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21700000022

第22章 把权力变成一张牌(3)

对此张照建议扩大调查范围,企图将鄂尔泰也牵扯进来,将鄂党一网打尽。但乾隆深知此时如果铲除鄂党,势必会使得张党更加无所忌惮。因此他决定从宽发落,只是将仲永檀下狱,鄂容安也仅令其退出南书房,并严斥鄂尔泰:“以仲永檀如此不端之人,而鄂尔泰于朕前屋奏其端正直率,则其党庙之处,已属显然……其不能择门生之贤否而奏荐不实,不能训伊子以谨饬而葛藤未断之处,朕亦不能为之屡宽也。鄂尔泰自思之,朕从前能用汝,今日能宽汝,将来独不能重治之罪乎?”

乾隆十年(1745年),鄂尔泰病死,但其势力仍固结不化。直到乾隆二十年(1755年)发生胡中藻文字狱,胡被斩。此案又牵连鄂尔泰之侄、甘肃巡抚鄂昌,乾隆令鄂昌自尽,加上鄂尔泰两个儿子又相继在平定准噶尔的战争中阵亡,至此鄂党势力从此销声匿迹。

存打击鄂党的同时,乾隆也加紧了对张党的控制和打击。左都御史刘统勋就曾上奏:“大学士张廷玉历事三朝,小心谨慎。皇上眷注优隆,久而弗替,可谓遭逢极盛。然大名之下,责备亘多,勋业之成,晚节当慎。外间舆论动云,相城张姚二姓,占却半部缙绅。此盈满之候,而倾覆之机所易伏也。”

为了不使张氏家族势力过大,刘统勋建议不妨效仿先皇康熙的做法,“敕下大学士张廷玉,会同吏部衙门,将张姚二姓部册有名者,详悉查明。其同姓不同宗,与远房亲谊不在此例。若系亲房近友,累世密戚,现任之员开列奏闻,自命下之日为始,三年之内,停其升转”。对这一建议,乾隆表示赞同。但为了不引起张党的恐慌,乾隆又对张廷玉进行抚慰,开导张廷玉这样做对他有益而无害,“今一经查议,人人皆知谨饬检点,转于大学士张廷玉有益”。

张廷玉在官场几十年,当然知道皇上的真正意图,于是他立即上疏请求辞去兼管史部事务的职务。此后张廷玉又多次以年老乞退。直到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才同意张廷玉以原官并带伯爵致仕。

鄂尔泰、张廷玉两党之争,前后持续几十年。乾隆之初,还要借助他们的力量处理朝政,所以对他们采取的是宽容和并用的策略。而当乾隆逐渐掌握朝廷权力,巩固皇位之后,对这两大势力集团的争权夺利就再也不能坐视不管了,于是他采取了一并控制、打击的策略,同时又注意保持一定的限度,不致激起剧烈地反抗。

在这一策略之下,乾隆终于铲除了两大集团,牢牢地使大清政权掌握在自己一人手中,真正成为“万民之主”。

“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要破除朋党,君主必须牢牢地紧握权势,像决策机、财政权、刑赏权、用人权等要独操于手,决不能假借臣下。另一方面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削弱权臣。韩非指出:“欲为其国,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将聚众。欲为其地,必适其赐;不适其赐,乱人求益。彼求我予,假仇人斧;假之不可,彼将用之以伐我。”意思为,君主要想治理好国家,必须像铲除杂草一样清除朋党;不这样做,朋党就会越来越多。对于大臣,赏赐一定要适合;如果赏赐不适当,大臣就会提出更多的要求。他们一提出要求,君主就满足,这是增强大臣的实力,将会造成自我削弱,就像借斧子给仇人一样。因此,君主要控制赏赐,尤其不能封赏土地来扩大臣子的实力,对有实力的大臣,要采取削夺的措施。另外,还有的君主用朋党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制造矛盾来挑起冲突,促使朋党相斗,使之互相削弱,从而坐收其利。

让大家跟着我跑

——武则天牵制中的平衡之术

在领导用权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这样的矛盾:一方面,领导者不能全权独揽、事必躬亲,他必须下放权力,领先他人的协助来实现有效的领导;另一方面,作为领导者又不能授权过度,造成大权旁落。于是,如何进行权力的分配以及形成权力的制衡关系,也就成了每一个领导者值得深思的难题。

