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04200000002

第2章 处世之道(1)

见物更应见人

——沈约《咏筝》

原文: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注释:

秦筝:筝是一种古弹拨乐器,战国时期流行于西秦,故称“秦筝”。

玉柱:指支撑琴弦之物。每弦一柱,可左右移动以调节音调高低。

高张:将弦绷得很紧。

音绕梁:语出列子汤问“余音绕梁枥,三日不绝,”说明筝曲之美。

导读:

此诗题为咏筝,但它不是一首描写筝这种乐器的咏物诗,而是写听人弹筝。

开头两句从听的角度来写筝曲之美好,说秦筝吐出了久已失传的曲调,玉柱(这里指代秦筝)弹出了清越绝伦的乐曲,极为动听。

三、四两句通过视觉形象,即弹筝时弦、指的变化,表现出听觉形象,把读者引入音乐所形成的美妙境界之中:一时萦弦急调,繁音错杂;忽而音断弦绝,寂然无声。随后只听见弹筝者纤指轻拂,信手续弹,弦声复起,清音悠扬。这里诗人通过乐曲旋律的缓急断续变化,表现了复杂的音乐情绪,以见筝曲之优美动人,与上句的“绝调”、“清音”相照应。

最后两句既总结全诗,又引出作者的感叹:筝曲是如此美妙,然而听者哪知弹筝女同样是玉颜丽质啊!曲美人亦美。这里似乎也婉转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世人往往知表不知里,徒闻筝曲之美,而不知弹筝者其人之美。

智慧小语:

这首小诗,短短六句,生动而新地描绘了筝曲之美妙动听,弹筝者之玉颜丽质,特别是最后两句写得深婉含蓄,耐人寻味。诗中寄寓着“见物更应见人”这个哲理:当我们在赏花的时候,不应忘记园丁的辛苦,在享受某种科学成果的时候,不应忘记科学家的劳动。吃了粮食,要想到辛勤的农夫,穿了衣裳,要想到织工的辛劳……这与听到高妙的乐趣,要想到弹奏的佳人,道理都是一样的。

别太计较个人得失

——张旭《山中留客》读解

原文: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

山光:山色。

物态:各种景物的姿态。

弄春辉:指在春天,日光时隐时现,不断变化的景象。

纵使:即使。

沾衣:这里指山中的雾气沾湿了衣服。

导读:

这是留客诗。但不是留客于家中,而是留客于山中继续欣赏山光物态。第一句概写春山之美;一个“弄”字,使山上的一切都人格化了,都像孩子似的活泼可爱。这为“留客”先作铺垫。第二句就顺势留客。三、四两句说游山(“入云深处”是真正的游山)总是会“沾衣”的,又何必因为轻阴就打算回去呢?是进一步的挽留。

智慧小语:

世间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积极乐观地面对变化,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应患得患失,因为这会破坏我们心态,减少我们的做人乐趣;可是做事一味凭兴趣行事,一味莽撞不考虑得失,也非科学实在的人生。我们的行事要领:付出“沾衣”的少许代价,获得欣赏“山光物态弄春晖” 的重大收获。

有时候,作好收入少、付出多的思想准备,是很有必要的,总不能人生一世,老是“吃小亏占大便宜”;“吃大亏占小便宜”,留点好处让别人尝尝,也是一种乐观人生,豁达人生。为人处世,时时刻刻都计较个人得失,不但得不到朋友,而且也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

用对方法办成事

——杜甫《前出塞》读解

原文: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注释:

《出塞》:是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曲名。

挽弓:拉弓,开弓。

强:硬弓,弹力大的弓。

列国:各国。

自有疆:各有各的疆界。

制侵陵:制止侵略。陵:欺凌,侵犯。

导读:

这是一首全篇议论的诗。前四句说的是要精良的武器和正确的战术打败敌人、夺取胜利;后四句写诗人对战争的态度,诗人认为:只要能够制止外来侵略,并不在于大量杀伤对方的士卒和人民。杜甫这首诗表达了我国人民坚决抵抗外来侵略、又反对侵略别人的爱好和平的思想。诗虽然是发议论,但语言通俗,说理透彻,没有枯燥无味的感觉。诗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生动地说明了打击敌人的战术和解决困难的方法,是经常被引用的名句。

智慧小语:

世界上没有办不成的事,只有不会办事的人。一个会办事的人, 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轻松自如地驾驶人生局面,凡事逢凶化吉,把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技巧、用什么手段。用对了方法才会办成事。

以偏概全不可行

——刘禹锡《竹枝词》读解

原文: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注释:

竹枝词:巴渝(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的民歌。歌词杂咏当地风物和男女爱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优美的民间文学形式,曾引起一些诗人爱好并仿制。刘禹锡仿作的《竹枝词》现存十一首。

唱:一本作“踏”。“踏歌”是说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晴:与“情”同音,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表面上说天气,实际上是说这歌声好像“无情”,又好像“有情”,难以捉摸。

导读:

