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09100000090

第90章 道统万物的自然观

“道”是中国哲学所独有的一个重要范畴,在西方哲学中找不到与之相应的称谓,中国哲学正是因为有了包括“道”在内的一系列范畴,才形成了与西方哲学不同的特点。可是,”道”的本义乃是“道路”,那么,”道”是如何由“道路”这样一个表示具体事物名称的概念演变、抽象成为宇宙万物的产生者和决定者的呢?这一任务是由老子完成的。换言之,老子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把“道”由一个表示具体事物名称的概念上升成为一个世界本原或本体概念。从此以后,”道”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便确立了。

在老子哲学中,”道”的含义极其宽泛,但概括说来,大致包括如下三方面内容:①“道”是天地万物的产生和主宰者,所谓道为“万物之宗”、道为“万物之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的就是这一含义;②“道”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原理,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说的就是这一含义;③”道”是人生所追求的极致境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法,所谓“唯道是从”,”执大象(道),天下往”说的就是这一含义。

由此可见,老子自然观的核心就是一个“道”字,因此,可以说抓住了“道”,也就抓住了老子的自然观。庄子自然观的核心,也是一个“道”字,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抓住了“道”,也就抓住了庄子的自然观。但是,庄子所理解的“道”,同老子是有所区别的。庄子言“道”,对老子既有继承的一面,又有发展的一面。

一、道生万物

老子认为,天下万物都是由看得见的具体事物(“有”)产生的,而看得见的具体事物(有”)又是由看不见的、无形无状的东西(“无”)产生的,这个看不见的“无”也就是“道”,或叫做“根”、“母”。在回答世界的本原问题时,庄子几乎完全继承了老子的这一思想。

庄子是这样说的:”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意思是说,道虽然无形无状,但其中又有精有物,千百年来,它自古就存在着,它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自己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

细读上文,可以发现庄子对宇宙万物的最终根源——“道”的规定,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道”中实有一物,即“道”中含有精气,含有运动变化之理,所以,庄子才说它“可传”、“可得”;其二,”道”无形无状,看不见,摸不着。

庄子为什么说“道”有“情”、有“信”、“可传”、“可得”呢?因为在庄子那里,“道”是天地宇宙的本原。作为世界本原的东西,作为产生万物的东西,不可能什么也没有。如果是什么也没有的话,最终是无法生成世界的。

但是,庄子为什么又不直接把“道”规定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之物呢?庄子解释说,”物物者非物”意思是说产生万物的物不能是具体之物,而只能是无形不见的无限之物。但是,我们还要进一步问:为什么具体有限之物不能担负起产生世界万物的使命?原因很简单,因为具体之物是个别的、有限的,而它所要产生的大千世界则是无限的。因此,有限的具体之物当然无法产生无限的物质世界。正是基于这一点,庄子才说,”物物者非物”。

庄子关于世界本原的这两条规定,南宋时的朱熹曾有过精彩的论述。

他说:假若把世界本原“同于一物”的话,那么,它就“不足为万化根本”;假定把世界本原说成是绝对的虚无“空寂”的话,那么,它就“不能为万化根本”。这两句话实在是说到了要害之处,前一句说世界本体如果同于有限的具体之物,就不足以产生万物,后一句则是说世界本体若成为绝对的空无,就根本不能产生万物。

庄子在对产生宇宙天地的本原—

“道”作了宏观的规定和说明后,又详细探讨了宇宙起源和生成的具体过程。在探讨这一问题时,庄子借鉴和吸取了老子的宇宙创生模式,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的思想。老子曾经设想了一套完整的宇宙创生模式,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所说的“一”、“二”、“三”,都是指道创生万物时的不同阶段。”一”就是指混沌无状的宇宙之初;”二”则是指道本身所包含的阴阳两气,它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的元素,阴阳不断交合,就一步步生成宇宙间万事万物;”三”则是由阴阳二气交合生成的具体之物,也泛指宇宙万物的不断生成。

从这种简单的宇宙创生模式中,老子总结出天下万物都是从“有”即阴阳两气的交合中开始生成的。”有”又是“无”或“道”所生成的,因而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虽然老子不断抽象“无”,但“无”绝对不是空虚,比如数学中“零”的概念,它作为数的形式,是介于正数和负数之间的,不是一无所有的意思。

