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02300000019

第19章 著名书家魏振皆与他的后学者(1)

奇字高文冠古今

魏振皆(1889—1974),字继祖,字振皆,别号睫巢、冷岩等,甘肃皋兰县石洞乡人。1909年入甘肃文高等学堂(今兰州一中)附设中学班学习,后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历史系。1918年毕业后东渡日本考察。建国前曾任酒泉中学、武威师范、兰州一中、兰州女师、兰州师范、甘肃学院(兰州大学前身)等校教师、教育主任等职。建国后,以“具有相当学识”、“夙有声望的文人耆宿”被省政府聘为甘肃文史研究馆馆员。魏毕生从事书法艺术的研究与实践,为国内外有名的书法家。1983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在民间四处搜罗他幸存的墨迹,终成百余幅而结集出版了《魏振皆书法艺术》一书,受到当代名家盛赞,也使追随他的大批后学者感到非常欣慰。

振皆先生的书法,篆、隶、楷、行,无一不佳,功底扎实,结构严谨,笔法精到,并能神思独运,将楷、隶、行书体熔于一炉,创新出别具一格的“魏体”,为人们所激赏。

我国的书法,在清代咸丰、同治之际,尊尚北碑,一时蔚为风气。书家“由唐碑上溯六朝碑版,以至三代、秦汉、魏晋的各种金石文字,创造出了以雄强的北碑为基础的新风,形成千姿百态、灿烂夺目的书道中兴新局面”。究其所以,主要是由于“帖学”已经满足不了更多的人们日益广泛的审美需要,加之“馆阁体”单调刻板,枯燥乏味,书坛不得不另辟蹊径。“碑学中兴,盖事推迁,不能自己也”(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这就出现了从邓石如、赵文谦、张廉卿一直到魏振皆的这一条源远流长的书法流派,试图创新、超越书法旧有的陈式。魏振皆的魏碑书体之所以被世人推崇至此,其原因不是别的,他真正写出了自己的“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他的高超书艺,风标独具,成为甘肃的骄傲,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与魏振皆先生有忘年之交的宋廓先生,深知他在汉魏方面下过很大功夫。他曾在《甘肃著名书法家魏振皆》一文中这样写道:“我和振皆先生为忘年交,深知他在汉魏方面下过很大功夫。单就魏碑而言,他的书法有《石门铭》之奇逸,《郑文公》之浑穆,《张猛龙》之精能,《张黑女》之峻宕……但仔细揣摩,其风神却与流传下来的各种魏碑迥异其趣。”这里说的也是魏振皆于魏碑书法方面的创新、拓展而形成了自己的本色。魏振皆习汉隶、魏碑,摆脱了一般习书者片面追求整齐划一的弊端,真正学到了金石的古拙奇趣。因此,魏振皆他的书法才“寓奇险于平正,含参错于严密,笔触遒劲,行气疏朗,严格之中有丰富的变化,浑朴古厚之中,蕴藏着新的意境,所以气韵生动,引人入胜”。魏振皆先生的魏体,“凌空取势,笔笔呼应通神,字字潇洒刚劲”,“空灵素朴”,“意态万千”。达到如此的境界,与他修养、志趣的流露和坚强的苦练毅力、水滴石穿的坚韧精神显现有很深的关系。

一般人习汉隶、魏碑者往往片面追求整齐划一,下笔刻板,没有学到金石的古拙奇趣,反而呈现了泥塑木雕般的呆滞相貌。而魏振皆先生的字绝无此种习气,他的书法寓奇险于严正,含参错于严密。笔触遒劲,行气疏朗,严格之中有丰富的变化;浑朴、古厚之中,蕴着新的意境,所以气韵生动,引人入胜。