自古以来,无法控制的权力是最危险的,轻则使人身败名裂,重则使国家倾危。曹操说:“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制由权也,权凶事制也。”为人上者,不但要控制自己的权力,抑制权力欲的膨胀,更要制衡手下的权力。不给权则无法办事,给权太多则尾大不掉。中国古代的治乱循环,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此而起的。精明的领导者,既要有宽容的心胸,又要有制衡的手段,两者缺一不可。

武则天作为权谋大家,深谙平衡之术。武周时最大的两股力量,一是武派,一是李派。武派是武氏家族成员以及与之联盟的武则天的私臣,李派则是李唐王室和拥戴李唐的大臣。武则天时而扶这派,时而压那派,在平衡中以求得对权力的稳固控制。

武则天主要通过预备二线、三线队伍,对一线人员构成潜在的竞争和威胁,不断地更换官吏,以不使任何一派的势力坐大。

对官员如此,对酷吏也是一样,索元礼、周兴这批旧酷吏,就是被来俊臣这批新酷吏解决的。由此还引出了一个“请君入瓮”的典故。

天授二年,御史中丞李嗣真因酷吏滥杀,向武则天进言,现在的酷吏不按律法,随意断案定罪,这是“权由臣下”。同时,他以老子的话“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进一步阐述,认为现在把权力交给酷吏,不可不慎。酷吏破坏司法是武则天授意这么干的,因此,她不以为然,但“权由臣下”却一下击中她她的软肋。于是,她将铡刀指向了那些由她一手提拔的老酷吏。其实,对酷吏她也不是一派专信,而是多树旗帜,分其权势。现在她正好可以用一派去处理另一派,让来俊臣审讯周兴。来俊臣不露底牌,请周兴一同吃饭。席间佯装向其请教:有囚犯不认罪,如何是好?周兴也诲人不倦,说取个大瓮,用宠火在周围烤,让囚犯进瓮里,不怕他不认罪。来俊臣依样布置好后,说请君入瓮吧。周兴一下就认罪了。

对李派的牵制也是如法炮制的。

李昭德曾是武则天身边红极一时的人物,他是拥戴武则天的功臣之后,强干有魄力。武承嗣指使到武则天面前请求废李立武的王庆之,就是被李昭德率领朝臣群殴而死的。武则天对李昭德很信任,甚至武承嗣去说他坏话时,反而被武则天讥笑说:自打我用了李昭德后,就一直高枕无忧,是他在代替我受劳苦。但是武则天又岂肯将大权旁落于一人之手呢?因此当另一个受武则天重用的李派大臣丘情提醒武则天“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归于下”时,一下就打动了武则天的心。然后他弹劾李昭德,说:“李昭德在外朝专权,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武则天很快就罢免了李昭德的相位,让丘情代替他。

当然搞平衡并不只是罢免一两个人就算大功告成了,还必须得在敌对的两派之间搞牵制,不让任何一方完全得势。武则天在晚年推行的李武并贵的策略,就是两派并存、相互牵制的高超之法。

酷吏集团和武承嗣联盟后,武派的力量得到极大地加强,为了独掌权势。屡次对李派痛下杀手。但武则天对他们始终不放手交权。当来俊臣把狄仁杰、魏元忠等李派朝臣的基干力量都罗织进“七大臣谋反案”时,武则天没有把审讯狄仁杰等人的权力下放给来俊臣,在最后关头保住了这批人的性命。为了能一举消灭李派势力,武来联盟把太子李旦也诬为谋反,但在最后关头,由于小乐工安金藏剖腹为李旦鸣冤,才使武则天决心留下李旦,这使得武来联盟的如意算盘全盘落空。

长寿元年后,李派开始对武派进行反扑,武则天却又反过来保护武派。侍御史周矩提醒武则天说,现在满朝都是陛下的仇人,陛下处于极端孤立的地位!周矩给武氏摆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你究竟依靠谁?是依靠酷吏,落个众叛亲离的下场,还是把权力从酷吏手中收回,依靠文武臣僚治理天下?武则天心动了,决定逐步停止恐怖政策。但她还不想一下除去酷吏这支队伍。要杀来俊臣,罪名俯拾即是,但她舍不得杀,留下也许还有用处。果然,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来俊臣东山再起,他帮武氏再次对李唐派残余势力进行了打击。

