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32400000003

第3章 祠堂

看来这个二叔和二娘是一头的了,只是具体情况还是要问元宝才能知道,陶晋心里盘算着。

当陶晋在床上躺着胡思乱想,马上要睡着了的时候,房门再次被打开了。元宝走了进来。陶晋听到声音,懒懒的说道:“你回来了啊!”

元宝以为陶晋是埋怨他回来的晚了,又有些害怕,声音有些发抖的说道:“我怕少爷您的茶水凉了,先去泡了茶!”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子,在屋子里洒下了一片光影,带了几许温暖的味道。陶晋从床上坐了起来,看着元宝一笑,说道:“辛苦你了元宝!”元宝的心里彻底的热了起来,鼻子也有些发酸。

按下自己激动的心情,元宝给陶晋倒了一杯新的茶水,然后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连同二老爷的事情,仔细的又讲了一遍给陶晋听。陶晋听了抿着嘴一笑,心里明白明日祠堂一行,定是非同寻常。

晚间的时候,元宝端回来的菜明显的要好了很多,陶晋明白,这是哪位二老爷给的安抚,不过这样就想糊弄住自己,似乎也太小看自己了。陶晋一边吃着可口的饭菜,一边在心里冷笑,不过这饭菜却是一点也没浪费,吃的那叫一个干净。

陶晋一直深信,有好的休息,才好的头脑,所以尽管明知道明天会有一场硬仗要打,但是陶晋依然是好吃,好喝,好睡眠。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不过刚亮,陶晋就被元宝给叫了起来,洗漱过后,吃了早饭,又换了衣服,元宝就扶着陶晋向着祠堂进发了。

这是陶晋醒来以后,第一次离开紫竹苑。一路上的风光看的他都有些发愣了,元宝见陶晋着迷的看着周围的一切,以为陶晋是因为失忆,所以才如此,倒是没在意,还细致的讲解着。却不料,自己陪着的这个,已经是此陶晋非彼陶晋了。

走了快又一个时辰的时候,陶晋有些累了,看着身边依然精神十足的元宝问道:“还有多远才到啊?”

“再过两个小回廊,就到了少爷!”元宝一边搀着陶晋在一边的石椅上坐了下来,一边回答道。

“哦!那我们是不是,把陶府整个走了个遍啊?”陶晋喘着粗气说道。心里暗想:这宅子得多大啊,这要是放在现代,得值多少钱啊!

“少爷,咱们虽然绕了些远,但是也不过是走了这宅子的三分之一罢了。其实本来少爷可以不用这么辛苦的,府里一般远一些的路都是用小轿子的。元宝也去找总管要过,不过总管说:二夫人说了,少爷您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路,锻炼一下,所以……”

陶晋抬手阻止了元宝想继续说的话,心里已然明白这又是那个“鸡味”十足的二娘在找自己的麻烦。

好不容易陶晋二人到了祠堂的门口,时间已然马上就要到辰时了。元宝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心里暗想:幸亏叫醒少爷,叫醒的早,这才没误了时辰!陶晋对于古代这些看着太阳,就知道时间的技巧,是一点都没有的,不过看元宝那欣慰的笑容,他相信,他们没有迟到。

陶晋上下打量着这个祠堂,大大的门楼上挂着一个黑黝黝的金漆牌匾,上面工整的写着陶氏祠堂四个大字。红漆的大门紧紧的关着,庄严肃立,两旁立着镇宅的瑞兽,但是具体是什么,陶晋却是不知道。

金黄色的门环在红漆大门上闪闪发光,陶晋打量了一阵子,总觉的那不像是铜的,一时心痒难耐,忍不住伸手去摸,却不想这一摸,竟把大门直接给推开了。原来那大门,竟只是掩上的。

大门一开,陶晋就看到里面一个大大的院子里,已经一溜两行坐满了人。见此情形,陶晋只能拖着依然有些瘸的腿,迈进了那有着高高门槛的陶氏祠堂,只是心里却依然惦记着大门上的门环。

元宝因为并没有被赐姓陶,所以是不可以进祠堂的,陶晋只能一个人慢慢的往那院子里挪,等到了院子中央的时候,脸上已经见了汗。

环顾四周,陶晋没发现有自己的椅子,只能站在那里。二老爷见陶晋只是站着,也不见礼,忙说道:“晋儿,快见过各位祠堂里的长辈!”

