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22800000032

第32章 乞丐·镜子商子雍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记得这是《贞观政要·任贤》篇里的话,一向被中国人视为修身的格言。用这句格言来审视本文的命题——乞丐虽然不名一文,生活困窘,沦落于社会底层,但他们同样是人,在人格、人权上和达官显贵、富翁富婆是完全平等的。也因此,以乞丐为镜子来照照我们自己,精神境界的优劣高下往往就能显现得清清楚楚。

倘若有人对此说不信,则不妨请他了解一下最近发生在上海的一件与乞丐有关的新闻。说的是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永嘉路上有一栋商住两用楼,居住着十二户人家。据物业公司负责人介绍:“这里是高档楼盘,业主的层次比较高。”而居委会主任也有类似表示。我毫不怀疑以上两位负责人之所言都是有据而发,绝非信口胡说;但同样不容置疑的是,他们眼里的“层次高”,好像主要是说这十二户人家都挺有钱的,属富人行列。

当然,他们所说的“层次高”,同时包含着对住户精神境界的评价。果真如此,尽管我一向对各种级别的负责人都尊重有加,这一次却不得不斗胆大摇其头了。

要知道,有钱与否或钱多钱少,从来就不是判断一个人精神境界高低的准绳;更何况现实社会中,那些最让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坏事,如买官卖官、权力寻租、以权谋私、荒淫无耻等,又有哪一桩、哪一件与乞丐、下岗工人、贫苦农民有关呢?不过。

这么说也绝非认为但凡有钱的富人便皆是垃圾、渣滓,比如前面提到的那座高档楼盘的十几户人家,也仅仅是在一位乞丐突如其来地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面镜子之时,他们才显现出了精神上的某些瑕疵而已。

这件事就是去年八月才人住这座富人楼盘的一对美国夫妇,竟然同一位名叫马维华的残疾乞丐(膝盖以下截肢)交上了朋友。

最初,他们只是在马维华行乞的衡山路教堂门前给他钱,后来又请他到街上的餐厅吃饭,继之领马维华回他们家洗澡、换衣服、住宿,最后干脆给了这位乞丐朋友一套家里的钥匙……巧得很,在我从平面媒体读到这则新闻的时候,CCTV正在播放全国扶残助残表彰会召开的消息。

于是不禁莞尔一笑:“这两个美国佬,倒算得上是扶残助残的先进人物!”不料接着读报,却发现在我看来绝对是反映出一种高风亮节的这一对美国夫妇的扶残助残行为,却不被他们的各位高邻认可。高邻们不但公开表示对美国夫妇的做法“想不通”,而且频频向居委会、物业公司反映,要求“查一下这个人的身份”。至于为什么要查?

居委会主任是这么说的:“这栋楼里居住的人层次都蛮高的,突然来了这么一个人,感到很不放心。”请看,他说得多直截了当、多清楚明白——高邻们之所以对美国夫妇不满,倒不是由于他们给家里领来了一个外人,而是因为这个外人是一个“层次蛮低”的残疾乞丐。

请设想一下,倘若马维华不是一个乞丐,而是一位衣冠楚楚的“高等华人”,甚或干脆就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那这座“高档楼盘”里的“层次蛮高”的住户们还会寝食难安吗?大概不会。因为让他们感到不放心的显然不是有钱人,而是像马维华这样的穷人。

中国的富人钱包胀满,住进高档楼盘才几天,怎么这么快就如此严格地和穷人划清了界限,摆出一副“汉贼不两立”的架势!别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所有的穷人都当贼防,好不好!当然,或许有富人会辩解道:“‘饥寒起盗心’是古训,我们不得不防。”不过我要反问:“‘饱暖思淫逸’也是古训,是不是我们就把你们这些有钱人统统都视为****糜烂呢?”

故事的结尾,那一对美国夫妇这样回答前来采访的记者:领马维华回家“是我们的事,我带什么样的朋友回家与别人无关”,“但我们居住在上海,我们应该尊重这里的文化,所以我们让马维华搬走了”。值得中国人深思的是,敌视穷人的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作品赏析】

《乞丐·镜子》中提到这样一个问题:“敌视穷人的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我只能这样回答:这可能只算是反动的文化。

这问题令我有许多感慨。为什么每件事都是外国人先发现才引起我们社会舆论的关注,而偏偏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呢?难道偏得外国人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才让我们去了解在这个社会中存在的、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敢视造就愚昧。你设想一下:如果你是那个穷人,整天坐在街头巷尾,身穿破烂不堪的衣服,手里捧着一只破碗乞讨。一位富人走过你的身旁。从他的裤头里抽出一毛钱。这时候你会怎样想?也许你觉得他很吝啬:又或者你只会抱怨这个无情、冷淡、不公平的社会。乞丐这种生活你愿意过吗?当然,你肯定不会想,因为你从来都不敢想。

