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47200000037

第37章 教育理念创新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基于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语境(2)

从科学发展观出发,我们可以提出若干指导我国进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教育理念。但是,基于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语境和实际需要,教育理念创新的任务并非只是简单地演绎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也就是说,正确处理教育理念创新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还要从正确认识和继承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开始,直面中外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基本经验与教训,客观分析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础条件与目标状态,进而提炼和概括出指引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教育理念来。正因为如此,课题组已对中国、美国、法国、日本、德国和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其理念变迁进行了系统梳理,已对哈佛大学等10所世界一流高校的办学理念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目的便是拓宽我们进行教育理念创新的视野与路径。

三、教育理念创新需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当今世界的高等教育强国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一方面很有可能以欧美发达国家为目标,另一方面很有可能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要学习对象。同样的道理,探索与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体系也很有可能演变成为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理念的概括和借鉴。尽管这样一些工作很重要,然而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创新尤要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我在美国访学期间,曾就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问题对菲利普·阿特巴赫教授进行过访谈。他非常诚恳地告诫我们:“中国可以借鉴西方的一些教育理念,但不能简单地照搬欧美等国的标准、体制与体系。******曾经说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想这种主张同样适用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在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问题上,不能生搬硬套西方高校的那一套做法,更不能以为照搬西方的就够了。”我们认为,由于人口规模、政治体制、教育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诸多差异,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确实不能走照搬照抄的道路。不但如此,我们还认为,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完全是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过程。反思我国的发展历史,学习与赶超所带来的惨痛教训极为深刻。当我们再次面对“强国”使命时,一定要清醒。欧美一些国家之所以被我们称为高等教育强国,既与这些国家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与学术水平密切相关,也与这些国家高等教育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生产方式、人口基数、体系与体制等密切相关。总而言之,欧美国家高等教育中许多东西是我们学不来的。说到赶超,不是没有可能,但一定比我们想象的要艰难许多。教育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还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否有捷径可循?是否可以有超常规的措施?等等,均存有争议。特别是从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基础来说,若把达到某个国家的教育水准作为我国迈入高等教育强国的标志,很不现实。而且,我们在追赶的过程中,别的国家也在发展。

我们也不主张比照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准制定高等教育强国的标准。我在访谈阿特巴赫教授时请教过他关于高等教育强国的标准问题,他的回答是:“中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判断标准问题,应该由中国的学者来研究,我想你们比我更清楚中国高等教育的情况。”这种回答让我颇感意外,但也意味深长。按照常规的研究思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首先需要为之确立一系列发展目标,尔后的任务就是研究如何达到这一系列目标。我们认为,设立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一定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且不能唯目标是从。过于强调目标的后果无非是这么两个:一是重新泛起浮夸之风,人为地制造出我国高等教育的繁荣景象;一是进一步往老师身上压担子,逼得老师们为完成各种任务而背离教育与学术的基本使命。

鉴于此,我们认为,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既需要学习和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也需要通过设定一系列目标而有计划地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而更为重要的是应从自身的发展经验与教训中学习,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看作是一个不断地克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过程。惟其如此,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问题上才不会脱离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于教育理念创新而言,就是要认真地研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客观地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而提出各种教育理念。对我们这个课题组来说,开题报告的时候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并决定加大对中国高等教育理念变迁的研究力度。在这一块,刘献君教授与研究小组成员一道已经撰写出多篇论文,如《建国六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变迁及其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启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迁与启示》、《古代高等教育强盛期的教育理念》等。

四、教育理念创新需要坚持“能动的反映论”

这一命题涉及教育理念从何而来以及如何看待教育理念的作用问题。我在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专门探讨过传统大学理想的建构逻辑。基本结论是: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对大学理想研究影响颇深。学者们习惯于从概念出发来建构大学的理想,并乐于把某种大学理想绝对化。在我们基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语境进行教育理念创新时,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与理论偏好是需要检讨的。于是,回到“能动的放映论”便成为我们讨论的主题之一。

