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16400000036

第36章 主要参考文献

1.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校注本

2.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3.唐·李泰.括地志.中华书局辑校本

4.清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

5.清·严如煜.苗防备览.嘉庆二十五年刻本

6.清·魏源.圣武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7.宋·郑樵.通志.万有文库

8.左传.十三经注疏本

9.尚书.十三经注疏本

10.晋·干宝.搜神记.中华书局校正本

11.南朝·顾野王.舆地志.汉唐地理书钞善本

12.清·黄应培修,孙钧铨、黄元复纂.道光凤凰厅志.道光四年刻本

13.清·卞宝弟等.光绪湖南通志.光绪二十一年刻本

14.清·段汝霖纂修.乾隆永绥厅志.乾隆十六年刻本

15.清·蔣琦溥修,林書勳續修,張先達纂.光绪乾州厅志.清同治十一年刻光緒三年續修刻本

16.清·王玮纂修.乾隆乾州厅志.乾隆四年刻本

17.阿尔都塞,路易·巴里巴尔,艾蒂安.读《资本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8.埃文斯-普里查德,E.E.著,孙尚扬译.原始宗教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9.鲍得里亚·让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0.本内特·托尼著,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21.布迪厄·皮埃尔.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2.布迪厄·皮埃尔、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3.布迪厄·皮埃尔著,蒋梓骅译.实践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4.布尔迪约·P,J.—C帕斯隆著,邢克超译.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5.吴泽霖、陈国钧等编.贵州苗夷社会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6.邓启耀.中国巫蛊考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27.凡勃伦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8.胡起望、李廷贵编.苗族研究论丛.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

29.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30.高发元、朱和双.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巫蛊文化中的性爱主题.民族研究,2005(2)

31.高国藩.中国巫术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32.南方民族史论文选集.中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印,1984

33.贵州省编辑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三).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7

34.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当代人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5.黄世杰.巫蛊研究的人类学方法论.学术论坛,2002(6)

36.黄世杰.蛊毒:财富和权力的幻觉.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37.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8.克利福德·格尔兹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39.吉登斯·安东尼,皮尔森·克里斯多弗著,尹宏毅译.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新华出版社,2001

40.吉登斯著,李康等译.社会的结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41,孔飞力著,陈兼、刘昶译.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42.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3.南方民族史论文选集.中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印,1984

44.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45.刘黎明.《夷坚志》“黄谷蛊毒”研究.四川大学学报,2003(1)

46.龙伯亚.近代武陵苗族斗争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4

47.陆群、谭必友.湘西苗族巫蛊信仰生成之剖析.怀化师专学报,2001(3)

48.罗贝尔·朗卡尔.旅游和旅游社会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9.吕养正.苗疆巫蛊蠡探.吉首大学学报,2001(3)%

50.麻国庆.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北京大学学报,2000(4)

51.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2.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3.麻勇斌.苗族神性妇女研究.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2(1)%

54.鸟居龙藏.苗族调查报告.国立编译馆译本.商务印书馆,1936

55.潘文献.苗人、巫蛊:对于他者的想象和指控.中央民族大学,未发表的硕士论文,2005

56.彭兆荣.旅游人类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7.容志毅.南方巫蛊习俗述略.广西社会科学,2003(1)%

58.沈从文.从文自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9.沈从文.凤凰.**************,1986

60.盛襄子.湖南苗瑶问题考述.新亚细亚,1935(第10卷第5期)

61.盛襄子.最近湖南的苗民开化运动.新亚细亚,1937(第13卷第1期)

62.盛襄子.湖南苗史述略.新亚细亚,1937(第13卷第4期)

63.盛襄子.湖南之苗瑶.新亚细亚,1934(第8卷第4期)

64.石启贵.湘西苗族调查报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65.汤普森·E.P.著,钱乘旦等译.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66.汤姆林森·约翰著,郭英剑译.全球化与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7.特纳·维克多著,赵玉燕、欧阳敏等译.象征之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8.瓦伦·L.史密斯编,张晓萍、何昌邑等译.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69.王建新.论古代文献中的“蛊”.中医文献杂志,2004(4)

70.王铭铭.文化变迁与现代性的思考.民俗研究,1998(1)

71.王世祯.中国民情风俗.台北星光出版社,1981

72.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3.翁乃群.蛊、性和社会性别——关于我国西南纳日人中蛊信仰的一个调查.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秋季卷

74.吴永章.中国南方民族文化源流史.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75.吴荣臻.乾嘉苗民起义史稿.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76.吴荣臻、吴曙光.苗族通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77.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卷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卷.内部资料,1989

78.湘西民间文学资料编辑室.湘西民间文学资料·第一集·远古民间故事.内部资料,1983

79.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0.徐崇云、顾诤.旅游对社会文化影响初探.杭州大学学报,1984(9)

81.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82.袁定基.论放蛊和防蛊治蛊习俗.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2)

83.于赓哲.蓄蛊之地:一项文化歧视符号的迁转流移.中国社会科学,2006(2)

84.杨力行.湘西苗民的信仰.西南边疆,1940(11)

