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67600000090

第90章 代价

9月初,蒋委员长又一次来到了苏州。

这个时候,随着胡宗南第1师、李玉堂第3师、李延年第9师、桂永清中央军校教导总队、黄杰税警总团等部队先后赶到,云集淞沪战场的国军已经超过了四十万人,日军先期登陆的两个师团便渐渐的有些吃不住劲了。

看到日军似有师老兵疲的迹象,德国老头法肯豪森激动了,兴奋得成天在蒋委员长跟前叫嚣着反攻,叫嚣着要将登陆上海的日军赶进长江喂鱼,被德国老头左忽悠右念叼,蒋委员长不淡定了,一拍脑袋又要把桂军、川军调上淞沪战场。

第8集团军总司令张发奎一听就急了,马上召集十几个师长联名,还暗中谋得了第15集团军总司令陈诚的支持,给蒋委员长发了一封联名谏电,电报上说,投入上海的兵力应该设定一个上限,超过这个上限就不能再往上海投放部队了。

这个兵力上限是多少呢?就是现在已经投入上海的40个德械师!

其实张发奎的心理底线是20个德械师,就上海这个弹丸之地,投入20个师的兵力就已经很拥挤了,不过现在已经投入了40个师,也就只能接受现实了,战场毕竟不是赌场,不是你想进就能进,想走就能走的。

张发奎的言下之意就是,最后那十几个德械师还有桂军、川军就不要再开进上海了,而应该留在吴福、锡澄、嘉乍以及海嘉这四条国防线上充当总预备队,一旦淞沪会战失利,这支总预队就可能依托坚固的国防工事继续抗战。

张发奎这当然是老成谋国之言,未虑胜先虑败。

但是,正在兴头上的蒋委员长根本就听不进张发奎的忠言,一意孤行要将最后剩下的十几个德械师连同桂军、川军也一古脑地全部投入上海,还跑到苏州给前线的高级将领们加油打气,激励他们打出中国军人的血性,寸土必争、死守上海。

蒋委员长的原话是,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的职责!蒋委员长特别强调了守土抗战这四个字,号召大家寸土必争、寸步不让,这个时候,蒋委员长早已经把蒋百里提出的以空间换时间的总方针抛到脑后了。

还别说,领袖的激励真有效果,刚刚取代李树森当上67师师长的黄维将钢盔往脑袋上一扣,就带着敢死队上了罗店战场,这个书呆子是笨,可笨人有笨办法,他带着敢死队每往前突进五十米就让后续部队构筑工事,等站稳了脚跟,再带着敢死队往前突进。

再突进五十米后又让后续部队跟上去构筑工事,然后再往前,这样五十米、五十米、五十米的往前步步推进,愣是从日军手中夺回了罗店,而且生守了一个星期,最后从罗店撤下来时连师部的通讯员、文书、伙夫什么的全战死了,手下三个团长一死两重伤,全师凑一块也就一个加强营了。

还有一向以蒋委员长首席学生自居的胡宗南,在刘行、杨行日夜猛攻,第一军都伤亡过半了也没有吭一声,后来还是顾祝同到前线巡视,询问起部队伤亡情形时,胡宗南才苦笑着对顾祝同说,总座再不调兵来,我都要上火线了。

黄维、胡宗南如此,别的师长也差不多,都铆足了劲猛攻。

自9月上旬开始,国军40多个德械师近四十万大军从各个方向对日军第3、第11师团发起猛攻,日军所面临的局势一下变得严峻起来。

尤其是从川沙口、狮子林炮台登陆的日军第11师团,激战至9月10日,伤亡已经超过八千人,战损近四成,主攻罗店、先后与彭善11师、冯圣法58师、黄维67师恶战的步兵第44联队更是基本上被打残了。

如果不是因为背靠着长江,可以得到日本海军第3舰队的火力支援,第11师团还真可能被国军赶进长江喂鱼。

远在东京的参谋本部的官僚们终于有些着急了,赶紧将和知鹰二关于战术革新的建议付诸实施,日本的工业底子绝不是当时的国民政府能够比拟的,战争机器全速开启之后效率更是惊人,短短几天功夫,成吨成吨的小航弹就被改装出来并且紧急运往上海。

