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45700000005

第5章 夺权(5)

说匈奴动作不正常的人,是息夫躬。息夫躬天生一个好鼻子,好像闻风就能断雨。正因为有如此神嗅功,他嗅到了东平王在王宫拜巨石,其实就是想搞不可告人的阴谋。这次,他说匈奴动作不正常,可能会隐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于是,息夫躬就上书说道:“本来匈奴单于说好要来长安的,突然说不来了,我怀疑其中有诈。此时,我们的卫星国乌孙国正当贫弱,而乌孙有一叛将,正在外勾结匈奴。所以,我怀疑匈奴想趁机消灭乌孙,进军西域。如果这样,那汉朝就受损失了。”

最后,息夫躬引用《孙子兵法》里的一句话,总结性地说道:“上兵代谋,其次伐交。我们必须先下手为强。”

刘欣认为息夫躬说得有理,立即召集众卿开会。在会议上,有个人强烈反对出兵。

反对的人,是左将军公孙禄。他态度很坚决,并且这样说道:“我以生命保证,匈奴不会有诈。我还要负责任地说,到我死时,匈奴都不会进攻汉朝。”

但是,刘欣不听公孙禄的话,干脆解散会议,独自召见息夫躬。这下好了,息夫躬可以放开手脚忽悠了。

息夫躬这样告诉刘欣:“恐怕情况不像左将军说的那么乐观,所以我建议,陛下应该派高级将领巡查边塞,重修军备,建立威严,震慑四邦。”

息夫躬简直要说到刘欣心里去了。王昭君出塞的时候,是公元前33年,一晃眼三十年就过去了。这三十年来,汉朝没打过一次仗,军备武器都快要发霉了。为了汉朝的威望,更为了皇帝的威严,为什么我刘欣不搞一次军演呢?可谓一箭双雕,极妙。

于是,刘欣立即召丞相王嘉来,假装商量说,要不要搞个军演。王嘉一听,毫不客气地否定了。

王嘉是这样说的:“匈奴单于或许是真的病了,一时来不了长安。所以别听风就是雨,有些人呀,不务正业,专拍马屁,混淆视听,劝陛下不要被他们迷惑了。”

真是不爱听啥,王嘉就说啥。刘欣实在听不进去了。就在公元前2年,正月一日,刘欣下诏,封孔乡侯傅晏为大司马,兼卫将军,封阳安侯丁明为大司马,兼骠骑将军。

傅晏早就断定会有这一天。刘欣的意思很明白,军事演习还是要搞的,然而军演的任务,交给傅晏一帮外戚来整,才是靠谱的。

现在,我们终于看出了点门道。原来息夫躬跟傅晏是一伙的,他所做一切,不过是替傅晏先在董贤之前,将大司马抢到手。尽管刘欣连封了两个大司马,但丁明也是自己人。只要大司马在手,董贤还有什么好抢的呢?

傅晏实在高兴过头了。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傅晏没想到,就在刘欣封他为大司马的这天,他正准备动身去边境搞军演,天上就突然发生了日食。

紧接着,王嘉就上书,说日食完全是因为皇帝太宠幸董贤。更没想到,董贤反咬傅晏,说日食不是因为他,完全是因为傅晏和息夫躬阴谋挑起发动对匈奴战争引起的。

完了,傅晏纵有一千张嘴都说不清了。

刘欣对董贤说过,只要董贤把屁股前面的擦了,后面的让他来处理。果然,正月十一日,刘欣罢免傅晏,把大司马及卫将军的印信和绶带通通收回,并且把他赶出长安城,回自己的封国去了。

七、殉道

正月日食引发的不良事件,还在继续。正月十七日,长安城传出一个天大的消息——傅老太婆死了。王氏外戚盼星星盼月亮,终于让她先走一步了。

然而,王政君太后很快就发现,傅太后太狠了,竟然死了也要跟她争地盘。

我们知道,王太后是汉元帝刘奭的正妻,理所当然地享受将来与刘奭合葬一起的待遇。同眠地下的,也就只有王太后。然而,傅太老婆抢先一步,竟然被移到渭陵,与刘奭葬到一块了。

在中国古代,活人的事重要,死人的事更重要。皇帝、太后都是在活着的时候就要准备死后葬地了。然而傅老太婆把王太后好好一块地盘抢了,那将来王太后死了该埋哪里?

