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89000000027

第27章 结语:认真对待康有为的孔教思想(2)

不过,康有为立孔教为国教的思想中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其孔教国魂义。康有为明确指出,孔教与中国不可分离,从历史上看,孔教是中国成立的内在根源,无孔教则无中国。孔教国魂义往往被简单化地、仅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即仅看到孔教作为影响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文化传统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孔教在国民心理和国民性格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如果把政治的角度也考虑进来,那么,对孔教国魂义的理解会加深一层。既然在历史上儒教是中国成立的内在根源,是几千年中国得以维系的一个主导性的、具有强烈政治意味的教化传统,那么,我们必须谨慎思考中国这个维系了几千年的历史国家(historicalstate)的根本性质。以民族—国家的概念来理解中国的性质显然不恰当,对此学者已经提出了非常有力的质疑。(白鲁恂说中国是“一个文明伪装成一个民族—国家”,汪晖则以“帝国的现代转化”理解现代中国的形成,参见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第二卷,北京,三联书店,2008。)不过,以西方意义上的帝国来理解中国仍然有很多不合适之处。实际上,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理解中国这个维系了几千年的历史国家最恰当的概念是文教—国家。更进一步,既然我们已经意识到,以革命的方式和面目建立起来的现代中国其实是古代中国的自我转化,那么,我们必须思考儒教在现代中国国家建构中的意义。就此而言,立孔教为国教运动的失败可能仅仅意味着中国在迈向共和时代的途中所走的一段弯路,而共产主义作为有效地建立了一个现代中国的政治信仰就其功能而言恰是过去儒教的替代物。于是,一连串的问题迟早会摆在每一个有理性的中国人面前:如果共产主义不可能再次成为笼罩中国人生活的全民信仰,那么,中国将何去何从呢?中国是否能够感受到自身的内在需要而决意恢复其文教—国家的本来面目呢?如果中国不能恢复其文教—国家的本来面目,是否将面临混乱和分裂的危险呢?如果中国决意恢复其文教—国家的本来面目,那么,在政治制度的安排上又如何才能做到措置得宜呢?而要恰当地回答这些问题,康有为的孔教思想无疑是最有借鉴意义的。

参考文献

康有为著作

康有为.康有为全集(十二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重点文献

陈独秀.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陈焕章.孔宅诗序.载:宗圣学报.总第十六号.

陈立.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

黄宗羲.宋元学案.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

皮锡瑞.《驳五经异义》疏证.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

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

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朱子全书.第二十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参考书目

陈熙远.“宗教”——一个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关键词.载:新史学,2002(12).

干春松.宗教、国家与公民宗教——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孔教设想与孔教会实践.载:哲学分析,2012(2).

干春松.制度儒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韩华.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黄开国,唐赤蓉.《教学通义》中所杂糅的康有为后来的经学思想.载:近代史研究,2010(1).

蒋庆.政治儒学.北京:三联书店,2003.

康晓光.仁政——中国政治发展的第三条道路.香港:世界科技出版社,2005.

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刘巍.《教学通义》与康有为的早期经学路向及其转向.载:历史研究,2005(4).

陆宝千.民国初年康有为之孔教运动.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八辑.1983.

马洪林.康有为大传.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北京:三联书店,2009.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周红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八.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二).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钱穆.朱子新学案.第二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苏全有、王申.康有为剽窃廖平说质疑.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

唐文明.隐秘的颠覆——牟宗三、康德与原始儒家.北京:三联书店,2012.

唐文明.近忧:文化政治与中国的未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唐文明.儒学研究的范式转移.载:跨文化对话.2012年秋季号.北京:三联书店,2012.

唐文明.制度与心性——评干春松所著《制度儒学》.载:哲学门.第17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四卷).北京:三联书店,2008.

吴义雄.康有为与理学初论.载:中山大学学报,1996(4).

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北京:三联书店,2009.

徐跃.清末庙产兴学政策的缘起和演变.载:社会科学研究,2007(4).

