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02900000006

第6章

太平洋海底有许许多多火山,是地球上火山最多最密集的地方。海底火山的分布和喷发环绕太平洋的是个火山带,从阿拉斯加向西经阿留申群岛、日本列岛、中国台湾岛、菲律宾到新西兰,一共有370座活火山,占全世界活火山总量的75%。太平洋中部有一条火山链,即从堪察加半岛经帝王群岛、夏威夷群岛,向南一直到土阿莫土群岛,长度有1万多千米,这一连串的海岛都是火山岛。太平洋西部海底有许多分散孤立的海底火山,就像天空中的繁星一样,布满了西部海底。据调查,太平洋的海底火山有1万多座。

在水较浅、水压力不大的情况下,海底火山喷发时甚为壮观,产生大量的气体(主要是来自地球深部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及一些挥发性物质,还有大量火山碎屑物质及炽热的熔岩喷出,在空中冷凝为火山灰、火山弹、火山碎屑。

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是爆炸性的海底火山。伊豆诸岛南面的明神礁是一座海底火山,1952年9月17日的一次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1953年8月,它再次猛烈爆发,将直径2000米的火山岛全部毁灭。以后,这火山时有喷发、爆炸,火山岛也时现时没。

日本小笠原岛的海底火山活动十分剧烈。从1973年4月开始,它就在水深100米的海底爆发,使海水变黄,海面冒烟、喷火、喷水、喷碎石。它每隔几分钟喷发一次,喷出的火山碎屑可高达200米,烟柱有1500米高,而后逐渐从海底长出一个火山岛。

日本鹿儿岛海湾东面的樱岛火山,是至今仍在喷发的活火山。它原先也是海底火山,在3000年前开始爆发,时喷时停,到1914年为止,喷发的大量海底熔岩流使火山与陆地相连。鹿儿岛海湾就是由几个火山口连通而成的。实地考察时,只见火山频频爆发,吼声隆隆,山体颤动,黑烟滚滚,呈蘑菇云状上升,继之,黑烟弥漫,笼罩了山顶两个火山口,而后固体喷发物——火山灰、火山砂、火山渣喷出,散落在火山四周。当时,观察者的衣帽、脸、颈、全身均会落满火山灰,像从烧砖瓦的窑中出来似的。鹿儿岛火山至今仍频繁爆发,沿山坡堆积了大量火山灰、砂、碎屑,一旦暴雨来临,就可能发生泥石流。

夏威夷群岛海底火山作者曾去夏威夷岛考察火山活动,当时住在瓦胡岛的檀香山市,清晨赶到飞机场,搭乘早班飞机去夏威夷岛。

飞机大约飞行了1小时到达夏威夷岛,这是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也称大岛。它有两座活火山在喷发,基老洼火山,海拔1247米,冒纳罗亚火山,海拔4169米。火山喷发时,岩浆从火山口中流出,像从炼钢炉中倒出的铁水一样,灼热红亮的岩浆流顺着山坡向下漫流,吞没田野,推倒树木和房屋,所到之处一片火海。

当时是1991年5月,恰逢基老洼火山1990年喷发的后期,只见一片燃烧的“铁水”在山峦之间缓缓流动。更为壮观的是熔岩流从海边悬崖倾流入海,成为灼热耀眼的“铁水”瀑布,岩浆冲入海水中,激起一阵阵沸腾的蒸汽柱,直冲云霄,带着硫磺味的腾腾烟雾,一直弥散到几千米以外。此情此景,令人终身难忘。

与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不同的是,夏威夷海底火山喷发是一种宁静式的,大量熔岩流从火山口流出,像一条火龙沿海底流动,沸腾的海水喷出一股股强劲的蒸汽柱。

夏威夷群岛是太平洋中部火山链中的一部分,它是由于海底火山喷发,火山不断扩大加高,终于露出海面而形成的火山岛,岛屿四周海底深5000米,而岛上的火山顶可达海拔4000多米,也就是说这座火山总高度达到9000米。在夏威夷岛上观察研究火山,就像直接观察海底火山喷发活动一样,给人们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