老子这种宇宙演化模式也深深影响了庄子的宇宙观。他构想天地万物的创生历程时说,宇宙的开端是“无”,这个“无”是没有名称、也没有形状的,只是混沌的整体。从这种没有形状的“无”之中进一步分化创造出形态各异的万事万物,由道生成的万事万物仍然保留了道的特性。所以,在庄子的这套宇宙创生模式中,”无”作为创造万物的开端,同时又包含在宇宙的演化过程中,”无”和“有”相互蕴含,比老子抽象地讲”有生于无”更为合理。同时庄子的宇宙万物生成模式在具体解释万物自然生成变化时,具备了简单的科学形态。

庄子模糊地猜测到,万物都是按其种类有所分类的,而且在它们之间可能有某种相通的因素,由它构成了一串物质的长链,其中有动物、植物和矿物,这个物质长链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尾,是完整的生物循环系统。

他还仔细观察了自然界的许多生物现象,认为现存的物种当中有一种极微小的生物叫几,它游到水里之后就变成了许多丝丝缕缕形状的继草,这种继草一旦附到了湿润的陆地上就成了青苔植物。如果陆地很干燥,继草又变成了车前草,车前草有了足够养料就长成了乌足草,这种乌足草的根须还可能生成蝎子,乌足草的叶子则长出了一群群蝴蝶,蝴蝶经过一段时间就变成虫蛾,它们附着在火灶底下,形状好像是一些蜕皮的虫壳一样,这就是鸲掇(虫名),鸲掇虫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慢慢变成了一种叫干余骨的飞鸟。干余骨的唾沫上依附了很多幼虫,叫斯弥(虫名),斯弥长大后又变成了蠛蠓(虫名),从蠛蠓身上又生出颐辂虫。经过许多演变以后慢慢变成了人。人最终还要复归于自然。万物生于自然又归于自然,自然就是宇宙生生相因环环相扣的生物圈。庄子这种承认物体都是通过种子变化生成的观念,同现代生物学中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有一些相似之处,他猜测到了动物和植物之间存在某种必然联系,对人从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事实作了比较令人信服的解释。当然,这种极其粗糙的进化思想根本谈不上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科学理论,只是对老子道生万物的宇宙模式作了实证倾向的解释。

从庄子这种有实证思想的宇宙深化论再回过头看他关于“无”和”有”互相关系的思想,就会觉得“道”或“无”是包含了宇宙万物的生物基因,”道生万物”表明了宇宙万物是经过生物进化演变而成的。这也应该算是庄子独特的思想贡献。

二、道在物中

庄子认为,从本原上讲,天地宇宙、世间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但是,”道”所产生的这个世界同“道”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庄子指出:

道“无所不在”,它就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理和法则。

据《知北游》记载,无资愚钝的东郭子曾向庄子请教”道”究竟存在于何处。东郭子问:”所谓道,恶乎在?”庄子答:”无所不在。”东郭子不解其意,请庄子指出“道”具体存在于什么地方。庄子随口说:”在蝼蚁里面。”东郭子有些茫然了,便问:”道怎么会这样卑下呢?”因为他想象出来的是道是至高至大的,是不可能与蝼蚁这样的卑下小物相提并论的。因此,他接着又问庄子:”道还会在哪里呢?”庄子仍是漫不经心地说:”道在荑稗里面。”这更使东郭子如坠云雾一般,他接着又问庄子:”道怎么会这样卑下呢?”庄子望着他,顿了一下说:“怎么不呢?道还在砖瓦里呢!”接着又说:“你大概不会想到吧,道还在便溺之中呢!”东郭子听得目瞪口呆,干脆闭口不问了。

从表面上看,庄子把“道”说得如此低下,似乎是在同东郭子开玩笑。但事实上,庄子不过是借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事物来说明“道”与万物的关系。因为“道”在庄子那里一方面是宇宙万物的产生者,另一方面更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和发展所遵循的根本原理和法则。所以,宇宙天地、日月星辰有其固有之道,一山一木、一水一石也有其固有之道。庄子在这里有意地撇开天地宇宙的大道不谈,专言一事一物的具体之道,目的是为了让天资愚钝的东郭子明白:道并不是虚无缥缈、高深莫测的,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存在于现实的一切事物之中。所以,庄子在对东郭子的问题作了“每下愈况”(今作“每况愈下”)的回答后,思索了一会儿,又向东郭子解释说:”你这个人啊,问了这么多,没有一句是有意义的,都不得要领。你听说过杀猪人怎样鉴别猪的肥瘦吗?要踩着猪腿,顺着腿向下摸,这样就大致能知道猪的肥瘦了。你现在想要了解道也是一样,愈问得卑下,愈是用世俗普通的具体之物来言道,就愈能明白道的义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每下愈况的道理啊!”

