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02100000014

第14章 古代篇:金城声韵喜参差(4)

唐琏(1756—1836年),字汝器,号介亭,别号栖云山人,因其书屋名为松石斋,故又号松石老人,皋兰人,生活在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唐琏能诗文,工书画、篆刻,善琴,精医术,习道学。所做诗文受道家思想影响颇深,其书画作品“亦有近道之气”。

法式善曾寄诗称赞他:“唐子擅书画,艺林称高士。”著有《书画琐言》、《信手拈来》、《证道录》、《三十二书品》、《三十二画品》、《松石斋印谱》等书。其中《信手拈来》一卷,为笔记类作品,记录作者平时读书时的偶感及对文章体格、字句工拙所发的评论,日积月累,汇编而成。因为是“兴之所至,随口出之”,且“诗不成诗,文不成文”,所以将书名定为《信手拈来》。

王澍霖,字石樵,皋兰人,清咸丰二年(1852年)副贡,任榆林、神木、韩城知县。工诗善书。著有《宜春草堂诗》二卷。诗作以五、七言律诗为主,诗风清新刚健,沉郁阔大,有杜诗韵味。特别是他的怀古诗,成就尤为突出,如《横石峡怀古》“秦皇可是帝英雄,远筑长城计亦工。两戒山河横石峡,一身事业望夷宫。于今白骨生春草,自古黄沙起朔风。镇北台前更回首,扶苏营外暮云红”。又如《易水怀古》“燕丹年少太无谋,妄遣荆卿作死囚。怒气乍冲天地惨,歌声未歇鬼神愁。图中匕首锋全钝,囊里腐头色不幽。可笑君臣自亡国,祗今易水咽难流”。这两首诗气势雄浑,见解独到,抚今追昔,寓意深刻。他的抒怀诗,风格亦是大气淋漓,如《榆杨九日》:“想思故国千年恨,忽起他乡九日愁。万里山河人出塞,满城风雨客登楼。惊闻白雁伤新别,怕见黄花感旧游。凭栏不堪回首望,两川榆叶送高楼。”这首诗既有豪壮的胸襟气魄,又有细致的内心独白,境界寥廓高远,品之意味无穷。

他受民歌影响所写的诗,往往用朴实平淡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摹出鲜明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神。如《小西湖竹枝词》:“北山风雨隔河来,急电惊雷动地开。男女纷纷无处避,一齐拥上魏公台”。“白马青鞍美少年,头旋草帽手扬鞭。偶然来到禅房里,斜倚寒床口吸烟。”下卷各篇,为集杜诗句及集古诗句而成,虽然显示了一定的艺术技巧,但成就不大。如集杜句五律五十七首之一的《送友归北》:“……四海犹多难,中原未解兵。犬羊曾烂漫,豺虎正纵横……。”全用杜诗成句,加以裁剪组合而成。《归里吟》集古句十六首《其五》:“尘喧都不到,吾亦爱吾庐。四五百竿竹,二三千卷书。功名思马援,词赋拟相如。

旦夕谁来访,知音未弃予。”裁剪组合陶诗等诗句而成。

金文同,字叙麟,皋兰人。清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历官户部员外郎,兴安、汉中知府。其诗有登临、抒怀、写景、赠答、悲悼等,以数百言的排律为多。因为怀才不遇,抱负难以实现,他的诗中流露出一股郁愤疏狂之气,但语言平易,且多采用口语入诗。如《乙亥下第作偶赋》:“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变态万千风云走。容落乍分升沈判,抚怀郁郁如中酒。昨夜揭晓秋榜开,纷纷摩肩争出首。……白玉谁知忽生瑕,高魁竟被抬头误。……天生我才必有用,岂终淹滞在泥土。早岁意气压青云,俯视寰瀛皆丘陵。矧此雕虫嗤小技,吁衡目底无英雄。大踏步上九云霄,肘悬金印策六螯。青云应同拾芥耳,吐气雄如广陵潮。……”又如《狂生吟》:“人生不逢时,逢时何必唐与虞。人生不得志,得志何必青与紫。唐虞不可期,青紫不易得。得失两忘怀,此中殊落落。”这两首诗都在郁郁不得志中排解愤慨之情、狂狷之气,其中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岂终淹滞在泥土”的坚定信念。他的挽诗,词句谨严,沉郁感伤,有诗骚之风,值得注意。如《挽长安赵展如尚书·其一》:“哀哉斯人,钟毓于秦。奋迹艰寒,超等伦。志坚行卓,虽磨不磷。通籍刑曹,无傍无因。监司藩抚,稠叠恩纶。专坼甫任,又赞枢钧。胡为祸来,惨当初春。吁嗟乎如可赎兮百其身。”诗作对赵展如的生平、德行和品性进行了高度概括,表达了浓烈的哀悼之情。他还有一些言简意赅、含义深远的诗作。如《观边城作》:“万里起长垣,意在分夷夏。民力瘁边墙,何尝限戎马。”表现了对征夫的无限同情和对战争的极端厌恶。再如排律《己巳元旦后五日登凝熙观感赋》:

