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47500000201

第201章 黑雨滂沱(4)

偏西的太阳被阴云压抑多时,终于又挣扎出来了。它的金黄色的光辉照在洪秀全留下的画舫上,也照在从君山移过来的湘妃竹上;它照在曾国藩灰黄多皱的长脸上,也照在李鸿章丰满厚实的双肩上。人有好恶,它无偏倚;人有寿夭,它将永恒。

“我自知来日苦短,死在旦夕,贤弟正如丽日中天,方兴未艾,前途极宜珍重,我有几句心腹话要对贤弟说。”曾国藩凝重地对凛然端坐的门生说,“湘淮军自创建以来,平长毛灭捻寇,杀人不计其数,仇敌遍于天下,这自然不消说了。还有一层,不知贤弟可曾注意到,湘淮军之所以取得胜利,乃因破除祖宗成法、世俗习见。”

“门生知道。”李鸿章点头说,“我朝兵权握在中枢,从不下移。过去川楚白莲教造反,各地建起团练,参与镇反,然事毕团练即全部解散。湘淮军一反成例,为平定长毛捻寇之主力。长毛平后,恩师遵成法,湘勇陆师撤去十之八九,但水师仍基本保留,并转为经制之师。捻寇平后,淮军撤去不过十之二三罢了。这些都与世俗文法大不相合。”

“对!你见事明白。”对李鸿章的回答,曾国藩十分满意,“湘淮军不反世俗文法,则不可成事;湘淮军一反成法,则又贻下无穷后患。有人说,将启唐之藩镇、晋之八王之先声,非危言耸听,实见微知著也。我生性顾虑甚多,慑于各种压力,同治三年江宁收复后,强行大撤湘军,虽一时免去了不少口舌,但终究缺乏远见,后之捻乱幸赖贤弟淮军以成大功。贤弟气度恢廓,近年来不但不撤淮军,反而大量用洋枪洋炮装备,成为当今天下第一劲旅。对于此事,朝野议论颇多,甚至有人以董卓、曹操视之,疑有非常之举。”

说到这里,曾国藩又端起茶杯喝水,并注意看了下李鸿章的反应。只见他神态自若,并不因世有董、曹之讥而动容。曾国藩心里叹道:这就是李少荃,他到底与我大不相同。

“这当然是无识者浅见。”曾国藩接下去说,“当今内乱虽平,外患不已,大清江山时有被蹂躏之虞,八旗、绿营不能作依靠,前事已见,保太后皇上之安,卫神州华夏之固,日后全仗贤弟之淮军。另外,维护我湘淮军十多年来破世俗文法之成果,亦只有指望强大的淮军的存在。这就是我要跟你说的第一点,今后不管有多大的风波兴起,淮军只可加强而不可削弱,这点决不能动摇。”

“请恩师放心,只要门生一息尚存,这一点一定谨守不渝!”李鸿章语气坚定地表示。他没有保君卫国的强烈神圣使命感,也并非有维护湘淮军破除世俗文法战果的深远认识,他只有一个明确的观点:乱世之中手里的刀把子不能松,这是一切赖以存在的基础。不过,曾国藩的这些话也给他以启示,他今后可以保君卫国的响亮口号来从多方面提高淮军的战斗力,而一旦淮军真的成了天下独一无二的劲旅,便任是谁人也不敢说撤销一类的混账话了!

“长毛平后,我曾期望国家即刻中兴,谁知捻乱又起;捻乱平后,可以措手了,不料又发生津案。在处理津案时,我已力尽神散,自知不能再有任何作为了,而朝野又对津案的处置分歧甚大,一时尚难望弥缝。中兴何时到来,看目前形势,实难预卜。然天生我辈异于流俗者,就在于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知难而进,甚至知其不可为而强为之。数十年来,我知办事之难,在人心不正,风俗不厚,而正人心厚风俗,其始实赖一二人默运于渊深微莫之中,而其后人亦为之和,天亦为之应。我与贤弟,正是属于这一二人之列。我力求先正己身,同时亦大力培养一批人才,造就一批好官,将他们当作种子,期待他们开花结果,实现天下应和的局面。可惜此事办得并不成功,尔后尚需贤弟时时自觉一身处天下表率的地位,并且还要多多培植人才,援引好官,到了普天之下都来应和的时候,风俗自然改变,康乾盛世当可重睹。这是我要与贤弟谈的第二点。”

说到人才,李鸿章一向最服曾国藩的知人善任,于是趁机问:“恩师,门生阅历有限,又常带兵打仗,无暇深究,对当今一些重要人物都乏真知灼见。恩师向以识人精微著称,是否可将他们略加品评,以便门生心中有数?”