“能动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基本原理。首先,物质是第一性的,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意识是第二性的,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其次,意识具有能动性,人的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物质并可以反作用于物质。意识如果不能能动地反映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意识就没有存在和被关注的价值。

意识的能动性主要体现在: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动物的活动由本能支配,人类的活动由有目的性的动机支配。人类活动的目的性不仅表现在人类总是按照自己的愿望与计划来征服和改造外在客观物质世界,而且在认识外在客观物质世界的问题上也打上了人类主观愿望的印记。

(2)意识活动具有主体间性。意识并非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镜式”反映,认识主体既有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思维倾向和价值追求是各不相同的,这些不同必然影响到认识主体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因此,即使是同一客观物质世界其在每个人头脑中形成的主观映象必然会有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意识的主体间性。

(3)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活动不仅可以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外部形象,而且还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规律性,形成关于客观物质世界的理性认识,进而推测过去,预知未来。意识活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意识不仅可以复制出所反映的对象,而且可以创造出一个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理想的和幻想的世界。

(4)意识活动具有内省性。意识活动的本源是客观物质世界,但人类一旦有了意识之后,此意识就有可能成为彼意识的意识对象。特别是意识的内容被物化为文字形式之后,一个人的意识就有可能成为所有其他人的意识对象。意识互为意识对象的特点为人类认识客观物质世界提供了一条捷径,但意识活动的正确与否,仍然取决于其与客观物质世界的符合程度,取决于社会实践的检验。

从马克思主义能动的反映论出发,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结论:

(1)对于教育实践而言,教育理念是第二性的,教育理念来源于教育实践并需要经受教育实践的检验。也就是说,教育理念创新必须以教育实践为基础,必须尊重教育事实。教育理念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但不能把教育理念教条化,需要根据变化着的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对于阻碍教育实践的教育理念要坚决地予以摈弃。

(2)教育理念创新可以参照既有的研究成果。现有的研究成果凝聚着他人的教育实践经验和主观创造,是进一步深化教育理念研究和进行教育理念创新的重要基础。当然,在参考现有的研究成果之时,务必要联系各种教育理念赖以产生和流行的教育以及社会背景,站在真实的社会根基之上与其他作者对话并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避免从理念到理念的简单移植。

(3)教育理念创新可以发挥研究者的主观能动性。人是万物中最活跃的因素,既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社会实践的创造者。教育理念创新的过程可以是发现和提炼教育实践经验的过程,可以是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的过程,也可以是研究者主动地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研究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尝试提出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然后加以理论论证和实践检视,无疑是加快教育理念创新过程一种重要途径。特别是在我们面临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新的实践使命之时,研究者尤其需要在教育理念创新的问题上发挥自己的主观创造性。

同类推荐
  •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本部著作对新世纪中国在战略部署、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民生问题、领土主权、人文社会、生态环境、外交格局和改革方向等领域面对的种种成就和挑战进行了全景式扫描与透析,对中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成就与挑战逐个进行客观理性地梳理,是一部对中国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集中分析解读的战略性、前瞻性、可读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的战略性著作。
  •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201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迎来六十华诞。六十年来,南航培养了12万余名校友,他们在社会各个领域建功立业,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开拓者及各条战线上的杰出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共收录了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各个时期从南航毕业到校外工作或曾经在南航工作过的校友访谈录100篇 (共两辑)。篇目按受访校友的入校先后顺序排列,同级校友以姓氏笔画为序。从这些讲述校友成长足迹和创业风采的朴实文字中,读者能够分享南航校友们的人生经验,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可以读出一部鲜活的南航“校史”,找寻一脉相承的南航“基因”,感悟生生不息的南航“精神”。
  • 胡适讲国学

    胡适讲国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其对国学的通彻见解,让他人恐之不及。《大师讲国学文库:胡适讲国学》全面收录了胡适先生精华的国学理论,结集了多篇胡适先生在国学领域的不同文章,其内容更是涉及诸子百家、文学等多个领域,为读者更好地了解国学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 白话老子·列子

