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45700000012

第12章 盗国(2)

现在,王莽认为,汉朝只坚持了二百来年就崩了,时间还太短。因为周朝自立国到崩溃,总共有八百来年。所以,要想国家命运长久,还得向周朝学习。于是,这种向周看齐的思想,让王莽的一系列改革都蒙上了复古的色彩。

国家就像是人,都要往前赶路的,如果眼睛朝后看,双脚往前走路,总有一天会摔倒的。很不幸,王莽复古改革运动中,因为赶路太急,最后也摔得很快,一头扎到悬崖里,一去不再复返了。

王莽新政,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就是改换政府机构名称。比如,大司农(农业部长),改名为羲和,后又改为纳言;少府(宫廷供应部长),改名为共工,乍一看,还以为是撞天的那个共工回来了。这改名法,基本上参照周朝制度。

改完政府机构名,接着改地名。有些地名,叫了上百年,大家都熟悉了。但是王莽觉得不爽,说必须改,就改为古名。最可怕的是,这改名也无规矩可讲,王莽是想到哪儿,就改到哪儿,同一个地名,今天叫这个名字,明天可能又得换了。于是弄到最后,老百姓都不知道自己住的这地方,到底叫啥来着。国家下发到某地的公文,在新名字后面,还要打括号,注解旧名。

这改名事小,可烦人事大。但是王莽改得不亦乐乎,有啥办法?

第二,就是进行土地改革。王莽的土地政策,就是恢复古人的井田制。在汉朝,土地是可以任意买卖的。于是许多豪强,大量圈地,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地主。但是现在王莽却下诏宣布:所有土地,必须归国家所有,重新分配。按新规定,一个成年男子,一人将分得百亩土地。如果一家人丁不超过八口,而田地超过九百亩的,应该自动把超过之数,分割给族人、邻居或者同村亲友。

在汉朝,那些将土地卖光的人,没地方可去,可卖身为奴,以此为生。但是,王莽又出新规定:奴隶婢女,跟国家土地一样,一律不得自由买卖。

王莽这招,可谓太狠了。他由此不是得罪了一小部分人,而是大部分人。首先,是大地主的利益。这些人的祖宗,很多年前可能还是穷光蛋,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好不容易翻身当了地主,竟然一夜之间,就啥都没了,你说他们会跟王莽过得去吗?

其次,就是那些奴隶和婢女。在汉朝,当农民是很不容易的。一年要收三十分之一的税。遇上战争时代,国家没钱,就拼命从他们身上抽税,甚至高达十分之五。干死干活,种出来的庄稼,还不够自己吃,却有一半要被别人拿走。你说干这活还有啥前途。

于是乎,有些人就想逃税。要想逃税,就得变卖土地,这样可以赚来钱,然后再将自己卖给别人当奴。鲁迅先生说,中国古代,向来只有两种心态,一种是坐稳了奴隶的时代,一种是连奴隶都做不得的时代。殊不知,人都活不下去了,有奴隶做,苟活下去,总比没得奴隶做强多了。

王莽却说奴隶婢女不得随便买卖了,如果家里哪个生病,没钱救治,变卖家产,可他们都一无所有了,不能卖身为奴,不等于堵死了他们最后一条谋生之路了吗?

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王莽得罪了这些光脚的,他们无业无家,在社会上流浪,那是很危险的。

这个道理,王莽开始不懂。后来,当政策实施一年后,社会越来越不稳定,王莽只好宣布废除奴隶不得自由买卖条例。可是,一切都太晚了。

再次,进行货币改革。在汉朝,一般流通的货币是五铢钱。王莽实施货币改革后,以小易大,以轻换重。所铸大钱,重不过十二铢,只相当五铢钱的两点四倍,却要当五铢钱的五十枚使用。很明显,货币比值失衡,不合理,很多人当然不认账。于是乎,就有人想到了盗铸,屡禁不止。

更可怕的还在后面。王莽实施的货币很多,总共有六种,分别是金币、银币、龟币、贝币、钱币、布币。这些币种当中,像龟币和贝币这些古老玩意儿,中国人早在多年前就不用了。更让汉朝人受不了的是,这六类货币,总共有二十八种分值,种类繁多,让人无不头昏脑涨。更更讨厌的是,币值变来变去,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

