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45700000017

第17章 换天(1)

一、联兵

这个给刘縯带来希望甘露的是下江兵,下江兵的首领,名唤王常。

王常之前早就想来帮兄弟了,只是下江兵距离刘縯部队较远,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当刘縯和新市兵他们在前线跟政府军火拼的时候,王常也在被政府军追杀。真是天助人也,当刘縯退守棘阳时,王常终于带着五千兄弟跑到了宜秋(今河南省唐河县东南)。

在唐河县北边,就是甄阜的政府军。所以,王常这一趟,不是赶来看热闹的,而是前来助战的。

刘縯决定去会会王常。他带了两个人出去。一个是刘秀,一个是李通。

李通,字次元,南阳郡宛县人。李通世代经商,发家甚早,为宛县大家族。其父李守,时为王莽宗卿师,早年跟国师刘歆学过星象学,所以才有了那句“刘氏当复起,李氏为辅”的祸言。李通策划造反事泄后,王莽派人将李守砍了,李通只好和堂弟李轶一道投奔刘縯来了。

王常,字颜卿,颍川舞台人。早年为弟报仇,亡命江湖,后参加绿林起义。再后来绿林兄弟解散,他自带一帮兄弟另谋出路。在所有绿林兄弟中,王常是最不容易的一人。王莽的政府军,首先追杀的就是他,他被追得满世界跑,后来又回头挑了政府军几枪,最后才乘胜挺进到了棘阳附近。

刘縯等人来到王常处,开门见山地盘出自己的观点。他告诉王常,当前敌强我弱,必须联合作战。如果大家只顾各家利益,打各自的游击,最终是很难成大气候的。

王常若有所悟地说道:“王莽篡汉,人神共愤,当今刘家领导起义兵,我们这些异姓帮你抢回自己的东西,也是应该的。”

刘縯笑道:“请别多疑。我就先撂下一句话,东西既然是大家一起去抢,将来肯定也是大家一起分,我坚决不会独自享受大家的劳动果实的。”

王常点点头,说:“你说的都是大实话。不过这样,你先回去,我还要跟我属下的兄弟商量一下。”

王常打发刘縯等人走后,马上召集人马开会。没想到,部将们意见很大。他们的意思是,最先造反的是他们,吃最多苦的也是他们,兄弟们风餐露宿,为的不就是把自己公司做大做强吗?现在就凭刘縯一句话,就要合并到他旗下,这口气实在让人难吞下去。

王常笑了。他很理解部将们的心情,从当初的绿林集团,到今天的下江兵,一路走过来很不容易。造反就像开公司,谁都想将公司做大做强。问题是,不是所有想做大做强的公司都能成功。

这成功的条件,必须结合天时、地利、人和。

于是,王常这样给他们认真地分析道:苦力蛮干,不能成就大事业。想成就大事业的,必须顺承天意。天意是什么,就是民心。王莽篡汉,致天下倒悬之境,民心思汉犹如洪水奔流。如果以我们这些草根出身的人,去响应天下起义造反,肯定不如刘氏部队的影响力大。

很简单,刘氏的店门砸了,但他的牌子还在。刘縯兄弟乃汉室后裔,如果我们举他们的旗,弱弱联合,壮大势力,成功的概率远比我们自己去造反的机会要大。

经王常这么一忽悠,下江兵们好像听出个子丑寅卯来了。那帮亡命之徒,尽管基本大字不识、全无远见,但都是实在人。用别人的牌子,将自己的蛋糕做大,这是一笔好买卖。于是,下江兵决定投奔刘縯。

随着王常的到来,新市兵和平林兵情绪激动,他们决定不跑了,留下继续战斗。刘縯欣喜若狂,决定犒军三日。三天后,刘縯准备分兵出发。

怎么分兵,从哪里进攻,刘縯是这样想的:从南阳太守甄阜布阵的情况来看,背水一战,就是力求决战。要想正面战场决战,他明显不是政府军对手。他人少,政府军人多,他们可都是杀红了眼的。所以当务之急,就是破解政府军的阵势。而破解对方的要术,有一招相当管用。

这就是——偷袭。往哪里偷袭,刘縯早已心里有数。

前面已经说过,甄阜率十万精兵渡过潢淳水后,把所有辎重都留在了蓝乡(今河南省南阳市南)。刘縯盯上的,就是政府军于蓝乡处的辎重。只要搞定了政府军的辎重,他们锅里无米,心里难免发慌。然后正面进攻,即可打乱他们的阵脚,进而消灭他们。

