有怎样的与“第三代”、“70后”不同的时代感性和艺术理念,它们又在怎样的诗歌主流话语中被遮蔽,被遮蔽的那些探索对于中国新诗的未来发展具有什么意义,等等。中国新诗的发展还不到一百年,而“中间代”的存在(且不说这一概念的提出)也不过二十年。诗人痖弦在《联副三十年文学大系·史料卷》里有一篇文章的标题说得好——“还不是回忆的时候”!

刘小平:对“中间代”的最初评价来自命名者。“中间代”是指出生于60年代,创作起步于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的这批诗人。在命名之前就已存在,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是当时诗坛的中坚力量。这种命名方式有些特别,不同于有些诗歌社团、流派、代际在形成之初就有了自己的名称,它是后来被追认的。“中间代”概念,最早由安琪在《诗歌与人:中国大陆中间代诗人诗选》中提出,“希望借这本书的编选与出版为沉潜在两代人阴影下的这一代人作证”。说中间代处在两代人阴影之下,我倒不这样认为,这种说法其实源于对中间代影响和地位的焦虑,而与诗歌艺术成就无关。虽然中间代不曾像朦胧诗和第三代诗歌的代表诗人那样有名气,但我们知道进入诗歌史叙述是要靠作品实力的,而不是靠他在世的名气,有些诗人虽然“著名”却如过眼烟云。所以我相信,中间代只要写出出色作品,就不会被历史淹没。当然有了中间代这个统称后,就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谈论了。

在诗选出版之后,中间代开展了较多的理论建设,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中间代走向深化的必要条件。这些理论文章收入《第三说:中间代诗论》、《中间代诗全集》和《诗歌月刊·下半月·中间代特大号》。其中,不少文章对中间代命名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进行了阐释和辩护,有些则提出了质疑,正是这种争鸣扩大了中间代在诗坛的实际影响。现在看来,这些讨论大多各说各话,相互论争比较少,但却从多个角度阐释了中间代的内涵,这种多元化言说也正是中间代作为诗歌代际的一大特点。有些文章则对中间代的文化背景、诗学主张、美学特征、诗歌风格、创作技巧、诗人创作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这类文章相对少了点,但这类研究却显得更为可贵,为我们广泛地了解中间代和建设中间代提供了理论支持。当今诗坛和批评界相当多的人士都参与了这场诗歌大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批人从50年代出生到80年代出生的都有,可喜可贺!据不完全考察,研究比较深入的大致有这么一些人:燎原、树才、陈仲义、杨志学、黄梵、罗振亚、张德明、向卫国、马策、吴投文、张桃洲、牧野、杨四平、赵思运、林童、潘友强等。其他一些人也都做得不错。近年来,中间代更多地在《诗歌月刊·下半月》上公开集结,不时发表对中间代的评价文章,对中间代的研究已在逐渐深化中。

杨四平:诗歌界通常从比较的角度历时性地评说“中间代”,并以此确立它的意义。比如,梁小斌认为,中间代是不属于任何诗歌流派的代际概念,它跳出了一代反对一代的怪圈;严格地讲,它应该属于诗歌群体,即“出生于60年代没有参加第三代诗歌运动的优秀诗人”。又如,臧棣认为,同朦胧诗和第三代诗歌写作比较,“中间代命名”恰恰是对他们个人非常沉静的、非常独立的一种个人写作状态的归纳,或者是一种概括。尽管他们“为了隐蔽地呈现”而不得不“尴尬人说尴尬事”,但是他们的确为“参与了一个时代的诗歌建设”而自豪。

