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47400000024

第24章 孔氏南宗的政治思想与政治活动(3)

二、孔贞时、孔贞运兄弟的政治作为

在南宗族人中,孔子第六十三世孙孔贞时、孔贞运兄弟的政治作为及影响十分引人瞩目。孔贞时任翰林院检讨、历起居注、编纂六曹章奏诰饬;孔贞运历任翰林院编修、中允,国学祭酒,南京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后来位至首辅。兄弟俩身处晚明而又身居高位,在政局动荡、战事不断、民不聊生的社会大背景下,依然勤于政事,政绩卓著,在晚明时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孔氏南宗支系众多,建德支是其中一支,归属衢州派五支,孔贞时、孔贞运兄弟便是建德支族人。孔传之子孔端隐寓居句容,孔端隐六世孙孔思谦从句容迁到安徽池州府建德县(今安徽省东至县)。孔贞时、孔贞运兄弟为孔思谦九世孙,为孔闻敕之子。孔闻敕生有五子,皆有重要作为,堪称名贤。孔贞时任翰林院检讨;孔贞运位至首辅;孔贞会任湖广按察司佥事时,“董戎八年,屡奏奇捷”;孔贞得任广西郁林州判官时,“居官多惠政,郁民为之勒珉”;孔贞定任广东罗定州同知,为政清明,百姓祠之。在此,我们着重就孔贞时、孔贞运兄弟的政治作为展开较为详细的阐述。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他们的作为是多方面的,除政事之外,他们积极关注宗族事务,为孔氏南宗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他们具有醇厚的学养、豁达的胸襟,因而多有名诗佳文。至于他们在宗族事务和诗文方面的成就,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予以分析。

孔贞时、孔贞运兄弟都具有过人的才识与谋略。孔贞时年少颖异,博览群书,虽然经常得病,但苦读不倦,在会试中列第四名。孔贞运“器度端凝,嗜学苦志。万历己未进士,廷对第二名”。两人不仅好学求道、孜孜不倦,而且关注现实、勤于思索,他们的政治思想和主张不仅富有现实性、针对性,而且自觉地将这种思想和主张在最大限度上付诸政治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孔贞时十分注重自身的心性修养,强调“明君以务学为急”,认为这种学习是自得于心的学习,“吾心自有尧舜,吾心自有禹汤文武,吾心自有天地万物”。因此,他要求人们做到求道于心,“人见王者之证合性命,胞予民物,参赞天地,乘风载响之化,藐不可及,而径寸之外复何所求?亦自得之于心而已矣”。他认为“仁”是修身之本,人们应以“仁”为核心,“故天地一元也,元,即仁也,仁,人心也,四德备而后为乾,合之亨利贞,而无非元也。仁统四端,合之礼义智,而无非仁也。建天地中和之德者,体元调元,以我之心立天地之心,亦曰仁而已矣”。孔贞时因此认为,人们应该用内心去体悟天地之道,立天地之心,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仁德的境界,为政者才能具备天地之德,所谓“天地无心而运化,圣人有意而无为”。孔氏南宗注重实学的理念和实践,在孔贞时、孔贞运兄弟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注重心性修养的同时,他们非常重视践行与事功。孔贞时强调学术与事功的辩证统一,认为事功是学术的基础,所谓“无事功即无学术矣,故事者学之实用,学者事之实体”。基于这种认识,他博览群书,胸怀天下,其学识与眼光自然迥异流俗。他在任翰林院庶吉士期间,“每馆课,不屑屑务铅华,凡礼乐兵农、屯田水利、边情形势考究精详,大议谟了若指掌”。

