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20400000022

第22章 八纲辨证与六淫致病

(二)八纲辨证与六淫致病

此前我们已经讲到,脏腑学说是八纲辨证以外所有辨证体系的基础。脏腑学说的核心作用就在于将复杂的临床症状归纳入人体的五脏系统,无论多么复杂多变的症状,都可以划分为五类,分别归入肝、心、脾、肺、肾5个系统中,这是中医对病灶(或者说治疗的入手点)的定位。概要而论,发生在人体的疾病(或者说人体功能发生的紊乱),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发生部位,脏腑学说解决了这个问题;另一个是病证性质,八纲辨证与“六淫说”所对应的便是这个方面。八纲辨证将发生在人体的疾病性质归纳为八类,“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六淫说”则确立了另外六种性质,为“风、寒、暑、湿、燥、火”。临床症状无论怎样复杂,疾病性质大多不出于此,治疗也自然从此入手。

因此,最基础的中医辨证,就是结合脏腑学说与“八纲”“六淫”性质对疾病进行诊断,比如“肾阴虚”“胃实热”“脾湿”“肺燥”等。

1.八纲 八纲共计4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内容复杂,本书不能详述,以下所列只是最简单粗略的提示,以帮助读者理解八纲的基本要义。

(1)阴阳:脏腑各有阴阳,阴阳协调则体健,阴阳失调则疾病生。阴阳不和主要为4种形式的盛衰不均,阴平阳盛,外在症状为阳证;阴衰阳平,外在症状为阳证;阳平阴盛,外在症状为阴证;阳衰阴平,外在症状为阴证。

(2)表里:表里基本是指病变位置在表还是在里,表者在肌肤腠理,可以发散治之,如外感风寒初期以散寒发汗药治疗;里者在脏腑营血,当以清解、攻下、温固等法治之,如脾阳虚以温中理气药治疗。

(3)寒热:寒证、热证,总由阴阳偏胜而成,阳胜(阳证)则热,阴胜(阴证)则寒。总的治则为温热性药物治疗寒证,寒凉性药物治疗热证。寒热的一个特点是不仅体现了阴阳盛衰,同时作为重要的临床症状,往往需要在治本的同时也要对症治疗。比如阴虚发热,虽然治本在于补阴,但补阴的同时往往也要针对性地退热。

(4)虚实:从阴阳论,阴平阳盛为阳实证,通常治疗需要大寒药物攻阳;阳平阴盛为阴实证,通常治疗需大热药物攻阴;阴衰阳平为阴虚证,通常治疗须滋阴治本,凉药清解虚热治标;阳衰阴平为阳虚证,通常治疗须补阳治本,温药暖寒治标。

2.六淫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6种不正常的气候变化而言。六淫在中医理论中主要被归于外感病因,也就是说六种不正常的气候变化造成人体受伤,发为疾病。中医基本的病因学说为“三因论”,即人之病因不外3类,六淫外感为外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所伤为内因,房事、金刃、虫兽、饮食、劳倦所伤为不内外因。

如果严格按照三因论解释,则六淫只是外感病证的6种致病因素。但中医临床中六淫并不是单纯作为外感病因发挥着作用,而是作为病证性质发挥着更加广泛而重要的作用。对于并非外邪侵入,而是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疾病,中医学往往也按照六淫观念加以辨证,这些被称为内风、内寒、内暑、内湿、内燥、内火,意即内生之邪。比如脑血管意外导致偏瘫,并非外感风寒所致,因其病证性质为风证(具有风性的系列症状),中医则称之为内中风。

无论外感还是内发,辨别病证的六淫属性都非常重要,并且这种思路的拓宽无疑使中医诊断更加深入,治疗也更加有效。比如八纲辨证的(脾)阳虚寒证,如果仅仅从阳虚寒证论治,只是温中散寒。实则阳虚寒证很多伴有水液停滞,因此仅仅温中还不够,需要温中与燥湿(以燥性药物祛湿)兼顾,而且脾性喜燥恶湿,温中的同时加以燥湿治疗,往往事半功倍。