诸如以上,王莽货币新政,不过是自找苦吃。果然,后来汉朝人都怀念曾经使用的五铢钱,私下使用旧币交易,不认王莽新货币政策。王莽只好废除龟币、贝币和布币,但还是不管用。汉朝经济已经被他搞乱,一切都不可收拾了。

最后,建立市场行政机构,干预市场经济。王莽分别在长安、洛阳等五大城市,设立物资调节官(五均司市)和经济官(钱府官)。物资调节官于每季第二个月,即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对物价作一个评估,定出上中下三等价钱,保持市场稳定。

在民间,如果有卖不出去的粮食、布匹等东西,物资调节官调查核实后,由国家按照成本收购。一旦物价上涨,超过市价十分之一以上,物资调节官就用评定的价钱卖出。如果物价低于评定价格,人民可以自由买卖;人民如果缺乏资金,可向经济官申请贷款,每月份利息百分之三。

除此之外,王莽还出台了相关的保障下岗工人享受国家福利,以及再就业权利的措施。

仅就此点而论,王莽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惜他用人不当,情况很糟糕。于是乎,好事就办成了坏事。

两千年以后,我们看王莽这一套改革,一点儿都不陌生。因为这些政策,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还部分地使用着。于是乎,有人给王莽戴了一顶高帽子,说他在两千年前实施的政治理想,为王莽式社会主义改革。

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失败的国家蓝图设计大师。土地和奴隶不得自由买卖,得罪了大地主和贫穷没有生活出路的农民兄弟;失败的货币政策,又得罪了大量市民;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又得罪了大量的城市商人。

从上到下,王莽除了他自己,他该得罪的,都得罪了。他跟汉朝制度过不去,跟皇族过不去,跟各级官吏过不去,跟商人过不去,更是跟广大农民兄弟过不去。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他,我们可以称他为汉朝的——全民公敌。

三、外患

一夜之间,王莽跟汉朝人翻脸,真可谓比现代人翻书还要快。历史已经证明,王莽对内政策是失败的;而跟外国人翻脸,更是愚蠢的。

王莽第一个对外翻脸的国家,是匈奴。从周朝到汉朝,匈奴人从来都是中国人的天然对手。打打杀杀,狼烟四起数百年,汉朝好不容易熬出个美女王昭君和亲,终于让汉匈兄弟过上了和平的日子。

汉朝众卿眯着眼睛数了一下,从王昭君和亲到王莽新政府成立,汉匈足有五十年没有经历战争了。可是,如今这美好的外交局面,却被王莽全毁了。

公元9年,秋天,他派出了一个代表团,代表团被封为“五威将”。代表团的任务是,先在国内周游各郡,宣布王莽新王朝代替汉朝的合理性,然后再环游诸国,向外宣传新王朝,同时收回汉朝旧印章,换上新王朝印信。

王莽的代表团,先到东边的朝鲜半岛,然后一路向北,最后抵达匈奴境内。此次,代表团只有六人,到达匈奴王国后,就对匈奴单于做了基本汇报。匈奴单于大概也知道汉朝发生什么事了。

然后,就举行宴会,招待使者。就在宴会上,双方玩起了游戏。

事情是这样的,酒会才开始,王莽的五威将就宣读诏书,匈奴单于受诏拜谢。接着,翻译官就告诉单于,说他要解下单于挂腰上的旧印,重新给他颁发一个新印。单于就高举双手,说,那就解吧。没想到,当翻译官准备解印时,单于旁边有人插了一句话,搅乱了酒局。

插话的人,是单于身边的大臣,简称苏。苏对单于说:“在没见到新印之前,不应该把旧印交出。”

苏大臣一说,单于想想,好像说得也对。于是就把双手放下,对翻译官打哈哈道:“还是先喝酒吧,解印这事不急。”单于说完,就把翻译官拉到座位上灌酒。

汉朝五威将只好陪酒。过了一会儿,他们又说道:“酒也喝了,那印是不是该解下来了?”单于不好推辞了,只好说:“那就解吧。”单于说完,又高举双手。当翻译官准备再解印时,苏大臣又插话道:“还没见到新印,怎么就解旧印?”