由于庄子把“道”规定为天地宇宙和世间万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固有原理和法则,因此,掌握了这个原理和法则的人,就会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庄子说,上古帝王狶韦氏由于掌握了道,从而能够治天理地;伏羲氏由于掌握了道,从而画出八卦,创制万物;日月之神由于有了道,从而运行不止;彭祖因为掌握了道,从而活到800多岁;傅说因为掌握了道,从而能够治国理政,成为武丁的宰相。

由此可见,在庄子那里,”道”与“物”的关系,不仅仅是一个生成关系(道”生万物),而且还是一个主宰关系。就是说,道产生了这个世“界以后,还要主宰这个世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遵循着“道”的原理和法则而运动、变化和发展。可以这样说,某物之所以是某物,之所以与他物不同,原因就在于它有着不同于他物的“道”。因此,”道”不但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而且,它还是天地万物的本质和灵魂。

三、道“全”物“偏”

为了进一步说明“道”与“物”的关系,庄子提出了“全”和“偏”

这两个概念。

庄子认为,”道”是无限的、完满的,因而是“全”;具体事物是从”道”中派生和分化出来的,是有限的,不完满的,因而是“偏”。由于”道”是整体、是“全”,因此,它可以“分”而“成”数物,乃至万物,即所谓“其(道)分也,成也”;由于具体事物是“偏”,因此,具体事物的形成,也就是“道”的毁坏,即所谓“其(具体事物)成也,毁也。”

所以,昭文是有名的琴师,但是,后来他再也不弹琴了,因为他终于悟到:弹琴的时候,只要发出一个声音,便失掉了其他声音,即所谓“鼓商则丧角,挥宫则失徵”。相反,干脆住手不弹的时候,却五音俱全。就是说,吹管操弦演奏出了一些声音,这是“成”;但同时也必然遗漏了另外一些声音,对于这些被遗漏的声音来讲就是“毁”。因此,音乐家只要一演奏,就必定有“成”与“毁”,不演奏,即所谓“大音无声”,反而与”道”相全,无“成”无“毁”。

基于这样一种对“道”、“物”关系的理解,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事实上,不独昭文如此,善辩的惠子和谙于音律的师旷也都认识到了这个道理。据《齐物论》记载,惠子靠在梧桐树旁休息的时候,终于悟出了不辩的道理,从此就再也不费心劳神去同人家辩论了。因为他明白了某一论点的辩胜,对于大道来说则是“亏”。师旷精于音律,但当其大悟之后,也只是手持乐器而不鼓。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庄子既讲道在万物中,又讲道“全”物“偏”。

这表明庄子既看到了“道”与“物”的联系和统一,又看到了“道”与”物”的对立和冲突。但是,庄子过分地夸大了这种对立和冲突,宣扬无音之音乃为最盛最美之音,无辩之辩乃为最盛最强之辩,从而把“道”与客观事物相割裂,否定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四、道无始终

宇宙由“道”而生,但“道”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存在的呢?”道”又是由什么产生的呢?庄子认为,道“自古以固存”,千百年来就这样一直存在着,它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它“自本自根”,自己产生了自己,自己是自己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据和原因。因此,从时间上看,道无始无终;从空间上看,道无边无际,无处不在。

由此出发,庄子强调物质世界的存在、变化和发展的无限性,指出物质世界不可能有一个开始。因为如果说物质世界有一个开始(”有始也者”),那么,在开始之前就必然有一个没有开始的阶段(”有未始有始也者”)。这一阶段叫什么?再推而远之,在没有开始的那个阶段之前必然也存在着一个阶段,即所谓没有开始的没有开始阶段(”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依次无限类推,是没有止境的。因此,宇宙究竟是从何时开始的呢?那是永远也推不到头的。向前推是这样,向后推也是这样。所以,庄子认为宇宙广大无边,无始无终。

