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02400000037

第37章 小人是针沾着穿心——韩非子的防小人术(4)

耶律楚材崇奉儒术,力倡教化,当务之急便是网罗人才,积极宣传。他遣人寻得孔子五十一世孙孔元措,奏请袭封为“衍圣公”,下令收集旧礼乐人员,设置太常礼乐吏官。召集名儒梁陟、王万庆等人,到东宫讲释儒学,使大臣子孙受读。另外,还在燕京等地建立编修所、经籍所,宣传孔孟之道,从事文化教育活动。耶律楚材收集到周、程、张、朱等理学书籍后,在燕京建立了“太极书院”,传授理学。耶律楚材推行这些政治措施,卓见成效,使儒学成为维护蒙古国统治的官方哲学,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称颂。

窝阔台汗九年(公元1237年),太宗听罢耶律楚材“制器必用良工,守成必用儒臣。儒臣之事业,非积数十年恐未易成”的启奏后,当即宣布“我可任儒者为官”的旨令。耶律楚材接旨后,具体制定了分为经义、词赋、论三科的校试办法,命宣课使刘中、杨奂等人到各地选试儒生,这一年使得士子四千余人。由于大批的儒生人仕理国,加上耶律楚材反复的倡兴,不但大大地改变了官员的文化结构,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由武功向文治的转变。

儒家学说为统治阶级提供的一整套攻心御人的统治术,耶律楚材在“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蒙古帝国积极倡导和实施,对于完善统一后的元朝国家机制,统一全国的思想意识和蒙古民族的发展,都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耶律楚材不仅在政治、军事活动中富有远见卓识,而且在改革经济、理财富国方面,也处处表现了高人一筹的谋略思想。

耶律楚材极力主张轻徭薄赋,以减轻百姓的负担,从根本上强大国家、巩固政权。

耶律楚材还着手制定了有关手工业、商业和借贷等项制度。

在商业方面,耶律楚材还在“衡量、给符印,立钞法,定均输,布递传,明驿券”等方面,制定了不少规章制度,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得力措施。

在耶律楚材的努力下,蒙古统治者较快地适应了中原地区高度发展的封建制度,恢复了战乱的破坏创伤,把封建经济推向了正常发展的轨道。

耶律楚材历仕成吉思汗、拖雷和窝阔台三朝,长达三十年余,一直是君臣相得,耶律楚材从政治国有一句名言:“兴一利不如除一害,生一事不如省一事。”事无巨细,只要与国与民有利,对君王他都或极诤或巧谏,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力争得以实现。即便是涉及到君王个人,也概不例外。

元朝因有耶律楚材而得以从游牧传统逐渐向农耕文化靠拢,元朝的勃兴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有耶律楚材的功劳在里面,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8.忠臣当道小人便销声匿迹

[原文]是故夫至治之国,善以止奸为务。

[大意]治理得最好的国家,善于把禁止奸邪的活动视为最要紧的任务。

小人误国,小人多了甚至能够亡国,因此中国历史上很注重对臣子的品德修养,更加重视臣子的讷谏之言,但毕竟忠言逆耳,能够听得逆耳之言的皇帝并不多,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便是唐太宗李世民了,一代名臣魏征、褚遂良等都是敢于讷谏的直臣,并被后世所铭记。

唐太宗时,褚遂良身为谏议大夫,兼任记“起居注”,记载唐太宗每天做的事情。他凡事用心,绝无疏漏,无论好坏都直言无忌,秉笔直书。

一次,唐太宗对褚遂良说:

“你记的‘起居注’,朕想看看,你快拿出来吧。”

褚遂良站立不动,后说:“古代的左史右史记载君主的言行,好坏皆记,并不为君主的意念所左右。这是史官的职责所在,用来警戒君主不做非法的事?陛下还是不看为好,臣从未听说天子看自己史官是如何记载历史的。”

面对褚遂良的拒绝,唐太宗虽大感意外,却没有责备。他对褚遂良心生敬意,又故意询问他说:“如果朕做了不好的事,你一定要如实记下吗?”

