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00300000017

第17章 天水古树与民俗(1)

从上表统计情况分析,这些古树地名有如下特点:

1.首先在181处地名中,97%的属于村落、乡镇名称;3%是河谷,山名。一般情况下,村落命名原则是“先树后名”,只有人为的文化创造,古树木的聚集区才能确定为地名,因而,人文气息浓厚。而且,古树文化地名包含的树种丰富,以杨、柏、松、槐为多,桃、梨、杏、桑次之。

2.这些古树文化地名多分布在农村,占农村总地名的98%,属于俗地名,历史较长,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

3.古树聚集地区,一般情况下,自然环境较优越,表现为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气候温湿,海拔较低,植被丰富,适于人类长期生存,多为山间盆地、河流阶地或浅山区,有利于树木生长,充分体现了天水典型的地理生态环境,为树木聚落地名高度密集的网络集中区。

4.天水古树文化地名,更能从民俗地理学的角度透析天水古树文化的丰富内涵。从推理学的角度来讲,古树林木聚落地名应该多分布在植被茂密的地区,但是地名本身是一种文化景观,它又不能不受人类活动范围的限制,所以,只有在那些历史时代给予开发的古树林木茂盛区,古树林木聚落地名才能大量产生和存在。如木树关、神树村、木瓜村、木门、九棵树村等村具有古树林木的多元化、多方位的关系;而八槐村、大柳树村、郭槐村、银杏乡、龙槐村等则典型地反映了天水古树文化与民俗地理的密切关系,是天水先民地名命名原则中独特信仰和习惯的生活体现,即古树林木地名中的民俗文化。

1.古银杏地名

银杏(Cinrgo biuba Lin)俗称“公孙树”,又名“白果”,是长寿的落叶乔木,是世界上的孑遗植物。银杏远祖出现于古生代的石炭纪(距今3.5亿—2.8亿年),中生代侏罗纪(距今约1.95亿—1.4亿年)时最旺盛。据科学考察得知,当时世界上有银杏20属150种,分布于除赤道和南极洲外的大多数地方,仅中国就有14属100余种。但到新生代第三纪末期,地球气温迅速下降,第四纪(距今0.02亿—0.015亿年)出现了大陆冰川运动,地球上的生物遭受了一次严重灾难,世界大多地区的银杏适应不了寒冷的环境,开始衰亡、灭绝,而当时,由于地形复杂,高山险阻,某些地方没有受到大规模冰川的严重侵害威胁,银杏得以存活下来,自此,银杏成了中国特有的树种,被学术界称为“金色的活化石”,深受世界的关注。我国是银杏的故乡,当今世界各国的银杏无不源自中国。银杏为我国植物中的国宝。

银杏全身是宝,集籽用、叶用、材用、防护、美化观赏于一体,既是富含营养的果树树种,又是具有特殊疗效的药用树种,不仅可防风固土、涵养水源,而且有防火耐烟、抗毒的特性,更是珍贵的生态环保树种。今天水毗邻的徽县(1985年前属天水地区)是甘肃省境内银杏古树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的地方。徽县南嘉陵江支流田河镇上坎村今有集中连片的古银杏(树龄在500—2000年左右)43株。徽县城北五华里银杏乡一株银杏,距今有1700—2100年左右,树体高大,但中部已枯朽,由根周发出12个大枝,总树围13.5米,树高30米,冠幅23平方米,覆盖面积近一亩。该地今为银杏乡政府驻地,以前称银杏村,其命名显然源于此株千年银杏。始命名年代已久,无从考究,但必须注意到银杏村有着悠久的历史。虽是现代称谓,而地名按命名原则看,村、乡只是今天的通名,而各个时代又有不同的行政名称,如清代(《徽县志》)称该地为银杏里,由此上溯,可推知银杏作为该地名的专名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称银杏公社,现为银杏乡,因此,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稳定性、延续性、历史性、文化性是不可怀疑的。也正是这种特性,保证了地名能以地理符号的鲜活方式、乡间俚语的通俗名称,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徽县银杏乡这样一个历史地名遗留,能反映出该地有独一无二的银杏古树这一事实,还应看到古银杏树的独特的经济价值、美学价值、环保价值。