1996年夏天,当作者再去夏威夷时,基老洼火山的熔岩流活动已经停息,新的乌黑的熔岩盖在原来的柏油马路上,将公路切断。山坡上茂密的灌木丛,被一道道的熔岩流覆盖。新凝结的熔岩使地面十分崎岖难行,一些被推倒的柳树斜插在凝固的岩浆中,地面上清晰地保留着熔岩流动时的各种形态。

在火山区域,地面到处冒着热气,国家火山公园的广告牌上说明,火山口区域地下温度在400℃以上。下雨降下的地面水汇入裂隙,土中温度将水烤成蒸汽向外冒出。在硕大的火山口洼地中,前后左右无数支蒸汽柱从地下喷向空中,人们步行其中,如腾云驾雾。

尚未打开的海洋“问号”

今天的青少年富于幻想,思想活跃,最具探索创新精神。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一些国内出版商为满足青少年好奇,出版了了名目繁多的“自然之谜”类图书。如果你到新华书店随便转转,就会发现“自然之谜”类的图书摆在书架醒目的位置上,以此吸引青少年朋友的眼球。

然而,国内出版的这类图书有些存在着严重的瑕疵。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这类图书的一些内容不够准确,有的内容甚至是根本错误的。原因是作者对一些自然知识缺少了解,人云亦云,哗众取宠,把一些原本是传说的故事,当成科学知识来介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社会上流传十分广泛的“百慕大魔鬼三角”的故事。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位于大西洋马尾海百慕大群岛、迈阿密(美国佛罗里达)和圣胡安(波多黎各)为三角顶点的大西洋三角地带海域,曾出现过神秘海难事故。经过媒体的宣传报道,一传十,十传百,认为这一海域存在着“超自然力”,把这一地区称作是“百慕大魔鬼三角”。后来,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均派出考察队,对这一海域进行了综合调查。这些国家的调查队和专家、学者经过调查分析后,得出了共同的结论:在“百慕大三角”海域,“既无异常的海底火山,也无地震干扰,唯一的环境特征是:在这一海域罗盘磁针指向正北。美国的海岸警备队官员正式宣布:在该海域对海难等灾祸的“超自然力”解释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上,把科学研究的结论与某种文化现象混为一谈。在欧美等国,超“自然能力”的自然现象多出现在科幻文艺作品里,而我们把这些东西,当成了科学的结论,或翻译或引证,或当作科普知识来介绍。科学是自然规律的探索过程,而文化则是故事,所反映的是作者的心灵感受。

这里可以列举几个尚未打开的“海洋问号”供大家讨论。

之一:假如地球磁场发生反转,也就是地球的北极变南极,南极变北极,人类居住的地球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人们的这种担忧是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家发现洋底地磁条信息之后产生的。根据测得的古地磁场信息得知,在过去的7600万年中,地球的磁场曾发生过171次反转。专家还发现,两次磁场反转的最长周期是300万年,最短的周期是5万年,发生反转的平均周期在42万年~48万年。目前,上北下南的地球磁场已有70余万年了。可以预言,地球磁场再度发生反转正在逼近我们。那么,人们自然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地球磁场为什么会发生反转?如果一旦发生反转,地球上的山川湖海还会维持现有的状态吗?如果地球磁场发生反转,它可能是地球上的最大的自然灾难吗?这些问题,目前尚未找到最终的答案。

