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47400000042

第42章 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文化的演变(6)

明代,在西安知县姜仲能、常山知县刘利用、龙游知县王瓒、衢州知府唐瑜等人和各地学官的共同努力下,衢州地区的儒学继续向前发展。明中期以后,阳明心学在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浙西南地区则成为传播王学的重要阵地。当然,这是与李遂等地方官员的极力倡导密不可分的。李遂于嘉靖年间(1522—1566)任衢州太守。他不仅注重以德化民,政绩卓然,而且对衢州地区的儒学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李遂学养渊深,于儒学“解悟贯彻”,“朔望谒先师庙,进诸生,讲解经义出其自得,学者辄闻所未闻”。在衢期间,李遂兴建了衢麓讲舍,积极倡导王学。据《王阳明年谱》记载:嘉靖十三年(1534)三月,“门人李遂建讲舍于衢麓,祀先生”。衢麓讲舍在当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明年(按:1529)师丧,还玉山,惠偕同门王修、徐霈、林文等迎榇于草萍驿,凭棺而哭者数百人。至西安,诸生追师遗教,莫知所寄。洪、畿乃与玑、应典等定每岁会期。是年(按:1534)遂为知府,从诸生请,筑室于衢之麓。设师位,岁修祀事。诸生柴惟道、徐天民、王之弼、徐惟缉、王之京、王念伟等,又分为龙游、水南会,徐用检、唐汝礼、赵时崇、赵志皋等为兰西会,与天真远近相应,往来讲会不辍,衢麓为之先也”。从中可见,一方面浙西南地区对王学十分推崇,学者之间的讲会活动十分频繁;一方面衢麓讲舍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此文中关于讲舍的建立时间与其他文献记载有所出入。据康熙《衢州府志》,李遂于“嘉靖五年(1526)第进士,十七年(1538)迁衢州府知府”,更有说服力的是李遂在自己撰写的《明嘉靖李遂周孝子祠记》中也说:“岁戊戌(1538),余既获守是邦,奉天子明命,崇正黜邪。”可见,李遂到衢赴任的时间是嘉靖十七年(1538),那么衢麓讲舍的建立时间最早也应该是1538年。当然,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衢麓讲舍及其历史影响的评述。

李遂和其他阳明弟子在衢州的一系列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儒学在衢州地区的发展,“李公盖讲姚江之学者也,抱知行合一之旨,为多士式维。时乡先达王在庵提唱于前,叶敬君、方孟旋相应于后,由是士风一变,翕然崇实而黜浮,号称邹鲁,迄今三百年于兹矣”,此中的“士风一变”和“号称邹鲁”足见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李遂不仅重教育,而且重教化,注重发挥环境的教化功能,“表德树风,兴学造士…立西安周孝子祠,常山四贤祠,修其墓,录其后”。衢州有周宣灵王庙(又称周孝子祠,俗称孝子庙),由衍圣公孔文远捐地、塑像、立庙以奉祭南宋时孝子周雄,此后历代都有祠祀。李遂在衢期间,“奉天子明命,崇正黜邪,遍诸宇尽撤之,期弗贷。方议及孝子所,群庶民充庭”。李遂在了解“孝子所”的来历之后,不但认为不能毁祠,而且亲自撰写了《周孝子祠记》,其中曰:“若等能以孝子之心为心,日励其所未至,俾若子若孙亦永永孝子之,则祠之之门也,尤在所宜祀。”对周孝子的赞赏及其对后人的劝勉溢于言辞。李遂对周孝子的表彰以及立“常山四贤祠”等举动,对促进当地教化和文明的产生积极作用也无需多言。