公元22年,十二月三十日。刘縯分兵一支秘密开拔蓝乡,他们于夜里向政府军发起袭击,把政府军所有辎重全抢了。

公元23年,春天,正月一日。按汉朝规矩,春天是万物复苏之时,不用刑罚,以善待地球生灵。但是,刘縯要在这一天,结束南阳太守甄阜的生命。

后人曹操说,兵道诡异无常,兵法教出来的都是书呆子。很明显,南阳太守甄阜就是这样的书呆子。政府军摆出的阵势煞是好看,却是一点儿都不耐打。刘縯和王常一道向他们发起攻击,一下子就打乱了他们的阵脚。

在刘縯的迅猛攻势下,南阳太守甄阜和民兵司令梁兵赐一同被斩杀,给他们陪葬的,有两万余政府军。

殊不知,如果甄阜还能够再坚持一下,他可能就获救了。因为,在他和刘縯打得正欢的时候,王莽正派一支大军向宛县开过来。

这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大军。率领大军的将军有两个,一个是大将军严尤,另外一个是大将军陈茂。

陈茂是个陌生的名字,但是严尤大家就熟悉了。当年,王莽率数十万大军要北上攻打匈奴,在诸多将军当中,力劝王莽节约成本的人,就是这个严尤。后来,绿林起义,乱民于全国如群蜂涌动,劝王莽居安思危的人,也是这个严尤。

可是,王莽没有一次是听进了严尤的话。所谓忠言逆耳,王莽仿佛就没长耳朵,听了当没听。结果不听好人的话很吃亏,乱民越来越多,搞得王莽终于坐不住了。他在情急之下,才不得不派严尤出兵奔波全国灭火。

此时,刘縯联军消灭南阳郡政府军后,集结的兵力,已达十几万。事实上,此时天下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数十万的军队多了去了,严尤没有奔别人去,而奔刘縯这儿,那是有原因的。

仅论造反兵人数,刘縯是赶不上青州和徐州乱民集团的。那两个由苦难兄弟组合的集团,人称赤眉军,早是几十万的人了。但是严尤认为,那两大集团都不过是乌合之众,只有刘縯部队,才是毁灭新王朝的重磅炸弹。

在严尤看来,自古以来,造反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造反。就像一个人,一旦有了理想和方向,就有了力量。如果没有此两样东西,即使有浑身力气,你也不知道往哪里使。

不用怀疑,刘縯部队就是一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造反军。

严尤看到了刘縯的实力,可他并不知道刘縯为了集团利益,付出了多少代价。首先,造反军领导的选举,就是个头大的问题。包括刘縯在内,很多人都认为,联军盟主应该让刘縯来当。刘縯部队兄弟是这样认为的,下江兵头领王常也是这样认为的。

可偏偏有人说,凭什么让刘縯来坐头把交椅?

反对刘縯当头的人,是两个黑老大。一个是新市兵头目王凤,另外一个就是平林兵陈牧。他们一致认为,刘縯太强悍,如果选他当盟主,一旦联军势力做大,他们就不好控制,最后话语权可能会旁落,说不定命运也会被边缘化。

所以为将来打算,他们必须早做准备。而他们的办法,就是扶持一个靠谱的、能够控制的人。

别以为新市兵和平林兵争盟主,就说他们想当老大。事实上,他们也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有点造反常识的人都知道,因为这个盟主,不是由他姓王或者姓陈的人来当,而必须是姓刘的才行。

这不是刘縯的话,而是王常的理论。

王常认为,西汉王朝是姓刘的,开了二百一十五年的店,早就被老百姓认可了。结果王莽不费一枪一弹,就将刘家大店招牌砸了,换上自己的招牌,老百姓才不认账的。所以,只有举着老百姓认账的刘姓大旗反王莽,才会有人气、有力量、有效果。

既然这样,那就只能从姓刘的人当中来选。那么选谁呢?其实,王凤和陈牧想好了一个人,一个很听话的陌生人。他的名字就叫——刘玄。

刘玄,字圣公,刘縯、刘秀两兄弟的族兄。早年,刘玄因为亲弟被仇人所杀,于是结客欲报仇。结果仇还没报,宾客就犯法出事了,他只好逃亡,一举投入到平林兵陈牧旗下干革命来了。

刘玄在平林兵中,名气也不小,人称更始将军。但是,平林兵陈牧和新市兵王凤,看中的不是刘玄的称号,而是他的性格。如果说,刘縯是一只老虎,刘玄就是一只病猫。刘縯军纪严明、手段凌厉,刘玄势力单薄、懦弱无能,正好可以玩弄于股掌之中。