魏振皆先生的书法宽密并用,方圆并施,端谨中出以飘逸,沉厚中出以荒率。从结体上来说,“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体现了虚、实的有机结合,充分表现了开合、疏密、舒敛、断连、润燥的辨证关系。他的用笔能擒能纵,能紧能开,笔法和书体的形美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绝非某些只侈谈如何运笔而拙于书体结构者所能望其项背。即以他所书“日”字而论,其形内圆外方,表现了不协调的协调之美,又体现了方圆并用之趣。再如“性自疏弛兴复偏”的一幅扇面,确实如舒同在《魏振皆书法艺术》序所说:“采撷篆、隶、行、草之精华融为一体。”审其点划,波撇,一片神行,已经使人分辨不清何者为篆隶,何者为行草了。振皆先生经常爱写“日魂月魄,凤采龙文”这副对联,上联是就精神气质而言,下联是就体势情态而说,这正是他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他通过毕生的勤奋努力,终于达到了独步一时、独树一帜的艺术境界,也正是因为他“不苟且”的治书态度和从不草率急就的严谨风格,造就了他艺术上的创新与书法风格的形成。

魏振皆先生终身从事教育事业,课余从事书法的研究和实践,博览诸家,苦练新意。他为人忠厚,谦虚,治学攻书,绝无哗众取宠之心。他的书法剔除剑拔弩张之陋习,清扬虚和冲穆之高风,真是书如其人,书品即人品。追求精神世界之完美,对于成就一个艺术家乃是至关重要的。我国著名书法家舒同在《魏振皆书法艺术》序言中有如是评价:“他学书于古而不拘泥于古。他以魏碑的古朴拙劲为基础,吸收隶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的地位。”他起居雅洁、为人耿直、澹泊自守,常以“布衣蔬食强筋骨,奇字高文冠古今”、“云烟挥洒图心迹,散寄人间苍史魂”等联语抒发自己的道德追求与书艺志向,在教育界和书坛享有极佳的清誉。

1951年,土改时期,魏振皆先生被定为开明地主,他将在兰州官园(今城关区民勤路粮站附近)的家产变卖,捐献了大量现金支持土改。然而,十分令人痛惜的是,乡政府从魏先生家里收缴的一马车古本字贴及碑文拓片等书艺珍品,却被当作“无用之物”付之一炬。“****”之初,省文史馆撤销后,停发了魏振皆先生的生活费,他与家人被下放原籍。由于当时自然灾害不断,连年歉收,备尝生活艰辛的他,仍然乐观自持,表现了一个书法家穷且益坚的品性。1974年3月初,一代书杰魏振皆老人在85岁时与世长辞。

继往开来有后人

魏振皆先生逝后的三十多年里,随着甘肃书法事业的蓬勃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书法家,这个群体从数量上来说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从继承和发展上来看,又比任何一个时代更为宽泛。在陇上和全国书法家群体中有不少研习魏体书法的后来者,取得了较大成绩。书画家魏福孔便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魏福孔1943年生,甘肃兰州市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装饰协会常务理事,甘肃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书法家协会会员,兰州五泉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兰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兰州聚文社艺术顾问等。

他才思敏捷,热情开朗,从里到外渗透着艺术家特有的气质。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从事美术专业设计和油画、水粉画、书法、中国画的研习和创作,比较系统地学习和研究过苏联素描大师契斯嘉科夫的素描教学体系,同时还研究和临摹了达·芬奇、伦勃朗、列宾、列维坦等世界艺术大师的大量作品。在多年从事实用美术专业期间,又陆续自修了大量的关于美学、比较美学、书法、绘画、现代建筑造型设计等方面的专著,从中汲取营养、掌握绘画特点,捕捉形象,对奠定绘画基本功、提高艺术修养打下了坚实基础。凭借自身的勤奋和天赋,集半生之精力,孜孜不倦地在浩瀚的书画艺术领域里探索、追求。他不但在油画、水粉画、实用美术、国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他的中国画、花鸟画构思精密巧妙,笔法练达娴熟,骨格清奇,笔意生动,其作品既具浓厚的传统色彩,又散发着强烈的时代气息,显示出西部艺术风格;他的水粉画色彩鲜明,调子轻松,笔法利落,表现得犹如油画一样真实而深刻,又像水彩画那样透明晶莹,笔法淋漓,雄健老辣,独具风格。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美术书法展评活动并获奖,部分作品被国内外有关文博单位收藏或刻石。其传略及作品入编《世界华人艺术家博览大典》、《中日现代美术通鉴》、《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作品博览大典》、《孔子诞辰2550周年优秀书画作品集》等辞书和作品集。

