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11900000005

第5章 生活的心态(4)

在比较和羡慕的压抑中,我们的精神能量不得释放。有一项调查表明,95%的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在一生中几乎所有人都有怀疑自己的时候,感到自己的境况比别人糟糕的时候。

俗话说:“知足常乐。”然而嫉妒的心理就像一根盛夏的小草,常常在不经意间疯狂地生长,遮掩了生活中的阳光雨露,使我们陷入无边的痛苦之中。

有这样二则寓言故事:有一只蜗牛总是对一只青蛙很有成见。有一天,忍耐许久的青蛙问蜗牛:“蜗牛先生,我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得罪了你,所以你这么讨厌我。”

蜗牛说:“你有四条脚可以跳来跳去,我却必须背着我沉重的壳,贴在地上爬行,所以心里很不是滋味。”

青蛙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你只是看见我的快乐,没有看见我的痛苦而已。”

这时,有一只巨大的老鹰突然来袭,蜗牛迅速地躲进壳里,青蛙却被一口吃掉了。

一只羚羊看到大象把树上的树枝卷下来,并吃掉枝上的叶子。然后又走到河边,用它的长鼻汲水,轻松愉快地向空中喷去。

羚羊很羡慕大象所做的一切。

于是它请求上帝给它一根长鼻子。它果真如愿以偿。羚羊高高兴兴地带着长鼻子回到羊群当中,并且向大家展示长鼻的功用,群羊惊讶地看着它的表演。

此时,一只饥饿的狮子来到。群羊看到狮子立即拔腿就跑,但是那只带着长鼻的羚羊却无法快速脱逃,所以狮子一下子跳上去,把它吃了。

这是一个令人伤心的事,然而这类故事的导演真的就是你自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现实生活中,向善向美的羡慕是一件好事,然而对别人或者外物的羡慕超出了正常程度,事情就坏了。下面还有一则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来验证艳羡别人可以给自己带来痛苦这一论断。

沉湎于对别人的羡慕中的人们,有着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总是在用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而且也忘却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这句话的意义。下面请看看一个成功人士是怎样走出羡慕别人的误区的。

一场暴雨过后,金拉克家后面的巷子变得寸步难行。但是他一定要开车穿过巷子才能到达车库,他困在巷子里,整整挣扎了几十分钟,想把车子从泥浆里开出去。他想尽了一切办法,都徒劳无功,最后只好打电话找拖车公司。公司派来的女职员看了现场之后,问他能不能让她开他的车试试看。他一再强调绝对没用,女职员却很有信心,平静地要求他让她“试试看”。金克拉答应了,不过还是不相信她会成功,并且提醒她别把车轮子磨坏了。她坐上驾驶座,轻轻转动方向盘,启动引擎,操纵了几次,不到半分钟,就把车开了出来,金克拉既惊讶又敬佩,职员说她在德克萨斯州东部长大,驾车经过泥浆早就习以为常。金克拉相信这人绝对不比他“聪明”,只是拥有他所缺乏的经验而已。

事实上,我们羡慕许多人的技巧与成就,他们也羡慕我们的技巧与成就。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技巧、才能与经验。经验不同,并不表示你不如别人,或别人比不上你。

其实,你应该有一颗平常心,处事不惊,安然度日,根本就不拿自己和别人比较。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都面临自己的生活难题。那些风云一时的人物也许正羡慕平常人悠闲安静的生活。

没有名声的拖累,我们可以自由地去任何一个地方观光游览,而不必担心安全问题;没有俗务挤压我们的时间,我们可以安然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欢乐;没有百万千万,我们依然可以用我们的智慧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我们的问题和烦恼是因为我们经常不切实际的去羡慕他人,拿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长处比,将平静的内心颠覆,从而使自己掉入失败、自卑的泥淖难以自拔。