与此同时,日军已经完成了对杨树浦海军操场的改建,在浦东也建起了新机场,日本海军航空兵再不必受制于吴淞外海的恶劣气象,直属于上海派谴军的航空兵团也有了固定的起降机场,所以日军航空兵的飞行强度一下就上来了。

从九月中旬起,淞沪战场上空的日机架次骤然增加了十几倍。

这下国军惨了,40几个师近四十万人摆在正宽不过四十公里、纵深不过五公里的区域内就已经很拥挤了,现在不仅日军海航、陆航的飞行强度上来了,在将500公斤、250公斤级的重磅航弹改成5公斤、10公斤级的小航弹后,每架次飞机挂载的炸弹数量也大大增加了,炸弹数量激增,轰炸密度自然也就激增,结果可想而知。

从9月中旬开始,淞沪战场上空的日军飞机就像八月的蚊子,刚飞走一群马上又来一群,那炸弹就跟下雨似的连续不断地从天上落下来,几十万国军就躲在工事里都不安全,却还要遵循蒋委员长“寸土必争”的训诫一再发起攻击,怎一个惨字了得?

炮火纷飞中,时间进入了9月下旬,淞沪会战打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随着进入淞沪战场的国军越来越多,伤员越来越多,再加上日军陆航、海航对几条公路、铁路的轰炸,整个第三战区的后勤医疗保障骤然吃紧起来。

蒋委员长之所以下定决心死保上海,其实也是有着他的考虑的。

当时中国的海军极其孱弱,总吨位也就六万多吨,中日一旦全面开战,则整个海岸线势必会被日本海军全面封锁,那么此时上海作为国民政府唯一能够与外界联通的贸易口岸就显得极其重要了,蒋委员长还指着上海接收西方物资呢。

当时的国民政府工业底子薄弱得超乎想象,重工业方面还是晚清洋务运动时期留下的老底子,没什么长进不说,甚至还退步了,几个兵工厂也就造造枪支、子弹以及手榴弹,而且产能严重不足,生产速度根本赶不上消耗的速度。

其余像迫击炮、山炮什么的,就只能进口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像淞沪会战打到现在这么个消耗法,如果没有外界的物资援助,国民政府根本撑不了太久。

武器弹药的产能虽然不足,好歹还可以补充一部份。

可在医疗器械、医药制药方面国民政府却是一穷二白,像阿托品、磺胺粉这样的药品根本就不必提了,甚至就连一盘小小的纱布都要从西方进口,完全可以想象,当日本海军封锁中国海岸线后,上海这个口岸对国民政府来说有多么重要。

不过西方列强从来就不是什么好玩意,他们才不管你打得有多艰苦,死了多少人,反正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可当时的国民政府一年的军费支出已经超过财政收入好几倍,除了白条什么都拿不出来,所以有上海这个口岸其实等于没有。

所以到了九月下旬,整个第三战区的弹药、粮食、被服、药品供应开始全面短缺,国军将士们被迫饿着肚子作战,原本可以得到救治的伤员因为缺乏药品而大批大批地死亡,为了保卫上海,国军将士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罗店侧翼,58师师部。

9月初,58师因为伤亡过大被陈诚换了下来,黄维的67师被推到了罗店正面,58师则调到了侧翼,负责进攻罗店北侧之敌,罗店北侧正对川沙口,那里驻扎着日军步兵第12联队,联队长安达二十三大佐,这老鬼子也是个厉害角色。

日军革新战术后,轰炸密度一下提高了十倍,当杨树浦机场改建完成再加浦东机场建好之后,这仗就根本没法打了,小日本的飞机是一拨拨地从这两个机场起飞,从大清早轰炸到天黑,有时候就连晚上也会出来瞎炸一气。

国军被炸得连头都没法抬,晚上也不行,现在小日本也学乖了,在战线上拉起了几十公里长的铁丝网,鬼子的工兵还抢修了数百公里的简易公路,装甲车、坦克还有边三轮摩托是整宿整宿地来回巡逻,连只耗子都进不去了。

搞不到小日本的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置图,战区长官部又催得急,58师只能硬着头皮硬打,结果可想而知,从9月初打到9月中旬,刚开进淞沪战场时的一万多官兵已经只剩下不到六千人了,这还是补充了两次之后的数字。

这家伙,完全是在拿人命消耗小日本的炸弹,而且拿的还是德械师官兵的性命,这可是德械师,国民政府花了极大代价整训的德械师啊!

