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86000000025

第25章 天人三策

(东汉)班固

【导读】

本文选自《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

陆贾与贾谊暗示君主****可以引入儒家传统的典范,但是,要使儒家传统与君主****互相调和,尚有待于董仲舒的努力。

鲁国是周公姬旦家族的封地,是周初的首席诸侯,向来与周王室最为亲近。姬旦家族受封后,周王室将祝、史等王室官员赐予鲁。因此鲁国受周礼熏陶最深,春秋之际就流传有“周礼尽在鲁”的说法。鲁国史官编撰的历史《春秋》,是以周代正统政治观念写作的政治史。故此《春秋》之褒贬也被视为蕴涵周代政治理想的典范之作。秦兼并六国后,发布挟书令,禁止民间收藏、传习《春秋》等典籍,因为其中保存的政治理想与秦代奉行的君主****政治大相径庭。

汉王朝至汉武帝时,朝廷已经镇压了反叛的诸侯,斥退了汉初的勋旧大臣。汉武帝的政治愈来愈使人联想到被斥为****的秦代政治。因此皇帝企图试探钟情于古代传统的儒家学者,是否会认同自己的地位。皇帝与董仲舒的问答就是当时的君主****政体与古代传统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以记载着古代历史的《春秋》为起点。《春秋》原是一部世俗的政治史,儒家早期的学者在研习《春秋》时,发挥见解,形成了称为“春秋三传”的注释本:《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左传》征用史料,对《春秋》简略之处进行补充,而《春秋公羊传》则强调其中的政治蕴涵。董仲舒发扬了《春秋公羊传》的传统,对《春秋》进行了学理性的梳理,将其纳入一种形而上学的体系,完成了对《春秋》的学理改造。

在董仲舒的体系里,《春秋》不仅是一部世俗的政治史,更是一种形而上的意志在世俗政治上的映照。因此, 《春秋》封建政治的理想并不与汉王朝的君主政治原则冲突,相反,二者都服从一个更高的自然法则。如果《春秋》的时代要比汉王朝更令人向往,那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们更好地遵循了那自然的法则,而这恰恰是今世的君主应该效法的。董仲舒的体系以一种学理性的语言重新描述了儒家钟情的古代传统,从而提供了一个新的典范,古代儒家的政治理想则被镶嵌在其中。

严格的批评者认为董仲舒对君主****让步太多,因而丧失了儒家的传统。而在韩非、李斯等君主****主义者看来,董仲舒为君主****的辩护却是有害的。因为这一辩护其实暗示君主****是需要被授权,也是需要述职的。虽然这两种批评都不无根据,却无意中提到了董仲舒的贡献。至此,在君主****政治与儒家的古代传统之间,终于达成了某种妥协。严格的君主****政体会是残暴的,而严格的儒家传统却是过于理想化的。而根据董仲舒的意见,既估计到君主****对和平的贡献,也保存了古代传统的理想与文明。政治与思想之间残酷斗争的危险,从此大大降低了。

董仲舒,广川人也[广川:在今河北枣强县。]。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久次:以在董仲舒门下的年限长短为序。],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

制曰:朕获承至尊休德[休德:美德。],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任大而守重,是以夙夜不皇康宁[不皇:无暇。皇,通“遑”。],永惟万事之统[永惟:久思。],犹惧有阙。故广延四方之豪俊,郡国诸侯公选贤良修絜博习之士,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今子大夫然为举首[然:原意为衣冠楚楚的样子,引申为俨然。],朕甚嘉之。子大夫其精心致思,朕垂听而问焉。

盖闻五帝三王之道,改制作乐而天下洽和,百王同之。当虞氏之乐莫盛于《韶》,于周莫盛于《勺》[《韶》:古代乐曲名,孔子曾闻韶,见《史记·孔子世家》。《勺》:《诗经》篇名。]。圣王已没,钟鼓管弦之声未衰,而大道微缺,陵夷至乎桀纣之行[陵夷:渐渐衰败。],王道大坏矣。夫五百年之间,守文之君,当涂之士,欲则先王之法以戴翼其世者甚众,然犹不能反,日以仆灭,至后王而后止, 岂其所持操或悖缪而失其统与?固天降命不可复反,必推之于大衰而后息与?乌乎!凡所为屑屑,夙兴夜寐,务法上古者, 又将无补与?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性命之情,或夭或寿,或仁或鄙,习闻其号,未烛厥理[未烛厥理: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伊欲风流而令行,刑轻而奸改,百姓和乐,政事宣昭,何修何饬而膏露降,百谷登,德润四海,泽臻草木,三光全,寒暑平, 受天之祜,享鬼神之灵,德泽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

