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50300000010

第10章 东北二人转的表演特色(1)

二人转的表演技巧,主要表现在唱、说、扮、舞几个方面。而纵观我国的许多戏曲、曲艺表演,都有“四功”之说,如京剧的唱念做打、评书的说表赞评、相声的说学逗唱。所以,后人总结出二人转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

“四功”即唱、说、扮、舞,而“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表演时,舞者右手持大板子,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度动作。有的舞者双手持手玉子,或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两块,有“双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轮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种打法。

二人转音乐唱腔主要来源于东北民歌和莲花落,也吸收了其他戏剧,诸如河北梆子、东北大鼓、单鼓、喇叭戏、什不闲儿、皮影、评剧等音调,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之称。

除了小帽小曲以及某些专调来自东北民歌以外,其他唱腔很多都来自其他艺术形式,目前确知的,如“摔镜架”来自莲花落,“大鼓四平调”来自东北大鼓,“秧歌柳子”来自东北大秧歌,“打夯歌”

来自什不闲儿,“打枣”、“锔大缸”来自喇叭戏,《天缘配》中的张四姐“闯南天门”专调来自单鼓《天门圈子》,《猪八戒拱地》中的“影腔”来自皮影戏。

第一节 东北二人转的“四功”

一、二人转的唱功

唱是传统二人转众多演剧手段中的主体,二人转无论哪类题材的作品都以唱功为主导,讲究“味儿、字儿、句儿、板儿、调儿、劲儿”,即韵味要足,并且吐字要清,句子结构要完整,板头要严实,腔调要优美,唱得要有劲,才能引人入胜。唱功的标准可概括为“实惠嗑、骨头话、扎心段、喜兴词、活动篇、优美句”。可谓是“字重腔轻,字刚腔柔,柔中见刚,刚柔并求,字领腔行,腔随字走”。

二、二人转的说功

“说”指说口,多采用民间生动活泼的语言,以插科打浑为主,机智灵活。老艺人当中流传有“唱丑唱丑,全仗说口,不会说口,别想唱丑”的说法。

说口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成口”,也叫做“套子口”,类似于现在的对口相声,一般为男逗女捧,内容风趣,讲究“包袱儿”;另一种是“零口”,也叫做“疙瘩口”,也就是穿插在正戏中的说白。说口词的体例一般有散文体和韵文体两种。

散文体的说口词大多为民间笑话;韵文体的说口词,也叫做“串口”,通常必须一气呵成,说得流利。

三、二人转的扮功

“扮”又称“做”,指扮演人物以形写神,以虚代实,以假乱真,通常要讲究“手、眼、身、法、步”五法,演员要善于表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等不同种类的感情。二人转在20世纪初曾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30年代的时候又曾与评剧同台演出,所以现在戏曲表演的成分逐渐增加。

扮功是二人转主要演剧手段,也是二人转的一大特色。二人转在演出的过程中,演员不扮演固定的人物,不是直观地再现艺术形象。一方面演员随时通过“做比成样”模拟人物的外部动作、声貌来表演人物;另一方面演员靠语言来描述人物形象,以讲故事的方式向观众介绍人物。“神似重于貌似,写意重于写实,虚做重于实做,表现重于再现。”“扮”造就了二人转跳进跳出、分包赶角,“千军万马,全凭咱俩”,即一人演多角、二人演一角及一人演一角交叉进行的特殊形式。

四、二人转的舞功

二人转的舞蹈可以分为丑旦的纯舞或模拟人物舞。传统二人转的舞蹈由上下场舞、间场舞、三场舞、对舞、转舞、绕舞、追舞等构成,但传统二人转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是著名的“三场舞”,也称“走三场”或“滚三场”。三场舞依次叫做“清场”、“秧歌场”和“旱船场”。

