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79900000012

第12章 寒证用方配伍(2)

第五章 寒证用方配伍(2)

2.大建中汤 (《伤寒杂病论》)

适应证:脾胃虚寒证以寒为主:心胸脘腹大寒痛,非遇寒则畏寒,得温则减,呕吐,不能食,脘腹皮中突起如有物攻冲上下,疼痛初则拒按、久则喜之,乏力,舌淡,苔薄白,脉弱或弦紧。

治法:温中散寒,补虚止痛。

组成:蜀椒去汗,二合(5g),干姜四两(12g),人参二两(6g)。

用法: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服之。

3.附子理中丸(《闫氏小儿方论》)

适应证:脾胃阳虚寒证:脘腹胀满,或心下痞硬,食欲不佳,呕吐下利,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治法:温阳益气,健脾散寒。

组成:人参去芦、白术锉、干姜炮、甘草炙、黑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各9g)。

用法:为细末,炼蜜和,一两做十丸。每服一丸(3g),水一盏,化开,煎及七分,稍热服,食前。小儿分二三服,大小以意加减。

4.理中化痰汤(《名医杂著》)

适应证:脾胃虚寒,痰湿内阻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通,或心下痞硬,食欲不佳,呕吐下利,舌淡,苔白腻或厚,脉沉弱或滑。

治法:温阳化痰,健脾散寒。

组成:人参、白术炒、干姜、甘草炙、茯苓、半夏姜制(各9g)。

用法:为末,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9g),白滚汤下。

二、温肝散寒法

【适应证】

肝寒气逆证:头痛,干呕,或呕吐清稀涎沫,下利,手足厥逆,胸满,烦躁,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

温肝暖胃,散寒降逆。

【代表方剂】

吴茱萸汤(《伤寒杂病论》)

【组成】

吴茱萸洗,一升(24g),人参三两(9g),生姜切,六两(18g),大枣擘,十二枚。

方歌:

吴茱萸汤人参枣,生姜六两温里好,阳明寒呕厥阴逆,温肝暖胃止下利。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配伍技巧】

肝寒气逆证的基本病理病证是寒气袭肝而浊气上逆;肝气虚弱。治疗肝寒气逆证,在用方配伍技巧上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证机选用温肝散寒药寒邪侵袭于肝,肝气为寒气内扰而逆乱于上,证见肝气上逆而头痛,干呕,吐涎沫。治当温肝散寒,在选用温肝散寒药时,最好选用具有温肝、降逆作用的药,从而达到既降逆又散寒。如吴茱萸汤中吴茱萸,生姜。

2.合理配伍补气药寒气之所以侵袭于肝,是因为肝气夙有不足。因此,在用药时,还必须配伍补益肝气药,以使肝气能够积力抗邪于外,寒气不得内留而消散。如吴茱萸汤中人参,大枣。

3.妥善配伍补血药肝有寒,其治当温阳散寒。又因肝主藏血,若用温阳药稍有不当,则易伤肝血,故其治最好配伍补肝血药,并且宜选用具有温肝疏肝作用之药,以冀取得最佳疗效。如在吴茱萸汤中可酌加当归。

4.随证加减用药若呕吐明显者,加半夏,陈皮,以理气化湿散寒止逆;若头痛明显者,加蔓荆子,白芷,以散寒通经止痛;若泄泻明显者,加山药,茯苓,以健脾渗利止泻等。

【用药要点】

方中吴茱萸温肝散寒降逆,暖胃通阳止呕,善疗肝胃寒气上逆证。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与吴茱萸相用,温暖肝胃,助阳通阳,降浊散寒。人参大补中气,和胃益脾,补益气血,滋养肝胃。大枣益气和中,与吴茱萸相用,温阳以补阳;与生姜相用,降逆散寒而和中气;与人参相用,倍增补益肝胃,扶正驱邪,并调和诸药。诸药相伍,虚阳得补,阴寒得去,升降相合,呕痛悉除。

【临床扩大应用】

阳明胃虚寒证:食谷欲呕,胃脘冷痛或胀满,呕吐清水,或胃脘嘈杂吞酸,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本方可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合并幽门梗阻,神经性呕吐,贲门痉挛,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慢性肝炎;神经性头痛,肠胃神经官能症,癫;冠心病,高血压等;痛经,带下;以及肌肉痉挛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

