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56100000044

第44章 为官之道

书接上文。

林星听到苏轼将他比作周瑜,心中大感受宠若惊,连忙道:“先生此喻,晚辈愧不敢当。周瑜是个武将,纵横沙场,所向披靡,是个人人敬仰的江东大英雄。而我只是一介寒儒,只知治州惠民,对于两军对垒,晚辈却是一窍不通。”

苏轼似乎有感而发,沉思细想,随即示意林星坐下,道:“你说起此事,我正好有些想法,想和你交谈,之前一直没有机会和你分享为官之道,今日一并和你说了吧!”

钟凤娇和小绿看见这种气氛,知道两人有要事相商,便识趣地到船头划水。

林星和苏轼相对坐下,自斟两杯美酒,道:“来,先生,我们一边喝一边说!”

苏轼接过酒杯,轻啜一口,润润嗓子,远远说道:“林老弟,你是读书人,想必知道,我们大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个武将出身。当时正值五代十国的乱世时期,担任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趁着后周恭帝年幼,发动了陈桥兵变,从此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

林星点点头,道:“宋太祖陈桥兵变的典故,我听过很多次。”

苏轼续道:“因为是武将出身,而且兵变建国,所以宋太祖深知武将拥兵自立的严重后果。为了不重蹈覆辙,宋太祖决定加强中央集权,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杯酒释兵权,此举成功削弱开国功勋将士的势力,稳定了天下大局,在当时来说,不失为明智之举。”

林星长期混迹于官场,自然知道功高震主,伴君如伴虎的道理,笑道:“是呀!若不是这一招杯酒释兵权,让开国功臣们卸甲归田,宋太祖恐怕会寝食难安。”

苏轼却笑不出来,叹气道:“开国之时,重文轻武还情有可原。但历朝历代都是这样,就完全是错误的国策了。我大宋北有大辽,南有大理,西有契丹,生存在外族包围的夹缝之中。强敌环伺,我大宋岂能不居安思危?可惜我大宋历代皇帝,均秉承祖训,崇文抑武,诗词歌赋倒是空闲繁荣,璀璨不输前唐,行军打仗却是屡战屡败,羸弱直追后晋。这种外战外行,逢战必败的局面,让老夫很是痛心。”

林星毕竟是穿越者,对于大宋的羸弱,只是在史书上看过,终究没有切身体会,见苏轼说得惨然,道:“先生也不用如此悲观。我大宋虽然军事羸弱,但并非没有一战之力。事实上,我们大宋在与外敌交锋之时,还是胜多败少的局面吧!而且我们大宋,并非没有名将精兵,像杨氏一门,均是忠心耿耿的虎将雄师,足可护卫我大宋千里疆域。论战斗力,我认为大宋可与任何强敌有一拼之力,先生完全没有必要如此悲观。”

苏轼沮丧地摇摇头,苦笑道:“林老弟,你终究太过年轻,看不透其中玄机。要打赢一场战争,并不是兵强马壮就可以的,还有许多战力之外的因素,同样会制约战争的走势。我大宋实行文官管武将的制度。由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枢密院听命于皇帝,调派天下兵马,是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枢密使大人,是天下一等一的大官,掌管天下生杀大权,但可悲的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官位,却是由不懂军事的文官担任,试问如何能打胜仗?枢密院之下是三衙,即殿前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分统全国禁兵和厢兵,各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等,地位低於枢密院长官。虽然根据国法,枢密院与三衙分握发兵权和管兵权,互相牵制,但实际上由于枢密使势大,三衙早已臣服于枢密院,成为枢密院的下属。这样一来,枢密使就掌管天下兵马。然纵观我大宋先例,历任枢密使中,真正有军事才华的人寥寥无几,更多的都是些只会攀龙附凤的庸官。”

苏轼说出这番针砭时弊的话,很显然是要开诚布公地和林星探讨,并不打算遮掩什么,唯唯诺诺。想不到他是个诗词巨匠,竟对宋朝武官制度了如指掌,而且看得深入透彻,这番见解令林星受益良多,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苏轼沉沉地舒了一口气道:“文官不知军却治军,武官知军却不治军,这就是我大宋军制的矛盾所在。当年我在黄州当团练之时,对这种矛盾感受最为深刻。那些领军打仗的武官,出发前必须要得到文官的批准,这样不但容易延误战机,而且常常会因为将相不和,闹出将欲战而相不准的闹剧。”

林星听他说了这许多军官之事,有些疑惑道:“不知先生和晚辈说这些,有何深意?”