一个好的材料就是一篇好的杂文。“选材精当,文章一半”,这句话又一次在此文中得到了印证,此文的选材非常典型,内涵丰富。富有启发意义。一千句谎言盖不住一个事实,我们中国确实存在着贫富分化的现象。消灭这种分化的关键在哪里?也正是当前党和国家大力着手建设和谐社会的原因。

同类推荐
  • 我说你看

    我说你看

    本书内容包括:社会这棵树、乱套了、恨郎不狼、坟头上的风景、抢救男人、楼的高度、草的级别、老的疏放、动物表演、鸟语兽言、蛤蟆三条腿等内容。
  • 森林报——夏

    森林报——夏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本书是一部散文作品集,可供文学爱好者参考阅读,值得细细品味。
  • 安民为天——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历史启示

    安民为天——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历史启示

    本书作者在重庆市移民局“卧底”近7年时间,跑遍了三峡库区各区县、乡镇、村组,多次亲历移民第一现场,了解并掌握了许多移民过程的第一手资料,通过长篇报告文学的形式对库区20年来“移民、安民”的艰辛过程作了客观、理性的描述,披露了三峡工程百万移民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着重采写了三峡移民之后的生存状态,道出了移民资金的幕后故事,歌颂了各级政府和移民工作者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的精神。读来令人震撼、感动,又发人深思。它是一部既有鲜明时代特色、又具有历史厚重感的作品。
  • 一口气读懂1000个文学常识

    一口气读懂1000个文学常识

    本书是一本从文学角度系统汇集中外文学常识的基础知识读物,阐述了各种文学类型的基本特点与历史演变,介绍了古今中外著名文学家与文学经典。
热门推荐
  • 万象大陆之仙道

    万象大陆之仙道

    世事纷繁,总有耀眼人物遮住人们的双眼却有谁知,就在安静的宗门后山莽莽森林之中独身一人,安静苦修的他
  • 忍者传承系统之影流之主

    忍者传承系统之影流之主

    他有战士的力量、骑士的耐力、刺客的敏捷、弓箭手的精准度与魔法师的精神力。他是王凡,他是一名忍者。陌生的世界,影流之主的传承,看王凡如何在这片天地掀起翻天巨浪!“我可是一名真正的忍者。”——王凡。
  • 无限宠妃

    无限宠妃

    水墨宸:我为了你可以放弃整个天元大陆,只为你能原谅我曾经对你的伤害,我愿此生不换。上官玥:我只想要最简单的生活,只要宸一人足矣,就算这世界毁灭又管我何事?一次次的利用,一次次的伤害,让她的心支离破碎,到底是谁的过错?可谁又知她在一步步走向哪里?又怎知她的命运如何?且看傻王爷如何追回他的小娇妻!
  • 神炎令

    神炎令

    两仪天界,一人身体粗犷,火红色短发霸气异常,一身红色长袍。右手衣袖已经消失露出右臂满是火纹。另一人身着黄色劲装,单手持剑。矗立苍天之上。两人并肩前冲,同时大喝一声:“万古真炎轩辕擎天!”下一刻,一个长发的俊男用力抱着无比娇媚的黑衣少女,只见女人口吐鲜血,即将香消玉损,无力的说着什么。男子仰天长啸:“为什么?为什么老天要这样对我?为什么!殇儿!”双手抱头用力抓着长发,痛哭不止。一只大手扶在他肩膀,红袍男子低头喃喃道:“或许师父说的对,这个世界只有残缺的美。”
  • 抗日之尖刀

    抗日之尖刀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让我们为那些有着坚定信仰、不屈不挠、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先驱们讴歌一曲。他意外回到风云变化、波澜壮阔的激烈变革时代。为了坚定的信仰,他投身到改变祖国命运的滚滚洪流之中······。
  • 曾墨

    曾墨

    少年曾墨,偶遇神秘青衣男子,两人结伴前去圣兰宗的路上会发生什么事呢?敬请期待~
  • 两样人生

    两样人生

    如果可以回到从前,你也一定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 明清风云人物大观

    明清风云人物大观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些风云人物的身上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和许多优良的品德,他们的奋斗历程和人生经验给了后人无穷的力量和有益的启示。历史是一面镜子,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司马迁著史,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翻开历史,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上演了一幕幕王朝兴衰的悲喜剧。
  • 特风谍云

    特风谍云

    一颗赤心报祖国,两肋义气行江湖。战时杀敌闯虎穴,平时卫国打豺狼。一世风云轻名利,半身黄土留佳话。英雄自古不言辞,自有后人把传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养魔专家

    养魔专家

    原本衣食无虞的地主家少爷,却因为莫名其妙的一个山顶之穴而被灭了满门屠了镇子。想过安稳日子,偏偏没这命。背负血海深仇走天下,手握独特能力,身藏恶魔气息。看他如何在这异世风起云涌。新书境界等级设定:武师(玄师)-武者(玄者)-武魄(玄魄)-斩岩-惊雷-融合-灵虚-归一-武魂(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