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47400000030

第30章 孔氏南宗的教育思想及文化教育活动(4)

晚清时期,南宗族学得以复兴,俊杰辈出,著名的有孔广升、孔昭晙、孔昭煚、孔庆仪等。孔广升密切关注当时局势,面对太平军起义,积极做好防务工作,“洪、杨事起,海宇鼎沸,旭楼留心防务。历任象山、兰溪司训,日与当道讲求未雨之绸缪,旋授武义教谕”。孔昭晙,博学多才,为南宗族人中著述最为丰富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著名的孝子,为方便照顾祖母、母亲,要求就近担任教职,以育人为己任,以育人为乐事,为当地培养了许多有用之才。孔昭晙作为儒家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其身教言传的风范深得时人好评,“少贫嗜学,博通经史。未冠游庠食饩,同治庚午举优行贡明经,京兆试因病报罢归。以祖母春秋过高,母亦年老,乏人侍养,不忍远离,愿就教职,候铨在家。以娱亲课子、授徒为乐,每岁科两试,及门获隽者常八九人。瞿宗师案临衢郡时,尝谒访之,有‘品学两优,不愧为圣人后裔’之誉”。

自孔公昉迁居青镇以后,桐乡支孔氏族人诗礼相传,其中担任学官的也不在少数。他们以培植士风为重任,造就了不少人才,较为著名的有孔尚遂、孔自洙、孔宪采等。孔尚遂在任乐清县学训导期间,注重教育教学方法,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做到德才并育,尤其注重品德修养,从而营造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培育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每月课既,第其文艺之高下,优者奖借不置口,其绌者为之讲解义理,循循启发,必至贯通而后已,人咸乐以文进质,造就甚众。朔望谒圣毕,又进诸生,而教以孝弟忠信,立身行己之事,不数年而士习文风蒸蒸日上焉”。孔自洙才识过人,深得时人刘宗周赏识,在剑南参藩、荆西兵备副使等任上均有卓著政绩。在道德修养方面,孔自洙“自谓得异传,性拓落,诸生时好为人排难解纷,及居官恬淡自持”。其良好的道德风范和深厚的人文修养,深得士民爱戴,“孔自洙,浙江嘉兴进士,由福建学政分巡荆西,甫八月以病归。去之日,行李萧然,沔人遮道送之。其《题署中别业》云:‘闲挥麈尾封疆静,细嚼梅花肺腑香。’至今诵其诗如见其人”。孔自洙在任福建督学道期间,不拘出身,尤为关注下层士人,“岁科两试,拔取孤寒甚众”。孔宪采为孔子第七十二世孙,“性格豪迈,有经济才”,咸丰八年(1858)任景宁教谕兼训导,“时因邻畺有警,奉檄亲诣五都督办乡团,民情以固。诱掖后进,多所造就”,又曾任丽水、庆元、分水学篆,“卒后,士林交颂不置”。

应该说,孔氏南宗对官学教育的重视和积极参与,充分反映出其教育思想的变化,说明其教育关注的重点逐渐由自我封闭的宗学族塾转向广阔的社会教育。而在此背后,也折射出孔氏南宗对自身社会角色的重新定位,即进一步突破长期以来由于特殊的政治和社会地位所形成的高高在上的“独尊”意识,更加以平民心态融入日常的社会体系之中。这无疑是孔氏宗族在社会观念上引人注目的重大转变,“孔氏南宗及其近支……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英才。自‘孔洙让爵’后,他们走出历代不倒的封建府第,从事平民教育,或为学官,或为山长,或设塾教读,活跃于东南诸省,这于孔子世家而言,无疑亦是有着特殊意义的”。

综合历史和有关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孔洙让爵是促使孔氏南宗教育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让爵”使得南宗失去了以前尊贵的政治经济地位,南宗族人由于生活日益困苦,于是从家族重教传统出发,积极从事平民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孔氏南宗教育思想的转型与明清时期儒学传播特点的转型恰好不谋而合。正如******先生所说:“明代中叶以后,儒家的基础动向是下行而不是上行,是面对社会而不是面对朝廷。”因此,孔氏南宗在明清时期的教育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的平民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儒学传播特点的转型。

第四节孔氏南宗与书院教育

书院在中国古代教育和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书院从唐代出现后,到南宋基本成熟,到明清时期进一步完备”。就儒家思想的传播与发展而言,书院教育承载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发挥了更为独特的作用。“相对于官学的身份限制,书院的教育对象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展,其平民化倾向不容否定”,因此,书院一方面使儒学的传播范围得以扩大,一方面成为广大学者论辩与研究的重要基地,从而推动了儒学在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上的发展。孔氏南宗族人以多种途径积极参与书院教育,促进了江南各地书院的建设与发展,从而更为有效地推动了儒家思想在江南地区的传播与演进。