在书法艺术方面,他广泛涉猎篆、隶、楷、行诸种字体,特别是在魏楷书体上更显其浑厚的功底和潇洒的风格。他主攻魏楷,学的就是兰州著名书法家魏振皆先生开创而别具一格的魏碑书体。经过四十年多年的艰辛耕耘和努力,他的振皆体不仅达到神似,且有所创新发展。他在遵循魏振皆老人墨迹风格和书法踪影的同时,广泛挖掘,寻找规律,创作了一大批拟振皆体的轶字,丰富完善了振皆体,展示了“魏体”书法的整体概念。就近几年魏福孔的作品而言,突破了魏楷严谨难变的法度,营造出了一种既有法规约束,又有当今风范的高品味魏体书作。观其作品,其用笔一改魏碑的方笔和棱角过多现象,而方圆兼施,或藏或露,偶有侧锋,并参用行书及隶书、汉简笔意入魏,或断或连,平中见险,险中求平,给人以骨肉相称,协调统一的质感。他的中堂等大幅作品,其章法一改魏体的陈旧格式,作品行距错落有致,承上启下,一气呵成。人都说字如其人,画如其人。他在研习与光大魏振皆书体方面取得的不凡成就,融入了他在书画艺术上深厚的学识、修养和精神。

有意思的是,魏振皆先生和魏福孔不但是同姓同乡,而且算起来还是祖孙隔代人。他的大量作品参加全国和省内外展览,不少作品被日本、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收藏并获奖。

陇上学人书家韩定山

在我们梳理陇上书法家的时候,是不应该忘记陇上一位颇有实力和声名的学人、书家韩定山的。其理由有二:

一、当年甘肃省省长的邓宝珊先生曾经对韩定山先生说:“陇上道德文章除鸿汀外,就你老一人而已。”鸿汀,指方志学家张维,字鸿汀。

二、2005年秋,当韩定山先生的后人拿着基本编辑完成的《韩定山墨迹》书稿去上海联系付梓印刷事宜时,现任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刘一闻见到那一册工稳秀丽的书法手稿后,大为震惊,说:“当代大家也。”

根据以上两个事例说明,韩定山先生并不是以专业的书法家立身成名,但他的道德文章与他的卓而不凡的书法一起,迈上了一个少有人能企及的艺术高地。

韩定山(1893—1965)原名瑞麟,字定山,号苏民、炳烛翁、耕天山农等。他出生于书香世家,陇南人氏,为陇上著名诗人、学者、书法家。他古文学根底深厚,知识渊博,才思敏捷,文笔清新,擅长文史、方志和诗词,著作甚丰,声望甚高,名噪陇右。其书法遒劲秀美、稳重大气,有兰亭之遗风。

1901年,韩定山先生徒步从文县走到兰州,考入“求古书院简易师范学堂”。翌年,师范学堂改名为“存古学堂”。1912年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加入同盟会。1915年全国考试选拔人材,实施考试制度。他在天水参加渭川道试,名列榜首。1921年他从军,在凉州镇守使分统部作书记官、二团中校团副,驻防永登8年,并给团长马纬丞作家庭教师。结识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潜夫,通过陈,阅读《新青年》以及创造社、太阳社的刊物,产生对新文学的爱好。1928年调任甘肃省财政厅秘书,旋调任冯部29师书记处主任,又调任12军军部秘书长。时感于军阀混战人民遭殃,厌倦军旅生涯,旋归故里。1936年任文县教育局局长。1946年被省立师范聘为国文专任教员兼导师。1947年留任兰大,在法律系教授国文。1953年被聘为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兼省馆秘书,负责馆内往来公文函件和行政事务。先生时常衣履朴素,躬自操作,生活艰苦,唯于工作,则极认真,任劳任怨,颇得好评。在文史馆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撰写年终总结及其他文稿,具体负责组织馆员政治、业务学习。将馆员所写原始素材、片断记述,逐件逐项地进行史实订正、分门别类、归纳编排、文字润色,使之贯通成文。经审阅定稿后,他又一笔不苟地将数十种资料以毛笔正楷书写,所写书稿积厚有数米之高。先生年近七旬时仍任文史研究馆的工作,兼理馆内事务,又整日伏案疾书,呕心沥血,任劳任怨,废寝忘食,无私奉献,得到全体馆员的赞誉。