【类方】

蜘蛛散(《伤寒杂病论》)

适应证:肝寒狐疝(小肠疝气)证:阴囊时大时小(小即正常),大因劳累、咳嗽、哭、笑而诱发,少腹时有冷痛,或牵引胸胁,舌淡,苔白,脉紧。

治法:温肝散寒,通达阳气。

组成:蜘蛛熬焦,十四枚,桂枝半两(1.5g)。

用法:上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三、温肺散寒法

【适应证】

肺寒证(寒饮郁肺证):咳嗽,气喘,痰稀色白,或呈泡沫状,或胸闷,或胸满,舌淡苔薄白,脉浮或兼紧。

【治法】

宣肺散寒,化饮降逆。

【代表方剂】

小青龙汤(《伤寒杂病论》)

【组成】

麻黄去节,三两(9g),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9g),干姜三两(9g),甘草炙,三两(9g),桂枝去皮,三两(9g),五味子半升(12g),半夏洗,半升(12g)。

方歌:

小青龙汤治寒饮,风寒咳嗽皆可医,桂姜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用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瓜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黄大小,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配伍技巧】

寒饮郁肺证的基本病理病证有3,①寒气袭肺而不宣发;②肺气不降而浊气上逆;③肺气不能通调水道。治疗寒饮郁肺证,在用方配伍技巧上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证机选用宣肺散寒药肺主气,其气主清净宣发于上,肃降于下。若寒邪侵袭于肺,肺气不得肃降而上逆,则证见咳嗽,气喘。治当宣肺散寒,使寒邪从上而出。如小青龙汤中麻黄,桂枝,细辛,干姜。

2.合理配伍降肺药肺的生理特性是既宣发于上,又肃降于下,肺气宣降有序,始可职司气机升降以行呼吸。寒邪袭肺,肺气不得肃降而上逆。又肺主通调水道,肺气不降而水气停留,寒气乘机与水气相搏而为饮邪,饮邪又加剧肺气不得肃降于下。因此,治疗寒邪袭肺,只有将宣肺与降肺有机地结合,才能使肺气既宣又降。在配伍降肺药时,最好选用具有燥湿化饮作用的药,以此而用才能达到降肺化饮之目的。如小青龙汤中半夏。

3.妥善配伍敛肺药寒邪袭肺,其治必当温散,温散虽可散寒化饮,但用之稍有不当,则易损伤肺津,耗散肺气。因此,治疗寒饮郁肺证,除了用温散药外,还要配伍收敛肺气药,收敛肺气有利于肺气肃降于内,以免温散药伤津伤气。如小青龙汤中五味子。

4.适当选用寒性药寒邪袭肺,其治固然当选用温热药,可在用温散药时,稍有不当容易引起温热药与寒饮之邪发生格拒,即温热药不能直达病所,反而引起其他变化,对此一定要适当配伍寒性药,这样寒性药能引温热药入阴而起到散寒化饮、温宣降气之作用。如小青龙汤中的芍药。

5.随证加减用药若口渴者,去半夏避辛燥,加瓜蒌根,以生津止渴;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者,因麻黄有解表治里化饮之功,若表证大减,里证特甚,故当去之,若表证著而未减,则不必去之,以具体病情而定;荛花可利小便以实大便,故对小便不畅之下利证尤为妥当;若噎者,去麻黄走表之行散,加附子以通达阳气;若小便不利,小腹满,去麻黄者,当以具体病情而定,因麻黄本可利小便,本言去者,以示通利小便为要,故加茯苓以速利在下之水气;若喘者,麻黄本可治喘,若肺气不伤则不当去,若肺气有伤则当去之,加杏仁者,取其性缓而润,降逆平喘而不伤肺,故此用杏仁可代麻黄不足。临床用小青龙汤,可因症加减用之。