曾国藩听后沉默着,很久不作声。

四、艺篁馆里,曾国藩纵论天下人物

曾国藩上上下下地梳理着长须,沉思良久,才慢慢地说:“月旦人物,从来非易,身处高位之人,一言可定人终生,故对这类话尤须谨慎。我向来不轻易议论别人,即因为此。今日晤谈,非比寻常,有些话再不说,恐日后永无机会了。不过,我也只是随便说说,你听后记在心里就行了,不必把它作为定评,更不要对旁人说起。当今海内第一号人物,当属在西北的左季高。此人雄才大略,用兵打仗,自是第一好手;待人耿直,廉洁自守,亦不失为一良友贤吏。但喜出格恭维,自负偏激,这些毛病害得他往往吃亏,而他自己并不明白。金陵收复后,他不与我通往来,后人也许以为我们凶终隙末。其实我们所争的在兵略国事,不在私情。我一直认为他是大清开国以来少见之将才。我想,他若平心静气地谈起我,大概也不会把我说得一无是处。”

李鸿章说:“门生听杨昌浚说,浙江的饷糈只要晚到几天,左季高便会火速函催,不管青红皂白,开口便严厉责问:‘你的官是谁给你的?误了我的大事,我立即参掉你的巡抚!’”

“这就是左季高!”曾国藩笑道,“这话只有他说得出。左宗棠之下当数彭玉麟。此人极富血性,光明磊落,疾恶如仇,且淡泊名利,重情重义,我常说他是天下一奇男子。他每次都跟我说起要回到他的退省庵去。”

“他曾对我讲过,陈广敷先生有次仔细看了他的骨相,说他前世是南岳一老僧。”李鸿章插话。

“这或许是真的。”曾国藩正色道,“广敷先生的相是看得很准的。他要回退省庵,我也不再强难他了。今后小事,你也不要再去惊动他。倘若洋人与我有战事,你用忠义二字一激,我料他哪怕七十八十岁,也会像老廉颇一样勇赴前线。”

李鸿章点头应允。

“此外还有郭筠仙。前几年在粤与寄云闹得不可开交,衡情衡理,自是筠仙不对。早年在都中,寄云见筠仙之文采,便极欲纳交,央我从中绍介。后任湘抚,又屡思延之入幕。比任粤督,廷寄问黄辛农能否胜粤抚之任,寄云即疏劾黄及藩司文格,而保郭堪任粤抚,令兄堪任藩司。寄云才具固然不如筠仙,但毕竟有德于筠仙,而筠仙与寄云争权,弄得督抚不和。筠仙自己亦不检点。先是弃钱氏夫人,后迎钱氏入门,其老妾命服相见。住房,夫人居下首,妾居上首,进抚署则与夫人、如夫人三乘绿呢大轿一齐抬入大门。你看,舆论怎不鼎沸?而筠仙竟悍然不顾。”

“怪不得粤抚做不下去了。”这些趣闻,李鸿章听得甚是有味。

“不过话要说回来,筠仙之才,海内罕有其匹,然其才不在封疆重寄上。他才子气重,不堪繁剧。他只能出主意、献计谋,运筹于帷幕之中。他对洋务极有见解,明年合适的时候,我拟保荐他出洋考查一次,他的所见必定会比志刚、斌春要深刻得多。我观他的气色,绝不是老于长沙城南书院的样子,说不定晚年还有一番惊人之举,从而达到他一生事业的顶峰。”

“我对这个同年多少有点儿了解,他最适宜与洋人交往。去年津案发生,举国主张强硬,反对柔让,筠仙力排众议,痛斥不负责任的清议,真正难能可贵。”