此外,明中期以后衢州地区的其他官员也积极提倡儒学。如推官刘起宗,对当时的府学训导刘洙润十分器重,“(刘洙润)讲明理学,推官刘起宗雅重之,请主衢麓讲舍”。同知杨日赞,“游薛中离之门,学以致良知为宗……谦虚下士,公余多暇,讲学不倦”。再如西安知县梁问孟,时人赞誉他“爱士如师傅之教生徒,抚民如父兄之育子弟”。不仅衢州如此,金华、处州等浙西南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正是由于历任地方官员的大力提倡与实践,王学在浙西南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清代,浙西南地方官员继承了兴学课士的优良传统。清朝初年“兵燹之后,弦诵寂寥”,顺治七年(1650)成晋徵知西安县后,以不懈的努力恢复发展教育,“下车课艺论文,朝夕不倦,一时秀杰,彬彬奋兴,多士德之”。西安知县伍桂生不仅振兴鹿鸣书院,而且因九华山僧人触犯戒律而将九华寺院改为书院,命名毓秀书院,使更多的士人深受其惠。光绪十九年(1893)林启出任衢州知府后,加大书院的建设和管理力度,“恂恂儒雅,温厚和平,请拨厘金增加书院膏火,讲求经学,添购书籍,以重脩聘山长,课士子”。此外,处州府推官张元枢“尤加意学校”,遂昌知县赵如瑾“尤隆礼学校,多士蒸蒸向风”。浙西南一带自古就有好学之风,贤才辈出,著述鸿巨,影响深远。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对衢州名贤给予了高度评价,其中列举了郑灼、刘牧、徐庸、柴翼之、徐晋卿、王宏等人的成就。南北朝时期的郑灼“励志儒学”,“尤明三《礼》”。宋代人刘牧著有《易解》《易象钩隐图》,王安石为之撰写墓志铭。徐庸,宋太常寺少卿,直集贤院,著有《周易意学蕴》。徐晋卿为皇祐元年(1049)进士,著有《春秋左传类对赋》。宋御史中丞****之后王宏,“博极群书,深解旨趣,诗赋词章泉涌,著有《易启疑》《春秋辨证》,能发先贤俟后学自悟之蕴,纵老师宿儒不克加疵其间。是盖先生天分既高,学力又至,故其醇正如此”。

南宋以来,浙西南历代地方官员对教育的重视,更推动了该地区的向学之风,地方士人孜孜于学,因而涌现了诸多饱学之士。吕祖谦、陈亮等婺州儒学代表人物及其成就毋庸赘言,衢州、处州等地都可谓人文荟萃,涌现了徐存、柴禹声、邹补之、江介、鲁贞、王玑、周积、方应祥、王光祖、王道深、詹介、樊万、王文焕、卢玑等一大批笃学明理之士,他们学识渊博,砥砺志节,其士风为人所称道。清代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齐召南所称的“衢人材辈出”、兵部侍郎帅承瀛对衢州士风民俗所作的“有邹鲁之风”等盛赞之言,对浙西南地区的文明传承作了完美注脚。

当然,浙西南地区儒学的发展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方官员的大力倡导之外,以下两个因素不容忽视:一是在浙西南一带任职的教谕、训导以及讲学大儒,博览典籍,学养深厚,其中以朱熹、吕祖谦、柳贯、胡翰、王阳明弟子等最为著称,他们的言传身教为当地士人起到了示范作用,从而推动了儒学的发展。二是孔氏南宗积极从事教育活动,南宗士人通过担任学官、山长等途径,推动了浙西南地区的教育发展。

浙西南地区在历史上也存在着溺女、设淫祠等一些陋习恶俗。浙西南地方官员通过积极努力,严禁与引导有机结合,移风易俗,有效地促进了浙西南地区社会风气的好转。溺女之风严重违背了人情人伦,然此风在历史上的浙西南地区较为普遍,地方官员对此予以严禁,效果显著。刘佐在正德十四年(1519)任龙游知县后,“刚毅有为,重禁溺女及使婢之不嫁者,有不奉法辄罪之,俗赖孳息”;李忱于顺治十八年(1661)任西安知县后,采取得力措施整治溺女之风,“凡民间有育女者,令乡里条其姓氏,闻于官,富者加以奖谕,贫者膳以银米,为养育之资,始终十年不懈,生息以蕃”。此外,衢州知府杨廷望、西安知县陈鹏年、伍桂生等都严厉整治地方溺女之风。郭敦(永乐初知衢州府)、潘选(正德二年知江山)、林有年(明代知衢州)等浙西南地方官员,采取强有力的举措,废除淫祠,其中林有年“改淫祠为社学,选教读令诸生肄业于中”。对于晚明时期浙西南一带的奢侈之风,西安知县贺康载“务崇俭约,食不二味,民间衣服有华诡者,必按治之,风俗一变”,他也因之被人称为“政尚严明,有西汉循吏风”。