【用药要点】

方中麻黄走表能发汗解表散寒,宣发营卫。桂枝解表散寒,与麻黄相用,则倍增解表发汗,走里入肺则散寒化饮。半夏温肺化饮降逆,并燥湿健脾以断饮生之源,与麻黄相用,则宣肺降肺而散寒化饮;与桂枝相用,温阳通经,气化寒饮。干姜温肺散寒化饮,与半夏相用,则长于化饮。细辛温阳散寒化饮,既助麻黄、桂枝解表发汗,又助半夏、干姜温化肺中寒饮。五味子顺应肺气以敛收,使上逆之气以平,并使温热之品散寒化饮而不伤阴津。芍药益阴,既补益营气,又能利饮利水,更能制麻黄、半夏、干姜散邪化饮不伤阴津。甘草益气,既补脾胃荣汗源,又培土生金和肺气,更能调和诸药。方中诸药相伍,则散中有收,宣中有降,化饮之中又益阴,扶正之中不恋邪,以达营卫和、水饮除、肺气调之目的。

本方配伍特点是:①宣散之中有收敛,宣散不伤肺气,收敛不留邪气;②化饮之中有生津,化饮不耗肺阴,生津不助饮邪,以冀肺气宣降有常,主司其职。

【临床扩大应用】

1.太阳伤寒证与寒饮郁肺证相兼发热,恶风寒,无汗,头痛,咳嗽,气喘,或口渴,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噎,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溢饮寒证身体重,四肢肿,无汗,恶风寒,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本方可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小儿支气管肺炎,老年支气管急性发作,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百日咳,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间质性肺炎,肾病综合征水肿,急性肾炎,变态反应性鼻炎,荨麻疹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

【类方】

1.小青龙加石膏汤(《伤寒杂病论》)

适应证:寒饮郁肺挟热喘逆证:咳嗽,气喘,胸胀闷塞,烦躁而喘,咳嗽量多而黏或痰黄稠,呼吸不畅,口干,大多不欲饮水,舌淡,苔白滑或黄白相兼而燥,脉浮或沉紧。

治法:温肺兼清,化饮平喘。

组成:麻黄去节,三两(9g),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9g),干姜三两(9g),甘草炙,三两(9g),桂枝去皮,三两(9g),五味子半升(12g),半夏洗,半升(12g),石膏二两(6g)。

用法: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2.厚朴麻黄汤(《伤寒杂病论》)

适应证:寒饮郁肺挟热胸满证:咳嗽,气喘,胸满,胸闷,烦躁,口干欲饮水,咽喉不利,痰多,气逆不得平卧,舌淡或稍红,苔白滑或黄白相兼,脉浮或紧。

治法:温肺化饮,降逆宽胸。

组成:厚朴五两(15g),麻黄四两(12g),石膏如鸡子黄大(48g),杏仁半升(12g),半夏半升(12g),干姜二两(6g),细辛二两(6g),小麦一升(24g),五味子半升(12g)。

方歌:

厚朴麻黄汤石膏,杏仁半夏与干姜,细辛小麦五味子,主治寒饮挟热证。

用法: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3.止嗽散(《医学心悟》)

适应证:风寒犯肺证:咽痒咳嗽,咳痰不爽色白,或恶寒发热,舌淡,苔薄,脉浮。

治法:疏散风寒,宣利肺气。

组成: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二斤(1000g),甘草炒,十二两(360g),陈皮去白,一斤(500g)。(编者注:本方若用汤剂,可在原方用量基础之上减少100倍)

方歌:

止嗽散中桔甘前,荆陈紫菀百部研,风寒犯肺咽痒咳,疏风散寒利肺气。

用法:共为末,每服三钱(9g),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同类推荐
  • 医学与生命

    医学与生命

    医生,所谓“付生死之托”之人物,其救死扶伤的对象——“病人”是活生生的有着七情六欲的社会中的人。在某种程度上,相较于“医学关怀”,“病人”甚至更需要“人文关怀”。基于身上神圣的责任,医生的本质应该是“圣者”,既要懂“技”(医术),更要懂“道”(医道),医学精神的核心,应是追慕苍生大医的风范,彪炳医学人文的本质。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医学教育中,在一般医生的认识中,重“技”不重“道”仍较普遍地存在着,这也是当下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之一。因此,现阶段,我们的医生更需要补上的是“医学人文”之课!
  • 慢性支气管炎知识问答

    慢性支气管炎知识问答

    本书以问答形式介绍了支气管炎的病理、治疗和常用药物,呼吸系统的组成,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等内容。
  • 药理学基础学习精要