来俊臣起来后不久,李昭德就被授予监察御史的职务,他和来俊臣之间的斗争,在中断了一个时期后,于公元697年又开始了。最后两人一同下狱。多少年来,武氏一直将李昭德与来使臣作为两个相互平衡的砝码。当来俊臣下贬时,李昭德也下贬;来俊臣起来时,李昭德也起来。两个势如水火的仇敌,有着极为相似的荣辱起伏遭遇。这当然不是命运的决定,而是巧妙的人事安排。所以,现在来俊臣行将处决,则李昭德也是非死不可了,六月丁卯日,两人同日“弃市”。

武则天直到晚年仍还坚持“李武并贵”的政策,她把李显召回立为太子,却又让李氏兄弟和武三思等人明誓共相容,还把拥李的宰相魏元忠、丘情外贬。甚至当她病情恶化的时候,还坚持既不让李显、李旦,也不让武三思、武攸暨之流,甚至也不让她惟一的女儿太平公主入宫侍疾。这当然与她习惯于二张的侍奉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她不想表现出对武、李中任何一方的偏向。

李派最终还是靠政变结束了武则天的执政生涯。当然那是李派潜藏深伏、蓄积多年的结果,也许是因为武氏太老了,已无力再掌控局面。但多方牵制搞平衡的权术确实让她超脱于各派之上,扮演着最后终结者的角色。

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也是一个善搞平衡、协调各方利益的高手。

宰相赵普独揽专权,赵匡胤为分其权,便以减轻其压力为由,让兵部侍郎薛居正和吕余庆以本官身份参知政事。但赵匡胤不想因此而让这些二线队伍一度膨胀,同时也不想让赵普有什么怨言。于是,他让两个新人分担赵普的相权,却又不让他们独自宣示诏书,单独值班,也不让其掌管相印,还不得到政事堂议事,只让他们到宣徽使厅议事,在殿庭上则另设座位在宰相的位置之后,在公文签字时,他们的官衔与姓名,都要比宰相低几个字,月俸杂给,也只有宰相赵普的一半,总之,让双方都过得去,不过分偏向任何一方。

赵匡胤为了不让禁军在京城养尊处优,设计了“更戍法”,让禁军轮流去边境换防,他深知:兵士长期在边境地区,条件艰苦,不让他们回来休息,会产生不满情绪,到了一定程度,难免不生叛乱之心。所以要定期轮换,让兵士知道吃苦只是一时,不至于绝望。同时也可借用轮换戍边的方法,使全体禁军士兵劳逸平均,谁也不能偷懒,谁也不会长期受苦,大家心理平衡,这也是控制人心的一种谋略。

大将郭进在北边防守北汉,治军严厉且好杀人立威。有一次,赵匡胤选派了御龙官30前往西山,正好遇上与北汉作战,这批御龙官在战斗中,多有退却者,郭进毫不客气,当场斩首十几人,制止溃逃。赵匡胤听到消息时,正在宫中检阅禁军。面对情绪波动的亲军,他说:御龙宫是千百人中才能选到的一两个精兵,而郭进只因他们犯了一点小过失,一下子就杀了十几人,像这样下去,我这里的龙种健儿,也不够他用的。但赵匡胤又暗中派人对郭进说:这些御龙官,仗恃自己是皇帝的宿卫亲兵,到外地都骄傲而不听令,你杀得非常对。郭进知道后,深为感动。此举虽近于两头买好,但一边是贴身护卫军,一边是前线部队,确实需要平衡抚慰,如果万一激起变乱,后果不堪设想。

大权独揽、事必躬亲同然是领导者的大忌,但过分地分权,或者在分权中使某些下属的权力过大,又会严重地削弱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甚至还有可能造成组织内部的混乱局面。因此,领导者在处理这两者关系时,必须得有一个准心:一、领导者要有分权意识。事实表明,领导说到底是用人成事的艺术,领导者只有善于授之以权柄,使之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各展所长,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二、在分权的过程中,要掌握一套制衡的策略,以防止下属集权现象的发生。要深刻明白权力不受监督制约就必然会产生官强主弱的现象,因此为了更好地驾驭下属,必须设法在下属之间形成权力制衡的关系,以防止少数人专断。三、要善于分权。领导者在分配权力的时候。要遵循以下的一些原则:职权一致、责权对等原则:层级分明、权责明确原则;科学合理、相互制约原则;知人善任、大胆放权原则。

当然,现代社会,虽然不存在封建统治者所推崇的那种分权治下的权术,但在权力分配中形成权力制衡的关系同样也是必要的,因为这不仅是为了促进领导者上下级之间和平级之间的分工合作,同时也是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布下看不见的线