“又闻当年岁苦旱,饿殍枕藉纷然见。王曰唏嘘此灾黎,安得雨粟俄顷遍。初分宝玉尚盈藏,豆区何烦市惠忙。土木之兴仍代赈,耗尽百万恤痍疮。”作者在对国家时政的讥评中表达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心。

秦维岳(1759—1839年),清代著名学者、诗人。字觐东,号晓峰,皋兰人。道光十三年(1833年),受知县黄璟之邀,续修《(乾隆)皋兰县志》。他博采旁搜,严加考证,精心编纂,至去世时大体完稿,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由其弟子增补刊刻为《(道光)皋兰县续志》。此志记述乾、道六十年间兰州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情况,文笔洗练优美,隽永严谨。他还著有《听雨山房文集》、《听雨山房诗抄》、《听雨山房赋抄》等书。

其诗题材有田园、登临、写景等。描写田园风光的作品,语言通晓,对仗工整,风格冲淡平和,生活气息浓厚,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如《郊行》:“芒鞋竹杖过芳塘,何处人家近水旁。半亩斜阳禾黍秀,一畦新雨菜根香。村童讶客窥当户,临犬惊人吠隔墙。料得田翁有真乐,书声飞出白云乡。”又如《田家》:“茅茨隐众绿,一径自迂回。山果隔墙堕,野花当路开。云低牛背度,雨疾马蹄来。此境知何处,桃源世外猜。”展现出闲适、恬静的田园风光。他的登临诗,阔大刚健,意境深远。如《金城关望黄河》:“秋色郁苍苍,河流下大荒。古今如客过,天地比人忙。波沸潜蛟怒,鹿飞野马狂。愿乘风破浪,濯足插扶桑。”《白塔山》:“一览穷千古,登临逼太清。河声沉铁练,山色拥金城。斜日旌旗动,秋风鼓角鸣。皋兰相向绿,回首数峰晴。”他的写景诗,词语清奇,意蕴丰富。如《秋柳》:“晓风残月过章台,落叶萧萧扫不开。回忆攀条人在否,晚凉不忍上楼来。”又如《雪花》:“谁上广寒宫,临风摇玉树。”《木棉》:“但令人眼热,不管人心寒。”他的乐府诗,气势雄浑,风格高古。如《饮马长城窟行》:“八月秋高阴山突,胡儿饮马长城窟。城内碧血城外流,荒丘万里堆白骨。……”其诗语言以平易朴素为主,间有数首深奥之作。如《呈郝佩秋师》:“白头海上独携琴,一曲泠泠直到今。罗隐中年犹抱恨,方干前日少知音。文章有价平生愿,弓冶无传老去心。从此鲤庭闲不得,两行桃李续春阴。”秦维岳晚年隐居兰州后五泉听雨山房,故其诗集称《听雨山房诗钞》,收诗293首。洪亮吉称秦诗:“蹊径迥殊,语语超脱,五言如《泊舟江岸》云:‘江渚鱼争钓,衡阳雁正回’;七言如《黄冈即事》:

