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44800000015

第15章 地根经济的市场基础(2)

随着土地的资产和价值属性不断凸显,在一些市、县经济发达的城乡结合部,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现象大量存在。2004年中央1号文件《****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要积极探索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途径和办法。2005年6月广东省政府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了《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草案)》。《草案》是国内第一份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的地方性法规,它突破了《土地管理法》关于“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的规定,实现了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在这一阶段,中国征地制度改革也朝市场化方向发展。2004年10月,******发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方向性地提出要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制度,提出可以制定“统一年产值”、“区片综合地价”,实现征地补偿同地同价。

2004年11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充分肯定和规范了一些地方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征地制度改革,探索推行“统一年产值”、“区片综合地价”等的补偿办法,并明确提出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制订实行省域内各县(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2005年7月,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开展制订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对开展制订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工作进行了部署。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制定和实施,是对《土地管理法》按“原用途年产值倍数法”进行征地补偿的重大改革,使中国征地制度改革朝市场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综合以上的三阶段分析,可以看出:

从1978年到今天接近三十年的时间内,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和建设以“阶段性”和“渐进性”来承载并实现其市场取向改革的“一贯性”。从传统计划体制下严格禁止土地买卖、转让和出租,到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从农村率先突破,之后向城市扩展,再从城乡土地市场分割到逐渐走向城乡土地市场融合;从最初加强土地利用的责任制,到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再从“计划与市场”双轨配置土地资源,到逐渐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空间。

到目前,依靠国家计划和行政命令配置土地资源的传统体制格局已经基本打破,市场机制在中国土地资源配置中已经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在制度层面,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至少取得四大成果,即:在物权法的框架内,在公有土地之上创设了可以流转、交易的土地用益物权;形成了一套土地权利交易规则,初步确立了土地市场法律秩序;建立了基本适应中国转型发展要求的征地制度,既能促进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又能基本保障当事人的土地权益;建立了对土地市场进行规制、监管和调控的政策体系,土地市场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得到有效管理。

4.3中国土地市场的基础构造

根据国际经验判断,土地市场结构的升级和演变将经历三种形态,即:

从土地资源资产化,到土地资产不动产化,再到不动产证券化。中国土地市场建设和发展目标可能呈现阶段性变化,土地市场结构的演变更迭同样也将表现出阶段性:市场取向改革发动土地要素市场化,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土地市场体系,完成土地资源资产化;地产市场与房产市场融合,房地产业成长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完成土地资产不动产化;不动产市场与金融市场互动、共生,实现不动产市场与金融市场深度结合,完成不动产证券化。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土地市场建设的重点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土地市场的基础构造,为土地市场向更高级形态的演变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项研究所谓土地市场的基础构造,是从大陆法系物权法视角立论的,具体包括三个层面的制度安排:依物权法定主义原则确定的,可在土地市场里流转和交易的典型土地物权体系;土地权利流转和交易的规则体系;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监督管理体系。

4.3.1典型土地物权及其设定

依物权法定主义原则,土地物权需要法律予以认可或精确规定,否则,就不属于土地物权。不过,物权法定主义原则并不意味着土地物权一定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直接规定,有的物权适宜由单行法规定。由物权法典直接规定的土地所有权、土地用益物权和土地担保物权,本书称为典型土地物权;由单行法规定的矿业权、渔业权、水权等,可以称为准物权或非典型物权。在土地市场里流转和交易的基础性、常态性的土地权利,无疑属典型土地物权。

土地市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坚持土地公有制与明晰土地产权”是一对基本矛盾。这一对基本矛盾可以藉物权法上土地物权制度予以转化和消解,通过物权立法改革公有土地的物权结构,使之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中国典型土地物权制度改革和建设的线索和路径是:藉土地用益物权制度,在使用、收益权能之外再赋予土地用益物权以处分权能,塑造公有土地对公民个体的产权激励体系,建立起个体对公有土地的处分机制,开通公有土地进入市场的枢纽和主渠道。中国土地法制建设和土地要素市场化实践所走的也正是这一条道路。