陶晋略弯了下腰,说道:“陶晋见过各位长辈!”众人无言,唯有坐在左边上首的二夫人说道:“大少爷这脾气真是见长啊,如今见了长辈连个理都不愿意行了吗?别忘了,陶家虽然是商户,但也是礼仪之家,毕竟当年老爷也是由仕入商的!”

陶晋并没在意这个二娘是怎么损自己的,他听入耳的只有一句,那就是陶老爷曾经是做过官的,而且是不做官以后做的生意。

古代不是看不起生意人吗?怎么自己那个便宜老爹,还这么前卫,居然弃官经商!

二夫人见陶晋走了神,以为他故意给她难看,眼里闪过一抹恼意,厉声说道:“陶晋,你闯下了大祸,得罪了齐王,难道现在还不知错吗?”

“错,那里错了?”陶晋潜意识的问道。

“如此不知悔改!来人啊,把大少爷给我拉下去,重打三十大板!”二娘站起身,直接对着下面拿着棍棒的执法众人,发出了命令。

陶晋看着那些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的长老,又看了看脸上挂着担心,但是眼睛里却满是得意的二老爷,第一次觉得自己是这么悲催。

那些膀大腰圆的打手们架起陶晋,就向着院子里放着的木板走去。陶晋看着那长凳心里明白,这是想打他很久了,早就有预谋了。

无力感涌上心头,陶晋闭上了眼睛,因为今时今日的他,就是被人要打,也只能擎着。陶晋在心里想着,今天这打是挨定了,人就已经被按倒在了长板上。

听着那被举起的板子带气的风声,陶晋心里一紧,做好了咬牙挺着的准备,但是那板子却没落下来。

“娘,大哥他才受了伤,如今再责罚他,他的身子怕是受不住啊,不如改罚别的吧!”陶晋睁眼看去,只见二夫人边上坐的那个穿着雨过天青色袍子的青年,朗声说道,颜面酷似那高高在上坐着的二夫人。

一旁那始终不肯开腔的长老们,此时如同复活了一般,都开始赞扬起了二少爷,似乎不夸二少爷他们能死一样。

陶晋听着,心里除了鄙夷,就是鄙夷,因为这二少爷求情,求的太有技巧了,当二夫人说要打他的时候,他不求情,直到自己被按在了长椅上,才开口。这样一来,既给自己了一个下马威,好人又做着了。当真是,有唱红脸的,有唱白脸的,还有唱小白脸的。

到底是混过社会的小滑头,陶晋心里透彻的很,但是嘴上却是说道:“多谢二弟惦记!”

二夫人似乎听了二少爷这话,对着一旁的长老们使了一个眼色,自己却并不说话。二老爷此时也看向陶晋,向他做了一个嘴型,大概的意思也是在说:等一下,你不要忤逆,记住我说的话!

几位长老互相看了看对方,最终是一位头发花白,脸略长的老者绷着脸说道:“二少爷替大少爷求情,也算是有理。不过这大少爷行事太过,恐以后会给陶家带来祸患。不如分给他些财帛,让他离了陶家,日后也省得陶家跟他受连累!”老者说完,又下意识的看了眼上座的二夫人。

二夫人柳眉一横,死死的瞪了老者一眼,心里暗想:你们这些老不死的,我只是让你们把他这个败家玩意,给我赶出陶家,那里让你们说这些的,居然敢自作主张!如不是因为陶晋是长子嫡孙,唯有祠堂会才能将他合理的赶出陶家,她才不会让这些老不死出来。等以后有机会,这些老不死,也是要好好收拾一下的,二夫人心里有了主意。

不过面上二夫人还是做出了思考的意思,半天才不动声色的说道:“我本不忍心这样做,只是想给他一个教训就好了。不过长老们,既然都这样说,那就这样办吧,将城西的酒楼和城南的一个店面给大少爷分出去,让他和陶家断了关系,也好有个进项好吃饭过活,毕竟是也是陶家的长子嫡孙啊!”

陶晋听的明白,这是不动声色,就把自己扫地出门了,而且人家还一副我照顾你了。

底下的长老们,都没说话,只有二老爷对着陶晋说道:“晋儿,你二娘是为了你好,你还不答应!”