‘新茶雀舌关心久,旧牍蝇头信手抄。’他若《勘灾展赈》诸作,则又仁人之言,语语自肺腑流出者矣。”他写了很多吟咏兰州的诗,如《天都山》、《瓦埠山》、《九州台》、《红泥泉》、《水磨沟》、《石佛寺》、《金山寺》等,用无声的笔书写着兰州的有声世界,向后人展示着清代兰州的美丽画卷。漫步在秦维岳的诗卷中,读着吟咏兰州的山水人物、名胜古迹、风物民俗的诗句,我们仿佛看到了清代中叶兰州地区的自然和社会风貌。读着他对家乡山川的赞美之词,我们又可见秦维岳的那颗赤子之心。如其《天都山》诗:

古洞巍然石佛形,天都高处少人经。水翻峡口雨增壮,岭矗云关天共青。选胜知为马衔麓,探幽可有鹤来亭。登楼四望群峰小,喜对蓬庐作画屏。

“天都山”,在今兰阿公路三十里处西侧、草木茂密,古洞残存。今兰州市七里河区政府辟为山上公园,此诗虽说有模拟杜甫七律的痕迹,但写得很有气势。又有《瓦埠山》诗:“瓦埠山西峙,巍然势独崇。孤峰障日落,万壑动秋风。草浅牛羊牧,崖平车马通。几家村树密,流水听淙淙。”“瓦埠山”,在今兰州市华林山东面。又有《九州台》诗:“望远九州著,台原号九龙。荷衣皴百道,芝盖耸千重。雨渥每随愿,云层足荡胸。巍然天北镇,锁钥更何庸?”“九州台”,在今兰州市白塔山西北。位于兰州市城关区和安宁区的交界处,山高峻,海拔2067米。旧称九龙台,亦名元昊台。又有《红泥泉》诗:“兰郡多泉水,兹泉味莫加。调羹宜作醢,消暑可烹茶。谷口鸟无数,岩前人几家。我将买闲地,夹路种桃花。”“红泥泉”,在红泥沟中红泥岩下,谷深树密,盛夏进入,凉气袭人。果蔬鲜美,烟草尤佳,酿酒烹茶,风味绝殊。又有《水磨沟》诗:“一车宛转碧溪湾,红叶多从霜后殷。

滩落有泉出石缝,禾收退水下松关。朔风满峡刚迎面,积雪多时尚在山。

好共白云忽来去,相从一路伴未还。”“水磨沟”,东傍皋兰山麓,西傍阿干河滨平地,水自泉出,长约十三里,以昔置建水磨,故称。今属兰州市七里河区花寨子乡。又有《石佛寺》诗二首,其一:“灵山有景最清幽,树里寻来细水流。才见光明真世界,满天花雨下僧楼。”其二:“缓上危岩拂小栏,小栏云护万松盘。倦来坐对番僧话,林下香风扫石坛。”“石佛寺”,在阿干河谷之石佛沟中,寺早废。今在原址建灵岩寺。这些诗描绘了兰州周围独特的自然景观,对兰州景物的深切关照说明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无比熟悉和无限热爱。

秦维岳又有《金山寺》一首:

江南有金山,此亦名萧寺。山岂必产金,散金佛布地。西陲土瘠硗,闾阎少储积。弱者再食难,健亦数口累。男无计经营,女无资纺织。飧每缺病衰,衣不周妇稚。目睹冻馁形,我亦潜挥泪。连年遇旱荒,死亡复累累。求佛悯疮痍,大普民间利。雨望均调,财货期不匮。顿使病苏人,生气渐渐遂。和风满穷檐,慈光荷荫庇。我因梓乡民,共享丰年瑞。

“金山寺”,在兰州金城关内,白塔山之西,北山之麓,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建。旧日文人学士九月九日多在此登高。作者由镇江金山寺联想到兰州之金山寺;由江南之富饶,联想到西北之贫困。此诗记述了道光十三年兰州大旱的惨景,少写景之笔,多抒情之意。作者在诗中对劳动人民的疾苦给予了深切的关注,为庶民百姓洒下了同情的热泪,同时表达了自己的良好愿望。

