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47200000117

第117章 均衡发展:建设高教强国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的政策诉求(1)

索凯峰

摘要:均衡发展是发达国家走上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经验之一。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遭遇资源短缺、竞争力不强、政策失衡等多重困境,均衡发展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强烈的政策诉求。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应当高度关注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实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才有希望,高教强国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关键词:高等教育强国;新建本科院校;均衡发展;政策诉求

高等教育强国(A Powerful Country in Higher Education,简称PCHE)是我国的一个原生概念和创新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众多学者围绕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内涵、特征和体系等宏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试图回答“高等教育强国是什么样?”和“怎样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强国?”,发表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

问题是谈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人们关注的焦点往往是建设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诚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能够发挥“排头兵”和“领头羊”的作用,但在设计高等教育强国的时候,地方高校尤其新建本科院校往往********或被忽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要有所为,新建本科院校也应有所为。因此,从政策角度厘清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的诉求,既是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对制定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战略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一、均衡发展:发达国家走上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经验之一

均衡原为数学概念,后来广泛运用成为社会科学研究效率的重要概念。一般说来,均衡概念是指参与某一活动的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各方利益都达到最大化的状态,或者说在社会中运作的不同力量处于平衡的状态。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蕴含丰富的内容和公平的隐喻,至少包括三层含义:其一是指高等教育在全国范围内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均衡发展,即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布局均衡;其二是指高等教育类型、层次体系的均衡发展,即高等教育结构均衡;其三是指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的均衡,即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与高等学校供给的均衡。应当明晰,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发展目标,更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一个从非均衡状态向均衡目标不断改进、从低水平均衡到高质量均衡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1]各国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承担着双重责任,既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又要不断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前者为效率责任,后者为公平责任。[2]

我们可以追寻发达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程,寻求经验和答案。综观世界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也是一个由非均衡向均衡不断发展的动态平衡过程,形成了具有布局合理、结构灵活、类型丰富的高等教育体系。换句话说,发达国家走上高等教育强国之路离不开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政策重点普遍是追求公平。欧洲国家如英国、瑞典、芬兰和丹麦等,重点是公平的入学选拔制度和公办学校的均衡发展,力图通过追求高等教育公平缩小社会差别,实现更高程度的社会公平。从美国来看,美国则关注入学机会平等,资源分配公平,公众参与决策权利公平,对贫困群体(包括黑人、移民、残疾人及其他处境不利者)采取特殊教育补偿政策予以支持。大学体系中既有世界顶尖的大学,又有适应社会一般需求、数量巨大的社区学院,其庞大的受教育人数和拔尖人才各领风骚,各得其所,形成了和谐的动态平衡。这种均衡发展的局面不仅因为美国人非常重视高等教育,而且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得益于其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服务社会的实用主义办学理念。[3]法国的高等教育不但坚持自己的特色,还坚持高等教育多样化。18世纪高等专科学校的出现就开始了“一个国家,两种大学”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的双轨制发展模式,后来还兴建综合理工学学院、工科学院、理学院以及发展私立高等教育。[4]

二、多重困境: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现实际遇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单一化教育向多样化教育转型期,新建本科院校应运而生。此间,一批专科学校、部分成人本科院校和基础相对较好的民办高校通过建设、合并和发展等路径进入了本科院校行列成为本科院校的新生力量。据统计,1999年到2006年我国共有新建本科院校210所。[5]2007年和2008年我国新设置本科院校均为14所,截至2008年,我国共新建本科238所,占我国755所本科院校的31.5%。从诞生之日起,新建本科院校就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其规模和数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基座部分,对促进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新建本科院校多由地方政府投资、主管,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其定位多是地方性、多科性教学型本科院校。在升格前,大都以技能性教育为核心,再加上设置这批院校的历史原因和政策导向的相似性,使得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面临多重困境。