正因为关注现实、讲求实学,孔时贞的很多诗文表现出过人的眼界与才干。其《事学》篇从剖析两程所说的“四事”(即农事、兵事、水利、算数)入手,结合当时实际,在对晚明学风的空疏痛心疾首、无情针砭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关于农事,“即《汉书·艺文志》农家者流,凡九家百十四篇,而今乃以夫子鄙樊迟之意,蔑而不谈,是今之儒者实学不如两汉而上之一证也”。关于兵事,“至于六韬五胜之术,天乙太乙之符……章章较著者,尚莫之或知,而动言佳兵不祥,是又实学不如两汉之一证也”。关于水利,“而今乃昧焉,何以谓之学”。关于算数,九宫之算、七分之推等,“而今并废矣,更何以谓之学”。在他看来,这“四事”是“实学”的重要内容,事关国家经济、军事,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主张“录士于文,稽士于事”,“无失周礼举士之意”。孔贞时的《事学》篇对两程推崇“四事”的主张和做法极为赞赏,以为“最得周礼遗意”,由此表现出了其以圣人之学施于政教的思想主张。钱穆先生对程颢《上神宗陈治法十事》所作的评价与孔时贞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其要者,若师傅、井地、学校、兵农诸大端,亦将以所发明圣人体用之学施之政教,而返斯世于三代,以跨驾汉唐。”孔贞时对晚明军队的积弊洞若观火,其《足兵足饷议》,基于对当时军队中存在问题的剖析和抨击,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可行性建议。文章开篇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蠹在也,其漏在也”等问题,鉴于当时“尺籍具在,戎伍几空”的现实,孔贞时对有人提出的勾补逃亡、清查占役等建议断然否定,“愚谓逃亡未足问,占役未即可清也”,提出了简练之法;一方面“按籍而视其人,举重以观其力”,坚决淘汰滥竽充数之人;一方面召募“凡群不逞之徒”“用以补简练中之汰去者”。他认为这是提高军队素质的良策,“故欲足兵者,舍简练无兵,逃亡不补,补之以召募,占役难清,清之以实在”。关于如何“足饷”,孔贞时主张采用“严追积逋”的办法。此文对当时形势、存在问题与原因的分析十分犀利,令人叹服,其务实精神和政治才略也由此可见一斑,“有足兵足饷诸议,时皆服其精当”,可谓“八面四周,经纶天下之大才也”。

面对晚明官场腐败、政事懈怠的局面,孔贞时多次上疏,就整饬吏治提出了明确主张,强烈要求明职守、定功罪、信赏罚,“以综核为剖判者,其道有三:一曰明职守,一曰定功罪,一曰信赏罚”,“综核之心有二:公心也,平心也”。在《修实政以济时艰息烦言以定国是疏》《请振纪纲防壅蔽励官守壮军实疏》《备边》等文章中,孔时贞也提出类似主张,这些建议见解独到,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孔贞时历官八年,以济天下为己任,他经常诫勉自己:“吾辈无少功业以报君父,当于何处消受?虽文学侍从,实身任天下。”因此,在任职期间兢兢业业,恪尽责守,“光宗、熹宗两当鼎革,一时大诏令、大典册、陈谟、奉议,以藻饬治具风动天下者多出其手”,其行文简明畅达,剖析时弊切中肯綮,所提对策和建议力求有补于时局,正如孔贞运所评价:“伯兄居身端重,绝不涉诙谐半语,为文实际,不徒侈藻绘盈篇。”他的文章深受时人好评:“撰文皆酌古准今,不屑务铅华,有《足兵足饷议》,娓娓千言,悉中窾要。”深受孔贞时的影响,其次子孔尚豫也才略过人,“能文章,熟当世之务,有《诒书堂类稿》”。

孔贞运,万历四十七年(1619)登己未科殿试一甲第二名,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泰昌元年(1620)与孔贞时纂修“神宗实录”和“六朝奏章”,熹宗时又纂修“光宗实录”。天启七年(1627),担任日讲起居注官。魏忠贤把持朝政大权,陷害忠良,孔贞运不畏权势。崇祯元年(1628)任国子监祭酒,九年(1636)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不久加封太子太保,代为辅相。孔时运学养极其深厚,以经术为治。崇祯帝即位时,“贞运进讲《皇明宝训》,称述祖宗勤政讲学事,帝嘉纳之”。孔贞运任国子监祭酒时,“幸太学,赐坐彝伦堂,进讲《尚书》,详明剀切”《明史·孔贞运传》将其学问和人品与唐初大儒孔颖达相提,崇祯二年(1629,)正月,“帝临雍,贞运进讲《书经》。唐贞观时,祭酒孔颖达讲《孝经》,有《释奠颂》。孔氏子孙以国师进讲,至贞运乃再见。帝以圣裔故,从优赐一品服”。当刘宗周获罪之时,孔贞运也通过经典的讲解实施援救,“刘宗周以言事得罪,贞运因进讲《春秋》,援古证今,暗为援救,帝怒卒为少解”。