徽县地处甘肃东南部,属长江流域,地形为典型的山间盆地,海拔最高2000米,气候为暖温带与亚热带交替大陆季风区,适宜银杏生长,这是千年银杏在该地区分布广泛的客观原因。徽县银杏乡银杏树位居西北之首,其属种在陇右范围内罕见而且珍贵,以树为地名犹显特色,表明资源优势。

银杏生长周期缓慢,但寿命极长,结实产量高,也为其它果树树种所不及,其种子俗称白果,是食用、药用兼备的佳品。今银杏乡的一株古银杏树年产白果250公斤左右,可以想象在古代,当地居民更是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也作为贡品而获赏赐。《秦州直隶州新志·食货》载,徽县特产即白果,别地所无。古银杏树与当地人世代相伴、朝夕相处。

此外,民间相传,这株古银杏为古代秦州(今天水)至阶州(今武都)的行道路标树。虽无据可察,但是可以想像古代交通不便,百里之间也往往晓行夜宿,古银杏树所在也是交通要道,居民点所在,商人以典型、珍贵的古树来描述记忆该地,也极有可能。今银杏树南建有近年复修的公孙寺,仅从寺名看,就能略知古银杏在当地人们心目中的分量。民谚常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无儿不建白果园”,生动诙谐地说明古时银杏在不能进行小苗嫁接、矮化密植、整形修剪的条件下,挂果时间迟缓(需50年左右)的事实,公孙树,即是说祖爷栽树,孙子辈才能得实,公孙寺取此意,是当地居民自发纪念古银杏的另一种文化方式。银杏里、银杏公社、银杏乡、银杏村通俗简单,给人一种明快、清晰、富贵的感觉。银杏乡名完整地记录着民间资源、物产,更蕴含着乡民对古树的情感。

2.古柳树地名

柳,学名旱柳(Sclix matsudana kolds),落叶乔木,抗旱性强,易活速生,根系发达,防风固土作用极大,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先秦典籍中最早有记载。《齐民要术》记载得更为清楚:“少枝疾长,三年成椽,比如余○微肮,亦足堪事。”王桢《农书》载:“陶米公日:种柳千树则足柴,又堪屋材。十年以后,髡一树,得一载,岁髡二百树,五年一周,其材用柴薪,不可胜用。”天水地区地形多河谷、梁峁,大多地方为半干旱半湿润区,栽种柳树是一大特色,而古柳地名在现存古树地名中占有绝对数量,称大柳树的古村落、居民点多达10余处,尤以天水麦积区马跑泉乡大柳树村最为典型。在该村小学院内至今存活有三株古旱柳,素称秦地旱柳之冠,大柳树村名即源于此。

三株古柳,平面方位呈等边三角形状,其中南边一株已枯死,树体高大,均叶枝茂盛,交相错落,绿阴遍地,三柳树高分别为19、21、22米;树围分别为5.02、5.23、4.6米;冠幅分别为379、330、330平方米;树龄均在400年以上。当地还流传着一首有趣的古歌谣:“大柳树,确实大,树桩上,能碾场,转三天,不到边。”农家夏收,打碾小麦的场地小者也得半亩,巨柳树桩“三天转不到边”显系夸溢之辞,但民谣至少能说明该地确曾有过巨柳。大柳树村名不虚传。

大柳树村地处渭水支流永川河西岸、麦积马跑泉镇10公里处,东南距甘泉双玉兰堂25公里,位于从天水市区进入麦积山风景区的大道边上,背山临水,景色宜人,是一处古树村落遗址,现有居民上万人。大柳树村为今之名称,历史上多被称为大柳树。它是一个通俗的“植物地名”,其得名年代已不可察,我们只能从当地零星的信仰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同时推测大柳树村古树地名的某些文化特征。

