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45500000010

第10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论(4)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同时也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工人运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也有了更广泛的传播,马克思主义迫切需要从工人运动中找到物质力量。于是中国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开始到工人阶级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从1920年夏天开始,各地相继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胚胎或雏形——共产主义小组。这时,陈独秀等在上海,李大钊等在北京,******等在湖南,董必武、陈潭秋等在武汉,王尽美等在山东,以及广州和国外的日本、巴黎等地都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开端,而它建立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则是这种结合的进一步发展。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通过出版刊物、创办夜校等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灌输到工人群众中,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工人阶级,大大提高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深入传播的过程。

由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深入结合,由于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一系列努力和斗争,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逐步完成了五四运动以来为创立中国共产党的准备过程,奠定了建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这样,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统一起来成立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以领导日益发展的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不仅是完全必要,而且是完全可能的了。1921年7月,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的共产主义小组推选了12名代表,代表党员54人,在上海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大会经过热烈讨论,通过了党的纲领和关于当前工作的决议,选出了党的中央机关,正式组成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庄严地宣布: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及其通过的纲领充分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是完全新式、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统一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工人运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合,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伟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有了中国共产党,并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党的成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式从思想传播进入理论运用和实践探索的阶段。中国共产党的二大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人民对于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进行过长期的、英勇的斗争。这些斗争之所以收效甚少,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弄清革命的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从历史上看,无论是农民领袖,还是资产阶级民主派,都没有能力为中国人民指明斗争的目标。对于这个长时间里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一年,就给予了一个基本的解决。尽管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复杂曲折的历史进程,曾经历过挫折,走过弯路,但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主体,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中国化的信念和方向就从来没有动摇过。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真正的政治保证。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讲,一种外来文化要在文化传统迥然有别的国度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并对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深刻久远的影响,它就必然要与该国的文化传统相融合,形成一种在总体性质上保持固有特征的一种崭新文化形态。否则,这种外来文化就无法在该国生根。中国历史上佛教文化传播的历史命运已经深刻说明了这一点。因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要实现在中国的成功移植,就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其生长点和结合点,而其前提是:必须与中国文化传统具有某种价值契合性。

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实践证明:任何两种文化之间成功的交流或融合,从根本上说,不是决定于概念、范畴的相同,而在于文化精神的相通。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本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在概念、命题、内容上不可能完全相同,在文化精神上也不是完全相同。但只有在文化精神上相通的两种文化才有融合的可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作为人类最先进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精神上的会通,表现为在实践理性、社会理想以及人文关怀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相通性。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理性上的相通

所谓实践理性,是指人类对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应如何”和人“应当怎么做”问题的观念掌握与解答。实践理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重要基础。优秀的文化必定是尊重实践、服务于实践的文化,而尊重实践、服务于实践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特征。

实践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首先,马克思主义把实践看作是劳动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人们自觉地、能动地改造自然、改造世界并在这一过程中改造自身的活动,从本体论上揭示了实践的本质,肯定了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肯定了实践活动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从而区别于人以观念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其次,马克思主义从认识论上揭示了实践在人类认识活动及认识过程中的地位。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人的认识能力的形成,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所特有的实践活动;也正是在实践中,人脑得到发展,并在人脑中产生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专属于人的认识能力。因此,实践决定认识的形成和发展,实践不但是认识的源泉,而且是认识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再次,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是以实践为全部目的的理论。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就明确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对实践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的事物”。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是为共产主义实践服务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有注重实践的传统。虽然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没有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但贯穿整个中国历史几千年的行知思想——不论是唯心主义的行知观,还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行知观,都浓缩了不同意义的实践理性。早在春秋时期,行知关系问题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朴素的行知观。“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强调“行”即实践的重要性,而且,所谓“行”本质上指的是社会实践。战国末年荀况在对先秦各派学术思想进行总结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性伪之分”的观点,强调人为加工和社会环境教育对“礼”、“义”形成的作用,将朴素唯物主义的行知观发展到高级层次。墨子的“取实予名”论则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中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先河。墨家认识论的前提是承认“实”的第一性,“名”以“实”为基础,由“实”来决定。

同类推荐
  • 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

    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

    为实现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目标,中国共产党作出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重大决策。行政学院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文件要求,创新培训理念体现需求特色,创新培训内容体现学科特色,创新培训方式体现教学特色,创新运行机制体现功能特色,着力提高学员素质和行政能力,在整个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培训教材建设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党中央印发的《2010年-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和国务院颁布的……
  • 邓小平外交谋略

    邓小平外交谋略

    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所敬爱的邓小平,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立者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也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国际形势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醒冷静地观察,实事求是地分析,科学缜密地思考,大胆准确地判断,得出了世界战争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结论。
  • 改变世界的一周: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纪实