    药理学基础学习精要

    本书主要介绍药理学的主要内容,以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如人体解剖、诊断等,有助于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本书适合医生及医学生使用。
  • 疑难杂症诊治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疑难杂症诊治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简明实用,既可以帮助读者掌握和运用各种病证的辨证规律,又是临床中医生对疑难杂病诊疗的指南,是一部有特色,有实用价值的中医著作,适合中医临床医生、中医药爱好者、广大患者及家属参考。
  • 血液科速查手册

    血液科速查手册

    血液科作为医学领域十分重要的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和满足广大血液科医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血液科医师的诊治技能和水平,我们组织国内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编写了《血液科速查手册》一书。《血液科速查手册》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共分五章:(1)血液科常见症状的诊断(第一章):包括症状的特点和由该症状引起的常见、少见和罕见疾病。(2)临床常见血液科疾病的诊疗(第二至四章):包括血液科常见疾病的概述、主诉、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热门推荐
  • 灵宝归空诀

    灵宝归空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倾城妖后:皇上,我们熟

    倾城妖后:皇上,我们熟

    她,拥有倾城容颜,心却因为十年前的一场意外而彻底冰封他,拥有无上权力,却无人能走入他的心,面上冷漠,心中却始终等待命中注定的她“我们,熟吗?”夜倾城冷冷地说“抱过,亲过,睡过,还不算熟?”云九殇邪魅的笑着,上前一步,将她拥入怀中在她耳边轻轻地说“我要一生一世一双人”“不,生生世世一双人”“臣妾会被称作祸国妖后的”“谁敢,朕灭他九族”“那我岂不是要死了”夜倾城低低地自言自语“......”云九殇满脸黑线
  • 复仇公主要复仇

    复仇公主要复仇

    她欧阳紫月从5岁失去母亲,遭父亲逐出家门,流落街头,被富贵人家领回家,去了死亡岛被训练成世界中令人闻风丧胆的第一杀手,复仇公主的复仇游戏即将开始!!
  • 画一幅爱情的画卷

    画一幅爱情的画卷

    流年岁月,那一簇爱,昭然若揭,美好灿烂夺目,如一幅经典难忘的画卷,镶嵌进骨髓里,奔涌在血脉里,以岁月作框,空间为布景。只要生命不止,就会熊熊燃烧不熄……很多深刻的回忆会随着时光流逝而被渐渐淡忘,直至不再想起,如同娇艳欲滴的花瓣终究会在风吹雨淋中黯然无华。生活中,有好多曾经让我生命疼痛不止的人或事,在演变成隔靴搔痒之感后,像徐徐平复的伤疤一样,疼痛也慢慢地烟消云散……
  • 符法无边

    符法无边

    脚踏踏山河碎,弹指破苍穹,这是一个属于强者的世界!
  • 药仙小妹拐师弟

    药仙小妹拐师弟

    一朝穿越,主副空间在手苦逼的是,身为药仙族小公主般尊贵的身份,不能修仙。好在,她偏爱古医,对那什么子修仙路不感兴趣。哪知,世事难料。同为穿越沦落人,居然有这么个修仙宠儿要与她抢师弟,拜托,乃家师弟乃她从小养成,管你有多强大的金手指,多闪耀的猪脚光环,多牛逼的小强生命力,呵呵,谁瞄你一眼?哼,师弟,咱们走,帮我升级副空间去。
  • 龙裔伏魔师

    龙裔伏魔师

    这世道,有伏魔师,就有驭魔者。有人降妖除魔,维护人类的正常生活。也有人出卖自己的灵魂,借助魔物的力量满足自己的欲望。离奇的命案背后不仅是魔物作祟,更是被魔族侵蚀了的人心。
  • 慈禧传

    慈禧传

    慈禧太后17岁入宫,27岁联合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废掉辅政八大臣,开始了她的“垂帘听政”时代。在之后的48年里,她三次垂帘听政,扶助同治、光绪两代幼帝成长,实际控制着晚清的朝政大权。本书通过对历史材料的把握与整理,再现了慈禧的一生。
  • 遇见不要说话

    遇见不要说话

    都以为人生难得的是相遇,后来才知道,其实更可贵的是重逢
  • 满城都是外星人

    满城都是外星人

    我是叶茶,茶叶的叶,茶叶的茶。当特工叶茶每次这样介绍自己的时候,他的对手都会不寒而栗。只是,他的对手不光是邪恶的夜狼组织,还有诡异的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