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37800000048

第48章 政治风云——政治名人死亡事件(5)

纳尔逊·洛克菲勒到底怎么死的

纳尔逊·洛克菲勒(1908—1979)是洛克菲勒家族的政治明星,他一生曾当过一任副总统、四任纽约州州长。

纳尔逊是小约翰·洛克菲勒的第二个儿子,1908年生于缅因州的巴尔港,1930年毕业于达尔茅斯学院。他早年曾向设在委内瑞拉的标准石油公司的附属机构投资,并终生对拉丁美洲发生兴趣。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初他在罗斯福和杜鲁门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1958年首次被选为纽约州州长,并接着又连任三次。1973年他辞去州长职务,为“美国优选政策委员会”效力。1974年12月当选为美国副总统,与杰拉尔德·福特总统合作。1976年他退出政界返回纽约,从事企业管理、政治和艺术的研究工作。

纳尔逊1930年与马丽·克拉拉结婚,共有5个孩子。1962年他们离婚后,他又与马格莱塔·穆菲小姐结婚,他们又有了两个儿子。1979年1月26日纳尔逊猝然辞世。对于他的死,一般史书上都记载说,是由于心脏病发作所致,但也有的历史学家,尤其是美国著名史学家乔治·柯恩认为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纳尔逊这位大名鼎鼎的富翁是在1979年1月26日的夜间死去的,终年70岁。他死在位于纽约市中心第54街13号私人住宅的办公室里。当时在他身边的是他年轻的科研助手、漂亮的31岁的梅根·马沙克。他死后,有关他的传闻立即四起,认为他是在与其悦人的助手做爱时而与世长辞的。为了掩盖公众的耳目,他的家庭拒绝验尸并很快进行了火葬。

在纳尔逊去世的那天,他为编辑其最后的大型艺术丛书,在私人住宅“洛克菲勒中心”的办公室里工作了很长时间。当天傍晚,他还同妻子马格莱塔和两个儿子在纽约第50街的双层公寓里享受天伦之乐。稍后,他由私人司机驾车送到市中心的第54街的私人住宅。快到晚上9点时,他给住在离其住宅不远的助手梅根打电话,要她来一下,讨论有关编写艺术丛书的问题。梅根穿着黑色的长晚服,很快就来了。在整个公寓只有他们两人,在幽静气氛中,他们开始了编写艺术丛书的工作。

根据其家庭对事故的正式解释,纳尔逊的心脏于夜间11点15分停止了跳动。可是,纳尔逊家里的一位发言人首次作解释时却说,纳尔逊是在夜间10点15分死于“洛克菲勒中心”的办公室的,而且未提及助手梅根是否在场。奇怪的是,不久,这位发言人对纳尔逊的死作正式解释时,却说深感悲痛的梅根小姐无意中把时间报告错了。这种解释岂不前后矛盾!纳尔逊死时,梅根小姐实际上是在场的。显然,在慌乱中,她曾给纳尔逊做过人工呼吸,企图使纳尔逊苏醒过来,而后才给911号急救站打电话要救护车的。

获悉纳尔逊死亡消息的两名警官在救护车及随行医生到达之前,很快到达纳尔逊的办公室。他们报告说,他们发现穿着衣服的纳尔逊已失去知觉,躺在地板上。而随救护车而来的医生宣称,他们没看见有什么翻阅书籍或纸张的迹象,但看见了用餐的证据,因为有一个半空的酒瓶和一些进餐的迹象。

随即纳尔逊被送进里诺克斯·赫尔医院;1979年1月26日年夜0点20分由他的医生欧内斯特·伊萨考夫博士正式宣布死亡。

在以后的两周期间,尽管新闻记者在寻找和询问梅根小姐和其他见证人中遇到了巨大困难,但一些更为严肃的情节还是被披露出来了。健康状况已恶劣的纳尔逊为了编辑艺术丛书,确实同梅根小姐一起工作了很长时间。梅根小姐躲躲闪闪地透露说,她已得到良好的报酬,并且数目相当可观。而且在纳尔逊的遗嘱中可以看出,她是个“令人惊奇的受惠者”,因为她可以随便大量地向纳尔逊借款,购买公寓,然后再还他。新闻记者、梅根小姐的朋友彭茜塔·庇尔思出来揭露说,在1月26日夜间快到11点时,她曾接到过梅根小姐打给她的电话,她还去过市中心看到发生的事情,并帮助梅根小姐给911号急救站打了电话,随后是在警察到达之前怀着疑惑的心情离开纳尔逊办公室的。最后,纽约区代理官宣布了事件的结束,尽管新闻记者还抱有怀疑和兴趣。自此开始,所有的见证人也开始厌烦议论此案了。