“是呀,他在这方面的见识远胜流俗,也胜过孟容。”曾国藩说,“另外,刘印渠长厚谦下,心地亦端正,性能下人,是有福之相。官秀峰城府甚深,与人相交不诚,然止容身保位,尚无险陂。沈幼丹胸次窄狭而本事不小。杨厚庵不料病重得卧床不起,他学问不足,事业怕就只做到这一步了。黄翼升人极老实廉洁,但本事不及,长江水师提督一职,今后遇到合适人再更换。丁日昌精明能干,办洋务是一把好手,但操守方面欠检点,物议颇多。”

“关于丁日昌的议论我也听说过,天津有人骂他丁鬼子。此人有点儿像门生,做事太不留后路。”李鸿章自嘲似的笑了笑。

“近日户部有一折,言减漕事,据说是王文韶所作。你认识此人吗?”

“没见过。”

“这道折子写得好,其人有宰相之才,今后要注意接纳。”

“噢。”李鸿章在心里记下了这个名字。

“至于令兄筱荃,血性不如你,但深稳又过之。”

“恩师,你看门生最大的不足在哪里?”

李鸿章突然心智大开,冷不防向曾国藩提出这个问题。凭他多年与老师相处的经验,知道用这种突然发问的方式,往往可以得到老师心中最直率的真言。果然奏效。曾国藩随口答道:“你的不足在欠容忍。我一生无他长处,就在这点上比你强。还是在京师时,邵位西便看出来了,他说我死后当谥文韧公,虽是一句笑话,却真说到了点子上。我那年给你讲的《挺经》的第一条,你还记得吗?”

“记得,记得。”李鸿章连声答。那年曾国藩说的两个乡下人在田塍上互不相让的故事,给他极深的印象。他曾经认真地思考过很长一段时间,也体味出了这个小故事中所包含着的许多内容,但他把握不准老师本人的意思。“恩师,门生和其他幕僚当时都猜不透那个故事中的含义,您启发我们一下吧!”

望着李鸿章这副虔诚的态度,曾国藩笑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很深的含义,一桩乡下时常可以看到的小事罢了。都是两个犟人,在那里挺着,看哪个挺得久,不能坚持下去的人就自然输了。我这个人年轻时就喜欢与人挺着干,现在老了,不挺了,也就无任何业绩了,看来还要挺,所以提醒你注意,世间事谁胜谁负,有时就看能挺不能挺。”

李鸿章似有所悟地点头。隔了一会儿,他说:“门生当时想,恩师讲这个故事,是要告诫我们:天下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如同那个老头子样,乃有成事之望。好比后来发生的天津教案,主战者全是局外之人,他们不负责任,徒尚意气,倘若让他们入局负责,也不会喊得那么起劲儿了。门生这个理解,不知也有道理否?”

“有道理。”曾国藩会心一笑。心里想:这个聪明过人的年家子,真的能见人之所不能见,发人之所不能发,你看他把那个争过田塍的小故事,与津案舆论联系得真是天衣无缝!

“第三件大事,是希望贤弟把徐图自强的事业进行到底。这一两年先要把选派幼童出洋一事办好。贤弟于此成绩斐然,我最为放心。”

说起办洋务,李鸿章兴趣最大,也自认为研究最深,他不觉高谈阔论起来:“洋务非办不可!欧洲各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东北,闯入我边界腹地。凡前史之所未载,亘古之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以如天之度,一概与之立约通商,合地球东西南北九万里之遥皆聚于中国,这的确为三千年一大变局。中国之弓矛、抬枪、土炮,不能敌洋人之来复枪炮;中国之舟楫艇船,不能敌洋人之轮机兵船,故而受制于洋人。处今日之局势而侈言攘夷、驱逐出境,等等,固虚妄之论,即欲保和局、守疆土,若无枪炮船舰,亦是空话。门生以为,自强之道在师其所能,夺其所恃,故不能不办机器局,办造船厂。门生想,洋人之枪炮舰船,也不过创制于百数十年间,就能持之而侵凌我中国。若我们果能深通其法,也就能造出如洋人一样的船炮,说不定还可超过他们,那时就不愁攘夷自立了。所以门生极为赞成派幼童出国留洋之事,并竭尽全力协助恩师办好。”

曾国藩握须凝神听完李鸿章这番宏论,对他所提出的“三千年一大变局”的论点激赏不已。这是一句振聋发聩的呼喊,但愿太后、皇上、中枢诸大臣,以及各省督、抚、将军、提督都能听到这声呼喊!