(1)风:外风常发症状为发热、恶风、自汗、瘙痒、痛无定处等;内风常发症状为头目眩晕、四肢抽搐、麻木、强直,乃至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斜、半身不遂等。内风诸证多与肝相关。

(2)寒:外寒常发症状为恶寒发热、无汗、身痛、骨节痛(得热则舒,遇冷加重)、肢体拘急、脘腹冷痛(得热则舒,遇冷加重)、喜热饮、肠鸣腹泻、食少纳呆等;内寒则主要由于阳虚所致,因此又称为“虚寒”,常见症状为畏寒喜暖、四肢不温、甚至手足逆冷、呕吐清水、下利清谷、小便清长、倦怠嗜卧等。虚寒证多发于脾肾。

(3)暑:暑邪有明显的季节性,独见于夏令。常见症状为头晕恶心、胸闷呕吐、多汗心烦、口渴喜饮、倦怠乏力、小便短少、大便稀溏、食少纳呆等。即通常所谓“中暑”,如藿香正气对应诸症。

(4)湿:外湿常见症状为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汗出而热不解、痛处固定不移、有沉重感等;内湿主要是脾病的表现,多为脾阳虚导致水液不化,聚而为饮,常见症状为食欲不振、口腻不渴、胸闷呕恶、痰涎清稀、头重身沉、便溏或泻、小便浑浊、妇女带下等。

(5)燥:外燥常见症状为头痛、少汗、口渴、心烦、鼻干咽燥、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咳吐不爽等;内燥证主要是津液损耗,起因或由阴虚,或由阳亢,或由年老久病致精血亏损等。临床常见症状为口燥咽干、皮肤干涩粗糙、毛发干枯不荣、肌肉瘦削、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治则滋阴养血为主。

(6)火:外感多见于温热病,起初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喉肿痛、口干而渴,继则但恶热不恶寒、大渴引饮,待热入血室则心烦不寐,甚则动血生风;内伤实火多为心、肝、肺、胃等病变反应,如口舌糜烂、口苦目赤、咽喉干痛、咳吐黄痰或脓血、齿龈肿痛、口渴喜冷饮、心烦急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内伤虚火则多属肺、肾、心、肝的病变,症见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咽干、目涩、头晕、耳鸣等。

四、四 诊

中医诊断最主要依赖4个方面的技术,望、闻、问、切。在临床应用中,要求医师必须四诊合参,不可偏废—这是中医临床诊断的最重要守则。但在临床应用中,医师往往有所偏重,其中应用最为广泛,作用最为主要的是望舌、诊脉与问诊。在这里需要特别提醒患者朋友注意的是,有些患者误以为“好医师不张口,伸手搭脉全都有”,因此见到医师之后不详细诉说自己的病情症状,只让医师诊脉,以此考较医师功力。实际上这是毫无道理的,结果只能使自己受损失。单凭诊脉就可以断病的,应该说这是神仙,不是医师。通常来讲,问诊与诊脉并重,甚至问诊比诊脉更加重要。

(一)望诊

望诊内容很全面,粗略可分为7个方面,察精神、观形体动态、辨色泽、辨部位、察目、望舌、察耳鼻唇等。但在临床应用中,望舌最为突出。因此,我们在这里只简要介绍望舌的部分内容。

1.舌质

(1)颜色:淡白主寒、虚,为阳气虚弱,气血不足;红主热,鲜红而苔黄干厚为里实热,鲜红而苔少或净为阴虚内热;绛红即深红色,为热盛,热深入营血,若苔少净者为久病阴亏热盛;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者为瘀血,紫黯干枯少津为热毒盛,紫黯滑润为阴寒盛;蓝舌为危重疫毒感染或化学物品中毒,少见。

(2)形态:胖嫩肿胀,边有齿痕者为气虚湿重;干瘪瘦小、苍老、有裂纹、生芒刺者为热盛日久,津亏阴伤;舌强硬,屈伸不利、转动不灵、言语不清者为热入心包、高热伤津、痰浊内闭。