柳为速生性的落叶乔木,易活耐旱,用材广泛,树阴浓郁,适于纳凉,所以在农村乡间,深受民众喜爱。清明插柳是全国性的风俗习惯。柳在民间还有着更广泛的民俗意义。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白首”,柳是青春的象征。又《齐民要书》载:“正月且取柳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柳有驱鬼去邪的功用,山神庙、土地庙的柳树即承此意。天水地区民间巫傩术中往往用“桃木弓,柳木箭,以除魔”,更有用“柳木人”念咒陷害、报复的交感巫术。《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文学中柳所含蕴的这种惜别之情,当然也会波及民间。农历五月五日,传说为屈原的祭日,此日,天水地区民间的一大风俗便是踏青折柳,挂于门首。“柳”,“留”谐音,其实是含有“唤雷,招魂”之意的。所以,天水麦积区的大柳树村并非一个简单的地名符号。柳的民俗内容用巫术、迷信表现毕竟过于偏颇,地名在反映民俗内容上是相对隐讳的,它更重视形式符号上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这一点不能忽视。大柳树村的命名也不是随意性的,它带有民众的主观愿望:人们喜爱古树刚柔兼济的形体,其苍劲的树干,婀娜的枝条,动静结合,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茅屋古树,民居错落,三株古柳围成圆形,犹如树身的钟馗,驻足树旁,镇守着祥和安宁的田园人家。依据古柳树龄和民间歌谣,我们估计大柳树村的地名历史至少在300年以上。麦积区大柳树村有大柳树,地、树相得益彰,交相生辉,保留了历史的某些真相,谱奏着一曲永恒的古树民俗乐章。

3.古槐树地名

八槐(村)地处渭水南支流东柯河上游,北距麦积区址20公里,东距街子镇3.5公里,今属街子乡所辖行政村,古称八槐(村),至今沿用。该村背依寿山,西临东柯水,山环水绕,风韵独存。村东山崖上生长着古槐,原有八大主枝,故名八槐,俗称“八股槐”。八股槐现仅有三股,呈南北方并排生长,间距1米余,南端一株树高20米,树围5米,基围5.25米,冠幅南北10米,东西8米,树干上分二侧枝,长势较弱,有干枯现象;中间一株树高22米,树围4.8米,基围6米,冠幅南北8米,东西10米,树干高12米处分三侧枝,生长较旺;北株树高23米,树围5.4米,基围6米,冠幅南北15米,东西12米,树干分两侧枝,上部又分4枝,长势稍弱,有梢枝干枯,三株古槐树龄均在800年左右。今存三槐而当地仍称八槐,足见以八股槐命名该地,历史久远。公元759年杜甫流寓秦州时所居的“东柯草堂”就在今八槐村,《元一统志》:“东柯草堂,在东柯镇,少陵弃官至秦,寓于侄佐之居,其南有白水涧,即子美泉也。”今八股槐村子美泉犹存。唐安史之乱,京都破废,759年,杜甫在疏救房官获罪后,辞弃华州司功参军之职,投奔至居于秦州东柯谷的其侄杜佐居处避乱度日。《秦州杂诗》第一首前两句“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即指此事。杜甫在东柯谷依亲友资助,卖药为生。山居生活,清贫幽雅,诗人两首诗,描绘了这里幽雅的“桃源”风情。其一日:“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船人近相报,但恐失桃花。”其二日:“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落日邀双鸟,晴天卷片云。野人矜险绝,水竹会平分,采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穿越时空隧道,我们可以想像当时东柯谷优美的自然风光,“船人”说明当时的东柯谷水量充沛,足以行船。青山秀水,飞鸟绿竹,连片瓦舍,东柯谷确是一处难得的洞天福地。

同类推荐
  • 截拳道

    截拳道

    截拳道融合世界各国拳术以咏春拳、拳击与击剑作为技术骨干,以中国道家思想为主创立的实战格斗体系构想,也是一种全新的思想体系。与多数武术不同,所创立的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它是一种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如同马克思主义一样,与时俱进,和社会一道向前发展。
  •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希望本书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 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名校大比拼