褚遂良重重点头,口说:“这是自然了,否则臣就失职。”

唐太宗微微一笑,再道:“普通人尚且不宣小恶,何况君主呢?如朕命你不记某事,你可愿意听从?”

面对唐太宗的逼视,褚遂良亦不怯弱,他琅琅说:“忠臣犯颜直谏,并不顺从君主的性情。史官直书其过,意在让君主知错有改。这都是不让君主的过失任其发展啊,否则事情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劝谏和直书又有什么用呢?小的毛病如果不纠正,大的失败就会孕育;恶的倾向不阻止,坏的结果就潜藏。为臣者不能为天子着想,只思保身邀宠,就是陷君王于不义之中,臣不敢这样。”

唐太宗笑着夸奖他忠心可嘉,又颇为自信地说:“朕以史为鉴,自省自励,广纳谏言,只要朕无缺失,史官要记下朕不好的事也就无从下笔,朕何必担心呢?”

唐太宗宠爱魏王李泰,为此他特命李泰的礼节等级和太子一样,以示其情。褚遂良为此寻机进谏,他对友人说:“朝廷礼制不可因人而废,否则祸不可解。太子尊贵,魏王自不能与之相比,皇上因厚爱乱了礼制,这样下去人们就会妄加猜测。”

友人怪他小题大做,还推测说:“皇上关爱魏王,这只是皇上的私事罢了,你何必危言耸听呢?皇上为一代明君,说不—上有了改立太子之意,你若贸然上谏,岂不得罪魏王,让皇上不快?”

褚遂良听此更急,忧心说:“若真如此,我更要劝谏皇上了,古时祸事常因小节引发,皇卜若态度不明,只凭好恶轻言废立,只怕从前故事又要重演。”

他直见唐太宗,据理力争,终使唐太宗减免了魏王的礼节等级,在名分上没有逾越失当之处。

当时,皇子们年纪不大,却担当各地的都督和刺史之职,褚遂良认为不妥,他向唐太宗坦诚说:“陛下厚爱皇子,自是惟恐他们有所不周。陛下的关爱不能有碍其成长,这就需要陛下还应把未成年的皇子留在身边,时时教导才是。皇子如今不能任事,离开宫中若失于培养,其性一成便难以纠正了,请陛下明察。”

他以东汉史事为例,一一详加解析,唐太宗最后采纳了他的意见。

褚遂良学问精深,见解深刻,唐太宗若有疑难,多向他征询。一次,唐太宗有惑不解,问他说:“舜制作漆器,禹雕刻俎版,这点小事却招来十多人劝谏阻止,为什么呢?”

褚遂良解答说:“从事雕琢就要损害种田,从事编织刺绣就会妨碍纺纱织布,奢靡风气便由此而起了。如果制作漆器不停止,随之而来的一定是要求金器,金器不停止,就必定要用玉了。人们规劝舜禹,是在堵塞国家危亡的本源,绝不是一件小事啊。”

褚遂良的忠诚成就了唐太宗的美名,同时也成就了历史赫赫有名的“贞观之治”,有了这样的忠臣,太宗一朝的小人奸邪便险匿得无隐无踪了,这的确是中国历史上值得记载的一个时期。

9.对待小人要勇于斗争、巧于斗争

[原文]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

[大意]爱惜茅草便会损坏庄稼,宽容盗贼便会伤害良民。

韩非子认为对恶人的仁慈,就是对好人残酷,因此对待小人有斗争的勇气和决心,当然,拥有斗争的技巧也是非常必要的。

世上小人难对付,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在不触及原则性问题时通常忍忍就过去了。但若触及到了原则性问题,那你也就不能再沉默了,否则的话他们会变本加厉,得寸进尺。这时应该采取必要的手段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利益,这时最好的办法是“智斗”,而不是力取。

人们所说的原则性问题主要有两种,一是尊严;一是应得的利益。尊严是精神上的原则性问题,一个人格健全的正常人是不能允许别人轻易冒犯自己的尊严的,尊严受到损害有时比物质利益的损失更能让人感到痛苦和难以忍受。一个人的素养越高越看重自己的人格与尊严,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正是这个意思。