“少荃,你以‘三千年一大变局’这句话来概括今日形势,非常简明动听。你回保定后,就以这句话为宗旨,把刚才说的这些内容,给太后、皇上上一个折子,让天下人都能受到震动。”

“好,我回去就写。”李鸿章也早有这个想法了,他要给醇王和前不久去世的倭仁一类的人敲敲警钟。

“少荃,有一点我要提醒你,无论办洋务也好,引用洋人的好办法好制度也好,还是派人留洋也好,有一个基本之点要时刻记住,那就是必须以我中华名教为本。这个意思,你的幕僚冯桂芬早在十年前便用最明确的语言表达了:‘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句话,我很赞赏。”

“这也是门生的意思。景亭老先生《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许多观点,都与门生磋商过。刻印时,门生还资助他二百两银子。”李鸿章笑道。

“那就好。”曾国藩满意地颔首,“洋人的长处要学,老祖宗的衣钵更不能丢!”

稍停片刻,他又问:“少荃,直隶是外交第一要冲,这一年多来,你与洋人交涉,抱定一个何等样的态度?”

李鸿章思索一会儿,说:“门生与洋人交往,也无一个固定的态度。洋人狡诈,门生只同他们打痞子腔。”

说完,眼睛看着曾国藩。曾国藩以五指捋须,久久不语。李鸿章知此话说得不得体,便不再说下去了。

“啊,痞子腔,痞子腔!我不懂你的痞子腔是何打法,你打两句给我听听。”曾国藩的手在花白的胡须上一上一下地移动了好几个来回,才慢慢地说出这两句话来。

李鸿章忙说:“门生这是信口胡说的,究竟应以何种态度与洋人打交道,还求恩师指点。”

同类推荐
  • 麻

    文本套文本的故事架构,诡异魔幻的细节描写,力透纸背的惊悚氛围。这是一个发生在当代的神秘传奇。2010年炎热的夏天,辞掉大都市高薪工作的英俊青年宋淼来到唐镇,寻找许多年前离家出走的爷爷——画师宋柯的遗骨。神秘的力量引导者他,使他发现了许多秘密:一部手稿记录了大饥荒年代唐镇所遭遇麻风病肆虐的炼狱生活,以及人性中善与恶地剧烈冲突。与此同时,无良房地商和贪官镇长以发展、改建的名义将推土机开进了古老的唐镇,打手和拆迁队也为虎作伥、为所欲为。而内心燃烧者正义火焰的派出所所长在良知的呼唤面前,做出自己的选择。
  • 赵凝短篇小说自选集

    赵凝短篇小说自选集

    一个个渺小而又充满魅力的迷人女子,在书中妖娆行走。时光带给她们异样的美,无论是《时光美少女》中误入凡尘的小雪,还是《艳遇》中美丽女主播苏荷,还有《密码情人》中的“情人”,她们都在赵凝小说中被表现得非常独特,故事精美绵长,蓝调迷幻,有轻微的超现实感。每个人物都很迷人,一点点任性一点点小性感,在男人的怀抱里充满张力和生命的美感。
  • 紫墙

    紫墙

    本书是“京味文学丛书”中的一册,“京味文学”还不是一个成熟的概念,以及它的涵盖范围等等,历来有着争论和岐议。有关这些问题,尽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北京为写作背景,熟练准确地运用了北京语言特色,反映了各个不同时期北京人的生活与思想情感的作品。有着风格迥异的鲜明个性。无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都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读者的喜爱,有的甚至成为代表一个时代的经典之作。
  • 花之恋语

    花之恋语

    每一种花都藏有一个浪漫的告白物语:栀子花象征永恒的爱与约定;熏衣草象征等待浪漫唯美的爱情;三色堇代表挂念;绿玫瑰的花语代表纯真简朴,青春常驻,我只喜欢你一个……
  • 龙舟