当然,谁当盟主,也不是由王凤和陈牧说了算。如果开会选举,他们明显是没有优势的。王常已经成了刘縯的铁杆追随者,刘縯名号又响,如果想跟他争,肯定搞不过。

所以,把刘玄推上联军盟主位置,只能靠智取,不能靠蛮干。怎么干法,王凤和陈牧决定先下手为强,派人将刘玄要当皇帝的消息散布出去,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刘縯施压。

他们这样想,也这样做了,消息很快就散发出去了。这下子,麻烦可大了。如果不出差错,联军将起内讧,互相打架。可是,奇迹竟然发生了。起义军内部非但没有地震,反而更加团结,一致向上。

之前刘秀已经说过了,他们是出来做大事的,不是做小生意的,小便宜就不要贪了。刘縯已经深刻认识到,如果他联合王常,跟王凤他们打起来,谁都没有好下场。

王凤这帮人的德行,大家可都是领教过的。自从和他们联合以来,他们那支队伍就不是冲着天下太平的理想而来的,而是冲着分权分肉而来的。现在,这帮人看着好大一块蛋糕,如果不割块大的,他们是不甘心的。

革命尚未成功,就此发生内讧,当属不智。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所以刘縯必须对新市兵和平林兵让步。

当然,要让步,刘縯也是有条件地让步。

刘縯这样告诉新市兵和平林兵:

“拥立刘玄当联军盟主,那是没问题的。但是,盟主称号,最好不要使用皇帝称谓。因为,天下乱民集团中,除了我们这一支,还有盘踞在青州和徐州的赤眉军。

“如果赤眉军闻听我军封皇帝,凭他们数十万的兵力,肯定不甘居于我军之下,也要推出一位刘氏皇帝。这样的话,王莽还没消灭,起义军内部就打起来了,最后得利的,就只有王莽了。

“还有,在舂陵和宛县这么点地方,如果敢自称皇帝,容易成为天下攻击的目标。所以,我的意见就是缓称帝,先称王。这样的好处就是,如果有朝一日赤眉军做大了,我们可去投奔他们;如果赤眉军没有封帝的行动,我们就先联手消灭王莽,等到将来收服赤眉军,再封皇帝,也不为晚。”

刘縯这翻高论,看上去很美,却一点儿也不实用。因为,王凤根本就不吃他那一套,他们还是决定推刘玄当皇帝。并且,不是暂缓,而是立即。刘縯以为,一切都还在他的掌握之中。事实上,一切都在越来越远地脱离他。

二月一日,联军在白河河畔,替刘玄举行登基仪式。封新市兵王凤为“成国上公”,刘縯为大司徒,平林兵陈牧为大司空,刘秀为太常偏将军,王常为廷尉大将军。

一个潦草的戏台,就这样匆忙地搭起来了。

二、告急

由上可见,尽管刘縯和新市兵等同床异梦,各打各的如意算盘。可放眼天下,在所有的造反集团中,他们这支队伍组织之严密、动机之明显、计划之周密,在全国大大小小的乱民集团中,堪称楷模。

楷模归楷模,但刘縯没有丝毫骄傲。他离骄傲的日子还太远,当前他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就是搞定严尤。在王莽所有的将军中,唯有严尤是拿得出手的。刘縯心里牵挂着什么,严尤是清楚的。他已经看出,刘縯目前最想要的,就是宛县。

宛县,不仅仅是南阳首府,这里更是通往长安的要道。当年,汉高祖刘邦进入咸阳城时,就是先拿下宛县向前挺进的。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如果刘縯拿下宛县,大业即可成功大半。

要拿下宛县,严尤当然是不同意的。他已经想好了,如果他守不住宛县,那么长安就危在旦夕。所以,他必须扼住宛县,与刘縯决战一场。

出乎意料,严尤没有固守城池,而是将部队开出宛县,停在了三十公里外的淯阳。他以为,却敌于城外,应该是不错的算盘。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刘縯磨刀霍霍,已等他好久了。

在淯阳河畔,刘縯部队继续发挥了光脚不怕穿鞋的革命精神,与政府军对砍。在疯狂的呼叫和砍杀声中,大破政府军,打乱了严尤进军的节奏。严尤只好撤军开溜。

严尤在前面撤,刘縯在后面狂追。不消多久,刘縯就将宛县彻底包围了。

刘縯前后两次大破政府军的消息,马上传入长安城。两个坏消息,让王莽莫名地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挫折感,一夜之间,他头发全白了。

