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49000000056

第56章 当代文学(3)

汪曾祺在文章中描述了跑警报过程中发生的种种趣事,看书、闲聊、打桥牌、谈恋爱。跑警报,不但没有生命遭受威胁的紧张感,反而透出一种生活气息:“昆明做小买卖的,有了警报,就把担子挑到郊外来了。五味俱全,什么都有。”同时,汪曾祺也刻画了一组面对灾难,各具性格特色的人物,如每当空袭警报响起,就“背一壶水,带点吃的,夹着一卷温飞卿或李商隐的诗,向郊外走去”的马姓男生,面对空袭,能从容地洗头的罗姓女生和不动声色搅和冰塘莲子的郑姓男生。

汪曾祺有意发掘严酷的生活中的浪漫与诗意,正是要借此宣扬一种乐观通达的人生态度,即中国人“不在乎”的民族心理。

·余光中

余光中,福建永春人,出生于南京。曾在金陵大学与厦门大学外文系就学,1951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曾任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高雄市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其人“左手为诗,右手为文”,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1952)、《莲的联想》(1964)、《白玉苦瓜》(1974),散文集《左手的缪斯》(1963)、《逍遥游》(1965)、《听听那冷雨》(1974)等各十余部,另外还有评论集《掌上雨》(1963)。

听听那冷雨〔1〕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舞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山居住了两年。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乃须回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情调。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籁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样睡去。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上山两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头诸峰玩捉迷藏的游戏,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闲,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云缭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纸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底。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王禹偁在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

这样岂不像住在竹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暗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舌底,心底。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层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挟,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蜗壳上哗哗泻过。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寒潮泻过,秋意便弥湿日式的庭院了。

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

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正如马车的时代去后,三轮车的伕工也去了。曾经在雨夜,三轮车的油布篷挂起,送她回家的途中,篷里的世界小得多可爱,而且躲在警察的辖区以外,雨衣的口袋越大越好,盛得下他的一只手里握一只纤纤的手。台湾的雨季这么长,该有人发明一种宽宽的双人雨衣,一人分穿一只袖子此外的部分就不必分得太苛。

而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任雨点敲在黑布伞或是透明的塑胶伞上,将骨柄一旋,雨珠向四方喷溅,伞缘便旋成了一圈飞檐。跟女友共一把雨伞,该是一种美丽的合作吧。最好是初恋,有点兴奋,更有点不好意思,若即若离之间,雨不妨下大一点。真正初恋,恐怕是兴奋得不需要伞的,手牵手在雨中狂奔而去,把年轻的长发和肌肤交给漫天的淋淋漓漓,然后向对方的唇上颊上尝凉凉甜甜的雨水。不过那要非常年轻且激情,同时,也只能发生在法国的新潮片里吧。

大多数的雨伞想不会为约会张开。上班下班,上学放学,菜市来回的途中。

现实的伞,灰色的星期三。握着雨伞。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索性把湿湿的灰雨冻成干干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结晶体在无风的空中回回旋旋地降下来。等须眉和肩头白尽时,伸手一拂就落了。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注释】

〔1〕本篇选自余光中散文集《听听那冷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阅读提示】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的散文代表作之一。“雨”是中国古代诗人反复歌咏的意象,“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雨”,总是与游子、乡愁等意象联系在一起。同样,余光中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抒发了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对故国、故土的无尽的乡愁。

作者通过通感、叠字、排比等多种表现手法,巧妙地利用了长句短句相间造成的节奏感,调动了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觉器官,把雨的形、色、声、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仔细读读这些句子,你会有种丝丝雨幕漫卷而来的感觉。

同类推荐
  •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中国文学的自觉”是本书特别关注并着力探讨的主要问题。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作者试图通过对具体文本和具体现象的细致解读,建构“大文学”的价值图景和“中国文学”的主体性,揭示“中国格调”的魅力和价值,进而为当下的文学写作和文学阅读,寻求积极的“支援意识”。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信从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写作伦理,不说空话,不说废话,不说假话,体现着作者一贯的坦率认真的批评态度和细读深究的批评风格,显示出一种在质疑中建构的积极的批评姿态。这些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后,曾引起较大的反响和读者的好评,多次被多家权威刊物转载,并屡次获奖。
  • 王汶石文集(第四卷)

    王汶石文集(第四卷)

    本书收有中篇小说《阿爸的愤怒》、《黑凤》;剧本《边境上》、《复仇》和诗词《毕业歌》、《太阳一出满山红》、《黄河恋》、《有我后来人》等。
  •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牢固确立人命关天的政治伦理》、《切勿“与民为仇”》、《猜不透的电影审查》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感悟母爱

    感悟母爱

    本书讲述了一系列关于母爱的故事,包括《母亲的鞋架》、《生命的支点》、《与爱同在》、《承载生命之路》、《送盒饭的母亲》、《守候》等文。
  • 四十年半人马

    四十年半人马

    本书收录了作者自1970年以来创作的部分散文作品,作者所思所感,或为乡情乡恋、思乡忆旧、亲情恋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审视、对生命的感悟,反映了作者40年散文创作从青涩少年的激情澎拜,经创作中的意识转折,再到自我散文风格确立的创作轨迹,写作风格独树一帜,既有阳刚之气,且有温情如玉,恰如台湾当代文学评论家张瑞芬所言:“雄浑又忧郁,阳刚却唯美,结合了阴柔本体与对粗犷的向幕,如希腊神话中集阴阳二体于一身的半人马。”
热门推荐
  • 姻缘错———冷总裁的再生新娘

