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22800000006

第6章 中国人的面子徐勤

身份与面子一样,可以说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了,这东西道不清说不明,可你却无时不感觉到它的存在。

我国一位到美国弗吉尼亚参加国际武术比赛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失手受伤,于是被救援车送到医院急诊。

“她是中国最优秀的运动员,获得过国际冠军,我们必须去最好的医院。”在车上,我方陪同人员说。对方说,去的就是这一带最好的医院,他们的急救原则就是把病人送到最近最好的医院。

到了医院急救室,护理人员为她做了心电图,然后等待医生接诊。陪同者又要求医生赶快为她检查,但医生正在抢救一名心脏病人,护士要求她再坚持一下。

多次交涉后,陪同者拉长了脸说:“她是中国最优秀的运动员,是在刚才的国际比赛中出事的,请你马上叫医生过来,耽误了事情医院是要负责的。”

老护士毫不示弱:“医生现在正在抢救一名心脏病患者。在垂危病人和死不了的病人之间,医生必须首先抢救正在死亡线垂死挣扎的病人。”

医生检查了病人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轻微脑震荡,建议病人做个脑电图。可又要排队等候。

陪同者又要求加快速度,医生开导说,在美国,人们看病必须按规矩排队等候,医生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程度做出决定,对所有的病人都是一视同仁。

急救中心的人员告诉他,在第一时间内抢救心脏病人和病危的伤员,这一点非常重要。

一次很普通的急诊,却凸现了一种文化的差异:一是美国医生护士眼中好像没有“老外”这一概念。

来自中国的运动员,并且是“最优秀的运动员,耽误了事情是要负责任的”,但医生护士仍“我行我素”,都不怕负“国际影响”的责任,也不想“谱写一曲美中友谊的颂歌”,或是“传颂一段佳话”,只是自顾抢救他的心脏病患者要紧。

他们的眼中,病人就是病人,医生的天职就是看病,“老外”也好,自家人也罢,重要的是“在第一时间抢救心脏病人与病危伤员”,而内宾外宾都一样。

其二,不知他们词典中有没有“身份”一词?我们送诊的人“多次强调”、“反复强调”这是“最优秀的运动员”,也就是说,此伤者非普通伤者。也难怪,要是我,也觉得运动员并且是“最优秀的运动员”赏脸来你医院,你医生还不应该受宠若惊?屁颠屁颠“高度重视”?可他们却说什么“根据病人病情轻重缓急程度”,要“第一时间抢救心脏病人和病危的伤员”。在我们这里,身份这东西太重要了,比如说,领导偶患贵恙小感冒,医生再忙还能叫领导也去排队等候?那不是领导“混同于普通老百姓”了?即使同样是普通公民,衣衫褴褛的老农民与光鲜照人的城里人该谁先谁后?都是卖肉,千千万万的人可以卖,一个陆步轩卖肉就舆论大哗,只因为陆步轩是北京大学毕业生,身份特殊,不应干这种低下的活计,只应干与他身份相应的“工作”。同样对杀人凶手,人们都觉得该死,而浙江绍兴的徐建平杀妻并残忍地分尸却有数百人签名为他请命,据说他有科学家的身份。而美国医生护士不知是不懂身份的特殊意义还是装傻,在反复强调是“最优秀的运动员”后,还是要让伤员一等再等,还是要让她与普通患者一样排队。

身份这一名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实在太丰富了,我知道,文化差异只是一种差异罢了。只是咱这身份卑微的草民只是有点羡慕,并且有一种奢望:只希望有那么一天,身份这东西在我们的文化中也变成一个普通平常的名词,“公民”就是每一个人最重要的身份,那么,我们可以少受多少白眼?少受多少窝囊气?我们的生存成本会降低多少?我们普通公民也就能活得更有尊严了。

【作品赏析】

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没有国界、民族、高低贵贱之分。然而,有的人高高在上,可以为所欲为;而有些人却身份低下,被人使唤。正是这种身份的迥然差异,才导致了种种不平等现象的发生。作者一开篇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一点:“身份与面子一样,可以说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曾获世界冠军的中国运动员,自以为身份尊贵,在美国疗伤时,就想依仗自己的尊贵身份要求得到比一般人更加迅速、细心的医疗,但最后被美国医生和护士拒绝了,这体现了在美国人心中“人人平等”的观念。中国的“特色文化”遭受打击,是喜是悲?也正是以美国这种平等、民主的社会环境作背景,揭示这种不平等的制度是要不得的。人们用于求生存的成本降低了。用于生产建设等其他方面的“成本”自然就要提高。只有给每个人提供平等的舞台,人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才能全力推动社会的发展,所以,“公民”应是每个国民的固有和唯一的身份,并且里面不容许有任何的杂质。

同类推荐
  • 小村人物

    小村人物

    小村人物将自身特殊体验与人生感悟、现实关怀融会贯通,超越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局限(如某些“80后”、“90后,,作家热衷的语言游戏、虚拟生活、撒娇和玩世心态),思想视野较为宽广,具备了向上生长和向内掘进的力量。再加上张成对语言的超常敏感和悟性,对各种艺术方法的不拘一格、兼收并蓄,使他的写作达到了一种令人瞩目的境界。
  • 陈望道全集(第一卷)