这个问题,估计只有鬼知道了。

更让王太后目瞪口呆的还在后面,傅老太婆死后,刘欣给她定了一个名分——孝元傅皇后。王太后当了多年皇后,又当了多年太后,她还没死,人家竟然把她曾经的皇后正位也抢了。

说得不好听,人家简直都要欺负到头顶上来了。

但是,那又怎么办?那好吧,比短命比不过你,那就比长命吧,看看谁才是笑到最后的胜利者。

王太后努力地忍着,她倒要看看,刘欣到底还想整出什么花样。

王太后真没看错人,刘欣的花样还真不少。接下来,他假借傅太后的名义,造了一封遗诏。刘欣很实在,傅太后死后,他主动替她老人家办了那么多事,现在,他当然想借傅太后的名义,替他也办件好事。

刘欣就像被套上了魔咒,千头万绪,想的都是董贤。这次,他就是想替董贤争取多封两千采邑。为了遮人耳目,他还故意加了傅晏等三人的名字。

写完诏书,他就派人转交给王太后,然后让王太后转交给丞相和御史大夫,请他们允许批准给董贤等人增加采邑的决定。

丞相王嘉一看就笑了。亏他还想得出来,傅晏刚刚被他找借口赶走,又给人家涨封邑,安的啥心,没人看不出来。

王嘉看完诏书,二话不说,就将诏书封好,派人退了回去。他很明确地告诉刘欣,什么话都好商量,唯有给董贤那伪娘涨工资加采邑,没有商量的余地。

古往今来,凡是有男人气的,都瞧不起吃软饭的。其实,在汉朝,男人逢场作戏,吃软饭也不是不可以的,问题是有个度。如果吃的软饭上升到危及国家安全的地步,就难怪人神共愤了。

在王嘉看来,董贤就是这么一个杂种。一步步、一次次地将刘欣套牢,然后刘欣还心甘情愿地用虚弱的身体,替他扛起一个权力的明天。董贤每前进一步,何止踩的是皇帝的背,在皇帝的底下,还垫着千万汉朝人的生命。

无论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还是从男人的脾性出发,王嘉都必须对董贤讨伐到底。所以,他将诏书封还以后,又亲自写了一封长篇奏疏,将董贤从头到尾批了一顿。

奏疏太长,我只能罗列王嘉的基本观点:高安侯董贤,不过是凭着媚功取宠的伪娘,陛下为了填满他无尽的欲望,竟然狮子大开口,将大量财富赠送给他,可谓前无古人。您不心痛,汉朝人民都替您心痛。这是其一。董贤第一次封为关内侯,紧接着就封高安侯,按理应该满足了,现在突然又想增加采邑,实在没什么道理。这是其二。

最重要的还在后面:陛下,您现在身体很不好,您还是多关心自己,少关心董贤。而且您大把大把替董贤烧钱的时候,也要想想当年汉高祖老人家创业是多么不容易啊!

最最后,王嘉还总结道:将陛下诏书退回,违反皇帝旨意,我应该自我弹劾,立马下台。但是呢,我怕弹劾书一上,天下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那时陛下您的脸往哪儿搁呀。所以,为了董贤,为了陛下,我还是没有自我弹劾,您还是自己看着办吧。

刘欣一看王嘉这奏疏,就差没崩溃了。娘的,反了皇帝,竟然还那么振振有词。看来,王嘉这种丞相,可谓死猪不怕开水烫,仅给他颜色瞧,那是永远不够的,所以必须动真格,给他亮刀子。很快,他就找到了一个借口,一个可以置王嘉于死地的理由。