但是,王莽还没有陷入到无法自拔的境地。所谓锅里有米,心里不慌。王莽锅里不但有米,而且尽是哗啦啦的大米,他没有理由慌张。一想到这儿,王莽再次抬起头颅,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为了体现自信的魅力,王莽特意将白头发染黑。然后,他马上召了一个人进来,语重心长地说道:“这次,我决定拿出老本来,跟变民集团火拼,新王朝的生死存亡,就靠你了。”

王莽召见的人,面孔并不陌生。在镇压造反兵方面,不敢说他是专家,但至少他是有经验的。

这个人,就是曾经以消灭翟义起义军成名的大司空王邑。

当然,王莽底气十足,不是因为有了王邑。王邑根本就不算什么王牌,他真正的王牌,是手里还握着至少四十万以上的部队。更可怕的是,这四十万军队,全是政府军主力和精锐。王莽锅里那哗啦啦的大米,指的就是这数十万的王牌正规军。

同类推荐
  • 手机三国

    手机三国

    袁耀被从天而降的手机砸中给送到了东汉末年。美图秀秀功能:在我的眼中没有丑男。“典韦,和那周瑜比比看谁更帅!”“夏侯淳快,就是你,给你重新安装一个眼睛顺带着给你搞个双眼皮!”QQ空间功能:袁耀看着眼前曹操的心情栏上写着“不爽,想杀人!”赶紧躲开点吧。至于什么严夫人卞夫人的心情栏上写着寂寞空虚冷之类的,自然要更加的去护一番了。手机相机功能:在我面前没有绝世武学,只看我想不想拍罢了。吕布的戟法,赵云的枪法,黄忠的刀法,没有袁耀不会的。看一遍记住全部。至于手机淘宝?呵呵,诸葛连弩,黄金圣衣,只要你有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啊。其他的能够还在探索之中,这是一个带着手机去三国的故事。
  • 抗日战神

    抗日战神

    一个求职四处碰壁,穷困潦倒的苦逼大学生,无意间闯入了一个时光点,继而穿越到了1937年的后抗战时期。一个隐世的绝顶高手,不甘接受活活被砸死的命运安排,化为游魂,苦觅数十年,希望找到有缘人,祝他逆天改命。一只沉睡了数千年的上古神兽,无意中被人惊醒,于是,神兽择主而生,与它的主人同甘苦,共患难。一人,一鬼,一神兽,在那烽火战乱的年代,又会创造出怎样的奇迹。
  • 红岩密档

    红岩密档

    1939年起,国民党军统局将风景秀丽的重庆歌乐山变成了神秘的人间魔窟,设立专事关押审讯革命志士的军统集中营。这里曾见证了无数英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和感天动地的故事;也记录了徐远举(《红岩》中大特务徐鹏飞的原型)、廖宗泽、周养浩、杨进兴等军统要员、大小特务、叛徒、刽子手、看守的罪恶行径。每一个敌特、杀手、叛徒的落网,都是一个精彩纷呈的传奇故事。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B类档案长期以来密而不宣。7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重庆革命烈士纪念馆B类(敌特叛徒类)档案不断充实完整,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实渐次浮出水面。本书首次披露有关《红岩》神秘的B类档案。
  • 妙手回春之唐风启明

    妙手回春之唐风启明

    盛世之风,万代皆同,强国之民,傲视苍穹在明太宗朱棣万国来朝之时,应天府漂水县东坡山西坡村的医科苦逼学渣躺在自家的院子里慵懒看着天上的云慢慢爬过,郑珏笑道火器?神机营天下无敌用得着我嚒造船?郑和正替朱老四满世界装逼呢我也插不上手啊
  • 蚩尤纪

    蚩尤纪

    在黄帝与蚩尤的战争中,蚩尤并没有战死。你信吗?11岁的少年左方在父亲的一次考古中,不小心触动了一个巨大玄甲中的灵阵。被传送到蚩尤部落后人生活的一块大陆。在这里,他了解了数千年前那场关于蚩尤生死的战争,见识到了千奇百怪的事物,体会到了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他除了在这里生存下去之外,唯一的目标就是:我要回家……———————————————————————————————————————觉得好看的话,旁边有“加入书架”和“投推荐票”可以点点,想说点什么就“去书评区”,貌似“添加印象”也可说说看法,也可以试点一下……
热门推荐
  • 不灭吞噬

    不灭吞噬

    一个平凡的天朝小青年,被人骗到了神异世界........觉醒赤龙魂,开启吞噬炼化系统;“子若不服,便是连你这仙山洞府一并吞了!”神兽威猛,又怎敌赤龙魂嚣张,“不降?拖出去暴打!”拣百宝,无视天威九劫,证就金身大道!驭异兽,感悟仙神道法,动荡分乱离世!踏上不归路,逍遥三界行!“我会告诉你,你这灵山福地是被我吞噬了吗?”
  • 傲世墟皇