    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名校大比拼

    读本书,让你体会世界各国著名大学的知识气息的同时,来了解它的建立,发展历程以及响彻世界的魅力所在。
  • 劳而无忧——劳动权益政策法规解读

    劳而无忧——劳动权益政策法规解读

    本书不仅提供观察和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模式,并且培养学生积极、正确使用媒介,普遍提高大学生对于大众媒介和文化关系认知的水平。
  • 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严格来讲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作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国学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对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这本书就像一部入门级的国学大辞典,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把每一个问题压缩在数百字之中,以小见大,深入浅出,让读者可以更轻松、更快速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不仅对整个国学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更从中撷取精华,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完美呈现。
热门推荐
  • 逍遥临九天

    逍遥临九天

    修炼一路,谁终能成就无上巅峰?无数天骄而谁又能够拖颖而出?逍九遥不为成就无上,只求逍遥一世,且看逍遥游天下,上天宫。逍遥天外,与天争。
  • 海武纪

    海武纪

    公元2220年1月1号各国组成的探险家团们发现了传说中的归墟并前入探险,却意外将世界格局改变,毁灭之后的重生,新的纪元由此诞生,一个先进却又落后的纪元,科技不在,印力称霸;国度消失,岛屿普世;百年沉寂,暗鬼再现;乱世降临,成王败寇。
  • 劫石前传

    劫石前传

    从小被种下天诡之术,遭到各方势力的争夺,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陈叶,遇到了星际旅途的荷昇,当荷昇重新给他选择的自由的时候,陈叶却无法选择,因为他早已忘记了自己。他将如何填写自己的人生,他又将能否找到突破常规的人生意义?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对自己做着选择,然而所有的选择加起来又会不会是自己想选择的人生……?
  • 大汉忠魂

    大汉忠魂

    这是一篇中国古代版的拯救大兵耿恭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现在的影视剧。
  • 墨菲法则

    墨菲法则

    本书从立身处世的角度出发,对墨菲法则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包括原理、意义及解决的办法,作者将跟随它所揭示的道理进入到事实真相的内部,并反过来为读者服务,争取降低坏消息到来的概率。
  • 我不惯着你

    我不惯着你

    新书:《猎艳大宗师》这回用第三人称了,要不然又要被和谐。
  • 悠闲美利坚

    悠闲美利坚

    被外星人抛入平行宇宙的2001年,昊明惊喜地发现,全球经济都是2015年的水平。历史有偏差,创业怎么办?他本来就不缺钱,他只是个文艺青年,他只想好好谈个恋爱。不过,抄书匠调戏小粉丝,剧作家结交女明星,扩充回卧室跪次搓衣板,成为全球男子的情敌,祖国男子的榜样,这等神展开,昊明可就万万想不到了。这是个披着重生皮的日常生活故事,这是个披着娱乐皮的温馨爱情故事。只是昊明毕竟揣着个超级电脑,谁知道他啥时候能抛出点黑科技呢?
  • 倾世良缘之公主世无双

    倾世良缘之公主世无双

    一个是因为身体原因被放弃的王爷,一个是因为不受宠爱被放弃的公主,谁说和亲只能是悲惨的结局?我若翻手天下,只携你笑看万里江山!
  • 南木,是我不懂得珍惜

    南木,是我不懂得珍惜

    我收留了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却不知道让我的生活来了一个大逆转,他居然说“我喜欢你”,故事永远不可能那么美,下辈子,等你不来,我等你永远。
  • 人类拯救计划

    人类拯救计划

    一次救援行动,将孟起卷入了一场旷世的变革之中,也将一个更加绚丽多彩的世界在他的面前展开了来。在这个崩坏的世界中,文明和野蛮不断碰撞,正义与邪恶模糊不清,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活下去。只要能活下去,终将会发现隐藏在一切背后的血腥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