(一)转型期办学定位不准

正如前述,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是由办学历史较长、办学基础较好的专科院校升格或由几所同层次学校合并升格而成的。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高职高专院校独立或合并升格的综合性新建本科院校;二是师范专科院校升格的本科院校,以教师教育为主;三是以工科、文科及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的高职高专院校升格的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已基本完成了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型的过渡,但由于升本时间有先有后,多数院校的在校生数、专业设置等均处于本、专并存的状态,且本科教育确立时间较短。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大都经历了“合并+升本”的阵痛,并且经历了接受教育部评估的洗礼,转型期的新建本科院校倾向于办学模式和发展目标上向老牌本科院校看齐,在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与老牌本科院校亦步亦趋,特色得不到彰显。究其原因,这与长期以来实施非均衡发展政策不无关系。我国长期秉持“精英化”阶段的政策,重点关注“985工程”、“211工程”等高校的发展,因为这些高校是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国家队”和“地方队”。涉及高等教育系统分层分类的法规法令却迟迟不能出台,使得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定位游弋和徘徊。

(二)教育资源严重短缺

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其中人力资源又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受教育者资源主要受人口变化的影响,并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规模;教育者资源主要是一定规模的高素质的教师和高教管理人员。学校教育的物力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财力资源的物化,同时又是构成学校教育教学的物质环境组成部分。狭义上的教育资源主要指以教育经费为标志的教育财力资源。本森(C.S.Benson)所称,评判教育财政制度的标准有三:即教育机构的资源供给是否有效;教育机构的资源供给是否充足;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否公正。[6]以这三个标准评判,我们可以发现影响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变化的至少两个相关资源问题:一是教育资源短缺;二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正引起不均衡。就财政投入而言,我国公共教育投入不足,资源总量短缺问题十分突出,各级各类教育仍然不同程度地面临着经费不足等问题。相比部属高校而言,新建本科院校资源短缺现象更加突出。即便是投入到地方高校不太充足的资金中,又将其中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个别院校,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的甚至有的还不到同类省属院校的一半。有些新建本科院校为迅速完善办学条件,提高软硬件水平,竞相圈地,新建扩建校园,依靠银行贷款建成一批规模宏大、华美壮观的园区。但随着贷款陆续到期,部分高校深陷还贷泥潭,引发财务危机。此外多校区运行导致运行成本高,其教育经费更是雪上加霜。经费短缺已对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生培养各方面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7]

(三)竞争优势不强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长期以来在政府的控制、指导和支持下运作,学校的经费、人员、生源、甚至学科建设、专业设置都是政府计划内的事情,学校的类别、层次都是政府“钦定”的,所以学校之间在本质上是不存在真正的竞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变革,政府的直接管理变为以间接调控为主,建立起以市场机制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主导、学校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大学作为一个高度社会化的组织,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日益市场化的今天,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占有资源的排他性引发了学校之间的竞争。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新建本科院校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流高校的“压”、老牌本科院校的“挤”、同类院校的“争”、民办院校的“抢”以及高职院校的“赶”。在有限的教育资源范围内,如何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如何拥有更多的优质资源,如何争取更多的教育对象,如何应对国际和国内行业之间、行业内部的挑战等一系列问题上的竞争日趋激烈。

同类推荐
  •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记者招待会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或个人邀请记者参加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开特殊会议,是宣传与新闻结合的较好样式。记者招待会为举办方提供了在同一场合面对众多媒体发布信息、宣传自己的机会,也为记者提供了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权威、全面信息的便捷途径。政府记者招待会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和新闻价值最大的记者招待会形式,它所传递的信息相对直接、权威和丰富,是新闻媒体重要的新闻来源。
  •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

    本书是一本从理论创新角度探究电视文艺批评方法的专著。将自然生态学与人文生态学研究的系列成果引入到电视中来,对与电视文艺相关的节目、现状具体考察,在借鉴中西方文化批评的相关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电视文艺生态批评方法,通过整体关注电视文艺与精神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的内在关系,以“生态中心”的价值尺度,把完善电视文化,建立以人为目的当代传媒体系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
  • 永恒的中国心

    永恒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品德高尚、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2009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做出决定,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之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活动。吴大观同志还光荣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本书收集了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演讲稿及中央、地方媒体对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各类报道,对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进行了详尽介绍和深入挖掘,是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生动教材。
  • 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民间的书写

