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47200000009

第9章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意义与使命——基于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视角(1)

王建国 蓝晓霞 孙军昌 沙迪

摘要: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对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议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确立为国家战略,加大投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在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及文化繁荣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高等教育

强国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都与高等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一、高等教育对国家科技、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代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崛起与发达国家的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并对科技、经济和文化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高等教育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自然辩证法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内在和外在的双重动力。内部动力是指科学技术自身的矛盾运动,外部动力是指社会诸因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从现实来看,影响科技发展的动力有教育动力、政治动力、经济动力、思想文化动力等,其中教育动力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具体表现为:

一是发挥人才与智力的关键和主体作用。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目的也是促进人才培养。高等教育通过育人,一大批科技人才得以产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得以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也决定了高校科研队伍的质量、数量和结构,决定着科研队伍的知识更新能力及其后备力量的培养。

二是在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中起着支撑和引领作用。高等学校具有学科和人才方面的优势,积聚科学技术的巨大潜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承担着许多重点科研项目,产生并提供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还决定着科学技术成果在社会中创造、传播、消化、吸收、应用的程度。

三是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在世界上历次科技革命中,大学都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科技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特别是许多重大科学理论的提出、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都是大学的研究成果。据统计,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技成果中有70%以上诞生于大学。

2.高等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人力资本理论来看,高等教育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促进了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其收益或报酬在于提高个人的技能和获利能力,提高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中经济决策的效率。高等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一国或地区人力资源的素质,尤其在经济、技术水平落后的地区可以形成“追赶效应”。

从人类发展指数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1990年起发布的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中,大学的综合毛入学率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指标。

经济发展的历史是知识积累的历史,知识改变着经济的性质和生产要素的结构。这使得与知识直接相关的大学也进入经济运行过程之中,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由此实现了高等教育革命性的变革:从工业经济时代处于经济社会的边缘到知识经济时代走进经济社会的中心。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物质资本的依赖越来越少,而对智力资本、对知识、对科学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经济增长中知识增长所占比例大大增加,“知识”和“人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资源。因此,高等教育对人力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高等教育是文化繁荣的重要基地。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既是学术重镇,又是文化集散地,发展和繁荣文化是大学固有的重要历史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对发展和繁荣文化的作用主要有:

一是汇聚学术理论成果,传承和创新先进文化知识。高校具有对古今中外各种不同文化进行吸收、过滤、整合和创新的功能,是传承和创新文化知识的重要基地。高校人群总体上知识层次较高,在传承和创造知识、文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知识创新和文化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和实践者。

二是孕育社会主流思想,引领社会价值取向。高校是学术思想和人文思潮激荡交汇的地方,始终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在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与思想观点的碰撞论争中,高校知识分子肩负批评与监督社会行为、制定并践行价值标准的责任,发挥着引领社会价值取向、弘扬社会风尚、提升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作用。

三是创造和阐释精神文化产品,普及文化产业。高校通过文化理论研究、文化思潮与文化现象批评、精神文化产品的鉴赏与解读等活动,创造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普及文化常识,推介文化产品,培育文化受众群体,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市场。

综上,高等教育通过不断培养人才和提高培养质量,通过科学研究和知识技术的不断创新,通过传承和创新文化,对促进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

4.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推动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综观几百年来人类发展的历史,世界大国的崛起必然伴随着该国高等教育的兴起,甚至在相当多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兴旺具有根本和革命性的作用。

德国是高等教育促进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典范。德国的几度崛起特别是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科技、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200年前,德国就建立起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现代大学,诞生了至今仍在影响世界教育发展理念的柏林洪堡大学,德国高等教育从此迈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大学发展科学职能的出现不仅使德国的大学成为德国科学的中心,而且使德国的科学技术得以飞速发展,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整个20世纪,德国的大学产生近百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尽管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毁灭性打击,但发达的国民教育所储备的人才和打下的科研基础,使德国在战后迅速崛起,跃升至世界经济和技术强国。直到今天,德国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和经济大国之一。

美国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对高等教育的长期大力支持,促进了美国科技和经济逐渐领先于世界。

1862年的《莫里尔法案》直接促成了大多数州“赠地学院”的建立,引导美国大学走上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科技进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道路,开创了产学研结合的先河。1876年,美国学习德国大学的模式,创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其带动下,哈佛、哥伦比亚、耶鲁、普林斯顿等老牌文理学院,强调教学和科研的统一,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研究型大学。由此,美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的国家,199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82%。同时,美国高等教育的诞生、发展、大众化和多元化等,深深刻有美利坚民族文化的烙印,美国高等教育成为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日本科技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两次飞跃都得益于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1947年日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5.8%,1970年上升到18.7%,进入了大众化阶段;199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7%,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实施了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主的“技术立国”发展战略,注重外部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以及应用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对日本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90年代日本政府又提出“科技创新立国”,高校成为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的基础创新基地,提出要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所,提高基础研究的能力与水平,培养具有创新性的研究人才。日本政府还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TOP30”计划,选择学术领域内的前30名高校进行重点建设。

