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94600000061

第61章 王廷相的气论及其实证倾向(3)

他的意思是说,每一时位,皆有此时位最适宜做之事;每一事,亦有最理想的时位。圣人能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中最大限度地将某事做得合宜。推而广之,理是具体时空中的理,总合具体时空中的理,即“道”。尧舜、汤武、太甲、成王都是各自时代的圣人,禅让、征伐、按序继承王位在他们各自的时代都是做得尽理者。所以王廷相所谓道,具有历史感,与大多数理学家强调道的绝对性、永恒性不同,王廷相强调道的具体性。王廷相所谓圣人也不是“易地而然”,在各种不同情况下能够都做得合宜。必须兼才、位、时三者,才能成为圣人,三者缺一不可。他说:“能有为者,才也;权自由者,位也;事会几者,时也。三者失其一,皆不能以有为。故圣人得位而犹俟时。”(《王廷相集》第764页)圣人有才能,有权位,这是基本的,但圣人必也善于把握时机。把握时机的最基本条件,在于知几。知几就是在事物微小的变动征兆中预测到事物将来的发展状况。在王廷相这里,“几”是万物运行中的自然表现,《慎言》记:“或曰:‘万物化于帝则而不知,何也?’曰:‘欲其知,则非化矣。圣人不伐功,不归德,不以心语人,行于不得已之区,宅于无所利之途,不知天下暗而移,忽而变矣。夫谁其知之?此之谓神几。’”(《王廷相集》第763页)万物皆按天道之固有规律生化,而生化之本身无有任何意志与目的,圣人与天道为一,知万物本性之必然性而与之俯仰。自然而然,变化自生,非涉功利目的。这里王廷相所谓神几,明显有庄子万物自然自尔之意,亦可说受郭象万物“独化于玄冥之境”思想的影响。

王廷相强调欲知几先要明道,而明道全在内外交养之功。内在修养方面,重在涵养;外在修养方面,重在致知。致知涵养,皆须有实地功夫,他说:

明道莫善于致知,体道莫先于涵养。求其极,有内外交致之道。不徒讲究以为知也,而人事酬应得其妙焉,斯致知之实地也;不徒静涵以为养也,而言行检制中其则焉,实致养之熟途也。(《王廷相集》第778页)

致知涵养是程颐、朱熹修养功夫的两个重要方面,但程朱的致知所得为具体事物之理,涵养是涵泳、温习、咀嚼此理以加深对它的理解的过程。积理既多,豁然贯通,才可上达天道。而王廷相强调的是明道即明具体事物之理,明得此具体事物之理即可体验使与天道贯通。所以王廷相著作中不见积累求贯通之语。而所谓功夫之实,也不同于程朱。朱熹虽亦讲实处用功,但他非常重视讲学。他把毕生精力都用在讲学授徒、著书作文上。程颐极重静中功夫。从他的“半日读书,半日静坐”,“每见人静坐,则叹其善学”中也可窥见他的功夫大要。王廷相是一个重实学的官吏,非常重视和强调在实践中致知,多教人在人事酬酢上锻炼。其涵养亦不重涵泳、咀嚼物理,而重在实践中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于道义。从这里看,知识上重视实证和修养方法上重知识和道德的贯通在王廷相是并存的。

其次,王廷相强调义理养其心,礼乐养其体两个方面。他说:

古人之学,先以义理养其心,复以礼乐养其体,内外交养,德性乃成。由是动合天则,而与道为一矣。(《王廷相集》第814页)

所谓义理养心是指用探究事物的道理,特别是体究儒家关于天道人事的义理来拓展视野,培养全面深入的思想方法,加深对宇宙人生的觉解,增进人格修养的自觉。礼乐养其体指摆脱兀兀枯坐及天理人欲的激烈搏战,使人在礼乐的熏陶中渐进于道,追求高雅的精神享受和身体安适,在艺术化的生活中,体会生命之美,内外交养,达到志于道和游于艺的统一。这样才能行为合乎天道,德性成于自然,修养成一个彬彬君子。