三场舞已经成了二人转的舞蹈符号,集中了二人转里的舞蹈的主要精华。一般头场是请场,采用慢板的节奏,大多模拟少女摸鬓、正领、抻袖、提鞋等梳妆打扮的动作,通常要求做到“稳中浪”,主要看腕子功,所以说“头场看手”。

二场通常是逗场,采用中板节奏,用扑蝶、切身、碰肘、抢扇、抢手绢、掏灯花等表演动作,主要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悦的感情,要求能做到“浪中俏”,主要是看身体、腰肢的扭动,所以说“二场看扭”。

三场则是圆场,采用快板的节奏,男女追逐跑圆场,用推磨、卷席筒、挎臂旋转等动作,要求能做到“快而不乱”,主要是看脚下的功夫,所以说“三场看走”。

二人转的舞蹈主要来自于东北大秧歌,也吸收了诸如单鼓、凤阳花鼓等其他民间歌舞的成分,新中国成立后二人转又先后吸收了诸多表演技巧,例如二人台、川剧及芭蕾的某些舞蹈技艺。

二人转舞蹈的基本动作可以概括为“跳、走、翻、扭、错、转、扇、抖、耍、打”十个字:其中“跳”是指各种跳跃技巧,“走”是指前后左右走法和步法,“翻”是指各种翻身动作,“扭”是指大小快慢各种扭法,“转”是指原地转身、行进转身、男女换位转身和二人挎肘转身等动作,“扇”是指扇动两臂和双腕,“抖”是指抖肩和抖腕,“耍”是指耍扇子、手绢,“打”是指打大竹板、“碎嘴子”、和手玉子,其中最后两种是专属于二人转表演的绝技。

五、“四功”的综合运用

二人转表演的“四功”,是其总体上的特点,具体到每个节目,经常会有所侧重。如传统剧目《大纲鉴》、《大清律》、《盘道》、《浔阳楼》,现代剧目《过草地》、《画家史》等都是唱功段,以唱见长。传统剧目《双拐》、拉场戏《大观灯》等剧中都有大段滑稽风趣的说口,丑角或彩旦都是以说口取胜。传统剧目《大西厢》、《王美蓉观花》等都是唱做并重。《五龙堂》中的武打、《阴魂阵》中的丑角模仿各种精灵怪物,都靠做功过硬,学啥像啥。

知识小百科

东北大秧歌

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跷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秧歌旋律流畅,节奏欢快简洁,其红红火火的场面、丰富的舞蹈语汇、情趣盎然的姿态和灵动活泼的表演风格,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东北大秧歌有悠久的历史,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

东北大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

秧歌里的精彩部分是高跷,俗称“踩高脚子”。跷棍长二至三尺。表演中也是走秧歌步和阵形,以扭得快、扭得欢为好。秧歌中所扮的人物,既有披红挂绿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也有抽长烟袋的丑婆子、戴纱帽翅的县官、呆头呆脑的“傻柱子”,以及“跄驴”、“旱船”等其他道具的表演,个个朴实憨厚、滑稽可爱。另一类角色则是民间熟知的小说戏曲人物,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过海的八仙以及年画上常见的公子丫环、渔樵耕读等。旧时扭秧歌都是男性,所以女性角色多是男扮女装,演起来更加大胆泼辣、逗趣可笑。

第二节 二人转“绝活儿”

一、手玉子舞

据艺人于守和(艺名于宝珠)介绍,其师兄陈玉(艺名陈玉珠)的师傅艺名叫付大脑袋,是唱“丑”的,在当时很有名望,是哈尔滨一带唱“双调”的名将之一。当时,唱“双调”的有的“打沙哈拉鸡”,有的打“鱼鼓”,有的打“盆底”,所以付大脑袋借鉴了“跑海”人手中的手玉子,把它搬上了民间戏曲舞台,并把手玉子舞与民间秧歌、生活中的形象动作以及戏剧中的亮相、造型动作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表演形式——“手玉子舞”。这种艺术形式的出现受到广大群众和江湖艺人的好评,被称为当时的一手“绝活”。

