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19200000069

第69章 观察日常生活中他的交谈习惯

(1)从措辞用语观人

措辞是获得对方心理的重要信息来源。由于人们的出生和成长环境、知识水平、文化修养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措辞用语也有所不同。从措辞用语入手,大都可以分析出一个人的内在心理。

①喜欢自称“我”者。前边章节本书在音外音、话外话中讨论了“我”的弦外之音,这里我们再从措辞用语的方面来进行分析。用“我”“本人”等第一人称单数称语者,表明这些人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据美国一些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独裁型领导常用“我们”。常说“我”的人有着强烈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

②拾人牙慧者。有些人常在谈话中夹杂难懂的用语和外文,这种人是以言语做盾牌,掩饰自己的弱点。这种人不希望他人提出质问或给他人造成不知所云的印象,这其实是一种自卑反应。

脱口说几句外语是这些人的崇洋心理作怪,借此表明自己知识水平高,借此为自己添光增彩。

借用名人的话来表现自己是渴望获得权威。这种人即使满腹经纶,也不过是名人名言的仓库,是彻头彻尾的“狐假虎威”的权威主义者,名人的帮腔者罢了。

有些人过于频繁地使用别人的话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只能说明这些人精神上尚未独立。

③过渡词语所表现的心态。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有时为了语言节奏的完整,或思维活动的暂时中断,在谈话过程中人们常常用一些连词、副词等虚词来连贯谈话内容。这些虚词同样也能表达出一些心理信息。

喜欢用“和”“跟”“以及”等的人表示其思维缺乏逻辑性,表达能力欠佳;常用“但是”“可能”等字眼的人,一般来说思考力强、做事谨慎,这种人多半能言善辩,头脑聪颖;频繁使用“我想”“我认为”字眼的人为人处世都比较谨慎,很少与人发生争执。在没有自信的言论中也常出现这些措辞用语;使用“因为”“尽管”“无论如何”字眼的人比较理性,思维逻辑性强,对事物认识得深刻、全面。

④随话插话必有所图。在对话中,听者可能不时插上一些附会言者的话,表示对其所言的赞同,这就是附会语。附会语有两种:一是重视对方所言,让对方了解自己在认真倾听,并附带着表情(如点头),表示肯定和接受对方的所言,由此消除对方心理障碍,以便探明其真意。二是帮腔,帮腔者往往连对方说什么都不清楚,就假明其真意。常用附会语者或没有主见,或心有所图,或为拍马屁者。

⑤重复用词表达真实愿望。人在谈话中,不断使用某一个词汇或再三强调某一主题,无疑,这个多次强调的词汇和主题,就是他内心的真实愿望。这方面我们举一个例子。一个姑娘有好几位追求者,你要想发现她心目中最重视谁,最好的办法就是统计一下,在谈话过程中谁的名字被提起的次数最多,提起次数最多的必定是她最满意的一个。

⑥由比喻习惯看其经历。一个人经常使用的比喻不仅可以反映他的经历,而且可以从中看出他的心理活动。每个人谈话都有自己喜爱的话题,由谈话的主题可以揭示一个人的性格。比如,有人常常爱用的比喻形象是他正驾驶轮船迎着恶风向远方的海港驶去,他常谈到的是“朝着自己的目的地”“破浪向前”,他对朋友的劝告也经常是“确定好航向”,以便确切知道“朝着什么地方行驶”。从这些,我们就能推测他的经历——海员出身,而且还能看出他的人生哲学。

(2)常用语态、事态观人

语态就是说话的态度。许多人说话只注意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意图,而忽视了说话的语态。其实说话的态度比说话的内容更重要。

同样的话,有些人说出来,会让人感觉特别舒坦,很愿意接受,而有些人说出来,不但让人不乐意接受,还会使听话者产生反感情绪。同样的话语为什么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呢?主要是因为说话者的态度问题。也许人人都明白,只要谈话态度好,即使他不同意我们的意见,不满意我们的行为,也愿意跟我们继续谈。如果态度不好,就是再好的话题也无法顺利进行交谈。