尽管如此,有些历史学家依然认为对于此案难作结论,尼尔·波尔斯和杰里·哈格斯特洛姆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说:纳尔逊·洛克菲勒于1979年1月26日逝世之后,他依然继续受到好奇公众的追究。“这段秘史使得纳尔逊·洛克菲勒的巨大业绩黯然失色”。为什么如此,他们虽然没有明说,但其结论十分值得人们玩味。

埃及总统萨达特被杀之谜

1973年10月6日是埃及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这天凌晨,埃及军队突然越过苏伊士运河,向驻扎在西奈半岛上的以色列军队发起了猛攻。这一仗打破了以色列无敌于天下的神话,使埃及在世界上的威望大增。从此,10月6日成了埃及一个重要节日,每年都要在纳斯尔城举行盛大的阅兵典礼,庆祝那场战争的胜利。而组织策划和亲自指挥了这场战争的萨达特,一夜间成了阿拉伯世界的英雄,受到万人瞩目。

可万万想不到的是,1981年10月6日的战争八周年纪念日,正有一场谋杀阴谋在等着萨达特。正午11时,阅兵大典开始。萨达特兴致勃勃地坐在副总统穆巴拉克和国防部长加扎勒中间观看军事表演。不久,一队72辆苏制伊尔151型卡车隆隆地开了过来,四辆一排,每辆拖着一尊装甲大炮。在第二批卡车倒数第二排,凶手、炮手中尉哈立德就坐在紧靠检阅台的一辆卡车的驾驶员边上,他的同伙在这辆车的后面。当汽车接近萨达特时,哈立德猛然拔出一颗手榴弹,命令驾驶员停车,随后从驾驶室里跳出来奔向萨达特。总统以为这是过来向他行持枪礼的,于是马上站起,举手准备向他们还礼——萨达特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他一生中最后一个也是一生中最大的一个错误。说时迟,那时快,哈立德大吼一声,向检阅台投出了一枚手榴弹。另外两人也开始向萨达特等人猛烈射击。其中神枪手阿巴斯的第一枪就打中了萨达特的颈部,几乎可以肯定,正是这一枪击毙了总统。扫射过后,一代伟人就这样惨死在自己同胞的枪口之下。30秒钟后,凶手的子弹打光了,三人终于被擒。

暗杀事件发生后,由于某些军方领导人希望尽可能把审判凶手的权力控制在自己手里,军事法庭在审判时只是单纯地讯问暗杀的具体细节,并不涉及其他方面。所以,至今仍不清楚哈立德究竟在怎样的背景下作出了暗杀总统的决定,这个问题没能得到认真的探究。换句话说,当时哈立德是得到了具体指令,一开始就与别人共同策划过的呢,还是独自作出了这个暗杀行动的决定呢?一概无从知晓。

1983年,曾任埃及《金字塔报》主编的海卡尔发表了专著《愤怒的秋天》,详细叙述了萨达特遇刺的背景及经过。英国《星期日泰晤土报》称此书对萨达特之死作了“迄今最详细的报道”。从本书的有关叙述中可知,哈立德是接受了组织领导的指令和别人共同策划了谋杀萨达特的行动。哈立德是原教旨主义者组成的“******崛起”派“安古”组的成员。暗杀后通过审讯查明,安古小组的几名成员在1981年1月底或2月初开过一次会。参加者包括小组宗教领袖阿提亚和军事首领祖穆尔中校。会上讨论了在埃及夺取政权的问题,这当然要涉及用什么方法除掉萨达特。有人提议说:可利用祖穆尔中校家乡与总统巴里奇别墅一河之隔的有利条件,通过击毁总统直升飞机的办法除掉萨达特。但经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别墅所在的整个地区戒备森严,在那里直接攻击是很难成功的。另一个建议是,当总统乘坐的直升飞机在别墅降落时将它打下来,这个建议也被否决了,因为谁也弄不清总统究竟坐在哪架飞机里。为安全起见,萨达特出巡时总是同时出动三架直升飞机。会上还否决了用高射炮轰击别墅的计划,因为这样也无法保证萨达特会死在废墟中。正是在这个时候,有人第一次提到10月6日的阅兵式。总统和大多数政府要员都到会出席,而且会出现在显眼的地方。哈立德没参加这次会议,但他通过安古小组得知关于利用阅兵来行刺的计划。直到上级向他下达参加游行的命令时,他才想到可以从地面发起攻击。哈立德在受审时说:“起初我不愿意参加阅兵,可后来我同意了,因为我忽然想到:这是天意。我不是去参加阅兵,而是去执行一项神圣的使命。”为此,哈立德放弃了回家乡过节的机会。9月25日晚上7时,哈立德去见法拉格,商量具体事宜。次日,法拉格带来了哈立德需要的助手和武器装备,计划制订好了。