85.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86.赵斌.文化分析与政治经济——与默多克关于英国文化研究的对话.视界第五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87.赵玉燕.旅游环境下巫蛊文化的变异——以湘西凤凰山江苗族旅游开发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6)

88.赵玉燕.苗族生育观与生育行为的变迁——来自湘西杉木村的调查报告.贵州民族研究,2002(2)

89.詹姆逊著,胡亚敏等译.文化转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90.张应强.边墙兴废与明清苗疆社会.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91.张晓萍.从旅游人类学的视角透视云南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5)

92.周慧颖、吴建华.国内有关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述评.旅游学刊,2004(6)

93.宗晓莲、朱竑.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2)

94.宗晓莲.国外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进展.人文地理,2004(4)

95.Apostolopoulos,YiorgosLeivadi,StellaYiannakis,Andrew(co—eds).TheSociologyofTourism:TheoreticalandEmpiricalInvestigation,2001

96.Bourdieu,P.OutlineofaTheoryofPractic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7

97.Brown,F.TourismReassessed:BlightorBlessing.Oxford,UK:Butterworth—Heinemann,1998

98.Burns,PeterM.AnIntroductiontoTourismandAnthropology,Routledtge,2000

99.C.K.Yang.ReligioninChineseSociety-AStudyofContemporarySocialFunctionsofReligionandSomeofTheirHistoricalFactors,BerkeleyandLosAngeles: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61

100.Evans—Pritchard,E.E.Witchcraft,OraclesandMagicamongtheAzande.OxforduniversityPress,1976

101.Fanon,F.TheWretchedoftheEarth,NewYork:Grove,1968

102.Franklin,A.&Crang,M.TheTroublewithTourismandTravelTheoryinTouristStudiesVol,1.(1),2001

103.Freedman,Maurice,“OntheSociologicalstudyofChineseReligion”inReligionandRitualinChineseSocietyed.byArthurP.Wolf,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74

104.Geertz,Clifford.TheInterpretationofCulture.NewYork:BasicBooks,1973

105.Greenwood,D.“CulturebythePound.AnAnthropologicalPerspectiveonTourismasCulturalCommoditization”inV.Smith(ed.)HostsandGuests,Oxford:Blackwell,1989

106.Jenks,ChrisCulture,Routledge,2nded.2005

107.MacCannell,D.TheTourist:ANewTheoryoftheLeisureClass,NewYork:Schocken,1989

108.Nash,D.TheAnthropologyofTouri**,NewYork:Pergamon,1996

109.Smith,ValeneL.(eds.)HostsandGuests—theAnthropologyofTouri**(2ndEdition),UniversityofPennsylvaniaPress,1989

110.Smith,ValeneL.andMaryannBrent(co—eds.)HostsandGuestsvisited-TourismIssuesofthe21stCentury,CommunicationCorporation,2001

111.Smith,StephenRecreationGeography,Longman,1982

112.Spivak,Gayatri,“CantheSubalternSpeak?”inCaryNelson&LawrenceGrossbergeds.MarxismandtheInterpretationofCulture,London:Macmilan,1988

113.Turner,L.andAsh,J.(eds)TheGoldenHordes:InternationalTourismandthePleasurePeriphery,NewYork:St.Martin’s,1976

114.Urry,J.TheTouristGaze,London:Sage,1990

115.VandenBerghe,P.TheEthnicPhenomenon,NewYork:Praeger,1987

116.Wall,G.RethinkingImpactsofTourism,ProgressinTourismandHospotality,1996(2)

117.Weber,Max.TheReligionofChina,TranslatedandeditedbyHGerth,N.Y.TheFreePress,1964,edition

118.Willis,Paul.LearningtoLabor——Howworkingclasskidsgetworkingclassjobs,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8

同类推荐
  • 感悟红色诗词

    感悟红色诗词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 纪连海新解乾隆朝三大名臣

    纪连海新解乾隆朝三大名臣

    本书是纪连海先生在CCTV《百家讲坛》中“正说清代名臣”之刘墉篇、纪晓岚篇、和珅篇的集结。聪明诡谲的刘罗锅、铁齿铜牙的纪晓岚、狡猾贪婪的和珅,都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他们都是乾隆皇帝的臣子,亲厚疏近,演绎出复杂多变的政治风貌:刘墉根本就不敢得罪和珅?和珅是纪晓岚着力帮衬的顶头上司?刘墉和纪晓岚是师兄弟?乾隆为何格外宠爱和珅,甚至不辨是非?忠臣、勋臣、佞臣、奸臣、这一顶顶帽子合不合体?恃才傲物、委曲求全、趋炎附势、颐指气使,这样的政治江湖谁才是赢家?不同的出身、不同的气质、不同的道路、不同的结局,三个人的命运扣人心弦;随着纪连海的讲述,数百年前的大戏再次开锣……
  • 地宫绝响:曾侯乙墓与编钟(文化之美)

    地宫绝响:曾侯乙墓与编钟(文化之美)

    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古老的乐器正为我们演奏着穿越时空的最强者。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 中古伊朗八大诗人