科学发展史上的许多重大发现和发明都产生于这些国家的一些著名大学,许多有重大贡献的著名学者都是这些国家的大学教授。相应地,这些发达国家的高校拥有的一流实验室也成为重要的科学研究机构。1901—1979年所授予的诺贝尔奖中,74.6%的化学成果、68.4%的物理成果及90%的生物学成果出自发达国家的大学实验室。1946—1981年所颁发的涉及重大科研成果的诺贝尔奖,有70%是著名大学实验室教授的贡献。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在近100多年的时间内培养了2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并成为当今世界物理学前沿问题研究的中心。此外,高校的实验室还成为科研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重要生产基地。

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为科技、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1.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以上在校生数从1949年的11.7万增加到2008年的2149.3万人,平均每年增长9.2%。尤其是在改革开放30年间,高等教育实现了“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200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同类推荐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 行知班的那些事:班主任工作手记

    行知班的那些事:班主任工作手记

    青春会散场,时间会变成流水,流水会带走记忆。即使无法牵手走遍世界的角角落落,却很庆幸,我们曾经拥有同一段青春。
  • 那些“穿越”的孩子

    那些“穿越”的孩子

    农民工子女从不发达的乡村到繁华的大都市,从乡音、乡情到很不熟悉的语言与人文环境,从离别后的重逢到重逢后的离别,这些一次一次“穿越”的孩子值得关注。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离不开他们的子女,这些“穿越”的孩子也要有他们的精神家园,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面前显示其温情,是本书提出的一个问题。
  • 驱邪扶正

    驱邪扶正

    佛道儒巫混杂合流的宗教文化现象,成为贵州民间信仰文化历史进程中的主旋律和贵州本土文化的显著特色。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但它们构成贵州本土文化……
  •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牛津和剑桥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热门推荐
  • 醉花阴

    醉花阴

    打黑除恶这种事,本就困难重重,褚未染竟然还能趁机发展出一段恋情?难怪褚凤歌要说:这小子,长本事了!
  • 毒吻装纯伪萝莉

    毒吻装纯伪萝莉

    上学第一天,她不小心将自己的卫生巾落在了某位超级帅哥的车上,事后还以为他是个变态,抢她卫生巾,跑去人家教室大闹一番。不承认?那就别怪她心狠手辣,放个黑色蕾丝小裤裤在他书桌上,整死他!哦买噶,原来她误会了他!还彻底惹毛了他,这才她该怎么办啊?还是先溜之大吉吧!
  • 军事兴趣演厅

    军事兴趣演厅

    本书主要讲述有关青少年军事兴趣爱好的知识内容,包括武器百科、军事故事、军事之最等内容,可以开拓青少年读者的眼界。
  • 豪门霸爱:薄情总裁的逃妻

    豪门霸爱:薄情总裁的逃妻

    外遇,是不是每个男人都会做的事呢?一个女星的绯闻,也揭露了她丈夫有外遇的事。面对所有关心与八卦的电话,凌心暖都能平静的面对,可是当小三找上门时,却再难控制那难堪的心。可他们婚姻的开始就是因为交易与利益,从来就不曾有过承诺,她又怎么能凭婚姻的枷锁而有改变他风流的资格……当她再也承受不起他给予的一次一次伤心之后,离婚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 尘

    天地运转,日月洪荒,看天下万物何长存?天亦老,地亦荒,日月终受时间化,而能唯一不变的,是心——心若在,则永恒!不求永寿,但求有爱——爱过,便是永恒!
  • 灭绝人道

    灭绝人道

    科技的发展地球人探索进入异界时空的方法,魔法时空的不可预测,颠覆普遍读者所熟知的魔兽,领略魔法时空的文化和景象,科技与魔法的碰撞。强大的各个世界的智慧种族,修真世界探索,科技与修真的碰撞。远古的诅咒亿万年的轮回,只为最终要割舍下的那份爱。......离情离爱离怨离恨.-离是离非离真离假离妄想颠倒.-离苦欲乐悲喜.....
  • 圣魂魔神

    圣魂魔神

    赵炎天,一个从小被成为废物的少年,在离家出走中发现了自己藏在身体里非同常人的神密力量。一步一步,从当初纯真的少年变成了人神皆恨的魔神。天地唯我灭,乾坤为我破。人神惧我心,万宇化我臣。
  • 夜叉禁猎区

    夜叉禁猎区

    他救下这孤女,只为一时兴趣,想看着她灵魂堕落。他的哥哥在一旁冷眼看着这一切。然而两人都不知道,生性淡泊疏离如她,日后竟如阿修罗般,让人称夜叉王的兄弟俩之命运,朝漩涡中不断跌坠……
  • 走错路再回头

    走错路再回头

    这算什么,一切居然是个误会。那么是不是他们之间的信任不够?即使有了孩子,筱竹仍然不想回到林子皓的身边,太缺乏安全感,近三十年的纠缠,换来的又是什么!
  • 陈年旧事

    陈年旧事

    遥想当年名士,因缘际会,成时代的风流人物。其人其事,令人不由得心向往之。名之曰“陈年旧事”,慨叹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本书以简洁、朴实的笔法,勾勒了40余位中国近现代著名的人物形象。作者如数家珍般讲述了诸如胡适、林语堂、蔡元培、徐志摩、马寅初、吴梅、竺可桢等大师的老掌故老段子,将陈年旧事娓娓道来,道出一代名士不为人知的真情怀,读来别有一番味道。作者视野开阔,既问历史魂归何处,又涉现实关怀,其笔下人物令人神往,文字背后尽阅大师风范与时代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