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89300000003

第3章 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释

“大学”之道乃修己成物之道,此道由一系列步骤和目标组成。第一,“明明德”即领悟最光明的道德;第二,“亲民”即与民众紧密结合,将光明的道德融入民众生活,移易其风俗而改造之;第三,“止于至善”即达到最高层次的善。

致用

“至善”的具体含义是“知行合一”,不但能够明了什么是善,还能够将善扩而充之,运用到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就是既内圣,又外王。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意释

知道了所要达到的目标,就能够确定方向和路线;确定了方向和路线,就能够集中思绪心无旁骛;集中思绪心无旁骛,就能够安适;能够安适,就能够细心考虑;能够细心考虑,才能够有所得。

致用

树立远大目标能够让人平心静气地思考和解决眼前问题。没有远大目标,就会对前途没有信心。在这样的人眼里,周围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整日忧心忡忡、生怕有所失。遇事不知所从。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1098页。)“游于艺”就是做眼前的事情;“志于道”是找准自己的特殊位置和途径;“依于仁”是具体的处世原则。“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就是“知止”。“知止”才能平心静气地思考和解决眼前的问题。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意释

想让天下人领悟光明的道德,必先安定好自己的邦国;想安定好自己的邦国,必先整肃好自己的家族;想整肃好自己的家族,必先修好自身;修身之前先诚意;诚意之前先致知;致知之前先格物。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王。以上“大学”三纲领八条目,就是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

致用

“内圣”“外王”本应同时进行。儒家把它们分开,先“内圣”而后“外王”,笔者以为实属无奈。因为当时社会黑暗,君子时运不济,只能立足自身。颜回针对孔子之道难以推行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君子的态度是行道而已,不管他人如何对待我。君子对前途充满信心,深信从自己做起,总会有志同道合者与己相“友”,并且这个“友”的范围会一步步扩大。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万章章句下》,324页。)君子不断扩大“友”的范围,一步步向家族扩大,向邦国扩大,最终定能够扩大到整个天下。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意释

每一个人无论贵贱高低,都要先修身。不修身就不能做成事。应该摆在首位的却放在次要,应该摆在次要的却放在首位,这是不可以的。

致用

印度人民的伟大领袖,令世人敬仰的思想家、政治家圣雄甘地认为,手段比目标更加重要。他说:“有人说:‘手段毕竟是手段’,而我则说‘手段决定一切’,从手段可以看出目的,在手段和目的之间并无间隔的墙壁……目的的实现与我们所运用的手段是严格地成正比的,这是毫无例外的一致关系。”(任鸣皋、宁明编:《论甘地》,63页,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甘地打了个比喻,手段好比是种子,目的好比是树木,手段和目的之间有着“姻亲”的关系。由此甘地深信“注意手段,目的自明”的哲学。修身就是随时警示自己勿脱离道德的手段;做成事业是目标。手段不正确,最终会偏离目标,即便实现了目标也是大打折扣的目标。

同类推荐
  • 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回顾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下篇主要论述了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以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 看破不说破

    看破不说破

    本书收录了胡适研究中国禅宗思想的精华文章。全书对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分析。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但他对禅宗的见解,对于那些从事禅宗文化研究的人士,以及文化爱好者而言,至今仍有着影响力。
  •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该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
  • 死亡简史

    死亡简史

    本书是以死亡为主题的著述,它从战争、宗教、政治、自然灾害、疾病等各个方面,对东西方死亡现象作深入的思考,帮助人民理解死亡,坦然面对和接受死亡,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积极的地生活,享受生命的过程。
  • 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

    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前常务部副部长高占祥先生寄语当代青年的重要著作。全书由121篇短文构成,以讲故事的形式,在修养、道德、性格等方面对当代青年提供可以参考的意见。作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融古今中外学理人事于一炉,荟国学、西学、个人经验心得于一书。本书内容广博,堪称青年人生小百科全书,对当代青年心灵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意思是道德修养堪称人生命的第二次成长,中国当代青年应该谨记心中。作者从一名印刷童工成长为共和国的部长、世界文化名人,本书堪称高占祥先生一生宝贵经验的总结和概述,值得每一位当代青年学习借鉴。
热门推荐
  • 陌天子