苏轼点点头,目光深沉地看着林星,像是在审视一颗冉冉升起的官场新星般,肃然正色道:“我说这些,是希望你明白军制的不合理之处。他日你若入朝为仕,封侯拜相,需当谨记我今日之教诲,除弊革新,扬我大宋军威。”

林星闻言一震,不能置信地脱口道:“什么!”

苏轼知他心中想法,平静道:“你是否觉得我太看的起你?林星,你自己或许尚未意识到,但我却知道,你必定是大宋官场的下一颗明星。以你的为官之才,绝非广州的池中之物,他日你入主京师,成就甚至不在王安石之下。”

林星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面对苏轼过度的称赞,他只有报以无边的苦笑道:“先生如此看得起我,只怕要令先生失望了。我是自己知自己事,我性格偏软,虽然不是妇人之仁举棋不定,但终究达不到杀伐果断不择手段的境界。以我现在的阅历和城府,能做到知州已经算是不错了,再往上爬,恐怕到了知府就会是瓶颈,至于入主京师,却是不敢奢想!”

苏轼淡淡道:“城府这东西是可以慢慢培养的,谁也不是一出生就精明得像只老狐狸似的。哪个八面玲珑的朝廷命官,不都是从小官慢慢往上爬的么?所以你根本不需要担心!”

林星依旧沉重道:“由不得我不担心!先生应该知道,官场黑暗,互相倾轧的行为屡见不鲜,而且结党营私之风盛行,更容易让人迷失,一旦跟错人,站错位,就很容易成为党派之争的牺牲品!我只怕以我现在的城府,可能到最后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苏轼反问道:“恕我冒昧地问一句,你既然害怕在官场斗争中落败,为何还要取仕为官,来趟这趟浑水,老老实实做个平民百姓岂不更好?”

林星面对他火热的目光和有些压迫的盘问,不动声色道:“先生或许觉得我虚伪,但我确实是抱着一颗为国为民的心来当官的,我只想以自己的才华,治辖乡里,保家卫国,规划大宋,这就是我的抱负了!”

“规划大宋?”苏轼微微一愣,随即道,“我怎么会觉得林老弟虚伪呢!相反我还感到很欣慰,虽然为国为民的好官越来越少了,但幸运的是林老弟算是一个!林老弟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抱负,此乃国家之幸啊!”

林星脸色微红道:“咳咳!这个,晚辈性格如此。不过说到为官之道,晚辈还有很多地方要像先生请教。”

苏轼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道:“诚如你刚才所说,官场党派斗争惨烈,稍有不慎就会沦为陪葬品。所以要想在官场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懂得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切不可妄想以一己之力进行逆天,那样只会落得悲惨的下场,我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审时度势,顺应潮流?”

苏轼点点头,道:“不错!当然,我不是叫林老弟做墙头草两边倒,林老弟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只是说,在历史的潮流大势面前,应该顺应时势,而不应该成为潮流的拦路石,否则只会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他见林星一知半解,便道:“就拿我来说吧。我仕途最巅峰之时,正值王安石变法之际,那是的我,只有一腔热血,目空一切,看变法的一切都不顺眼。因此我坚定地站在了新党的对立面,势要与王安石抗争到底。殊不知我这天高地厚的性格,最终得罪了新党,被贬离京城。当年我离京之时,对王安石充满怨恨,对新法更是抱有误解,这种偏见,一直持续了十年不曾改变。十年后的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我在湖州写下了讽刺新政的诗词,制造出连累文坛同辈的“乌台诗案”,虽然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我得以免于一死,但却被贬为黄州团练,所有这一切,究其根源,都是我咎由自取罢了!”