准确地说,是王嘉一不小心露出马脚,被刘欣抓到了。写奏疏上奏,向来是王嘉的特长,但是他这次彻底栽了,竟然是因为他的一封奏疏。

这事件说来话长,涉及前面的东平王刘云案件。当初,东平王刘云被息夫躬等人告发后,由廷尉梁相负责审理。但是,廷尉梁相认为,他处理的东平王案件,可能是一起冤狱,所以就故意拖拉,不按时间审理。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刘欣当皇帝,他是不称职的。但是,他这个少年老成的家伙,搞阴谋诡计,转嫁政治危机,还是十分拿手的。他早就看出来了,东平王这种案子,很容易就可结案的,廷尉梁相故意拖拉,肯定是别有用意。

按汉朝法律,春天是不能用刑的。所以,所有刑事案件,必须在春天到来之前,通通结案,以免夜长梦多。不然,拖到来年春天,本来是重犯,还可能被赦免。而梁相一拖再拖,眼看冬天就要结束了,还没有结案,所以刘欣一下子就看出猫腻儿来了。

这还是次要的。还有,当时刘欣身体一直不好,梁相可能认为,只要再拖一拖,刘欣可能就架不住,一脚崩了。只要一崩,东平王刘云的事,就好翻案了。

刘欣是坚决不能让刘云翻案的。于是,他就对廷尉梁相有意见了,啥也不说,就将梁相免职,直接贬为平民。接着,在春天到来之前,刘欣也顺便给东平王刘云定了罪,贬为平民。

廷尉梁相出事,丞相王嘉是领导,他也要负一定责任的。于是,王嘉就上书,自我弹劾,以示自我批评。事情还未结束,数月后,刘欣又将梁相赦免。这时,王嘉就紧着上书。

王嘉上书,主要是替属下梁相说话。他对刘欣说,梁相那么有才,只是赦免,没有起用,我都替您感到可惜。

刘欣早就想把王嘉砍了,这次他自己撞到刀口上,怪不得他了。于是乎,杀机腾腾的刘欣,把王嘉叫到面前,然后当着尚书等人的面,大声训道:“梁相奸诈,众人目睹,你之前也自我弹劾,做过自我批评的。转眼几个月,你又替他说话,前后不一致,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王嘉一听,傻了,好马也有失前蹄的时候,知道说错话了。他当场脱下丞相帽,向刘欣道歉,请求宽恕。

刘欣得意地冷笑。之前你搞得我都差点抓狂了,你还不放手。现在好不容易捏住你的软肋,就想我饶你,哪有那么好的事。紧接着,刘欣派人将王嘉替梁相说话一事立案,交给百官讨论。这时,立马就有人跳出来,要踩王嘉了。

王嘉怎么也没想到,踩他的人,是他向来极度欣赏和推荐的人。这个人,就是前任丞相,刚被刘欣重新起用的光禄大夫——孔光。

孔光言简意赅,直接指控王嘉道:“丞相王嘉,忽悠皇帝,大逆不道,应该请他立即到廷尉诏狱报到。”

孔光一唱,刘欣紧跟一和,批准逮捕王嘉。

还是孔光看得准,汉朝的江湖,是皇帝刘欣的江湖。皇帝想让你死,你绝对活不了。如果皇帝下诏,派人持节逮捕某高官,不用等结案,基本上可以说是死定了。所以,每当有高官获罪,皇帝派人持节来拿人,他们往往先持节使者一步,自杀身亡。比如,前丞相朱博,就属此类。

自杀多好,免得下狱被拷打。反正都是死,不如死得爽快一点儿。这个道理,丞相府人人皆知。所以,当他们闻知皇帝派人持节到丞相府门口了,立即准备毒药,流着眼泪送到王嘉面前,请他自我了断,免得下狱受皮肉之苦。

但是,王嘉却做出了一个异乎寻常之举——拒绝自杀。

他是这样说的:“我身为汉朝三公之一,为什么要学弱小女子自杀,要死就死得光明磊落,血溅街市,义不容辞。”