与孔贞时一样,孔贞运忧国忧民,积极上疏言事。崇祯二年(1629)十月,“畿辅被兵,条上御敌、城守、应援数策”。任国子监祭酒期间,他从“重德行,以示劝惩”、“清饩廪,以防冒滥”等六个方面提出监臣的法例;任南礼部右侍郎时,上疏请求“轻刑简政”;任礼部尚书时,上疏力请“清言路、峻廉耻、破方隅、止搜刮”。从上述奏疏内容可以看出孔贞运鲜明的儒家政治思想色彩,他主张广开言路,重视廉耻风气,“轻刑简政”、“止搜刮”等主张充分体现了其宽仁爱民的思想。他注重率先垂范,为人磊落光明,天启年间(1621—1627)任中允,“时珰焰燻灼,贞运正色立朝,绝不与交接”。同时尽己所能除旧布新,移风易俗,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任南京礼部侍郎时,“禁游女,毁淫祠,南都靡丽之风为之一变”。他还尽力解救复社文人,崇祯九年(1636)六月,“时体仁当国,欲重治复社,值其在告,贞运从宽结之”。孔贞运代为首辅后,“乃揭救郑三俊、钱谦益,俱从宽拟”。处于明末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孔贞运的所作所为可谓鞠躬尽瘁,兢兢业业,时人管绍宁称其业绩“儿童妇女皆能道之”。

令人遗憾的是,孔贞时、孔贞运兄弟虽有济世之才和远大胸怀,身居要位,尽心尽责,建言献策,力图振兴,但在晚明这座大厦将倾的危局下,其志向和抱负终究未能得到很好实现,真可谓生不逢时、壮志未酬。

南宋以来,孔氏南宗族人抱着报效国家、拯济天下的志向,在政治活动中积极有为,无论是身居朝廷要职,还是为官一方,都能自觉践行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主张,秉性刚正,殚精竭虑,深入了解和体恤民情,为百姓谋福,以出色的才干与高尚的人格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文明教化。

第三节孔氏南宗在浙西南地区的政治活动

孔子一生行志甚笃,不管是周游列国,还是授徒讲学,无非在明道弘道,圣人身上所体现的是深重的担当意识。儒家提倡的这种担当精神成为中国古代士人的优秀传统,《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范仲淹提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都是这一优秀传统的继承发扬。在浙西南地区,孔氏南宗士人继承弘扬了先圣的这一优秀传统,为官一方的则宽仁爱民,努力造福百姓;没有为官的也能急公近义,积极维护地方稳定,从而推动了浙西南地区的文明教化和社会发展。

历史上的浙西南地区民风悍直,争讼不断,加上寇盗扰乱、自然灾害频发等多种因素,该地区的地方治理一直存在着较大难度。民国《衢县志》载:“今衢之生徒,另列户版,而兴讼逋粮之习时出其中。民之犷而黠者亦辄相倚依以扞文网……然休戚不一关其虑,欲诲而化之盖綦难也。”西安为衢州一邑,“地素称冲烦,未易就理”。面对突出的社会问题,孔氏南宗士人通过一系列政治活动和教化活动,在改善浙西南地区民风民俗、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任职一方,造福百姓

南宋以来,孔氏南宗族人不乏入仕为官者,他们或通过正途出仕(参加科举考试等途径),或因恩例授官出仕,其中在浙西南一带担任地方官员的也不计其数。南宗士人只要为官一方,就以化民成俗为己任,努力改善社会风俗,使老百姓安居乐业,治绩较为显著,对当地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孔子第五十一世孙孔应得,曾任吉州泰和县主簿,累官资政殿学士、谏议大夫、签书枢密院事和福建、江浙宣谕使,是南宋时期孔氏南宗族人任职最高的一位。孔应得任吉州泰和县主簿,任期届满将还衢时,时人王国用赋诗以送行:“携取鹤归清献里,载将书入仲尼家”,前一句赞其人品高洁,后一句誉其腹有诗书。孔应得去世后,其嗣子孔昭孙将其遗文给陈著(宝祐四年进士,曾任著作郎等职,宋亡隐居),陈著“感涕不觉自流,尚忍竟读其文哉”。从中可知孔应得与陈著之间交情的深厚,孔应得在同僚心目中的地位也可见一斑。孔应得位至两府,大大提升了孔氏南宗的声望,正如戴表元所感叹:“余儿时闻孔圣子孙有避靖康之乱而南者,寓家于衢,四世而枢密公由太学发身,位至两府。余生于单寒,长于乖蹇,欲修好于其门莫之能也。”同时,孔应得也为南宗族人树立了榜样。元初,孔应得任衢州安抚使。才干卓绝、名声素著的孔应得的到任,对于刚经战乱的衢州尽快恢复社会秩序、保持地方稳定和发展,无疑具有积极作用。

