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44600000278

第278章 价值几何?

武烈侯大获全胜。

他利用中原的危局逼迫秦王政在王统一事上做出让步,又利用秦王政在王统上的让步,逼迫楚系熊氏在朝堂上的领军人物昌平君离开咸阳。为了让楚系熊氏能够接受他的条件,他又让公子扶苏坐镇中原,让楚系和他的力量进一步结合,让双方的联盟更加稳固,如此公子扶苏在得到两系力量共同拥戴的同时,楚系实力也得以完整保存,为将来东山再起打下了坚实基础。

秦王政未能控制中原,也未能遏制武烈侯,但他如果接受武烈侯的“帮助”,他就成功地把熊氏主要力量赶出了中原,从而得以进一步巩固他的王权,进一步掌控朝政,他和武烈侯“对决”失败的损失将因为熊氏外戚的“没落”而得以挽回。

武烈侯此策把咸阳各方利益全部考虑到了,各方都有损失,但各方都有收获,只不过损失各有大小,收获各有多少而已。

接下来,就是秦王政的决策了,就是他是否愿意在王统一事上做出让步,是否愿意接受武烈侯的“帮助”,虽然这个“帮助”带有“要挟”的性质,但它无疑是当前解决咸阳和中原危机的最好策略。

秦王政心不甘情不愿。他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基本上没有还手之力,这让他高傲的心无法接受。

秦王政可以拒绝武烈侯的“帮助”,但如此一来,损失最大的就是他,而熊氏外戚将因为秦王政的“无情”,毅然与武烈侯结下牢固联盟。大秦两个最庞大的政治势力如果内外联手,齐心协力对付秦王政,那秦王政的未来将非常艰难。

当然,秦王政也不是没有还手之力,他只要把老秦人拉过来,把本土军功贵族变成自己的亲信,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但是,他必须首先为武安君平反,否则老秦人不会相信他。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老秦人被压制打击了几十年,血淋淋的教训,此时还有谁敢忠诚于大秦的王?当年昭襄王用什么理由诛杀武安君?不听话而已,不听话我就杀你,如此荒谬的理由就把功勋盖世的武安君杀了。当大王诛杀功臣就像宰杀牲畜一样随心所欲的时侯,还有谁敢相信自己的大王?

秦王政认同武烈侯的策略,但心理上却无法接受失败,无法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向武烈侯认输。

秦王政的亲信大臣整体失语

武烈侯这一招可谓致命。现在把公子扶苏送出京城,让他坐镇中原,实际上就是确保公子扶苏拿到灭赵的功绩。

攻灭赵国的功绩,要远远大于攻占中原。灭韩魏,拿中原,不过是在统一大业上占据了明显优势。中原是四战之地,群敌环伺,利弊各占一半,比如这次的大灾难,与齐国一触即发的战争,就是一个鲜明例证,这说明拿到中原未必就能统一中土。相反,灭了赵国,拿到河北,中原的安全随即得到保障,东方齐楚燕三国陷入被秦国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绝境,大秦统一中土基本成为定局。所以公子扶苏如果拿到灭赵的功绩,再加上宗室和楚系外戚的全力拥戴,不出意外的话,储君之位基本上就是他的囊中之物。

公子扶苏做了储君,成为大秦未来的大王,成为中土未来的君主,那么必定会牢牢记住当初反对他坐镇中原的大臣。等他登基做了大王,第一个要清洗的对象就是这些大臣,试问此刻秦王政的亲信们谁敢开口反对?

秦王政询问他们的意见,尉缭、蒙嘉、冯劫、冯去疾、茅焦等人都把嘴巴闭上了,以集体沉默告诉秦王政,此事他们没有反对的资格。

公子扶苏是秦王长子,不满十岁,没有能力坐镇一方,正是因为他没有能力,所以才要大臣辅佐,而右丞相昌平君熊启做为扶苏的舅祖父,是最理想的辅佐人选。秦王政正愁着没办法驱赶昌平君,现在有了这么个好借口,怎肯放弃?至于公子扶苏是不是未来的储君,何时做未来的储君,都是无法确定的事,可以暂时不考虑,先考虑把昌平君赶走,这可以有效遏制和打击熊氏外戚,进一步巩固王权,控制朝政,这才是秦王政最为迫切的事。