一、孔氏南宗对推动南宋书院发展的文化审视

孔氏南宗参与书院教育活动,在宋元时期就已出现,此期,孔氏南宗主要通过直接担任山长或创办书院等途径,推动书院发展。关于书院于南宋兴盛的原因,学者们已从经济、科举、官学、理学等方面进行了相应探讨与分析。然而我们认为,孔氏南宗对南宋书院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这种影响具有双重性,即外在影响和内在影响。外在影响是指南宗族人在教育方面的作为和对书院的直接参与,对书院所产生外在的、可见的影响;内在影响则是指衢州孔氏家庙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影响江南士人的心理结构与思维方式,对书院所产生内在的、不可见的影响。

作为“文化原型”的衢州孔氏家庙,自然成为历代江南士人竞相瞻仰的圣地,“堂之东亭曰咏春,以憩四方之士,仰止高山,低回而不能去者”衢州也因此被称为“南州之洙泗”,人们见南孔族人“如见圣祖”;开,化吾衍甚至自署为“鲁郡吾衍”。正如前文所分析,南宗家庙在江南的存在是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文化存在”,是儒家文化代相传承的具体载体。南渡之初,这一“文化存在”对衢州直至江南士人来说,显然是一种因外力作用而“移植”过来的“外来文化”。而这一“外来文化”所代表的恰恰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当时的有识之士又迫切地希望改变现状,所以南宗家庙所蕴含的丰厚文化内涵以极大的能量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来,在以衢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域形成了强大的文化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时人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使人们在思想上能排除种种迷雾,穿越时空的隧道,遥接孔子,回到儒学的“原点”。重教兴学作为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宋产生了空前的回响,从而推动了儒学在南宋时期的新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书院作为讲学育人的重要场所,在南宋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据邓洪波先生统计,南宋书院“总数为442所,是北宋的6倍,就是唐五代北宋共500余年间所有书院的总和(143所),也只有其总数的1/3”。历代书院的发展一般得力于民间与官方双重力量的支持与影响。但宋代却是“民办书院主宰天下的时代”,“民间力量决定着书院命运的盛与衰”。促使南宋书院走向全面兴盛的民间力量主要有两种即“山野之民”和理学家。

首先来看“山野之民”与书院的关系:“建炎,三年(1129年)……孔子四十八世嫡孙孔端友,置孔氏庙宅于衢州以后,一些儒学大师纷纷南下,聚集衢州,淳熙二年(1175)春末,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四大理学家及其弟子,也相继群萃于包山听雨轩论道讲书……山野之民亦遂骎骎好义,集资办教,捐钱兴学。诸如双竹园义学、华埠七虎堂、包山听雨轩、南山书院、霞山书舍、下庄一峰书院、村头屏山书院、长虹蛟峰逢辰书院、杨林西川学院等均于这期间先后拔地而起。就在此时,宋景定三年(1262年)进士、明道书院山长,姓余名坦,字履道,号山英者,解组归乡,即于此捐资创建崇文书院,并设立遗经阁,延请理学名师,座塾讲道。”可见,书院在当时“山野之民”的义举下得到空前发展,从中也体现了普通民众对教育的认识及其在书院建设中的作用。

其次从南孔、朱熹与“实化”的孔子之间的交流互动来看理学家在书院发展中的作用。诚如吴万居所言:“由于宋儒之自觉,造成理学之盛,亦由于理学之盛,导致书院之勃兴。”南宋理学家极注重书院的建设与发展,纷纷恢复、创建、经营书院,讲学于各书院。如吕祖谦创丽泽书院,朱熹创寒泉精舍并修复白鹿洞书院,陆九渊讲学于象山精舍,张栻主讲于岳麓书院,杨简讲学于碧沚书院,等等。据不完全统计,与朱熹有关系的书院就达67所,其中创建的4所,修复的3所,读书的6所,讲学的20所,曾经讲学而后人创建的21所,撰记题诗的7所,题词题额的6所。南宋书院在理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努力下得以真正兴盛。

在进一步分析中可以看出,南宋理学家和作为南孔圣地的衢州有着不解之缘,在此以朱熹为重点作较为具体的分析。朱熹为衢州江郎山下祝氏的外甥孙,十八九岁时曾求教于江山的徐存。徐存死后,朱熹作《重过南塘吊徐逸平先生》。淳熙二年(1175)“鹅湖之会”后,朱熹应汪观国兄弟之邀到开化马金“听雨轩”讲学,与张栻、陆九渊、吕祖谦又有“三衢之会”。期间,其夫人胡氏病死于马金。另外,朱熹在学术上师从二程门人,而二程受业于周敦颐,周氏早年曾受衢州西安人赵抃识拔。正因为如此,朱熹一生有着解不开的“三衢情结”,而衢州孔氏家庙与孔氏南宗文化则是“三衢情结”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教育和儒学发展史上,朱熹把孔子的教育理念和儒家学说都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孔子开私人授徒之先河,朱熹一生除了做官就是讲学,穷尽毕生精力恢复、创建和经营书院,讲学于各地书院,甚至不惜为建书院而挪用公款,其“书院情节最重,也最感人至深”。

