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80700000002

第2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

人生最大的宝藏,就蕴含在你的兴趣上。有的父母试图对孩子的方方面面予以规划,却不曾重视孩子自己的想法。其实,针对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反而能培养出一个个的“天才”来。一个伟大人物的后面常常有一位伟大母亲,而在伟大人物与母亲之间,也往往有着一种有关兴趣的教育。

与其给孩子留下各种财富和宝藏,不如给他一把兴趣的钥匙。

1、鼓励孩子“捣蛋”

——爱迪生母亲对孩子的“辍学”教育

爱迪生是位举世闻名的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着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他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爱迪生于1847年2月11日,诞生在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兰小市镇。

父亲塞缪尔,是荷兰人的后裔,母亲南希曾当过小学教师,是苏格兰人的后裔。爱迪生是南希的第七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

爱迪生小时候喜欢观察周围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南希作为母亲和教师,懂得儿童的心理,对于小爱迪生提出的奇奇怪怪的问题,总是耐心细致地给予回答。

一次爱迪生问父亲:“为什么刮风?”

父亲回答:“爱迪生,我不知道。”

爱迪生又问:“你为什么不知道?”

父亲说:“你问你母亲吧。”

爱迪生便找母亲问去了。后来南希对丈夫说,你不能总对孩子说不知道,这会无形中制约孩子的求知欲望。

爱迪生不但好奇爱问,而且什么事都想亲自试一试。有一次,到了吃饭的时候,母亲不见爱迪生回来,很焦急,便四下寻找,直到傍晚才在场院边的草棚里发现了爱迪生。

母亲见他一动不动地趴在放了好些鸡蛋的草堆里,就非常奇怪地问:“你这是干什么?”

爱迪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鸡呀!”

原来,他看到母鸡会孵小鸡,觉得很奇怪,总想自己也试一试,便自己孵起了小鸡。

母亲一听大笑起来,告诉他,人是孵不出小鸡来的。

“为什么母鸡能孵小鸡,我就不能呢?”

母亲便把人不能孵小鸡的原因讲给他听。爱迪生很佩服母亲的学问。

7岁那一年,小爱迪生上学了。在课堂上,爱迪生经常向老师问这问那,问得老师回答不出来。老师们都不喜欢他,骂他是“傻瓜”,让他妈妈把他领回家。

南希当过教师,决定自己教育他。南希非常重视孩子兴趣的发现和培养。她经常给儿子讲罗马帝国的兴衰,讲英国的演变,教儿子读《鲁滨逊飘流记》、《悲惨世界》等一类的名着。

11岁时,又让他读自然科学书籍和牛顿的着作,以及电学家法拉第的着作,使他学到了不少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在南希的耐心指导下,爱迪生自学了英语、算术、化学、地理、历史等课程。他最喜欢的是化学,所以,经常想方设法找关于化学方面的书看,把攒下的零用钱全部用来买实验用具,在家里的地窖里做实验。

兴趣是一种看不见的动力。南希发现孩子的这个兴趣后,就以满腔热情给予支持,她经常与孩子一起做实验。

这样不仅在方法上可以给孩子具体的指导,减少失误,而且在精神上也给孩子很多鼓舞。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积累,爱迪生渐渐地不满足于书本上的实验例证,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起实验来。

后来爱迪生的父亲塞缪尔·爱迪生做屋瓦生意。爱迪生经常到塞缪尔·温切斯特的碾坊去玩。一天,他到温切斯特的碾坊,看见温切斯特正在用一个气球做一种飞行装置实验,这个实验使爱迪生入了迷。

他想,要是人的肚子里充满了气,一定会升上天,那该多美啊!几天以后,他把几种化学制品放在一起,叫他父亲的一个佣工迈克尔·奥茨吃化学制品后飞行。奥茨吃了爱迪生配制的化学制品后几乎昏厥过去。爱迪生还认为奥茨飞不起来是奥茨的失败,不是他爱迪生的失败。

一次,爱迪生又在火车上搞起了实验,由于他不小心引起了火灾,几乎酿成一场大祸。结果被列车长打了两个耳光,赶下了车,这也让爱迪生的听力受到严重损害。

面对这一连串的实验事故,南希一方面教育孩子不要蛮干,同时循循善诱,耐心地指导他学习、继续进行实验。因为在她看来,实验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从失败中取得经验教训。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场所,南希和塞缪尔商议,将家中的小阁楼腾出来,专门作为孩子的实验室。