    陌天子

    海外归来的腹黑男,陌生的环境,熟悉的世道,只不过想过平静的生活,为什么非要逼着我住你的房子,泡你的妹子,花你的票子,打你的孩子?
  • 醉梦连营

    醉梦连营

    草根女的搞怪历程:初遇他,她是他的俘虏,再见他,她是他的小兵,自从被他识破真身,从此她便厄运连连,洗澡被撞到,洗衣被水淹,做人质,当间谍……冷面副帅,你不是自命清高,从不近女色的嘛,看我芙蓉,妖娆小女子,如何将你慢慢擒获,叫你魂牵梦绕,欲罢不能!
  • 扶唐

    扶唐

    生活在现代都市的杨傲,一次意外事故让他恢复了儿时的记忆,发现自己竟然是大唐人士。于是,他要重返大唐......
  • 神谕魔诀

    神谕魔诀

    玄轻谕,21世纪最出色毒医兼杀手,不想遭亲妹妹毒手。玄轻谕,陨神大陆第一废柴,虽是嫡出,但因不能修炼神力的原因,常常被庶出的姐妹欺负。当杀手玄轻谕重生到废柴玄轻谕身上,她发誓要为前世的废柴轻谕讨回公道。然而,在这漫漫复仇路上,她的身世之谜也慢慢揭开……
  •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大慈寺虽然经历了千多年的发展,但一直没有一部完整像样的寺志,因此其寺庙诸多情形付诸阙如。一座寺庙的历史,没有很好的实物档案和地下文物相互印证,没有较为完备的寺志,那么要说清该寺庙的历史是比较困难的。由远及近,作者顺着历史的光环娓娓而谈,述说着一座寺庙的兴衰。于成都而言,大慈寺今天的地位十分重要,身处城市之心,人文厚重,就像一叶肺片一样,左边是文化新闻区,右边是现代商业区。所以被称之为“古蜀之肺”。这,也正是作者在此书中,游刃有余的表达关键所在。
  • 猎梦游戏

    猎梦游戏

    带着大猎人统领的记忆重生的法斯特,回到了自己曾经奋斗几十年的暗网游戏《猎梦游戏》起点,却发现自己曾经熟悉的世界阴影处隐藏了无数自己根本不知道的事物。一个个让人心惊胆颤的秘密以他为中心爆发开来。三大不解之谜:古神、外神、转生。究极学术研究:神灵创造、通天塔、龙语魔法。一切的一切似乎只是这个暗网游戏中的表象,隐藏在名为《猎梦游戏》这个游戏外衣之下的是怎样不可名状的黑暗?请跟随我们的主角一探究竟!注意你的SAN值哦,本人不负责出售旧印药丸!
  • 相伴一生之殿下吾爱

    相伴一生之殿下吾爱

    雷云妮幼时因圣战而误入凡尘20载。后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重回魔界,但却被误认为奴隶。回归伊始,她误入男主房内,在与颓废男的双眸对视时想起一切——自己的身世、自己的使命,一切的一切。在恢复魔力后,助君夺位、平定内乱、保家卫国,辅助一国之君将帝国推向鼎盛……
  • 为谁工作为谁忙

    为谁工作为谁忙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为谁工作为谁忙、工作态度决定成败、主动工作体现自我的价值、能负责你就是自己的主人、注重细节塑造完美自我、拖延时间就是浪费生命、永远保持学习的心态、让自己更加优秀等。
  • 三界

    三界

    仙冥人界,三界奇缘尽在三界。关于仙界三姐妹与冥界三兄弟在仙冥人间,三界发生的趣事。
  • 少女的忏悔

    少女的忏悔

    这是一部大散文式的长篇小说。“我”与阿曼的爱情牵引出一个中国男孩在加拿大的生活故事,为了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我”在Vancouver艰难地生活着,从打工到创业再到成功,其中经历了许许多多艰辛和磨难,失败到成功,成功又到失败……反反复复的挫折经历都是为了自己心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