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99500000023

第23章 总结和思考(3)

我们可以将民主的基本内涵理解为: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决策;公民权益可以避免政治权威的****。并在法律的规范内得到维护。如此而言,网上公众表达将促进民主政治建设是不言而喻的。首先,网络使用者通过网络发言讨论公共事务,交流有关信息,他们的这种关注和讨论为政治精英了解舆情提供直接的管道,并有可能影响到公共决策。其次,网络交流有助于社会公众增强权益意识,并为维护自身权益而采取实际行动。前者如******在2005年中外记者会上表示:“他们(指网民)的许多建议和意见是值得我和我们政府认真考虑的。”后者如“肝胆相照”论坛在维护乙肝病毒携带者权益问题上的所作所为。

真正的问题在于,民主需要制度性建设,在当前对网上公众表达尚且缺乏清晰的管理制度的情况下,其作用的发挥存在很多不确定性:(1)网络讨论的展开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容忍程度和对议题的基本态度。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们认为孙志刚案和刘涌案的网上讨论反映出来的仅仅是极具偶然性的个案,不具有可重复性,也很难说是代表着某种模式。(2)网络时事讨论的影响和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关方面的态度和意愿。表现出来的是,有的时事讨论案例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介入,如东北宝马撞人案;而另外一些案例则呈现出网上讨论和现实进程各行其是、并不相干的状况,如黄静案。(3)时事讨论如果持续地得不到现实层面的回应,将出现后续难继的状况,最后。往往会不了了之。从短期看,这是话语表达脆弱的地方。但是,从长期看,沉默的声音有可能被转换为群体长久的受伤的记忆,它所酝酿的风险也许更为严重。(4)牵涉到高层官员的讨论、牵涉到面上的有关政治的话题讨论,如腐败、矿难等,因存在较大的政治风险而使讨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关社会生活和比较单纯的领域政策的讨论几乎没有禁忌,如有关教育产业化政策的讨论。

综合起来,网上公众表达和民主政治是一对相互依赖的关系。而从目前阶段看,前者的发展更加依赖于后者的发展,而不是相反。民主制度建设为网上表达提供了较为开阔的空间,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网上讨论才能产生对现实层面的作用。

其实,除了这种容易产生轰动性影响的时事讨论外,有关政策、制度的持续性讨论不太引人注目,但是对于民主制度的建设却有可能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只是,这一种社会讨论与政府决策之间的互动过程因为时间长久而更加难以分析。这一类讨论如“三农”问题、教育政策等,不是针对单个事件,讨论量比较均衡,不会突然增长很多,或者瞬间沉寂。

(二)社会结构

网上交流超地域的特点拓展了人们的交往能力和在交往中的选择性,“同类相聚”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从社会交往的角度来看,网络传播的这项特点将对人际关系乃至社区关系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西方的网络传播研究者对此有许多实证性研究。例如,美国学者曼台和鲍尔洛基奇2003年在对洛杉矶居民的研究中发现,对于英语使用者来说,互联网交流是与对公共事务的参与联系起来的,并且间接增进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但是,在一些亚洲人和拉美人的社区,互联网的使用则产生了似乎互相矛盾的两重作用,一方面它有可能促进种族同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却有可能使那些受过教育、能够娴熟地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居民脱离其所在社区。

从我国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上来考察。网络传播更值得关注的是它在社会阶层结构分化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社会学者认为,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社会分化,旧的社会结构解体,新的社会结构成分不断产生。陆学艺等将当今社会划分为10个阶层:国家和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和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阶层分化不仅是职业分化的结果,也包含一些制度性因素导致资源分配差异而带来的分化。在这个分化过程中,一部分人被纳入社会的核心结构体系中,但也有一部分人在脱离原先的轨道后,被甩出主流社会之外,成为社会的边缘群体或弱势群体。这些被分化出来的脱离社会核心结构的群体如果长久不能被重新纳入社会结构中,就会造成社会结构的断裂和矛盾,从而酝酿比较大的社会风险。

对于社会的主流人群来说,网络传播也许正如西方学者所说的,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殊异于其他事物。但是,对于社会的边缘性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网络传播的发展有着不同于一般的意义:(1)为边缘性群体和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心理安慰和社交支持。对“肝胆相照”论坛的研究表明。这种虚拟空间的交流和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个体所承担的心理压力,并且尽可能地寻找积极面对现实状态的途径。(2)通过网络交流将分散的个体联系起来,形成集体凝聚力,推动边缘性群体采取主动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进而通过影响政策、制度设定等方式,改变自身的边缘性(弱势)的处境。(3)在这种类似于国家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推动一个比较具有弹性的新的社会结构体系的形成。形成一定的机制,使得在阶层分化中产生的不同群体都能在这个结构体系获得相对公平的资源和利益,从而,社会在变革过程中仍然得以维持一定的秩序。