南希是位伟大的母亲。作为一个细心而明智的母亲,是她发现了爱迪生的天资,是她引导着爱迪生向未知领域发起挑战。特别是在爱迪生遭遇别人白眼和打击的时候,是她给了爱迪生勇气和力量。

可以这样说,没有南希这位伟大的母亲就不可能有爱迪生以后的发明,而爱迪生对人类的贡献也足以让母亲南希欣慰百倍。

2、母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罗曼·罗兰母亲对孩子的培养

罗曼·罗兰,法国文学大师,着有十卷本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等作品,并获得了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20世纪20年代,罗曼·罗兰还写了《甘地传》、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1939年,他还创作了着名的悲剧《罗伯斯庇尔》。

罗曼·罗兰虽然是以其文学创作闻名于世,但是很多人也知道,他与音乐也有着不解之缘。他最为着名的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写的就是一个音乐家一生的故事。

他从小就十分喜爱音乐,他曾说过:“在我的一生中,音乐占有了我,它是我最初的爱,也可能是我最后的爱,我像母亲爱孩子一样爱它。”

罗曼·罗兰生于1866年1月29日,父亲是一位公证人,也是城里德高望重的绅士;母亲虔诚端庄,自从她的一个小女儿夭亡之后,就笼罩在一种淡淡的哀愁中,而把所有的心思都花费在照顾柔弱的儿子罗曼·罗兰和他的另一个妹妹身上。

罗曼·罗兰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是法国大革命以来的斗士的精神和信仰,而母亲带给他的是来自波尔罗亚尔女隐修院的探索精神,艺术感受力——音乐性的,神秘的敏感。

母亲很早就发现了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所以便尽自己的能力教他弹琴,虽然她技艺不高,但她教会了孩子很多音乐上的基础知识,这对孩子音乐天赋的启蒙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当罗曼·罗兰渐渐长大了的时候母亲却越来越发愁了:儿子想学音乐却没有老师,因为他生长在外省的一个小城市。

后来,他们全家搬到了巴黎居住。这时,母亲发现罗曼·罗兰不仅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而且有很高的天赋。

发现了儿子的这一天赋,她又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儿子有这样的天赋,想好好让他有所发展;发愁的是会不会耽误他的学业。犹豫了一阵子,她最终被孩子对音乐强烈的渴望打动了,她决定支持儿子学习音乐。

但令她为难的是,一时间没法给儿子找到合适的学习音乐的专业学校。在巴黎,她新来乍到,没有朋友可托,也没有关系。

但她是一位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母亲,她只要一听说什么地方有音乐家,就会千方百计送罗曼·罗兰去学习。经过一段学习后,罗曼·罗兰的琴艺已超过了大多数教他的老师。

这时,母亲又想起了一位住在巴黎的钢琴家,她在小时候,就曾得到过她的指导,这位钢琴家就是约瑟芬·马丹。

约瑟芬不仅认识着名作曲家肖邦,她还有一套独特的演奏技巧。

罗曼·罗兰在她那里学到了很多宝贵的音乐知识。在巴黎,母亲总是精打细算,省下钱来,每星期为他买一张夏特音乐会的门票,让他去听音乐家巴德鲁、科洛纳、拉穆勒的演奏。

是母亲让他拥有了音乐会这令人陶醉的三个小时,使他忘却了巴黎并超越了时间。

在这全神贯注学习的三个小时中,他为莫扎特、贝多芬的艺术所陶醉,为普格的温和所打动。这些音乐在巴黎都是最新的。在这里,罗曼·罗兰学到了更多的音乐知识。

在罗曼·罗兰的音乐之路上,母亲给了他最大的帮助和支持。虽然罗曼·罗兰后来一头扎进了文学创作的圈子,并且有了成就,但音乐对他一生的影响很大,始终是他钟爱的艺术。

罗曼·罗兰衷心感谢母亲,心中一直很怀念母亲和他在一起的岁月。据他回忆:在母亲去世前的岁月里,她经常彻夜不眠。当她听到隔壁房间飘出儿子弹奏的《伊非日尼之歌》时,常常会喜极而泣。

罗曼·罗兰的母亲使他的天赋得到了发展,得到了教育和完善,虽然最终他没能成为音乐家,但却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

罗曼·罗兰曾说:“母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母亲使他的天赋得到及时的教育和完善,虽然他后来没有成为一个音乐家而是文学家,但那也使得他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现在的父母也越来越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兴趣培养和天赋启蒙的重要性,梦想着孩子成为钢琴家、小提琴家的也不在少数。

但是你们能否也像罗曼·罗兰的母亲一样为儿子的爱好遍寻名师、费尽周折呢?