综上所述,浙西南地方官吏积极践行以仁德爱民为核心的儒家为政思想,一方面清廉慈惠,与民相亲,重视教育;一方面擒拿寇首,消灭寇盗,荡涤污浊。宽严相济、扬善惩恶,为浙西南民众营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民风民俗得以改善,从而推动了浙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素有“难治”之称的浙西南风俗得到改观淳化。蒋光彦任江山知县期间,认识到“江民朴直,激之则悍”,因此“驯而抚之,民用归心,粮无逋,讼无终,行者让路,耕者让畔,风俗为之大变”。李遂在衢州期间对改善当地的民风民俗、促进文明教化也具有积极作用,人们称之为“政尚德化,民俗还淳”。我们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南宋以来,浙西南地区在当地官员的政治活动、孔氏南宗族人的政治和教育活动等多种力量的作用之下,儒风大振,士风民俗和社会秩序不断得以改善,文明程度不断得到提高。

同类推荐
  • 异世界之时空之门

    异世界之时空之门

    ======新书已经上传,欢迎大家指导。书号:77196书名:劫掠七海简介: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十三匹马,十三副盔甲起家。我来到这个世界时,只有一条小舢舨和两个要把我卖给奴隶贩子的手下。我说,如果我晚醒来一个小时,那么海天皇朝就永远是一个梦……一个坑蒙拐骗无所不精的茅山道士,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一个被誉为修道天才的碌碌凡人进入了魔法世界......===============日本因为侵略了中国,而有了强盛的资本;美国因为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成为世界强国;举目望去,一个国家的强盛背后是多少个国家的辛酸。中国的强盛之路该如何走下去?掠夺?侵略?在强国林立的2015年,中国能做到吗?时空之门将给你一个最好的诠释.........----------------------有兴趣的朋友请加QQ群:28762139欢迎喜欢看书的朋友加入。验证请输入时空之门。=============今天是九一八,是国耻之日,希望看书的各位兄弟朋友姐妹,不要忘记这一天。
  • 《红流纪事》百团大战

    《红流纪事》百团大战

    丛书所选之“重大事件”,只选择了民主革命28年历史当中30件大事,力求通过这30件大事大体上涵盖中共党史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这首先就遇到了选取哪些事件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很难说就一定能够选得那么准确、恰当。但总体设想是,应以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为主,有的也可侧重总结某些历史经验或教训。
  • 王朝湮灭:为西夏帝国叫魂

    王朝湮灭:为西夏帝国叫魂

    11世纪时,党项人建立了大夏国,史称“西夏”,盘踞中国西北两百年,曾经与宋、辽、金、蒙古等并立。岂料横扫欧亚战无不胜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临终遗嘱要将西夏党项一族斩尽杀绝!在蒙古人的铁骑践踏与驱逐下,党项人失所流离,不知所终。诗人记者唐荣尧跋山涉水,将脚印送往历史故地的角角落落,步量访谈,与史籍印证,顺源溯流,追寻他们的蛛丝马迹,发现他们的最后去处,破解了一个被重重迷雾包裹着的历史疑案……
  • 唐朝科学家

    唐朝科学家

    一个来自现代的科学家在一次人脑电波的实验中,意外身亡,来到了大唐贞观时代,且看牛人在古代是怎样混的风生水起。大家快来围观吧。
  • 三国烈

    三国烈

    山寨冒险家陈琼意外穿越到三国。尼妹的,正牌大学生,好歹不能混得太差了,丢了现代人的脸面。于是陈琼奋然走上了争霸之路。乱世豪情,三国云涌,名士,武将纷纷登场
热门推荐
  • 枪破万道