苏轼目光出神地望着水中的明月,道:“那时候我还年轻,虽然被新党压制,心中却完全不屈服。然而这些年来辗转于天下各地为官,看到新法实施所带来的变革,我才意思到自己当初的抵触行为是多么的幼稚和愚蠢。这些利国利民的新法,是王安石费尽心思想出来的治国良策,我却因政治成见而全盘否定,未免太过儿戏。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王安石见我不同意他的新法,想必也十分心寒吧!毕竟我们曾经是文坛至交,在他的新法最需要支持的时候,我却与他背道而驰,哎!但他却从未怪过我,他总是对我说,我还年轻,许多事还不懂。”

苏轼的语气渐渐转伤,话语中蕴藏着说不出的落寞,神色痛苦,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年般,喃喃道:“现在我已经懂了,可是安石公却再也听不到了。我多么想亲口对安石公说一声对不起,但却永远没有机会了!”

一时间,林星感受到这大文豪无限的追思和缅怀,心中默然。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王道之龙——雍凉乱世录

    王道之龙——雍凉乱世录

    千年前的五胡十六国,是令整个华夏文明陷入血雨腥风的恐怖时代。战争,屠杀,破坏,构成了一曲以百姓血肉作为音符的华尔兹,并且根本就没有在短时间内停下来的征兆.东亚联邦人民军中士张辉,正是来到了这么一个好似修罗道一般的纷争乱世。已经失去一切的他,能否在这个时空当中再度地振作起来呢?未曾完成守护任务的他,能否在这个陌生的世界再度找到守护的对象呢?抱持着疑问的张辉,就这样地前往了位于西北的张氏前凉,也许在北方这座仅存的文明灯塔,他能够重新找回心中的希望......<br>——————————————————————<br>苏联英雄,血蝠,152220,最强烈推荐!<br>我的新书:废土——浩劫之后,希望各位读者朋友能够多来捧场。书号:186336
  • 悠然我思

    悠然我思

    把想到的用文字写下来,把写下来的慢慢品味,就有了些感慨,就把感慨结集成册。
  • 秦汉

    秦汉

    一杆方天画戟,一套《苍穹诀》,一部《道德经》。全真道教亲传弟子吕云瑞,因一次意外流落到一颗外星球。
  • 杀到破晓

    杀到破晓

    背负着太多,遇到了太多,受过了太多,孤独?朋友?爱情?信任?成功&败?一切关于热血与不息的梦,泪会流,心会痛,但路仍要走······
  • 三国之纵横大汉

    三国之纵横大汉

    汉末天下大乱,刘备嫡长子刘勋才能非凡,收谋臣武将,娶娇妻美妾,步步为营,立志兴复大汉帝国。究竟能否成功?敬请期待!
热门推荐
  • 霸王修神

    霸王修神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楚霸王纵横天下未逢敌手,怎奈何落得惨死的下场?他必须重生!手持<霸王戟>,腰配<天子剑>。两千年后,楚霸王重生在现代,再次带领二十八骑闯荡天,地,人三界!
  • 问天御世录

    问天御世录

    八部天龙在我身,我心依然是我心,质问苍天几时休,御世制人无尽头。
  • 龙裔:上古世纪

    龙裔:上古世纪

    看他没落城镇,如何抵御外敌甚至笑傲天下;看她官家小姐,如何抛弃身份与他浪迹天涯!
  • 我和你交换能力吧

    我和你交换能力吧

    写了能力者之间的恋爱和能力交换,有点污,不过还是挺甜的拉~最后他两都死了...我就不继续说下去了
  • 王俊凯,你是我最美的烟火

    王俊凯,你是我最美的烟火

    她,十五岁的时候和妹妹去了美国。与此同时她们的母亲因为得了癌症去世了。三年后她们回来了,一切都变了。爸爸再娶。他们的后妈对他们很好。可是蓝墨漓始终接受不了她。她也在这个时候,遇见了她最美的烟火。
  • 尘殇

