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51600000015

第15章 先行者并不孤独(14)

巴金先生在创作之余,曾经组建文化生活出版社。据记载,他的这一次“投笔从商”,只是为了扶助新人,出版严肃文学,维系文化血脉等。为此他招惹不少麻烦,有人攻击他为了钱,放弃了创作云云。一九四四年,巴金在《憩园》的后记中写道:“我开始写这本小说的时候,贵阳一家报纸上在宣传我已经弃文从商。我本应该遵照那位先生的指示,但我没有这样做,并非因为我认为文人比商人清高,唯一的原因是我不爱钱。”显然,在职业态度上,巴金先生是明确地站在“创作”一边的。至于出版,他只是“出于其他目的”的客串。“串”过之后,就又回归他的文学创作了。放下这段“历史是非”不表,单是争辩双方在有意与无意之间,表现出来的对于出版的轻蔑态度,就足以让那些怀有文化理想的编辑们感到寒心了。当然,这段往事也提醒我们的出版同仁,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名声,我们更应该珍爱自己赖以生存的行业。

行文及此,想到一件小事。那天我与几位朋友聊天,说到文化人如何喜欢两支笔或多支笔,说到“两支笔”如何有益无害。一位喜欢“抬杠”的朋友反驳说,也不尽然。比如善于取巧的人,尽可以握着“两支笔”,做编辑中最好的作家,做作家中最好的编辑云云。闻此言,我心中暗自骂道,臭小子,怎么心理如此阴暗?呵呵。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六日《天津日报》)

初上念楼

薛冰

阳春三月,收到钟叔河先生寄赠的《念楼序跋》,时时翻阅,在踪迹先生近三十年间编书、著书和读书历程的同时,恍惚也看到了自己读书求学的足迹,故而感触尤深。我的最高学历是高中二年级,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只能算个半文盲,幸亏在度尽劫波之际,就读到几部好书,开眼界,拓胸襟,受用半生,至于年过花甲,还不见得太落伍。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钟先生所编的《走向世界丛书》,而丛书各册序言结集而成的《走向世界》,竟被我翻烂了。如果说,郑振铎、黄裳诸先生的书更多地引导我们走向历史和传统,那钟先生的书则教会了我们以世界眼光回观中国。

也就想到,钟先生近年几部著作,都以“念楼”为名,我虽有幸两次面聆教诲,却无缘一上念楼,不免遗憾。

无巧不成书。清明时节,恰得彭国梁先生邀,与王稼句先生同赴长沙开会。稼句是初次入湘,所以在出发之前,两人就商量好了,一定要留出时间,去念楼拜望钟先生。国梁理解我们的心情,事先做好了安排。这样,在四月九日的上午,沾濡着长沙迷离的雨花,我们终于登上了向往已久的念楼。

就建筑而言,这座楼房不会给人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只是因为有钟先生住在这里,它才会为当下读书人念念不忘。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善哉斯言。念楼中的陈设,一如钟先生所描写的那样。宽敞的客厅一角,安置了一张书桌。书桌后的两个大书架上,满放着的都是工具书。一部《汉语大词典》,牙白护封的中部已经被摸得变了颜色,可见先生平素治学的认真。先生的藏书,则在书房中。

钟先生放下写了一半的文稿,关心地问及我们的行程。因我刚去过长沙县的金井镇,他回忆起当年从平江来长沙,就要经过金井,那时全靠步行,起早带晚,要走整整一天。现在有了公路汽车,人的活动半径就大得多了。

虽已是八十高龄,钟先生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兴致勃勃地谈起他最近在做的几种新书。因说到《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旧版印得不理想,正打算重做,稼句当即表示,可以为钟先生找到该书的线装本,作为重印底本。

钟先生送《念楼序跋》给稼句和国梁,因为我已有了,便另送了我一部湖南美术出版社版《念楼学短合集》的精装本。这部书的序言,钟先生请了杨绛先生来写,因为当年《走向世界》的序言,是钱钟书先生所写,而且是钱先生主动要求写的。这在钱先生,是一生中的唯一一次。杨先生序中提到的“双序珠玉交辉”,就是钟先生请托时的说词。杨先生不顾“腕弱”,遂成就了这一段佳话。