王嘉说完,穿上官服,气势昂扬地走出丞相府,接见皇帝使者。然后,坐上小车,又脱掉官帽,扬头前往廷尉诏狱。

老实说,王嘉这个壮举,超出刘欣所想。刘欣以为,王嘉会像曾经自杀过的高官一样,识相自杀。王嘉没有自杀,摆明就是要将死猪不怕开水烫进行到底,公开跟皇帝撕破脸皮。

一想到这儿,刘欣突然感到一阵寒意。说白点,他是害怕了。

他不是害怕王嘉跟他翻脸扯皮,而是王嘉一旦入狱,有可能抖出他和董贤之间的丑闻。那样的话,问题就严重了。刘欣又怕又怒。他没别的法子了,王嘉必须死。王嘉不死,他和董贤都会活得很难看。

按汉朝规矩,每审一个出事的高官,一般都是由五位部长级高官组织合议法庭。但是,此次审理王嘉,除了五位部长级高官,刘欣加派武官,联合审案。

刘欣此举,其实就是防止意外,打消别人营救王嘉的念头。刘欣这招,不可谓不狠,没见一个人多此一举上奏,更没人主动出来替王嘉说句人话。于是乎,案件很顺利地进入案判程序。

然而,王嘉死不认罪。他说:“梁相无罪,我也无罪。”

公审员问:“你说你无罪,之前为什么还要自我弹劾?”

王嘉一声长叹,接着说道:“我有幸成为国家丞相,却没能力推荐贤明之人,扼制奸佞小人,失败啊。”

公审员问:“谁贤明?谁小人?”

王嘉接着说:“像孔光和何武等人,是国家难得的贤明之才,我要死了,都没法推荐他们;像董贤父子,盘吞国家资源,我却措手不力,悲哀啊。如果说我有罪,冲着以上两件事,我承认我有罪,我应该死,我死无所恨。”

从此,王嘉宣布绝食。二十天后,大口吐血,气绝身亡。

同类推荐
  • 抗日战争的细节

    抗日战争的细节

    东京,靖国神社,密密麻麻的灵牌中,供奉着一个叫东宫铁男的关东军大佐;虽然只是一个中下级军官,但头号战犯东条英机、日本前首相岸信介都专程给他献过花圈。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23分,东北军大元帅张作霖的专列从北京行至皇姑屯路段,一声巨响,列车被炸上了天。200米开外按下起爆钮的那个日本兵,就是时任关东军沈阳守备队第四中队长的东宫铁男。他身边的神田泰之助,也在爆炸的瞬间按下了快门,因紧张而表情扭曲的东宫被历史定格。
  • 重生之方天画戟

    重生之方天画戟

    穿越了历史的穿越者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没错,就是未卜先知。但。如果当一个穿越者穿越到了三国后,却发现自己失去了记忆……端看南宫亮如何凭着一杆方天画戟,如何将纵横天下血舞到极致。
  • 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

    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

    本书收有35篇研究唐代碑石与文化的文章,有“《张士贵墓志铭》所反映的问题”、“唐代的学士”、“关于西安建都的朝代问题”、“魏征的史论观”等。
  •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九卷)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九卷)

    以时间为序,选取了世界上下五千年中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内容,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迪性等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并通过科学的体例与创新的版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阐释世界历史。全书分为古代文明、争战中的帝国、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带来的变革、世界大战时期、冷战时期、世界新格局等九大篇章,精彩扼要地讲述世界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各大文明的发展历程,为读者讲述最想知道的、最需要知道的、最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帮助读者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进而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 解读历代帝王

    解读历代帝王

    循着大文豪苏轼“大江东去”的浩叹,作者追溯汉唐,回眸汴洛,以怀旧的情愫记叙二十座文化名城的绚烂历史,以崇敬的心灵再塑二十位历代人杰的不朽形象,以赞美和批判的眼光评述二十位帝王的千秋功罪。
热门推荐
  • 始源生灭