1956年,邓宝珊省长邀先生同车前往文县参加公路通车典礼并致词。当年,他将家藏全部图书一万部悉数捐给国家,得到省长邓宝珊嘉奖。受甘肃省卫生厅厅长柯与参之邀,给甘肃中医学校讲授国文。1958年后,编著《陇右近代诗钞》、《******诗词三十七首注释》。后赴敦煌文史考查,著有《河西杂咏》、《麦积山游记》诗文稿。

今观韩定山先生遗存的大量文稿,其书作浓郁的文人书风扑面而来。

先生热爱教育事业,平易近人,诲人不倦,奖掖后进。有上门求教者,总是热心接待,令来者满意而去,从不以疲倦、年高而拒之。先生说:对教师这个职业有天生的爱好。在军队、仕途虽有太多的机会,但被先生一一放弃,而致力于教育,追求进步,从不懈怠,晚年以炳烛翁自勉之。先生书法从欧字入门,日日临帖,终生不辍,吸取各家所长,终形成典雅、秀美一路的学者型书体。功力扎实,笔力遒劲,结构严谨,形体飘逸秀美,行书直追赵松雪。先生百万字的诗稿、文稿一丝不苟,仔细观来赏心悦目,竟无一衰笔,显露出典型的学者书风,很多书法家看了之后,直呼堪称一流,真古人也。他书法方面的成功,来源于他全方位的文化积累与人格修养。惟如此,他的知识深度才可能通过书法的载体表现得那么尽善尽美。他的书法作品在人们的视野里,阐释着先生经历的生活环境、文化生活及都市生活带给人们的不同心情。在他琳琅满目的书法艺术作品中,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到时代变迁的风貌和精神,也能体悟出艺术家的生活伴随着的种种情感,同时这种情感又渗透着一定的思想和哲学。在艺术创作中这种情感也必然会从作品中反映出来,使观者通过作品体验到这种情感的波折,感受到人生的哲理和生命的力量。

韩定山先生的一生是教书育人的一生,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自己对教书有天生的爱好”,“笔耕墨耨自年年”。他终生与笔为伴,与砚为友,留下了大量文稿、诗稿和书法墨迹。其书法从欧阳询入,崇尚“二王”。所临法帖有数十种之多,故能深得神髓,形成典雅的学者书风。先生精于用笔,他的字结构精当,点画分明,方圆均备,清雅秀美中有劲健之姿。尤其是行书,参差有趣,顾盼有情,寓刚劲于圆熟之中,既遒劲又飘逸。此墨迹既是韩氏书法佳品,同时也是研究陇右文化的珍贵资料。在长期伴随他生活的端砚上他曾留下砚铭:“早岁疲牛苦著鞭,笔耕墨耨自年年。老来喜遇东风暖,再趁阳和种石田。”这也是先生一生的写照。

同类推荐
  • 义演国三

    义演国三

    中谈笑付都,事少多今古,逢相喜酒浊壶一。风春月秋看惯,上渚江樵渔发白。红阳夕度几,在旧依山青,空头转败成非是。雄英尽淘花浪,水逝东江长滚滚。——调寄《仙江临》本文纯属虚构,脑洞大开,将三国演义倒过来写。
  • 凤栖君悦故

    凤栖君悦故

    她是罪妃之女,同时也是夜国最不受宠的公主!为了保护夜国的安危,及笄之礼,却也是她作为和亲公主她嫁之日!轿临府门,却无人来接!新婚之夜,新郎不见!她未有任何怨言!初见他,白衣胜雪,于梨花下弹奏!一颗芳心暗许!为了他,她开始在这尔虞我诈的宫廷争斗中为他扫除障碍!然而,在即将登基之时,他却赶尽杀绝。那一刻,她彻底清醒,他对她,不过只是利用而已!心已死,命不绝,好友将自己救下,从此,因为夺帝之争刚刚平静下来的夏国又再一次掀起了腥风血雨!而她,也在这混乱中寻找到了所爱之人!
  • 穿越三国之袁绍之子