《念楼学短合集》的好处,杨绛先生在序文中做了“句句有千钧之重”的评价。倒是稼句注意到,这一种精装本,与他所得的一种装帧不同。那一种软精装,是将封面回折,包过书脊而成;这一种则是另做成单独的护封,外加硬纸函套。连同平装本,这一部书就有了三种不同的装帧。这也是应该记下的书林掌故。

三种装帧的共同点,是书脊外露,便于平摊阅读。钟先生说,这个创意初见于南京书衣坊主人朱赢椿设计的那一套《城市文化丛书》,“最妙的是书页全用线穿,封面也不粘连书本,书脊上能看出麻线绞结,百多页(二百多面)的本子,无论翻开哪一页,都可以平摊着看,不必‘手指头儿告消乏’。此乃近十年来第一遭真得开卷之乐”。钟先生专门写了一篇《喜得展卷之乐》(收入《念楼序跋》时易名《展得开》),以出版家的慧眼,敏锐地点出其佳处。朱赢椿后来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作为《不裁》的装帧,竟一举夺得二○○七年度“世界最美的书”的殊荣。

钟先生同样也提出了改进的设想:“书的封面干脆印成单独的护封,和书本两不相关,不仅更加经得起翻,书名也可以出现在书脊上,这样便更好了。”而《念楼学短合集》中单册的装帧,正是依钟先生所设想的样子来做的。

《念楼序跋》是湖南文艺出版社二〇一〇年十月的布面精装本。牛皮纸护封的封底上,印着《〈走向世界〉后记》开篇第一节:“‘我的杯很小,但我用我的杯喝水。’——这是法国诗人缪赛的名句,也是我很喜欢的一种态度。真正能够不用别人的杯喝水吗?其实也未必尽然;不过有这么一点儿洁癖,就不那么容易随着大流去吃大户罢了。”

坚守着“这么一点儿洁癖”,不“随着大流去吃大户”,则是钟先生的态度了。

正是这种态度,使钟先生赢得了普天下读书人的尊崇。

我们是中午辞出念楼的。当天下午,陪稼句去了岳麓书院。书院的建筑,较我前次来时又繁缛了几重,标出了几十个景点。其实我们想瞻仰的,只是那扇正门,和门上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二〇一一年六月《博览群书》)

大时代里守着“一”

袁复生

钟老不是民国控。

住在他楼下的作家王平给我看过钟老一九四九年初的日记,里面对******元旦文告的评价是“哀鸿遍野”。钟老甚至对一九四九年后的台湾,也没那么乐观,他对我说:“如果我去台湾,说不定也一样被整得很惨。”“台湾的民主自由,不也是后来等到******晚年才有的吗?”从****青年到“****”,在钟老这里,似乎一切都水到渠成。没一丁点那种老革命的“上当感”“被辜负感”,而是淡然的“求仁得仁”。

如果不是看了少年钟叔河(那时候还叫钟雄)的手稿和日记里那些醒目地探讨民主与自由的段落;如果不是看了将他定为“极右分子”的《一九五七年的四十八条》,了解了“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高度的民主政治,哪怕经济上再强大,也是没有很大吸引力的”,“政党的活动,主要应放在政治方面。对于人民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党的领导只要注意掌握一下政治方向就行了”这样的观点,我也会像大多数朋友一样,觉得“一切大师都是慢慢进化出来的”,或者觉得“许多大师是自我觉醒自我启蒙而来的”。

我不敢随意地给钟先生冠以“大师”的头衔。不过年轻人心中,总是有自己的学术文化地图与坐标。说起来也巧,在湖南也在中国最有分量、最有坐标意义的两个文化老人——钟叔河与朱正,他们不仅是几十年的好友,连生日也在同年同月。他们用力甚勤的研究领域,更是貌似巧合地分别为周作人和鲁迅。