有人却认为,哈立德刺杀萨达特纯属个人目的,并提出几点理由:当审问者问起哈立德“为什么要暗杀总统”时,他交代了三个动机。其一,埃及现行法律与******教法不一致,因此******的生活十分痛苦。其二,政府与犹太人讲和。其三,最近许多******领袖被捕,并受到迫害与侮辱。可见,哈立德对国内社会、经济状况不满,对政府压迫不满,才刺杀了总统。1981年9月3日,萨达特从美国刚回来一周,为镇压批评他的人,在破晓之前就开始了一场大搜捕,总共抓了3000多人。而哈立德的哥哥穆罕默德是被捕的******小组成员之一,这极可能是导致谋划刺杀的更密切的动机和直接原因。哈立德的辩护律师后来声称,哈立德当时曾对副总统穆巴拉克和国防部长喊道:“躲开!我专打这条老狗!”很明显,他是来报私仇的。

有的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指出:应该从国际国内的大环境中来看这次谋刺行动。《中国百科年鉴》1982年版发表辛瀚专文《萨达特之死与中东和谈》,认为“萨达特的遇刺主要是埃及国内矛盾激化造成的,但也和中东和谈的曲折、复杂进程有关”。自1979年3月萨达特和贝京签署埃以和平条约后,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但埃、以、美三方关于巴勒斯坦自治问题的谈判由于以色列坚持己见毫无进展。1981年8月26日,萨达特和贝京在亚历山大会谈后,决定恢复已中断了一年多的自治问题谈判,但9月23日三方在开罗的部长级会谈,仍未找到打破僵局的办法。这就使得埃及国内的反政府分子和多数阿拉伯国家对萨达特的不满情绪日益增加。

另外,美国里根总统上台后执行了比其前任更加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宣称保证以色列的安全是美国“首先考虑的问题”,强调建立包括以色列、埃及和沙特阿拉伯在内的抗苏“战略一致”,把中东和谈置于次要地位。以色列在里根政府的纵容下气焰更加嚣张,竟于4月28日派飞机轰炸黎巴嫩;6月7日又悍然出动飞机炸毁伊拉克塔穆兹核反应堆;7月中旬又对黎巴嫩南部和贝鲁特狂轰滥炸。里根政府一方面对以色列的暴行进行谴责,但又宣称“无需对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进行根本性的重新估价”。里根政府执行如此偏袒以色列的政策,使萨达特的处境更加艰难。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萨达特之死正是美国在中东实行错误政策造成的恶果。他早晚会死于枪口之下。

在整个事件中,还有两个疑点令人困惑不解。首先,当萨达特检阅游行之时,他的轿车两旁各有三名卫兵,另外在车后面还有两个。当枪击开始时,这些卫兵以及其他保安人员在哪里?他们如何作出反应仍然是个谜。其次,萨达特中弹后,于中午12时40分被人抬上飞机起飞。根据医院的一份正式报告,总统的直升飞机于13时20分到达马阿迪军医院。也就是说,整整花费了40分钟,但这段路程通常只需5分钟就可飞完。为什么耽搁了这么久呢?这些问题也许和萨达特之死有关吧。

瑞典首相帕尔梅遇刺身亡

帕尔梅才华出众,36岁即出任运输大臣、交通大臣。1969年10月,他成为首相,年仅42岁。此后他连任3届。1982年他再度出任首相,1985年又获连任。在任期内,他为发展瑞典经济、加强国防和提高瑞典在国际上的地位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为人平易近人,生活俭朴,因而深受人民爱戴。同时,他还是一位为和平事业而奋斗的先锋战士,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1986年2月28日深夜,瑞典首相帕尔梅和夫人莉斯贝特一道看完格兰德电影院上映的新影片《莫扎特兄弟》,与瑞典白领工会领导人罗森格夫妇道别。首相的儿子马尔腾和他的女友同父母互道晚安后也走了。首相夫妇跟往常一样没带保镖,也没有乘车,更没有大批记者前呼后拥,手挽手漫步朝家走去。在瑞典,这是相当平常的事。国家小,又崇尚平民化,就常会发生我们难以想象的事。比如说,你在郊外散步时会偶遇国王,这时微笑地向他打个招呼即可;一位女副首相常自己开车去托儿所接孩子,等等。在多年的平等思想的熏陶下,帕尔梅形成了一种过平常人生活的爱好。认识帕尔梅的人很多,路上迎面遇见,互行注目礼是很自然的事。