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实施儿童教育,要利用实际资源,发挥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教育作用。家庭包括了基本人类关系,提供了影响个体发展的特殊社会条件,是理想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要发挥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必须及时利用家庭实际的资源,为孩子的成长做好准备,这是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3、不“捧杀”不“棒杀”

——鲁迅对孩子的“童心启迪式”教育

鲁迅不仅是文学家,而且是教育家。在鲁迅着作中,单就关于儿童教育的论述就有十几万字。

1919年10月,他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指出:“论到解放子女,本是极平常的事,当然不必有什么讨论。但中国的老人,中了旧习惯旧思想的毒太深了,决定悟不过来……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地做人。”

而他在当时最强烈的呼声就是“救救孩子”。这当然是对整个社会而言。在家庭教育中,他认为,好奇好问,是孩子探索世界奥秘的钥匙,是极可贵的心理品质。

做父母的,必须认真对待。不会回答,就承认不会,问了别人,查了资料,再回答孩子。

1927年10月8日鲁迅与许广平结婚。不久,儿子海婴出世了。海婴出世的第二天,鲁迅手里捧着一盆小巧玲珑的松树,非常高兴地来到医院的房间里,轻轻地放在了许广平床边的一张桌子上。

这是他送给妻子许广平的。这松树翠绿而苍劲,有些类似鲁迅的性格。而他也希望儿子日后像这松树。在海婴生下来之后,鲁迅每天至少有两三次到医院里去,有时还领着一批批的朋友去慰问,手里特意拿些食品给许广平。

每当闲暇坐下来之后,他便欢喜慈祥地看着孩子的面孔,承认很像他自己,却又谦虚地表示:“我没有他漂亮!”

回家后,他怕用烟熏了孩子,所以每天工作时就搬到楼下去,把客堂的会客室改为书房。但一到夜里12时,他必然上楼,自动地担任到2时的值班,留心海婴的服食眠息。

他时常抱着海婴坐在床头,手里摆弄一些香烟盒之类,弄出锵锵的响声,引得小孩高兴。小身子在他大腿上乱跳;倦了,他有别的方法,把海婴横卧在他的两只弯起来的手臂上,在小房间里从门口走到窗前,再来回走着,唱那平平仄仄平平仄的诗歌调子:

“小红,小象,小红象。

小象,红红,小红象。

小象,小红,小红象。

小红,小象,小红红。”

一遍又一遍,直到孩子在他两手造成的小摇篮里安静地入睡。有时,他很累,但是,“总不肯变换他的定规。”

当时有人曾讥笑鲁迅对海婴太溺爱,他为此写了首《答客诮》的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於菟”是古代楚国的方言,指的是老虎。鲁迅在诗中用老虎也懂得爱小老虎作比,深刻地说明了英雄豪杰也应该懂得爱子!

鲁迅原来是不大喜欢看电影的,后来听朋友们说,和孩子一块看电影既是一种娱乐,又可教育孩子,多方受益。于是他也看起电影来。

不论写作多忙,凡是有适合儿童看的电影,鲁迅总要专门陪海婴去看。什么《泰山之子》、《仲夏之梦》、《米老鼠》等,以及一些世界风光之类的纪录片,都带海婴看过。

一次吃晚饭时,海婴听说预购了有狮、虎、大象表演的马戏票,他简直心花怒放,兴奋不已。他一直等到很晚,迟迟不肯上楼睡觉。

但他没有听到父亲的召唤。鲁迅考虑到这些节目大都是猛兽表演,并且是在深夜临睡之前,怕海婴受到惊吓,所以没叫他去。第二天,父亲知道海婴很难过,便耐心地向海婴解释,告诉他以上的考虑,并答应白天找机会陪海婴再去观看。

意外的是,第二天他们去看表演时,没有猛兽类的表演(那些猛兽关在大笼子里),只看了些马术和小丑的滑稽节目。不过,这对海婴来说,感觉更有趣。由此可见,鲁迅为了海婴的身心健康,是何等的煞费苦心。

还有一次,鲁迅为了招待客人从饭店里买了几个菜,其中,有一盘鱼丸子,海婴吃了一个便说不新鲜,客人们吃了都说新鲜的,许广平以为海婴是在瞎说。于是,她又给了海婴一个鱼丸子,海婴一吃,还说不新鲜。别人都没在意这件事,鲁迅把海婴碟子里的鱼丸子拿过来咬了一口,果然是不新鲜的!鲁迅当场就肯定海婴的说法:“海婴说不新鲜,一定有他的道理,我们决不能不加查看就抹杀他的说法。”