内外交养,可以避免成为种种鄙俗之陋儒。他指斥当时种种儒行:“迂儒强执,不识古今之宜;鄙儒依阿,不顾国家之计;俗儒浅陋,不达治忽之机,皆不堪委任。”(《王廷相集》第815页)迂腐之儒,执定成说,无有通权达变之识,亦无措置古今之才,所学不惟不是其才识之助,反而锢闭其才识。鄙儒虽于一时措置之宜有所见,但为其身家利禄计,委屈其见以就当道,此种儒者无世无之。至于俗儒,其识其才皆无所称,昧于事变之机,狭隘浅陋。此数种人,皆不可委以重任。从王廷相一生行事看,他自觉地把培养自己成为一个理想的儒者作为毕生的追求,他非常重视实学,也非常重视人格修养,强调“实践处用功,人事上体验”。

王廷相把内外交养归结为致知力行两个方面,他说:

君子之学,博闻强记,以为资藉也;审问明辨,以求会同也;精思研究,以致自得也。三者尽而致知之道得矣。深省、密察,以审善恶之几也;笃行实践,以守义理之中也;改过徙义,以极道德之实也。三者尽而力行之道得矣。由是而理有未明,道有未极,非其才之罪也,卤莽邪僻害之也。是故君子主敬以养心,精义以体道。(《王廷相集》第778页)

这里所谓致知力行,内容有取于《中庸》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王廷相以“博文、审问、明辨、精思”为知之事,“深省密察、笃行、改过”为行之事。知之事,重在义理的汲取,使之成为修身和从事实际事务的资养;行之事,重在道德实践,如私欲的省察、过犯的纠正等。

这样内外交养,德知兼致,内以成就理想人格,外以完成经世济民的功业。这样的学问才是真学问,所以他说:“养性以成其德,应事而合乎道,斯可谓学问矣。”(《王廷相集》第779页)

王廷相之修养方法在内外交养德知兼致,而其行为原则,则在“极高明而道中庸”。他反对特意求异与同于凡庸。他说:求异,道不足也,非识之狭则性之偏累之,故离诡而不入圣。求同,志不足也,其累也怀利自全,故不能独立而合污。不入圣,安大?合污,安义?故曰“极高明而道中庸”,不贵于行异也;“君子和而不流”,不贵于同俗也。(《王廷相集》第761页)

古之士,不乏特立独行者,但多为求名自高,故为怪异之行;或其性褊狭,行为违众。王廷相认为,特意求异是由对道认识不够全面所致。道广大而自然,圣人“极高明而道中庸”,故合道。真正的儒者也不同于流俗。同于流俗者,无求道之志,无高尚之行,同于庸众只为自保。君子虽不特意求异,但也不为利养而改其特操。“极高明而道中庸”,绝非同于凡庸,而是内怀求道之志,外遵平实之行。“和而不流”,即与庸众和调但无改其独立之志。他的理想是“智圆义方”。他说:“义方以别群宜,智圆以周众志,故圣人合道。”(《王廷相集》第761页)在精神原则上,必须特立独行,不如此不足以别于庸众;在具体的处世智慧上,必须由积理而圆熟,不如此不足以处众而身安。为道应有这样二个互相补充的方面。他对士人行为的要求是:“抉择以真,其道乃淳矣;弘毅以安,其德乃天矣;变化以微,其几乃神矣。”(《王廷相集》第761页)抉择乃士之志向,弘毅乃士之德行,通变乃士之识见。抉择以道为标准,道德以天为效法,识见以神妙为宗极,三者具备,才算真士。王廷相所立的士的标准不可不谓高而严。

王廷相的功夫论涉及道德修养的各个方面,一遵理学成法,其中虽多有自己独特的体悟,但多书斋语,缺少王阳明那样体验深切、刻骨铭心的话语,也缺少王阳明那样转移一世风气、推倒一世豪杰的力量。论其影响,自不如王阳明那样深远广大。四对佛道及理学诸家的批评王廷相著作中对理学先贤批评甚多,对佛教与老庄的批评尤为激烈。王廷相对佛教典籍下过相当深的工夫,他的批评多自出手眼,如他批评佛教性与觉的关系说:

佛氏教人任持自性,持自性者,执自己之本性也。言一切众生皆有本觉,谓本性之灵觉处,虽流转六道,受种种身,而此觉性不曾失灭。故以此为真性、为圆觉。其有生而能解识者,为众生悟入知见皆从觉性生出,故云圆觉生出菩提、涅槃及波罗蜜。……由此观之,佛氏之大旨近矣。(《王廷相集》第875页)