苏大臣不停地重复这话,好像是要铁下心跟五威将抬杠。按程序,匈奴得先交旧印,再颁新印。匈奴是汉朝的藩属,汉朝给你什么,你就得拿什么。何来这么多质问。还有,他们大老远跑来更换印信,难不成会给你们换个假的?

这时,单于好像看出五威将脸色难看,觉得不好意思了。于是就说:“解吧。我相信印文应该没问题的。”

事实证明,苏大臣的提醒是有道理的。王莽给匈奴单于颁发的新印,印文其实是很有问题的。

以前,汉朝政府给匈奴单于的印上,刻的是“匈奴单于玺”;现在,王莽颁给单于先生的印上,刻的则是“新匈奴单于章”。

由玺改章,不仅是文字上的差别,要认真追究起来,问题可大了。

在汉朝,玺章这玩意儿是有讲究的。王爵专用的印信,称“玺”;侯爵专用的,就叫章。也就是说,玺和章的区别,就在身份。王莽改玺为章,其实就是降低了匈奴单于的身份。这种做法,当然是不受欢迎了。

苏大臣能够不顾情面,一再提醒单于要看印文,这足够说明,他在汉朝代表团到来之前,肯定是已经听到了什么不利于匈奴的风声。

事情是这样的,王莽当皇帝以后,就认为汉朝封爵,只分为王侯两级,很不合理。比如,“王”这个称号,封国国君使用就可以了,竟然连匈奴这种夷民也使用,实在够乱的;同时,这也是不符合古代制度的。为了向古人看齐,必须把封爵制度改回去。

王莽下诏,按周朝封爵标准,将汉朝的诸侯王,通通改为伯爵,将包括匈奴在内的所有少数民族首领,通通改为侯爵。这么一整,仿佛好像不是想当全民公敌,而是全世界公敌了。

当时,粗心大意的匈奴单于,还是让翻译官将他身上的旧印摘下了。然后,王莽的五威将就把一个打包好的新印信,交给匈奴单于。

按苏大臣的意见,应该当场打开验证一下。但是,单于先生不知是喝多了,还是没有脸皮,当五威将递给他一个豪华包装的印信,他觉得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然后,只见他端起酒来,就继续和汉朝代表团较劲喝了起来。宴会结束后,五威将回到住所,心里都忐忑不安,酒意全无。为什么会这样?代表团心知肚明。他们看着户外的夜空,繁星点点,心里都在想:匈奴单于回去后,发现印信不对劲了,那他们怎么应付?

一想到这里,这帮人都睡不着了,当晚紧急开会讨论。讨论来讨论去,五威将中的一个胆子大的,就提出了一个建议,说:“单于一旦发现印文有问题,肯定要来索回旧印。我们在他的地盘上,想赖账那是不可能的。不如……”

其他人都奇怪地看着他,不如怎么样?难不成今晚就每人插双翅膀,飞走不成?那人接着说:“不如我们现在就把旧印毁了,让他索印不成,那不就完了。”

亏他想得出来,当场毁印,那可是政治流氓做的事。他们很不在行,他们要办的,不过是把旧印交给王莽,至于王莽拿印来烧饭还是做菜,那是他皇帝的事。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毁印,按今天这情势判断,单于明天肯定派人来索印。那不是白跑一趟了吗?真是毁不是,不毁好像也不是。这帮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红睛瞪绿眼,都不知道怎么办。这时,提议毁印的家伙,懒得争议了,提起一把大斧,三下两下就把旧印砸碎了。其他人都被这壮举吓住了。

这下子,可真有好戏看了。

第二天早上,单于一觉醒来,打开包裹一看,直想骂娘。汉朝人就会耍小聪明,注重外表包装,不注重思想内容。在富丽堂皇的盒子里,装的却是一个他不喜欢的印信。

以前,汉朝政府刘氏政权,颁给单于的印信,有玺字。这次新政府可不得了,不但改玺为章,除此之外,还多了个“新”字。按规矩,只有大臣才会享受“章”和“新”字印信待遇。换句话说就是,单于被降级了,从王爵降为侯爵。