秦维岳对妻子情深意重,妻子亡故后,一直未续娶,曾赋诗:

“鸡鸣勤勖德,河誓山盟结愿深。黾勉持家君健甚,惭予忍别负初心。”表现了他的深切怀念之意和与妻子之间的伉俪情深。

黄国珍,字珠浦,清嘉庆时金县(兰州榆中县)贡生,主讲增秀书院。有《南墅诗草》传世。其集句诗,组合巧妙,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几有天衣无缝之感。如《白马关署内面领礼堂平日杂咏诗稿有感·其五》“近来人世半消磨,拭泪看花奈老何。惭愧流莺相厚意,有诗有酒有高歌”,分别截取唐人贺知章、顾况、韩偓、司空图四人的诗句而成,构思极为巧妙,毫无堆砌造作之感。其诗题材以写景、闺怨、怀古为主,风格平淡冲和,清新别致。他的写景诗,多取兰州榆中的景色,如《兴隆山即景》、《金川咏落梅四首》、《金州春日即景》、《榆中八景并序》等。其中的绝句,语词清丽无华,意味含蓄隽永,直逼唐人。如《春日晴望》“湛露萦芳草,新花发旧枝。莫愁残雪积,旭日正迟迟”。又如《栖云山下和无名氏题十方院壁间元韵》“拨云寻幽径,扶杖过仙桥。鸟语深松里,香烟透九宵”。他的闺怨诗,语言晓畅,内涵深远。如《老宫人》“宫花满首少时妆,行路笑看两鬓霜。讵识容颜今纵改,舞衣犹自带余香”。又如《闺怨·其一》“妾命从来不自由,凭渠呼马更呼牛。含情不敢和人语,惟有青天在上头”。又如《闺词》“年来嫁得薄情郎,弗念深闺刺绣忙。走马斗鸡君不返,逢人反说妾无良”。这些诗对女性给予了细致入微的情感关照,读之使人落泪,品之令人心酸。他的怀古诗不落窠臼,诗意新奇,令人深思。

如《西施》“朝为越女浣溪纱,暮进吴宫服秀华。寄谢邻家同伴妇,效颦不易漫矜夸”。又如《韩信》“蓦地青年辱乞人,全欺国士老风尘。谁知跨下含羞后,也享淮阴锦绣春”。黄国珍的诗集中还间有一两首风格雄厚阔大的另类作品,如《榆中八景·峦山列戟》“圣世崇文治,云何剑气冲。晴开山万仞,瞥见戟千重。仿佛鸾旗叠,依稀玉垒封。遥看高耸处,还讶笔成峰”。这首诗将层峦叠嶂的山峰尽收眼底,绘于笔端,驰骋于想象之中,写得刚健有力,气势磅礴。

刘一明(1736—1820年),山西曲沃人,少时多病,出家为道士,师从龛谷老人、仙留丈人。嘉庆、道光年间,居金县栖云山(今兰州兴隆山),道号悟元子,又号素朴散人,精医学,著述颇丰,或为经书注解之作,或为自著,皆是其内丹理论和修道方法的直接表述。有《栖云笔记》行世。收录其居栖云山三十多年间所作,包括诗、词、记、传、诗序、楹联等文体,多是描写道家生活及其清幽环境,对神仙的铭赞以及劝人修道和自己的悟道之作,即使一些应酬世人“索取笔墨”而作的篇什,内容也是如此。如诗《出凡》“圣自凡中学,道从世事修。专心无二意,终必出人头”。《冬寒向火》“独居崖洞里,侧坐火炉边。高唱莲花乐,神游太古天”。《答潘某求诗》“出世原非入世心,鹤鸣九皋少知音。山人别有真功课,莫在墨池简布寻”。如词《示谢禄醒心歌》“可叹世事尽荒唐,迷途众生枉仓遑。……世事千般皆地狱,性命一着是天堂。苦口良言多有益,要君再三细嚼尝”。如文《寄樊立之书》“……贤契年已半百,时不可待。人情世事,名利富贵,困享安危等事,俱已尝过滋味。急须看破,自立主意,将一切经书文字,置之高阁,将一切世缘枝蔓,斩断利便……”。如楹联《自在窝春联》“老则无能及早藏头退步,虚而有益须当洗垢涤尘”等等。这些诗词及楹联,流于说教,且语白意浅,无可称道。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叙事文章,吸取六朝笔记的简约手法,风格疏朗,清新精炼。如《重修栖云山朝元观山门募疏序》:“金城东百里,榆中西十里,有大峡口焉。