世界上各个民族和国家对私有财产的法律保护皆大同小异,唯对公有财产的物权法重构才是中国特色。重塑公有土地的物权法构造,其主旨就是要整理、界定和规范公有财产的归属和利用关系,就是要将市场体制下各方当事人对公有财产的权利,用物权法规范固定下来。大陆法系传统民法上用益物权的权能主要是对物的使用、收益,不包括处分,传统物权理论甚至认为处分权能是所有人权利的最后底线。200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就承袭了这一传统和体例。

《物权法(草案)》第二百六十六条“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等”,这一定义不承认用益物权的处分权能。

在大陆法系市场经济国家中,所有权制度和用益物权制度各有其功能定位,所有权是个人充分实现其自由人格的保障,是个人对物的完整的、全面的支配;而用益物权解决的则是非所有人有机会藉他人之物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的问题,是为了更充分地实现物尽其用的目的。既然所有权制度已经充分界定了个人对物的全面支配关系,那么,他们也就没有必要赋予用益物权以处分权能,否则,只能造成权利设置的重叠,使所有权成为摆设。

与之截然不同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所有权制度无法解决个人对公有土地的支配和处分资格问题,那么,我们只有藉土地用益物权制度,在使用、收益权能之外再赋予土地用益物权以处分权能,才能塑造公有土地对公民个人的激励体系,并得以建立起个人对公有土地的处分机制,也才能让公有土地进入市场。通俗地讲,“中国特色”的土地用益物权应该成为一种“准所有权”,达到“不是所有权,胜似所有权”的状态。

换言之,对于公有土地的物权法重构,难点、核心和焦点是赋予用益物权以适当的处分权能,建立起中国特色土地用益物权体系,以个体产权的激励机制建立与强化个体对公有土地进行独立支配的权利体系,从而开通公有土地进入市场的枢纽和主渠道,藉市场机制使公有土地得以物尽其用。

目前,我国现行法上除国家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外,在国有和集体土地上已经设立的土地用益物权有:国有土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划拨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四荒”使用权,等等。现行法允许在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四荒”使用权等设立抵押权。现行法上地权名目和说法过于繁杂,缺乏统一性,徒增土地市场交易成本。

同类推荐
  • 下一轮经济危机2:中国凭什么幸免于难

    下一轮经济危机2:中国凭什么幸免于难

    虽然人们将爆发的危机命名为美国次贷危机、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可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同样那么艰难?如果说,中国经济下滑的重要原因在于外部环境的恶化,那为什么中国的股价下跌得比美国和欧洲的大部分国家都要严重呢?作者认为,这一轮经济危机的实质在于创新的停滞。创新停滞导致生产力增长乏力,社会支出大于社会产出,主权债务如雪球般越滚越大。而政府基于社会和经济稳定的诉求,在错误思想的指导下,释放流动性,制造通胀。“货币把戏只能收到表面的一时之效,从长远看它肯定会让国家陷入更深重的灾难。”政府对解决危机的一次次拖延,使危机积蓄力量,蓄势待发。
  •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本书首先系统地介绍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内涵、历史和发展现状,并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时代背景出发,阐述了“两化融合”战略的提出,论述其内涵、特点、必要性和意义。然后,重点分析了“两化融合”发展的机制、国外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经验、我国首批“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的发展经验,阐述了若干个企业“两化融合”实施的典型案例,并对宁波地区的“两化融合”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我们深入思考了推进我国“两化融合”,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国家战略问题,重点探讨了“两化融合”实施体系、重点和难点,中国推进“两化融合”的政策建议。
  • 转型谋变

    转型谋变

    本书集中了宁波市经委2009年度部分优秀工业经济研究成果,研究领域包括全市产业集群提升、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培育推广、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机制研究等相关选题,针对低端产业、低层次技术、低价格竞争为主的发展道路主动谋求转型升级,提出自身思考建议,为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以及研究宁波地方工业产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税务会计

    税务会计

    会计与税收有着不解之缘。不论是在税务征管方面,还是在纳税人方面,税收与会计都是息息相关的。现代税收离不开会计,离开会计的税收将是一片混乱的;同样会计也必然会涉及税收,并总是和税收密切相关。
  • 中国大趋势——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突围