然而,就在这个阴冷的夜晚,却发生了令所有瑞典人惊愕而痛心的事。当首相夫妇穿过几个街区,踏上首都最大最繁华的街道斯韦亚瓦根大街时,突然从黑暗处闪出一个人影,在几米远的地方,“砰!砰!”连开了两枪。首相夫妇随即倒地,凶手立即消失在夜色之中。

这时,一辆出租车刚好路过这里,司机听到枪声,立即停车。他发现首相倒在人行道的雪地里,周围浸染了鲜血。他立即向警方报案,并向医院要了救护车。不久,首相夫妇被送进附近的萨巴茨贝里医院。经检查,首相的胸部和下腹部两处中弹,他的夫人也受了伤。首相被一颗子弹穿透胸膛,心脏边上的一根主动脉被打断,经抢救无效,30分钟后停止了呼吸。

首相遇刺身亡,使瑞典人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在首相寓所门前,人们排起长队,表达深切的哀悼。在首相被刺的现场,人们献上一束束鲜花,有的献上一盏长明灯,有的则围在那里久久不肯离去……悼念活动持续了半个多月,至3月15日举行葬礼时达到高潮。瑞典国王打破惯例,参加了本国首相的葬礼,并发表了沉痛的讲话,他说,瑞典失去了“一个大家都听从的声音,一个坚决地公开反对暴力和压迫的声音”。

13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帕尔梅的葬礼,其中有法国总统密特朗、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印度总理拉·甘地等。在灵柩移往弗雷德里克教堂时,灵车通过的道路两旁聚集了数万市民,他们忘记了严寒,手持小白花,泪流满面地为他们爱戴的首相送葬。夜间,成千上万的市民穿着黑衣,顶着寒风,络绎不绝地来到弗雷德里克教堂墓地,表达无尽的哀思。

帕尔梅离去了,瑞典人民从此开始了缉拿凶手的漫长历程。然而时至今日,凶手依然逍遥法外。帕尔梅的死因,也许永远都将成为一个难解的谜。

同类推荐
  •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徐志摩,以“情诗”闻名于世,本书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调讲述一代才子徐志摩的传奇人生。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诗人生命中不可错过的三个女人,他与她们之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感情纠葛……《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带你亲临“情圣”徐志摩的世界,解析大诗人不为人知的婚姻内幕。
  • 中国大谋略家的故事

    中国大谋略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世界太大还是遇见你:林徽因传

    世界太大还是遇见你:林徽因传

    她是我国20世纪第一位杰出的女建筑学家。她是著名诗人、作家,现代文学史上独领风骚的巾帼才俊,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的人生不算长,可是经历了繁华与优渥,贫困与疾病;收获了亲情、友情与爱情;也获得了圆满的婚姻。她,就是林徽因。《世界太大还是遇见你:林徽因传》是一本优美动人的文学传记,以时间为脉络,用清澈的文字、全面翔实的资料,生动地展现了林徽因的传奇人生,进而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缩影,给人积极的人生启示。
  • 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

    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

    本书作者以第一手资料,透过雷震的风雨一生,叙述一代知识分子与民主政治的互动关系,并以其个人政治生命的沉浮及历史背景为考量,着力表述这位骨鲠之士从坚守理念到付诸实践的精神风貌,从而显现出那个时代的变局及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真实的艰难处境……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海明威卡夫卡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海明威卡夫卡

    海明威和卡夫卡是著名的外国文学作家,他们的著作至今影响深远。名人成功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本书对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该书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热门推荐
  • 混乱日常