    枪破万道

    这是一个道的世界,这里没有灵气,这有千万的道痕!!!!!谁说大道只有三千?这个世界万物皆有道!!!!!武器之道大成,是这个世界所人追求的梦想!!!!!陆风,一个意外穿越到这个世界的人,一个改变这个世界的人!!!!书友兄弟们,故事就此开始了........修炼境界:后天、先天、悟道、入道、成道、化道、创道、天道!!!!武器之道境界:基础、入境、天人合一、武器之意(剑意、刀意等等)、器胎(化意成胎)、器魂、器域(武器领域)新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闪光灯下的密爱

    闪光灯下的密爱

    娱乐圈里这个鱼目混杂的圈子里,要想拥有一份真实而不做作的爱情是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尚姿琦作为娱乐圈的宠儿,她的情感自然也是备受关注。秘密进行了将近一年的地下恋情,却在她不知不觉中变了味,甚至将她深深的伤了一遍。原以为被爱情伤过之后不再轻易的相信爱情,生命中又出现了一个身份高贵,而又优秀的男人,在她不知觉中倾听她,爱护她,这一次会是真爱吗?
  • tfboys之唯一

    tfboys之唯一

    三位千金小姐来都了tfboys的学校,遇见了他们..........
  • 没有任何借口全集

    没有任何借口全集

    在成功的路途上,一个只找借口和一个从来不找介口的人,一定会半途之中显示出巨大的差别:前者看到的只是渺茫,从而气喘吁吁;后者看到的是希望,从而精神百倍。实际上,任何成功都是击败借口的结果,任何大成功都是击败无数借口的收获。本书以“没有任何借口”为题,全面分析了人生各个环节如何应对借口、战胜借口的要诀。这本书绝非一本关于“借口”的常见之书,而是融铸着许多成功者的切身经验,同时又是合乎每位渴求成功者的努力过程!
  • 末日之异能崛起

    末日之异能崛起

    “救我,我可以给你我的一切..“我救不了你,你只能自己救自己。”袁峰看着眼前这个身材火爆性感的女人说道“你无情、你冷血、你没人性!!!”“是吗?凭什么我对你有情?热血?有人性?”袁峰看着昔日落井下石的同学,慢悠悠的说道一个大学生,带领人民走向逆战之路....求收藏,求打赏推荐....你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 The Secret of the Night

    The Secret of the Nigh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欲落

    欲落

    混沌开出,两生花开,她看见他在那万生池,“喂,小子一说好了陪伴我百年”“苍天为证大地为媒”若没有认识你我便不会痛,若不痛我又怎会知人世间最美好的是遇见你
  • boss大叔赖上小清鲜

    boss大叔赖上小清鲜

    【小说已完结】她一怒之下,把某只大叔的那个啥给踢坏了。“私下解决可以,条件是跟我去扯红本子。”扯就扯吧,反正他那个啥的都已经踢坏了。………………“你那个啥不是已经坏掉了吗?”某只小清新眨巴着大眼睛。“坏掉的零件可以修起来的嘛。”某只大叔勾唇坏笑。某只小清新被某只腹黑boss大叔赖上,这是掉馅饼呢还是掉馅饼呢?是赚了呢还是赚了呢?
  • 与你同名

    与你同名

    十年过往,人和时间都沾满了灰尘,那些旧时光,再也回不去了。——穆齐推开你是我这生最大的错误,为了修正这个错,我一直等在原地等你蓦然回首。我不想也不敢否认那些已经存在的事实,只是,我爱你,一直都是。单凭这一点,我们可不可以在一起?——司徒木兮我知道,我这样的男人是没有人不爱的。记住了,失去我是你的损失。——徐思琪时光,真是把不留情的杀猪刀啊,一不留神就把她们十年的青葱岁月给割了去。
  • 魔族启示录

    魔族启示录

    摊上个奇怪的监护人,对于身无长处的丁铭晨来讲已经够受的了,然而面对监护人的突然失踪,快递上门的美女黑天使,突然出现的各种魔族,丁铭晨这个平凡男不得不成长起来。身具魔族血脉,是堕落,还是掌控。面度魔神的苏醒,是臣服,还是反抗。他为了守护身边的一切,将不断战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