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1400000045

第45章 陈锡文:深入“三农”的官方经济学者 (3)

陈锡文提出,世界各国的农业都是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进行的,不管是发达国家的农场式经营方式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小单位传统经营方式,都体现着农业的这一基本特征。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农村需要一个相当于城市来说更加宽松的居住环境,这也就决定了农民住公寓式楼房肯定是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

农场式的经营方式需要有地方养猪、养牛、养鸡、养鸭,我国目前的家庭小规模承包经营也需要有一定的场地来放置农具、化肥、饲料等农业必需品。一旦搬入了楼房,公寓式的住宅会给农民的农业劳作带来很大的障碍,一方面是集中建设起来的公寓离农民劳动的土地距离增加,不便于到田间地头劳作;另一方面,楼房的集中性不再允许每户都有一个独家的小院,不仅家庭小养殖无以为继,农具的放置也会成为一个大的问题。

有些地方的农民刚搬进新公寓的时候喜气洋洋,感觉自己终于跟城里人一样住上了楼房,但是没过多久就发现了问题,甚至要求搬出新的居所,回到原来的那种居住环境中去,这些都可以说明对农村进行盲目改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陈锡文主张在建设的过程中不破坏农业发展固有的规律,他在农村住房方面的态度就集中体现了这一观点。

这几年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废止了农业税的征收。这一举措标志着在我国沿袭两年余年的农业税制的终结,也反映了我国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不仅彻底结束了以前农业生产为工业发展服务的格局,还顺应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惠农趋势。不仅如此,从那以后,国家在农业方面的补贴也逐年增加,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实惠,共享了改革成果。农民由原来几乎是改革“局外人”的角色进入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轨道当中,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之路做好了又一坚实的铺垫。

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才刚刚起步,我们的农村发展道路还有很长。

现在已经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陈锡文在参与中央农村经济政策制定的同时,作为一名经济学者,还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村长远发展的建设性意见或建议。保护耕地和粮食安全是当今时代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陈锡文在这方面态度非常鲜明。

7.严守耕地红线

国务院2006年~2020年的全国土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长期规划目标,这一规划旨在确保作为一个有着全世界1/5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但是对于这一提法,学术界存在一些不同声音。主要观点是认为这一做法,尤其是对耕地红线的划定限制了土地供给,这样会助长作为土地供应下游的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最主要的是进一步引发房价的上涨。

从现实中的情况我们也可以看到,靠近城市的耕地一旦变为建设用地,收益肯定会远远高于其作为耕地时的农业劳作所取得的收益,这也成为社会上为了短期的利益而唱衰“耕地红线”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这样的看法,陈锡文认为,首先应该分清楚土地和耕地的区别,我们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守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耕地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房子的建设不一定非得以占用耕地为先决条件,山地、丘陵等许多不利于耕作,不能够种植庄稼的土地都可以“种房子”。所以,陈锡文建议多到山丘、丘陵地带去盖房子,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不要占用我们的耕地。他还举例说欧洲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就建设有很多山城,其目的就是为了要保护耕地。

现在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粮食安全问题日益被忽视,随着国际化、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有些学者甚至提出不需要自己去保证粮食安全,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国际市场来解决。陈锡文对这种观点持明确的否定态度。虽然我国最近几年的贸易顺差为国家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政府算得上一个“有钱人”,但是对于粮食生产这样一个关系国人生计的问题,国际上众多国家都把它当做是一个国家战略安全问题来对待。所以,如果要到国际市场上去买粮食,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有钱能不能买到你需要的粮食。

以小麦为例,一旦中国敞开了进口小麦的大门,那势必会导致国际粮价大涨,中东还不要紧,因为那里相对也比较富裕,但世界上那些相对较贫困的国家呢?这无疑是在助长中国威胁论的说法。另外,像中国这样一个大的买家,不管到哪个市场上进行粮食收购,卖方都会抬高价格,这在经济上也是一种损失。所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粮食安全问题绝对不能靠国际市场去解决,这跟有钱没钱是没有关系的,它关系着我们13亿人的吃饭问题。陈锡文也因此强调,在国内必须要保证粮食需求基本自给。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大力进行粮食生产,确保中国粮食安全,从短期来看,确实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但是从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是符合人民整体利益的。

陈锡文的观点与高层决策者的观念暗合,从一个更为广阔、高远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角度确保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吃饭安全问题,更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片可耕种的土地。钢筋混凝土的发展模式之下,如果没有饭吃,一切都将成为泡影。守住一片耕地,我们就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希望。