峡中清溪长流,直达黄河。傍溪而入,石径层磋,四五里许,有藏灵壁当峡平列,塞满水口。壁内对峙两山,东名兴龙,西名栖云……”文章将繁杂的景物汇于笔端,条理分明,层次清晰,语言简洁平实。他的人物传记,继承史传及小说体的艺术技巧,用简约的语句勾画出人物的全貌。如《希夷陈真人传》“真人,后唐明宗时人。……生四五岁,不能言,戏涡水滨,有青衣老媪,引置怀中乳之,即能言。自幼敏悟过人,及长,经使一览无遗。固志不干于禄,以山水为乐。……”只寥寥数语就交代了陈真人的生平、特点与志向,简洁明快。

刘绳武,字韶廷,号宜叟,皋兰人。任职新疆、青海。其诗风格刚健,如《题〈中学通绎〉后》“坠地斯文何处寻,千钧在发赖书淫。于今绝学原吾道,异日名山著苦心。赵氏连城完白璧,秦门一字轻黄金。悠悠终古总难没,八代衰文起炙针”。他的诗集中以自写性灵、不加雕琢的乐府为多。如《后园凿井歌》:“莫凿井,井水易见。水见犹还可辘转,使心战。君马勒黄金,妾心如白练。马去马归来,莫作东方电。”此诗由凿井之事引申到怨妇之情,于平凡中见真谛。其《长安铙歌曲》:“蒺作鞭,马是虎,滴血饮杀文武。昨夜处处闻枪声,今朝家家皆闭户。长安少年摧满城,主将也把公祖。报六更,开都府。抄大旗,挝军鼓。迎相公,撒沙土。”更是以浅白的语言,描绘出晚清战乱纷争的社会现实,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同类推荐
  • 随棺

    随棺

    曾几何拄杖观月,不过徒留少年白头,空悲切,独酌叹
  • 志戏三国

    志戏三国

    一个弱不禁风的现代青年学生,为了筹钱救人,兼职众多的他在一次意外事故之后,莫名其妙的穿越到古代汉朝末年三国时期。在那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那是赤裸裸的靠实力说话!没有人会同情弱者,活着才是硬道理。然而他一个没有背景,没有亲人,还没有武功的现代青年,到底是怎样在三国时期生存下来,他会不会改写历史?能不能回到现代,总总疑问,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他细细看来!
  • 秦岳家的秘事

    秦岳家的秘事

    秦桧并不是千百年来所传说的卖国贼,他是一个爱国志士,又是一个聪明睿智知进退的政治家,岳飞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军事家,他不谙国力,不懂时势,不揣上心,一意孤行,最后导致“莫须有”的杀身之祸。他们的后代,却承受了不该有的荣誉和不该承受的罪责。可是他们,她们却有自己的选择。于是,一个合乎情理却不被世人称道的爱情故事发生了,这就是中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让人欣慰的结局是喜剧而不是悲剧。
  • 唐舞风云

    唐舞风云

    瑞气祥云初盛,诗情画意正浓。喜看百花齐放,笑闻百家争鸣。李泰一个看似普通的图书馆管理员穿越初唐,在这个陌生世界面对“文德皇后所生”,太宗“特所宠异”他一个来自异世孤魂该如何自处,宠爱下隐藏着什么,是真爱还是捧杀,看兄弟冷眼,朝臣“恭敬”,如何周旋。初闻《括地志》,往来文学馆,识张柬之,养狄怀英!开启不一样的盛唐!
  • 叶氏太平记