(三)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和社会变迁构成一组相对的概念。社会变迁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社会的稳态结构被打破,矛盾和风险也就相伴而生,以现代化为目标的变迁同样不可避免。所以。亨廷顿在20世纪60年代曾提出一个观点:“现代性蕴涵稳定,但现代化导致不稳定。”那么,在变迁背景下,公众表达能力的拓展是将促进稳定,还是相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有辩证的思维。

从短期来看,从具体个案来看,公众表达也许是添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如在2005年上半年掀起的反日浪潮,以校园网为代表的互联网是相关信息传递的一个重要渠道,所以,有关机构在工作中也是将互联网信息作为重点监控的对象。表面上,互联网为民间的反日情绪推波助澜,并增加了政府管理的难度。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将互联网表达看做民间长期积累的反日情绪的一种表现方式,则互联网实际上是为管理者及时掌握这种情绪的状态提供了方便。

如果能维持网上公众表达的理性状态,从长期来看,公众表达是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的,其积极意义至少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上公众表达有助于预防社会成员的极端情绪和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发生。对肝胆相照的研究表明,网上表达是个体舒解压力情绪和获得社交支持的有力渠道。另外,通过网络,社会成员可以用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管理者的不满和意见。如果这种温和的表达方式能够产生效果,社会公众将会更乐意采取这种和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更为激烈的行为,如示威游行、跨地域集体上访等。

(2)网络为具有较高政治热情的社会成员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公开的宽阔的平台,有助于减低社会成员参与非正式政治活动的可能性。公开的讨论让社会管理者可以及时掌握民意,调整政策,或者采取应对措施,而非正式的参与则对社会秩序构成潜在的威胁。

(3)公开的讨论和交流有助于促进社会共识的形成。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分化的加剧,在不同的社会组成部分和不同的群体成员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目标和追求,对于实现有效的社会控制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

最后,对本项研究的弱点和不足进行陈述。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依赖于结合抽样方法的文本分析,没有进行抽样调查,因此,缺少反映网上公众表达状况的面上的数据,这是以后研究需要弥补的一块内容。主要依赖网络使用者在网上的自我陈述和发言状况展开分析,没有结合对他们的访谈,而在有些情况下,他们的发言与其真实的想法会存在一定的背离,这使本文的结论可能存在偏差。在研究个案的选择上,由于论文研究时间有限,兼以典型案例的出现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只选择了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因此在案例类型的代表性上显得不足,这也对本文结论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在分析网上公众表达所产生的影响时,主要依据网上的文字表达以及现实中有关方面的反应及政策变动。在两者之间体现的是一种间接的联系,缺少管理者进行决策和政策制订的动因的直接依据,缺少管理者的自我陈述,这使本文结论有一部分是建立在对现有材料进行推测和判断的基础上,随着以后相关材料的出现和丰富,需要对有关结论进行更新。

同类推荐
  • 中国的细节

    中国的细节

    他是中国最知名也最受争议的日本人之一,他被奉为“新锐国际政治观察家”,也被抨击为“赤化”“没资格说三道四”。他身处夹缝,备受争议,却始终坚持对中国的观察和思考。他见证了中国的繁荣自信,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和谐声音。他笔下的中国由诸多细节构成:从咖啡店提供上网服务到高考生优先安检,从大学生的课堂讨论到媒体开始亲赴现场,从《建国大业》到诚品书店,从刘翔到足球球迷,从“剩男”到“港漂”……于生活,他谈有趣的文化现象;于时政,他聊国家外交和发展。他以温和而不偏颇的表述为目标,但绝不盲目讨好大众。他坚信,当代中国与加藤嘉一是真正意义上的“绝配”关系。
  • 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该书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立项后的研究成果,以宏观历史为出发点,摈弃了单纯的学科观念,致力于学生正确历史观的确立与历史问题的分析方法的形成。目的在于以学校为平台,来塑造一个全新的、充满理性与人性的教师群体和校园文化共同体。该书角度鲜明,史论结合,有学科特点和通识特点,可作为历史教学研究的参考书和历史观认识的读本,以指导中学历史教学与中学学科的研究。
  • 校园用电安全管理与教育

    校园用电安全管理与教育

    从历年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来看,不懂用电知识,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占二分之一。因此当前安全用电的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安全用电应从学生抓起,因为各家各户都有学生,可以依靠学生宣传安全用电常识。
  •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班会”是指班级管理人员根据一定的教育指标,组织所有同学举行班集体活动。老师要参与指导,把握方向,关心学生需要及发展过程。按照活动设计、活动准备、开展活动和总结工作的顺序,有步骤地进行该主题活动。内容要广,可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和劳动教育活动。在具体活动中,目标不可单一,要有综合性,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活动要多样性:讨论式、报告式、竞赛式、表演式、游戏式、参观式和课题式等,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要组合在一起,要有创造性和趣味性。总的来说,好的集体活动可以提高集体人员的素养,也能促进集体发展。
  • 实用会议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会议文书写作大全