秦王政不好责斥他们,但他此刻又非常需要听到各种不同的意见,于是连夜召见了驷车庶长公子豹和御史大夫公子腾。

这两位宗室大臣都接到了武烈侯的密信。武烈侯在信中直言不讳,秦王主政十年,至今不立储君,这成为大秦的一个致命隐患。过去宫里还有华阳太后,秦王即使发生了意外,还有华阳太后掌控全局。如今华阳太后不在了,假如秦王出事,大秦因为没有储君,必将陷入混乱。立储不是秦王的事,而是整个王族的是,是老嬴家的事,是关系到国祚存亡的大事,所以做为宗室大臣,现在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劝谏秦王立储。

武烈侯在信中告诉他们,不论熊氏是否愿意为了立储而主动退出咸阳,宗室大臣都必须在此刻拿出有利于老嬴家的策略。让公子扶苏到中原,符合整个宗室利益,势在必行,务必成功。如果熊氏坚决不愿退出咸阳,那么必要的时侯将动用非常手段。

公子豹和公子腾完全同意武烈侯在立储一事上的态度,所以当秦王召见他们后,两人竭尽所能,把武烈侯在立储一事上的想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当然,他们不会告诉秦王这是武烈侯的主意,以免让秦王政丢了面子。

“武烈侯是否欢迎扶苏去中原?”秦王政试探着问了一句。

公子豹抚须笑道,“武烈侯绝不会为难扶苏,相反,他肯定会在离开中原前,把所有的事情安排好,确保扶苏在最短时间内稳定中原,解决中原的危机。”

秦王政想了片刻,又问道,“在你们看来,何时攻打赵国最为合适?”

“扶苏坐镇中原,昌平君辅佐,可以确保秦楚两国维持长久的盟约,这对攻打赵国非常有利。”公子腾说道,“至于何时攻打中原,臣认为咸阳要听取扶苏的意见。扶苏既然坐镇中原,当然对山东的形势最为熟悉,他建议何时打,那就何时展开攻击。”

秦王脸色微沉。贵公子腾这话太明显了,摆明了就是让公子扶苏率军攻打赵国,一定要让公子扶苏拿到灭赵的功勋。

公子豹看到秦王政面露不满之色,当即壮着胆子说道,“大王十三岁继承王统,亲政也有十年了,但大王至今不立后,也不立储君,这对王国来说,意味着什么?大秦的臣民为此惶恐不安,因为他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储君代表的不仅仅是王统的延续,更是一个王国的希望所在啊。”

公子腾急忙冲着公子豹连使眼色,示意他不要说了。公子豹说的还算婉转,而武烈侯在给他们的信中就说得非常直白。秦王政为了独揽至高无上的权柄,为了最大程度地集中王权,甚至连储君都不要了。储君的存在是为了延续王统,所以储君肯定拥有一定的权力,也拥有一定的实力,而这都对大王的绝对集权形成了阻碍。秦王政不立储,事实上就是为了绝对集权。

这话当然不能当着秦王政的面说出来,激怒秦王政没有任何好处,只能想方设法让秦王政意识到集权的阻力太大,意识到国祚的稳定和延续远比君主集权更重要,从而让秦王政改变主意,尽快立储。

“你们是不是想告诉寡人,攻赵之战要放在武烈侯完成西南策略之后?”

公子豹望着神情冷峻的秦王,叹了口气,“大王,你心里其实很清楚,到底是谁要公子扶苏去中原?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为什么在王统一事上屡次向你进言?他是想告诉你,他忠诚于你,忠诚于老嬴家,他没有二心。”

“大王,兄弟阋墙的教训太多了。”公子腾也叹道,“该信任的时侯还是要信任,尤其在兄弟向大王一次次证明自己的忠诚后,大王还有什么理由怀疑他?难道一定把他逼得走投无路,逼得铤而走险,从而证明他是个十恶不赦之徒?”