在鲁迅眼中,孩子也是另外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理解,需要尊重。他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鲁迅注重培养海婴的求知欲和想像力。他常常给海婴讲故事,比如:讲狗熊如何生活,蚂蚁如何运粮等等。他记得自己读私塾时,曾问先生什么是“怪哉”,先生的回答却是“不知道!”他绝不愿意海婴也遭受这种不能问和不敢问的冷遇。鲁迅总是主动启发海婴提问各种问题。

海婴稍大,开始用好奇心观察探索世上的奥秘时,就用一连串的问题不断地去打扰父亲了。尽管他的问题是幼稚荒唐的,可鲁迅对这一切,总是含笑地倾听着,耐心地解释着,尽量能使小海婴的各种离奇问题得到解答,不使海婴失望。

一天晚上,海婴骑马式地坐在鲁迅身上,边吃东西边问这问那,一个幼稚的问题又提出来了:“爸爸,你是谁养出来的?”

“是我爸爸妈妈养出来的。”

“你的爸爸妈妈是谁养出来的?”

“是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养出来的。”

“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一直到从前,最早的时候,人是从哪里出来的呢?”

“这要追寻到物种起源的问题”,鲁迅告诉他是从单细胞来的。但是海婴还要问:“没有单细胞的时候,所有的东西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这问题不是几句话可以回答的,而且也不是五、六岁的幼小心灵所能理解的。”为了不使海婴失望,鲁迅告诉他:“等你长大了,读书,教你的老师会告诉你的。”

同类推荐
  • 孕妇产妇枕边书

    孕妇产妇枕边书

    本书共分两篇,孕妇篇、产妇篇,囊括了从准备怀孕、怀孕、妊娠、分娩、调养、护理、防病、禁忌等方面的内容,科学分析和阐述了从怀孕开始到孩子成长过程中读者想了解和掌握的生育知识和各类问题。其内容翔实全面、结构严谨、段落分明,文字通俗易懂,融科学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特别方便读者查阅。
  • 企业纳税会计实务指南:商贸企业

    企业纳税会计实务指南:商贸企业

    本书阐述了纳税会计的基本理论、介绍了依据税法和不同行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不同税种的计算、会计分录处理、纳税申报和单税种帐表处理,以及不同税种在商贸企业会计科目和财务报表中的构成作了简明扼要的概述。
  • 妈妈这样教,孩子口才好

    妈妈这样教,孩子口才好

    有些孩子在课堂上从来不主动发言,甚至老师点名的时候会内心慌张,说话语无伦次。这些孩子日常生活中也是只愿意成为“听众”,而不愿意成为“说者”。这种不善于表达、不懂得说话的孩子,必定会影响到孩子的生活、学习、交际等方面。因此,如何培养孩子拥有良好的口才,在孩提时代家长最应该值得关注本书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以理论加生动的事例的方式为各位家长详细描述了如何提高孩子的口才,如何在生活中让孩子熟练运用口才的能力和技巧,让孩子从先就系统地培养和锻炼出一幅好口才!
  • 和孩子一起勇敢长大

    和孩子一起勇敢长大

    “我做妈妈了!”初为人母的新妈妈们欣喜之余,也会开始不遗余力地打造孩子:为孩子选最好的幼儿园!进各种培训班!但妈妈们努力过后往往发现:孩子不爱读书?不懂艺术欣赏?怎么办?!妈妈们在培养孩子的路上乐此不疲,却也困惑盲目着……本书记录了从孩子出生到初中的时光里,四个年轻妈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一起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经历。从妈妈们身上,可以看到孩子的未来。要做一个孩子心中理想的妈妈,妈妈们需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勇敢改变自我,和孩子一起长大,指导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孩子的成长也是妈妈的成长。
  • 父母的爱,有时是害

    父母的爱,有时是害

    《父母的爱,有时是害》内容简介:孩子小能永远在母亲温软的抚摸下长大,小能总有一双父亲强壮的臂膀扶他冲过险关。让孩子经历世事,他能在生活中明白责任;让孩子经受苦难,他能在受苦中懂得珍惜,学会感恩;让孩子尝试失败,他能在失败中积累经验,获得对失败的免疫;温室的花朵最不禁风雨,不要用我们的“爱”摧毁孩子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楸梧千官冢