以“文归文,人归人”的视角看,周氏兄弟,不管怎么排,恐怕都算得上新文化运动结出的最有分量的果实。对于他们精神脉络的理解,多年相知的难友可能才最清楚。早年同为“****”小集团的俞润泉先生,二〇〇一年曾给钟叔河写信:“兄虽受挫折,仍重视科学,终为当代学人。”

可惜,俞先生未能看到二〇〇八年的钟先生另一篇《过头话》,专文批评杨振宁《曙光集》中的这段话:“新中国使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从前不会做一根针,今天可以制造汽车和飞机……从前常常有水灾旱灾,动辄死去几百万人,今天完全没有了。”这篇看起来平静的文章,轻轻地一剑封喉。

知己击节叫好的时刻,也应该憾失于二〇〇六年,钟先生那篇《角先生与肉苁蓉》,从特别巧的性学史角度,对科学精神匮乏的中国传统“文科生”们进行了一次特别狠的嘲讽。当然,对钟先生击节赞赏的人,还有钱钟书这样的人物,杨绛后来写信给钟先生:“钟书生平主动愿为作序者,唯先生一人耳。”

与钱钟书不同,钟先生是真正“土里面长出来的学者”——父亲是学数学的,谈不上太多的家学,师门更不显赫,没读过大学,也不是某大师的私淑弟子。

时光流转到今天,确确实实地,他成了我们心中的“大先生”。能成为“大先生”,缘于各自造化。比如钟先生还有那种自制欧式木刨的行动力,有在旧书店巧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机巧,有拉板车刻蜡纸养家练出来的经营头脑。只是他们这些年,在大时代里守着的“一”,无论如何,是值得后辈仔细看,再仔细看的。

(二〇一二年一月《名牌》)

如水之交

伍杰

“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不敢自命为君子,但我与钟叔河先生之交,却恒如流水。我们交往已经三十有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主持岳麓书社,出版了一套《走向世界丛书》,敲开了出版面向世界的大门,一时名震华夏,智开当今。我们相识了。不久,他给我出了一道难题,找到我说,要出版周作人全集。我胆子比较小,当时出版的规矩较多,觉得出周氏之书犯忌,不敢慨然应允。但我也深感此人为文为书是有见地的。于是我想了个折中办法,对钟先生说:目前是否可以这样,全集以后再说,先出一些单品种的单行本,听听反响。他接受了我的建议。其实,此门一开,周著源源面世。从此,我们相交了。

钟先生主持岳麓书社,出了许多好书,在出版界有口皆碑。我认为他是一个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的真正编辑家,也是一个眼力独特的真正的学者。

一九九七年,我和徐柏荣、吴道弘先生主编了《中国书评精选评析》,从钟先生送给我的《书前书后》一书中,选了三篇千字文书评:《读〈炉边诗话〉》《读〈玉照新志〉》《读〈珩璜新论〉》。我认为很有特色。对这三篇短评,我作了简单的综合性评析,说这三篇书评是“以我为主、自由的、随意的、潇洒的书评”,“读来有趣”,它“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因小见大,其意甚深”等等。这一评析,已收入我的小书《寻找书魂》中了。从始至终,我没有征求过他的意见,不知他是否同意。后来,我们也没有谈起过这件小事。