陶晋看看二老爷的样子,心里就恨的要命,奈何形势比人强,只得点头说道:“谢谢二娘体恤!”不过心里也明白,这二夫人能舍得给他的,必不是什么好东西。

不过那又如何,凭自己以前现世练摊的经历,还愁以后发不了家,陶晋心里有着自己的小九九。

二夫人此时眉开眼笑,又说道:“等下,你且签了文书,领了那酒楼和店面的地契再走。不过你要记住,你签了文书,以后就再也不是陶家的人了,惹了麻烦可别找回陶家,这陶家可不是你的避风港了!”

同类推荐
  • 宋史通俗演义(二)

    宋史通俗演义(二)

    后儒之读《宋史》者,尝以繁芜为病。夫《宋史》固繁且芜矣,然辽、金二史,则又有讥其疏略者。夫《辽史》百十六卷、《金史》百三十五卷,较诸四百九十六卷之《宋史》,固有繁简之殊,然亦非穷累年之目力,未必尽能详阅也。柯氏作《宋史新编》凡二百卷,薛氏《宋元通鉴》百五十七卷,王氏《宋元资治通鉴》六十四卷,陈氏《宋史纪事本末》百有九卷,皆并辽、金二史于《宋史》中,悉心编订,各有心得,或此详而彼略,或此略而彼详,通儒尚有阙如之憾,问诸近今之一孔士,有并卷帙而未尽晰者,遑问其遍览否也。
  • 三国之霸业徐州

    三国之霸业徐州

    军工硕士陶应因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失败,回到了战乱纷争的汉末徐州。194年的徐州曹操兵临城下欲屠尽徐州鸡犬不留,刘备城中大获人心,还有吕布骑着赤兔马滴滴地赶往徐州的路上,而他不幸穿越成了人见人恨的陶谦二子……英雄辈出的汉末有人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有人一声怒吼吓退百万雄师,而弱小的陶应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保卫徐州!
  • 诛佞记

    诛佞记

    明洪武十四年春。明太祖朱元璋将爱女安庆公主下嫁于壬戌年殿试二甲第一名进士——欧阳伦。欧阳伦小人得志,遂将青梅竹马的未婚妻——表妹弃遗。致授业母舅吐血身死,舅母自缢身亡,表妹悲愤交加、失心癫狂。洪武二十三年正月,欧阳伦置大明律条于不顾,公然对抗朝廷“盐茶国有,私人不得染指营运”的禁令,勾结湖广、陕西等地方官大肆运销。茶马互市、牟取暴利,且收受贿赂、侵吞赋税,阴买死士、杀人灭口。自洪武十六年始,欧阳伦即分别收受湖广史近山、云南邱汝昌等贪官的巨额贿赂。致洪武二十一年秋,云南曲源府大旱之年官府无钱粮赈灾,使曲源一地饿殍遍野,百姓聚众骚乱。
  •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本书是一部中共党史的通俗类读物,是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教授们的最新力作。本书稿共11篇文章,按时间顺序选取了自建党以来中共历史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实事求是地还原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使读者加深了对党史的了解和认识。
  • 窃唐

    窃唐

    武则天,这个女人活了八十二岁,权倾中国达半个世纪之久。生活对她而言就如同游戏一样,争权夺势的游戏,她玩得津津有味。她是有史以来最有成就、最伟大的女人,又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帝王。
热门推荐
  • 回到南宋当名将

    回到南宋当名将

    李子玉本想从此泡泡小美女,揍揍小流氓,轻松快活一辈子。可岳飞的救命之恩,让他再难舍弃,没办法,谁让咱是个义气人呢。于是下定决心,以后就跟在老大身后打打仗,升升官。嘿嘿,要是再讨几房老婆那就更妙了。从此,冲锋陷阵杀金兵、游戏花丛泡美女、立于朝堂斗奸臣,看李子玉如何让大宋风起云动,成就名将生涯。
  • 波娜

    波娜

    一个来自宇宙中的能量奇石,投胎到地球的四维空间里成为一个天族女孩,因为翅膀不能伸缩来到三维世界的天灵山修行院进行修行治病,由于与生俱来的能量,加上天医法师的特殊指导,她能否成为天族、灵族、人族中最为神奇的金刚法师么?她的感情最后能花落谁家呢?魔龙少年是魔还是真龙呢?敬请关注!
  • 幻梦之南

    幻梦之南

    天魄者,天生拥有天境大圆满的灵魂境界,堪称神魂,据说只要灵魂不灭便可永世不朽!苏慕南,这一世的天魄拥有者,却从小就被种下灵魂封印,直到继承了母亲遗留下来的灵格才冲破封印,觉醒天魄,且看他如何在这乱世中主浮沉!
  • 幻想末世录