    尘殇

    她是清冷的郡主,是无爱的皇女。他和她不过是一眼回眸,她芳心暗许,再见时他的身旁早已是佳人相伴。她在绝望中重生。没有背叛,她报复的是薄凉的人。伴着那血色的迷离,她永远是那傲世的女皇!逐鹿天下,浮华过往,谁将伴她身侧,许她一世繁华!
  • 重生之逆世清歌

    重生之逆世清歌

    逆世清风,长歌一曲。一壶浊酒一世留恋一株梨花几世情牵!本领逆天又如何只可以看着爱的人一个个远走,倾国倾城又如何最终也不得所终!在这一世爱她的人里有多少无奈或许我们都不清楚,这一世谱写的凄楚沧痛只在无力中挣扎在黑暗边徘徊。新的历史已经开始了几世沧桑把她的人性都快消磨殆尽。只是不想这一世竟然会遇到他们,是什么让她重新接纳了这个世界?只是当一重重事件后繁华落尽暮夜血腥洗净惆怅呵呵只有这样了“姑姑,我求你。就两年好不好”这个少年的声音为何一直环绕耳边?“末戈一辈子,不离不弃,生死相依,如有来生,倦鸟翔环,只愿看你安好此生无憾”这个当初挑灯看花相依相偎的人如今在哪里?一个绝代传奇一个巾帼枭雄,且看千代沫戈如何屈辱重生傲视天下。现代女枭雄重生历劫,一步步走向辉煌又走向死亡,人生或许就是起起落落这一切该结束就终有结束的一天。吾本无道天不容兮待吾逆天。
  • 仰望云端

    仰望云端

    苏臻,一个本来过着朝九晚五日子的正宗白领,却突然离职,欲出家,出家未遂,自己经营了一个小酒吧。苏臻的感情世界:前男友结婚了,阴差阳错爱上闺蜜的韩裔男友,身边死缠烂打的人让自己不甚其烦。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暗恋的人么?苏臻有,而你也会有么?命途多舛,苏臻打掉了酒吧,毅然奔到了大东北的一家跨国木材厂工作,没想到这居然是她意中人父亲的公司。命运到底会怎样把人捉弄,关于爱情,关于幸福,苏臻会有怎样的抉择。希望幸福不是云端,只能仰望。
  • 花千骨之流光情劫永不分离

    花千骨之流光情劫永不分离

    瑶池初见他是高高在上的长留上仙而她偷偷混入变作小虫趴在树上却被风吹落于他的酒盏之中“不小心掉下来了吗?”他的笑淡然而又慈悲那是她此生唯一一次见到还是对着一条小虫一年之约拼尽全力只为了有一天能叫他一声师父。“师父,你为什么收我为徒?”他不语只是将宫铃赠予她轻抚她的头。那漫天绯色中白得尘埃不染的身影每日站在露风石上俯瞰千山。她发誓说再也不会让他寂寞了。可是绝情殿上的朝夕相伴默然相守终于还是走到了尽头。为了救他她违背师命犯下弥天大错然而...“错了就是错了。”他克制住内心澎湃汹涌的深情表面淡漠依旧十七根销魂钉还有高高举起的断念剑。剑断念人断情读者交流群594858396
  • 尘遇

    尘遇

    故事发生在2125年。人类有一款超级智能横空出世,它是在游戏领域率先爆发。应运而出的尘世(theortherworld),像是一场革命席卷世界。我爱如尘缘聚散,旧日心头的男神忽来,命运的大潮下我又有怎样的际遇?看我笑傲千山,挥斥方遒,忆往昔风雨有同舟。从不难过,从不退缩,散发扁舟笑酒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