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91700000104

第104章 土地里的怪物

没过去十几分钟的功夫,锦秀和红月两人就把晚饭做好了,其实他们的晚饭不是别的,就是那些煮熟了的军用罐头,再往里面搁上了几个馒头,连肉汤加馒头,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泡馍了。活活的煮了一大锅子。这时候,红月用水涮了涮几人的饭盔子,便叫上其他人过来吃饭了。泡馍装满了九大盔子,竟然还剩下少半锅呢。

荒郊野外的什么都没有,几人能吃上带肉腥的就已经很满足了,个个都是狼吞虎咽,也许是一整天也没好好吃上一顿像样得饭菜的缘故吧!也就一会,所有的人把自己盔子里的泡馍就全部的吃光了。红月和锦秀两个女同志饭量小,一盔子的饭就已经撑得直揉肚子了。杨真天生就瘦,不用想也都知道杨真是个能吃多少的主。而小龙兄弟五个,本来就腼腆,看看锅中的泡馍已经不是很多了,又看了看石天横还在那里无止境的吃着,虽然他们也很想再吃点,可是都不好意思,吃完第一盔子后,就把盔子放到了旁边,假装的抹了一下嘴上的油,揉着肚子说吃饱了。最后,那剩下的小半锅泡馍被石天横吃的又少了很多,不过也是剩下了。

吃饱了喝足了之后,七个男人就围坐在篝火堆旁边说着什么,而两个女人便不自主的做起了收拾碗筷的活。简单而又干净的洗涮了一番后,锦秀便把分给自己洗好的几个盔子给了红月,让红月放到了挎包中,而那锅子也用麻袋装上,放到了石板上的帐篷前。那盔子是杨真带来想要用它和水用的,可谁知没了吃饭的碗,所以便用它代替了,而那锅子便是在长生客栈后厨的灶台上扒下来的。杨真在把客栈烧了之前去了后院看了看,想看看后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等进了后院的厨房后,第一眼就看到了锅子,他想了想等到了虫谷内也没有吃住的地方,所以脑袋里便生出了到了虫谷内自己动手弄吃的住的那个想法,所以,他想都没想,便把那锅子在灶台上扒了下来。才有了今晚那香喷喷的泡馍。

红月和锦秀收拾完了碗筷后,便也走到篝火堆旁坐了下来,红月倚到了杨真的身旁,锦秀看了看,便也学着红月倚在了石天横的肩上,小龙五兄弟和杨真看了看石天横后,石天横也好似发现了什么,便尴尬的笑了笑,但脸上也带着一丝的甜蜜。

这时候,杨真抬头看了看天,只见漆黑的天上挂着几朵云彩那模糊不清的轮廓,天上一个星星也没有。之后,杨真低头叹了口气,说道:“明天可不是个好天气啊!连个星星都没有。明天一定是阴天。”其他人听了杨真的话后,便也抬头去看天上,可是几人并不懂天象,所以就假装的说了声是呀是呀,就不说话了。杨真看上去已经有些累了,便就倚到了身后的树杆旁休息,突然,不知为什么,一阵黯然的感觉竟然向他袭了过来,有可能是环境的原因吧。越呆坐着就越惆怅。所以,杨真就忍不住内心迸发出的情感,吟了一首伤感的词,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情难忘。羌笛声声绕耳,琵琶扣满天霜。沉浮起落三生缘,独坐旧时镜台,伊人半梳妆。南燕迎风北归来,却见物已成空,新枝似梧桐!”

杨真吟完那首词之后便不由自主的感叹了一声,这时候几人都非常不解的看着他,待杨真在那阵感伤中跳出来后,便发现了所有人正在用奇异的眼光看着他,于是便问道:“你们怎么这么看着我?”几人没说话,红月倚在杨真旁边,抬头用水汪汪的眼睛看了看杨真,伸手就摸了摸杨真的额头,担心的说道:“老公,你是不是发烧了?呆着没事你吟什么诗词呀?”杨真抓住红月的手,轻轻的放了下去后,便微微一笑道:“哦!原来是因为我刚才吟的那首词啊!没什么的,我只是借景生情,一时没有忍住心中的感情,便瞎说了几句!”红月明白了之后,哦了一声便什么也不说了。可锦秀这时候又说道:“杨真哥哥果然是从小就饱读诗书,什么诗词之类的张口就来,都可以用出口成章来比喻了。”小龙五兄弟也随着锦秀在旁边是呀是呀的附和着,只有石天横在那里傻笑什么都没说。杨真听到了别人的夸赞,便就谦虚了起来,一摆手便说道:“小弟不才不才,还比不上李白杜甫那些名人呢!”