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地方政府为了土地出让金的收入,不惜以各种名目超出国家规定的数量进行土地征用,而现实中的土地非法占用处罚力度又相对较小,甚至于存在一定的“定罪盲区”。这种行为不仅侵占耕地,影响粮食安全,还由于土地的占用造成了农民和地方政府的冲突,产生了比较恶劣的社会影响。

8.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权益保障问题

农村城镇化是伴随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而生的一个热点话题,一方面我们要进行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用城镇化的方式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变为城镇居民,这两者看似对立,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有些学者认为,农村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如果这一点做不好的话,中国的改革开放有可能前功尽弃。所以,城镇化问题随之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陈锡文认为,在我国实行城镇化就是要把农民从土地转移出来这样的初衷是没有问题的,但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合理规划经济布局,加快中小城市发展,为农民的转移提供更多的条件。

我国人口基数很大,即便是有70%的人都变成了城镇居民,留在农村的人口绝对数还是非常庞大的,所以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农村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绝对不能忽视,要使农民共享改革的成果。

对于城镇化过程中最突出的占用农民耕地的矛盾冲突问题,陈锡文认为相关方面的法律缺位或者有法不依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违法占地这样的事情大部分都是政府官员的行为,在我国的法律当中有关违法占用土地行为的界定有一个限制条件,那就是“徇私舞弊”的前提。对于违法占地这样一个事实很容易确认,但是不是因为“徇私舞弊”就难以查清了。即使经过立案侦查,最终确认是因为徇私舞弊而违法占地,最终该官员的罪名也会转移到贪污上去。所以这条法律本身就存在很大问题,不具有可操作性,这也是造成违法占地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7年到2008年,国土资源部进行了力度较大的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工作,有上千名官员因此获罪,但是土地违法案件时至今日仍然是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陈锡文所谓的法律的不完善,另一方面恐怕也与当年土地财政和高房价的诱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城镇化过程中还出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就是人在城市户口却在农村,到了城市的农民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一些地方出台了“两换”政策,也就是拿农民的宅基地换房子,拿农地换社保。

对于这种情况,大多数经济学者都持否定态度,陈锡文更是不以为然,他认为这是在人为制造不平衡。按照法律规定,宅基地和承包地属于农民的个人财产,而社会保障是政府应该给农民提供的公共服务,用自己的财产去换取政府的公共服务,这个做法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各地方政府可谓是花样翻新不断地推行着城镇化之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火暴,前几年的“小产权房”[ “小产权房”并不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它只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目前通常所谓的“小产权房”,也称“乡产权房”,是指由乡镇政府而不是国家颁发产权证的房产。所以,“小产权”其实就是“乡产权”、“集体产权”,它并不真正构成严格法律意义上的产权。说得再直白一些,“小产权房”是一些集体组织或者开发商打着新农村建设等名义建成并出售的,是建筑在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或是由农民自行组织建造的“商品房”。

]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陈锡文认为这种做法具有严重“违法”性质,所以“小产权房”必须叫停。

很多人对此不是很理解,认为中央的这一决定在一定程度上干涉了人们住便宜房的意愿,也有些经济学者认为“小产权房”开辟了新的住房市场,并主张将这一经济行为合法化。陈锡文表示,农地农用是为了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小产权房”很多是将其他用途的土地用做了盖房子,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也跟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耕地红线精神相违背。

更为关键的问题是,被挤出了耕地的农民,权益如何得到保障?这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维系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所以“小产权房”必须叫停。但是同时,他也表示应该保护盲目购买了“小产权房”的消费者的利益,希望政府酌情进行考虑和照顾。

在这个问题上进行延伸,陈锡文还主张要严格执行国家的土地规划政策,专地专用,只有贯彻了这一根本的用地“大纲”,才能使违法用地的情况得到遏制,也才能更好地保护农民利益不被侵害。

不能再对不起农民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真理有时像黄金一样,总是沉于河底,而那些像牛屎一样浅薄的东西,却漂浮在上面,到处泛滥。

——培根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下的喧哗,被后来者视为浮躁。很多时候,那些真理被表面的繁荣遮掩,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就像培根大声咒骂的那样,“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真理有时像黄金一样,总是沉于河底,而那些像牛屎一样浅薄的东西,却漂浮在上面,到处泛滥。”