…………

仲舒对曰:

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 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还至而有效者也。《诗》曰“夙夜匪解[夙夜匪解:见《诗经·大雅》篇。解,通“懈”。意谓朝夕不敢懈怠。]”,《书》云“茂哉茂哉[茂哉茂哉:意谓努力啊。茂,勉励。]!”皆强勉之谓也。

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王者未作乐之时,乃用先五之乐宜于世者,而以深入教化于民。教化之情不得,雅颂之乐不成,故王者功成作乐,乐其德也。乐者, 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著。故声发于和而本于情,接于肌肤,臧于骨髓[臧:此处意为深入。]。故王道虽微缺,而管弦之声未衰也。夫虞氏之不为政久矣,然而乐颂遗风犹有存者,是以孔子在齐而闻《韶》也。夫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恶危亡,然而政乱国危者甚众,所任者非其人,而所繇者非其道, 是以政日以仆灭也。夫周道衰于幽厉,非道亡也,幽厉不繇也。至于宣王,思昔先王之德,兴滞补弊,明文武之功业,周道粲然复兴,诗人美之而作,上天祐之,为生贤佐[为生贤佐:指宣王有仲山甫等贤相。],后世称诵,至今不绝。此夙夜不解行善之所致也。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故治乱废兴在于己,非天降命不可得反, 其所操持悖谬失其统也。

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 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书》曰“白鱼入于王舟,有火复于王屋,流为乌[“白鱼入于王舟”至此:亦见《史记·周本纪》。]”, 此盖受命之符也。周公曰“复哉复哉”,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皆积善累德之效也。及至后世,淫佚衰微,不能统理群生,诸侯背畔,残贱良民以争壤土,废德教而任刑罚。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缪盭而娇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臣闻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情者人之欲也。或夭或寿,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乱之所生,故不齐也。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故尧舜行德****仁寿,桀纣行暴****鄙夭。未上之化下, 下之从上,犹泥之在钧[钧:造陶用的器皿。],唯甄者之所为,犹金之在镕,唯冶者之所铸。“绥之斯俫,动之斯和[绥之斯俫,动之斯和:见《论语·子张篇》。绥,安抚。俫, 通“来”。]”,此之谓也。

…………

仲舒治国,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先是辽东高庙、长陵高园殿灾[长陵:汉高祖陵墓。],仲舒居家推说其意,草稿未上,主父偃候仲舒,私见,嫉之,窃其书而奏焉。上召视诸儒,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大愚。于是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仲舒遂不敢复言灾异。

【延伸阅读】

“汤武受命”的争议

辕固生,西汉时齐地人,是西汉博士,后为清河王太傅。辕固生治今文《诗》,传《齐诗》,是西汉《诗》四派之一。齐地以《诗》而显贵者,都出自辕固生门下。辕固生濒临的窘境,与董仲舒因推论“灾异之变”获罪一事十分近似。这暗示着在古典传统与现实政治的夹缝之中, 儒家的命运很可能相当坎坷: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辕固生曰: “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 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弑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旅游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旅游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兵器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兵器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胡适研究已成为一门学问,作为一代“文化圣人”,他是如何读书治学的?他如何把读书、治学与做人连在一起的?本书作者在解读胡适原文的基础上,注重历史背景和资料的钩沉,注重对胡适思想做历史的分析,以期客观了解胡适,择善而从,向读者打开一扇了解胡适这位民国大师的求学之门,引导读者走近大师、学习大师、敬仰大师。
  • 酒桌要革命

    酒桌要革命

    这是一本报告文学作品,也是一本比较系统的写酒文化的书。在当前酒文化混乱的局面下,这本书从酒文化、酒风俗、酒科学等角度告诉读者喝酒要变革,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喝酒了。要移风易俗,改变以前的落后的喝酒习俗,提倡先进、科学、有益的新风俗、新风尚。本书写作上通俗易懂,是一本很不错的文化读本。让读者欣赏图书之余,又能学到有关酒文化、酒风俗等知识,同时又了解了解酒科学,改变落后的喝酒习俗。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荷兰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荷兰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热门推荐
  • 滇游日记