好心招待一顿酒,竟然换来的是这个结果。简直太戏弄人了。单于马上派人去找五威将,说一定要拿回旧印。而且来人还态度明确、立场鲜明地对五威将说道,新政府颁发给单于的印信不合理,他们只愿意使用旧印。

单于的想法很单纯:只要旧印在,王爵就在,管你王莽颁发的是啥玩意儿。

但是,五威将经过一晚煎熬,已经想好了措辞。他们把已经砸碎的旧印拿给单于使者看,说:“旧印都碎了,拿也是白拿。”单于使者一看,眼睛都绿了。不禁问道:“好好的印,怎么就碎了呢?”

五威将说:“我们可没动过它,是它自己销毁的。至于为什么自行毁掉,那是天意,你想问原因,就问天去吧。”

单于使者傻了,只好回去报告单于。单于一听,好像昨晚的酒还没醒,一时也愣住了。

事情搞定了,五威将最想的就是赶快溜人。开溜之前,为了充分照顾单于受伤的心,特意准备了一份丰厚的礼,送了过去。单于看看,也没说啥。然后准备了一些牛马,派人将五威将打发上路,算是还了礼节。

旧印是没了,尽管得了份厚礼,但单于心情仍然不爽。于是趁汉朝代表团回国之时,修书一封,让他们代转给王莽,意思是希望汉朝皇帝,批准匈奴单于继续使用旧印。

使用旧印,当然是含蓄的说法。单于就想委婉地告诉王莽,保持他单于的王爵待遇。如果王莽拒绝,那么,汉匈兄弟数十年的和平感情,可能要永远终结了。

同类推荐
  • 天下!天下

    天下!天下

    南关城第一美人之子,“祥云金瑞”预言之子-----张爱东,看他一生“十八年”如何大起大落,如何成为大英雄,如何具有超前思维,如何成以天下,如何备受争议,他的天下究竟是天下?还是天下!让我们一起走进《天下?天下!》感受这个新世界,感受最赋争议的大英雄,感受一生所爱。
  • 大宠臣

    大宠臣

    一场车祸,某市纪委书记王申因阳寿未尽,身体毁坏无法还阳的原因,因祸得福成了天神准备在凡间改变历史进程的代言人。他在重生成成为和珅以后,通过不断献媚邀宠中步步为营地攫取权力和金钱、美色。同时又一步一步地引领已成衰落之势的中华大地驶离其衰落的边缘。
  • 大明小贼

    大明小贼

    街头小偷李慕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明朝成化年间,无法绕开一个普遍的问题。圣人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何为修身?李慕:强撸灰飞烟灭!何为齐家?李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兴大明人丁,颇有压力!何为治国?李慕:窃玉窃香,如窃大国,此小事尔!何为平天下?李慕:那么多问题,很饿了,先去吃点茶叶蛋,泡面先,如此重大的议题,日后再说!且看李慕,错了,且看这小贼如何纵横大明!
  • 盛世倒影

    盛世倒影

    每个人都需要一面镜子,照出他们美好的外在,也照出他们阴暗的内心。富庶不过是半个盛世,另外半个需要倒影来呈现,上面是浮华,下面是污浊。
  • 明末大丈夫

    明末大丈夫

    公元1638,明思宗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这一年左柱国朱燮元卒于官,卢象升抗清力战而亡,孙承宗率全家战死疆场,我大清的顺治出生,李自成还带着17个人在商洛山躲猫猫,张献忠又送钱乞降。也是在这一年,一次偶然的时光回流,把王怀素带回了这个最后的汉人王朝。这个时代资本主义才刚刚萌芽,全球殖民正在兴起,拉开东西方差距的工业革命还没有发生。中华这个有着两亿人口,占据着全世界40%GDP的世界中心,正在醒来!
热门推荐
  • 山海林原