学会遗忘过去的痛苦

痛苦降临到每个人的头上,有人能够化解,而有人却永远背上了重负。学会遗忘过去的痛苦吧,因为有时遗忘也是一种最大的幸福。

人是一种善于怀旧的动物,我们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去缅怀过去,沉浸于往日的种种。经常沉迷于过去的事物使我们的心智变得迟钝。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却又无法甩脱这个死沉的包袱,并且不肯搁置到一旁。

人的个性是一种过程,同样,我们的生活和经验也是一种过程。如果我们不能与这些过程一同向前,我们不久就会发现自己的行为毫无建设性,每天的生活都是上一天的重复,枯燥而单调的重复。然而,生活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你不能让自己的思想永远停留在一个过去的地方。

我们不愿摆脱的过去包括以下三种类型:过去的失败,过去的美好以及那些虽然被我们珍爱但已经不合时宜的传统。

过去的失败往往是刻骨铭心的。我们总是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体验犯过的错误,希望事情不是这样或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预演那些可能永远不会出现的对话,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场景设计反应方式;投入不会有结果的追寻,拼命地问“为什么”。忘记过去实在太困难了。

以下这则故事就体现出了遗忘的困难:

一个姑娘来到河边,准备跳下去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时候,一位老者拉住了她,并且问她:“姑娘,你今年多大了?”

姑娘说:“我16岁了。”

老人说:“你看我都86岁了,仍然活得有滋有味。你又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姑娘流着泪说:“我失恋了,我不再觉得生活有任何意义。你不会懂的。”

老人劝道:“谁说我不懂?在我16岁那年,也差一点为了爱情而自杀。那时候我和你一样以为感情上的创伤永远都不会平复。可是你看现在,我不是活得很好吗?并且几乎想不起那个人来了。”

姑娘平静了许多,一边擦眼泪一边问:“那么老爷爷,你是什么时候忘了她并且不再感到受伤的呢?”

老人想了半天,才若有所思地说:“那是在去年的春天。”

他刚说完,只听“扑通”一声,河边只剩下了老人。

遗忘竟是一个如此漫长的过程!难怪姑娘无法忍受。

你可能不光是挂念已经无法扭转的过去事件,并且还一直想着以前的错误。其实你要做的不是责备自己,而是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仅仅停留在过去的错误中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如果你不能对折磨你思想、不断破坏你生活的事物做点建设性的事,至少要把那些事情甩到一边去。你应当决定一下,是让这些错误和创痛的经历伤害你一次,还是伤害许多次。如果我们不断在记忆中重现旧日疼痛,我们就给了最初导致伤痛的人和事一再伤害我们的机会。

你可以把这样的记忆封存起来,或者做一些其他的工作,让新的经验来“刷新”它们。遗忘的关键就在于你要信赖自己的今天,并且努力地把握它。

痛苦不是快乐的借口

人有时会惧怕自由和责任,所以宁愿藏身在自铸的牢笼中而忍受各种痛苦。殊不知在面对痛苦时去追求快乐,这也是一种幸福啊。

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及精神领袖都说过,痛苦是人生必经的过程,虽然痛苦的程度不尽相同,痛苦的事实似乎是恒久不变的。每个人都受到自然及社会力量的摆布,而这些力量完全不是他们自己所能掌握的。这种先天的不利,意味着有些痛苦是无法避免的。根据弗洛依德的分析,人们的内心与外在世界,都存在许多令人不快乐的原因;他的结论是,不论是自然或文化,似乎都不能增加人类的快乐。

卡夫卡的寓言中有这样一段:

有一只兀鹰,猛烈地啄着村夫的双脚,将他的靴子和袜子撕成碎片后,便狠狠地啃起村夫双脚来了。正好这时有一位绅士经过,看见村夫如此鲜血淋漓地忍受痛苦,不禁驻足问他,为什么要受兀鹰啄食呢?村夫答道:“我没有办法啊。这只兀鹰刚开始袭击我的时候,我曾经试图赶走它,但是它太顽强了,几乎抓伤我脸颊,因此我宁愿牺牲双脚。呵,我的脚差不多被撕成碎屑了,真可怕!”