我们说在尊严问题上必须寸步不让,但在很多情况下是自己的尊严已被人严重的侵犯了,却还不知如何申辩,结果只能白白地受气。其实,别人侮辱我们的人格,并不就意味着他们的人格有多高尚,如果我们能对那种见利忘义,心胸狭窄的小人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某大城市的一户人家,有一位乡下来的小保姆,由于性情实在,干活利索,给女主人的印象颇佳。但是,生性狐疑的女主人还是担心这位乡下姑娘手脚不干净,于是在试用期的最后几天想出个办法来试一试她。

一天早晨,小保姆起床要去做饭,在房门口捡到一元钱,她想肯定是女主人掉下的,就随手放在了客厅的茶几上。谁知第二天早晨,小保姆又在房门口捡到了一张五元的钞票,这让她感到很奇怪。“莫非是在试探我吗?”小保姆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但她又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女主人是位刚从科长位子上退休的体面人,怎么会做出这样侮辱人的事情呢?这样想着,她就把钱放进了茶几底下,但心里面还是留了个心眼。

到了晚上,小保姆假装睡下,从卧室的窗户窥看客厅中的动静。正当她困意袭来,准备放弃这一念头时,女主人竟真的悄悄到茶几前取钱来了。小保姆彻底惊呆了,怒火冲上了她的心头:怎么可以这样小看人!她咬了咬嘴唇,下定了一个决心。

次日早晨,小保姆又在房门口发现了一张钞票,这次是十元钱。她笑了笑,把钱装进了自己的口袋。到了傍晚,她在女主人下楼去练气功之前把这十元钱悄悄地放在了楼梯上,准备也测试女主人一番。果不出小保姆所料,女主人之所以怀疑别人手脚不干净,正是因为她自己是一个自私而贪心的人,她在下楼时看见了那十元钱,当时就眼睛一亮,然后趁着左右没人把钱塞在了口袋里。这一幕,全都被暗中偷窥的小保姆看到了。

当晚,女主人就像科长找科员谈话一样找到了小保姆,严肃而又婉转地批评她为人还不够诚实,如果能痛改前非,还是可以留用的。小保姆故作懵懂地问:“你是不是说我捡了十元钱?”“是呀!难道你不觉得自己有错吗?”小保姆摇了摇头:“不,我不认为我做错了什么,因为我已经将那十元钱还给您了。”女主人一脸诧异:“咦,你啥时啥地还我钱了?”小保姆大声回答:“今天傍晚,公共楼梯……”女主人一听到“楼梯”两个字,登时像触了电一样浑身一颤,狼狈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聪明的小保姆来了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既为自己保留了尊严和面子,也揭穿了女主人虚伪的外表和“小人”的本性,可谓是“一石双鸟”、“一举两得”。这种斗争的勇气和技巧值得我们去仿效和学习。

同类推荐
  • 情绪平定术:不失控的人生

    情绪平定术:不失控的人生

    人生路上的风景也许总是山重水复,却不见柳暗花明;前行的旅程也许总是步履蹒跚、举步维艰;你也许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才能找寻到光明;虔诚的信念也许会被世俗的尘雾所缠绕……这诸多的不如意,都可能导致你情绪起伏不定,甚至情绪失控。本书从平定抱怨、自卑、自负、愤怒、焦虑、疲惫、忧郁、后悔、挫败等方面详细讲述了如何平定这些情绪的方法,以使人们迅速摆脱这些消极情绪的困扰,摆脱所处的困境,并最终获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 司马懿的智慧

    司马懿的智慧

    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懿为晋宣帝。
  • 向历史名将学谋略与智慧

    向历史名将学谋略与智慧

    本书以《史记》中将领们的故事为底料,吸纳睿智精华成一家之言,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对名将、猛将们的人生作了详细归纳,有十分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本书透过生动笔触,通过巧妙裁剪,互相衬托,在现实矛盾困惑中分析历史武将的处事方式及其经验教训,总结和评判其文化性格。
  • 你的礼仪价值百万

    你的礼仪价值百万

    本书详细介绍了职场宴请的礼仪,包括订餐、邀请、点菜、宴会礼仪,中餐宴会、西餐宴会礼仪、商务宴请礼仪,宴会酒水有关礼仪,宴请礼仪、外交宴请礼仪十方面,是一本实用的宴请礼仪工具书。
  • 只要奋斗,你的每一天都在改变