    始源生灭

    末日突袭,一夜之间科技文明消失殆尽,是进化的初始还是灭亡的终结!
  • 我是个鬼

    我是个鬼

    我是一只鬼,每天最喜欢的,就是碎碎念。因为我家,住着一只很厉害的鬼。让附近的鬼都不敢找我麻烦。可是当有一天,一个牛鼻子道士闯入了我们的生活时,战争开始了!
  • 木兰奇遇记

    木兰奇遇记

    花木兰替父从军,打怪升级,吊打小怪兽。太武帝时期,南宋,北魏,柔然三大强势征战不休,因太武帝之妹武威公主被北凉王沮渠牧犍扣押,攻打北凉的魏国大军又处处受限,太武帝拓跋焘命太子拓跋晃为帅,紧急召集新兵支援北凉一战。柔然深知北凉若破,魏国士气大震,再不压制,后患无穷,可汗大檀亲自请出隐居百年的大祭司出手帮忙。大祭司是黑暗的主宰,有通能之本,召唤万古神兽践踏战场。
  • 盛宠强嫁:摄政王上位记

    盛宠强嫁:摄政王上位记

    她临危受命,摄政监国,抚养幼弟。她挤佞臣,除外患,聪慧铁面,婚嫁却成难题。他乃摄政之王,潇洒不羁,却心狠腹黑;乃朝中佞臣之首,臭名昭著。一个金枝玉叶,忍辱负重,一个圆滑深沉,心狠手辣。而当他们撞在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盛世烟火?(摄政王篇)大旭朝臣:长公主霸道专横,分明就是凶神恶煞的母夜叉,谁要娶她,谁全家倒大霉!摄政王:母夜叉是吗?本王就不信摸不得,娶不了。大旭朝臣:王爷,长公主要打人。摄政王:成婚之女,便要三从四德,调羹弄勺,公主若是缺了妇道,本王,也会打人。大旭朝臣战战兢兢:王爷好生威风。(邻国太子篇)太子:当年一别,情非得已,攻你城池,也非我所愿。你我二人,不过被命运愚弄罢了。而今,可放下一切,再续前缘?长公主:可。先将大盛奉上。公子亦:公主不可,此人口蜜腹剑,冷狠无情,此际定是在蒙惑公主,公主定要三思而行,认清此人本质……摄政王:将本王长剑奉上,长公主有意与贼敌结盟,本王要替天行道,杀了这对狗男女!(公子亦篇)公子亦:长公主风华倾世,宽怀纳谏,德才兼备,非外人所言那般不堪。长公主:嗯。公子亦:长公主既是要择人而嫁,以挡邻国之约,如此,公主可否下嫁微臣?长公主:嗯?摄政王:你竟同意了?你个水性杨花,见异思迁的女人!(这就是一个强强联手,却又分分钟想剁碎对方的男女主的故事。)
  • 天剑诛邪

    天剑诛邪

    一个身世离奇的异族少年,隐居在僻静山谷小镇十三年。当追杀再次降临,当身边最后一个依靠也失去,少年毅然决然沉入地下暗流。地底炼狱,助青凰转世,夺红莲妖甲,每一步都走在刀尖,每一步都是绝境求生。他不是不想死,而是不能死。为了查明身世背后秘密,为了能手刃杀父仇人。为了寻找到千百回出现在梦中的那个红衣身影。为了能牵着这个在世间初次开口就叫他哥哥的女孩多看一次她喜欢的朝阳……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恶魔校草:樱花公主的霸气男神

    恶魔校草:樱花公主的霸气男神

    从异世界转世的雪曦忘掉了自己的前世,什么也不知道雪曦把阡瑞羞辱了一番,她的能力是否会回复,想起原来的自己......
  • 飞行员养成计划

    飞行员养成计划

    讲述一个普通大学生远赴大洋彼岸学习飞行,并成长为一名合格飞行员的故事。qq群473546341飞行员养成读者群有兴趣进来交流交流
  • 先生世界

    先生世界

    一场自我存在探讨的旅行,一场自我意识的革命,一次自我拒绝的抉择。
  • 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

    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Child of Storm

    Child of Stor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