    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民间的书写

    关于文字与影像、文字文化与视觉文化、平面媒体与电子媒体之间的同与异、电子文化的霸权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本文并不打算在这方面忝列旧说,只是认为在中国的影像工业包括影像传媒中,有一些新的现象值得注意,有一些新问题值得探讨,有一些熟视无睹的东西值得从更深的层面上来认真审视。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热门推荐
  • 白夜EXO灿白牛桃开勉城堡

    白夜EXO灿白牛桃开勉城堡

    《白夜》白天和黑夜的缩写,CP:灿白牛桃开勉城堡,家族企业继承,黑道纠葛,感谢亲故们对雪沫的支持,讨论群还是458245823,新文报到,还望亲故们多多支持。
  • 婷的青春往事

    婷的青春往事

    20年前开始的感情生活,至婷终将逝去的青春
  • 豪门冷少的小酷妻

    豪门冷少的小酷妻

    相处多年却从不曾看过他的真面目,等他在自己的眼前消失之后那才发现自己心底满满的都是这个男人。人生失意之时遇到的那个男人,与他很相似,可是她不确定是不是他?再次被伤害之后却有些不知所措,喜欢的人原来一直都是在欺骗自己,她就像是一个被人踢来踢去的皮球一般再也动弹不得。三年之后再次归来,此时她再也不会让自己受到伤害,即便是相遇了,也不会手软。渣男,小三,败类,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统统去死,她不再饶恕。
  • 迎着太阳化成灰

    迎着太阳化成灰

    两男一女的情深虐恋,腹黑公子情有独钟的究竟是契约情人还是拥有极品身世的温情男,谁和谁又会是天作之合······亲情与爱情的缠绵,道德与理想的交织,这是在玩火么?或许燃烧后的灰烬才可以光明的随风飘散,透着阳光照到的是已故的记忆。
  • 成功店长训练

    成功店长训练

    作为门市店经营的中坚角色,店长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个企业要开设一家甚至十几家分店并非难事,但要培养一个甚至十几个强有力的店长并非易事。本书将现代化门市店长应具备的经营管理运作上的技术与能力,包括店长应具备的商品战略管理、销售业绩管理、店铺人员管理、卖场管理与运作以及顾客服务与管理能力汇整而成。
  • 无敌仙农

    无敌仙农

    在诞生之初获得神树精华传承的江游,意外的保留了前世的记忆,并拥有了控制植物的异常能力,让他在修仙的世界里,即使资质低下,也具有一点竞争力。在意外进入十大宗门之一的百草门之后,他更把自身异能完美发挥,种出一片新天地,打造无敌的猎妖军团,威震仙界。
  • 霸爱纯情鲜妻:腹黑总裁太凶猛

    霸爱纯情鲜妻:腹黑总裁太凶猛

    第一次见面,跟踪偷拍,被抓住狠狠教训,杜小小在帝王一般的顾天祁那里吃了大亏。第二次偶遇,她决定小心翼翼,伺机报复。“大叔,我怀孕了。”她当着相亲女大叫。“嗯,一定要生下来。”他淡定回答。
  • 异空旅人

    异空旅人

    一个市井痞子,无意中得到一个神器——异空旅行仪器。旅行仪内还携带着广阔的空间,可以随意穿梭不同的星球,不同的位面,甚至是位面的过去时空。利用独一无二的神器,凭着在不同异空贸易走私,成就凡人无法企及的宏图霸业,随着本心,游戏人间,天地逍遥。
  • 霸道校草独宠拽丫头

    霸道校草独宠拽丫头

    傻不愣等的小丫头跌跌撞撞的误闯进了霸道、冷酷的校草心里,如同梦幻般的奇遇,如同奇幻般的经历。。。。
  • 逆袭的退伍兵

    逆袭的退伍兵

    2015年,中央提出裁军30万,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还是另一个时代的启航?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年上百万退伍军人汇集成的洪流,究竟流向何方,流动的平稳还是喘急,不仅社会在关注,国家在关注,更是牵动着所有军人家属的心。我们,身上深刻着部队的烙印!我们,心中永难忘怀军旅的生涯!军旗不倒,军魂不灭!脱下军装,我们依然是军人!我用自己的方式,讲述退伍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