之二:关于厄尔尼诺的探索和猜想。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热带(如赤道、秘鲁、南美西海岸附近海域)的大面积的表层水温异常偏高的情况。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耶稣的孩子”,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厄尔尼诺现象高峰常发生在圣诞节前。虽然发生厄尔尼诺是海水温度仅升高几度,但是,仍然给全世界很多地方造成灾害。对于造成厄尔尼诺现象的原因,至今科学家尚未找到最终的答案。目前,科学家只能从一些现象提出猜想。如有的学者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和地球火山喷发有关系。证据是1991年6月,菲律宾的火山喷发,掀起了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厄尔尼诺爆发的序幕,引发了世界许多地方干旱、洪涝、火山爆发等。还有的学者认为,冰河期末发生的厄尔尼诺与五大湖区内的冰川有着令人吃惊的联系。还有的学者认为,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有某种关系。美国科学家沃克发现,太平洋赤道上空环流周期性变暖和周期性变冷,会出现左右(东西)摇摆现象。热,发生厄尔尼诺,冷,发生拉尼娜。“沃克环流”东西移动,说明这两种变化的重复发生。“南方涛动”、“沃克环流”、热带高压“跷跷板”海水温度变化现象,讲的都是同一个意思。种种猜想都出现了,但最终的“海洋问号”尚未打开。

之三:

关于大洋深处热泉生物群落的探索与猜想。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乘坐深潜器潜入大洋底部,亲眼看见洋底存在着高高低低,粗细不等的黑烟囱群和热泉,水温竟高达摄氏二三百度,其中含有浓度较高的硫化物。在这样高温的热泉周围,生活着密度较高的生物群落。其中有蠕虫、虾、蟹和蛤等。这一发现,颠覆了我们传统生物学概念。大洋深处,黑暗、高压、低温,亿万年未见过一丝光亮,可这里偏偏有生命存在。这是为什么?难道说我们传统生物学概念不正确?不全面?这是人们必须正确回答的问题。还有,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适者生存”等原则,在深海群里能否找到新的解释?

有人从生命起源上提出问题,认为深海热泉生物群的环境,有点儿类似亿万年前的原始海洋。如果在原始海洋中存在生物的话,是否表明原始海洋生命起源景象的再现?如有生命起源于土地,有生命起源于海洋,还有生命起源于宇宙。深海热泉生物群落的发现,给生命起源于海洋提供了新的证明。关于自然之谜,还能再举出一些,如南极大陆周边海域的“绕极流”。就目前掌握的资料看,“绕极流”恐怕是最强大的海流,然而到目前为止,只了解到它的一般现象,而对它的内在机理,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则不甚掌握。

再如,地球两极存在一个奇特的地貌现象,北冰洋和南极洲,面积相似,形状相似,只是北冰洋海盆是凹进地壳的盆地,而南极洲则是凸出地壳的高地。有人戏称,如果把南极洲旋转一个角度,几乎是不大不小地将南极洲大陆嵌入北冰洋海盆中。人们不禁会问,这是一种巧合吗?还是有某种没有被发现的联系呢?……深海世界由于厚厚的海水阻隔,到目前为止使得人类对海洋的了解只能是“冰山一角”,少得可怜。大海对于人类来说,许多未知的秘密正等着我们去探索、解答。

海面是平的吗人们通常认为,海面相当平坦,尽管海面有被风、海底地震等引起的种种波浪和潮汐引起的海面涨落。

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海洋卫星的发射升空,人们发现,甚至在风平浪静时,全球大洋各处海面也是坑坑洼洼的,有些区域海面凸出来,有些区域凹下去,两者之间最大可相差100多米。因为海面的凸凹不平是在1000千米以上的广泛范围内逐渐变化的,因此,航海者感觉不到海面凹凸不平。

目前已经发现,全球海洋表面有三个较大的隆起区域,一个在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区,隆起高达76米;第二个区域在北大西洋,隆起高度是68米;另一个在非洲东南部,隆起区域高为48米。另外,还发现有三个较大凹陷区域,一个在印度半岛以南的印度洋上,凹陷深度是112米;另一个凹陷区域在加勒比海,凹陷深度为64米;还有一个区域在加利福尼亚以西,凹陷深度为56米。此外,在巴西沿海和佛德角群岛附近区域,也有隆起或凹陷15米左右的几个区域。