    中国大趋势——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突围

    《中国大趋势: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突围》将从金融危机之下全球经济的现状、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能源和粮食危机带给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中国拯救世界的博弈谬论、寻找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佳机遇、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和战术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展望等层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相信是你了解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一本重要参考文献,也必将给关心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你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思考。中国经济复苏的速度和质量要想突围,不但与国际经济危机的发展程度直接相关,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国内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和力度。
热门推荐
  • 神级美食达人

    神级美食达人

    左手美食,右手汤膳,开辟出顶极厨师的辉煌人生!以厨艺闻名,以美食为战!美女总裁冷待他,咬一口他亲手做的甜品,美女目露疯狂,投怀送抱说要包养他。权贵蔑视他,尝一口这十全大补汤,怎么?想吃,想天天补?叫一声爷爷先。
  • 伊人浅笑醉人安

    伊人浅笑醉人安

    你听过白血公主的故事吗?痛失所爱的公主变成了女魔头,她穷尽一生想要让王子复活,用不同人的肉来创造出他的模型,然后用血来祭祀。只要有英俊的男子从这座城堡路过,总会被公主眼中流露出的忧伤和善良所吸引,然后命赴黄泉,永远地被禁锢。
  • 九霄邪圣

    九霄邪圣

    汝甚吊,何不上九霄?吾既吊,何需上九霄?九霄始于吾脚下,一念生、一念灭罢了!
  • 安科列尼贵族学院

    安科列尼贵族学院

    她,皇室的贵公主,高贵冷艳,冰冷淡漠,对待较亲近的人与外表所伪装的冰冷截然相反,一座万年雪山;她,表里不一,表面装成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她,吃货一枚,爱吵架,脾气暴躁;她,满是孤傲,冰冷的表面下,却有着炽热的心,她爱的人,别人不可伤害,她恨的人,必要他千刀万剐。他,冷漠孤傲,很少对陌生人笑;他,十足的一个花心霸道男;他,天真阳光,吃货一枚,但是而却有些花心;他,让人捉摸不透的双面性格。他们和她们之间,会发生些什么呢?
  • TFBOYS之与三个女孩的恋情

    TFBOYS之与三个女孩的恋情

    在某一天,TFBOYS三人和最火的人气偶像sungirls(阳光女孩)相遇了,而相遇后,他(她)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痰疠法门

    痰疠法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冰葬

    冰葬

    冰封千万年得以重生,迷茫的生存,寻求亲友
  • 杨过大侠寻夫记

    杨过大侠寻夫记

    有点儿呆萌的杨过同学,是一位智商超群,时不时跳个级的超级学霸,唯一的缺点就是情商堪比车祸现场。经过十年寒窗好不容易挺到了大四,原本想抓住毕业的尾巴在成年之际也赶次潮流来场黄昏恋,体验一把爱情的美好,谁知一入泥潭深似海,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作为一个身负重任的剑客,尹骁龙在百忙之中努力的抽出时间将大名鼎鼎的杨过大侠轻松俘获,悲剧的是被迫走上了一条学霸是如何炼成的康庄大道。某天被训到吐血的尹骁龙扯着杨过大侠的衣角奄奄一息的说:“以后我负责花容月貌,你负责挣钱养家行吗?”杨过大侠立刻翘起了尾巴一脸得意的回应道:“想抱大腿?现在晚了……”
  • 红颜棋子

    红颜棋子

    他想,生命是一场闹剧,如果可以,他倒宁愿在十多年前的那场大火之中死去,毫无牵挂。而上天却执意让他背负上沉重的愧疚与仇恨,篡夺了他人的身份,苟且活在这个荒谬的世上。在浓雾中遇见了他,她以为,一切是上天巧意的安排,她以为,这个清冷的男子,会将她带往自由的国度。然而,她错了,原来,一切只是父兄刻意的安排,原来,她只是权力斗争之中的一颗微不足道的棋子,原来,冥冥之中,有一双无形的手,肆意玩弄着她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