此言深知《圆觉经》大义,亦深达佛教圆觉为性之说。他紧紧抓住佛教以觉为性,此性不生不灭,是一切有情与生俱来的功能,是成就道果一切功德的基础,可谓抓住了佛教根本义旨。而且他提出,觉性不生不灭,故不与气为一。凡性气分离之论,皆堕佛氏此说。如朱熹认为天命之性非来自形气,王廷相认为朱熹此说“其实自佛氏本性灵觉而来”(《王廷相集》第875页)。性生于气,一切离气言性之说皆蹈朱子此病。

王廷相又指出,佛教以圆觉清静心为本原,以宇宙万象为幻化,且欲通过修养遣去幻化以还本来之清静,此论大幻妄。他从他的气论出发驳斥这一观点说:

有元始之气,则天地之幻化不能离;有明觉之性,则人生之幻识不能离,不得已之道也。佛氏欲遣离幻心,必须灭性。性灭幻离,若复有觉,亦即是幻,况未必绝耶?能离自生之幻矣,能使天地离幻化耶?说经十二部,佛之幻识甚矣,而欲使众生解离,有是乎?(《王廷相集》第875页)

从王廷相的哲学立场说,气构成之天地万物皆实有其体,不能谓之幻化。即使从佛教言谓之“幻化”,此幻化也不能灭离。精神活动亦然。无论心性是否本觉,人的精神活动是实在的,不能谓之空幻,也不能灭绝。若以一切精神活动为空幻,则佛教所谓觉亦空幻。佛教三藏十二部,无一非精神活动的结果,亦可说无一非幻。以幻识教众人离幻情,其诞妄是明显的。王廷相抓住佛教教义中最根本的罅漏,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之法,论证佛教以物之存在、以精神活动为幻妄之误。

王廷相从其气论出发,尚动尚有为,故老庄思想也在他批评之列。他批评老子说:

老子之道,以退为主,而惟欲利己,及其蔽也害治。是故得其静修者,为方士之解形;得其吝啬者,为晏墨之苦俭;得其容忍者,为申韩之刑名;得其离圣去智者,为庄列之放达;得其不敢先事者,为持两端之奸;得其善为保持者,为避难之巧;得其合同而不绝俗者,为顽钝之鄙夫。夫是道也,其始也未尝不曰可以治天下,终也反以之坏天下。道慎乎哉!道慎乎哉!(《王廷相集》第844页)

同类推荐
  • 道德经(修订版)

    道德经(修订版)

    《道德经》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思想和认识论的内容,是一本十分富有哲理的书。虽然有些思想受到时世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教育以及指导人民都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内容丰富,思想深邃,说理透彻,文笔优美。老子的一些语言,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长地久”、“知足常乐”等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同时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道德观念、政治主张、伦理思想以及教育原则等。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主要从原文、注释、译文、解说四大方面进行精练的解读。同时适当穿插孔子门人故事,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及孔子所处的时代。"
  • 符号王国中的艺术哲学

    符号王国中的艺术哲学

    20世纪以来,在西方分析哲学、语言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下,“符号”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对符号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符号学便得到了迅速发展,一跃而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英国哲学家和美学家M·C·比尔兹利指出:“从广义上说,符号学无疑是当代哲学以及其它许多思想领域的最核心的理论之一。”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鬼谷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鬼谷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菜根谭(第七卷)

    菜根谭(第七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热门推荐
  • 覆地焚天

    覆地焚天

    寰元世界,万族林立;杀伐征战,强者为尊。重天之门,六道降临;刹灭出世,横荡八方。少年携九脉祖龙从惊霜而来,历重劫生死,只为掌控自身命运。混沌之灵,煅我圣体;浩宇星辰,淬我真魂;九境九转,炼元为帝。神鬼莫测的风骚职业,诡谲的异元通道,逆天的神效,赢得佳人为我倾心。战神之威,纵横万里,天雷地火,焚尽九域苍穹。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
  • 皇帝后宫佳丽大盘点