    龙舟

    林那北,女,中篇小说选刊杂志社社长、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作品十三部,多次获奖,入选2002年中国文学年鉴、2003中国年度最佳中篇小说等数十多种年度权威选本。有小说被译介到海外或改编成影视作品。
热门推荐
  •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人称“奇迹创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俞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 声律启蒙:彩图注音版

    声律启蒙:彩图注音版

    本套书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除了具备原文外,还增设了简单明白的注释和白话解读,同时还配有相应故事和精美图片等,图文并茂,浅显易懂,非常易于阅读和理解,是广大青少年学习国学的最佳读物。
  • 扑倒娇妻:男神总裁要二婚

    扑倒娇妻:男神总裁要二婚

    “结婚六年,她勤俭持家,他却路边采花,她伺候一家吃喝拉撒,他外面花前月下。她六年主妇被嫌弃的生活过早的成了黄脸婆,他在外一日日的风流倜傥。他却为了外面的‘美貌小三’用变成黄脸婆生不出孩子的理由和她离婚。苦笑着接了离婚协议书,指着挺着肚子趾高气昂的小三‘莫永,她如果经历我我嫁给你的这六年,还能美貌如花,她如果五年和丈夫见面不到10次,还能怀孩子,那么我诚心祝福你们。“工作,她也是曾今的人才。立志努力活出自己。不在受男人左右,可谁知自己顶头大boss老是想被自家左右。某男悠闲的说,“正好你也离了婚,我也离了婚,我们可以一起来一个‘二婚’”。某女脸抽了一抽,拿出一个瓶子“boss您该吃药了。
  • 银河秘密之地球崛起

    银河秘密之地球崛起

    迪亚行星在他漫长的发展中,终于走向了覆灭。到他的文明却穿了下来,而且在他那超级光脑的带领下来到了,银河系边缘一个不起眼的小星系中。可不知在无意中成就了地球的发展。。。。。
  • 逆天修运

    逆天修运

    是甘于平凡还是曜世光辉;是选择沉沦还是日照四方。没有付出哪有收获;没有磨练哪能成长。既然选择了强者之路就要一直走下去,不管前路有多迷茫,不管前路有多少荆棘,也会继续前行,即使天要阻我,也必灭天以成我。我破天道,悟时间,改历史,铸传奇,一个逆天者,一个改命修运者。我不畏天,不畏未来,我只畏我所爱,这就是我——连晨。
  • 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术》作者爱米尔,暗示,尤其是自我暗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然而,它又如同我们这一世界一样古老,并且一直被很多人错误地理解、错误地研究。库埃是心理暗示术早期研究与实践者之一,被称为“自我暗示之父”他通过《心理暗示术》向读者传授了如何积极运用自我暗示的魔力,改变自己和他人的身心,过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库埃早期学习药剂学,并被认为是一位不起的学生,后开设药店,成为一名药剂师,通过试验他发现,当他向某位病人夸赞药物的疗效后,病人真的好得很快。他,从此步入对想象力和催眠术的研究之路他坚信,想象的力量可以同时起到积极的和不良的作用,一个人可以通过运用想象的力量,从身体、精神和心灵上改善自己的生活。
  • 嗜道巅峰

    嗜道巅峰

    他的大起,他的大落,一点点在显现,他也在一点点变得成熟,变得离巅峰更近了、、、、、、、、、
  • 末世之天使危途

    末世之天使危途

    后启示录时代,阴暗的背景中。我,一个十五岁女孩,独自站立在大地之上。我不相信以杀戮可以对抗杀戮,因此我选择了无尽的逃亡。天使与黑夜的碰撞,不会激发出火花。在这无边的天国花园里,没有永恒,求生的欲望才是唯一。若黑洞在天使的羽翼下形成,我会第一个投身进去。我知道,在那黑暗中央的奇点四周,必有光芒。有qq群啦:246339632,喜欢我的小说,就请加入哦。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发明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发明家

    本书选取了世界上最卓越的20位发明家,介绍了他们的生命历程、主要发明、人生格言等知识,语言优美,图文并茂,知识性与可读性强。
  • 穿越暮瑟:跨界面之旅

    穿越暮瑟:跨界面之旅

    原来暮瑟并不是凭空,而是你需要我,我才来到你身边——张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