秦王政冷哼一声,怒目而视。

公子宝鼎和公子腾也豁出去了,毫无惧色,与秦王政从容对视。

秦王政没有考虑过多时间,中原形势也不允许他拖延。仅仅一天之后,秦王政下令,任命公子扶苏为特使,急赴中原。右丞相昌平君熊启随行辅佐。

这是一个震惊咸阳的命令。年少的公子扶苏坐镇中原,这等于告诉天下人,秦王政对公子扶苏青睐有加,有意让他到中原立功,以便名正言顺地登上储君之位。大秦人终于看到了储君的出现,虽然公子扶苏现在还不是储君,但没有人怀疑他就是未来的大秦君王。

位高权重的昌平君离开了咸阳。当然,他还是右丞相,但所有人都知道,他不过是个挂名的右丞相,熊氏外戚在华阳太后过世之后,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下坡路。秦王政不敢在此刻罢免昌平君,以免背上薄情寡义的骂名。

左丞相隗状全面主掌大秦政事,事实上他就是大秦的相国。

秦王政的命令十万火急送抵中原。

中原正是惶恐之刻。灾民转徙还在继续,韩魏两国的叛逆还在攻击,而秦王政和武烈侯的“对决”随着顿弱的死亡进入了关键时刻,更可怕的是,齐秦两国的盟约在顿弱死后濒临破裂,齐国军队由此进入临战状态,大战一触即发。

就在这个危急关头,咸阳终于做出了一个英明决策,派大王的长子公子扶苏坐镇中原。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王要确立王统了,公子扶苏到中原来建功立业就是为登上储君之位做准备。中原军政官长们和大大小小的官吏们在震惊和意外之余,欣喜若狂,低落的士气顿时高涨,中原的颓丧之势就此一扫而尽。

武烈侯走了,未来储君公子扶苏来了,咸阳要不惜一切代价稳定中原,中原的危机很快就会过去,中原将稳如磐石、固若金汤。

武烈侯接到这个消息的时侯,正在大野泽与齐国国相后胜紧急会晤。

顿弱和秦国使团在齐国境内被伏击而死的噩耗传到大梁,武烈侯在第一时间急书齐国临淄,要求约见齐国使者,具体商谈此事,而齐国也在第一时间约见武烈侯。双方不谋而合,武烈侯和齐国的国相后胜几乎在同一时间赶赴两国边境。

武烈侯在大野泽第一个见到的人不是后胜,而是端木泓。

宝鼎对端木泓非常热情,亲自到帐外迎接。

“你让我很被动。”宝鼎请端木泓坐下后,笑着说道。

“我希望武烈侯早日重返中原。”端木泓一语双关地说道。

宝鼎笑得很开心,连连点头,“我可以给你一个明确的承诺,我会尽快返回。”

“武烈侯如何处置这次危机?”

“临淄总要给我一个交待。”宝鼎笑道,“如果临淄非要打一仗,我愿意奉陪,正好借机留在中原。”

“国相亲自来了,武烈侯总要给国相一个面子。”端木泓笑道,“只要条件不过分,齐秦两国的盟约必定可以继续下去。”

“我的条件很简单。”宝鼎说道,“以人换人。”

端木泓楞住了,“以人换人?武烈侯,请明示。”

“顿子乃大贤,为我大王所倚重。”宝鼎说道,“如今顿子归天,我家大王等若失去了左膀右臂。齐国如想继续盟约,最起码要给我家大王接上失去的臂膀。”

端木泓还是没有听懂,一脸疑惑,“武烈侯想以太子为质任?”

宝鼎摇手,“我可不想帮你家国相解决这个大麻烦。我要的是大贤,齐王所倚重的大贤。”

端木泓吃惊地望着宝鼎,以为自己听错了。在他看来,秦国肯定要借机敲诈一笔,比如城池和钱财。后胜之所以派他先来探口风,就是想知道秦国的底限是什么,但出乎端木泓的意外,宝鼎不要钱财,也不要城池,竟然要大贤。这是什么意思?还有如此便宜的事?

“武烈侯不是戏言。”端木泓将信将疑地说道。

宝鼎摇头,笑着把案几上的一份文卷递给端木泓,“我要的人,都在这里。”

端木泓急忙接到手上打开,越看越是心惊。这份名单囊括了稷下学宫所有的名士,可以说是把稷下学宫一锅端了。还有享誉齐国的能工巧匠,包括著名的乐师名伶。林林总总,至少有两百多人。秦国如果把这两百多人要走了,那么这两百多人的子弟门徒也会随之离开,保守估计至少超过一万人,而这一万多人可以说是齐国最宝贵的财富,齐国如果缺了他们,其国力将遭到重创。

好厉害的武烈侯,好可怕的武烈侯,杀人不用刀啊。端木泓暗自苦叹。他缓缓合上文卷,沉思良久,艰难说道,“武烈侯,这绝无可能。”