一九九九年九月,收到他著的《儿童杂事诗图笺释》。此书生动、活泼、有趣。我只是阅读,没有评论。之后才知道,不久他去了美国。到二〇〇四年,给我写了一封短信,他说:“二〇〇二至二〇〇三年我到美国去住了差不多一年。回来后,老婆又病了,忙得很,心也烦,所以一直没给您写信。现在新年、春节都快到了,特寄上小书一本,作为向您拜年的一张贺卡。我今年已七十四岁,离休亦近十年,于出版工作早就‘离’开得远远的了,但偶尔还写写小文章,亦不过借以消烦解闷而已。不过原先编好的《周作人散文全集》一十五卷,却已被广西师大出版社肖启明拿去,说是准备出版,若果能成为事实,倒也了却了平生一个心愿。记得八十年代您在******是支持过我编周作人的。不管人怎么评价,书总是应该出的。匆匆祝过年好。钟叔河,十二月,二十七日。”从信中可以看出,他对出版事业的深情与关心,也讲到对人和书的关系应分别处理,意见很中肯。中间我们曾有过联系。直到今年,又收到他的著作《念楼序跋》。在扉页上他写了两行小字:“伍杰同志,这是一个退伍老兵对原队伍老营长的报告,请接受并致敬礼。钟叔河,二〇一二年五月十一日于长沙。”这使我很感动。他一直在做学问,一直在写,已经出版了许多著作。而且他十分关心出版事业,仍在这条战线上奋斗着。从书上的照片看,他还很精神。在电话中,他说话的中气很足,我十分高兴,愿他快乐长寿。我也送给了他一本小书,在扉页上,写了几行字:“叔河先生,您好:称我是老营长,愧当。我已是一位退伍战士。不过,我们是老朋友,时常相念。寄上一册我写的小书,里面有我的一些行踪,作为纪念。请教正。伍杰,二〇一二年九月六日。”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我们的交往却始终不断。说到交往,也很平常,只是偶尔见见面,电话通通气,相互送送自己的著作;向友人打听彼此近况,托友人代为问候。应该说,我们是年龄相当,性趣相依,心灵相通,文字相交,并无功利需求,彼此轻松自如,如此而已。当下,这样交友已经很少很少了。

人生有几个三十年!这就是我们如水之交的痕迹,也是永恒的友谊。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六日《文汇读书周报》)

拖着拉杆箱登“念楼”

李天扬

到了冬天,却忆着夏天。

同类推荐
  • 风缘

    风缘

    常越所著的《风缘/宁夏诗歌学会丛书》是《宁夏诗歌学会丛书》的其中一部,选取了作者长期以来创作的诗歌,抒发了作者在人生长河中的经历和感叹。作者文笔自然纯朴,如叙事般娓娓道来。书稿作者常越,现为刊物《贺兰山》诗歌编辑,作品发表于《绿风》《朔方》《西部》等报刊,并获得相关奖项。其作品感情充沛,从中可看出作者对生活的一些思考。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且介亭杂文——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且介亭杂文——鲁迅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天籁千纸鹤

    天籁千纸鹤

    本书收录作者诗歌82首。作者旨在幻想与现实之间,将游离的诗意与作者的少年情怀交汇,构建出深邃斑斓的诗歌世界。作者的诗语言瑰丽,意向饱满,意境空灵,有着阳光般底色的文字常折射出彩虹般绚烂的色彩,予人意想不到的感动。
  • 心灵的圣殿

    心灵的圣殿

    更为可贵的是,兰溪的散文充满悲悯情怀,对地球、对弱势群体充满怜悯与关爱。如《慈悲天使》《有爱就有了一切》《牺牲的爱》《为孩子祈祷》等作品,无不深切呼唤真情,讴歌无私的大爱。人情的冷漠、灵魂的堕落、道德的沦丧令人忧虑。兰溪作品,大多以净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唤起人类的良知为己任,如《飘自天堂的甘露》《高尚的灵魂》《精神之美》等,深刻揭示出心灵深处的内省和忏悔,对人类生活终极目标进行了深入的关注与思索。她忠告人们:一个挑担人,上了船后,只管把担子放到船上,否则仍自己担着,岂不是自寻烦恼、自找苦吃?领悟了生命的全部欢乐和痛苦的奥秘,去呼应生命大气磅礴的抒情,一种博大的爱将使你的生命充满清新空气。
  • 趣味智破韬略(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智破韬略(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热门推荐
  • 商骄

    商骄

    李易,纽约华尔街最神秘的,令无数国际大财团们,大企业家们闻之色变的一代商骄,LUYIS.LEE,为了揭开一个困扰他十几年的迷惑,也为了报恩,回到一个国内的二线城市M市,成了一个小公司的项目经理……他本来只是想了切自己的事情,却陷入了一个个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旋涡之中……可爱的小秘书,冷艳孤傲的美女总裁,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美女校花……面对这形形色色的美女,他该如何自处?
  • 超级无赖