    白话老子·列子

    “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普通的“道”。“名”也是可以阐明的,它亦非一般的“名”。“无名无形”是万物的始端,“有名有形”是万物的根源。
  • 楚辞选评

    楚辞选评

    本书是对伟大诗人屈原作品的研究和介绍。其方式是除对各篇作品作题解和简注外,并对作品分章逐节地加以点评,具有较高的学习及研究价值……
热门推荐
  • 九界剑尊

    九界剑尊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九界之中,谁能阻我?九天之下,唯有剑尊!
  • 尽倾缘

    尽倾缘

    她低头,不敢正视他,他却一把抱过她。她知道晴姐姐在角落里看着,她的心里闪过小小的罪恶,但最终她专注于他。他开始亲她,她没有抗拒·········
  • 半死之身

    半死之身

    末世生存,神奇变异,感受人心的冷暖,击破邪恶阴谋,拯救伙伴,找寻唯一出路,想要在这残酷的城市中生存下来,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杀出一条血路,一切还能在挽回吗?
  • 女神的贴身保镖

    女神的贴身保镖

    强者回归都市,成为了校花的随身保镖。踩纨绔,整恶霸,斗黑恶势力!纵横花都,横扫八方,上演一场美色与热血齐飞的故事。凡是在他面前装逼的,有躺着医院昏迷不醒的,有坟头长着三尺深草的!有缺胳膊少腿,有~
  • EXO歆守望天瑶想当年

    EXO歆守望天瑶想当年

    人生懵懵懂懂,兜兜转转,我们真的还会在相遇么?跌跌撞撞的成长,真的懂得什么事长大么?表面美好的人,内心也一样美好么?看着完美的事,就真的完美无缺了么?……当谎言一个个被揭穿当身边的人一个个与你背离当世界仿佛又变得黑暗当他们把你推向深渊你是要勇敢面对还是要懦弱的逃避……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多么希望能这样,可最后的真相真让我感到心痛……夏歆童(夏羽瑶)如果可以希望你一辈子都不要知道,对不起了,歆儿—吴亦凡没想到,再一次的重逢你却忘了我—吴世勋嗨!小迷妹—鹿晗找了你那么久,我一直记得你,可你好像把我忘了—边伯贤原来,在你眼里我只是替代品—朴灿烈叮!你的好友暖男张艺兴已经上线—张艺兴
  • 火影之鹿宁外传

    火影之鹿宁外传

    以鹿丸宁次鸣人佐助多主角来讲述火影世界的故事登场主要人物:鹿丸宁次鸣人佐助登场次要人物:卡卡西纲手志乃佐井井野宇智波鼬我爱罗手鞠时间跨度:佐助叛逃后----待tv情况定类型:恋爱热血剧情
  • 我和警花师姐抓鬼的那些年

    我和警花师姐抓鬼的那些年

    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开始。我的故事便是从死亡开始说起................
  • 各色(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各色(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各色”,形容一个人处事特别、不易相处。一个方言词却将那不属于乐观、悲伤、矫情之类的性格表达的淋漓尽致。这般“各色”的人,却拥有属于他们形形色色的故事。这本书便是为他们而写。
  • 地质三局

    地质三局

    听说过地质三局吗?双鱼玉佩到底是什么东西?罗布泊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徐福到底有没有帮秦始皇找到不老药?他到哪里去了?究竟找到了什么?大禹九鼎到底在什么地方?人皮客栈,狐仙庙,巫族祭坛,通天谷,神墓……让我带你走进民国神秘的地质三局,看看当初到底发生了什么……
  • 末世生化

    末世生化

    六月飞雪,十月严寒。这世界被病毒打破了安宁。生为高中生的他们,到底是顽强的生存,还是沉默下去。人类是否能在末日之中生存下去,这队人会告诉你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