这首诗模拟民间情歌的手法,写一位初恋少女听到情人的歌声时乍疑乍喜的复杂心情。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即景起兴。这是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江边杨柳依依,柳条轻拂着水面;江中流水平缓,水平如镜。

次句“闻郎江上唱歌声”叙事。在这动人情思的环境中,这位少女忽然听到了江面上飘来的声声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声就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江水,溅起一圈圈涟漪一般,牵动了姑娘的感情波澜。

三、四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写姑娘听到歌声后的心理活动。她心中早就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明确表态。今天从他的歌声中多少听出了点情意,于是她觉得:这个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却又出着太阳。“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智慧小语: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两句不仅细腻地描写了少女的心态,还向人们揭示了这样的哲理:世界上的事物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有时还往往交织在一起,因此看问题应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力争全面地观察分析,切忌以偏概全。

今天,人们在引用这句诗的时候,往往改成“道是无情却有情”,用来说明某种做法,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无情,而实际上则是有情,以阐明人际关系方面“有”与“无”的辩证法,亦含有哲理意味。

与人之便,与己也便

——白居易《僧院花》读解

原文:

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

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能花。

注释:

色:指有形象的事物,“色空”是指事物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

华严:华同花,大凡草木之花都具有开花结果的功能,所以常用“花”来比喻六度、十度之行成就生命自由解放之果。以“花”来庄严于佛法称为“华严”。

智能:智慧、能力。

导读: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作者为了领悟“色空”的法理,特地在寺院栽了一棵树。仔细一看这棵树,好像是为了歌颂“华严”所作的诗偈。这棵树是如何体现出华严的呢?当风吹来之时,能够盛开鲜花,就像修持者能够借助方便之缘而生出利于他人的智能、妙用一样。

智慧小语:

与人方便,就是方便自己。与人方便是一种无需高深学问、每个人都能运用的生活方式。只要你想这样做,那么,你一定会做到。如果处处要他们为你行方便,而你却不为他人行方便,到头来,只会在自己周围筑起一道与众隔绝的高墙,落得个孤家寡人的下场。

人生在世要自立自强

——白居易 《有木诗》读解

原文: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

偈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

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

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注释:

凌霄:即紫葳,属紫葳科,蔓生木本。

擢秀:擢,抽条;秀,开花。

孤标,独立。

依依:附着。遂:就。

百尺:意思是很高。

托根:依靠自生的许多气根攀援在树干上。

自谓:自以为。

飘飖:通常作飘摇。

疾风:大风、劲风或暴风。

终朝:早上。

拂云:高蔽云天。极言其高。

委地樵:倒在地上的柴薪。后句极言其下场之惨。

导读:

这首诗倡凌霄依赖他物生长而讽刺那些巴结权贵的小人,并指出他们的寄生性及暂时性。凌霄生长开花都不是独立的,他们往往依靠一些树木活着。然而,当他们的依靠物倒下的时候,他们也就无法生存了。在诗的最后两句,作者更是明确表达出人要自立,不应学习没有骨气的凌霄。

智慧小语:

这首寓言诗,强调了自立的重要性。凌霄只能“开花寄树梢”,依人而荣,就是由于它本身没有独立生长的因素。所以,一旦“疾风从东起”,就必然要“吹折不终朝”,落得个“暮为委地樵”的可悲结局。作者以此设喻,告诫人们:人生在世要自立自强,依靠自己本身的条件和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去努力奋斗,发展创造,而不要依赖别人,更不要攀附权贵。否则,一旦失去了依靠,就将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读解

原文: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释:

君:指元稹。

狐疑:狐性多疑,故称遇事犹豫不决为狐疑。

钻龟、祝蓍(shi):古代迷信活动,钻龟壳后,看其裂纹以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

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弟,成王之叔。

向使:假如当初。

复:又。

导读:

同类推荐
  • 乡居闲情:文化名家修身录

    乡居闲情:文化名家修身录

    本书选辑了60多位散文名家的作品,包括《喝茶》、《鸟声》、《金鱼》、《谈娱乐》、《芭蕉花》等文章。
  • 独坐小品

    独坐小品

    这二年我写小说较少,散文写得较多。写散文比写小说总要轻松一些,不要那样苦思得直眉瞪眼。但我还是习惯在沙发里坐着,把全文想得成熟了,然后伏案著笔。这些散文大都是独坐所得,因此此集取名为《独坐小品》。
  • 中国经典神话

    中国经典神话

    神话产生于文字之前,是经典前的经典、历史前的历史、文化前的文化、艺术前的艺术。近三十年来,中原神话经过学者们的努力搜集和不懈研究,已经蔚为大观,被国际上称作中原神话学派。神话是民族文化的源头,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民族意识的根脉所在,是当之无愧的精神瑰宝,也是我们应该保存和发扬的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所选,既不是作者的原创,也不是某人的灵感,它们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和创造的产物。既重古籍可考,尤重口碑有传,是古史却比古史丰富、鲜活,是口传却又焕发出精金美玉般的色泽和质感!
  • 传世藏书——宋词精选(下)