中国的经济问题复杂多样,非一言可蔽之,然而剥茧抽丝,总有线索可循。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可见农业是社会的根基,作为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数千年农耕传统的国度,农业更是重中之重。但现实却令人感到遗憾,农业和农民的权益频频遭受侵害,虽然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但农业的现状还是令人忧心忡忡,无法释怀。

很多经济学家着眼宏观经济,歌颂称赞GDP神话,为重工业、新兴经济摇旗呐喊,而农业固守者的身影却异常少见。在这种环境中,陈锡文的存在让人们对农业保存了一份敬畏之心。作为一名一直参与中国农村改革政策制定的“三农专家”,陈锡文的全部学术研究都在服务于中国的农村问题。

从一个政策的研究者、建议者到制定者、决策者,陈锡文时刻牵挂着中国最广大的农民群众的利益。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研究,到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建议,再到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他以国家长久发展战略和农民利益的保障为出发点进行研究和决策工作,在我国农业改革进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陈锡文曾经说过:“从整个国民经济的角度来看,没有人能否认农业作为一个产业在所有产业中是最弱的一个。”自始至终,陈锡文都坚定地站在这个最弱的产业立场上,为之呐喊、为之谏言、为之掌舵。

最近几年,随着城镇化加速发展,农民权益纠纷层出不穷,作为官方的经济学者,陈锡文身份敏感,言论屡屡引发诸多猜想。表面看来,他那里发出的总是一些官方的声音,但是从其有些时候略显无奈的表达之中,人们不难体会到隐含的另一种声音那就是——“不能再对不起农民”。

同类推荐
  • 赤裸裸的未来

    赤裸裸的未来

    全书主题聚焦于未知与未来,但论述绝非建立在想象之上的空中楼阁,其间穿插着大量事例,或基于客观现实,或依据科学推测,生动有趣。?塔克尔通过大量的访谈和调查,约见各领域的权威人士,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素材,提取了他们有关现实的观点和对未来的预期,为我们展开了有关未来社会各领域的翔实可信的图景,讲述的虽是前沿科技主题,内容却平实亲和。这是世界上最接地气的未来学著作,适用于犯罪研究、灾难预测、恋爱求职、躲开流行病、赌场赢钱、广告营销等各领域。本书系《世界是平的》和《大数据时代》的最新姊妹篇!全球中英文同步出版。《大数据时代》作者肯尼思·库克耶等13位世界顶尖未来主义者全力推荐!
  • 公共财政之路:浙江的实践与探索

    公共财政之路:浙江的实践与探索

    本书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首先,通过对浙江公共财政改革的独特现象的剖析,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的相互联系中梳理、归纳和勾勒浙江公共财政建设的历史进程以及阶段性特征,描述出浙江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在曲折中前进的大趋势,概括和总结出公共财政建设中的大量浙江特色和浙江经验,并揭示和剖析存在并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各种现实性公共财政难题,为浙江进一步的财政改革提供现实的政策参考和决策依据。其次,浙江省的公共财政建设是在“少说多做”的地方政府行为风格中走到今天的,其中有许多在国内率先探索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都需要进行理论的回顾、总结与凝练,当然,也有许多历史遗留的深刻问题需要揭示和剖析。
  • 汽车保险的创新和发展

    汽车保险的创新和发展

    全书共三篇14章,包括第一篇汽车保险基本理论与实务:第1章汽车保险的发展及现状、第2章汽车保险概述、第3章汽车保险费率、第4章承保、第5章汽车理赔实务,第二篇我国汽车保险市场实证研究:第6章我国车险经营状况、第7章车险费率市场化的反思与评估、第8章当前我国汽车保险消费问题研究、第9章我国汽车保险费率厘定因素和免赔额分析、第10章目前我国车辆保险产品比较研究、第11章车贷险的风险控制与发展问题思考、第12章我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问题研究、第13章车险产品与经营创新、第14章我国汽车保险实践中的纠纷和法律争议分析,第三篇机动车辆保险典型案例评析(60个案例)。
  • 中国对外石油战略研究

    中国对外石油战略研究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为了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维护本国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石油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如今石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激烈争夺的重要战略物资。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石油需求与生产的缺口将继续扩大,石油进口不仅面临全球石油分配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还要面对价格经常波动的国际石油市场。因此,研究中国对外石油战略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跨国公司行为的政治经济分析

    跨国公司行为的政治经济分析

    本书从政治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的独特视角,深入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指出跨国公司是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交融的企业组织,在其直接投资中交织着政治行为,全面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直接投资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化弊为利的对策和建议。
热门推荐
  • 纪委书记