五、“中间代”与新诗教育动向

杨四平:请谈一谈“中间代”与新诗教育动向之间的关系。

树才:“中间代”诗人确实有不少在大学、中学里教书的,他们也许会影响新诗的教育动向,因为他们读什么样的诗、写什么样的诗、怎么写诗等都会被带到各自的教育实践中去。新诗九十年,兴盛时短,败落时长,起起伏伏,多灾多难,如今虽然已从历史老人手里取得了“合法生存权”这张证书,但其生存处境仍不容乐观。人们至今对新诗贬多扬少,这固然跟新诗缺乏“教育”有关,但深层原因恐怕还在于:新诗缺乏真正有分量的作品,也就是说,新诗还在生成之中。什么大师,什么经典,依我看,都只是自己嘴里吹出来的一连串肥皂泡罢了!我敢说,有这种幻觉的诗人注定走不了多远!因为在从古典诗到白话诗的过渡中,汉语本身承受了一种历史性的断裂,那是一种“暴力”,那是一种“激变”!如何让濒于枯竭的古诗血液在现代诗人的脉管里重新奔涌起来?这是一个真正的挑战。再不能从欧化的翻译体诗歌里急功近利地、消化不良地去采撷所谓的“语言技艺”了!必须强调母语,必须强调汉语本身!新诗的唯一出路就是汉语,就在汉语身上。为现代汉语的表现力作贡献,这是每一个诗人的天职。而怎样才能“重新擦亮”在古代如此精练、到如今却如此松散的一个个汉字?这需要每一个诗人向自己的生命活力索要答案。对我而言,我宁愿到人们天天在说的“话语”(那才叫元语言)里去辨认、鉴别和提炼那些富于表达力的诗性“话语”,而不愿到各种各样的书面文本中去寻求多少已是现成的“隐喻”。真正有表现力的“隐喻”,直接就活在有声有色、无影无形的“话语”里面,诗人必须做的,就是倾听、倾听,再倾听……直到像听到自己的呼吸那样听到“声音”中的节奏,“声音”中的形式……新诗还缺乏对“形式”的敏感性!可以说,“自由诗”真的是上了“自由的当”!人们天真地以为,作为精神的“自由”就可以直接泼洒到“诗句”中去,而忘了作为语言艺术的诗篇,从来都是“在语言中”生成!这种生成从来就是不自由的。随心所欲是指一种精神境界,而不是对语言的胡作非为。新诗的写作困难,如今已可悲地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俗处(一种无门槛的写作正在泛滥),这真是令人痛心的诗的末路。当代生活充斥着肉欲、享受和无节制的娱乐,人的整个精神活力衰败了,精神信念缺席了!而诗,一首真正的诗,总是活生生的,它要求诗人将热切或沉郁的呼吸作为节奏,它要求诗人用眼睛、用耳朵、用心灵去发现事物的形象和生命力,它要求诗人有生命力本身的激情、梦想和光芒……教育,也许可以提高人们对新诗的接受程度,但仍然解答不了新诗本身所面临的种种难题。这些难题只能靠诗人的创造力来解答:写出好诗来!

陈祖君:“中间代”的一些理念和探索无疑会影响到新诗教育的美学结构,其中的成功作品将会给新诗教育造成新的影响,使之得到新的补充。因为新诗的教育动向不仅与新诗近百年来的哲学、美学、社会学、诗学的发展与积累相关,而且与整个时代的风尚、政治、经济甚至文化抗争与世界和平等因素相关。“中间代”是现时代最活跃的诗人群体之一,其诗学观念与艺术探索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今日诗坛的发展方向,这势必会在新诗教育上有所体现。“中间代”应进一步建设自身的诗学并使之成熟,因为诗歌和教育都是极其庄严的事业,甚至不能容忍丝毫有意或无意的误导。正是近百年来的诗人和诗论家以一种对艺术道德的虔诚与敬畏来从事这一崇高的事业,才使“诗的国度”在西风欧雨中不至于荒芜。在这个意义上,诗歌标准的确立显得尤为重要,没有标准和典范,诗歌教育将所本无依和难以为继。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一书中不无深意地警告道:“当不存在任何一个立得住脚的行为准则时,文化的每一个结果都推动文化走向它的解体。”我一直认为,艺术探索的“无中心”、“多极化”(并不是参差不齐的所谓“多层次”)和其艺术品位并不矛盾,而后者与艺术教育的一定程度的恒定性密切相关。就饱受西方文化殖民的中国新诗而言,“中国性”的迷失与寻找至关重要,新诗教育或应以此作为其主要动向。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与红楼梦

    毛泽东与红楼梦

    据说早在少年学生时代,毛泽东喜欢读《红楼梦》,认为它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写得最好的一部。他曾经在与几位将领谈笑时说:“《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能算是中国人。”毛泽东曾多次说过:“《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同时他鼓励别人多读几回。
  • 后乐斋诗文选集

    后乐斋诗文选集

    《后乐斋诗文选集:我的离休生活》首先搜集整理了1978年以前编写的顺口溜、快板诗等诗文作品,进行反思和修改。1979年后,根据新的形势和个人经历,亲见亲闻,随干随记。1994年离休后,通过走访调查,以文会友,外出参观旅游等方式进行编写。
  •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读一篇优美的散丈,优如品一杯好茶,那沁人心脾的芳香令人久久难忘。经典的散文总是闪烁着智慧和哲理的光辉,这光辉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照耀着我们人生的旅程。每个人在走向成熟的路上,都应该沐浴这种思想的光辉,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
  • 峭壁嶙峋石斛情