石天横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于是便开玩笑的说道:“行了老杨,我看你是蹬着鼻子就上脸了,夸你两句你怎么就飞上天了?”杨真白了石天横一眼后,便就转移了话题。他算了算时辰已经不早了,其他的人的打起了哈欠,一下子睡意便席卷了起来。杨真拍着嘴长长的打了个哈欠后,就说道:“这里不是什么安全的地方,我们得轮流守夜。要不这样吧,我和老石守前半夜,等后半夜就由你们兄弟五个守了,红月和云妹妹是女儿身,肯定熬不住。就让她们睡整夜吧。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异议?”小龙五兄弟连想都没想,就痛快的答应了。之后,杨真便又说了一句:“天色也不早了,我看大家都困得不行了,你们就先去睡吧!”几人互相的看了看后,便都起身要走了,小龙五兄弟是太累了,进了他们的帐篷内没一会就打起了呼噜。而红月和锦秀这时候却在帐篷里跑了出来,一人手中拿了一件厚厚的上衣跑到了杨真和石天横的身边,把大衣给了两人后,便同时说道:“半夜天冷,你们多穿点,不要感冒了!”

两个男人幸福的一笑后,便都招手叫两个女人回去休息了。杨真这时候拿着外衣看了看石天横,两人对视着就哈哈的大笑了起来,随后便把大衣披到了身上。篝火烤的两人的身上暖暖的,两人呆着没劲,便就探着头往虫谷树林的深处望去,远处几十米的地方还可以看到树木漆黑的轮廓,可是再远一点的地方,两人就看不到了。

石天横正在往远处看着,忽然,石天横一眨眼的功夫,在离两人二十几米远的一棵大树下刚还是什么都没有,可现在竟然在树下出现了一个人影。看上去瘦瘦的,不过身子却长的出奇,看上去就得有两米半的高度,石天横看到了那人影,心中咯噔一声,连身子都没动一下便就去拽杨真的袖子,杨真看着石天横说了一声:“怎么了?”之后,石天横便用下巴指了指前面树下的人影。杨真顺着石天横的指引看了过去,一眼就看到了那奇怪的人影,于是猛的站起身便大喊道:“谁在那里?”说着,便抓起一根篝火堆外已经燃烧了一半的木头便向着人影跑了过去。石天横紧随其后,冲杨真喊了一声等等我,便也跑了过去。

那人影这时候好像发现了两人正向自己跑来,于是便转身迈着罗圈步向树林的深处跑了过去。两人在后面追也能看到那个影子,跑出了大约一千米的路程,那人影在这时竟然嗖的一声钻进了旁边的树丛中没了动静。二人到了怪影消失的地方就停了下来,先回头看了看营地,篝火堆发出的火光已经就剩下了一个点。随后,杨真便又走到那树丛旁,用火把照了照,什么也没有发现,随后便无奈的看了看石天横,石天横朝四周看了看之后便也无谓的耸了耸肩。那人影被两人追丢了,杨真正郁闷着,便低下了头,可这一低头,便看到了地上竟然出现了那人影留下的脚印。杨真发现后,连忙就叫石天横来看,两人蹲下身,仔细看了看那脚印,打小就跟人的脚印差不多,可是脚印的形状竟然是像恐龙的脚印一样,分叉开的。两人看到这就很是费解了,便都咦了一声,石天横挠了挠后脑,就说道:“刚才那个是人呀还是别的什么?”杨真摸了摸下巴,便低声的说道:“看影子倒是很像人,可是哪有人的脚印会是这个样子的呢?”