颜炳罡.孔教运动的由来及其评价.载:齐鲁学刊,2004(6).

******.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三联书店,2005.

喻大华.论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及其创立孔教的活动.载:南开大学学报,2002(4).

曾亦.共和与君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章永乐.旧邦新造(1911—191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997年,我在北京大学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时流连于儒家思想的宗教性,其间有一些很特别的体验。2003年,我在美国联合神学研究院访学时明确意识到在制度方面缺乏必要的建设是阻碍儒门教化在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巨大瓶颈,其时我还没有认真读过康有为的著作。随着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我的思考也在进一步深化。近年来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注意到儒教与中国的国家建构之间的关系。于是我觉得有必要对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做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2011年,我开始通读《康有为全集》。作为一个从哲学专业训练出来的学者,我首先发生兴趣的是康有为与理学的关系,而关于康有为何以提出孔教主张这个问题给了我特别启发的是他青年时期所写的一些诗歌和著作。在读者现在看到的这部小书中,对这两个问题的处理构成了上篇的内容。既而,在阅读了康有为的全部著作后,我发现,尽管与青年时期的思想相比,康有为后来的思想发生了一些很重要的变化,但康有为青年时期的思想对于理解他后来的思想非常重要,而学术界对于这一点基本上是忽略的。当我在一些学术会议上表达出这个看法时,一些朋友将我的这项研究的目的概括为“发现青年康有为”。不过,如前所述,我自己通读《康有为全集》,试图全面、系统地梳理和分析康有为的孔教思想的最初动机却是要考虑儒教与中国的国家建构之间的关系,而这正是本书下篇的主题。我在此想要强调的是上篇与下篇之间的关联:只有将这两部分联系起来我们才能对康有为的孔教思想获得一个更为全面、更为清晰、更为准确的认识。

本书的写作从2012年年初开始,不到四个月成稿,写作时的感觉一直很爽,主要的原因在于整个写作过程中我一直沉浸在康有为所描绘的儒教体验中。我要感谢的人很多,特别要提到的是赵璕、曾亦、郭晓东、陈明、干春松、陈璧生等在这个领域中给予我很多、很大启发的朋友。曾亦兄还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感谢北京修远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会的资助。感谢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的出版资助。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胡明峰先生出色的编辑工作。感谢我的老师和家人。

同类推荐
  • 价值观的力量

    价值观的力量

    《价值观的力量》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中国的月亮”曾经也很圆啊;第二章大悲壮、大不朽之中国;第三章打造中国形象养清正、凛然之气;第四章我们需要一场灵魂拷问第五章亟待雪中送炭莫急锦上添花;第六章“改革创新”当代最深厚的爱国主义;第七章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第八章核心价值观之探究;第九章“和谐、公正、仁爱、共享”。
  • 老子试读

    老子试读

    本书对老子《道德经》的原文进行了试读和注释,在“破”的学术意义上,排除了对老子消极遁世的误解,驳斥了把《道德经》视为卜巫之术的行径,摈弃了认为老子的权诈功利的想法在“立”的创见上,说明了老子的哲学足以破解唯物辩证法的迷惑,为心灵生命境界开创出超然的立场和出路。
  • 管子原来这样说

    管子原来这样说

    管子是先秦诸子百家第一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宰相,他发起了有史记载的第一次大型改革,他缔造了春秋首霸和与古雅典相媲美的社会文明,他的思想是一盏被一个民族世代传递着的思想明灯。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周易》是出了名的扑朔迷离、晦涩难懂,那么,古人是怎么读《周易》的呢?是怎么用《周易》的呢?本书从考察最贴近《周易》诞生时代的历史文献入手,详细讲解《左传》里的丰富卦例,再和曲折离奇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叙述是有趣的,讲解是易懂的,史料是扎实的,分析和启发是可以让你当成智力游戏一样来玩的。
热门推荐
  • 比丘尼受戒录