    楸梧千官冢

    一直在踟蹰徘徊,怎样才能向青睐这本书的年轻人清楚说明准确的创作用意?堆砌起来的这几十万字,不是历史人物的一般传记,——叙写他们生平的文字早已汗牛充栋,我只是像本山大叔小品里那个光头的王小利一样,抢过话筒来要往祖坟上刨。功名利禄人人向往,有人所向披靡,有人却举步维艰,在这一条荆棘遍布的路上行走,是需要些内力和手段的。信仰固然重要,厘清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才是真谛。我们都被正统的文字蒙蔽误导了,信以为“天生我才”。剥开灵魂给大家看看,但求后来人少走些弯路,这便是书写他们的初衷。为不致寂寞生涩,我不时伴着现时的影像前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傲世神戒

    傲世神戒

    庸碌的生活,庸碌的人生,但当有了傲世神戒之后,一切都不同了,神话征战,我取得长生不老药,射雕争锋,我成为天下第一,仙剑奇侠传一,灵儿,你是我的女人,我不允许任何人伤害你~~~~~~我是谁?我是叶星,万千世界的主宰。
  • 凰灵之战

    凰灵之战

    12个奇幻维度,各有乾坤。神奇的世界,我们在追求什么???1维度的1秒是永恒。时间是无尽的。。。2维度无人去探索。。。3维度有着绚丽的科技和人类。。。4维度有着奇幻的魔法。。。5维度有着强大的外星科技。。。6维度竟被1人霸占!!!7维度是巨人的世界。。。8维度有着无尽的火焰,似乎永不熄灭。。。9维度有着无尽的大海,似乎无边无际。。。10维度太过于神秘。。。11、12维度一个有着无尽空间,一个有着无尽时间。。。苏灵与李暮究竟是什么人,金妍又有什么密秘!!巅峰对决谁能获胜,在事件背后又有什么阴谋!!
  • 九转生死劫

    九转生死劫

    可生于六道之一,可选择搅乱天下,十七年前的往事牵扯出这个世界的谜题,成神?成魔?永堕于地狱?这些都不是白秋叶在意的,他的世界很简单,你砍我一刀,我还回去。只想在天地游玩的他,不会明白在一下山后是什么在等着他!很多人想杀死他!我做错了什么吗!!!!白秋叶悲鸣着。他悲剧了,不想被强推!就只能逆推!打倒前路一切阻碍!这是少年的壮志筹!
  • 无限之幸运者

    无限之幸运者

    一个谜一样的少年杀神,意外进入了主神空间,成为了一支特殊小队的队长,这个小队居然没有新人!少年将如何在主神空间生存?主神空间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基因锁五阶真的是顶点么?各位书友敬请期待!本书是小风我的练笔作,有什么不足请各位书友尽管提出,小风我会努力的!
  • 腹黑女侯覆江山

    腹黑女侯覆江山

    她乃堂堂二十一世纪的夜之女皇颜竹心,莫名穿越后……你丫才是男人。她对着那九五之尊暗骂,却不可在他面前暴露身份。先是亡国将军,后是四大杀手,一来二去,好不容易缓和成了同盟关系,他竟因她染上了断袖之癖!“该死的男人,你只能是朕的!”青楼之内,他强势宣布主权,为她隐瞒女子之身。“你会一直陪在朕身边吗?”在她想要远离的时候,他低声示弱,只为就在她身边。阴谋战乱中,她失心于他,却在助他夺得天下的时候被他所弃,她心死振作,只为复仇,却不知那是恨到了骨子里浸透出来的爱……天下一统,江山密令合并之日,她是要离开?
  • 花都绝品高手

    花都绝品高手

    超市在手天下我有一间神奇的超市,改变了普通高三学生刘宇的平凡人生
  • 院外成龙

    院外成龙

    非为人和,实为天时。李晓斌逃学本是一桩区区小事,无伤大雅,却偶遇一奇女子,还牵扯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段家仇国恨,恩爱情仇。风尘女子,国军上校,若非山河破碎,岂能同盖一被褥,共续一段情缘!美籍富商,扬州平民女子,若非改革开放,难料情同兄妹。。。。。。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超能者之狂少

    超能者之狂少

    任飞一次快要死的时候,却因祸得福融合了“龙之魂佩”得到无上龙族传承!从此纵横蓝白星,开豪车、泡没纸子、开公司、组建自己的队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