——朱元璋广树耳目监群臣

领导者要想了解下面的动态,必然得有一个信息渠道。通过这个渠道,领导者就能够完全掌握下属的动态,从而辅以相应的权变策略,达到驾驭的目的,当然这对被领导者来讲无疑是一种最可怕的监制。

历代皇帝之中,朱元璋可算最多疑的一个,他对臣子和民众始终放心不下。越不放心,他就越想了解他们的动向。于是,在他的控制下一个宠大的情报网络孕育而生。

首先是设立御史台,洪武十五年改为都察院,长官是左右都御史,下有监察御史百十人,分掌十二道。职权是纠劾百司,辨明冤枉,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百官贪污舞弊,学术不正,和变乱祖宗制度的,都可随时举发弹劾。

另外,朱元璋还建立了庞大的特务机构——锦衣卫,负责侦察和刑讯。特务无孔不入,朝廷内外,所有官员的所作所为,都逃不过他们的鹰眼犬鼻,甚至连他们的家庭琐事也尽数全知,这虽然对官吏和百姓起到了监制的作用,却造成了一种紧张的局势,没有谁敢廷上高论,也没有谁敢私下小议。

文渊阁大学士宋讷,兼任国子祭酒(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校长),学生都是一些功臣子弟。宋讷订立了很严的学规,终日端坐讲解,晚上就住宿在学校里。太学生们攻读勤奋,洪武十八年恢复进士科,取士四百七十有奇,太学生就占了三分之二。明太祖很赞赏宋讷的办学成绩,还特意致词加以褒美。

有一次,明太祖派画工偷偷地观察宋讷私下里的言行举止,并将其画下来。当他看到画像里的宋讷端坐着脸上颇有怒色,心里有些疑惑。第二日便派人把宋讷找来,问道:“昨日你为了什么事生气?”宋讷很惊奇地回答:“有个学生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茶器打碎了,是臣教育不当,所以生气。不过,陛下怎么会知道我生气的?”明太祖将画工偷画的像拿出来给宋讷看,并说:“你私下的言行举止,我都是知道的。”

浙江绍兴70多岁的老儒钱宰被征到京城编书,年老力衰,精神疲倦。一天,不觉吟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文华殿赐宴,朱元璋对钱宰说:“昨天作的好诗。可是,我何尝嫌你,‘嫌’字何不换成‘忧’字?”钱宰吓白了脸,忙跪下谢罪。

同类推荐
  •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内容简介:荣格曾问:你究竟愿意做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完整的人?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不愿意触碰的一面一一阴暗面,亲人朋友不愿意接受,连我们自己也无法面对。于是,我们不惜代价、竭力伪装成人人喜欢的好人,活得很累。事实上,我们的每个缺点背后都隐藏着优点,每个阴暗面都对应着一个生命礼物:好出风头只是自信过度的表现:邋遢说明你内心自由;胆小能让你躲过飞来横祸:泼妇在有些场合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阴暗面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真心拥抱它,我们才能活出完整的生命。,一人改变;十人看,十人改变。
  • 这辈子很短,不要为别人而活

    这辈子很短,不要为别人而活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没有明白活着的真正意义。他们活着的目的可能是为工作、为金钱、为父母、为孩子,但没有考虑到的,就是为自己而活。他们可以忍受工作的不顺心,可以承受婚姻的不幸福,可以在不愉快的人际关系中强颜欢笑,可以压制自己内心的各种欲望。作家杨绛在百岁感言中说:“我们曾经渴望命运的波澜,到后才发现,人生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有多少人能在时间还来得及的时候发现这些?不要在别人预设的轨道里前行,遗忘了属于自己的路,错过了属于自己的风景。
  • 像他们一样:感恩·责任·忠诚

    像他们一样:感恩·责任·忠诚

    本书以感恩、责任、忠诚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是个人学习榜样、规划职业生涯的范本,也是企业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弘扬企业文化的权威而精彩的读本。
  • 团队学习力:从学习型团队到基业长青

    团队学习力:从学习型团队到基业长青

    越来越多世界级企业的成功证明,学习力是一个优秀团队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团队学习力:从学习型团队到基业长青》从学习力入手,对企业领导者如何引爆学习力,如何铸造永葆学习激情的团队,如何打造具有持久竞争优势的企业,做了深入分析和细致介绍。理论通俗易懂,论述鞭辟入里,案例精彩丰富。
  • 有一种策略叫隐忍