    傲世墟皇

    相遇的瞬间,仿佛万载,孤魂酒对月。佳人不在,纵吾凌云之上……何用!!
  • 妻定天下枕上谋

    妻定天下枕上谋

    国破家亡、满门抄斩,亡国灾星,祸国殃民,他还是他,她终究还是逃不过自古红颜是祸水的骂名。他是大周皇帝,对她的爱深入骨髓,为她不惜倾尽天下。他是大梁国儒雅太子殿下,为了得到她不择手段。他,是天朝国病痪王爷,酒肆相遇,她便成了他这一生中唯一想要守护的人。
  • 重生之我不要你了

    重生之我不要你了

    别人家的女主重生是干什么的?建势力报家仇再找个痴情汉子幸福一辈子。要不然就重整家国建立和谐社会,到最后还是要找一个痴情汉子幸福一辈子。再不然至少也要来一个虐渣男虐白莲花虐小三然后一个人潇洒自由一辈子。到了韩苏这里,她不需要建势力,也无家仇可报;更没有重整家国建立和谐社会的远大志向;渣男白莲花小三这些虽然有,但她也没有虐人家的兴趣。说到最后,只剩下安安稳稳过自己的小日子了。事实真会这样吗?如果相信了你就太天真了!
  • 青璃说

    青璃说

    人可修炼化仙,妖可噬精开尾。但青璃是只半妖。他不想化仙,也不愿入妖。为了让她涅磐重生,他不断变强,却总在最后时刻功亏一篑。变强——失败——变得更强,他陷入了一个怪圈,然而这个圈子,却一点一点,卷入了神舟浩土的恐怖暗流。
  •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身为晚清重臣,他顺应时代需求,创办湘军,开创了书生治军的先河;他在清朝官场风风雨雨几十年,始终屹立不倒;他专修朱子理学,成为清朝最后一个理学大师;他提倡立志高远;做人唯诚信二字而不立;他始终认为,凡事要亲身入局;言行要谨慎;在日常的处世中,更要藏匿自己的锋芒,避免过于暴露自己。他的这些观点、做法,让他在宦海沉浮的世界里游刃有余,终得善终。本书虽然是一本传记,却也突出了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和治军思想,从这两大方面辅助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揭开曾国藩成为晚清名臣乃至中国封建史上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
  • 原来,相爱不必相守

    原来,相爱不必相守

    那年的记忆花开成海,那些美好的记忆是以一个华丽美好的开始,但却以灰白的场景终结,在这苍老的年华里,我们得到的终究是一场空。我们只是一群忧伤的孩子,只能用文字来倾述对那个人的思念,也只有这样才不会自欺欺人,因为我们都明白,到了现在,只能这样了。亲爱的,不要总是那么倔强,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会明白很多,现实不允许我们回到过去,我们只能躲在一个角落,默默的怀念着曾经的那个他。最后的最后,舍得不曾舍得的会舍得,习惯不曾习惯的也会慢慢习惯
  • 花千骨之画骨一生

    花千骨之画骨一生

    倘若今生我还爱上你,是否表示,我们可以永远不分离?——非子洵。进入轮回,她失去记忆,没了一切。倒不如重新开始。轮回后的相遇,所有事情都显得那么匆忙,那男子唤为墨冰。初见时,他把她从众人的责骂声救赎出来,接着……他又再一次不辞而别。“墨大哥,你……究竟是什么人?”墨冰一笑,那笑容宛若寒冬的暖阳,“千骨姑娘,希望我是什么人呢?”
  • 兰陵缭梦

    兰陵缭梦

    她从不愿去做选择,可是上天总是逼她去做一个又一个的选择;她不知道自己是谁,甚至连她的过去都是一个迷。高长恭,高孝琬,南嘉,宇文邕……这些乱世里像神一般存在的男人,终究谁是谁的过客?什么是刻骨?只有亲自走一遭才知道!
  • 穿越之宠妃不好惹

    穿越之宠妃不好惹

    王府之中能帮助自己的不多,其中实力最大的就是拓跋嫣红了。本来楚留烟不想将拓跋嫣红拉扯进自己和柳青姸的战争中来的,但是楚留烟明白,只有她自己是没有办法将柳青姸扳倒的,为了生存,为了自己以后的日子,更为了将来的孩子,楚留烟已经决定了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要将柳青姸给杀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