(3)湿润度:水滴汪汪者为寒湿水停;干枯粗燥者为津亏液竭。

2.舌苔 舌苔的生成与3个方面有关:由胃气所生,即脾胃有消化功能;湿气上升所致;饮食的积滞。

(1)颜色:白苔主寒,主表证;黄苔主里热证;灰黑苔而干裂者为热盛热深津枯;灰黑而滑润者为阳虚寒盛;灰土色较厚较腻称垢苔,为消化不良,湿浊停滞。但是临床需要注意排除染苔的假象,如吃过乌梅、橄榄、应用广谱抗生素时间较长等均可造成灰黑苔,吃过黄连、枇杷、橘子者可染为黄苔。

(2)厚薄:薄苔为初期表证或虚寒证;厚苔多为湿邪较重或有食滞;厚而腻者,即苔颗粒细腻,黏滞状,中心厚边较薄,擦之不去,刮之不脱者为内有湿浊、积饮或积食;厚而松散,颗粒粗大似豆腐渣样称腐苔,为实热蒸化胃中腐浊所致。

(3)湿润度:水湿汪汪为寒湿重;苔干少津为热邪伤津;干裂生芒刺为热极热久,津液亏损。

(4)分布:苔偏布左右一侧提示邪在半表半里、肝胆疾病;前后分布明显不均,与上中下三焦有关;舌苔一块块缺损似撕脱掉,周界清楚,表示气阴不足或小儿有虫积。

(二)闻诊

医师凭听觉和嗅觉辨别患者声音和气味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听声音包括诊察患者的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肠鸣,以及骨折部位的骨摩擦音、婴幼儿的啼哭声等。嗅气味指嗅患者体内所发出的各种气味,如口气、汗气、鼻臭、身臭等,以及分泌物、排泄物和病室的特殊气味。

但是在临床中,闻诊不如问诊、诊脉等多用,而且有些重要的闻诊内容已经由患者提供,比如二便气味、经带气味等。

(三)问诊

询问察病是临床诊察疾病的最重要的一项,是了解病情的主要方法。通过询问患者或陪诊者,才能获得疾病的发生、发展、病因、诊治经过、自觉症状及既往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居住与生活条件、家族史等情况,而这些情况正是医师分析病情、判断病位、掌握病性以正确辨证,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

问诊务必全面、细致、准确,同时还要注意不能误导患者,是非常复杂而颇具技巧的一项技术。临床学习中为了便于记忆,同时也为了帮助医师时时检查自己的问诊内容够不够全面,中医医师在学习时通常需要背诵问诊歌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十问歌》初由明代著名医学家张介宾所撰,后世流传广泛,影响极深。在流传过程中,虽然个别字句略有出入,但内容大体相同。

同类推荐
  • 胃肠病科学保健指南

    胃肠病科学保健指南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时,常常茶饭不思;而情绪高涨、心情愉快时,食欲备增。事实上,胃肠功能的改变是人体情绪变化的“晴雨表”。那么,人的情绪变化又是如何影响胃肠功能的呢?除了情绪的因素外,环境、药物、生物、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影响肠胃功能。本书主要从胃肠病常识入门、胃肠病症状及其应对措施、常见胃肠病及其防治、胃肠病的饮食保健、常见胃肠病的药物治疗五个方面进行说明,增强人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 5分钟美容

    5分钟美容

    只有注重自己身体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展现健康女性的魅力。本书的宗旨是让你懂得如何呵护自己的形象,成为自己的美容专家。书中介绍了简便易行的运动、按摩、香熏、祛斑、美发、美甲、抗皱、饮食调理等方方面面的美容小知识,让你走出美容误区,焕发动人光彩。编者在本书中收录了数十种美容菜谱、汤谱、酒谱、药谱等,可以帮你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有关美容的多种食疗方法。但是因每个人的体质和生活方式不同,所以读者在进行食物美容前一定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对症下药,不要盲目地进行美容。
  • 不生病的吃法:让20种常见疾病远离你(下)