    穿越三国之袁绍之子

    我死了,来到阴曹地府之后却发现原来奈何桥上的孟婆是一个美女。我吻了她。她没有让我喝下孟婆汤我带着所有的记忆和智慧,成了袁绍的儿子,二公子袁熙。我注定会是这个时代的噩梦,不仅仅是曹操和董卓的噩梦。同样也是无数三国美女的噩梦。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吕布你想独占,不可能,我要分一杯羹。美女大乔、小乔我一人独占。孙权妹子不能嫁给刘备,为什么,老子击败刘备,出兵攻取南郡、荆州、长沙、桂阳、零陵想把地盘要回去,好说,拿妹子来换吧。还有甄氏,我的结发妻子,怎么可能让曹丕这个纨绔子弟染指。桂阳太守赵范的嫂子樊氏,赵子龙你不要,笨蛋,我替你笑纳了。
  • 承运奉天

    承运奉天

    “还请公公里头坐,饮一杯茶罢。”那公公将玉轴轻放在牧野两手:“牧将军客气了,今咱家是为圣上传旨,怎好意思。”牧野摩挲着手中温润浑然天成的卷轴,三龙腾飞之图。卷末六字:锦衣卫指挥使。
  • 帝相之争

    帝相之争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帝相之争故事。内容包括:周公辅政引来是是非非、身历三朝的霍光、王安石变法、张居正的身前身后事等。
热门推荐
  • 逆袭毒妃:全系元素师

    逆袭毒妃:全系元素师

    她本是杀手之王,修罗鬼医,一朝穿越,她来到异世大陆。再睁眼她已不是那个懦弱的人,这一世,绝不屈居人下。废物?随身空间灵植奇花,升个级分分钟的事,人人倾家荡产也要买到的丹药,笑话?她当糖豆吃;六大神兽护航,冷面王爷乖乖善后。“烟儿,玩够了,别忘记回头看一眼,我在。”(要多任性有多任性,绝对女强。)
  • 杀萌神女冰冷少主

    杀萌神女冰冷少主

    神女大人亲下人间,秒杀高手,收获美男!白莲花?不要怕!动动手指秒杀她。帅哥,美男,投怀送抱?不用了,身边的杀神足够了!
  • 我的互联网帝国

    我的互联网帝国

    重生1998,收购bat,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互联网帝国。
  • 风雨飘摇之梅龙镇

    风雨飘摇之梅龙镇

    梅陇村,一个非常小的村子,小的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村子,小到了出了这个郡就没有人知道世界上还有他们存在,同样的梅陇村的人们也没有见过这个郡以外的人——这话可能都有点保守了,也许他们从爷爷辈开始就没有见过这个郡稍微远点的地方的人——不过这个伟大的传统就在昨天被人破坏了……
  • 逆世情劫

    逆世情劫

    逆天入世行的第二部,主讲都市情,历经情劫方可成圣。
  • 清华财商课

    清华财商课

    本书是以部分清华企业家、创业者创业经历为基础,结合中国国情,其内容涵盖了整个致富流程,从树立致富观念、白手起家,到最后的守业、致富教育、分享富人的思维方式,介绍了如何有效提高个人的财商。
  • 异界西席

    异界西席

    赵铭秋本为师范大学毕业,却因为普通话不过关,没能成为梦寐以求老师,在社会上混生活,却因为一次意外来到异界,而在这里,他将重新开始他的教师生涯……此书为慢热型,请各位读者敬请期待。
  • 重生之文化巨头

    重生之文化巨头

    人,若要精彩的活着,就一定要有追求。人在吃饱喝足,解决生存问题以后所做的事情,就是文化……而野兽没有。衣食住行、艺术娱乐,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处,都体现出一个种群的文化特色。文化来源于生活,却并不高于生活,它总是潜移默化着,潜伏在我们所忽略的无处不在。林俊在发财之后,只想让身边的人活的更好、更精彩、更幸福,却在不知不觉当中,站在了文化大潮的前端……新书上传,觉得我写的还过得去的,就请收藏,并赐予宝贵的推荐票吧!!!
  • 阴阳先生的传人

    阴阳先生的传人

    爷爷的死让我经历了一次腐尸的攻击,从此我便去拜师学习除鬼,并跟随师父开始除鬼。
  • 快园道古

    快园道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