    只要奋斗,你的每一天都在改变

    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心中常怀一颗奋斗的“种子”,但往往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奋斗,该朝着哪一个方向去努力。本书正是基于此,为广大读者指明奋斗的方向,引导读者该如何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奋斗,从而真正做到只要奋斗,你的每一天都在改变!
热门推荐
  • 哑帝

    哑帝

    大陆百年火宗灭宗之时,一个苟且于乱世的少年“小哑巴”从柴房走出,走到敌人面前,走过一次次的死亡,走出了自己的封帝之路!
  • 玄幻至尊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玄幻至尊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怪才,亦正亦邪.拥有天下第一奇葩之名.
  • 守护甜心之水月幻光

    守护甜心之水月幻光

    一个刁蛮的千金,令她被自己最亲爱,甚至自己最心爱的人抛弃。你要怎么做?不行!我不能任由你来!等着吧!期限是三年,看看是你弱了,还是我强了!呵呵,这将会是一场好玩的游戏,是吧,我亲爱的读者。看着吧,我会把伤害过我的人,一个一个处理掉!
  • 盛世荣宠:邪王独宠冷傲妃

    盛世荣宠:邪王独宠冷傲妃

    她,原本幸福的家庭,如今只剩她孤身一人,当她知道谁是幕后黑手之后,决定走上复仇之路,但最后却发现还有更大的黑手在等着她。他,原本是个犹如君王的王爷,却被她带上了复仇路,看着她处心积虑地算计着别人,最后还是对她说,如若走不了了,剩下的就交给我吧!最后的他们对着彼此说:“此生有你,甚是无悔;来世有你,甚是幸福。”
  • 云至晨曦

    云至晨曦

    青春年少,难免荆棘坎坷,事不如心,但经历过风雨总会见彩虹。如果经历黑暗的恐吓,又怎会知光明的和善;如不经历寒冬的虐待,又怎会知春天的和煦;如不经天塌般的坎坷,又怎会只幸福其实很简单......
  • 压倒我的谪仙夫君

    压倒我的谪仙夫君

    靠着竹椅,怀里良人惬意,眉宇间的温柔,如古树上朵朵桃花的姿态,如静湖面上粼粼的波光。耳畔边的私语,这是我们的细水长流。——莫离此生此世,笑看古树花开花落,坐观天蓝云卷云舒,良人相伴,不羡鸳鸯不羡仙。——墨卿
  • 任性女王

    任性女王

    一个高傲又任性的女王,为了家族任务来圣樱学院......一个霸道又冷酷的女王,谁又知道她黑道力量究竟有多强大?......哼,来吧,姐黑白通吃。更多精彩内容请看《任性女王》
  • 星海末世

    星海末世

    当茫茫星海出现异变,作为一个未飞出自己星球文明的蝼蚁们应该何去何从?是奋起还是随波逐流?是反抗还是沦为玩物?当一切虚构的物与人变成现实又该如何面对?看主角奋起、挣扎,在现世战出一片天。这是一本轻松但会有点小紧张的书,还也许有点小热血~还有脑洞
  • 衍尘战纪

    衍尘战纪

    活死墓下人肠断去留情谛两坤殇问卿尘泣容颜印断来生支路泉潺
  • 凤凰奇侠②:风骚老板娘

    凤凰奇侠②:风骚老板娘

    他真以为自己是打不死的蟑螂啊!明明伤重得快要挂掉还爱逞强。辛苦救回他一条命,他不知感激就算了,也不能恩将仇报的把她当犯人对待吧?战场上百战无敌的将军跟个恶棍没两样,不但无耻的偷窥她洗澡还强行扣留她。饶是好脾气的她也气得想一把火烧了军营──说来好笑,他爱做“白日梦”关她什么事?又不是她作法让他大白天见鬼的……明知不该与他有瓜葛,她却管不住自己的心,只是她一直没有把身分对他说清楚、讲明白。那关于他们从前世纠缠到今生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