    比丘尼受戒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异手机

    灵异手机

    买了一部手机,竟然是,杀人恶魔,它居然把我的家人都给杀了,一部iPhone
  • 拯救悲情女系统

    拯救悲情女系统

    张极安觉得很无辜,取这么个名字是他的错吗?就为了这个女朋友和他分手,说带出去没面子,次奥,当初是哪个上赶着和他交往的!分手也不找个好理由。本文主要属于快穿类,作者是想到什么写什么,目前暂定的cp已有8组,在写文过程还会增加,作者会争取更新的,更新章节不定,虽然是第一次写文,但自己写的文,怎么难都得写完,坚决不坑。所以担心会被坑的小伙伴可以放心~
  • 射手座女孩的浪漫恋情

    射手座女孩的浪漫恋情

    服务小姐一脸亲切的看着我:“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射手饰品,制作创意源自于北宋的宋真宗——赵恒给妃子们的饰品哦,很高雅哦!~而且,戴上它会给人带来幸运。漂亮的小姐,买下它吧?!~它一定会给您带来好运的!”服务小姐笑得很亲切,亮的闪眼的的灯光打在她的脸上,却让人觉得有些恐怖……
  • 少女的出逃

    少女的出逃

    十年前她与他在孤儿院相遇,十年后又因误会分离,她与他还能再次相遇吗?谱写爱情相知相恋相守,虐恋情深
  • 人间梦华

    人间梦华

    脱胎换骨,身外有身,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此乃阳神。一念清灵,魂识未散,如梦如影,其类乎鬼,此阴神也。先修阴神万般神通,后修阳神破碎虚空,可是不管修什么,都离不开修身立德,只有不断的积阳德与阴德,才能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故事便从这阴神执道的乱世开始了……
  • 重生之超级学习系统

    重生之超级学习系统

    一个在地球上毫不起眼、受尽欺负的小学灰(渣都不剩了,学渣都看不起他),在异世重生,最终成为了万能的学神,更是在异界掀起了一片腥风血雨。神前一叩,缘注定生死。既然我们立下了兄弟誓言,必定生死相依,不离不弃。你贵为宗主又如何?照样是我的剑下亡魂。魔窟万魔群啸,只要我还横刀在手,万劫不复也当一往直前。成魔者,皆为无情?魔亦有情,我若成魔,便以这魔血染尽轩辕,诛尽这天下虚伪浮夸,偏要还这世间一个天地无暇!
  • 古墓毒妃:绝色庶女药师

    古墓毒妃:绝色庶女药师

    新婚之夜,新郎大怒弃她而去,因为她竟然没有丝毫灵力,无法合体双修。身为七轮世家庶出的她成为家族耻辱,被剥骨而死,为她保守秘密的母亲也因此被囚禁在冰湖之中。若有来生,我必赶尽杀绝!星火不留!她的遗言响彻天地。三千年后,一缕阳光照进古墓,灵力涌动,枯骨换新颜,她睁开双眼,一个盗墓贼正站在石棺前笑她陪葬品少的可怜。是区区盗墓毛贼误闯了废柴庶女的坟墓?是迟来的天才美人撞上能召唤各路神兽的万兽之王?弑父杀仇,挑战王者,雪耻方休!就凭三千年静修给了她遍身灵力!就凭母亲留给她的胭脂戒指!凤鸣天下,龙隐凡尘,锦瑟之合,绝世无双!
  • 一朵梨花压海棠

    一朵梨花压海棠

    书名与内容完全不贴切,这是一本无颜面无节操无下限的三无小说,内容低俗而不失文雅,结合都市现代爱情异能无节操元素,还是一本不定时发布文章的屌丝小说。曾二背负部落几千年使命,一个涉世未深的深山屌丝,故事从他步入这红灯酒绿霓虹闪烁的城市开始
  • 无夏之年

    无夏之年

    受到无夏之年的影响,故此乱写一通。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