徐十九望着地图上标注的密密麻麻的红色箭头,这里的每一个红色箭头都代表着中央军一个德械师,一眼望去,少说也有四五十个红箭头,当下苦笑着对冯圣法说道:“师座,再这样打下去,不仅上海守不住,南京恐怕也不保了。”

冯圣法半晌没有吭声,他当然知道再这样打下去后果会有多严重!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也多,在册的正规军足有两百个师的建制,整整两百多万军队,但是国军的核心力量还是59个德械师,现在这59个德械师正在淞沪战场上疯狂地消耗着,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下,几乎每天都要损失一个师!

装备没了可以买可以造,可这些老兵损失了却根本没地儿补充!

当时的中国不比小日本,小日本有着完备的兵役制度,国内所有的青壮年基本上都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一线部队消耗光了,将预备役补充进去战斗力也不会相差太多,可国军就绝然不是这样了。

国民政府没有完善的兵役制度,这59个德械师都是从北伐战争时期打过来的,绝大部份士兵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一旦这些老兵战死了、因伤致残了,接下来就只能把那些连枪都没怎么摸过的壮丁补充进去,那战斗力可就一落千丈了。

按照每天损失一个师的速度,最多也就两个月的时间,中央军的59个德械师就将损失殆尽,到那个时候,局面就将彻底失控!

数日前张发奎联名发表谏电,冯圣法也在上面署了名,不过最后还是没能改变蒋委员长的决定,蒋委员长不仅将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八国银行税警总团调上了淞沪战场,甚至还给桂军、川军下了动员令,地方部队不日也将开来淞沪战场。

显然,蒋委员长是铁了心要在上海跟日军大干一仗了。

冯圣法多少也能够猜到蒋委员长的苦心,苦笑着说道:“委座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自日本海军全面封锁我国海岸线后,上海已经成为国民政府唯一与外界相通的口岸,保住这个口岸不失,终归有利于持久抗战。”

“保住上海这个口岸?这代价未免也太惨重了些。”徐十九苦笑摇头,又道,“而且,西洋人才不会管你的死活,你拿不出真金白银,就算保住了上海这个口岸,他们也不会把武器弹药、粮食药品卖给你,有上海这个口岸还不是等于没有?”

同类推荐
  • 空海小兵传

    空海小兵传

    本书是介绍部队现代的一些故事或一些的生活上的小故事,体现出当代军人的本色。侧重的介绍当代军人特别是作为一名士兵的成长过程。把部队的作风,工作、训练,贯穿式的反映出来。突出核心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当兵人的情节和情感。本书半虚半实,也用到一些夸张的手法,这也是为整本书的故事更好看所需要的。本书会出现很多的人物名,但是本书的主角只有一个:段木华。围绕端木华的故事就是在阅兵时候开始……
  • 地球轴心的毁灭之路

    地球轴心的毁灭之路

    第三次世界大战进行第七年,地球满目疮痍,各国为了胜利均拼尽全力,以维护自己国家的国际地位。但是,战争的负担让所有参战国都陷入了泥潭之中。太阳国的野心终于有一天显露了出来,一颗核弹从太阳国的航空母舰上出发,由一架飞机搭载,飞往龍国南山市,核弹被抛到了南山市上空,一场大爆炸让一座城市在顷刻之间化为灰烬,核战争爆发了。随着核战争的爆发,一直对人类不闻不问的死神也终于被激怒了。死神是统治的最后一任神明,死神最后下了一个命令:毁灭人类。地球轴心作为死神的武器,已经开始运转,你不必再逃避,因为接下来,是全人类的死亡。
  • 海上角逐