    不生病的吃法:让20种常见疾病远离你(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不再停留在怎样填饱肚子的问题上,而是如何合理选择食品以满足机体的各种营养需要,从而获得健康。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由于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发病率不仅居高不下,而且还在不断攀升。这一方面是由于现代人日益加大的工作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饮食。俗话说: 人食五谷杂粮,孰能无疾。”有很多人在匆忙中就餐,或者随便吃点快餐,或者吃点方便面,或者干脆不吃、偏食、饮食不平衡、饮食不合理等都是导致人体疾病的罪魁祸首。看来,饮食对于人们保持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做到各种食物的合理搭配,才能使人体得到各种营养,满足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
  • 气色中的生死经

    气色中的生死经

    气色中的生死经是一部全面解读汪宏《望诊遵经》的图书。本书根据原文进行译解,通俗易懂,并根据文中内容增加了相关图解,增强了可读性。
  • 科学四季养生保健细节

    科学四季养生保健细节

    这本书从四个季节切入,按季节告诉读者养生要注意的细节和内容。
热门推荐
  • 强者至尊之女王

    强者至尊之女王

    她是大家所说的灾星,其实不然,她天赋极高,她去蜀山学武,这是强者的时代。
  • 空间扭转

    空间扭转

    这本书描述了一个平凡的子龙通过网络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在游戏里面生存,并且逃出游戏世界
  • 星帝问仙

    星帝问仙

    一个雄奇磅礴的仙侠世界,一个有情有义的世间凡尘。天生缺少一魂一魄的少年走上征途。夺天地为三魂七魄,山河大地化肌脉血肉。我志一方净土!我志傲天凌云!我志为道!兄弟热血,儿女情长,生离死别。让我们一起踏三千大千世界,一起铸就一个全新的仙侠世界。一起问仙问天问道!
  • 苍世之途

    苍世之途

    苍茫世界,蜉蝣之命,何以撼树。天下之大,却我独孤。
  • 新晋娘娘

    新晋娘娘

    男人三十一支花,女人二十变妈妈。嫁了人,有了新家,幸福还会继续吗?且看我们各位新晋娘娘是如何在婚姻中的围城里高歌猛进,斗智斗勇。
  • 乾龙遁世

    乾龙遁世

    一本神秘书籍,一个稚嫩的孩童,乾龙遁世,遨游九天。元气,玄者,神玄,地至尊,天至尊,下位圣者,上位圣者,人皇境,地玄境。天帝境,各自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丹药,阵法,医术,一次次如烟花盛开,震眩者世人的耳目;勾心斗角,侠骨柔情,世间百态,不枉走这一遭······
  • 青涩年少:遇见你的小幸运

    青涩年少:遇见你的小幸运

    女主:伊,慕,洛——晴雪,夏一,浅语。男主:安以沫,顾熙凤,陆辰(本文腹黑、傲娇、家族Ⅱ其余待定)不喜误入——已入勿喷——安柠檬学生党一枚,第二次写书,加更会慢些,请多多关照!
  • 星将传说:天罡地煞

    星将传说:天罡地煞

    自古就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历史传说。但是,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也象征着一百零八位的守护者。一百零百位传承着星将血脉的守护者,用自身星将的力量,默默地守护着古老的东方大地。龙神,东方的图腾,当拥有神龙血脉的王者降临时,他将统御一百零八位守护星将为守护东方而与各方邪恶势力战斗到底。神秘龙神,纵横人间,都市神话,天罡地煞的传说,尽在本书之中。各位书友如果觉得《星将传说:天罡地煞》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QQ和微博里的朋友门推荐本书哦~!
  • 快穿之男神帅炸天

    快穿之男神帅炸天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只为你等你

    只为你等你

    高中的她青春洋溢,充满幻想。遇上了那群性格各异的富家少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他该怎样接招,一次又一次的错过却只为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