    《会议文书写作规范与实用例文全书》根据作者四十多年会务文书起草、审核、制发经验而写成,全书按照文稿在会议中的地位、作用设计全书框架结构,分为五章:主题性会议文书、辅助性会议文书、记录性会议文书、礼仪性会议文书、服务性会议文书。《会议文书写作规范与实用例文全书》系统介绍了会议文书的规范写法、常用结构和可借鉴的最新例文,例文多为2008年以后市、县区、乡镇和社区、企业、院所会议使用的文书,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借鉴性。 ??
热门推荐
  • 武帝邪皇

    武帝邪皇

    神魔大战之后,神魔大陆,这里最多的不是人类而是无边无际的魔兽。极品宅男穿越后,没有高贵的血统,没有极品功法,没有极品导师。有的只是那神秘的空间血狱......
  • 庭院深几许

    庭院深几许

    清末民初,小家碧玉的叶镜仪奉父母之命嫁给城内郑家二公子为妻,原是一片憧憬,却不料郑家二公子郑仕远对她极其冷漠。深宅内,她一面要应付冷酷且处处要打压欺负她的丈夫,一面要周旋于郑家的妯娌们中,她的婆婆郑家老夫人又对她期许殷殷,使叶镜仪在郑宅里每天如履薄冰。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更激烈的血雨腥风正等着她......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80余篇,作品字里行间透露着文学大师对社会的见解和生活的智慧,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随笔经典之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异世回梦

    异世回梦

    一个装作哑巴的少年,莫名其妙进入了异世界,身上只有一个黑色的卷轴,会发生什么呢……
  • 将军请到碗里来

    将军请到碗里来

    故事发生在宋朝那的那个战火分会的那个年代。杨怀玉本想和如玉游记江湖不问世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有一天在突然之间听到他本是少令公杨文光的私生子,当杨怀玉那这盘缠去找他父亲的与其相认时候,然而却被他父亲狠狠拒之门外,杨怀玉一怒之下便刺伤上了杨文广,杨怀玉在绝望之时就下苍鹰帮所截杀的霍环,当霍环终于有一天鼓起勇气的时候对杨怀宇说,杨怀玉我爱你,杨怀雨的一句话让他彻底的心痛,“霍环我只爱如玉,而你我一直把你当程妹妹”,当杨文广把霍环当中许下杨怀玉时,霍还心中欢喜,然而怀玉当场便说到“此生我只爱如玉一人,而你永远便是我的妹妹,这个婚我是不会结的,”
  • 迷失在梦的天堂

    迷失在梦的天堂

    莫岚,一个乐观阳光,怀揣梦想的单纯美丽的女孩儿,却在追梦的路上无意中走进了凌俊逸的世界,那是一个由回忆编织的世界,那是一个充满了明争暗斗的世间。她深信,有些东西,在一瞬间就已经注定。莫岚不知道,自己带给他的是觉醒还是再沉寂,而自己到底是他回忆中天使的替身,还是天使本身他说:“现实和虚幻到底有没有界限,如果那个世界中有她,真或者假还重要吗?”面对这段迷茫的感情,面对这个迷失的人,她的坚强和宽容到底能不能浸润,迷失在梦境中的他们到底应该何去何从……
  • 双生公主

    双生公主

    年幼的蓝依因家庭受到伤害被神秘黑衣人收养,十五年后,她改头换面,与俩个好友以全新的身份回国为母亲报仇。机厂意外遇见四个大帅哥,梁子就此结下。“第一次,哼,算了,第二次,呵呵,姐姐说什么也要把你们给整死!”于是,一触即发的校园大战狼烟四起。从相遇,相识到相恋;从结仇,过招到释怀最后到相爱,突如其来的一切入让他们的感情走入破灭,让我们一起看三位少女如何成长,如何重生,如何面对自身感情…….
  • 碧落成仙

    碧落成仙

    简介一:她说,我一定能成仙!他也说,我要成仙。还有她,她,他,他……为了这样那样的原因,他们都要成仙。如斯执着,无非是——你要下黄泉我伴你堕落,你要上碧落我陪你升仙!简介二:师父,如果我不是你的徒弟,该有多好……可是,如果我不是你的徒弟,师父,你根本不会多看我一眼吧?
  • 荒古战歌

    荒古战歌

    悠悠荒古,万族争锋。蛮巫化道,穷极天宇。蛮者,掌本体之力,修不灭神体。开天辟地,所向披靡。巫者,握天地之力,成玄奥术法。法天象地,天下无敌。蛮巫双修,得无上战力,一念之间,掀起了荒古之中吟唱了千万载的战歌。
  • 火斑鸠官司记

    火斑鸠官司记

    本作者认为此神话故事的创作并非古人以此解释自然,而是启迪人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要遵纪守法,要远离官司;同时,暗喻了司法中存在着类似的悲剧,而老百姓对冤错案申诉艰难且希望渺茫。因此,本神话故事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永恒的主题。神话中的悲剧是纯粹的幻想和虚构,司法中的悲剧有相当一部分源于权势插手或司法者有意而为之。可以说,自从产生法律以来无论哪个朝代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司法者酿造他人的悲剧故事。本作者是现代人,以类似于现代的法律内容和司法程序来写,但忠实于神话故事原意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