    海上角逐

    我们的星球是一个蓝色的海洋星球,海洋不仅孕育了人类的生命,也孕育了人类的文明。而文明的进程与战争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在浩瀚的海洋上,在惊心动魄的战争背后,是国家命运的兴盛与衰败,是人类文明的崛起与沉沦。本书详细生动地为您讲述了发生在海洋上那些具有影响力的战争历史,既有远古时代刀光剑影闪现的“特洛伊战争”,也有大航海时代舰炮轰鸣的“加莱海战”,还有现代全方位攻击的“海湾战争”。掩卷之余,相信留在您脑海中的,不仅仅是壮丽的战争画面,还有对人类文明兴衰交替的深深思索。
  • 骷髅舰队

    骷髅舰队

    公元2023年末,一位剑桥大学天体物理系的毕业生林宇(英文名乔治·亚斯特)与他的两名同学共同接取了一个中俄政府共同策划的惊天任务——秘密夺取整个南太平洋的所有岛屿,并以这些岛屿作为中俄联军占领南极的前线基地。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的是,他们乘坐的世界上最后一架超级运输机——前苏联的An-225居然在南极附近进入了一个时空隧道、回到了拿破仑时代!他们满怀着热情,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骷髅舰队”计划。
  • 我曾经是战士

    我曾经是战士

    从一个懵懂文弱的中学生历练成为一名特种部队的军人。受过特种部队魔鬼式训练和死亡极限式训练,参加过“雪域风暴”抗寒冷,抗饥饿训练,参加过二百五十公里死亡极限行军拉连,参加过直升机机降战斗及跳伞训练,参加过五千米负重游泳及潜水训练,参加过陕西汉中野外森林死亡生存训练,参加过数十次反恐、保卫、处理突发事件的实战作战任务。精通攀登,障碍,越野,战斗射击,远距离狙杀,捕俘,暗杀,格斗,伪装,侦察,渗透,战术,战场手语。两次2等功,四次3等功,3次总部嘉奖是我对军旗和国旗的交代……
热门推荐
  • 青春来不及

    青春来不及

    谁没有青春?谁没有爱过?谁有没有错过过?让这部小说重现我们青春的一点一滴。
  • 时空屏障

    时空屏障

    “大哥,什么是泡妞啊?”“我糙,我居然跟古人谈论泡妞。”“大哥,我糙又是什么意思啊?”“我....”都市青年,得到来自神秘世界的时空戒,开启了一场奇幻之旅!
  • 妙斋怪谈

    妙斋怪谈

    道尽悲欢离合,讽遍世间不平。爱撰魑魅魍魉,不作奴才文章。
  • 绝灭战神

    绝灭战神

    少年洪宇,父母被杀害,被人冤枉,含冤跳崖,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巧幸被玄灵塔选作主人,拥有前代记忆的他,经过重重考验,他将会创造出怎样的奇迹呢?如果大家喜欢“绝灭战神”请加QQ群,群号码:390079930。
  • The Turn of the Screw

    The Turn of the Screw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叶之灵,窥尽全秋

    一叶之灵,窥尽全秋

    渣男吗?一生总会遇到那么几个,都只是过客罢了。可是天真的叶灵却把一个玩弄她的人当作挚爱,不值!在生死之际,叶灵竟记起了前世之事。绝世神功,随身空间,当这些出现在21世纪,她会是惊艳还是埋没?
  • 王氏兰谱

    王氏兰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末世绝地反击

    末世绝地反击

    异象生起,环境突变,整个星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手中的工具不能成为奴役其它物种的凭仗,当扛起的武器不能保证人类曾经的地位,人类终于从高高在上的位置跌落谷底,失去了俯瞰众生的资格这是变异兽的乐园,这是普通人类的末日一个清秀少年,带领大家在这末世里坚强的存活,躲避,逃生,煎熬,进化然后,绝地反击
  • 领军者:最后的龙骑士

    领军者:最后的龙骑士

    三卷笔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那是悲痛、耻辱与绝望。三卷笔记,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那是不甘、愤怒与反抗。从极寒雪原到酷热沙漠,龙骑士之歌被人口耳相传。从温柔故乡到敌国异域,龙骑士之歌被人轻声吟唱。离家百万里,至少可以马革裹尸还。
  • 沧海间

    沧海间

    人为什么要修炼呢?因为要惩奸除恶,扬我正气笨!因为要逆天而上,显我本意累!那到底为了什么因为可以打架不用上手,走路不用双腿,自由自在,为所欲为!——杨沙修炼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