    中古伊朗八大诗人

    本书是俞灏东教授和杨秀琴教授多年从事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心血结晶。本书的出版似乎是已经有些冷落的波斯文学的一个福音。它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伊朗闻名世界的八大诗人的生平创作,向中国读者介绍了波斯文学高度发展时期的光辉成就,介绍了闻名世界的波斯诗人,无疑对促进中伊这两大东方文明古国的文化交流有着积极作用。
  • 丁玲与湖湘文化

    丁玲与湖湘文化

    丁玲一生的创作或隐或现、或强或弱的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特点。在早期作品中,表现的是丁玲本真的一面,展示了女性内心的灵魂。
热门推荐
  • 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

    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

    《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是一部研究朝鲜战争的全面又精彩的综合性著作。美国政论家约瑟夫·古尔登充分利用1970年代末开始解密的有关朝战的官方档案,收集到美国政府重要决策所依赖的原始情报数据,此后四年间采访众多当事者和知情人,经过精准梳理和敏锐把握,完成了这部内幕之作。而这批“五角大楼朝战文件”资料已经被小布什政府重新加密,这使得本书所揭示的真相更为难得可贵。
  • 帝国的末日

    帝国的末日

    崇尚团队英雄主义的无主极北荒原,遍布魂灵巫术盛行的神秘东方王朝,皇权与教权下飘摇欲坠的魔法王国,以及……紧握剑与理想的骑士帝国!这就是一个热血沸腾的传奇!
  • 绝世俏仵作

    绝世俏仵作

    堂堂法医系高材生,穿成哑女就算了,还免费欣赏了一出活春宫,主角竟是自己的童养夫和亲亲长姐。什么?该被浸猪笼的不是那对渣男渣女么?为什么是她得到这种“优待”?哼,敢阴我?姑奶奶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阴沟里翻船!小剧场一:小别胜新婚,快马加鞭回府,惊见满院子的死尸。某人的心猛地一沉:夫人!尸山上忽然冒出一颗脑袋:“夫君回来了?”某人冷汗如雨,心还未归位,又听见一道娇俏的嗓音:“夫君!这尸阵还缺一个,快过来凑个数!”“……”
  • 和氏记

    和氏记

    在影子的世界里,是我们被踩在脚下。在镜子的世界里,是我们被映在瞳孔。在这无穷无尽的世界里,谁给你的唇齿添上几抹颜色?
  • 炼金使徒

    炼金使徒

    当古老的炼金术再一次敲开人类社会的大门,又会带来怎么样的波澜与奇迹?一场火灾,烧毁了一对兄妹的一切,却也成为了一段奇幻旅程的开始……追寻永生、追求财富,而他们,又将去追逐什么?
  • 花开那年里

    花开那年里

    他们的遇见,只为错过。在那个盛夏的七月,最好的我们遇见而在呼啸的十月,我们之间不再见他说:“你好,明羽晰。”她说:“再见,金泽宇。”多年后,她永远不会忘记那天他紧握她的手,看着她的眼睛,认真而又庄重地说:“我的愿望是三个有:有你有我有一生一世.”
  • 锋矛破盾

    锋矛破盾

    现代雇佣兵穿越到一个冷兵器的世界,利用手中获得的逆天能力,制造现代武器,称霸世界。锋锐无比的矛对战破落不堪的盾,这是一场屠杀式的战争。
  • 凌天霸帝

    凌天霸帝

    【热血爽文】他是一个华夏的边防战士,死后却重生在一个同名之人身上。他是流落在外身的王子,因为可能继任皇位,从而遭受到来自堂兄的迫害。他是众多穿越而来的一员,却是唯一获得鸿钧传承的人,肩负着连他也不知晓的使命。为何消失无数年的雷劫,唯独会降落在穿越之人的身上?为何一些神秘的种族,一些埋在历史中的强者,和那史上没有记载的军队,他们行走在世间,行走在时间长河里,却从未显现在世人眼前?真相的背后是什么?霸帝的名号又代表着什么?且看叶龙纵横异界,拜师李小龙,义结杨过,把酒萧峰,拳打嬴政,脚踢六指琴魔,掌掴杀神白起。
  • 秦时明月之吾爱

    秦时明月之吾爱

    (原名:秦时明月之只能这样了吗)原为世家之一的小姐,却阴差阳错的到了秦时明月。身怀武艺的他遇见了高雅的她,只因她眼中那被掩藏的悲伤,勾起了他的不舍。最后的最后,她说:“最后我们只能这样了吗?”他说:我只是不希望你受伤,可谁知这一句是他们的最后的对话.....
  • 英雄联盟之不灭意志

    英雄联盟之不灭意志

    在这个LOL文化盛行的时代,在这个靠LOL才能促进人与人之间友好和谐地相互交流的时代,在这个轻视LOL就会被不计其数的LOL追崇者喷死的时代。你还有什么资格默默无闻哦?何必掩盖自己过人的天赋与实力?跟着心走,它会告诉你,你活着到底为的是怎么样的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耀!天才从不会没落,意志永不会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