    峭壁嶙峋石斛情

    两兄弟扎根深山,种药八载,辗转多方,终于觅得伯乐,识得“仙草”,仙草才得以重见天日,为世人所知,从而造福人类。
  • 难忘家乡的红叶

    难忘家乡的红叶

    今天是清明节,窗外下着毛毛细雨。苏凤叶已备了两束花,和一些冥纸准备偕丈夫林春旺及儿女们前往银华峰下的幽谷去奠祭亡人:她的结拜妹妹李月琴,还有她的前夫陈甘雨。话说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和李月琴,他们尽是同伞不同柄,同人不同命。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三个人从小就经常喜欢在一起,自然地组合。老师、家长、同学无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情谊和爱情。从少小无猜,随着时间推移发展到爱情。他们之间形成了三角恋情。他们历经意乱情迷,孽海情天。李月琴后来揳入了他们之间的情迷,拨乱反正。
热门推荐
  • 每天读点金融史Ⅱ:影响世界的金融巨头

    每天读点金融史Ⅱ:影响世界的金融巨头

    《每天读点金融史2:影响世界的金融巨头》为系列丛书的第二册,详细介绍了九大金融巨头的成长历史,对他们在创业中所显现的创新精神、在经营管理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和韬略,以及在处理各种复杂的政经关系、人际关系中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和手腕进行了介绍。《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以金融史为主线,把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格局演变的巨幅画卷为你徐徐拉开,是你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演变与未来走向的理想读物。“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这句关于金融的著名论断写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
  • 狂晶

    狂晶

    四方之地,七灵塔,五魔域,三玄宗,一王族,一个来自地球的少年,一个没落的宗派天晶宗,又是如何在神秘的魔天大陆掀起一阵狂晶之潮!这是一个宗派崛起的故事,这是一段永远没有终结的传说,怪兽肆虐、帝国争霸、武者称雄、灵师永恒。修炼之道,立先天,至后天,筑灵胎,塑圣体,破虚空,得永恒。
  • 我的大明星室友

    我的大明星室友

    他是超级富二代,却从没把过妹。她是大明星,却只能在餐馆里做兼职。黄小龙,这个从未摸过女孩子手的超级富二代,他在新几内亚热带雨林与疟疾斗争过,在哥斯达黎加与鲨鱼搏斗过,在阿富汗前线与恐怖组织交火过,这一次回国,他只想与美女同居,过过暧昧的生活。
  • 英雄联盟之爆笑穿越

    英雄联盟之爆笑穿越

    屌丝男意外掉进下水道,竟然穿越到瓦罗然大陆和草丛三基友做朋友,认光辉女郎做妹妹至于小狐狸嘛,嘿嘿,那是情人!
  • 烽火传

    烽火传

    古代战争,多人物,多主线。友情、亲情、爱情、道德、金钱、权力,谁最重要?虚构世界,真实人性,敬请期待!
  • 奥拉星之奇宇

    奥拉星之奇宇

    奇宇误导误撞地穿越到了奥拉星,在那里,会发生什么……
  • 红楼新娘

    红楼新娘

    她,生活在现在,孤儿院长大,医术决绝。穿越去异世大陆,倾国倾城,只为实现她前世的承诺。他,一个王爷,腹黑,深沉,冷漠。他说:我,牵尔玉手,收你此生所有;我,抚尔秀颈,挡你此生风雨。她说:篱落疏疏雨,夕阳几点红,是了我都快忘记了。生命本就是一个无端漂泊的旅程,遇见谁都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意外,而你就是那个意外中的意外。
  • 读懂孩子的心

    读懂孩子的心

    家长说,青少年像云一样让人捉摸不定;孩子说,其实家长根本就不懂我的心。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青少年和家长之间都存在着隔阂。家长认为孩子叛逆、不省心,青少年认为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无话可讲。其实,出现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源于青少年与家长之间缺乏沟通,久而久之产生了误解。
  • 狂人踏天

    狂人踏天

    昆仑之巅,一条神秘的上古天路横亘而来,蔓延向了天外,星空彼岸的世界,祖先的热血已经流尽,无尽的污蔑却在世间流传,面对这一切,李青大喊:“我名为炎黄,当天下尽知,惟愿日月永照大地,祖先恩泽永传万世”本着救他人于水火的原则,他灭国,屠城,尽毁他人宗庙,他是屠夫他扶弱,锄强,踏碎一切,他是圣人当神魔入凡尘,他背负起了天下万族的一线希望
  • 梅花剑客上官凌

    梅花剑客上官凌

    黒弈,一个江湖神秘组织,数十年后再次兴起,誉满江湖的上官家一夜之间被灭门,幼公子上官凌因在玉虚山跟随清风道人习武而躲过一劫。是新仇还是旧恨,中间多少曲折,耐人寻味。上官凌探黒弈总坛,破梅花阵,三次拜师,最后终于将凶手找出,然而结果,却大大出乎预料。一场血雨腥风,就在江湖上掀起,而上官凌举起的屠刀就再也没有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