    传世藏书——宋词精选(下)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对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 会唱歌的墙

    会唱歌的墙

    莫言的散文,一如他作为乡土民众精神图腾的“红高梁系列”,小说,亦是理解莫言作品的灯塔。该书辑齐了莫言最具代表性的散文作品,才华横溢。其中大量散文谈及作者的故乡高密,故乡已成为莫言借以理解沟通和抒写描摹整个世界的一条必经之路。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
热门推荐
  • 笔记:靠爱情生活

    笔记:靠爱情生活

    (PS:此文乃腐女之文,非腐女慎读。)尹谦和乔京是一对好哥们儿,但是这一切都在他俩和租后改变了:莫名的暧昧、奇怪的感觉。。。。
  • 同桌你还好吗

    同桌你还好吗

    他记得她喜欢吃楼下那对老夫妻做的净面他记得她说这辈子只想和初恋长久直至死他记得她没安全感不喜欢热闹和害怕孤单他记得她喜欢独自行走在黑漆漆的巷同里他记得她一切也记得她穿着飘逸白色婚纱带着他喜欢的笑容走过他的面前只是青春时不小心喜欢上了
  • 绝帝传说

    绝帝传说

    20亿年前,绝帝带领人类走向胜利。20亿年后,魔皇苏醒,且看绝帝转世,傲视宇宙!!
  • 美男子别跑

    美男子别跑

    什么!你要我去偷钻石?还要去男校从一个学生手中偷到?!我家虽然算不上上流人物,但也只差一步之遥!偷钻石也就算了,也不是第一次,但是你也不能一问三不知呀!钻石在谁手上?不知道。钻石大概多大?不知道。那钻石在哪个班?不知道,到时随机入班。那好吧,那个学校有帅哥吧?懒得调查。你!我不干了!你爸公司不要了吧?......上帝呀,救救我这个天下第一美少女,第一天才吧!
  • 仙怒记

    仙怒记

    九州之中有一片禁区,名为葬仙地。那里的尸体全部都是仙尸,仙骨遍野,仙尸天浮,偶尔会有仙尸从葬仙地飞射而出落于九州之上,这对于所有人来说是天大的机缘,同时也是天大的灾难。仙尸亦有仙怒,撕裂大地,粉碎山川。这份仙怒世人无法承受,但是唯独陈同乐此不疲,夺仙尸遭仙怒,仙怒越重他的愤怒也就越重,然后他的愤怒也将成为仙怒。(仙怒记开坑,欢迎大家填坑!!!)
  • 农门小地主

    农门小地主

    本文是作者的处女作,文笔不好之处请大家包含。本文轻松,不弃坑,请大家多多支持。艾玛,许的愿望成真了,只是为毛还没睁眼呢!外面的吵吵嚷嚷的声音是要闹哪样?什么?你要卖原主的妹妹?你问过我了没有!什么?!什么?你说原主的娘亲是个不下蛋的母鸡?我去,难道原主和原主的妹妹是死的?偏心大伯一家也就罢了,只是为什么连嫁出去的小姑都比原主的爹爹还要疼爱?好嘛一家子的极品。好在包子爹觉悟了,哎吆,这日子其实还不错嘛!
  • 腹黑邪君滴霸道神女

    腹黑邪君滴霸道神女

    她,拥有着令无数天才羡慕的修炼天赋,却因为封印让这颗闪耀着的钻石蒙上了尘埃。当封印解开,那个被人任意辱骂欺辱的废材嫡女,变成了闪耀在大陆上的人人憧憬的对象。风云再起,她面临生死抉择,她终会选择哪个。“冉儿,不管是上天堂,还是入地狱,我一世追随你。
  • 综漫里的大反派

    综漫里的大反派

    穿越不是你想穿,想穿就能穿。在正式穿越之后白川终于是领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可是为时已晚,等他明白的时候自己已经是大反派了。既然这样,那么只能和妹纸们嘿嘿嘿来抚慰自己受伤的心了。
  • 史记·本纪(国学今读大书院)

    史记·本纪(国学今读大书院)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经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在尊崇原著体例,忠实于原著的同时,也对原著中的篇目进行了适当地删减,力图将最具代表性的篇章呈现在读者面前,以突出对当时社会乃至后世影响深远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使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史实,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更能从中学到做人处事的无穷智慧和高深谋略。
  • 光与暗:黑暗之心

    光与暗:黑暗之心

    这个世界的神曾经说过一句话:“正义只是人类的一种理想,并不意味光明。”而创造出“正义”的人类却已然将它与“光明”混淆。这让某些人有机可乘,将正义之人抛向深渊,自己却悠哉悠哉,享受着世人的侍奉。这样的人,这样的世界真是糟透了。还记得另一位神说过一句话:“世间没有绝对的正义,在纯粹的正义面前,我们都是有罪之人。”少年一副满不在意的样子,望着对面的所谓“正义”的人,握紧了双刃。“光明给了我一双明亮的眼睛,我却用它来献祭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