    混乱日常

    美好的清晨——我:啊……起床,刷牙洗脸,准备上班。伊赫(梦魇):哟,单,别急嘛,再睡会嘛~我:让我和你这梦魇一起睡,你在逗我┐(─__─)┌。(闪躲开某人的拥抱)爱丽丝(血族):来嘛~小哥,你就让我抱一下吧!我:你丫想初拥我很久了!别以为我不知道!哈刚尼尔(泰坦混血儿):哦?单,看来你很精神嘛,来打一架吧!我:打你妹啊!和你打架会出人命的啊!哈彩妮儿(他妹):叫我干嘛?我:上帝啊!救救我吧!耶稣(这还用我解释?):别老喊我爸,他很忙的。我:……这日子没法过了(ノ=Д=)ノ┻━┻
  • 弃夫难甩

    弃夫难甩

    前世他亲手扼杀了他们俩人未出世的孩子,重回现代,想不到他也追了过来,还当了她的保镖?爱已随那一掌灰飞烟灭,她开始与其他人缠绵亲热,只为令他远离,然而,这一回他怎么像是变了个人似的?这还是那个冷酷无情的堡主吗?
  • 撕心游戏

    撕心游戏

    他噙着她的下巴,俊美的嘴角浮起的残忍弧度:”多么优美面容,但如果你的心忘了我,我只能毁掉你的一生,让你的一辈子记住我。”她生来安逸,自小被宠坏,众人捧月视她为千金至宝,寸步不离。可一个变脸,家族破产,父亲重病,母亲被拘,风云突变世风日下,人情冷乱如同刀剑冰霜,她只能无路可选,竟亲手将她自己送给魔鬼?——传闻之中:嗜血、冷酷的帝国第一总裁。新婚之上,没有宾客,没有鲜花,新婚夫君从黑暗中而来,抱起她冷冷拽人怀中。她要逃——可她逃去天涯,他就追到海角。是巧合还是阴谋,但命运交织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不重要。冰冷的手术台上,他冷冷签字,看着腹中的骨肉被消灭,他只扔下冷冷一句:“你我后会无期。”
  • 致爱丽丝

    致爱丽丝

    谁说只有爱丽丝才能梦游仙境,谁说拿钟表的兔子只能是兔子。我也可以梦游仙境,兔子也可以是美男,邂逅那些形形色色搞不清楚的东西吧!让我们与糖果一起来闯荡梦境校园吧!我们一起来么么哒:你怎么可以吃兔兔,兔兔那么可爱!
  • 青春何不放肆一把!

    青春何不放肆一把!

    她,本与她是最好的朋友,可是因为她们爱上了同一个人,从此两人反目成仇,可,,,她还傻傻的以为,她们还曾是最好的闺蜜,她接连失去爱情、友情、亲情,人生路上处处坎坷,她该如何应对,【默默心疼三秒】
  • 爱情撩人

    爱情撩人

    虽说在爱情世界里没有真正的幸福,也没有什么永恒快乐和悲伤。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爱情和婚姻一样,只有经历酸甜苦辣才会完美,没有谁能躲得过风雨般的冲涮,又有谁没有走过坎坷的路,凡是真爱过的人又几人没有被情伤过被爱灼伤过呢?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游戏。有聚有分离,有哭就有笑。有缘不见得就有份。有爱不见得就能相守。
  • 暗璘

    暗璘

    国家首级特工:白枫被神秘人投放到名为:福特的无人小岛上,必须杀满100人,才能获释。白枫会怎么做?
  • 废柴重生之极品学生

    废柴重生之极品学生

    上一世他被家族称为有史以来第一废柴...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因偷窥武馆馆主夫人洗澡被馆主一掌失手打死。这一世醒来居然发现,自己拥有透视眼,美女总裁,绝色学姐,柔情校花,纯情小萝莉....你们一个也跑不掉哈哈
  • 恐怖美术馆

    恐怖美术馆

    【不定期更新】女主Ib跟随父母来到一个美术馆看展览,所有人却离奇消失!Ib在美术馆里寻找其他人,竟发现某一幅画作里还有另一番天地!怪异现象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Ib还能回到真正的世界吗?
  • 时光旅行者

    时光旅行者

    他会幸福吗?无心的善良之下,获得了一把七夕剑,即可生情,又可断情,于是我把这把剑藏在了我儿子的心里,算命的说我此生命数不好,虽然我叫关逸,然而此生并不安逸,看来事实确实如此,可惜那个傻女人,一直不信,却还……咳咳……就叫他栀子花吧,开的芬芳,不醒于深露,不隐于三伏”脱离七情六欲之轮回,泯灭众生之苦乐。来回穿梭在俩个世界,七夕剑的秘密,正在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