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29200000040

第40章 友 情

似乎只有春夏两季的岛上生涯过得真快,一转眼间就是三年了。今天,白天听着巷子里叫卖椪柑的声音,晚上按摩的盲者又拖着木屐,吹着笛子从窗前经过,和三年前自基隆舍舟登岸后,借住在东门二妹家的情景一模一样。

邻居的一品红开得正盛,陪伴着一株高大的橡皮树,在墙头迎风招展。在北平,这是珍贵的“盆景”,此刻正陈列在生了洋炉子的客厅里,和冷艳的腊梅并列。

想到了北平,便不能忘怀扔在那里的一大片,家搬到那里二十多年了,可留恋的东西实在很多,衣服器物,只要有钱原可以再购置,但是书籍,尤其照片,如果丢了就没有法子补偿。更可怀念是那一帮朋友——那一帮撇着十足京腔的朋友,他们差不多都没舍得离开那住进去就不想走的古城,现在不但书信不通,简直等于消息断绝。

这些朋友,有的是同事,有的是同学,有的是同乡,有的兼有以上两种或三种的资格。我们从梳着两条小辫儿一同上学到共同做事养家,又到共同研究哺育子女方法,几十年都没有离开这城圈儿,现在却像分居在两个世界里,不知何日重见。和这些朋友彼此互悉家世,了解性格,而且志趣相投,似乎永远没有断交的可能。但是经过长期的和世事封锁,将来再见,也想象不出他们那时是何等情景了。

我刚回到台湾时,幸运的是家人大部分团聚,甚至还多了许多亲戚长辈。不过寂寞的是友谊突然减少,偶然有剩余的时间,觉得无所寄托,认识的人虽多,可以走动的朋友却极少,值得饮“千杯酒”的知己更少。所以我那时常对人说:回到台湾,理论上是还乡了,实际上却等于出了远门儿,因为只有到一个新地方才感觉到没有朋友的寂寞,“出门靠朋友”,没有朋友便有流亡身世,无所依靠之感。

幸亏第一个来填补这个“感情的真空”的是乡情,我所能感觉到的乡情有两种,一种是台湾的,许多亲友听说我“少小离家老大回”,都来接风叙旧,对于我的“乡音未改”,尤其感到愉快。另一种是大陆的,例如山东朋友明明听到我是“京油子”,却坚持要称我是“老乡”,广义的说,都是从大陆上来的;再狭义一点儿,好像我们都有资格参加华北运动会,他却不晓得我是回了“本乡本土”的呢!反而是到了台湾人的面担子上,老板娘却坚持说我连“半山”都不像。

第二个是,友情之门忽然开放,许多“不速之客”闯了进来,这完全是因为偶然在报章杂志写写稿子的缘故,日子一多,纸上也熟悉了。以文会友,一封表示“久仰”的信便可以建立了友情。

这许多新朋友是分住在各地的,有的在热闹的城市,有的在安静的小城镇,有的在风景区。台湾的交通便利,旅行成了极平常的事,再远的地方也不过朝发夕至。无论新朋友老朋友,都是到一处,搅一处,一地有一地的情味,一处有一处的风光,虽然台湾的恶酒不足以论文,甚至会吓跑了文思,但是作客异地,秋窗夜话,已经够得上是件乐事了。我常常感觉到,即使从小看大,乃至天天见面的老朋友,有些共同生活反而不容易产生,例如昔人说“联床夜话”,想一想,越是亲近如邻居,反而不会有这种乐趣的。

木屋生活是有趣的,榻榻米上可以许多人拥被围坐,中间放一只矮脚桌,烟茶果点,有备无患。如逢冬夜,加上火盆一只,烧着熊熊的相思炭,上面烧水、烤薯、煮咖啡,无往而不利。战火余生,得到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真该谢天谢地了。

两年来,在台湾交的新朋友,寄来的信已经塞得满满一抽屉。台北的电话太少,本市的朋友也要靠绿衣人联络,所以写信也成了伏案生活的一部分。写信有好处,“物证”在手,闲时可供消遣,必要时也可资覆按,比起话说过了不存形迹,另是一番趣味。

信笔至此,风正吹着门窗咯咯作响,雨打椰树发出沙沙的声音来。若有足音到窗前而止,敲着玻璃问道:“海音在家吗?”我必掷笔而起,欣然应道:“在家在家,快请进来坐,乌龙茶是刚沏好的啊!”

同类推荐
  •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报告文学的崛起,是新时期最为突出的文学现象之一。本书作者一直处于新时期文学活动的中心,对报告文学的潮起潮落及其流变有着直接的参与和体验。这里所汇集的论文,是作者多年来研究报告文学的成果。文章对许多优秀作家作品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方面的成绩,是当前文坛较为突出的。报告文学仍然是一种需要人们再认识,再实践的新型文体,此前相关的理论著作极少。这本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了解认识报告文学,并对报告文学的理论建设有所补益。
  • 最后的圣土

    最后的圣土

    朱法元喜欢思考。不论走到哪里,见到哪里的山水景观、人文故旧,总得引发一些联想,发一番感慨。究竟孰是孰非?也想作为引玉之砖,抛出来供读者朋友们批评。
  •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国社科院当代文学研究所的重点研究课题项目。本文从“文学中母题的意义与价值;双重边缘性与母性的声音;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化母题;母题的艺术变奏”四个方面进行阐释.遵循四个着眼,及着眼传统,着眼整体,着眼文本,着眼‘和而不同’,对于母题的概念特征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做出新的理论阐释.打破长期以来各抱一段文学,名守一种文体的惯常研究状态,是跨学科跨文类研究的一次实践。
  • 半壶闲梦