    幻想末世录

    童年的回忆“F、X、Z要永远在一起!”“如果当时不是我太懦弱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力量。。。。“我没有家人了!!”“那就让我来做你的家人吧。”“今天是高中的第一天,一起吃饭怎样?”“明天一起上学吧!”本将抛弃过去,开始平平常常的生活。一道由天际炸开的红色闪电改变了一切。“这是哪?”——难道我已经死了吗?——迷失“为什么非要破坏这一切!为什么要夺走我们生存的权利!为什么我不能阻止这一切!”——愤怒“如果我有足够的力量!”——信念“力量是用来帮助别人的,你获得的力量越大,你所肩负的责任越大。”——犹豫“只有绝望才能作为它的能量源,要获得他人的绝望,就得放弃自己的希望,你还要继续吗?”——决意“我会一步一步接近绝望的边缘,然后将它一举摧毁!”次世代热血科幻小说,给您带来一个全新的视界。
  • 若爱,请到最后

    若爱,请到最后

    我在低沉的唱歌,试图延缓莫名袭来的悲伤。当走过这座城市,感受到快要溢出胸口的的凄凉,我抱紧双膝靠在这车流之上。我在你离开后的世界里,已经不知道要去何方。
  • 非主流恐怖

    非主流恐怖

    《非主流恐怖》是一本恐怖小说集,里面收录了20篇恐怖小说,每篇都是关于爱情的牵绊和纠缠。每个故事读来都会让人背脊发凉,冷汗涔涔,掩卷后更能令人回味无穷。它们能引发人的沉思,甚至带来内心深处的共鸣。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无时不被种种恐惧或不安所包围,譬如黑暗,譬如死亡,譬如斗争,譬如负罪感,譬如幻想的破灭,人们往往会选择逃避,而这本书,则将这些人们所惧怕的现实赤裸裸地展现。恐怖是人在心理上的感受。恐怖之潮退去,人们才发现自己不光战胜了恐惧,也挑战了自己的极限。恐怖居然能够让人更加勇猛!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爱,依然在那条回家的路上

    爱,依然在那条回家的路上

    青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大致相同却又不同。相同的是都经历过或正经历着那段时光,而不同的是——颜值!曾经,有这么一句话让我感同身受,潸然泪下。““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像我们这种人就只有大学了。”虽然,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沈佳怡,然而,沈佳怡并不会属于每一个人。沈佳怡的故事是大多数人的故事,也是大多数人的青春,这样的青春始终只能存在我们的记忆中、想象中。真正的青春,正在开始、正在那条回家的路上。
  • 三生残梦

    三生残梦

    第一次写文多多指教。。。这货半长不短各位看官随着看吧动心的动心动情的动情觉得无聊的看到右上方的小红叉了没?谢谢惠顾~~三生缘,三世情,可他却不知不觉伤了她三生三世。三生石的诅咒终究是延绵了千年,三世后,他的心落在了何方,记起的三世记忆又承载了多少刻骨铭心的痛和爱情……
  • 五十岁我选择了跨国婚姻

    五十岁我选择了跨国婚姻

    女人离异丧偶再嫁难,是当今社会不争的事实。48岁的女记者结束了20年的不幸婚姻,满怀激情地寻觅良缘……遭遇了婚介骗钱,择偶无望,前夫拒付,流离失所的困境后,不懂英语的她把目光转向大洋彼岸,靠字典的帮助开始了艰难尝试……50岁这年,她找到了心心相印的美国恋人,携女儿赴大洋彼岸。当女儿名校毕业,她和心爱的人筹划更美好的未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摧毁了这段几近完美的跨国婚姻……
  • 走投无路

    走投无路

    1984年1月24日晚,一个并没有飘雪的冬天的晚上,我以一声长啼来到了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六年半后,坐着爸爸的永久牌自行车开始了伟大祖国赋予我的神圣使命——上学。小学六年不学有术成绩卓著,奖状整了半墙壁。一不留神成了父母的骄傲和邻家孩子的楷模。上了中学自封天才目空万物,成绩自然是一落千丈一踏糊涂一去不返。在父母的长吁短叹中沦为邻家孩子的反面教材。走在路上总觉背脊发凉,人家指着我摇曳的背影:“当年名动村野的县级三好学生,某某镇中心小学有史以来第一个县级三好学生,据说他的名字已被载入该校校史。现在,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