正因为“道”无始无终、宇宙无始无终,所以,庄子认为不能简单地说宇宙是“有”或“无”,是“存在”或“不存在”,而只能说“道”和”宇宙”都是从来如此,永远如此。因为如果我们说宇宙是“有”(或”存在”)的话,那么,在“有”(或“存在”)之前,就必须有一个“无”(或“不存在”)的状态,这个“无”是什么呢?它叫不叫宇宙呢?而且,进一步推而远之,在“无”之前,肯定还会有一个连“无”也没有的状态,这种状态该如何称呼它呢?你能说这种状态就不是宇宙吗?因此,由”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的“道”而主宰和决定的茫茫无边的宇宙,我们追溯它的过去,找不到其开始;跟踪它的未来,也找不到其结尾。”道”和宇宙者是无始无终的。

概括地说,庄子的自然观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道”一元论,把”道”看作是统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范畴,看作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和根据;既讲“道”在物中,强调“道”与客观事物的联系和统一,又讲道“全”物“偏”,强调“道”与客观事物的对立和冲突;同时,也以直观、推测的形式提出了宇宙无限的思想。

同类推荐
  •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太虚法师致力于佛教改革,提倡人间佛教,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1927年,出国巡回讲学,遍历英、德、法、荷、比、美等国家,弘扬佛法。在巴黎首建世界佛学院,开创了中国僧人跨越欧美弘传佛教的先河。法师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虽出家为僧,但救世济民之心让人感佩,是一位侠骨热肠的高僧。
  • 佛家智慧一点通

    佛家智慧一点通

    在古代,不管是君王还是庶民,只要遇到难以解开的疑惑和难题,他们往往会去深山古庙去寻找高僧大德,虔诚向他们求教,以求得问题的圆满解决。因为人们相信,只有生活在清静之中的人,才会有通天彻地的大智慧。如今,生活在现代的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房子问题、婚姻问题、工作问题、人生问题等等接踵而来,但是我们又去哪里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呢?事实上,高僧虽然远去了,但是他们却把智慧留给了后人。本书立足于佛教圆满无上的智慧,从人生、工作、社会、婚姻等不同的角度着手,依靠古人的智慧,去解决现代的问题,以处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以此给忙忙碌碌的人们一个智慧参考。
  • 全然接受: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联系

    全然接受: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联系

    布莱克拥有担任禅修老师和心理治疗师20年的丰富经验,在本书中对许多学生、客户的案例做了详实的分析与阐释,为我们提供系统化的实修方法,告诉我们如何转化悲伤情绪并重获完整的人格。塔拉也从身为一个女人的角度出发,陈述了她作为禅修行者,是如何面对并接纳自己的失败、伤痛与缺乏自我价值的感受;以及她的客户和学生是如何以书中介绍的实修方法,彻底接纳自己和他人。塔拉抱持慈悲与宽容之心,为重建人的尊严而奉献生命的岁月,她的教导既及时又实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每一个人都是佛,都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圆满。最重要的是,本书能够重新唤醒我们的佛性,也就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喜乐与自在的权利。
  •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是诞生于明万历年间的一部奇书。在这部书中,洪应明以一位通达人生智慧的成熟之士,用他精微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旷达高远的智识,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忍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回味无穷的入世出世的方法体系,并且以其对于中国几千年来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的精确总结和有力诠释而历久弥新。虽然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幻,却始终让人品味不尽。问世以来,更是得到了“急功近利者服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当益智膏”的极高评价。为一部集结了中国古代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大智慧大学问的经典著作,《菜根谭》更是给世人带来了无穷的思索和无尽的收获。虽然现代人与……
  • 体悟《心经》深意

    体悟《心经》深意

    《体悟心经深意》是台湾学者郭永进先生经过真修实证以后的解经之作,通过很多幻灯片的生动演示,图文并茂地来诠释《心经》这部深奥经典的真正内涵。让很多人都能轻松读懂这部“无字天书”,透过这些超越经典、超越文字的“心路”,直接指引大家去看到那活生生的生活,进而通过实证而渐入心灵自由的解脱之境。
热门推荐
  • 炸药大王——诺贝尔