    皇帝后宫佳丽大盘点

    古往今来,男性往往被视为国家政治中枢的核心,特别是在中国传统的夫权制社会政治体系和格局中,女性一直被认为处于从属地位。然而在帝制中国的某些特殊时期,一些本来深养后宫的后妃,由于种种机缘得以走上政治前台,操控国家大权,决断朝政大事,生杀予夺,俨然帝王之尊。她们究意有着怎样的性格和命运?她们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进入政治核心?本书通过细述后妃的荣辱沉浮与喜怒哀乐,揭开了帝制中国那一幕幕惊心动魄又耐人寻味的场景。
  • 战神联盟之对手复活联合

    战神联盟之对手复活联合

    复活,联合,黑化……原本早已经死去的威斯克,哈迪斯……和他们的手下,为何会无缘无故的复活?原本一个威斯克就让人头疼,或者一个哈迪斯。这回,威斯克和哈迪斯还有欧比组织又联合了起来。就在一天中,战神联盟又失去了两名队友。为什么威斯克和哈迪斯只带走了雷伊和布莱克?放走了盖亚、卡修斯和缪斯?幕后黑手到底是谁?盖亚、卡修斯和缪斯到底能不能救回雷伊和布莱克?该怎样才能够让以前的雷伊和布莱克回来?战神联盟还有把握战胜他们吗?遥小琪:想知道答案吗?那就赶快点击开始阅读吧!在这里,还能够看到幽默版的赛尔号,希望你喜欢!谢谢!
  • 誓斗九霄

    誓斗九霄

    隐藏的天才少年,因被饕餮附体。一身灵力尽废,被剥夺姓的他,该何去何从?且看觉醒的异类,如何生存于异界,将其混得风生水起……
  • 神奇宝贝之我是冠军

    神奇宝贝之我是冠军

    红发的少年,站在风之巅。他有着惊为天人的外貌,他冷静,坚强,勇敢;却也不失顽皮,抽风,搞怪。战斗时,他沉着冷静却不失骨气;朋友前,他顽皮活泼也爱吐槽,捉弄人。少年并不是完美的,他也有冲动,害羞,亦或是冷酷的一面。独头龙,圆陆鲨,宝贝龙,迷你龙……众多的精灵伙伴与他共同成长;沙呈,冷焱,阿昊,阿泷等朋友也与他共同患难……少年的路还很长,他的战斗,他的对手,不会少。而他的目标,是冠军。总有那么一天……红发的少年,站在风之巅。————————————————————————【P.S.首先,我是龙系控……其次,大家看完之后有意见的话一定要在书评区说哦!!最后,本书疑似慢热,请多多关照!】
  • 晨曦远望

    晨曦远望

    青春,无所谓对错,因为自己在成长。有些人,就是天生的有缘无份,有些人就是能梦想成真,虽然坎坷,但是真心来过就好。
  • 逃奴,偏就爱上你

    逃奴,偏就爱上你

    虾米?~没听错吧,她是南寻的女奴?!~凭什么?她可是自由人,她恼怒、疯狂地抗争,打伤了侍卫,咬伤了女奴总管,她大闹女奴殿,却换来严苛的酷刑。一次外交宴会,一个如寒冰一般的男人闯入了她的世界,她的野性、暴怒全都不管用,她被压得死死地……
  • 邪王盛宠:商妃不好惹

    邪王盛宠:商妃不好惹

    她只想好好的盗盗墓陪着儿子四海为家。可是,谁来告诉她,眼前这个红眸尖牙的男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身怀僵尸血脉,这辈子注定不会跟平常人一般。女人对他而言,只不过是权利争斗下的一枚棋子罢了。可是,谁来告诉他,眼前对自己张牙舞爪的女人到底是谁?她只求一味药,翻遍天下也要寻得。哪怕,杀了眼前的这个男人也在所不惜。“司徒蕴瑈,你告诉本王,为什么你的儿子跟本王如出一辙?”某王爷磨牙怒声竖眉。某女淡声,“物有相同,人有相似。王爷,我是一个商人,所以儿子长的跟别人撞脸也是正常的。”某包子:娘亲,您不是说我爹坟头草都比我个头还要高了吗?为什么这王爷长的如此像我,还说他是我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辨惑编

    辨惑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世异魔

    傲世异魔

    狂战士的血腥屠戮让他感觉到厌恶;他喜欢异兽,别人都说,异兽凶残可怖,但他却觉得,它们可爱的如同天使。他操控世尊异兽,一统异界。怒声低吼之间,无人敢于抬头直视。高处不胜寒,被视为异类的他,遭尽异界群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