    滇游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伊人回首泪倾城

    伊人回首泪倾城

    他从小就被占卜师测出,此生必有一位红颜劫。他一见钟情喜欢上了她,却又三番两次错过她。终于……“朕遇到你,便是最大的缘分。”可现实总是与他们开玩笑,经历了太多辛酸与背叛,他们之间发生了太多的误会与不信任……“毅……我只愿来生与你在一起,永不离弃……”泪水滑过脸颊,在大火之中她缓缓的闭上了眼……露出孩子般的笑……
  • 地劫天变

    地劫天变

    本小说以武则天登基称帝为历史背景,揭露我国文化和传统对妇女进行压制和性禁锢。武则天独揽朝政后,感到精力日减,打算放弃成为一代女皇帝时,他的故友治好了她的衰老症,令她重新燃起与男权抗争的雄心壮志,于67岁正式称帝。这时,天地间正处在天地大劫难时期,在余靖宇师徒的艰苦努力下,粉碎暗杀和叛乱,保证了武则天实现治理好国家的宿愿;于三界大劫难后,在天庭废除了原来的玉帝和王母,重新推选出新的天帝。
  • 第五小组

    第五小组

    第五小组的成员全都是奇葩。被称为工作机器的队长耿乐遇到了一心想要写小说的队员风雨,把酒吧当成是家的队员齐石,虽然花痴却喜欢男孩子装扮的袁慕珊。不管是日子还是案件,总是会发生让人出乎意料的事情。查案的惊心动魄,生活的啼笑皆非,第五小组奇葩来袭......
  • 涅槃公主倾天下

    涅槃公主倾天下

    她是慕容氏最美丽的公主,他是最勇猛的将军,她将一颗天真单纯的心交予他,他利用她篡夺了慕容氏的江山。祭台上,她父皇的鲜血染红了一大片的雪地,那一天,她出嫁...她的母后被钉死在木桩上,殷红的血顺着木桩一直流到她的脚边,那一天,她出嫁...她的哥哥被数百只马蹄踩过身体,满地的肉泥,那一天,她出嫁...她的夫君,那高高在上的将军,提着她父皇那睁着大眼的头颅在她面前放肆的笑。“慕容沁兰,从今往后,再也没有慕容氏,你改姓袁,便可饶……
  • 仙道帝祖

    仙道帝祖

    他天生反骨,受尽凌辱。却是盖世天才,资质天下无双。脑后反骨,化为了绝世帝王神骨,一飞冲天,撼动乾坤。修炼上古神龙之力,一怒之下,崩碎星空。
  • 你是谁的肋骨,你是谁的殇

    你是谁的肋骨,你是谁的殇

    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 杰克·韦尔奇给青年管理者的11条准则

    杰克·韦尔奇给青年管理者的11条准则

    杰克·韦尔奇,一位曾经领导着世界上最有价值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其卓越的管理准则正在影响着每一位渴望成就辉煌的青年管理者。杰克·韦尔奇无疑是世界上最受称道的CEO,担任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长达17年之久,亲手为美国企业界的重组画下了一张极具价值的蓝图,其管理准则也正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管理者。每一位青年管理者都希望有朝一日像杰克·韦尔奇一样杰出。如果你仔细阅读并思考本书中杰克·韦尔奇给你的11条准则,那么你一定有接近他甚至超越他的可能。
  • 青少年最喜欢的民间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青少年最喜欢的民间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民间故事是吸引人的,也作为青少年的必读物,学习民间故事,了解社会百态。
  • 子夜

    子夜

    《子夜》中描写了以吴荪甫为代表的各个民族资本家,他们在各自的环境挣扎和奋斗,但最后都没有逃出悲剧下场。在这些众多人物中,吴荪甫是悲剧色彩最浓重的一个。在与其他民族资本家的关系中,他表现出刚强自信。挤垮朱吟秋、吞并八个日用品工厂,显示了他的魄力和野心;在与帝国主义卵翼下的买办势力的代表赵伯韬的关系上,他又表现为倔强好胜、冒险大胆;在与工人和农民的矛盾关系上,他又以种种手段镇压和分化他们的反抗,表现出极度的凶残与阴险。就是这样,也没有逃脱赵伯韬等对他大规模的经济封锁,以致走投无路,几近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