口才是一种表达情意、与人交际的能力,口才的好坏不仅要用“口”来表达,还要用态度去感染。要想使双方有一个融洽的谈话气氛,你必须从潜意识里树立友善的态度。因为别人希望我们对他的态度是友好的,希望我们能体谅他的困境,原谅他的问题,并对他提供有用的建议,与他成为友好、忠实的朋友。

别人希望我们对其本人,对他所做和所讲的事情均感兴趣。每个人都有这种希望,包括别人对我们也是如此。因而,我们最好能作一个对什么都感兴趣的人。本来我们的兴趣也跟一般人的一样,常常容易被有兴趣的人物、有兴趣的谈话所吸引,而忽略了不吸引人的事情。如果我们是同情心很强的人,就不仅不该如此,还应该学会使我们能顾及全体,并且特别照顾那些不被人注意的人,当我们谈话时,我们要把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照顾到。

说话时对人保持良好的态度是成功对话的前提。

与语态相对应的是事态,所谓事态语,是指常常使人从被周围环境、气氛和事态包围的情况下解脱出来的一种过渡语言。即在讲述问题时,出现语言或思维的暂时中断,一时找不到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从而用一些转折词来补充。

比如遇到了比较复杂的事情或情况时,就会尽力去集中精神进行思考,这时,语言自然会出现中断。为了把中断的语言连接起来,会下意识地频繁使用“嗯……”“这个、这个……”“那个那个……”等感叹词或连接词,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出一个思想,还有当事情比较严重,被这种严重性或紧迫性压得喘不过气来,有一种走投无路的感觉时,也会出现本来已想好的话,却一时说不出来了的尴尬情况。这是由于过度的紧张使得自己不能集中精力思考了,这种思维的分散必然带来语言的间断,于是不得不再三重复用“这个……”“那个……”“嗯”等词。也就是说,在语言的间断处,要用这些词来唤起被压抑下去了的思想和感情,连接起支离破碎的语言,使其变得融会贯通。

常用事态语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职业习惯,如政治家、教师、律师、推销员等以讲话为主的职业。另一种是因为心理原因,由于周围谈话气氛或自己的想法与别人发生分歧时,为了不使交谈中断,却又希望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的断断续续,通过事态语使谈话节奏放慢,给对方思考理解的机会。

通常情况下,那些意志比较坚强,我行我素,不受环境和周围气氛影响的人一般很少出现使用事态语的情况。就性格来讲,那些能够大胆面对任何事物,坦率外向型性格的人,就不太爱用事态语。相反,那些谨小慎微、瞻前顾后的内向型性格的人,使用事态语的频率比较高。另外,如节目主持人、领导者常用事态语,主要是用它来承接谈话间隔,或借此赢得思考的时间。在通电话过程中,特别是接到不熟悉的电话时,常用“你好”“氨“嗯”等事态语。用这类事态语主要是希望进一步了解对方,排除那些盲目的、茫然的不安全感。

(3)恭敬用语中的敬与不敬

恭敬用语在各种场合都被广泛使用,并且赋予其更多的功能。比如,在阶层意识较强的地方,敬语使用得很普遍,并且随着敬语的广泛使用,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时,变得圆滑世故了。这使得本来已经纷繁冗杂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错综复杂了。正因为如此,当我们与一个人接触时,可以根据他使用敬语的量的多少,来推测他所处的社会阶层和其身份地位。

权威性格的人顽固、固执,自我意识和自我主张强烈,带有支配欲及活动性和攻击性的倾向。而服从性格的人,带有被动性,谨小慎微,并且常常是不加分析、思考,就盲目地批判。调查发现,权威性格的人讲话发音重、用力强,而且讲话还比较随便。服从性格的人讲话发音轻,并多用有礼貌的语言。