据永康《孔氏宗谱》所载,孔应得生有三子:孔烇、孔昭孙、孔福孙。《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志》之世系图也同样记载孔应得生有三子,有昭孙、福孙,而对其长子姓名则付之阙如。孔昭孙、孔福孙都出仕为官。孔昭孙曾任慈溪县主簿、江浙省掾史、袁州路知事,孔福孙曾任奉训大夫、汴梁等处纳棉提举。陶宗仪《辍耕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孔某者,皇庆癸丑间为江浙省掾史。身躯短小,仅与堂上公案相等,凡呈署牍文必用低凳搁足令高。托欢丞相以其先圣子孙,而且才学优长,甚礼遇之。时有诏许文正公从祀夫子庙庭,公之子参知政事恶孔风度不雅,因小过叱之。退,丞相曰:‘他祖公容得参政父亲坐,参政反不容他一个子孙立耶?’许大惭。”文中的孔掾史,徐映璞先生认为:“孔某,昭孙也。”孔昭孙虽其貌不扬,但因“才学优长”而得到丞相的礼遇。他在任江浙省掾史等职时,政务井井有条,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政绩。孔福孙任衢宗族长时,“修理庙庭,严洁祀事,为时所称”,其兢兢业业、德高望重自不待言。

同类推荐
  • 乌孙公主

    乌孙公主

    来疆之后,先是从教于一所学校。由于教学需要,曾有一段时间潜心精读《汉书》和《古诗源》。时常被一首《悲愁歌》所深深打动:“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常思汉土兮内心伤,愿为黄鹄兮还故乡。”读着这首凄楚哀婉的诗歌,仿佛还能清楚地看到那位从东方而来、跃然飙升在苍茫亘古西疆秘域上的那位大汉公主风姿绰约的身影,仿佛还能清楚地聆听到二千多年前的那位美丽的姑娘,伫立在伊犁河畔,首望着回飞的天鹅行阵,怅怅悻悻、忧忧悒悒的扼腕浩然长叹声……
  • 和名家一起回眸三国往事

    和名家一起回眸三国往事

    这本书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的任务故事、历史事件,和名家一起回眸三国历史的长卷。那些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古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通过这本书活生生地重现在我们眼前。在这本书中,我们和名家一起回眸三国历史,品读人生。
  • 大秦帝国之王者降临

    大秦帝国之王者降临

    秦王嬴政横扫八荒,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帝国。但是中原大地并没有重获生机。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掀开了浩浩荡荡的反秦大幕。一首破釜沉舟的千古绝唱让盛极一时的大秦帝国瞬间崩塌。降临这个时代,胡亥剑指江山,“凡与朕为敌者,杀无赦!”
  • 河洛列国志

    河洛列国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每个人,都渴望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每个人,都在构思着自己的世界来吧,亲们,看《河洛列国志》,找寻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个帝国的成长,走一段别样的帝王之路,我们每个人都是姬烨,因为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帝国奋斗者,每个人都是自己心中的英雄,为了你爱的人、为了爱你的人,一起加油!
  • 十二军兽

    十二军兽

    走投无路的网络菜鸟写手童更升面临自杀困境,而后因一个乌龙事故得以和十位大神一起参加在美国召开的网络小说作家年会,年会的重大议题是为一部关于历史、武侠、军事题材的网络小说项目进行招标,期间童更升意外发现童家祖传书籍里藏着一个神秘的故事,并且凭借这个故事赢得亿元标底合同。为了拿到合同里的金额改变人生,童更升逐步将秘笈里的故事改编为小说,从而揭开隐藏了一百年的关于国殇年代里跟谋国相关的十二生肖武士战队的谜团,与此同时也解开了百年间涉及诸多人家世的惊天幕后。
热门推荐
  • 冷漠界主的淡漠夫人

    冷漠界主的淡漠夫人

    当古武界传人,医毒双绝踏天下的邪医重生隐世家族昔日的废物今日的家族第一人少主无欲无求无情无素。掌握大陆的霸主冷漠无情,嗜血成瘾却宠妻如命。本以为她不会爱上任何人,可是当他毒发跌落悬崖时,青丝成白雪时,对着天立下毒誓,伤欺他者,接受她的怒火,不死不休。为了他不惜进混沌界与整个世界为敌只为了他。没有对与错爱与不爱一见钟情一眼万年原来真的有前世今生,来生万世生死相随!
  • 生生世世莫失莫忘