绅士说:“你只要一枪就可以结束它的牲命呀。”村夫听了,尖声叫嚷着:“真的吗?那么你助我一臂之力好吗?”

绅士回答:“我很乐意,可是我得去拿枪,你还能支撑一会儿吗?”

在剧痛中呻吟的村夫,强忍着撕扯的痛苦说:“无论如何,我会忍下去的。”

于是绅士飞快地跑去拿枪。但就在绅士转身的瞬间,兀鹰蓦然拔身冲起,在空中把身子向后拉得远远的,以便获得更大的冲力,随后如同一根标枪般,把它的利喙刺向村夫的喉头,深深插入。村夫终于等不及地扑死在地了。他死前稍感安慰的是,兀鹰也因太过费力,淹溺在村夫的血泊里。

卡夫卡的寓言,大部分并不好懂,这是一个稍可加以诠释的小故事。你会问:村夫为什么不自己去拿枪结束掉兀鹰的性命,而宁愿像傻瓜一样忍受兀鹰的袭击?兀鹰只是一个比喻,它可以象征着萦绕人生的内在与外在的痛苦。

其实,任何一个凡人,都会不知不觉地像村夫一样,沉溺于自己臆造的幻想中,痛苦得不能自拔,甚且,“爱”上自己的痛苦,不愿亲手挥掉它,尽管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卡夫卡另有一段格言,正是深明人身种种苦痛的洞彻哲理:“人们惧怕自由和责任,所以人们宁愿藏身在自铸牢笼中。”所以,村夫与他臆想的痛苦(兀鹰)同归于尽。然而这个寓言也悄悄地告诉我们:

虽然人生难免有某种程度的痛苦,但是我们没有理由放弃追求快乐的权利,相反地,我们更应该努力减少痛苦。即使我们无法阻止犯罪、老化、疾病及不人道的行为,至少可以努力避免使之成为自己的头号敌人。同时更不要等待别人来解决你的苦,只要愿意,你可以超越它,以枪毙你的痛苦。

我们也必须认清,自恋狂及自我本位能造成许多不当的自我攻击行为;惟一的治疗方式,是和别人建立健康的互动关系——投入社会,激发人性的善意,自我提升。

幸福快乐的日子,可能只是童话故事中天真的幻想。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许多具有毁灭性的力量,使人们不敢奢望没有痛苦的幸福生活。但是,成事在天,更在人。

同类推荐
  • 愈放下愈自在

    愈放下愈自在

    适度的欲望可以是生活的动力,但是过度的不满足,只会为自己增加许多不必要的烦恼,甚至觉得痛苦。本书通过一个个经典的、富有现实意义的哲理小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人生真谛:愈放下,愈自在。放下看似消极,实质却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当你学会放下时,在获得心灵愉悦的同时,还能免去许多生活中不必要的烦恼和纷争。
  • 行动要有所作为

    行动要有所作为

    你的周围到处都充满了机会,只要你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就会捕捉到它们的踪迹;那些渴求帮助的人呼声越来越弱,只要你善于倾听,就一定能听到那越来越弱的呼声;你不会仅仅为了私人利益而工作,只要你有一颗仁爱之心;高尚的事业就徘徊在你的周围,只要你伸出自己的手,就永远有机会去开创。
  •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在现代社会,要想做一名成功人士,创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入手。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但是怎样的习惯才有助于你成功呢?
  • 山洞里的大师(下)

    山洞里的大师(下)

    1929年,美国爆发了历史上罕见的股灾,美国人进入了令人恐慌的大萧条时代。本书作者,当时全美国最知名的新思想大师和领袖,《宗教科学》、《心理科学》杂志的创始人拉尔森的事业也同样受到重创,然而,他发现,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信心危机,比经济危机更可怕的是人们内心的恐慌。拉尔森看到无数的人在股灾、失业的困境中精神崩溃,不愿面对人生。为了让更多的人们重拾信心,度过人生中的冬天,在大萧条初期间,拉尔森远离城市,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山洞里隐居达两年之久,在这两年里,他不断思索生命的真相和人类的命运,写下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著作。
  • 好老公是夸出来的