    纪委书记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位高权重。所过之处,贪官们噤若寒蝉,惶惶不可终日。但同样,他们也是腐败分子的眼中钉,肉中刺。慈不掌兵,善不执纪,他们是纪委书记。这张笼罩县、市、省,聚敛无数人利益金钱的黑网到底有多大?隐藏在黑网最深处的‘保护伞’究竟是谁?面对腐败黑洞的肆意猖狂,面对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网,男主角于清风陷入了政治道德和人格良知的双重考验。一线厮杀、内线交锋、高层博弈,当你踏上纪委这条战线,就意味着狭路相逢勇者胜。在这里,每一次的交锋都是一场人性道德良知的考验,个中滋味五味杂陈,只有真正的纪检人员才能体会。
  • 废材逆天:绝色凰妃

    废材逆天:绝色凰妃

    二十一世纪现代女杀手,任务无一失败,为抢夺一枚戒指,惨遭男友算计。一朝穿越,神兽在手,美男在床,誓要成凰!
  • 仙树编年史

    仙树编年史

    如果你是一个无神论者,忽然有一天遇到了传说中的神明,并且被莫名其妙带到其他世界,你会怎么办?怀琅最先做的,是抽根烟冷静一下。......他是与鲜血冰霜同行的死亡骑士,是玩弄噬人烈焰的毁灭术士,也是掌控暗影的忍者大师,他是你,他也是我,他只是个想要自由自在过完这一生的普通人。
  • 逆源录

    逆源录

    虚幻与现实,生存与毁灭,人类因情感而脆弱,也因情感而强大
  • 囚心锁爱:不嫁豪门老公

    囚心锁爱:不嫁豪门老公

    五年后,他仍是孑然一身,她的身边却已有了俊逸潇洒的男人和活泼可爱的女儿。再次相遇,她淡漠地微仰着头,告诉他:“我的世界早已没有了你。”他邪肆一笑,姿态强势搂她入怀,“你带着我的孩子,还想远走高飞?不可能!”她狠狠推开他的怀抱,示威般挽住了身边男人的手臂,眉眼凌厉底气十足,“我有我爱的人,谁怕谁!”岂料,话音刚落,身边的男人却放开了她的手,温和一笑,“表哥,完璧归赵,请签收。”【看书请登录~本文慢热~】
  • 重生之忽悠先生

    重生之忽悠先生

    当了八年国家档案局临时工的徐天赐,终于等到了上位的机会,本以为自己能屌丝翻身,结果却意外触电身亡。也许是命不该绝,竟然让徐天赐重生到十几年前,脑子里还多了一堆人事档案!俗话说得好,重生不潇洒,不如回家卖红薯,且看徐天赐金口一开,做一个神级忽悠!!
  • 万古神帝系统

    万古神帝系统

    少年因为没有觉醒三灵之一,在家族中备受压迫,没有丝毫尊严可言。穿越而来的他携带着万古神帝系统,其中更有神帝宝库、万古岁月中的宝物,比如销声匿迹的精灵族美女,无敌的上古神器。更因此他脱离草芥身份,摇身一变,成为传说中的三生灵者。后强势崛起,势不可挡,辱骂我的,统统成渣,喜欢我的,统统永生。(打造热血爽文系统流)
  • 青盟传:万人之上

    青盟传:万人之上

    他前世是否是万人之上的帝王?她前世是否是倾国倾城的妃子?他前世是否是兵戈戎马的将军?他出生时,天生异象;她出生时,天放彩光;他出生时,云成兵符。他遇见了他。师傅说,若有一人手持黑色半边玉珏,便是你的贵人;高人说,若有一人手持白色半边玉珏,便是你的贵人。各自半边玉珏,注定二人从此生死之交。他为帝王,终将成为万人之上;她为妃子,终将与王同甘共苦;他为将军,终将手掌兵马大权。“你说,我是否会万人之上……”
  • 业余天使

    业余天使

    跟三个美女在一片屋檐下朝夕共处,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可是阿达不幸福,阿达跟三个美女住在一起,反倒成了众人耻笑的衰神……拥有一把可以穿越到任何一道门去的天使钥匙,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啊,阿达有一把,还用它无意中看了一出香艳的美女出浴,结果却被揍得鼻青脸肿,成了传说中的变态色狼……阿达要奋发,阿达要雄起,立志要成为正义的化身——天使,于是修炼开始了,奋勇,前进,囧……
  • 飘(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飘(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飘》是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通过一幕幕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以及细腻逼真的人物形象,用诗一般的语言演绎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