    半壶闲梦

    要分四张:第1章散落记忆;第2章诗情画意;第3章随遇而安;第4章闲来说道。
  • 野狼的嚎叫

    野狼的嚎叫

    玛兰沁夫说得没错,我这“点点”的确是只狼。1990年,我从同学那儿换来一条苏格兰牧羊犬,这“小姑娘”才半岁就有小牛犊子那么大。它尖尖的头和宽宽的肩,披着一身褐色长毛,肚皮和腿却有一袭雪白短毛。我打算给它物色个如意郎君,就找养父给出个主意。他说起早年村里有条雌藏獒,发情的时候,一到夜里就往草原深处跑。
热门推荐
  • 我们永远是好兄弟

    我们永远是好兄弟

    蒋星星,姜林海、单寒飞、牛杂四人在一所云腾大学毕业了,四人回到家后,蒋星星的心爱的女人被村里村子的儿子给强暴了。蒋星星把村子的儿子给打残废,应事逃走到城里。四人开始一起创业,创建了装修公司,后来公司来了个女员工,蒋星星应为她的到来,他开始变了,应钱财而变,变得自私无情。后来听信罗菜花的谗言,把给他一起创业的兄弟,给赶了出来。最后,蒋星星应听了罗菜花的话,上了当,罗菜花拿着所有的钱卷铺盖走人了。最后,梅梅公司,应没有流转资金,无奈宣布破产。最后兄弟三人看见蒋星星在街上乞讨,纷纷落泪,蒋星星看到这一幕,不由悔恨,痛恨自己。最后四人又一起努力打拼,创建了新公司,辉煌公司,成功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
  • 戮狱

    戮狱

    杀戮是罪!杀戮一人是杀,然而杀戮也能杀之无畏。杀戮百人变狂,然而杀戮也能理直气壮。杀戮万人入魔,然而杀戮也能问心无愧。杀戮百万成屠,然而杀戮也能天经地义。杀戮过亿化戮,然而杀戮也能杀戮成道。杀杀杀!屠屠屠!戮戮戮!杀境九境,屠境九极,戮境九道。由杀入屠,由屠化戮,戮尽天下即为道。唯有戮道,方可逆天!
  • 超级穿梭系统

    超级穿梭系统

    偶然得到一枚戒指,穿梭于各个世界中的故事
  • 仙途长宁

    仙途长宁

    她是天生要修道的人,虽然冷淡却也很能迁就别人。“他斩断了飞升之路,你不该大义灭亲吗?”她认真想了想,抬头。“不为飞升成仙,不为修为通神,不为长生不死,我的道,就在那里!”
  • 传世剑尊

    传世剑尊

    一剑之下,破碎虚空,新的纪元与时代即将到来,百万年的是一个轮回,也是一个新时代的积淀,用尽毕生之力又能否打破神的诅咒。一剑一人,泼墨江湖,游戏人间,笑对苍穹。
  • 梦魇师余君同

    梦魇师余君同

    她是梦魇师,他是魂梦师。原本是天生的敌人,可他爱她,他偏要逆天而为。“她是梦魇师,你不后悔吗?”“不悔,她在我身边我从来都没有后悔任何事。”“你会死的。”某女激动的握住在病床上虚弱的他,颤颤巍巍的说。他哭笑,微笑着落下一滴眼泪:“是吗?我死后,那就替她找个好人家嫁了吧。”最好的天气最好的时间遇见了最好的他一切刚刚好就像命中注定
  • 万世妖皇之东皇太一

    万世妖皇之东皇太一

    数万年前,巫族妖族大战连天,双双陨落,无上至宝混沌钟下落不明。新书发布,强势来袭。QQ群560630218。
  • 林中雪月

    林中雪月

    如果,知道有一天会喜欢上你,我宁愿不要遇见你,而不是一见钟情。卑微腼腆的我配不上你的脱尘,或许注定我们只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注定是两条永不可能相交的直线。其实我心里一直都有一个只有我和你的天空之城,我们可能厮守一生,可以活到天荒地老。
  • 谁是我的水晶鞋

    谁是我的水晶鞋

    每一个人在心里都拥有一个童话般的梦,只是岁月洗涤之后,透明之爱的梦幻是否还存在?她没有公主的财富与美貌,她只有一手的好文采,除此她还有一只和Cinderella一样的水晶鞋,只是谁才是梦里替她穿上水晶鞋的王子?而她的透明之爱,又该期许到何时?当一切即将失去,或者无意间看到了水晶鞋另外一半的光泽,那么爱情……也就来了。只是她是否也能同Cinderella一样守望爱情?芽或许,这需要付出同样的心去经营和灌溉吧。
  • 告别痛经36计

    告别痛经36计

    在患有痛经的女性中,其中有一半属于原发性,这和女性的生理特点紧密相关。有些女性错误地认为,痛经是治不好的。其实,继发性痛经是由于生殖器官的病变引起,病症一旦治愈,痛经即可消除。我们编写告别痛经36计的目的正是希望女性关注经期卫生,缓解痛经,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