石天横听了也是点头是呀是呀的应着,突然,杨真一激灵,好似明白了什么,于是站起身连忙就大喊道:“糟糕!我们中计了,赶快回营地!”石天横听杨真这么说,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便也站起身问道:“中计了?中什么计了?”杨真咽了一口吐沫,连忙说道:“调虎离山,那影子是为了引开我们,然后再去害其他人。”石天横惊恐的啊了一声后,便拔腿就往回跑去,杨真也在后面跟着。没一会两人便跑到了营地前,先看了看篝火堆,依旧是燃烧着的,两人二话没说,连忙就跑上了石板,想去看帐篷中的几人,先伸手翻开了小龙五兄弟的帐帘,见到了他们还在沉沉的睡着,两人便放下了一半悬着的心。随后,两人又各自去翻红月和锦秀的帐篷,见到她们也在安静的睡着之后,两人就完全的放心了。杨真长舒了一口气,就说道:“也许是我们回来的及时,没让他们得手!”

石天横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便就走向了篝火堆,杨真又警戒的看了看四周,就也走到了篝火堆前再次坐了下来。刚才一阵的猛跑已经把两人累的不行,所以便都靠在树上休息了起来。慢慢的,两人的睡意就上来了,所以两人就靠在树上半打了一个盹,只是眯眼歇了一会,好不容易熬到了后半夜,小龙五兄弟终于醒了,走到了篝火堆旁边就去接两人的守夜。杨真和石天横站起身抻了抻身子,拍了五人的肩膀子一把后,便就各自回到帐篷中睡觉去。杨真回到帐篷里,看到了红月已经睡得熟了,所以动作便小心翼翼的躺到了红月的身边,闭上眼睛便舒服的睡起了觉。杨真实在是太累了。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杨真这时候便被敞篷外传出的嘈杂声音吵得醒了过来。他昏昏沉沉的揉了揉眼睛,转头看了看红月,见她还在睡着,等到意识有了反应之后,杨真便听清楚了外面的吵闹声,瞬间,一阵不祥的感觉便传了出来。所以杨真就连忙站起身,就朝帐篷外跑了过去。刚出道外面就和石天横碰头了,原来石天横也听到了外面的吵闹,就出来了。这时候两人同时朝前面看去,可看到了一幕让两人惊呆了,小龙五兄弟已经爬到了树上冲着下面大喊着,而两人再向马匹的地方看去,九匹马竟然少了一匹,少了那匹马的地上被人掘出了一个大坑,大坑的边缘上都是鲜血,两人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突然,前面正在惊得直撂蹶子的一匹马刚翻腾没有一阵子,身下的土便嘭的一声喷了起来。而那马也伴着一声凄惨的长啸,慢慢的陷进了土地里,一阵鲜红的血液,在马匹陷下去的同时,就如同喷泉一般的就在大坑中喷了出来。

两人看的都傻了,只见石天横傻瞪着眼,惊恐的说道:“那土地下面,到底有什么东西?”

同类推荐
  • 天葬

    天葬

    民国年间,川中军阀混战,刘文辉的二十四军两个连队上百号人误入人迹罕至的西南藏地林区,不到一天时间,两个连队伤亡殆尽,只有四人存活。误入藏区的二十四军连长王威和军师赵二麻子在林区一处神秘的天葬台旁,意外发现十多年前阿坝藏区一位大军阀的死亡真相,被淡忘多年一段神秘而诡异的天葬谜团逐渐浮出水面,传说与一千多年前迷失的拉格日王朝遗迹有关……
  • 火葬场灵异事件

    火葬场灵异事件

    我是一名火葬场的员工,工作这些年遇到了大量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经历……
  • 老山的传说

    老山的传说

    所有平静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波澜!我们所看到的往往都是真相被掩埋,事实被扭曲后虚假的表象。传说,只有心地至纯至善的人才能够看到这背后影藏的故事!
  • 盗蛊者

    盗蛊者

    我的眼中不是古墓中的旷世奇宝,而是在棺材、墓地穿梭中的蛊虫!
  • 我当猎鬼师的那些年

    我当猎鬼师的那些年

    意外被邪鬼冲了神,在三种力量的作用下,我拥有了能够看穿阴阳,感觉鬼物存在的力量。却没想到,中了诅咒之力。为了化解身上诅咒力量,我开始一次次猎鬼探险。阴阳符咒,开阳匕首,死亡谷,天机墓。。。。。种种困难,都一一出现在我的面前。死亡,生存,友情,人心,一次次的经历的我,终于成为一个合格猎鬼师,开始出没在别人看不到的角落里,成为一个守护者。【新书,求大家多多支持】
热门推荐
  • 张艺兴之彼之毒药吾之蜜糖