    好老公是夸出来的

    本书讲述了聪明女人的为妻之道,怎样通过夸奖培养出一个好老公,使自己的婚姻生活更美满。
热门推荐
  • 新国风

    新国风

    中国是诗的国度,自“诗三百”开始,各朝各代流传的民间歌谣数量都很可观,它们是对社会历史的独特的反映。对历代谣谚中有生命力有意义的东西,结合新的社会现实予以创新性的表现,包括注重社会风俗画面的捕捉与描绘,展现新的意象与意境等。这两者的结合,意味着它们的根本价值在于对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诗歌传统的自发的(自觉的)继承发扬与创新。总之,它们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学印证和语言痕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简直是别一形态的“史诗”。
  • 碑传选集

    碑传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双宋

    重生之双宋

    看了《太阳的后裔》之后,超级喜欢双宋CP,看了无数遍,可惜无法看到他们在一起,遍寻同人无果后,超级懒人只能自己YY了,文笔不好,不喜勿入!谨以此书献给爱YY的自己!无限循环播放的太后伴随入梦,醒来一切都变了,这是一场美梦!!!
  • 代表幸福消灭你

    代表幸福消灭你

    “你赢得了游戏,却输掉了爱情。”小三如是说。孙暖阳泪流满面,不想再做大神,只想拥有纯白的爱情。奈何大神火眼金睛,相中了收起尾巴做小鸡的她。当她束手无策开始投降为他打拼江山时,才发现,他不是王子不是大神,只是个心甘情愿护在她身后的骑士。她自然也愿倾心一片。
  • 随身带着五色笔

    随身带着五色笔

    白天没打过你,你等着,晚上老子画个马蜂蜇死你,哼哼哼——小兔崽子,敢把老子关起来,太闷了,老子还是画个门出去溜达溜达——这月色朦胧,好景难求,咦,好像缺点什么,要是没有佳人相伴,岂不太煞风景?对,画个美女出来聊聊天也不错——
  • 花千骨之画骨之爱

    花千骨之画骨之爱

    这是一部甜文小说,小说里花千骨还是会转世,但是记忆不会消失,摩严也会渐渐接受花千骨,霓漫天也会变好,画骨会幸福的在一起,他们会有两个孩子,其他的就敬请期待吧!
  • 帮助丈夫做男人

    帮助丈夫做男人

    太太们会经常向自己的密友抱怨:“丈夫不再爱我了,他跟我说话的时候总是不耐烦。”为什么女性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心理学研究显示,女人对于他人说话的语气、声调,有着极高的敏感度,这也是她们为什么被认为是天生的社交活动家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什么样的声音和语调,是最为女性所接受,同时又可以令她们感到心情愉悦呢?大多数女性认为自己理想的丈夫,应当具备这样的声音:甜美、有磁性、清晰、亲切、耐心、集中、平和、沉稳、有理解力、易沟通、热情、让人产生遐想。
  • 我觉得这本书还行不如看看吧

    我觉得这本书还行不如看看吧

    少年学仙,一步步走来,有三族恩怨困扰,有深仇大恨牵绊。
  • 重生之锦华如水

    重生之锦华如水

    微生奕挂了......正如他刚刚穿来时的霸气玛丽苏什么的,太恐怖了!下次我一定要成为龙傲天。好!给你机会神就是这么说的哦!什么!微生奕,给你能力,再给你一个很难的任务,去攻略郑吒啊!什么!
  • 冷情王妃淡然王

    冷情王妃淡然王

    他会在我危险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挡在我身前保护我,他会在我开心的时候宠溺的看着我对我笑,他会在我伤心难过的时候温柔地搂着我安慰我……那些温暖的画面历历在目,可如今站在我面前的,还是那个宠我爱我的他吗?“如果这是梦,唯愿永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