“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宝鼎手指文卷,斩钉截铁,“如果齐国不同意,我正好可以留在中原,指挥秦军与你们决一死战。”

端木泓苦笑无语。武烈侯已经把灾民转徙到大江南北,赵齐两国借助灾民混乱中原的阴谋已经失败,现在秦国完全有能力与齐国决战,而齐国打得赢吗?端木泓认为,在赵国受灾,楚国受创,齐国左右两个盟友都无力相助的情况下,齐国没有胜算。

齐王建和相国后胜在此事上还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齐国不是不敢打,而是不能打。这一仗打输了,东方诸国必陷绝境。这一仗打得两败俱伤,赵国在失去强力支援的情况下,马上就会败亡。赵国一亡,齐楚燕三国不堪设想。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把秦军主力拖在中原,给赵楚两国赢得足够的喘息时间。只待赵楚养好了伤口,三家联手,足以对抗秦国。

“这违背了我们当初的约定。”

“你到梁囿见我,不过是想探查我在中原的布局。”宝鼎笑道,“我告诉你了,据实相告,所以你才有机会实施你们的计策。”

“你需要齐秦盟约,也需要借刀杀人。”端木泓急切说道,“我们各取其利而已,但你现在的做法明显就是趁火打劫。”

“你正是因为得到了我的保证,所以才敢动手。”宝鼎不动声色地说道,“但我并没有向你保证,这不是我的将计就计之策。”

端木泓摇头,“武烈侯,齐国不是不敢与你决战,只是觉得没有必要打得两败俱伤而已。如果打得两败俱伤,对于相国来说,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代价不一样,后果也不一样。”宝鼎笑道,“你我打得两败俱伤了,齐国还能在东方称霸吗。”

“武烈侯必须考虑到齐国的利益。”

“秦国的脸面就不要了?”宝鼎质问道。

“但你的这个条件和击败齐国有什么区别?”

“当然有区别。”宝鼎说道,“我击败齐国,可能要屠杀十万齐军将士,而现在,我只需要两百七十二人。这两者之间的价值有天壤之别。”

“在我看来,这两百七十二人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十万将士。”

“在你看来?”宝鼎笑道,“那么,在齐王看来,在你们相国看来,还有在你们齐国的权贵眼里,这两百七十二人价值几何?”

端木泓顿时无语。

同类推荐
  • 极品明君

    极品明君

    “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的职责,我们是专业的斗士,我们要与皇帝抗争到底。”专业斗鸡大队大明文官集团唾沫星子横飞地如是说道。“这帮子傻冒,老子两根手指头玩死他们,他们交给我。你们专斗外敌就成。”斗志昂扬,气冲斗牛的大明皇帝对一脸黑线地军方集团如是说道。他是我们大明帝国最有为的君王,他是一位功勋足以让华夏无数帝王逊色的皇帝,没有他,就不会有如此强盛,如此伟大的大明帝国。老师们对学生们如是说道。“虽然他极力地想要掩盖历史的真相,美化并粉饰那血腥的一幕幕,但是,时间终将撕开他伪装的面纱,露出他真实的一面,他是一个邪恶的独裁者,更是一个可怕的,洞悉人性弱点的思想家,演说家和政治家。在他的蛊惑之下,让那个以德服人,以诚感人,以仁义礼智信为道德标准模板而延续了数千年文明古国,转变成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是仁恕,什么是廉耻,眼中只有赤裸裸的民族利益和帝国利益,充满了侵略性与攻击性的可怕帝国……
  •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以风趣的语言将世界历史分为:上古部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中古部分:封建社会与基督教的千年两部分。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马贼天下

    马贼天下

    马贼者,下者不分善恶,不辨是非,强抢百姓;中者,分善恶,明是非,劫富济贫;上者明大道,顺民心,窃天下。下者官府剿之,中者官府惧之,上者天下敬之。
  • 明朝那些事儿2

    明朝那些事儿2

    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导致二十万精兵丧于一旦,幸亏著名忠臣于谦在“土木堡之变”中力挽狂澜,挽救了明帝国,但随即又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的“夺门之变”后被害身亡。
  • 三国外传之龙胆赵云