海平面有升有降现在,人类正面临着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的严重威胁。有人说,温室效应就是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罪魁祸首。其实,问题远非如此简单。科学家们研究指出,迄今引起海平面变化的因素不下十多种。例如导致海水体积变化的就有大陆冰盖的增减、水圈体积的变化、大洋水温的变化和大气温度的变化等四种。而引起洋盆体积变化的则有岩石圈的分化作用、洋盆的干涸、大地水准面的变化等多种。

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在地球的漫长发展历史中曾经有过7次特大的冰期,每次冰期都引起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即大陆冰川体积的变化相应引起海平面的变化。

海洋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不停地与地球内部存在的水分进行着循环与交流,由于现代地幔水陆续不断地渗入海中,而导致海平面正以每年1毫米的速度上涨。科学家计算,在距今6500万年的新生代以来,由于地球内部地幔水的加入,迄今实际上使海平面升高了65米。

海水的盐度、密度和温度对海平面的升降具有特殊的作用。据推算,如果全球海水的盐度从35降低到349,就足可使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19厘米;当全球海水的温度升高1℃,则海平面大约相应升高06厘米。由此可见,海水盐度、密度和温度虽然造成的效应较小,但它们毕竟是影响海平面的最基本因素。

海底扩张速率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海平面的升降。当海底板块扩张速度加快时,洋中脊体积变大,结果使海水溢出正常的海岸线而侵入大陆内部,海平面升高;反之,当海底板块扩张速度变慢时,洋中脊即变冷收缩,海底下沉,海平面下降。科学家估计,海底板块扩张速度每变化10%、并持续1000万年时,则可产生20米海平面变化。

总之,引起海平面升降的因素很多,而且这些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绝不是孤立的。

海洋与陆地的温差海面和陆地比较起来,海洋就像饿极了的孩子似的,贪婪地吸收着太阳送来的热量,不愿把好不容易到来的太阳能量放弃掉;陆地就和海面不一样,它的胃口小,不能一下子吸收很多太阳辐射来的能量,剩下的就反射回空中去了。

既然海水吸热多,为什么海水会没有陆地热?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陆地是一种不能很好传热的固体,既不透明又不流动,太阳即使再厉害些,也晒不透它;因为不能很好地传热,晒了一整天,它所吸收的热量还只是集中在不到一毫米厚的表层内。而海上的情况就不同了。海水是半透明的,太阳光可以透射到水下一定的深度,也就是说,太阳的辐射能可以达到海水的一定深度之内。经过长期的观测计算,人们发现到达水面的太阳辐射能,大约有60%可以透射到1米的深度,有18%可以达到海面以下10米的深度,人们甚至在海面下100米深度的地方仍然发现有少量的太阳辐射能。而这些,在陆地上是不可能的。

海水吸热,不仅胃口大,而且还会把已经吸收的热量送到透射不到阳光的深层海水中贮存起来呢。

同类推荐
  • 海洋馆漫游:海洋动物乐园

    海洋馆漫游:海洋动物乐园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生活知识百科(第四册)

    生活知识百科(第四册)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知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著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时代在发展,生活在进步,家庭生活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因为更完善、更及时地向人们介绍生活知识已经成为大众的普遍需要。本书针对家庭生活知识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科学的指导,是专门介绍家庭生活知识的百科式的工具书。其对于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帮助人们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其他图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宇宙未解之谜

    宇宙未解之谜

    仰望苍穹,环顾四野,人们看到的是苍茫辽阔而没有尽头的空间,这个空间被人们定义为“宇宙”。关于宇宙,《淮南子》中有语:“上下天地为宇,古往今来曰宙。”即是说宇是指空间,宙是指时间。人们置身于“上下天地”中,但是却总是无法真正地看清宇宙的真面目。人们对宇宙的探索经过了漫长的过程。最早的探索,表现在美丽的神话故事当中。中国的“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都是描述天地如何形成的故事。而在西方文明当中,上帝六天创造世界的故事也被世代流传,并且曾经被认为是世界的开始和起源。随着人类文明智慧的发展,人们开始掌握一些自然的规律并且学会利用这些规律。
  • 未来:将来我们会怎样