后来这手“绝活”传到了艺人陈玉珠手里,经他不断吸收,提炼,使“手玉子舞”动作和技巧又有了新的变化,由原来的丑活,变化成了上装大幅度的正面表演动作。民国初期,艺人于守和从师兄陈玉珠那里学到了这手“绝活”,曾在哈尔滨、巴彦一带演出,被称为二人转“四大名将”之一。

“手玉子舞”的表演形式不拘一格,它有时属于纯舞蹈性的情绪舞,有时属于歌舞并进的即兴歌舞,有时属于以唱腔、情节和人物为主的伴舞。

纯舞性的“手玉子舞”主要反映所需要的气氛,动作要连贯,舞姿要优美,技巧要高超。歌舞的“手玉子舞”的动作安排要与唱词或唱腔的内容相结合,动作的幅度要小一点,要把唱腔、唱词与动作一同展现在舞台上。

表演性的“手玉子舞”要以唱腔、唱词内容为主,动作为辅。而且表演时演员可以根据唱腔和唱词内容以及自身的内在感情即兴安排动作,自由表演。

“手玉子舞”的舞姿变换多样,别具特色。玉板的打法种类繁多,节奏富于变化,声音清脆悦耳,有其独到之处。其风格主要表现在他的腕功、肩功、腿功、手玉子功(即技巧活)方面,“手玉子舞”的表演者双腕有松有驰,双臂挥动要自如,做踢腕、抬腿动作时要干净利落,特别是做玉板出手活时,要准确,不得失误。行进间动作要与玉板的花点相配合,要做到打得连贯,亮相和造型动作要落在板眼上。总之不论动作或造型亮相,都要求舒展大方,阿娜动人。

“手玉子舞”的技巧动作,要有相当熟练的基本功才能完成。玉板出手活被称为一绝,每只手两片玉板,要抛出一片留下一片,而且还要在优美的舞姿动作中准确地接住。老艺人留下的“卧鱼抛玉”、“苏秦背剑”、“张飞大片马”、“黑狗钻裆”等技巧动作就都有着较深的功夫。

“手玉子舞”的节奏形式,虽有一定的规律,但打起来不拘一格,自然相接,变化多样,可根据情节中所要展现的喜怒哀乐,选用适当的花点。

二、扇子和八角巾的舞法

扇子的表演手法有诸如转、抖、翻、拉、推、端、盖、倒、滚、飞等十多种耍法。八角巾也有片、甩、扔、绕、翻、托、转、滚、顶、抛等耍法。在当代二人转表演中,扇子和八角巾的绝活儿,我们时常都能看到,可谓是二人转演员的标志性绝活儿,也是每个二人转演员必须手到擒来的基本功。一块手绢不但能在演员身上各部位转得眼花缭乱,就算直径1米的巨型手绢也能被他们使唤得在空中飞来飞去。

以前的二人转演员用的是川绸做的一尺见方的四方手绢,20世纪60年代,吉林二人转试验队在排演《拉马》时,演员王中堂感觉四角手绢太轻,就试验着将两方一尺二寸的手绢,错开钉在一起,成为八角形,排演效果很好。演出时,这新创造的八角手绢从背后飞出,飞到观众席上空再飞回,准确地落在演员手中,非常成功。

与此同时,吉林梨树县地方戏队的二人转演员董孝芳,在高抛手绢的表演时,也想出了同样的方法。他在成衣铺定制了一块由两块方手帕错成八角、重合缝制的八角形手绢。在练习时比四角手绢抛得远,但分量还嫌轻,他就在每个角上缝入一个玉米粒大小的滚珠后,能高抛20米。以后,为了加重分量并加以美化,又在八角手绢中心镶上了个碗口大的圆形亮片,手绢的周围也镶上了光片花边。从此,这种镶光片的八角手绢在吉林省内外二人转界就开始普遍使用了。