    有一种策略叫隐忍

    《有一种策略叫隐忍》的价值在于其实用功能,内容通俗易懂,能够渗透到工作中、生活中去。工作中,与同事相处是在所难免的,而同事间的关系恰巧是人际关系中,较为复杂的关系之一。一句话或一种行为做得不到位,就有可能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生活中,处理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也让人们伤透了脑筋,毕竟是“江湖”险恶。俗话说得好:“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而这正是对做人难最好的诠释,不管你是说错了话、交错了朋友或是防范心理不够强等,都可能招致灾祸。为此,许多人大叹“做人难,难做人”。其实,做人并没有人们想象的这般复杂,只是还没有找准方法。
热门推荐
  • 这一次,改变世界

    这一次,改变世界

    天尊青枫,傲立修仙界巅峰,只手遮天。全能型修仙者外加自创功法,可不曾想到无意间创造出一部可以固定自己当前的功力心境不变――《锁仙》,在初次使用时不变了自己的功力与心境却招来天怒。肉体已毁,灵魂穿过空间到达另一个世界。
  • 玉贵娇女

    玉贵娇女

    富可敌国杨家独女,一朝覆灭孤苦无依,看打入谷底之人如何逆袭?
  • 离魂

    离魂

    女主因为遗传而承继了异于常人的能力,进而认识了男主,更加在由小到大的妖魔的帮助下,斩妖斗鬼的种种趣事。
  • 第一溺宠:谢少的心尖甜妻

    第一溺宠:谢少的心尖甜妻

    【宠文无虐无误会】未婚夫另娶第一名媛,云氏被害破产,她更是被媒体逼入绝境。绝望中她找上了权倾天下的谢少,更是传说北谢南王的传承千年豪门-谢家,掌控整个A国的所有命脉。“谢黎墨,我嫁给你,你敢娶我吗?”半晌后,在她的勇气和热情一点点快退却时,他露出潋滟醉人的眸光“我们现在去民政局领证,相信我,未来的谢夫人,你家谢少不会让你有机会后悔的。”婚后,她努力做好谢夫人的同时,更是踩着渣渣的肩膀恣意成长。他的呵护和宠溺每次都能温暖到她的心“谢先生,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你是我夫人,不对你好对谁好”有宝宝后“爸爸,妈妈还没起床吗?”“你妈妈昨日累着了,需要休息”“怎么妈妈每天晚上都会累着”
  • 娇妻有才

    娇妻有才

    女子无才便是德,偏偏她很有才。琴棋书画,四书五经样样皆精,白天是温柔随和的宁家四小姐,晚上是神偷——白衣缎绸。宁家三小姐逃婚,竟然要她去替婚?!能让计划可以提早实施也不错。可不可以好奇一下,哪个男人可以娶到她?竟然是他……铁面具的美男子?!
  • 春之声

    春之声

    本书是一本诗集。从诗集中看到了他心中的祖国中的党,同时也看到了他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既有山药蛋派的质朴美,又有“阳春白雪”的高雅美。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清新,典雅。如其笔下的《家》,书中写了不少吟诵花草的诗如《牡丹》,等通读诗集觉得既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气势,同时又有写实风格的简洁凝炼惠语连篇淡泊隽永。
  • 后三国演义

    后三国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冷王霸爱

    冷王霸爱

    初次见面是躺在王府的床上,再次见面是在凤国的百花节上,似乎是上天注定,她墨弦始终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断崖上“慕容晨,愿来世你我不再相见”墨弦两行清泪落下,纵身跃下,从此阴阳两隔,不再相见。“不。。。”慕容晨撕心裂肺的喊着“墨弦,你别想离开本王,你注定是本王的人,死是本王的鬼。。。”话音落下,在众人的震惊下飞身跳下悬崖。“不要。。。王爷。。。”
  • 冰山王子的甜心宝贝

    冰山王子的甜心宝贝

    “丫头”“丫头”“丫头”三位帅哥同时说“我们结婚吧”三女石化中
  • 和光记

    和光记

    遗族的命运,是竖起战旗,等待众神的回归,拥抱璀璨的星空!而真正的英雄,却能挣脱轮回,逆命而战,只为那一腔热血及心中最柔弱的羁绊,道一声珍重,他日英雄再见!“金土之乱”后,帝国州郡诸侯割据,大陆之上狼烟四起,少年风谦谦,身具真灵之体,应命而生,后得混沌相助,从此扶摇而上,谱写着一段可歌可泣的热血成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