一般来讲,长者与年轻人相比,讲话更随便,表现的也更顽固。年轻人对长辈则更尊敬,用尊敬、谦让的词句和语体更多些。这在社会上已成为一种习惯性的礼仪,而不完全是带有一定精神上强制的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年龄大的人,其社会地位也相应较高,所以值得晚辈的尊敬。有些人由于职业习惯,常常使用敬语,其目的是想以此博取对方的好感,使交际更加成功。特别是那些以商业服务业为主的人,为了使自己的生意成交,所以常常借助敬语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诚意。

恭敬的话人人爱听。你对人说恭敬的话,如果恰如其分,适合其人,他一定十分高兴,对你便会有好感。最奇怪不过的是,越是傲慢的人越爱听恭敬的话,越喜欢受到你的恭敬。有的人辞严义正,说自己不受恭敬,愿听批评,这是他的门面语,你如果信以为真,毫不客气地直率批评他的缺点,他心里一定老大不高兴,表面上未必有所表示,但内心却十分不安,对你的好感只会降低,绝不会增进。

在人际关系中最能表现其心理态度的语言是敬语。如果某人敬语频频,刻意堆砌,其心中必另有图谋。如果谈话中一直使用敬语,则表示其自卑、敌视、警戒的心理态度。如果在某种无关紧要或熟悉的人际关系中使用敬语,大多具有讽刺意味。有一位男士现身说法,当他的妻子忽然用亲切的措辞时,那就一定表示她的心情恶劣到了极点,要么在单位上遇到了窝心的事,要么是由于无意中伤害到她了。因此,这位男士告诫说,如果过分使用恭敬语,那就表示有强烈的敌意、轻蔑、嫉妒的警戒心等。

(4)从流行语中观人

流行语是某个阶段被广泛使用的新词汇,大多是一些重要领导人物,或作家、影视明星等名人顺口说出来的,由于说话者的身份和影响,及词汇的独特意义,普通人感觉它简单易懂、有代表性而迅速广泛地传播,最终流行为社交的日常用语。

流行语言产生的原动力,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电视、收音机及大众性报纸杂志(特别是周刊)大规模的宣传,由于这些传播媒介的努力,致使它迅速地传遍每个角落。

有的流行语只在一定时期里流行一阵后,马上就被淘汰了,但也有些却能够长期生存下去。

不满意现有的旧的东西,追求新奇的东西,爱好时髦的人多用流行语。一般它最初是流行于年轻人中,然后慢慢转移到上了年纪的人当中,最终成为被整个社会广泛应用的日常语。

最先说出流行语、造成流行语流行机会的人,都是社会上的权威人士,虽然他是无意地使用了这句话,但出乎他的意料地流传成为流行语,这表现了群众对权威的崇拜心理。

当流行语刚开始流传时,首先接受下来并马上使用它的人,对于那些还不知道还没有使用它的人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因此那些迅速接受并立即使用流行语的人,他们绝对喜欢赶时髦,缺乏自我主见,惯于不加分析地附和以及追求统一步调的癖好,同时对权威表现出怯弱的服从性。

看人心经

习惯用语包含在交谈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打招呼方式、措辞用语、敬语称呼、惯用流行语、口头禅、借用语等。只要你稍加留意,便会发现一个人在交谈过程中,总会经常用到某一类词汇,这些不经意的语言习惯,便会反映出一个人的习性和修养。

同类推荐
  • 智者的洞察:心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智者的洞察:心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这世界上,最难的理解,恐怕还不是外向的,而是内向的;也就是说,最困难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而是人对自己的理解——不断地去触摸重重表象下的心理暗流,这个过程是困难的、充满了危险的,但也是引人入胜、饶有趣味而叫人欲罢不能的。
  • 不拖延的心理学

    不拖延的心理学

    拖延是可怕的敌人,是时间的窃贼。它会损坏人的性格,消磨人的意志,使人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毅力,怀疑自己的目标,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让人变得一事无成。《不拖延的心理学》从众多心理咨询领域中汲取的丰富理论和经验,对拖延问题进行了一次仔细、详尽、有时也颇为幽默的探索。从科学里汲取力量,终结掉拖延对你的干扰,你可以活得更精彩,再不用承受那些常与无必要的、自寻烦恼的拖沓相伴而来的痛苦。这样,你就会在需要的时候尽快地爆发出潜力。你也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娱乐,同时,从拖延中抢回更多的时间,也会让你的工作完成得更出色。
  • 治愈系心理学