第三节 二人转的音乐唱腔和曲牌

一、形式与分类

二人转唱腔结构为曲牌联缀体,积累的曲牌有300多支,比较常见的有五十六支,其中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红柳子、抱板、三节板、文咳咳、武咳咳、大鼓调、大救驾、小翻车、哭縻子、大悲调、五字锦、压巴生、靠山调等。

二人转的每个剧目的曲牌联缀都有一定的规律,但常因剧本内容与演员条件的不同可以有所变化。剧目的开头大多采用胡胡腔,下接喇叭牌子或大救驾、打枣等,中间的大段唱词常采用文咳咳、武咳咳、抱板、西口韵、三节板、大鼓四平调等,结尾则大多采用抱板、快板武咳咳或小翻车。二人转的唱腔大致分为主调、辅调、专用曲调、小曲小帽、杂曲杂调五大类。

二、主调

主调主要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抱板、红柳子、哭縻子、四平调、小翻车、靠山调。这是主调常见的10种,所以又称十大主调,简称胡、牌、文 、武、抱、红、縻、四、翻、靠。胡胡腔是二人转主要曲调,节奏欢快、红火,旋律跳跃性大、高亢、豪放。大多数用于二人转节目的开头,适于交代故事的时间、地点、背景、环境以及主题。在《猪八戒拱地》中,从“日出东来还转东”到“全凭大圣显神通”一段就是胡胡腔。

同类推荐
  • 学校用电安全与教育活动

    学校用电安全与教育活动

    校园安全与每个师生、家长和社会有着切身的关系。从广义上讲,校园安全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某些偶然突发因素而导致的人为伤害事件。就其特点而言,责任人一般是因为疏忽大意或过失失职造成的,而不是因为故意而导致事故发生的。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福尔摩斯探案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福尔摩斯探案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应用文写作实用教程

    应用文写作实用教程

    应用文写作是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应用范围广,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公共基础课,也是一门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课,更是一门人文素质课。其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应用写作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常用应用文体写作的基本写作技能,培养学生更好地与社会融合、更科学地处理好公私事务的能力,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以及科研中的写作需要。
  • 信息与档案管理

    信息与档案管理

    本教材为浙江省“十一五”重点教材。全书分两大部分共十章,系统地阐述了信息与档案工作的意义、特点,原则;信息的特征、功能和种类;信息收集、整理、传递、存储、利用、开发和服务的程序和方法;档案收集、分类、检索、鉴定、保管、利用、开发和服务的方式、方法;信息与档案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同时,较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信息与档案工作中的运用。
  •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心理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心理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热门推荐
  • 浪漫猎人

    浪漫猎人

    三个部队大院长大的女孩儿,一腔行侠仗义的热血情怀,自军校开始,进入她们的军旅生涯;谁说军人只能铁血,他们也是普通的男人,“英雄救美”是每个男人天生的本能,但是,这“救美”的频率会不会太高了一些?令三个铁血男人想不到的是,他们的爱人,却并不是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样柔弱无力,而是令警察也遍寻不到踪迹的“巾帼三侠”。。。。
  • 卑微绝起

    卑微绝起

    贫穷小屌丝穷游,不知道怎么变成老鼠,在未来他会怎么样?是被人一脚蹬死?还是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 媒介形象

    媒介形象

    事物的形象往往比事物本身还要重要。媒介形象就是一种延续历史、承载当下,更指向未来的力量。全书首次提出了媒介形象系统的设想,分析了媒介形象的内涵和认知规律,探讨了媒介形象的结构和功能,打通了“媒介的形象”和“在媒介上再现的形象”。给读者提供了媒介形象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可以帮助一些读者深刻理解媒介及媒介再现问题。
  • 疯狂的青春不散场