    炸药大王——诺贝尔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妃常轻狂,废物三小姐

    妃常轻狂,废物三小姐

    她,本是二十一世的顶级杀手,却在一次醉酒之中意外穿越成为异世王朝将军府的废物三小姐。从此,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呵,废物,如果她是废物,那这世上还有天才吗?什么灵宠宝物全部都竟收囊中。遇到一个不着调的师傅:“丫头,拜本座为师好处多多哦!”遇到一个霸道腹黑男:“凌飞悦,这看也看了,你不打算负责?”凌飞悦:“……”怎么这一个个妖孽都被她遇到了呢?本作者书友群:欢迎加入伊楼墨着【言情】,群号码:304156325
  • 福尔摩斯全集(下)

    福尔摩斯全集(下)

    在风雨交加的深夜,一个阴森幽暗的空宅里,一具龇牙咧嘴、面目狰狞的死尸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他身边的墙上写着两个血字——“复仇”,到底谁与死者有着血海深仇呢?福尔摩斯与凶手展开了机智的周旋……
  • 皇后小妈

    皇后小妈

    作为一枚商业联姻的棋子,安曦无悲无喜,脱下婚纱便奔赴海外。待到学成归来,结婚三年的新婚丈夫冷夜辰淡淡的告诉她:“冷炎奕有些皮……”。……事有先后,她已经结婚了。后妈难为,亘古不变。更何况还要做一只小恶魔的后妈,难!小恶魔卖萌撒娇、插科打诨、胡搅蛮缠……无法无天,很难!大恶魔妖娆魅惑、艳色无边、冷心冷情、桃花不断……还腹黑无上限,难上加难!安曦粗神经,安曦智商高,安曦女王范儿……。安曦想和离。小恶魔眨眨大眼睛,晶亮的眸子瞬间水雾迷蒙,奶声奶气的撒娇:“妈咪,带上小奕吧”。大恶魔桃花眼微挑,嘴角噙笑却不言不语。小恶魔VS大恶魔,争夺战开始。来,来,来,都来看一看,围观了,下注了。
  • 静夜奇谈之莫伤离

    静夜奇谈之莫伤离

    他极为神秘,行踪杳然,却又会随时出现在各地,总是于危难中解救世人,于困境中施以援手,所有得到过他救助的人,都对他感恩戴德奉若神明崇拜敬仰,而所有的媒体都想得到他的第一手资料,拍到他最清晰的身影,奈何他总是高高在上来去如风,没人能真正看清楚他,更没有人知道他是谁,来自哪里,为何要救助世人……这个女孩儿,属于这世上极为稀有的族群,遁迹于闹市,却不惯问世事,身处复杂社会,却始终缥缈出尘,外表柔弱,性格柔顺,目光如水般柔软,语声如细雨般轻柔,少言寡语,与人无争,温柔得让人心化,这样的女子似乎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可是如果一旦出现,那就真是可遇而不可求……花开凡尘,星子婆娑,千年万年,只为这一世的相逢,从此你坠入我心,而我以暗香萦绕你终生……
  • 冷冻未来

    冷冻未来

    尊敬的会员们,欢迎光临真理之门前。吾今日创建亡灵法师公会,将与汝等共同研究科学,思考哲学,探讨神学。仅希望各位以人类的智慧,解开未来的奥秘。前言:仅以此文向本人看得第一本硬科幻三体致敬,文中很多思路也是从三体中产生,只是希望通过这种不同的文体,揭开另一个不同的未来。
  • 异界之夜爵

    异界之夜爵

    阿富汗大叔,原来笔名【夜弦】。作品有《超人学院》,《米多兔系列童话》,《恶魔之城》,《家有外星狗》等众多风格小说,是懒人听书签约作者,原文小说网签约作者,榕树下签约作者,酷匠网签约作者。内容简介:平行于人类世界的半魂世界五大家族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腥风血雨的战争,夜爵、红月、神圣天使、蓝冥狼、银虎,这五大家族会爆发怎样的战争呢?让我们跟随克里斯一起来到刺激无比的半魂世界
  • 胜出者

    胜出者

    体内乾坤,神秘存在;少年废材,风云崛起!在这个武道争锋、群英纷呈的武之大陆上,谁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胜出者?!
  • 临川旧事

    临川旧事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校园友情,亲情,爱情的故事,而这个,是我的故事。
  • 变身都市修仙

    变身都市修仙

    高中生被醉酒神仙弄死变身穿越到斗破世界。死亡后回归地球。原名异变仙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