    张艺兴之彼之毒药吾之蜜糖

    爱与不爱,总是一念之间。而恨与不恨,却是一辈子……——原来,真的会有人赐我以毒药,我却犹如饮蜜糖。顾安凉,俯首,花开。
  • 西楚军师

    西楚军师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南宋?李清照《乌江?夏日绝句》知文懂武,识历史晓兵书,正当狄风无可作为之时,他有幸来到秦末,并在楚汉战争中大显身手。凭着知识赋予的智慧,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由此,一场全新的楚汉战争,尽在西楚大军师的把握之中!羽林骑QQ书友群:390196841(喜欢本书的兄弟姐妹们皆可以加群)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缘系两生

    缘系两生

    一朝穿越,当她断绝希望时,却意外获得一次重生的机会,穿越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大陆上。重生醒来,发现‘自己’是被害死的,她势必要让那些谋害她的人付出惨痛代价!冷心的她早已不想信‘爱情’一词,却不料有一天自己竟会对一个“断袖之癖”的王爷动了情。情景一:某女说“人妖王爷你不是喜欢男人么?为何我送你的男仆你不要!”某男痞痞的笑了笑“不好意思,我喜欢你这样的。”于是乎,某女怒了!情景二:“原来你这个死人妖还逛青楼,佩服佩服。”某女轻蔑的笑着,狡猾的某男也笑了笑“呵~你才知道,不过这么看起来,我们彼此彼此吧”某女无语了,这是她开的青楼难不成她不能来么?
  • 盛元朝堂风云录

    盛元朝堂风云录

    有天下者,汉、隋、唐、宋盛名不下,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今天下为一,然而——弹指百年,一代帝国盛极而衰,就此百年,缘何?在当朝首平章施弄墨眼中,不过一句——风定花犹落!天下之于他而言,不过二字。哪二字?谋、诈!
  • 流浪的小孩——传记小说

    流浪的小孩——传记小说

    小轩由于家庭的原因,自小就学书画艺术,并在书画艺术方面享有蛮好的天赋,经过他自己后天的努力,最后考上了广州美院。在大学里,由于书画和文学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成绩,在老师和同学里,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和承认。小轩有过多次的情感经历,但都是以不完美的结局相继告终了。最后,小轩大学毕业后,由于情感方面的原因,以及自己对诗书画的热衷,小轩选择了旅行。一来,小轩可以放荒自己的情感;二来,小轩可以经过自己走过中国的东南西北后,会给自己在诗书画方面得到更好地提升和进步。在走过中国的东南西北后,小轩完成了自己的第四本诗集《青苹果的滋味》和书画册《青春恰好》。之后,小轩由于对异乡生活的不习惯、艰难和自己漂泊异乡的孤寂无助等各方面的原因,最后,小轩回到自己的家乡绿城南宁。完成了自己的传记小说《流浪的小孩》。后来,因为现实社会的无奈,再次踏上了流浪的旅途。
  • 梦回前世之非你莫属

    梦回前世之非你莫属

    她魂穿百年,回到清朝成了未来的年妃娘娘。她不甘命运摆布。进宫后,时时刻刻与未来的夫婿保持距离。无奈命运捉弄,她还是与他共结连理,更是倾心于他。他是否会知道呢?十年前的惊鸿一瞥,让他爱上那个面带瑕疵的女孩。十年后,他们在皇宫重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全能宠妃:娇蛮腹黑妻

    全能宠妃:娇蛮腹黑妻

    她本是24世纪的全能杀手,且因一本充满玄机的落仙转,而穿越到这曦冥大陆上来。在这个大陆上,她是因情而坠落的废材少主,而她将要智斗绿茶婊,夺回属于自己的位置。他,是幽国的天才少主,天生性格孤僻,不过她势必与他携手共创江湖。
  • 儒道真仙

    儒道真仙

    一笔勾山河,一剑断江山。一念苍穹动,一梦为长生。
  • 神秘海洋与生物

    神秘海洋与生物

    海洋到底在什么年代产生,又因何种原因产生?是人们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实际上,对于海洋的身世,自古至今,一直是人们苦苦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 百年老课文

    百年老课文

    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就是飞翔。看一种书,接受了一个人的见解,又立刻能把那人那书的思想排逐了出去,永远不把别人的思想砖头在自己的周围起墙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