    陈望道全集(第一卷)

    本书系“浙江文献集成”丛书之一。陈望道,中国当代语文学家和教育家。毕生从事文化教育和语文研究工作,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提出了“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分界的理论,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开拓了修辞研究的新境界。
  • 纪伯伦全集:爱你如诗美丽

    纪伯伦全集:爱你如诗美丽

    《纪伯伦全集:泪与笑(散文诗)》收集了纪伯伦三部经典作品《泪与笑》《暴风集》《珍趣篇》,泪与笑、生与死、灵与肉,所有都是对立面,人生就是在这个充满各种对立面的世界中度过。纪伯伦以超越哲学家的深邃思索,用文学家的悲悯情怀写出对世间万象的解答,这是纪伯伦自己的天问也是代苍生而问,读这本书已经不耽美于它的文字,尽管文字依然很美,但吸引你的一定是其中充满人生解惑的哲思。不敢说本书是人生的导师,但绝对会在你陷入人生困境的时候,意外地给你点一盏温暖的心灯。
  • 文苑撷英

    文苑撷英

    大学的功能内涵是随着大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公元11世纪,在博洛尼亚大学等世界最早的大学建立之初,大学没有今天的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诸多功能,它似乎仅仅是一个谈天说地、海阔天空的地方,人才培养的目的很微弱。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清官能吏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清官能吏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热门推荐
  • Exo之错过你不要介意

    Exo之错过你不要介意

    那个下午下了场大雨,雨层交加着秋天还未吹散的落叶打在那站在雨中苦苦傻笑的女孩,女孩哭了,那是她第一次为了一个人而哭——那个人就是李哲浩。
  • 皇后在上,请受为夫一拜

    皇后在上,请受为夫一拜

    作为镇国将军府不受宠的三小姐,凤青翎只想平安活到老。可是——那谁谁谁皇上,我对您没意思,别动不动就说接我进宫好伐?那谁谁谁皇子,您长那么妖孽,别动不动就亲我一口,您撩谁呢?那谁谁谁世子,我真的好稀罕你,你干嘛不理人家?……多年后,大秦一统天下。“皇后,你又在想谁呢?”年轻的帝王将帝后的压在妆镜台上。没,想你呢!”凤青翎笑容妖冶。哪里在想?为夫检查一下。”长指挑开凤袍……N个时辰后,凤青翎从床上奋力坐起,泪奔:苍天明鉴,这大秦帝王不早朝,真不关我事!
  • 与卿长诀

    与卿长诀

    一个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的少女,历经沧桑为报家仇。当刚要手刃仇人时,她却来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 恋爱三生

    恋爱三生

    她在初中就喜欢过他,面对毕业,他们不得不分开,她以为再也不会见到他。他现在是可以权倾一时的龙琛,而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假如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爱我吗?”龙琛。“会,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不会忘记你。”韩函
  • 林绾传

    林绾传

    太后钦点,皇上亲睐,林绾只得入这深宫。宠爱万千,众人之敌,林绾念高处不胜寒。不觉真心,她爱上他,却终究抵不过逝人。栽赃陷害,牵连于她,只能道墙倒众人推。一朝失宠,万人欺之,她究竟该何去何从。是生?是死?是认命?还是重获恩宠?是从此淡漠一生?还是尔虞我诈争权?宫门已关,她已无退路,一代宠妃上位。回首过往,她早已不再是她,不再爱着他……
  • 纪元争霸

    纪元争霸

    仙界无道,宇宙群雄并起,各方势力暗流涌动,除了厮杀,还是厮杀,星辰崩碎,日月无光,生灵涂炭,在这个宇宙纪元更替的时代,人们期盼一个英雄出现,带领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纪元。
  • 人生的五个问题:莫洛亚生活的艺术

    人生的五个问题:莫洛亚生活的艺术

    本书收集了安德烈·莫洛亚对人生、生活的一些思考,这些沉重的明天再作者笔下显得举重若轻,压制隽永。他用清新的语调、十个班的语言描述了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五大人生问题。在每一个问题的解答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莫洛亚机智诙谐的生活艺术,就像作者本人一样,是以为用诗意话语记载伟大深刻思考、用精妙语言解释生活智慧的伟大艺术家!
  • 无双道修

    无双道修

    现代穿越至修真世界的音乐高材生,走上一条修真之路。有爱情,有热血,有感动。人族,精灵族,龙族,树族,魔族,兽族,风云再起。让我们共同见证。希望大家能支持。
  • 溪涧古诗

    溪涧古诗

    若天无绝人之意,人必有后福。有恩于我,必倍数报之。
  • 征服从1910开始

    征服从1910开始

    穿越到了1910年,清室还没有退位,孙大炮还没开始满地图的开炮,袁世凯还没当大总统,蒋光头士官学校刚毕业,分配的岗位并不是委员长,而是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的士官候补生,身在满目疮痍的祖国,面对着饥寒交迫的国民,杨哲大声喊道:“我有能力,我应该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