    超级无赖

    一个落魄贵族因卷入魔法师与修道者的争斗而改变体质成了废人,不料遭到梦中情人侮辱后,发愤图强,独创修炼功法,人生就此改变,鲤鱼也要跃龙门。
  • 妖灵颜

    妖灵颜

    千百年来,六界纷争不断。域外无界遭受侵袭,无界神皇被迫将刚出世的皇子送入下界。机缘巧合,随手救下一个濒死武者。却不曾料到,此人却是地球穿越武者。待武者修炼大成,却苦于无法重返地球。百年之后,巧遇神皇之子---赫连风。祭献己身,利用神皇之子重返地球。与此同时在赫连风征战期间,皇妃北门凌雪为救赫连风遭受六界霸主偷袭而陨落。伤痛欲绝之下,赫连风发疯,为心爱之人毁灭六界。——至此修仙界没落,成为修仙界最受争议的一大神尊。
  • 爆笑穿越之无良仙妃

    爆笑穿越之无良仙妃

    时间:(2837年)地球上外星人遍布,各个星球之间关系比较融洽!人类更是研究出【基因重组】,可人类基因与外星人基因相互结合!(人类寿命普遍延长,可达200多岁!)而地球作为宇宙中的星际中转站,融合了外星科技,拥有着超前的科技!同时人类的野心也开始膨胀,开始期望着有一天能够长生不死!就在长生项目停滞不前的时候,突然从天而降一颗外星陨石,里面更是隐藏某种神秘生物……似乎还有着穿越时空的能力!所有人都觉得未来也许要改变了……
  • 妖魅漫鼎之秦王剑

    妖魅漫鼎之秦王剑

    你打死了一只蜘蛛,或是一条蛇,一只狐狸,有一天,它们会不会幻化成妖找你复仇?亦或恐怖,亦或凄美。
  • 我在异界当皇帝

    我在异界当皇帝

    我本是大天朝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因为一次不幸,我重生到了一个叫做疾风大陆的异世界,并且成为这个大陆上最强大的王朝疾风帝国的唯一皇子,而且最幸运的是,我刚来到这里,老皇帝没了,我即位了!从此,我踏上了一条帝王之路,以前在地球上无法完成的许多梦想,我觉得吧,我应该在这里实现……于是,我开始不停的娶媳妇玩……于是,我开始不停的周游天下……于是,我开始不停的说一不二……这世界,我是老大我说了算!
  • 炽职速域

    炽职速域

    校联赛第一名司徒落烨带着他的队伍在军队麾下任职,三年后领取任务开拓宇宙边际,碰到异星殖民者进攻,后整个宇宙都被当做奴隶贩卖。司徒等人被卖到地下机械厂当奴隶,开始了真正的宇宙生活……
  • 铁血湘西

    铁血湘西

    一部再现近代大湘西人民百年斗争的史书!一部引人走进大湘西人火样情感的诗书!《铁血湘西》是一部最湘西的长篇小说!《铁血湘西》从乱世的家仇私怨切入,以湘西纵队的始末为主线,纵横开合地艺术再现了中国近代大湘西数十年各类人物生存较量的漫长岁月和宏阔场面。各派党、政、军要员和地方武装首领间错综复杂的恩仇关系、十分尖锐的生死斗争和成败得失的最终归宿尽收眼底;奇险的湘西铁血战事,奇秀的湘西山水画卷,奇异的湘西神巫文化,奇妙的湘西人物心灵史尽显其中;大湘西山水养育的智者、勇者、仁者、信者、文者、武者,无不跃然纸上。
  • 伴卿行

    伴卿行

    通过一个女孩穿越到一个莫名的乱世,从一开始的简单脆弱慢慢成长起来的故事
  • 死囚都市

    死囚都市

    一个被人类原始本能都唾弃的城市,疾病,瘟疫,病毒,没有人权,没有自由,没有未来!其中所有的居民都冠以一个商标死刑囚犯,充斥着对人类希望对底层的景象,但谁又知道,其中真正的秘密。