    山海林原

    人心,或寄于名,或趋于利,或寄于善,或寓于权……纵观大之世界,唯强者支天下,唯乱者引纷争。人生在世,追求也者,不过图欲云尔。气御老者七叹归仙,八道神光衍向八方,幻化为木,相传集齐八神木者可得到其毕生所学。大势不可避免,且看林家少年如何经历传说中的“八神之劫”,聆听那属于气的真源之声。(详情请关注山海林原的百度词条╮(╯▽╰)╭)
  • 别给自己设圈套

    别给自己设圈套

    本书总结出了每个人一生当中可能遇到的最致命的圈套以及最有效的规避和解除方法,让你将人生的珍宝轻松揽入怀中。
  • 企业伦理新论

    企业伦理新论

    西方对企业伦理问题的关注起始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消费者反欺骗、反污染、反不正当竞争的呼声的高涨,越来越多的企业注意将伦理道德因素纳入企业活动的范围。我国对企业伦理问题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来我国对企业伦理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广泛。
  • 二十一日钢琴曲

    二十一日钢琴曲

    被否认的师生恋。绝望自杀的女学生。含恨而亡的钢琴师。误入学校的林明,不该出现的爱恋。自杀钢琴师的终极咒曲。二十一日钢琴曲。ps这是为了给我另一部长篇小说涨人气而特意上传的短篇故事。如果你们觉的这故事不错,请一并关注我的长篇闺蜜,我知道闺蜜还不够好,所以我不要求推荐票之类的东西。我只想你们能在闺蜜下留言告诉我闺蜜的不足之处,谢谢了。
  •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已经完全融入了西方思想文化的血液,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一个历久弥新的源泉(晚近西方社会政治哲学以契约论的形式复兴就是一个明证)。书中主要讨论了国家与人民、国家与法律、自由与平等、国家与社会等问题。《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灵魂。在《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卢梭指出人类每向前发展一步,不平等的程度就加深一步。《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阐发了卢梭的政治哲学思想,为《社会契约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他整个政治学说的导言。
  • 生化末日之英雄连

    生化末日之英雄连

    穿越到生化末日的平行空间,是不是感觉很牛逼?能把《英雄连》游戏召唤出来,是不是感觉更牛逼?手握千军万马,抢个妹子,搅个基什么的,是不是感觉更加牛逼,高大上?那么,我告诉你,土鳖就是土鳖,给你整个世界,也改变不了你土鳖的现实……这是一本以末世为背景的严肃的小白文,写到哪算哪!如果写跑题了,情节不合理?特么忍着……
  • TFBOYS之命中注定的爱恋

    TFBOYS之命中注定的爱恋

    三位容貌倾国倾城,有着绝世武功的女孩儿来到重庆后,与我们的三小只发生了怎样的爱情故事呢?是虐心爱恋。。。。。。还是甜蜜暧昧。。。。。。女主的父亲竟然是世界首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 谱写生命的乐章:影响你一生的感悟故事

    谱写生命的乐章:影响你一生的感悟故事

    本书编入了中外几百个感悟小故事,从人生感悟、情感感悟、智慧感悟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人生感悟作为提示和点拨,帮助广大读者从故事中得到启发,更加开朗,智慧,明智地面对人生。
  • 中国科技史速读

    中国科技史速读

    历史有助于我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有助于我们建立民族的责任感。因此,我们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历史著作的基础上,将中国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资料经过提炼,横向分割,纵向发展,纵横交错,全面而系统地阐述相应领域的历史发展进程,内容涵盖中国宫廷历、政治历、军事历、科技历、文化历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历史知识的最佳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魔剑焚天

    魔剑焚天

    仙人不仁,离经叛道!大仇不报,何以立道?焚天诛神,横行霸道!改天换地,以血证道!莫欺少年穷,金鳞岂是池中物?落得一身骚,且看他日惊天啸!.================================================================少年花小鱼怪病缠身,历尽艰险上蜀山,却一再地饱受同门欺凌和陷害。落得一身刮,终把对手拉下马,却发现自己身负血仇,昔日的耻辱又算得了什么?有人对他说:不能忍辱,何以负重?可是,他说:忍无可忍,何须再忍?血债血偿,我为什么要忍!!!.◎小说已写二十多万字,若是喜欢,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