    改变世界的一周: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纪实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决策访问中国并决定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毛泽东会见了他,尼克松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它改变了中美关系长达20年的对立与隔绝,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本书充分利用已经解密的中美两国最新档案和多渠道获取的珍贵照片,全面客观真实地记述了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历史。翔实深度地再现了毛主席战胜重病以惊人毅力会见尼克松、基辛格从巴基斯坦密访北京、中美密建巴黎渠道、敌对势力图谋击落尼克松访华专机、周恩来智斗基辛格等起伏跌宕的历史细节。既有上层决策的罕见内幕,又有斗智斗勇的交锋较量,视野开阔,内蕴丰厚,丰富可读,是了解和研究中美关系史和新中国外交史的必读书。
  • 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1972年毛泽东和尼克松结束了中美关系史的一个时代,1979年邓小平和卡特却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中美建交无疑是改变世界的一件大事。本书全景式地逼真再现了邓小平、卡特、“卡特的基辛格”布热津斯基以及黄镇、老布什、伍德科克等为中美建交作出的贡献和他们极富个性化的形象。如实披露了毛主席派中国“空军一号”赴美接尼克松再访华、老布什“自行车外交”、卡特严打台湾特工、邓小平访美专机强行起飞以及三K党徒刺杀邓小平等鲜为人知的秘闻真事。视野开阔,内蕴丰厚,图文并茂,读之爱不释手,是了解和研究中美关系史和新中国外交史的必读书。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与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与思考

    文章讲述的是:在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在省市党班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分析发展现状,把握方针政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一字天师

    一字天师

    一字辩忠奸一字逞善恶一字测吉凶没错,得了上古言门传承的顾镜清就是什么都能干~\(≧▽≦)/~啦啦啦不仅能打小怪兽,处此之外还能洗衣做饭就是这么万能>3<
  • 穿越王妃:王爷宠上天

    穿越王妃:王爷宠上天

    看我们21世纪的女大学生慕潇潇穿越后闹出的闹剧,可偏偏我们的霸道王爷就吃这套。看他们如何双贱合璧,走遍皇宫!
  • 公子本无敌

    公子本无敌

    她是狡黠多智的唐家二小姐,好事坏事,淡淡带过,喜事愁事,轻轻笑过。人道她有心却似无心,多情更似无情。皎如明月的陆萧宸,冷若霜雪的连峰城,诡如邪魅的裂帛,一个接一个出现在她生命里,扮演何种角色?她可以轻易安排所有人的结局,却对自己的归处不知所措。她怕被人爱,可当她不为人知的身份被揭穿时,所有爱如愿转为恨,她又为何痛到癫狂?传说绘有宝藏的玉玦,一分为四,谁执玉玦,今生无法安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幻雪之境

    幻雪之境

    我其实很羡慕他们,羡慕他们简单的生活,羡慕他们开心的笑容,羡慕他们共同享用美味,我喜欢看着他们一起在火堆旁抵挡寒冷,一起嬉戏打闹,一起唱着凡世动人的歌谣,一遍一遍又一遍、、、直到我看的热泪盈眶,看到心如止水。侍女们说我是一个孤独的王,因为我大部分的时间都会坐在宫殿上,看着天空,看着冰海,看着臣服于我的子民。
  • 做人要有手段

    做人要有手段

    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阐述了做人的方法技巧及智慧,总结出其中的经验培训,揭示出做人的奥秘。指导读者怎样避免掉入人生陷阱,怎样少走弯路,怎样才能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里站稳脚跟、左右逢源、一帆风顺地走好人生的道路。
  • 金鳞少主

    金鳞少主

    修行世界,强者为尊难违天。金鳞出世,重获新生再江湖。一世仇怨,独战天下我为尊。牧宇,一位天才少年,惨遭强大家族陷害,废去修为,沦为神山弃徒,恰逢金鳞出世,得之新生,再战天下……
  • 绝世刀徒

    绝世刀徒

    他本是一名孤儿,却被天武学院院长收养。他本是一名天才,却因武魂反噬而被称为废柴。但,天才就是天才,即便是丹田破碎,也依旧不会甘于平寂。冲破厄运之日,终是一飞冲天之时。他就是吕异,一个立志成为绝世刀徒之人。
  • 最美夕阳红主角叶茂草

    最美夕阳红主角叶茂草

    这些老人们,他们浪漫的青春追逐了理想,沸腾的热血奉献给了事业,含辛茹苦的抚养了儿女。他们该流的汗流了,该洒的泪洒了,不该受的苦也受了,不该走的路也走了。他们如日东升憧憬过,如日中天辉煌过,他们应似这夕阳一样的美好。
  • 亲爱的,我们结婚吧

    亲爱的,我们结婚吧

    宋言对唐慕年的爱,就像每一朵等待凋零的花。十岁相识,十八岁嫁他为妻,二十四岁时他却对她说,“你出轨吧,这样我就能跟她在一起了。”她苍白着脸,笑靥如花,问他,“如果没有她,我们还能回到过去么?”他笑答,“这辈子,都不太可能了。”那一晚,她哭,他笑。那是他们结婚的第七个纪念日,一份离婚协议跟一个男人是他送她的礼物……傅寒深,一个外冷内热的男人,突然强势闯入她的生活里。“要么,你一无所有,要么,你跟我结婚,你选。”“啊?”“啊什么?你居心叵测勾搭我不就是想让我给你儿子做后爸?我勉为其难给你这个机会别不识好歹。”“傅先生,你可能……”“行了别说了我知道,拿好户口本去民政局吧。”“……”
  • 一只猫的自述

    一只猫的自述

    一只猫的自述...猫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而猫与猫之间、人与猫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