孔氏南宗对南宋书院发展的影响还体现在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两个方面。首先来看空间分布上的影响。南宋书院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按数量排列在前四位的依次是:江西147所、浙江82所、福建57所、湖南43所。这四地书院的发展都深受“南孔文化”的影响,对该区域书院发展影响最大的朱熹、吕祖谦、张栻、陆九渊等人,无不与衢州、与孔氏南宗有着种种因缘。朱熹的“三衢情结”上文已作分析;吕祖谦为金华人,与衢州近在咫尺,又曾来衢讲学;张栻之父张浚与孔传在平鼎澧寇中有过军事上的合作,栻有一姐妹嫁于衢州开化,开化七贤堂“乃南轩张子游息之故址也”。景定年间(1260—1264),衢州建有朱熹、吕祖谦、张栻三贤祠。其次来看时间分布上的影响。综观南宋书院的发展史,“最多的是理宗朝,有83所;孝宗朝第二;以下依次是宁宗、度宗、高宗、端宗朝,分别为47、40、31、1所……”经历了“爬升—登顶—陡落—爬升—登顶—滑落”的兴废过程。耐人寻味的是,孔氏南宗对书院教育的参与程度与这一兴废过程有着某种暗合。“南宋初年一二十年间,全国书院建设基本处于一种停滞状态”,此期正是南宗族人积极介入社会、讲学布道的阶段,也是南孔文化逐渐形成并开始对社会产生影响的阶段。与孔氏南宗有着各种联系的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等理学家,与弟子们“掀起了书院运动”,由此形成了第一次书院发展的高潮。形成于理宗、度宗朝的第二次高峰,正好是南宗家庙建成,南宗士人以更积极姿态参与书院教育的时期。衢州孔氏家庙在理宗朝建成之时,“太守孙子秀讲《中庸》‘上律天时’一章,五十一代孙应发、应得陪讲,衢之人士听讲者以千数”,这使得孔子后人与南宋士人在思想深处又一次实现了交流互动。同时,以孔元龙、孔挺为代表的南宗族人创建书院,担任山长,推动书院的发展。

同类推荐
  • 穿越古今之三味书屋

    穿越古今之三味书屋

    作者带大家走进不一样的华夏历史5000余年,带你认识不一样的文人骚客。不一样清文字狱,不一样的明东林党与齐楚党,阉党,不一样的宋时的名人名词,不一样的唐周文化.....先有鸿钧后有天,神魔更在仙佛前。盘古挥斧开天地,鸿蒙初分日月现。刑天争位丧性命,共工怒触不周山。东皇太一御万妖,女娲炼石补穹天。夸父逐日不可及,精卫填海何时完。神农救世尝百草,燧人取火暖人间。轩辕神剑斩蚩尤,定海神针镇海天。仓颉灵心巧造字,嫘祖养蚕抽丝茧。......炎黄皆非寻常人,中华岂止五千年!
  • 楚王天下

    楚王天下

    这是一个来源于历史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我自己的故事。
  • 上品闲臣

    上品闲臣

    皇城幽深,建文小儿举杯对月,叹年少风华。金殿堂中,文武百官挥袖唾论,对逆贼朱棣破口大骂。而深居之内,大明公主独抱琵琶萧怅然……是谁搅浑了朝堂这江春水?又是谁热血洒满了午门,权倾天下!然而这一年,君子哥杨青来了……
  •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国学经典)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闲情偶趣

    闲情偶趣

    紫薇?传说中的帝星、人间的圣人。脚踏一星——脚踏紫薇星奔走呼喊先古哲人思想。《闲情偶趣》讲述一条主线,一个思想,一个目标。《闲情偶趣》集古人、今人、海外、海内思想为一体。《闲情偶趣》为困惑的人生,纷扰的人生,斗争的人生,迷茫的人生送上一丝安静。《闲情偶趣》是休闲中的小乐趣,不要期望这本书有许多乐趣。《闲情偶趣》只给需要的人,绝不送给锦上添花的人。《闲情偶趣》的隐晦不亚于《易经》,《闲情偶趣》的担心不亚于《道德经》,《闲情偶趣》里没有《本经阴符七术》,《闲情偶趣》只是紫薇星的小思考。
热门推荐
  • 火影世界我来了之小翎回家吧