    叶氏太平记

    元和之乱后的一百年,四分五裂的周王朝迎来了穿越而来的主人公——叶未然。身为天命的太平使,想要带给天下安泰,却先要举起屠刀以武止戈。只一句: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没有纷繁复杂的阴谋阳谋,没有花痴11的剧情桥段。等待着大家的,是无数场各不相同的战争……本书将竭力展现一个比较完整的战争历史为主的穿越场景,偏重对古代战略战术的描写。敬请喜欢兵法计略的书友驻足一观,不胜感激。
热门推荐
  • 继绝世

    继绝世

    传说远古时期有一种种族,精通五行、风雷之术,夜晚更是能用星辰之力战斗!族内大能着更是有着能知古今,晓未来的逆天之术!可观人未来本就是逆天之术,传说有一天这个种族一夜之间几乎全部患病死去,当时只有族内几位大能勉强支撑了一些时日,并著下一本奇书,名为《继绝世》。《继绝世》寓指承续已断绝的世纪;是的,他们不甘心,所以留下此书,希望后人可以得到他们的传承。男主角本来是个平庸的少年,因为一次意外不得不背井离乡,漂流中他却偶然得到了这本书;从此他的命运就此改变!萝莉、御姐、老师、护士、桃花运不断,可是麻烦事也一件接着一件而来。。
  • 禅林类聚

    禅林类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级主持人

    神级主持人

    “方先生,我是首都卫视的节目策划人,我们栏目组特别邀请您能到我们卫视主持。”“方先生,来我们卫视,一切您说了算!”“方先生,我跪下求您了!来我们卫视吧!”……”对不起,各位,我觉得做一个乡村卫视主持人,挺好。“
  • Essays of Travel

    Essays of Trav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狂妄五小姐:邪魅王爷请上榻

    狂妄五小姐:邪魅王爷请上榻

    她,炼药世家的惊天废材,不但脑子傻嘴结巴,更是有着一张绝世丑颜。一朝惨死,再度睁眼,却是脱胎换骨,灵魂大变换,无数手段令人闻风丧胆!一根银针在手,顿时天下我有。炼药?很难么?想她挥手便是丹药成山!念力?很困难?想她出手便是傲视群雄!再加上出神入化的医术,脑袋上顶着‘魔医’的称号,某女傲笑。却不料,一直扮猪吃虎的病秧子居然赖上门来!俊美如同天神,他强硬的将她抱入怀中,霸道吻住,“找上门来,看你往哪儿跑。”“进我的门,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魂!”看着那妖孽男人,某女冷笑一声“为你,颠覆这天下又如何?”说完这话,妖孽眯眼,欺身上前,“我是你的人,你也是我的人,春宵苦短,可不能虚度……”
  • 南有耐北衍来

    南有耐北衍来

    初见时她道他是否有病却查出他中毒至深转眼人已不见再见时他的一句:不知阿奈医术从何学来如此之深打破她的沉寂她说她不愿爱他说那就我来爱你吧
  • 异世界的英雄技能大师

    异世界的英雄技能大师

    因为某个不明原因带着英雄联盟中的英雄技能穿越到了异世界,而身为被世人称为“罪恶之子”的某个少年,他的目的,就是让这个异世界颤抖!
  • 故事的始终

    故事的始终

    我......嫁给你......好吗?......抛弃二十七年的岁月,他像孩子一样嚎啕大哭起来。没有人知道,有时候,一个女人要用她的一生,来说这样一句简单的话......短篇小故事,全部在这篇小说里,欢迎收看于惜汐的故事生活。最初是在17k小说网创作的,现在搬到这里来发表,谢谢大家收看!
  • 西游之古今穿越

    西游之古今穿越

    西游再现,穿梭时空,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噩梦,还是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恋。
  • 多闻道人

    多闻道人

    记不清这是哪一年,夹杂在岁月里的一个隐秘的年代,一个封神后的时代。不曾被历史书记录的年代,但却被岁月的史书深深印刻在了无人能够寻到的地方。若真真要论时代的话,却是在鸿钧老祖调停了三教矛盾,突然销声匿迹之后的事情。在这段修仙盛行的时代里,在五大门派修行的人几乎占据了整个修仙界的绝大部分的人才,或许不仅是人才,天才,奇才,鬼才也同样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