    姻缘错———冷总裁的再生新娘

    第一次见面他是天之骄子而她是一颗毫不起眼的尘埃,他们站在两条永远都不会相交的平行线。她失恋在好友的陪她下,咬牙到高级酒吧放纵,从那一刻起踏入了一个本不属于她的世界。她和好友在那高歌“天涯何处无芳草,无需单恋一枝花”她们豪言壮志要吃遍天下美食,泡遍天下帅哥!他们在她们看不到的地方嘲笑她们的不自量力,他的朋友对她的朋友产生了兴趣,他只是选择一笑置之。公司有事他急忙赶回去,她喝多了急忙出去洗手间,无意中他与她相撞,这一刻撞到的不仅仅是两个匆忙的人更是两颗孤寂的心。第二次见面“你不觉得你太自傲了吗?太自大的人是没有什么好结果,你该明白!”慕容行风挑了挑眉。不,我不是自傲,我只是相信我自己而已。对,也许来这儿面试的人中有很多人无论是学历还是经验都比我好,但是我敢说只要给我一个机会我绝对不会比他们差”于是他给她机会而她理所当然的成为他的秘书。逐渐升温的肉体还是内心?“我无法回答你我会不会幸福,因为对于未来我们都是未知的,我自己也很迷茫,可是无论结局如何,我都要说爱上他,唐漪凡此生无悔,就算结局不尽如人意,我也会选择继续爱他”面对他人的表白她坚定自己的感情。他正在他们的听着她的誓言,他在心底保证,此生绝对不会让你感到后悔。他拥着她深情的说“唐漪凡,我爱你”情到深时她在他的怀里“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要做一条美人鱼,永远无拘无束的海里穿梭。”“如果真的有来生那么我愿意做一条永远沉睡在海底的美人鱼”情浓是她说“我不要你受到什么惩罚,我要你一辈子平平安安的,如果一定要受到惩罚,那么就罚你再也见不到我”后来她真的成为一条美人鱼!当誓言成真的那一刻他才意识到当初的誓言对于他来说是何等的残忍!她不小心撞进了他的怀里,同时也撞乱了他冰封已久的心。他们相知相爱,却因为种种设计陷害让他误会她。受伤后的她带着才有一岁多的儿子和肚子里一个多月的宝宝离开了他的世界。她遭到追杀被迫带着宝宝跳进大海,给他留下的是无尽的悔和恨。他为她变得冷酷无情,他的痴心等待的儿子的期盼是否能够感动上天?华丽变身后的她是会选择报复还是原谅?他的痴情是否能换得她的回头?相识相离都发生在大海,海之缘究竟是良缘还是孽缘?
  • 爷的千面王妃

    爷的千面王妃

    她是明艳如花的女特务,擅长以媚诱人,以色醉人,套取绝密。一朝穿越,被迫嫁人,本以为安分低调,就可以风轻云淡,却不想越是不争的人,越容易被推到剑锋上。小片段“爱妃,公然闯入金銮殿,所谓何事?”“告御状”“为何?”“失窃”“何物?”“休皇上的书”他说:凝茱有千面绝色容颜,万般魅惑风情,却独独没有留给他最真的一面。她淡淡一笑,殊不知,千种神情,万种心情,就如城墙瓦砾般层层包裹她那早已沦陷的心,她怕,一旦有任何裂缝,便会万劫不复。他曾以为,只要屠尽知情之人,堵住幽幽之嘴,就可以将她留下,生生世世不分离。她曾假想,穿越至此,得夫如此,此生无憾,然而当真相揭开之时,她怎么能接受如此不堪的事实。
  • 位面系统之小人逆袭

    位面系统之小人逆袭

    一个个不同的世界,使得一个现代少年慢慢成长,成熟,最终而大隐隐于市的多彩人生。
  • 异界骗神

    异界骗神

    傲天的宗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天诛地灭!是龙,你就给我缠着;是虎,你就给我趴着。创始神骗来做老婆。龙族高手骗来做保镖。剑圣骗来做管家。神兽骗来做宠物。公主骗来做小妾。
  • 四剑

    四剑

    丁宁以四剑诛邪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 心魔的召唤

    心魔的召唤

    本文献给和我一样被幸福遗忘的人到底是什么让一个单纯的小女孩变得冷血阴暗,她曾经是那么渴望美好爱情,是什么让他对爱情无比的厌恶,她曾经又是有怎样的梦想,又是什么让她一再堕落沉迷于虚幻的世界中,是什么让她为了金钱出卖自己朋友
  • Arizona Nights

    Arizona Nigh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锁天行

    锁天行

    世人苟延残喘辛劳流年,可曾想平行界另一个自己正御剑飞仙指点江山?三千年前秦皇统战中原鸿图大展,为何却身死道消旦夕之间?鸿蒙初开万界平等,为何如今独我之本界满目疮痍灵气尽失灾祸连绵?且看狼牙队长痛苦机缘之下跨越平行世界,探寻两界之秘,惊闻平行界气运掠夺之谜,为正义、平等、责任、亲友浴血而战,找真凶,寻真灵,践踏传承,掌御锁天!
  • 十年的守候

    十年的守候

    一个少女完美蜕变的过程,她第一次追星,就是这么完美的他们,就是这么多巧合,让她越来越坚定内心,说好了走十年,就坚持下去吧!助理是她想成为的,也实现了。“傻傻,把我的外套拿给我。”“哦。”“帮我穿上。”“哦。”“愣什么神啊,动作快点,活动要开始了。”“哦。”千玺忍无可忍,一个暴栗打到莎莎头上。“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别打,疼啊!”
  • 林家大少爷

    林家大少爷

    出生就被掠走小时受人欺负却无力还手十年的训练让他不断成长十年后,回归自己的位置之后他会怎样活出自己的色彩?美女,他又将如何应对?看林家大少掀起一片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