    治愈系心理学

    本书精心为读者开设心理自助课,深入人的从欲望、内心、灵魂、人际、生活习惯等方面,帮读者疗愈心灵,拥抱幸福。?
  • 你不可不知的80个心理定律

    你不可不知的80个心理定律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受到一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尽管有时候我们觉察不到。说一个人发脾气、闹情绪,这就是一种心理活动;说一个人洋洋得意、意气风发,这也是一种心理状态;说一个人品行不好、思想消极,这其实还是心理活动的一部分。
  • 微动作:世界顶尖读心侦探公开遍布全身的心理秘密

    微动作:世界顶尖读心侦探公开遍布全身的心理秘密

    检察官告诉你,如何使用心灵读眼法;公安人员告诉你,如何解读耳部暗喻;刑侦警察告诉你,嘴巴如何暴露疑犯信息;FBI告诉你,手臂传达了哪些心理玄机;CIA告诉你,脚与腿是*诚实的部位;007告诉你,鼻子与下巴投射出何种情绪;心理学家告诉你,口头禅显露出哪种性格特点;律师告诉你,对问题的反应比回答更重要……《微动作:世界*读心侦探公开遍布全身的心理秘密》以“读懂人心”为基础,让人们通过细微的面部表情、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去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信息。
热门推荐
  • 绝代特工妃

    绝代特工妃

    穿越穿越穿越穿越穿越穿越穿越穿越穿越穿越
  • 周易教给我们的人际关系学

    周易教给我们的人际关系学

    易学的本质不是玄学,而是人学,它研究的是人类如何自处,如何与世界万物相处,以及人类互相之间又如何相处的道理。从阴阳两仪、六十四卦中,我们可以学会最有价值、最有境界的人际关系学。
  • 帝法众生

    帝法众生

    少年瘦弱的身影背对夕阳,清秀的脸庞上挂着一抹倔强,嘴角噙着淡淡的笑容,轻声道:“因为我答应过一个人,不再后退了啊……”言不语,众生听令。身不动,天地俯首。出身平凡的倔强少年,立志要在这天地之间,在众多妖孽天才之中,修出自己的无上帝路!【本书为三组签约作品,全本保证】【新书拜求推荐、收藏,保底两更,经常爆发,谢谢各位支持】
  • 我很二

    我很二

    我很二我真的很二,不要问我有多二,我的二你们无法理解。
  • 我们说好不分离

    我们说好不分离

    他们相遇在最美好的年纪,在彼此的成长中刻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可是,命运不会一直眷顾他们,一场误会,一别五年。再遇,幸好,他还是他,她也还是她。
  • 余庆录

    余庆录

    晚的星不明,月亮也被乌云挡住了半边脸。索性,也暗淡了另一边脸。大地终究是不明的。已是深秋,已经是夜半。但嘉德城上的行人仍然是来来往往不觉,好是热闹,远处高兀山上上的金华寺的钟声悠悠的在天地间回荡。
  • 古域战神

    古域战神

    败家子?废柴?不能修炼?不,我是这世界最强大的雷光神体,升级就像喝凉水。不修战技?没有神兵?不,我是这世界最伟大的发明家,一炮就可毁灭一个国家。我名逍遥,快意恩仇,我欲逍遥,神佛难挡。QQ群【374604648】
  • 春闺辞二首

    春闺辞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样校园:恋爱真甜蜜

    花样校园:恋爱真甜蜜

    一个大大咧咧的女生,遇上一个冷漠挑剔的恶魔。火焰山会融化冰山吗?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公主,遇上一个阳光温柔却略有些花心的他,公主真能有白马王子的牵伴吗?
  • 竹泉生女科集要

    竹泉生女科集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