    疯狂的青春不散场

    花开花落不过一度春秋缘起缘灭不过分分合合
  • 心魔之剑

    心魔之剑

    2030年新款游戏机心魔带来的超强感觉,言寺和他的小伙伴们一同打开了心魔的大门
  • 风雨中的好朋友

    风雨中的好朋友

    她们是闺蜜,也是同学,但有时候会发生争吵,但又以惊人的速度和好。本书记叙了开学到学期结束她们之间的故事。
  • TFboys之过客

    TFboys之过客

    曾经在摩天轮下许下的诺言,下初雪时原谅的谎言,是否在一瞬间全部破灭。我们曾经说好的一生一世,你是否早已忘记。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不会和你分开;如果有来生,你一定不要把我丢掉;如果有来生,那时候,你不来我不老。
  • 等爱,几度花开

    等爱,几度花开

    传统的爱情的经营方式像是在自家厨房里文火慢熬的鲜汤,从选材刀功配料到烹调时间和火候,都一一讲究。调理出来的菜肴,自然是既健康又美味。可是,如今很多人在城市的另外一些暗角,一部分男人和女人正在垂钓速食的爱情。陌生的相聚,陌生的别离;自然地发生,自然地结束;轻易亲密着,又轻易地转身;没有压力,没有责任,更无切割时的伤痛。风花雪月过去之后,了无痕迹,亦无从记忆。
  • 校园修仙强少

    校园修仙强少

    且看一代少年高手如何称霸校园,一统黑道,逍遥人间。只为让各校花女神萝莉投怀送抱。其实我是个热爱校园的人,但我更热爱校园的美女们,唐风踩着脚下的敌人装逼的说道。
  • 凤还巢之盛世谋妃

    凤还巢之盛世谋妃

    她是国际最隐秘特工组织的王牌特工,无父无母无亲人.重生一世,她多了个温柔的娘亲,英雄的爹爹,帅气的兄长——这一世,上天厚爱,给了她不曾有过的亲情温暖,她发誓定将守住这份得来不易的幸福。世人盛传,只要有将军府的存在,便可保南夏国长盛不衰,基业不倒。此言,保了一国却也刺了某人的耳,似一根鱼骨卡住喉咙,吐不出、咽不下。功高盖住,祸必降之!守护了几代南夏国江山的盛世门庭,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她被逼至悬崖边,脸上的泪迹已经风干,剑指长空,咬紧牙关,含恨立誓:“今日,我若不死,他日,定将这片江山踏于足下。”从此,她弃南夏奔东苓,风舞绮罗香,素手乱京华。文,可朝唐谋略,武,可战场杀敌。终一日,凤踏千军万马还巢,终应验了民间传言,半壁江山塌一空。她以为这一路的劈荆斩棘,都是一个人。蓦然回首,她才发现,原来他,一直都在——他说“弈菘萝,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愿意回头,我必定在你一丈之内……。”【小剧场】樱花树下,女子纤手抚弄着枝上似锦樱花,勾唇淡笑“王爷,我们做个交易如何?”男子倚着树干,斜睨了她一眼,懒洋洋地扔出一字“说。”女子眸光微闪,轻启唇瓣“王爷借我十万兵力,我还给王爷一座江山,如何?”男子嗤笑,不屑道:“爷要江山有个屁用,爷不爱江山,只爱美人。”女子眉心一动,继而了然一笑“那待到攻破城池之时,我便把南夏国内所有的美人都送与王爷帐中,如何?”男子猛然站直身子,怒目圆睁,带着怒气手下用手,樱花枝应声而断,他恶狠狠地看着她道“好你个弈菘萝,你复了仇就想将爷弃如敝履,扔给一堆粪土了?”女子汗颜!不都说是视金钱如粪土吗,这斯居然将女人比做粪土!“江山美人,有哪个男人会不爱。”男子大步来到女子面前,一伸手将她拽于胸前,垂眸俯视着她,狂傲不可一世:“哼,江山美人爷都不放在眼里,爷打这江山只为换一媳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