    未来:将来我们会怎样

    本书是一本尽情畅想明天、激发中小学生想象力的科普读物。上百个令人目瞪口呆的问题,引发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超乎寻常的难题和巧妙的回答,带领孩子进入奇妙的科学世界。
  • 异种

    异种

    本书为普及读物,能让你欣赏到奇异的、珍贵的、神秘的、令人难忘难以捉摸的生物。
热门推荐
  • 女人与风景

    女人与风景

    不安的早晨,十八岁少女敏感的目光,二十岁男子黑风箱般的胸膛,长凳两个不安的形象,谁影响谁呢,莫非要怪花皮书陡然多出一章。
  • 斩天阙

    斩天阙

    生存是三界中的根本法则。阴谋是三界中的有效手段。然而,一力降十会,强大的武力才是笑傲三界的基本保障。资源、环境、健康,这些问题在人界越渐突出。但是始作俑者真的是人类自己?其中到底藏着什么惊天秘密?又是谁,虎视眈眈,想置人类于死地?斩天阙,天阙灭,乌云曾盖顶,一朝黑幕谢!
  • 诱爱冷妻

    诱爱冷妻

    那一年,老谋深算的京墨一不小心,迷上了这个浑身上下都写满了秘密的女子。他疼她宠她,却从不在她面前谈及“爱”。当放浪不羁,身世神秘的无良男医生到最心狠手辣的冷面女杀手,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新编家庭实用医疗保健营养全书

    新编家庭实用医疗保健营养全书

    现在快速的生活节奏,先进的医疗制度,使得人们有意识地注意膳食的升级,要求人们从温饱型转向营养型,向健康长寿迈进。家庭实用营养食品已被世人普遍看好,同时人们也渴望更多地去了解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用于指导饮食、增强体质。
  • 阴世阳差

    阴世阳差

    深山中的往事,一个婴儿的出生,消失的师傅,离去的师兄,天生阴阳眼,又该何去何从,看云飞的阴阳生活,,,,,
  • 这个班的小故事

    这个班的小故事

    一个平凡的班级,一些平凡的人们,一段平凡的故事,希望能够让一些已经步入社会的人们再次感受到青春的美好
  • 万劫魔帝

    万劫魔帝

    远古的苍茫被谁遮掩?天战陨落的英魂为何封印?远古的天墟,亘古的神魔,谁能揭开尘封的真相?我是谁?谁又是我?
  • 嫣知妃之乐

    嫣知妃之乐

    在异世十年,混得如鱼得水,凭自己的千年只是大脑,玩的古人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哪知十岁那年头一次栽了跟头。就是在那个冷的让人发抖的三王爷轩傲影身上,自此后,我决定将来一定报仇雪恨,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然女子报仇五年不晚。不知不觉中,轩傲影心中也留有紫嫣的影子,看到此女孩离去时那不甘的眼神,他知道将来他们一定会见面。世事变迁,五年后紫嫣代兄从军,而轩傲影就是此军主帅,不知再次相遇,他们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
  • 重生之豪门权宠

    重生之豪门权宠

    一朝重生,遇见两世的劫。前世,被母亲抛弃,被父亲,后妈逼到跳楼。今生,家世更甚,本想平凡度过一生。然而他出现了,萧令仪陷入万劫不复。她是重生为萧家最疼爱的小公主,是孤独症患者,不轻易说爱,却对唐渊飞蛾扑火。一场阴谋,众叛亲离,她心死,逃往小城市,遭遇大地震。只有他,一直在身边。
  • 一个大学男屌丝手记

    一个大学男屌丝手记

    这部作品,是根据大学期间的二十七本日记为基础材料,断断续续地写了七年而成。作品以幽默风趣,但又不乏深刻、充满哲思的语言风格真实地再现了大学生活的原貌,表达了对“青春,爱情,理想,现实,命运,局限,教育,体制,社会,历史,人性,道德,价值,信仰”等命题的反思,写出了一群大学生的困惑与迷茫,青春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