    三国外传之龙胆赵云

    一片赤胆平乱世,手中长枪定江山!一马能将万骑冲,唯有常山赵子龙!不一样的三国一样的赵子龙!面对猪一般队友和猪一般的对手还有那闺中少女、妩媚夫人、冰冷美人、寂寞皇妃……乱世狼烟,谁定江山!(搞笑,杀伐果断)
热门推荐
  • 超级父母VS绝对宝贝——海外育儿

    超级父母VS绝对宝贝——海外育儿

    0~6岁的孩子的“吃喝拉撒”究竟该怎么对付?孩子生病了,我该怎样护理?早期教育要做还是不做或者怎么做?精养、散养、放养、慢养,孩子到底该怎么养?小生命降临了,除了初为人、为人母的喜悦外,每位父母都会产生不知所措的感觉,尤其是80后的父母自己都还是未长大的孩子呢。《超级父母VS绝对宝贝》精选国内外多个家庭的育儿故事,针对孩子成长期的各个可能性,提供父母有效的解决办法。本书为在海外生活的华人妈妈分享国外育儿理念,以及中西文化碰撞下的育儿体会和心得。
  • 剑三太帅怪我咯

    剑三太帅怪我咯

    非人类玩游戏发现师傅是养父的儿子,那么问题来了,是先奸后奸呢,还是后奸先奸呢
  • 好习惯养活未来30年

    好习惯养活未来30年

    本书不是市面上随便杜撰的一本哗众取宠的理财书,它是一个从房奴到千万富婆的平民理财达人的真实心路,励志亲民。本书专为经济环境下不安的工薪族提供投资最少、收益最高的理财方法。面对持续上涨的房价,疯狂飙升的物价,不管鸡蛋放在哪个篮子里,通通都没用!不管赚多赚少,储蓄的速度,总赶不上排山倒海的开销!现在和未来30年究竟有多大关联?每天忙得领带歪了,妆花了,为什么还是“月光”一族?谈到未来还是一片茫然,唯恐躲避不及?到底要怎样做,才能现在潇洒,30年后也轻松?真正的理财投资是从真正关注自己的“钱途”开始,也就是拿钱当回事儿,开始算计花钱,不该买的东西不买,钱省下来是最基本的。
  • 竹马老公,很神秘

    竹马老公,很神秘

    失忆前,易南轩是她的全部,她相信他的一切。失忆后,她的生活如一张干净无瑕的白纸,每一页,重新写上她的人生。
  • 戊壬录

    戊壬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倾城帝后

    重生之倾城帝后

    前世你在我被下药时告诉我:“这有毒,你不能喝,你会死的。””跟我走吧“当时我的心暖了,但是我无法回应你,因为我要结束这一切。今世与你在妓院相见,我又回想起自己和你为敌的事情,忽然发现,原来你在我心中早已有了不可代替的位置。后来,我去千年派,发现自己有极品灵根,于是我有和你相遇,再次相遇你是我的大师兄,我是你的师妹,你一次次的关照我,当时我急于练功并没有感到什么,但是在我回国的时候时候再次相遇我发现我脑子里全是你,但我压制住了,因为我要保护我的国家,后来,我们发生了很多,你舍命就我,你为我割肉剔骨,你为我喝毒酒等,到最后你向父皇为我提亲我很感动
  • 诸天途

    诸天途

    诸天万道,一剑争锋,唯我圣途,万道主宰。
  •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能灵之爵影大陆

    能灵之爵影大陆

    无情的战争纷扰着这座精彩纷呈的大陆。影兽是人类的天敌,大陆称特殊能力的人为影猎人。他们,一位是天地孤儿,一位是冗杂混血种,一位是落幕皇族。命运似无形丝线,贯穿着所有,而他们要做的,就是斩断命运!
  • 酒国

    酒国

    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奉命到酒国市去调查一个特殊的案子:酒国市的官员吃掉了无数婴儿。但到酒国市的人没有能经得起诱惑的,丁钩儿虽不断提醒自己不喝酒,最后却醉酒淹死在茅厕里。《酒国》中的官员之所以为官,不是因为他们才华高过他人,而是因为海量,并且食欲旺盛。吃的影响已经到了这样一种地步,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酒国》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反腐小说,莫言在酒国中还通过酒国酿造学院勾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李一斗不断寄给作家莫言的小说中,几乎将整个20世纪中国各种各样小说,从狂人日记到武侠小说,再到魔幻小说、先锋小说之类都戏仿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