    生生世世莫失莫忘

    一位出身隐宗的女子,一位痴情不改的男子。一段坎坷曲折的恋情。家族,爱情。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抉择,岁月最大的坎坷莫过于相爱。
  • 妃本无心:媚倾三世

    妃本无心:媚倾三世

    一袭红衣,媚倾三世一眼万年,魂飞魄散一世相思,世世轮回一夜白头,坠入魔道永生永世,至死不休一世他们为神,却道墨竹本无心二世他们为妖,却道生死永不见三世他们为人,却道爱恨难割舍凄凄切切奈何命运弄人婉婉转转奈何情深缘浅。
  • 创世史歌

    创世史歌

    本文讲述了人类与魔族兽人的终极战争,涉及到精灵,矮人,好战民族摩斯人。附上了楔子和附录,内容稍过沉长。是少年艾森生还,还是暗影魔君亚伦胜利?敬请期待!
  • 当傲娇师虎遇上呆萌徒弟

    当傲娇师虎遇上呆萌徒弟

    一次只有0.000008的几率让我们相遇,巧合?弄巧成拙?善意还是阴谋?当层层迷雾褪去,在闪亮的名誉地位背后的……是一个接一个接踵而至的陷阱还是那0.000000000013几率的牵手,与彼此共度友谊的青葱岁月?如果可以我愿成为你的祝英台,哪怕长眠于地下也好,从此天长地久,友谊不断~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你是我的老桥,但你不是德高望重的老人,你是平凡人,但你是我心目中的神哪怕不情愿的分离……哪怕我们有可能永远不会再见面,但谁说命运的轮盘已然停止?恩恩怨怨下句是什么?生死白头。三年后我还是我,你还是你,我们还可以一起谱写青春的歌谣~
  • 少林球王

    少林球王

    自幼痴迷于足球,曾无数次因为中国阴暗的足球环境而悲叹;无与伦比的球商,也抵抗不了伤病的侵袭;中国足球真的没有光明?不!2012年的大清洗,国家的重视,中国足球已经开始了腾飞······“如果可以再来一次的话,我——好想和······”························系统带来的仅仅是球技的成长?不!系统还能将普通人培养成功夫高手!——————一切尽在“少林球王系统”。
  • 废材逆袭:妖娆特工九小姐

    废材逆袭:妖娆特工九小姐

    她,是93世界的顶级特工、赏金女王——北瑶梦;她,是京城第一废材丑八怪加傻子——北家九小姐,当睁开双眼时,已经换了灵魂,女王被骂废材、丑八怪加傻子时,她又会怎么做呢?北瑶梦:“我是敌人的梦魔、战友的美梦,我是女王——北瑶梦。我会是世界的巅峰,无人能比的天才。”轩辕墨彻:“我的梦,谁都不许碰,什么配不配的,我看上的就一定是我的,不管你长什么样,你就是我爱的梦!”南褚星绝:“梦儿,虽然近在眼前,但是我却感觉你遥不可及,你何时只属于我呢?”冥流银:“如果当初我不见你就好了,我也不至于变成这样,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吧;如果再来一次,我再也不会见到你。瑶梦,你是一个让我又爱又恨的女子。”
  • 怪世录

    怪世录

    这个奇怪的世界里,存在着所有人,妖,半妖,仙都看不见的生物,但是有人可以看见了。“戚敏,说实话哦。”阮曦月的眼睛眯成一条缝,狼尾巴平直地翘起。“哈哈,叔啊,这么大年纪了,深沉一点,深沉一点。”啊,哥怎么还不回来,等看到她只剩下一堆骨头的时候,哥一定会后悔送她来这里的。不过现在,要怎么糊弄这头狡猾的狼,毕竟,它们是谁也看不到的啊……
  • 你是我所有的记忆

    你是我所有的记忆

    我没有在讲述谁的故事也没有刻意去记录什么我只是想让他继续占领我的脑海给自己一个好的结局就算只是在故事里,或许有些矫揉造作,但那是我的全部,他是我的挚爱谁都会有喜欢的人,都会有忘不掉的男神
  • 影子的秘密

    影子的秘密

    “宿命告诉我,你终究是一段失去的记忆。这就是你想要得到的答案,虎头麒麟不属于任何人,秘密,不过是命运的唏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