    火影世界我来了之小翎回家吧

    《火影世界我来了之攻略我爱罗》的第二部作品。我叫森,我从小时候就很喜欢翎!但是……不管如何表白我都失败……真是白当那么多年校草了……居……居然没有黑眼圈受翎欢迎……黑眼圈……我跟你势不两立……我要穿越……穿越……我要证明我才是最受翎喜欢的男人……
  • 攀月记

    攀月记

    莹白如玉的月亮,是这个世界魔力的来源,也是无数国家、门派、大能者景仰的对象。奇怪的是,有时天空中会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月亮,当白月变得暗淡无光,而另一个月亮鲜红如血时,也是天界与地狱之门打开之时,天际开始流星闪现,人群为之疯狂。他是无意间的穿越者,跟随一个孤儿的身影,落在不知名的古朝代,在冰冷风雪、漫漫黄沙间,见征了璀璨而辉煌的传统文化和古国风俗,这里有龙和说不出名字的异兽,有魔法和门派之间的争斗,当然,还有无数的谜团,他挣扎着、蹒跚前行,坚定不移,为了是终有一天,能寻找出自身的答案......
  • 影子爱恋

    影子爱恋

    我愿化作你的影子,永远陪伴在你身旁。我不想走,因为这里有我爱的人。你要是敢走我恨你一辈子。对不起,我不能再陪在你身边了...........
  • 无限之混乱者

    无限之混乱者

    这是一个在主神世界混吃等死的故事。绝不去担那太重的责任,也不会去应那不该尽的义务。所谓热血,早被主神那个混蛋已经消磨干净。然而有一个够强就是任性的老板,你是绝对不会消停下来的,哪怕你是个临时工
  • 海贼王之黑翼天使

    海贼王之黑翼天使

    重生了?这我可以理解。重生到海贼王世界了?好吧……这我也可以理解。可是为什么?为什么艾斯德斯女王会在海贼王的世界里?而且还是个百合女王……(PS1:这是个变身为赤瞳妹子的倒霉家伙在乱入的平行海贼王世界里的故事嗯,附带一提是个老坑了……)(PS2:并非单纯的海贼同人,有大量的魔改成分。进入需谨慎!!!)
  • 神魔终殊途

    神魔终殊途

    她,是神,他,是魔。当神和魔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痛,无边无际的痛。最后互知身份,两人又该何去何从?
  • 总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总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总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或是学霸,或是学渣,或是张扬,或是平和,也许是你的阴影,也许是你的伙伴,。但都会是你青春难忘的色彩。
  • 高祖日记稿

    高祖日记稿

    21世纪末科技过于发达社会体制完健全机械化代替劳力大批人口失业金融贸易取消失去奋斗目标生存意义愿望的人类在安逸的数十年间自杀率不断上升2096年6月1日新叶时间17时32分起算2097年2月7日12时52分截至共计约25亿人自杀。世界人口仅剩13.5亿…………16年后的主角在其养母也自杀后就独自生活在去高中上学的第一天遇到了一位元气美少女……6
  • 长泪邪

    长泪邪

    世间万物情感所化为的生灵,却只有雪白的记忆,她忘了太多的事。她的眼泪,可以起死回生。可是所谓的重生,不过一命换一命罢。“只要能救阿灵,我什么都愿意给你”她亲眼看见蜀国君主为了自己所爱之人亡了整个国家,她不甚唏嘘。在佛罗,她曾听一女子所言,那女子问她:“青邪,你生命可曾有过这样一个人,你明明恨他,却又不可抑制的爱上他”她无言以对,她的生命如白纸,早已遗忘了从前,又哪里会有这样的人。她经历了很多人的故事,却始终记不起自己的过往,那些相似之处却让她的心中隐隐作痛。她闭着眼,朦胧间,回忆着脑海中不太清晰的画面。那个身着白衫的男子,俊美的面容上淡淡的笑意,他衣衫的胸口上是像用墨画上去的山水画,他的眼神如月光般明亮,双手却如寒霜般冰冷。“长寻,若我死了,你会想我吗?”“我会陪你一起”
  • 废材重生之魔妃逆天

    废材重生之魔妃逆天

    前世的魔女,今生的废材,一日重生,光芒耀眼。说她废物?谁见过一月之内连续晋级的废物!轻轻松松孵化魔宠,而且魔宠还自带神技!不仅如此,还是战士和魔法双修,有史以来第一人!她以一肩之力扛起重责,不停的向着更强迈进。在这漫长的一路,她幸运的有亲人有朋友鼎力支持,还有他的倾情相护。(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